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童鞋尺碼對照表
兒童鞋子碼數標准對照表圖片 童鞋是專門為嬰幼兒和兒童設計生產的鞋子,童鞋的范圍較大,可包括0-16歲的兒童,所以童鞋的鞋碼也是很多的。家長們在選購兒童鞋子時,最關注的就是鞋碼了,因為童鞋鞋碼多,而且兒童的足部成長發育得較快,那麼現在就來看一下兒童鞋子尺碼標准對照表。
童鞋碼數多在21-32,其中國內童鞋的尺碼與國外進口童鞋的尺碼是不一樣的,國外進口童鞋碼數的內長會比國內的偏大一點,所以要計算鞋子的內長,選擇合適寶寶腳長的鞋子。在購買國外童鞋時可以採用(碼數+10)/2 厘米的方法來計算鞋子的內長。在購買國內的童鞋時,可採用碼數-10 厘米的公式計算。
由於不同品牌的童鞋鞋碼有略微的相差,因此鞋子內長也會不一樣,所以在購買童鞋時,不僅僅只是要看鞋碼,還要看鞋子的內長是多少,鞋子的內長對應著寶寶的腳長。
想要知道寶寶的腳長,可以讓寶寶光腳踩在一張紙上,然後用筆垂直緊貼著腳部的輪廓描畫。描畫出來後用尺子量出腳的長度是多少,然後就可以根據腳長來對應童鞋的內長來選購童鞋了。
中國兒童鞋尺碼年齡段對照表
給兒童買鞋子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因為兒童足部的成長速度比較快,因此腳長也一直在變化,不像是成人的一直固定著。在給兒童買國產鞋的時候,就要參考一下中國兒童鞋尺碼對照表,這樣才能夠買到合適碼數的鞋子,那麼現在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下兒童鞋不同年齡段的鞋碼對照表。
男童和女童的鞋碼也會有差別,一般來說,在同等的年齡中,大多數男童的腳會比女童的腳長上半厘米以上。因此,以下的兒童尺碼對照表主要是根據女童的腳長來計算的,男童在參考的時候,可以計算多半厘米的腳長,然後對照鞋碼來進行對鞋子進行挑選。
除了男女童腳長會不一樣外,由於基因、生長條件以及個人體質的不同,有的兒童長得比較快,而有的兒童長得比較慢,所以可能一樣的年齡,鞋碼不一樣。
可以知道,兒童的腳長並不是一致的,不同的兒童腳長也會不同,在挑選童鞋的碼數上也不同。所以在參考鞋碼對照表的同時,主要還是得根據兒童的腳長來挑選合適的童鞋內長的鞋子,這樣選出來的童鞋才合腳。
大童鞋子尺碼對照表、最大碼
童鞋的尺碼有很多,其中可分為小童,中童,大童鞋子尺碼,所以家長們在給孩子選購童鞋時,可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兒童鞋碼數來選。大童鞋的市場很大,所以購買大童鞋的人也有很多,而且這個年齡段的兒童成長迅速,要更加註意地根據大童鞋子尺碼對照表來挑選合適的鞋子。那麼童鞋最大碼是多少呢?
