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幼兒園練聲方法
小孩從小練聲有助於保護聲帶,並且美化聲音。那麼適合幼兒園小孩練聲的 方法 有哪些?下面我整理了幼兒園 練聲方法 ,供你閱讀參考。
幼兒園練聲方法之【氣息訓練】
(1)深吸氣以後,用這一口氣發出兩三個扎實的HEI音,不斷重復堅持數日就可以獲得自動進氣的感覺,這以後呢,要由慢到快,穩健輕巧的連續彈發HEI音氣泡音:60秒
(2)把手放在胸口來體會一下,發這個HA音,看胸部是不是產生了振動,如果有了振動的話就證明你就有了胸腔共鳴,60秒
(3)搓臉:20秒
松下巴:10秒
提顴肌:30次,30秒
打口腔 半打哈欠:8個8拍 60秒
(4) “啊 ”-----音:a的延長音深、勻、穩男生30秒女生25秒 5次
(5) a的直上直下飛機5次
(6) a的 繞梁音 綜合練習哼唱藍藍的天上白雲飄)5次
(7) “si”——音:1分鍾。
幼兒園練聲方法之【唇的練習】
(8)噴 雙唇緊閉 阻住氣流 突然放開發出P 。咧 先把雙唇撅起來,然後呢,向嘴角用力,向兩邊伸展。歪 先把雙唇撅起來,然後呢,向左歪再向右歪交替進行。繞 雙唇緊閉,撅起,然後呢,左轉360度,再向右轉360度,這樣交替進行,這里應該注意到向左轉多少圈,那麼向右就應該轉多少圈。各以8*8拍練習,各60秒。
幼兒園練聲方法之【舌的練習】
(9) 刮 舌尖抵下齒背,舌體用力,用上門齒的齒沿刮舌尖和舌面,反復進行態雹。彈 先把力量集中在舌尖,抵住上齒齦,堵住氣流,堵住呼出的氣流,然後呢,突然打開爆發出te音帆拆帆,反復進行。頂 先閉唇,用舌尖來頂左右的內頰,交替進行。轉 閉唇把舌尖伸到齒唇的中間,先向順時針方向環繞360度,然後再按逆時針方向環繞360度,這樣交替來進行,這樣交替進行。
(10)數“數兒”:一口氣由1數到30,3次,3分鍾。
(11)打棗 繞口令
(12)繞口令:任選10段,10分鍾。
幼兒園練聲方法之【發聲練習材料】
1、 經濟紀律、天氣預報、利慾熏心、囤積居奇、里約熱內盧、連續劇、人大會
人大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剛果共和國、 體育運動 委員會
(兩字詞的練習,根據聲母不同的發音部位可以分別鍛煉雙唇或舌的各個著力點的力量)
2、八百標兵奔北坡,炮兵並排北邊跑,炮兵怕把標兵碰,標兵怕碰炮兵炮。(雙唇)
3、巴老爺有八十八棵芭蕉樹,來了八十八個把式要在巴老爺八十八棵芭蕉樹下住。巴老爺拔了八十八棵芭蕉樹,不讓八十八個把式在八十八棵芭蕉樹下住。八十八個把式燒了八十八棵芭蕉樹,巴老爺在八十八棵樹邊哭。(鍛煉唇力)
4、門口吊刀,刀倒吊著。……(反復說,鍛煉舌的頂力)
5、門前有四輛四輪大馬車,你愛拉哪兩輛就拉哪兩輛,拉兩輛,留兩輛。……(反復說後兩句,鍛煉舌的彈力和靈活)
6、哥跨瓜筐過寬溝,快過寬溝觀怪狗,光顧觀狗瓜筐扣,瓜滾筐空哥怪狗。(鍛煉舌根的力量和靈活)
7、長蟲圍著磚堆轉,轉完了磚堆鑽磚堆。……(反復說,鍛煉舌尖的靈活)
8、山前有個嚴圓眼,山後有個閻演員,倆人山前來比眼,不知是嚴圓眼比閻演員的眼圓,還是閻演員比嚴圓眼的圓眼。(鍛煉唇的展撮靈活)
9、西關村種冬瓜,東關村種西瓜,西關村誇東關村的西瓜大,東關村誇西關村的大冬瓜,西關村教東關村的人種冬瓜,東關村教西關村的人種西瓜。冬瓜御哪大,西瓜大,兩個村的瓜個個個大。(a音的練習)
