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兒童手工泥人做法是什麼
需要材料:顏色不同黏土適量、美工刀
1、先用肉色的橡皮泥搓成橢圓形做頭部。
㈡ 六一兒童節創意活動有哪些
游戲是兒童最自然的溝通媒介,也是自我表達情緒、想法和行動的工具。那麼六一兒童節創意活動有哪些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六一兒童節創意活動有哪些,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創意手撕畫
材料:背景紙、彩紙、鉛筆、剪刀、膠棒
玩法:首先要想好這幅手撕畫里有什麼圖案。例如:下面這幅圖,裡面有房子、國王、太陽、樹等。接下來你要在不同顏色的彩紙上畫出圖案,教寶寶將圖案沿著你畫的線撕下來。然後將手撕下來的圖案粘貼到背景紙上,完成作品,告訴寶寶可以將作品交給他愛的人。作畫時要多與寶寶交流,讓他享受這個過程。
目的:鍛煉寶寶的創作能力,適用於「鍾情撕紙或喜歡紙質品」行為過度問題的自閉症兒童。
2、彩色數字瓶
材料:塑料瓶(最好是沒有稜角的瓶子)、塑料數字、閃光亮片、任何微小閃光的東西、玉米濃漿、水、紙、熒光筆
玩法:首先在紙上寫下「1到10」10個數字。和寶寶一起確認10個數字的數量並將它們放進空瓶中,然後將閃光亮片、水、玉米濃漿(玉米濃漿可以減慢瓶中物體的運動,同時有助於亮片不會粘到一起。)蓋上瓶蓋搖晃,接下來你就可以和寶寶一起觀察這個充滿神奇效果的數字瓶啦!還記得開始寫下的10個數字嗎?可以讓寶寶對照紙上的數字在瓶中找到相對應的數字。
目的:幫助寶寶創造性地認識數字,同時也可以增加語言互動的機會。
3、彩色冰塊作畫
材料:彩色水彩、凍冰模、雪條棒、白紙
玩法:將不同顏色的液體水彩倒入凍冰模中,讓他認出每一種不同的顏色,同時把工藝棍棒(雪條棒)插到不同顏色的冰格中(當凍成冰塊時可直接拿起冰塊作畫),當油漆被凍成冰塊時就可以取出讓寶寶作畫了,將冰塊放在紙上,讓他觀察冰塊融化的過程,同時可以選擇兩個顏色冰塊,讓它們融化在一起觀察顏色變化(例如:紅色+黃色=橙色),這是一個美妙的方式來吸引寶寶和你互動,但是要注意這個游戲可能會很混亂,盡量不要在書房實施這個游戲。
目的:增加想像力和創作力,幫助孩子認識不同顏色、觀察隨溫度變化從固體到液體的過程、了解兩種顏色組合出新顏色。
4、清潔小衛士
材料:小型塑料桶、掃把、簸箕、抹布、刷子,形狀及造型盡量可愛,引起小朋友興趣。
玩法:過家家游戲是兒童默認成年人角色,扮演生活中角色,是兒童另一種心理成長的表現方法。通過角色游戲,幼兒得以在假象的情景中參與成人的生活,使他們從中體驗和認識成人的世界。通常男孩和女孩都需要一套清潔工具、廚房用具、工具盒醫用工具。
幫助孩子准備一套專屬的「清潔」工具,最好尺寸和大小適合孩子的身高,選中家裡的一塊區域讓他來打掃,提供一個生活中的角色讓他來扮演,盡量讓他獨立完成,可以給他設定時間和步驟輔助他完成清潔工作,需要注意的是要准備好抹布,可以及時擦掉水。
目的:滿足兒童心理需求,體驗與參與成人世界。學會排序、步驟、顏色、材質等認知概念。
5、顏色字典
材料:筆、紙、不同顏色的色卡