大童鞋主要是為7-16歲的兒童和青少年設計的,因此鞋碼也比較大,最大的鞋碼是37,比一些成年女性的鞋碼還要大一點。這個年齡段的大童鞋除了鞋碼比較大,在設計上也會更加地新潮和有設計感。
大童鞋的鞋碼的范圍為23-37碼,但是由於不同的孩子的生長條件不同,基因與外界環境也不一樣,所以鞋碼也會有一些差距。雖然尺碼表上的大童鞋最大尺碼為37,但是實際上有不少大童的鞋碼有38、39碼。有一些大童的身高比較高,發育比較好,鞋碼會更長,有一些鞋碼長達40以上。
大童在挑選鞋子時,7-13歲的大童可以參考一下大童鞋尺碼表來挑選鞋子。13-16歲的大童,營養跟得上的話一般都發育得比較好,所以鞋碼可能會比大童鞋尺碼對照表上的更大一些,所以主要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和現場試穿來挑選鞋子。
童鞋碼數對照表,小童中童大童鞋尺碼表
童鞋的范圍是比較大的,可概括多個年齡段的兒童鞋子,細分的話可分為小童、中童、大童鞋。不管是哪一階段的兒童,家長們在挑選童鞋時,都覺得很難挑選到合適的鞋子,所以為了家長能夠更好地為孩子買到合適的鞋子,現在就來分享一下小童、中童、大童鞋的尺碼表。
小童的年齡段是0-3歲,小童的年齡比較小,所以 主要是購買一些寶寶鞋穿。這個時期的兒童成長速度比較快,足部的成長速度也很快,腳長變化迅速,所以鞋子經常要換,穿著合適的鞋子才能更好地避免阻礙寶寶足部的發育。
中童的年齡段為4-6歲,這個時期的兒童比較調皮活躍,經常上竄下跳,所以也要穿著合適的鞋子,避免寶寶足部不適。中童的鞋子是比較好挑選的,因為這個時期寶寶的腳長的變化差距不會很大,所以想要挑選到合適的童鞋還是比較容易的。
大童的年齡段為7-12歲,但是也有一些童鞋會把大童的年齡段增加到16歲。大童這個年齡段的身體和足部發育都比較快,而且腳長的變化也比較大,尤其是12歲以及12歲以上的,因此鞋碼可能會與對照表上的有一些差距。
Ⅱ 兒童鞋尺碼對照表厘米
大人給小孩買鞋的時候看到一些很可愛的鞋很想買,但是又不敢隨便買,這是因為怕買回去不合腳,而且年齡比較小的孩子還不會判斷鞋子穿多大才是舒服,選錯鞋碼這就會對孩子的腳步發育造成影響。來看看這份兒童鞋尺碼對照表厘米吧。
兒童鞋尺碼對照表厘米
很多新手媽媽給孩子買鞋的時候,看到各式各樣的鞋碼都要被搞暈了,不知道多大的鞋子才適合孩子。鞋子的尺碼(Shoes Size),又叫鞋號,常見有以下標法:國際、歐洲、美國和英國。國際標准鞋號表示的是腳長的毫米數。中國標准採用毫米數或厘米數為單位來衡量鞋的尺碼大小。如:123則表示的是以毫米為單位,而12.3則表示的是以厘米單位,實際上兩者指代是一致的。
童鞋尺碼對照表
尺碼12碼13碼14碼15碼16碼17碼18碼19碼20碼
內長11CM 11.5CM 12CM 12.5CM 13CM 13.5CM 14CM 14.5CM 15CM
尺碼21碼22碼23碼24碼25碼26碼27碼28碼29碼
內長15.5CM 16CM 16.5CM 17CM 17.5CM 18CM 18.5CM 19CM 19.5CM
尺碼30碼31碼32碼33碼34碼35碼36碼37碼38碼
內長20CM 20.5CM 21CM 21.5CM 22CM 22.5CM 23CM 23.5CM 24CM
大人給小孩買鞋比較困難的就是,兒童是處於成長期,腳的長度一直在發生變化,因此無法根據成長的標准來對待。因此就需要在看兒童鞋碼對照表時,就要把年齡計算進去,這樣才能買到最舒適的鞋子。一般來說,對照表,主要是根據科學研究中一般兒童的成長規律,因此可能和實際會有些許的誤差,並不大。最好的建議還是希望家長在購買前,進行實際的測量才是最好的方法。
兒童年齡鞋碼對照表准確嗎
兒童鞋碼怎麼看?這點是很多做父母非常關心的事情,希望自己在購買的時候能夠買的比較准確。這樣才能讓孩子健康的成長,如果因為鞋子不舒服,很有可能會讓孩子的腳發生變形。因此,在選擇中一定慎重,最好是了解兒童年齡鞋碼對照表來進行選擇。
兒童在成長中,同等歲數中,男孩腳要比女孩的腳長半厘米,同時在選擇鞋內場的時候也要長半厘米,兒童鞋碼上就要大1碼。因此這里的兒童鞋碼對照表只說明女孩的數據,男士的可以以此方法來計算出來。一般1歲女童腳長12cm,買鞋時選擇的內長為13cm,那對應的鞋碼為16碼。到了2歲,腳長為13.5cm,內長為 14.5cm,對應的鞋碼為19碼。到了3歲時,女孩腳長為15cm,鞋的內長尾16cm,那鞋碼就為22碼等。這個對照表,基本符合現在9成以上的孩子,不過由於環境的不同,生活飲食結構的不同,可能存在差異,因此大家在生活中還要實際測量。
Ⅲ 兒童鞋子標准尺碼對照表
孩子在童年時期成長的速度特別的快,衣服和鞋子更換的頻率也會比較高,特別是鞋子,寶寶在挺小的時候,鞋子不合適,也不會及時的告訴家長,時間長了對孩子的腳特別的不好,如果寶寶穿鞋不當,會干擾腳底發育甚至會影響到踝關節、脊椎的發育。所以說給孩子選擇合適的鞋碼很重要。那麼接下來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兒童鞋子標准尺碼對照表?
