1. 寶寶缺鐵的症狀有哪些
寶寶缺鐵一般會有以下症狀:愛哭鬧,睡中驚醒;精神萎靡、厭食、挑食、生長發育遲緩;經常頭暈、失眠、感冒、發燒、咳嗽、腹瀉;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記憶力差、學習成績差. 寶寶缺鐵最為有效快速的補鐵方法莫過於食補加葯補了。 平時我寶寶缺鐵就給他吃些含鐵量高的食物,如黑木耳,黑豆,西紅柿,胡蘿卜、雞肝、豬肝...、牛羊腎臟、瘦肉、蛋黃、海帶、黑芝麻、芝麻醬、黑木耳、黃豆、蘑菇、紅糖、油菜、芹菜等,那時我寶寶小,就弄成湯喝,補鐵效果也蠻可以的,就是慢了點。 葯補就是服用補鐵劑,當時醫生給我開了體恆健鐵之緣片,說體恆健鐵之緣片可以被直接吸收,不需要消耗胃酸,對腸胃沒有刺激,能補血補鐵,很適合寶寶缺鐵服用
2. 兒童缺鐵的10個表現
兒童缺鐵的10個表現
兒童缺鐵的10個表現,小孩子缺鐵不可小覷,這可能會影響他的智力發育哦。下面為大家介紹兒童缺鐵的10個表現,通過這些症狀表現,家長們才能夠知道寶寶是否缺鐵,一起來看看吧。
兒童缺鐵的10個表現1
鐵是人體內含量最高的微量元素,參與血紅蛋白、肌紅蛋白、細胞色素的組成,體內多種酶含鐵或需有鐵存在時才具有活性,因此,缺鐵除引起貧血外,還可影響消化、神經、智力、肌肉活動、免疫等多系統的功能。小孩缺鐵的具體表現如下:
1、貧血的症狀與體征:面部、唇部的粘膜蒼白,心悸、氣促,呼吸脈搏增快。肝、脾、淋巴結正常或輕度腫大。
2、缺鐵的非血液學改變:
(1)生長發育:缺鐵性貧血兒童體重增長率可低於正常。
(2)皮膚粘膜:可有反甲、口角炎、舌炎、吞咽困難。
(3)胃腸功能紊亂:胃腸活組織檢查發現胃腸黏膜萎縮,胃酸分泌減少,木糖、脂肪、蛋白、鐵吸收不良。
(4)肌肉功能:肌肉運動和體力勞動能力下降。
(5)智力改變:容易出現煩躁不安,對周圍環境不感興趣,智力測驗發現寶寶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降低,反應慢。
(6)異嗜癖:缺鐵時口腔粘膜細胞色素氧化酶活性降低,患者有異嗜癖,補充鐵一天後,口腔黏膜細胞色素氧化酶活性恢復,異嗜癖現象好轉。
(7)免疫功能改變:①細胞免疫功能降低;②白細胞殺菌功能降低;③體液免疫基本正常。
(8)缺鐵與感染:缺鐵時細胞免疫功能降低,易患病毒、結核、真菌等感染性疾病。
(9)、體征上面頭發會稀疏、發黃、發軟,甚至容易斷裂。
(10)、指甲還有出現勺狀指,還可以出現地圖舌。
兒童缺鐵的10個表現2
鐵的重要性
鐵元素是組成血紅蛋白,參與氧的運輸和存儲;鐵是血紅蛋白的組成成分,血紅蛋白參與氧的運輸和存儲。由於體內鐵的儲存不能滿足正常紅細胞生成的需要而發生的貧血稱為缺鐵性貧血,一般會在持續缺鐵3~5個月時發生。
直接參與人體能量代謝;美國高山人體能超常與每天攝入大量的鐵有關系。對人體免疫系統有影響;人體內的鐵無論是缺乏或過量都會對人體的健康構成威脅,只有正常含量的鐵才能保證人體健康。
小兒缺鐵的危害
小孩缺鐵,如果不及時補鐵,就會對個人生長發育,智力發育產生大的影響,危害如下:
1、可導致寶寶食慾下降,少數寶寶可出現異食癖;有的.出現口腔炎、舌炎,嚴重者可發生萎縮性胃炎或吸收不良綜合征。
2、可影響到嬰幼兒生長發育、運動和免疫等各種功能。
3、還會引起缺鐵性貧血可使機體免疫功能下降,兒童感染疾病機會增加。同時,缺鐵時腸道有毒重金屬吸收增加,如鉛、鎘等,進一步造成危害。
4、嚴重缺鐵會損傷神經系統,影響嬰幼兒認知、學習能力和行為發育,可持續到兒童期,且是不可逆的損害,鐵劑治療也不能完全恢復損害的認知行為。
小兒缺鐵的症狀
寶寶缺鐵往往容易引起缺鐵性貧血,發病多在6個月~3歲,大多起病緩慢。因此,掌握鐵缺乏的臨床表現有助於媽媽及早發現寶寶的缺鐵症狀。
1。一般表現
皮膚黏膜進行性蒼白,口唇、口腔黏膜、眼瞼、甲床、手掌最為明顯,同時伴有精神不振,對周圍環境反應差,有時煩躁不安,會頭昏、耳鳴、記憶力減退等不適。
2。其他系統的表現
消化系統:有食慾不振、惡心、嘔吐、腹瀉、腹脹或便秘等現象,嚴重者有異食癖(吃紙屑、煤渣等)。
呼吸循環系統:由於缺氧,可有代償性呼吸、心率加快,活動或哭鬧後更明顯,嚴重者可出現心臟雜音、心臟擴大甚至心力衰竭。
免疫功能降低:易患各種感染。T淋巴細胞功能減弱及粒細胞殺菌能力降低。
3。肝、脾、淋巴結腫大
由於骨髓外造血反應,肝、脾、淋巴結可有輕度的腫大,年齡愈大,病程愈長,貧血愈重者,腫大愈明顯。
小兒缺鐵的原因
缺鐵是兒童時期較常見的營養問題,特別是嬰幼兒,生長發育快,對鐵的需求量大,而飲食結構卻相對單一,容易出現鐵供不應求的現象。
新生兒體內鐵儲備可供3—4個月,母乳的含鐵量較低,4—6個月月齡至1歲的寶寶最容易發生缺鐵性貧血,因為:
a、寶寶體內的鐵來自母體,量是非常有限的,僅供3~4個月寶寶之需,所以在寶寶4個月大時,從母體獲取的鐵已經消耗完畢,急需從食物中補充鐵。早產、雙胎以及母親患有嚴重缺鐵性貧血,都可能使寶寶的儲鐵量少於正常寶寶。如果不及時添加含鐵的輔食,很容易使寶寶缺鐵。
b、寶寶每天排泄損失的鐵會比成人多,尤其是出生兩個月後,排出的鐵多於攝入的鐵,所以很容易造成缺鐵的情況。
另外鐵的來源主要有兩條途徑:一是胎兒時期從母體獲取的儲備鐵,二是從出生後的食物中獲取。中國營養學會建議 嬰兒每天鐵的供給量為10毫克,最合理的來源就是通過補充天然食物來補充鐵
小兒缺鐵怎麼補
1、母乳喂養。 母乳喂養初生嬰兒到六個月的寶寶,補鐵最好的就是提倡母乳喂養,因為母乳中鐵的吸收率要高於牛奶。母乳中鐵的吸收率高(50%),是牛乳(10%)的5倍,媽媽在孕後期及哺乳期都應多食富含鐵的食物,如果發現自己貧血要及時就醫治療,不然會直接影響到寶寶對鐵的攝入。
2、強化鐵配方奶。 斷母乳後的寶寶,應選用強化鐵配方奶喂養可在牛奶、谷類、麵粉中加入硫酸亞鐵。如在1000ml牛奶中加硫酸亞鐵0。06g等於純鐵12mg,就能滿足嬰兒的需要。
鐵的吸收若按10%計算,則小兒時期的推薦供給量為10~15mg/日,青春期女孩為18mg/日。硫酸亞鐵滴劑在家庭使用最多不超過1個月,以免發生鐵中毒。另外,人工喂養兒在6個月以後,喂不加鐵的牛奶不可超過750ml。兒童與成人最好在每斤麵粉中加鐵13~16mg
