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幼兒園閱讀與識字《風鈴》的教案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本課七個生字,會寫田字格里的八個生字。 2.使學生初步認識風鈴草,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和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3.繼續培養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的能力。背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 1.會認7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有感情的朗讀並背誦課文。 3.展開想像,小姑娘是如何變成風鈴草的。 教學設計(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環節 設計意圖 (一)導入新課,開篇激趣。 1.師:(課件出示風鈴草的圖片)同學們,你知道這是什麼嗎?能說說圖片上的風鈴草是什麼樣的?指名讀生字「鈴」,齊讀課題。你知道它為什麼叫風鈴草嗎?(學生發言) 2.師:老師搜集了關於風鈴草的資料,現在咱們一起看一下好嗎? 揭示課題。 讓學生從直觀上認識風鈴草。 課前搜集資料,豐富了學生對風鈴草的了解,為後面進一步理解課文奠定基礎。 (二)自主合作,讀文識字 1.師:同學們快快打開書,自由地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藉助拼音朋友,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請教老師或同組同學,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 (師巡視指導,特別關注識字能力較差,接受較慢的學生) 2.學生互助識字,交流識字方法。 3.同桌互讀課文,教師檢查課文朗讀情況。 4.小組長檢查組內識字情況,力求做到「組內所有的人認識所有要求認識的字」,全讀對的同學獎給一顆星。 讓學生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培養了其自主識字的能力、合作意識及良好的識字習慣。 小組評價,把檢查識字情況安排在小組內進行,注重面向全體學生,充分調動了學生識字的積極性,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 (三)指導書寫生字。 1.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字型、觀察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讓生試說筆畫筆順。 2.認真描紅、試寫。提醒學生寫字姿勢及握筆姿勢。 3.實物投影學生寫字作品,師生共同評價,爭當「小小書法家」。 4.對筆畫和間架結構不好的進行修改。 5.給生字組詞或用生字說一句話。 6.練習:邊讀邊寫。 培養學生仔細觀察,認真書寫的良好習慣;突出學生主體地位,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第二課時 教學環節 設計意圖 (一)復習鞏固。 1.出示生字詞卡片,指名讀再齊讀。 2.檢查朗讀,先指名讀,再齊讀。 (二)再讀課文,深入品位。 1.師:剛才大家讀得可真好!下面,咱們分小節讀讀。 第一小節: (1)指名讀。 (2)你知道風鈴草是什麼樣子的了嗎? 第二小節: (1)是啊,這美妙的聲音是鳥兒鳴叫,還是向大家問好?誰能用書上的句子回答? (2)師:我問風。生:風在快活地舞蹈(做動作) 師:我問鳥。生:鳥飛上高高的樹梢。(做動作) 師:我問松、問雲、問小溪、、、、、、誰能模仿書上的句子回答? (3)「這里」是哪裡? (三)指導背誦課文,可以採用分組比賽的形式,也可以採用帶動作表演。 極大調動了孩子們的競爭意識,使學生體驗到成功後的滿足感與成就感。 有利於學生自己在讀中品味和體驗,留給了學生讀書、感悟的餘地。 這一開放性問題的提出,把學習的主動權充分交給了學生,有利於學生整體把握課文。 (四)積累與擴展。 課件出示: 的風鈴草 的嫩葉 的腰 的鈴聲 的樹梢 地舞蹈 指名填空後齊讀。請同學們在課外讀書時把這樣美的詞語摘抄下來。 培養愛讀書勤積累的好習慣。 (五)拓展延伸。 學完課文後,你想對風鈴草說些什麼?在小本子上寫下來。 學生自由表達,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說的話用文字寫下來,讓學生處於一種放鬆的狀態,讓學生敢於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