兒童鞋子標准尺碼對照表?
嬰兒厘米8.3 8.9 9.2 9.5 10.2 10.5 10.8 11.4 11.7 12.1
歐洲碼16 16 17 17 18 18 19 19 20 20
美國碼0.5 1 1.5 2 2.5 3 3.5 4 4.5 5
英國碼0 0.5 1 1 1.5 2 2.5 3 3.5 4
小童(1-6歲)厘米12.7 13 13.3 14 14.3 14.6 15.2 15.6 15.9 16.5 16.8 17.1 17.8 18.1
歐洲碼21 22 22 23 24 25 25 26 27 27 28 28 29 30
美國碼5.5 6 6.5 7 7.5 8 8.5 9 9.8 10 10.5 11 11.5 12
英國碼4.5 5 5.5 6 6.5 7 7.5 8 8.5 9 9.5 10 10.5 11
大童(6歲以上)厘米18.4 19.1 19.4 19.7 20.3 20.6 21 21.6 21.9 22.2 22.9 23.2 23.5 24.1 24.4 24.8
歐洲碼30 31 31 32 33 33 34 34 35 36 36 37 37 38 38 39
美國碼12.5 13 13.5 1 1.5 2 2.5 3 3.5 4 4.5 5 5.5 6 6.5 7
英國11.5 12 12.5 13 14 1 1.5 2 2.5 3 3.5 4 4.5 5 5.5 6
成人鞋碼換算公式:中國碼=厘米數,歐洲碼=厘米數×2-10,歐洲碼=厘米數-18+0.5,英國碼=厘米數-18-0.5。
說明:上述提供的計算公式是根據經驗得到的數據參數,適用於絕大多數人群,不適用於特殊腳型要求。
兒童鞋可分為四個階段:嬰兒起步鞋(15個月前),幼兒學步鞋(15個月到24個月),幼兒穩步鞋(24個月到5歲),兒童走步鞋(5歲到12歲)。
1.嬰兒起步鞋
嬰兒剛出生沒多久穿的鞋子,其實就是里外柔軟的襪子,沒有實際的功能,只有保暖作用。
2.幼兒學步鞋
寶寶學習站立行走的鞋子,學步鞋要求鞋面要軟,鞋底也要軟,而且鞋底不能太厚,差不多5毫米左右即可。
3.幼兒穩步鞋
孩子逐漸學會走路,開始上幼兒園時穿的鞋子。孩子上幼兒園時,所穿的鞋鞋底最好比較硬,因為經常需要脫鞋和穿鞋。還有就是注意鞋子的大小肥瘦,如果孩子腳太瘦,穿肥大的鞋子走路不穩定,姿勢也不好看,更重要的是容易扭傷腳;如果孩子腳太肥,鞋子太小,就會擠壓孩子腳部,造成各種不舒服,更有可能影響雙腳的發育。
4.兒童走步鞋
一般是上小學後穿的鞋子,這種鞋能保護踝關節和足弓,還有減振的功效,孩子跑、跳,根骨損傷是很厲害的,所以減振很是重要。孩子長期在學校里穿不透氣的鞋不僅燥熱熱還可能導致腳臭,所以這個階段的鞋子要注意保護兒童踝關節和足弓,以及考慮透氣性的問題。
中國兒童鞋子尺碼對照表?