3、正確分配輔食順序。 寶寶補鐵,另外也要改善飲食更換和添加輔食,在葯物治療開始數天後,臨床症狀好轉地,逐漸添加輔食,以免由於增加食物過急而造成消化不良。
3~4個月開始加果汁、蛋黃、啐菜,5~6個月開始吃稀飯、面條,9~10個月加肉末、豬肝醬等,幼兒與兒童必須糾正偏食,給予富含鐵質、維生素C和蛋白質的食物,為寶寶增加營養。
4、豐富寶寶膳食。 當寶寶的食物從輔食過渡到正常膳食後,媽媽可將其食譜內容擴大,增加動物肝臟、動物血、黑木耳、紫菜、芝麻、大豆及其製品等含鐵豐富的食物,豆腐、雞蛋、金槍魚和三文魚也都是富含鐵的食物,
5、吃點蔬菜水果促進鐵的吸收。 多吃並讓寶寶多吃新鮮蔬菜(尤其是深色蔬菜)和水果。吃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能促進鐵更好地吸收,因此,半歲後的寶寶在攝入高鐵食物的同時,不妨讓寶寶喝點番茄汁、草莓汁、柑橘汁等。
6、補充鐵劑。 孩子缺鐵的症狀包括皮膚蒼白、容易疲勞、心跳加速和易怒。如果孩子缺鐵的症狀表現明顯,就要補充兒童補鐵常用的體恆健牌鐵之緣片,每天補充幾片來加強鐵的攝入,配合食補進行調理改善。
注意:寶寶有貧血現象,不是馬上補鐵,而要先排除是不是地中海貧血(一種先天性血紅蛋白異常性疾病),是不是缺鐵性貧血,是不是炎症引起的,或者是鉛中毒導致的。
現在食品極其豐富,含鐵食物也很多,如果寶寶是缺鐵性貧血,完全可以在醫生指導下從食物中獲取。
兒童缺鐵的10個表現3
鐵元素也是重要微量元素。如果孩子體內缺鐵,常會缺鐵性貧血,身體健康受到一定的影響。因此,有些家長看到孩子總不好好吃飯,身體消瘦,害怕孩子缺鐵。那麼,兒童缺鐵症狀有哪些呢?家長趕緊來了解一下吧。
1、 如果孩子缺鐵,在早期並沒有特異性臨床表現,多數缺鐵時間較長,而且缺鐵嚴重時,才會缺鐵性貧血,此時會出現臨床表現。
2、 缺鐵性貧血其臨床具體表現為,孩子身體乏力,而且面色蒼白,同時常常會有注意力不集中,表情淡漠,食慾不佳,消化功能差等非特異性臨床表現。
3、而且孩子缺鐵早期,在未引起體內貧血時,就已經有初步的語言,認知,甚至免疫,運動等發育障礙,所以缺鐵對孩子的整體發育已經造成了諸多不良影響。
4、 因此,孩子體內缺鐵,如果已經經過詳細的檢查發現後,要在早期進行糾正,而不是要等到已有明顯的缺鐵性貧血表現之後再去治療。孩子鐵元素缺乏,相對來說缺乏微量元素,較為嚴重的一種,所以要及時糾正,改善貧血症狀。
小兒缺鐵的防治
1、媽媽孕期補鐵在孕期和哺乳期,媽媽要攝取足量的鐵, 媽媽在孕期、哺乳期多吃含鐵高的食物,如動物肝臟、瘦肉、綠葉蔬菜、菌藻類、魚類等。飯後吃一些新鮮水果,並要經常測查血色素,發現貧血時盡早治療。
2、母乳喂養。 母乳中的鐵含量高於牛奶,且鐵的吸收率明顯大於牛奶,母乳為50%,牛奶僅為10%。寶寶4個月後,都應按月齡逐步添加菜泥、肝泥、肉泥、魚泥及餅干、麵包、米粉等強化鐵質的食品。
3、鐵鍋鐵鏟。 為寶寶做食物時,盡量使用鐵鍋鐵鏟。這種傳統的炊具在烹飪食物時,會產生一些小碎鐵屑溶於食物中,形成可溶性鐵,易於腸道吸收。
4、注意食物中鐵的吸收。
存在於肉類、魚類、肝臟等動物性食物中的鐵大多數屬於血紅素鐵,易被人體吸收利用,吸收率達到10%~25%;而存在於植物性食物中的鐵屬於非血紅素鐵,吸收率只有1%。
