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新生兒吸痰技巧
不要急,慢慢來,我給你講講要領吸痰過程中,因負壓過高或吸痰管開口正對著氣管壁,且停留時間過長,負壓可將小黏膜吸入氣管內,而導致出血 〔1〕 。所以在吸痰管插到氣管遠端前,不能帶負壓,以免過度抽吸肺內氣體,引起肺萎陷。注意吸痰器壓力的大小,吸痰前先將吸痰管放於無菌鹽水中,檢查是否通暢和壓力是否適宜 〔...2〕 。較高的負壓會加重肺不張、低氧血症和創傷的危險。負壓較低只能吸出稀薄的分泌物,對較粘稠的及較深的痰液達不到吸痰效果,需加大負壓才能吸出痰液。但較大的負壓可造成肺泡不張的發生。在日常的護理工作中應做好病人呼吸道黏膜的溫濕化護理,使痰液充分濕化、稀釋,以利於排出,避免形成痰痂、血痂等。臨床上合適的負壓吸引一般為10.7~16kPa。吸痰過程動作輕柔,不要過分刺激病人氣道,不宜在同一部位吸引時間過長及負壓過大,以免損傷氣管黏膜,引起損傷、出血。吸痰管應在逐漸退出的過程中打開負壓吸痰,抽吸時應旋轉吸痰管,並間斷使用負壓,可減少氣管黏膜的損傷,且抽吸更為有效。嚴格無菌操作,以防止呼吸道感染及氣道損傷。有的學者提出吸痰的負壓一般不超過24.5kPa,防止負壓過大引起肺泡萎陷 〔3〕 。但有的學者提出吸痰的負壓可達45kPa 〔4〕 。 整個吸痰過程中,護理人員應依據豐富的理論知識與分析判斷能力,結合病人的情況嚴密觀察病人的心率、血壓、呼吸及SpO 2 情況,防止心律失常、心衰及低氧血症等發生,如有異常情況暫停吸痰,及時對症處理。 一般吸痰的時間根據分泌物的多少來定。每次吸痰時間不超過15S,肺高壓的每次吸痰不超過10s 當氣道內有分泌物(痰液)積聚時,會阻礙氣道的正常通氣,因此必須將分泌物從氣道內排出,以保持呼吸道通暢。人工氣道建立後,病人出現咳嗽反射障礙甚至消失,自行排痰障礙,必須採取人工吸痰。吸痰是清理呼吸道內分泌物,維持呼吸道通暢的重要措施,是通過合適的負壓吸引的方法將患者呼吸道內瀦留的分泌物吸出。吸痰對維持呼吸道通暢,改善通氣,防治感染具有重要作用。臨床上一些氣管切開後分泌物較多的病人,經反復負壓吸痰時有肺不張的發生。我們發現吸痰負壓過大可致肺泡萎陷。為此,我們利用簡易呼吸器在每次吸痰後膨肺3~5次,每次通氣量600~700ml,有效地預防了負壓吸引所引起的肺泡萎陷。採用簡易呼吸器進行膨肺,不會將分泌物擠進遠端的小支氣管造成肺不張。合理的吸痰方法可以確保痰液的及時吸出,避免因痰液吸出不及時而造成嗆咳、誤吸、窒息等並發症的發生,以減少呼吸道感染的機會和對呼吸道黏膜的損害。嚴格、有效、細致地氣道管理,往往是疾病搶救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但是,如果氣管內吸引不當會導致氣道黏膜的損傷。 吸痰過程中,因負壓過高或吸痰管開口正對著氣管壁,且停留時間過長,負壓可將小黏膜吸入氣管內,而導致出血 。所以在吸痰管插到氣管遠端前,不能帶負壓,以免過度抽吸肺內氣體,引起肺萎陷。注意吸痰器壓力的大小,吸痰前先將吸痰管放於無菌鹽水中,檢查是否通暢和壓力是否適宜。較高的負壓會加重肺不張、低氧血症和創傷的危險。負壓較低只能吸出稀薄的分泌物,對較粘稠的及較深的痰液達不到吸痰效果,需加大負壓才能吸出痰液。但較大的負壓可造成肺泡不張的發生。在日常的護理工作中應做好病人呼吸道黏膜的溫濕化護理,使痰液充分濕化、稀釋,以利於排出,避免形成痰痂、血痂等。臨床上合適的負壓吸引一般為10.7~16kPa。吸痰過程動作輕柔,不要過分刺激病人氣道,不宜在同一部位吸引時間過長及負壓過大,以免損傷氣管黏膜,引起損傷、出血。吸痰管應在逐漸退出的過程中打開負壓吸痰,抽吸時應旋轉吸痰管,並間斷使用負壓,可減少氣管黏膜的損傷,且抽吸更為有效。嚴格無菌操作,以防止呼吸道感染及氣道損傷。有的學者提出吸痰的負壓一般不超過24.5kPa,防止負壓過大引起肺泡萎陷 。但有的學者提出吸痰的負壓可達45kPa 。 整個吸痰過程中,護理人員應依據豐富的理論知識與分析判斷能力,結合病人的情況嚴密觀察病人的心率、血壓、呼吸及SpO 2 情況,防止心律失常、心衰及低氧血症等發生,如有異常情況暫停吸痰,及時對症處理。 一種吸痰新方法的介紹 吸痰是利用機械吸引的方法,經口、鼻或人工氣道將呼吸道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暢的一種治療手段。昏迷及麻醉後等患者因咳嗽無力、咳嗽反射遲鈍或會厭功能不全,以致不能將痰液咳出;或者嘔吐物誤吸入氣管,可引起吸入性肺炎、肺不張,嚴重者可發生呼吸困難、發紺,甚至窒息死亡。吸痰的方法有很多種,以往臨床教學上,護士給病人吸痰時大多是採用單人操作,我科自2004年5月起,採用雙人配合吸痰法,吸痰效果較單人操作好,現將方法介紹如下: 1 操作方法 吸痰前,先翻身、叩背5~10min,叩打胸背部,藉助震動使分泌物松脫。操作者站於病人的左側,加大吸氧濃度達2~3L/min來增加病人供氧量,連接吸引器做好准備工作,另一個助手或者家屬站於患者的右側,將右手食指、中指、環指同時按壓於患者的喉結部,先旋轉按摩數圈,然後向下按壓1cm。這使大多病人都會出現咳嗽、吞咽反射,此時咽喉部會厭軟骨張開,操作者應趁此機會將吸痰管平穩准確插入到氣管,由深部左右旋轉,向上提拉吸痰管,吸盡痰液。 2 優點 本法優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雙人操作比傳統的單人方法效果徹底,可以將呼吸道的分泌物全部吸出,並可減少呼吸道黏膜的損傷,有利於保障病人的呼吸暢通,防止窒息、肺部感染。 (2)有利於病情康復和治療,減少病人的痛苦,降低了護理工作的難度。而傳統方法是單人操作,由於大多病人不配合,吸痰管也插不到主要位置,呼吸道內的分泌物不易被徹底吸出,肺部並發症產生幾率高。 (3)此方法對中、淺昏迷病人適應性大。 (4)有效地避免了因呼吸道分泌物過多不易吸出,呼吸困難而行氣管切開。因此降低了病人的住院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