1、一般孩子的腳長+1cm或者0.5cm就是鞋子最合適的內長,一般夏季+0.5cm,春秋+1cm,冬季由於孩子要穿厚襪子,可以考慮再放大一點。
2、孩子的腳長是(鞋子的外長-2.5cm)。
3、由於夏季是孩子最長腳的季節,而且相對時間較長,所以孩子要儲備兩雙以上的涼鞋,而且最好尺碼大小有一碼以上的差距。
4、上小學之前,孩子在一個季節一般要長0.5cm左右的腳長,上了小學之後基本上就是每年長0.5cm的腳長了(也就是說一碼)。
5、孩子在任何的季節都應該有兩雙以上的鞋子換著穿,這樣會有助於孩子的腳步的乾爽和健康。
6、好的鞋子是鞋外底,鞋頭,後跟都是硬的,鞋子的內底,鞋面是很柔軟的,而且前面的1/3處可以彎折的。
7、孩子有幾種類型的鞋子是必不可缺的,鏤空鞋(熱的天氣做運動),跑鞋,皮涼鞋,沙灘涼鞋等,如果家裡有條件的話,還可以備足休閑鞋,帆布鞋等。
8、「鞋子是穿給自己的,衣服是穿給別人的,好的鞋子只有腳知道」,好的鞋子會避免孩子很多的足部疾病,而且會保證孩子的身體和智力健康發育成長。
Ⅳ 兒童鞋標准碼數對照表
隨著經濟的全球化,在國內就可以買到各國的商品,比如說鞋子,一些外國品牌的鞋子在中國就很暢銷。中國和英國和法國的鞋碼是不同的,家長們要給孩子買到一雙合適的鞋子還得自己做做功課,一起來看看這個兒童鞋標准碼數對照表吧。
兒童鞋標准碼數對照表
中國鞋號是以mm(毫米)為單位的,量得的腳長就是鞋號。每個號之間的差是10mm,如150號,160號等,半號差是5mm,如160號,165號,170號,175號等。
英碼是以in(英寸)為單位的,每個號之間的差是1/3in,即8.46mm(1in=25.4mm),半號差4.23mm。英碼的最小號是1號,適合100mm左右的腳長穿著。
法碼是以cm(厘米)為單位的,號和號之間的差是2/3cm,即6.67mm。法碼的最小號是16號,也是適合100mm左右腳長的寶寶穿著。家長可按照上面的方法給孩子量好腳之後,查下表選擇鞋碼。
進行實際的測量才是最好的方法。 兒童在成長中,同等歲數中,男孩腳要比女孩的腳長半厘米,同時在選擇鞋內場的時候也要長半厘米,兒童鞋碼上就要大1碼。因此這里的兒童鞋碼對照表只說明女孩的數據,男士的可以以此方法來計算出來。
一般1歲女童腳長12cm,買鞋時選擇的內長為13cm,那對應的鞋碼為16碼。到了2歲,腳長為13.5cm,內長為 14.5cm,對應的鞋碼為19碼。
到了3歲時,女孩腳長為15cm,鞋的內長尾16cm,那鞋碼就為22碼等。這個對照表,基本符合現在9成以上的孩子,不過由於環境的不同,生活飲食結構的不同,可能存在差異。
兒童鞋的分類有哪些
按照季節:童鞋一般分為夏季鞋,春秋鞋,冬季保暖鞋
夏季鞋以涼鞋,拖鞋,網眼鞋為主。
春秋鞋以運動鞋,皮鞋,帆布鞋為主。
冬季保暖鞋以棉鞋,靴子為主。
按照用料:童鞋一般用料包括布料,皮革,牛皮羊皮豬皮等真皮,帆布,塑料,橡膠等。並不單純是其中一種用料,一般是鞋子不同部位有不同的用料。鞋幫鞋面鞋帶裝飾鞋裡等的用料不盡相同。