此外,攝入的食物中含有檸檬酸、維生素C、維生素A、動物蛋白、果糖、山梨醇能促進鐵的吸收。
如果讓寶寶吃含鐵食物的同時,吃一些含維生素C多的水果,會使鐵的吸收率提高4倍以上,櫻桃、橙子、草莓,香椿、蒜苗、菜花、莧菜等都是適合寶寶吃的維生素C含量較高的水果和蔬菜。
小兒同時缺鈣鐵鋅怎麼補
補鋅和補鈣可以同時進行,時間間隔3小時即可
補鋅的同時可以補鈣,沒有關系,鋅鈣之間在一定范圍之內是不會缺少的
比如說鈣是鋅的不超過一百倍,或者是不超過五十倍,就不影響鋅的吸收。鋅的量超過鈣量的40%或者是它的一半,對鈣就有影響了。一般情況下這是不容易出現的。
不過,鈣和鋅分開來吃,時間間隔3小時以上。因為寶寶補鈣,很可能會影響鋅的吸收。也可早晚服鈣,中午服鋅劑。兩者都宜在餐後服。
先補鋅後補鐵
寶寶補鋅後可增加食慾。1個月後如果仍然缺鐵,則停服鋅劑改吃鐵劑,4~6周後再改服鋅劑。
鐵劑搭配服用1~2片維生素C,可促進身體對補血葯的吸收,並且補鐵劑時,多喝牛初乳,如生命陽光牛初乳,它對鐵的吸收和運輸、血液指標、腸道和呼吸道健康均得以改善。
牛初乳強化人體從消化道捕獲鐵質的能力有兩大作用,一是剝奪了一些病原微生物生長所需的鐵,二是為機體免疫反應等生理功能提供必要的鐵。
注意:某些食物也會影響鐵劑的吸收,如茶、咖啡、蛋類、牛乳、含膳食纖維多的食物等,服葯期間應盡量少吃
3. 怎麼判斷寶寶缺鐵
很多寶寶的成長過程都會遇到缺鐵的問題,鐵是人體必須的元素之一,一旦寶寶出現貧血症狀被發現時已經是缺鐵比較嚴重了。寶寶如果長期缺鐵,對寶寶的智力和身體發育都會有一些不好的影響,那麼怎麼判斷寶寶缺鐵?
1、可以通過寶寶的膚色來判斷。缺鐵會引起寶寶貧血,所以如果寶寶膚色發白,不紅潤,嘴唇也是發白,就可能是缺鐵性貧血引起的。
2、缺鐵寶寶的指甲與手指的連接處還會開裂、嘴角也會有開裂的情況,家長也可以根據這症狀來判斷寶寶是否存在缺鐵的問題。
3、寶寶缺鐵還會出現頭發枯黃、愛哭鬧的情況,同時伴有經常的厭食挑食,還會有非常煩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
4、寶寶缺鐵的話引起抵抗力會變差,會經常有感冒、濕疹等問題,很多媽媽都覺得這只是皮膚或者環境的問題,就沒在意。但如果寶寶反復生病,往往是因為體內營養失衡,鐵攝入不足,抵抗力也自然下降。
要想預防寶寶寶寶缺鐵的話,哺乳媽媽應多吃點木耳、豬肝、鴨血等含鐵量較多的食物來補充身體的鐵質,而且寶寶在1歲前,如果給寶寶添加配方奶的話,應該喝強化鐵配方的奶粉。
4. 小孩身體缺鐵的八個表現
小孩身體缺鐵的八個表現
小孩身體缺鐵的八個表現,在孩子的成長階段,雖然父母已經比較重視孩子的營養飲食的攝入。但有時候孩子身體仍會缺鐵,鐵元素對寶寶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看看小孩身體缺鐵的八個表現。
小孩身體缺鐵的八個表現1
1、可以出現消化功能減退,主要表現在食慾不振、納差、厭食,嚴重者可以出現異食癖,喜歡吃泥土、煤渣、廢紙。
2、口腔常常會出現反復的潰瘍。