玩法:為色卡中的每一種顏色標注相應的名詞,例如:藍色代表大海,紅色代表口紅,黃色代表香蕉等等,建立專屬於你和寶寶的「顏色字典」。讓寶寶通過色卡選擇其中的3種顏色,然後將這三種不同顏色的色卡所代表的名詞串聯成一個故事。例如,他選擇藍色、紅色、黃色,那就引導他利用大海、口紅、香蕉講一個故事。然後讓寶寶敘述這個故事給你聽。可以和寶寶一起翻看這本「字典」講出許多故事,共度一個愉快的下午。
目的:幫助寶寶練習顏色識別能力和記憶能力,激發孩子的想像力和邏輯表達能力。
6、配對游戲
材料:工藝棍棒(不少於20支)、不同顏色的畫筆
玩法:將兩支工藝棍棒(雪條棍)直接相鄰擺放,幫助寶寶在相鄰的工藝棍棒上畫上不同顏色而又簡單的形狀,例如三角形、正方形、圓形等、盡量畫出夠多的工藝棍棒(雪糕條)。然後將這些工藝棍棒混合在一起。隨便拿出一個形狀的工藝棍棒(雪條棍)讓寶寶找出它的另一半。
目的:你可以趁這個機會教他一些關於「對稱」的概念,他可以通過這個游戲認識更多形狀和各自的特點。這個游戲可以滿足特殊孩子對於渴望秩序和簡單的需求。
7、多變的雪花
材料:橡皮泥、金色或者銀色的亮片、不同的多個雪花形狀磨具
玩法:讓寶寶將橡皮泥揉捏至一定的軟度,然後將金色或者銀色的亮片與橡皮泥融合到一起。拿出不同形狀的`雪花,讓寶寶利用磨具製作出不同形狀的雪花。你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告訴寶寶雪花都是六邊形的,每個雪花都是不同形狀的六邊形。
目的:藉此機會介紹對稱性。同時滿足那些喜歡壓扁、拉揉等特殊行為的自閉症兒童。
8、顏色嗅覺站
材料:紙張、鉛筆、幾個小容器、小塊布料、橡皮筋、大針工藝、各種感覺
玩法:准備一些小的容器,每個容器中放進不同味道的水果或者調料,只要孩子喜歡的味道都可以。然後用不同顏色的布料蓋住容器,利用橡皮筋將布料固定住。然後用大針在布料上扎一些孔,這樣可以讓容器里的味道散發出來。讓寶寶聞容器的味道,讓他利用大量的詞彙來形容他為什麼喜歡這個味道。然後讓寶寶給每個容器起個名字,例如布料的顏色是藍色,裡面是檸檬,那就命名為藍色的檸檬。
目的:不僅鍛煉了寶寶的組織能力,也讓寶寶學會了熟悉自己喜歡的味道,建立自己的嗅覺站。
9、彩色泥漿
材料:一杯玉米澱粉、碗、一杯水、塑料容器、食用色素(可選)
玩法:將玉米澱粉和水倒進碗中,將水與澱粉充分融合成濃稠狀的糊糊,如果你有選擇放食用色素,你也可以將色素放進碗中。這時你可以將有顏色的糊糊拿在手中塑造成球形給寶寶觀察會有什麼變化。
目的:讓寶寶了解固體和液體的變化,同時孩子們也會喜歡擠壓和飛濺的感官體驗。
10、拓片的世界
材料:紙、不同紋理和形狀的模具(硬幣、樹葉等)、安全剪刀、鉛筆、蠟筆、白色列印紙
玩法:將模具,如硬幣或樹葉,平放在一張列印紙上,再將另一張列印紙放在磨具上面。然後,將蠟筆放在紙上,蠟筆與工作台平行,在紙上來回用力磨擦,讓蠟筆填滿模具里的所有凹痕,當紙上的圖形和模具的圖形一致時你的拓片就做好了。可以和寶寶一起多做幾個模具的拓片,再用剪刀沿著拓片的形狀剪好,粘貼組合成一幅新的畫作,如硬幣塗成紅色作為太陽,細長的葉子塗成彩色作為孔雀的羽毛。
目的:有效的提高兒童的手眼協調能力,發展寶寶的創意想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