款式:童鞋款式一般包括拖鞋,涼鞋,帆布鞋,運動鞋,皮鞋,手工千層底,手工編織鞋等等。款式的名稱並不是單純的描述鞋子樣式,因為用料經常限制了鞋子的款式,比如皮鞋只能做成男女童皮鞋的樣式,不能做成運動鞋的樣式,所以皮鞋既可以描述用料也可以描述款式。
Ⅳ 兒童鞋碼表對照表
鞋碼買的不準確對小孩的成長有影響甚至會影響小孩未來的走路方式?這些是很多媽媽們是非常的在意的事情,所以在很多時候媽媽們在選擇鞋碼都格外用心和謹慎。最好是了解兒童鞋碼對照表來進行選擇。下面來看下兒童鞋碼表對照表。
兒童鞋碼表對照表
中國碼=厘米數,歐洲碼=厘米數×2-10,歐洲碼=厘米數-18+0.5,英國碼=厘米數-18-0.5。
130(23碼)/140(24碼)/150(25碼)/160(26碼)/170(27碼)/180(28碼)/190(29碼)/200(30碼)/205(31碼)/210(32碼)/215(33碼)/220(34碼)/225(35碼)/230(36碼)/235(37碼)/240(38碼)一般左邊也基本是對應的內長,不同品牌都稍有點偏差。
兒童鞋碼對照表,另外情況1~3歲寶寶穿23~26碼(男寶寶可放大一碼)
4~6穿27~30碼的鞋子(男寶寶可放大一碼)
7歲以上穿31碼以上的,年齡加一歲尺碼加一碼(男寶寶可放大一碼)
說明:上述提供的計算公式是根據經驗得到的數據參數,適用於絕大多數人群,不適用於特殊腳型要求。
童鞋穿著注意事項:
1.嬰兒鞋 要選用真皮和帆布(棉布)做幫面,豬皮和棉布做裡布,樹脂底或TPR底和牛筋底的鞋子,這樣的鞋子具有吸汗、防臭、柔軟、輕巧、透氣、舒適等特性,使嬰兒的皮膚得到全方面的保護。
2. 寶寶0-3歲的學步期間,對於鞋子的性能要求會有所不同,需要根據年齡段更換鞋子 。
3.選擇童鞋時,童鞋的長度、寬度要有一定空隙,一般以插入一個手指的距離為宜。
4. 夏季時,年齡小的寶寶慎穿洞洞鞋 。洞洞鞋質地軟,容易在乘坐扶梯時被夾住鞋子。
5. 童鞋質量關繫到寶寶腳步發育健康問題,父母盡量選擇有專業的童鞋品牌 購買。
如何挑選童鞋
1、市民應盡可能選擇鞋底為橡膠材質的童鞋,因為兒童的腳較嬌嫩,鞋底太硬易使兒童感到腳痛。
2、在挑選童鞋時,市民可用手觸摸按壓鞋內底,若鞋底凹凸不平同樣會使兒童感到腳痛,且可能影響兒童的腳部健康。不過童鞋鞋底也不宜太軟,因為若鞋底太軟,也將影響兒童行走。市民還應注意童鞋的防滑效果和通氣性,宜選擇鞋底花紋粗糙、鞋面為布質或皮質的童鞋。此外,市民亦應注意鞋子是否有異味,若有較刺鼻的異味則不宜選購。
3、童鞋的大小是否合適也至關重要,市民購買童鞋時,鞋子偏小會影響兒童的腳部肌肉和韌帶的發育,而鞋子太大則會影響兒童行走,所以家長最好帶孩子一起前往鞋店購買童鞋,讓孩子試穿,先驗腳,這便能較好較快地得知所選鞋子是否大小合適,孩子穿著是否會感到疼痛不適了。該業內人士表示童鞋的鞋帶也不宜過長,黏扣帶式的童鞋則應注意黏扣帶的質量,即它的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