3、體征上面頭發會稀疏、發黃、發軟,甚至容易斷裂。
4、抵抗力較差,容易合並各種感染,如呼吸道的感染、消化道的感染。
5、指甲還有出現勺狀指,還可以出現地圖舌。
6、智力方面小孩反應特別慢。
7、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
8、視力也會降低。
如果嚴重了會出現缺鐵性貧血,要到醫院盡早的進行治療,給予糾正。
小孩子缺鐵的症狀有哪些
一、有貧血現象,缺鐵的孩子皮膚會顯得沒血色,家長可以觀察一下孩子的臉色和下眼皮,如果是缺鐵的話,臉色及眼皮內面是發白沒血色的`,另外還有嘴唇和指甲的顏色也會呈現出蒼白的狀態。
二、不愛動,缺鐵的孩子往往不喜歡活動,同時還易出現頭暈的症狀。
三、注意力不集中,如果孩子缺鐵的話,家長會對他對待任何事情都沒熱情,注意力也不集中,同時記憶力及學習能力會變差,反應也變得不敏捷。
四、其它症狀,孩子缺鐵還會影響到消化功能,從而易讓孩子出現腹瀉現象,另外還有的孩子缺鐵時更容易患上口腔炎症。
針對有上面缺鐵表現的孩子,家長一定要注意及時給孩子補鐵, 另外可以配合一些輔食來輔助補鐵,如可讓孩子常吃肉類,魚類,內臟等含鐵高的食物,在進食含鐵食物的同時,還要注意補充維生素C,這樣可讓鐵吸收得更好。
一般當孩子出現上面四種表現時,那麼就說明孩子缺鐵比較嚴重了,此時一定要及時調治。其實家長要想知道孩子是否缺鐵,建議可定期帶孩子到醫院進行體檢,以便及時了解孩子的營養情況,避免因缺鐵或是缺乏其它營養素而影響到生長發育。
小孩身體缺鐵的八個表現2
小兒缺鐵的症狀表現
1、一般表現
皮膚黏膜進行性蒼白,口唇、口腔黏膜、眼瞼、甲床、手掌最為明顯,同時伴有精神不振,對周圍環境反應差,有時煩躁不安,會頭昏、耳鳴、記憶力減退等不適。
2、其他系統的表現
消化系統:有食慾不振、惡心、嘔吐、腹瀉、腹脹或便秘等現象,嚴重者有異食癖(吃紙屑、煤渣等)。
呼吸循環系統:由於缺氧,可有代償性呼吸、心率加快,活動或哭鬧後更明顯,嚴重者可出現心臟雜音、心臟擴大甚至心力衰竭。
免疫功能降低:易患各種感染。T淋巴細胞功能減弱及粒細胞殺菌能力降低。
肝、脾、淋巴結腫大
由於骨髓外造血反應,肝、脾、淋巴結可有輕度的腫大,年齡愈大,病程愈長,貧血愈重者,腫大愈明顯。
服食補鐵制劑僅針對貧血較重的寶寶
對於輕度貧血的寶寶採用科學合理的食補基本能得以糾正,服食補鐵制劑僅針對那些貧血較重的寶寶,即在食療以外還須加服亞鐵類葯物及維生素C片和胃酶片。鐵劑的補充要根據寶寶體重、貧血情況和生長速率來綜合判斷,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小孩身體缺鐵的八個表現3
寶寶缺鐵的原因
1、胎兒期母親供給不足
胎兒具有非常強的吸收鐵的能力,特別是在孕期最後3個月,每天至少要從母親體內攝取3-4毫克鐵。如果母親體內缺鐵,就可能會影響胎兒的攝取,造成胎兒體內儲存不足。
2、採取人工喂養
現代母親由於多種原因,很多人在產後無奶或少奶,只好給寶貝喂牛乳。而牛乳中不僅含鐵量低,且因含磷多而影響鐵在腸道吸收,因此人工喂養的寶貝很容易發生缺鐵。
3、對牛乳過敏而致腸出血
研究表明,有56%的嬰兒血液中都存在「抗鮮牛奶不耐熱蛋白抗體」。所以,以牛乳喂養的嬰兒可能常會發生小量腸道出血。如果每天失血2毫升,就會很快發生缺鐵性貧血。專家建議,父母要經常注意觀察孩子的大便,以便及早發現腸道出血的現象。
寶寶缺鐵表現:
對於嬰幼兒來說,缺鐵的結果最多見是引起缺鐵性貧血,這對他們的呼吸、循環、消化、免疫、智力都有較大的影響。
一開始,寶貝只是臉色和口唇有些發白,容易疲勞。如果未及時糾正,寶貝變得不活潑,不愛玩、不愛笑、沒精神,還總愛哭,經常和別的小朋友發生沖突。同時,寶貝不愛吃飯,容易發生腹瀉和呼吸道感染。雖然有些孩子從臉上看又圓又胖,實際上體重不足。嚴重時,寶貝的生長發育速度減慢,智力發育也受到影響。有些寶貝因缺鐵引起的口腔黏膜感覺不適,特別喜歡過量吃冰凍食物,甚至出現「異食癖」,即出現吃土塊、牆皮等。
資料顯示,人體中的鐵元素有60%~70%存在於血紅蛋白中,其餘大部分貯存於肝、脾、骨髓等組織中,是人體許多正常生理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質。
鐵是人體內合成血紅蛋白的主要原料之一。如果缺乏,會使血紅蛋白含量和生理活性降低,引起攜帶的氧明顯減少,從而影響大腦中營養素和氧的供應。
鐵還是人體內氧化還原反應系統中一些酶及電子傳遞的載體。
鐵還與免疫功能、消化功能以及神經行為等有著密切的關聯。
寶寶缺鐵往往容易引起缺鐵性貧血,發病多在6個月~3歲,大多起病緩慢,不為媽媽所注意,到就診時多已為中度貧血。因此,掌握鐵缺乏的臨床表現有助於媽媽及早發現寶寶的缺鐵症狀。
5. 嬰兒缺鐵有哪些表現
人體中的鐵元素有60%~70%存在於血紅蛋白中,其餘大部分貯存於肝、脾、骨髓等組織中,是人體許多正常生理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質。 鐵是人體內合成血紅蛋白的主要原料之一。如果缺乏,會使血紅蛋白含量和生理活性降低,引起攜帶的氧明顯減少,從而影響大腦中營養素和氧的供應。 鐵還是人體內氧化還原反應系統中一些酶及電子傳遞的載體。 鐵還與免疫功能、消化功能以及神經行為等有著密切的關聯。 寶寶缺鐵往往容易引起缺鐵性貧血,發病多在6個月~3歲,大多起病緩慢,不為媽媽所注意,到就診時多已為中度貧血。因此,掌握鐵缺乏的臨床表現有助於媽媽及早發現寶寶的缺鐵症狀。 1.一般表現 皮膚黏膜進行性蒼白,口唇、口腔黏膜、眼瞼、甲床、手掌最為明顯,同時伴有精神不振,對周圍環境反應差,有時煩躁不安,會頭昏、耳鳴、記憶力減退等不適。 2.其他系統的表現 消化系統:有食慾不振、惡心、嘔吐、腹瀉、腹脹或便秘等現象,嚴重者有異食癖(吃紙屑、煤渣等)。 呼吸循環系統:由於缺氧,可有代償性呼吸、心率加快,活動或哭鬧後更明顯,嚴重者可出現心臟雜音、心臟擴大甚至心力衰竭。 免疫功能降低:易患各種感染。T淋巴細胞功能減弱及粒細胞殺菌能力降低。 肝、脾、淋巴結腫大:由於骨髓外造血反應,肝、脾、淋巴結可有輕度的腫大,年齡愈大,病程愈長,貧血愈重者,腫大愈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