10、粉紅牆上畫鳳凰,鳳凰畫在粉紅牆。紅鳳凰、粉鳳凰,紅粉鳳凰花鳳凰。 (鍛煉口腔開合)
幼兒園練聲方法相關 文章 :
1. 兒童聲樂練聲方法入門
2. 練聲方法大全
3. 播音主持練聲方法
4. 流行歌曲練聲方法
5. 簡單練聲方法視頻
6. 科學練聲方法
7. 歌唱練聲方法
8. 教你學唱歌練聲基本方法
❷ 兒童聲樂練聲方法入門,你一定要知道的這3種開嗓練聲的方法
最近收到很多同學的來信,很多人在初學唱歌的時候,開嗓練聲只會扯著嗓子,用大白嗓去練聲開嗓,其實用大白嗓練聲練了跟沒練一樣!又白又乾的那種聲音練了跟沒練一樣。如果你想要唱歌好聽的話練聲,可以先打開自己的喉嚨,再去練聲!方法如下:
第一:先打開喉嚨再練聲:
打開不僅是口腔的打開,在發聲中真正的打開是指喉頭的打開。
例如,我們通常說的半打哈欠的狀態,喉頭就有打開,這是我們在生活里有過體會的一種感覺。在前面關於「打開」的問答里我還列舉過另一個例子。在我們的嘴裡放進去一個較燙的小元宵或小丸子,我們不能吐掉也無法及時地咽下。這個時候我們的舌頭會試圖避開它,我們會不自覺地做出一系列自然反應。這其中就包括喉頭的打開。這個情形下我們的喉頭會在無形中打開這樣的經歷我們都有過,我們回憶一下當時的感覺,不斷地去體會這個感覺,也就找到了打開喉頭的方法。
需要強調的是,這個時候喉頭打開的幅度會很大,不一定全部符合歌唱發聲的要求。 而在發聲中,我們根據不同的音高、旋律、節奏,來合理地調整喉頭打開的幅度,以滿足那個音的飽滿為准則。喉頭打開不是越大就越好,當然打開的程度不夠,滿足不了氣息的通過,聲音得不到一個合理的共鳴,也不會獲得一個圓潤飽滿的聲音。
練聲就是在哼鳴的基礎上,在掌握哼鳴的方法之後開口去發聲。
這一套發聲方法一直強調哼鳴的重要性,因為在哼鳴的過程里,我們已經掌握了與發聲相同的氣息的控制與保持、氣息在呼氣發聲時的對抗、歌唱的用力方向、喉頭對應音域及旋律變化的調節能力等相關的感覺與方法。練聲僅是相對大地打開喉頭、打開口腔去發聲而已,這是順其自然就能做到的一個行為。哼鳴的開始就已經是在發聲。
練聲和哼鳴一樣,我們要 循序漸進,從最合適我們的音域開始,向上行和向下行進行發聲練習。 不要一味地觸碰我們的音域極限,在自己最臘困舒服的音域里練習發聲,我們的音域就會在練習中得到擴展,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
練聲時我們對不同的旋律、不同的音高、不同的唱詞反復練習,目的還是為了 訓練我們氣息的調整能力與喉頭打開的技巧,包括氣息的連貫和聲音的飽滿與凝聚力,以保證在變化的音樂中依然保持我們聲音的統一。 雖然不同的音區里我們的聲音都會表現出相對的特性,比如低音雄壯渾厚,中音飽滿深情,高音明亮高亢,但是對於氣息要求幾乎是相同的。我們在不同風格的音樂里去發聲,在不同的情緒里去表現,可以作變化的東西有很多,但是不變的是發聲的原理和方法。以不變的發聲方法去靈活表現千變萬化的音樂,這是掌握發聲的意義和發聲本身的魅力。 我的聲樂公開課→ 你一定不能錯過的零基礎唱歌技巧公開課!讓你唱歌更加好聽! ←零基礎聲樂公開課堂
第二步:開嗓練聲的技巧:
第一步:共鳴練習
將舌頭放鬆平躺伸出(像狗伸出舌頭那樣),然後舌頭微卷,讓上嘴唇和舌頭之間留一條小溝,現在我們備晌來發「wu」這個音,發聲的時候要感覺全身都有共振。這個練習可以改變你仿局鋒說話和唱歌的音色,讓你的聲音更加明亮,有磁性,這樣的聲音K歌才好聽!
第二步:丹田發力
發「hi」這個音,每發一次,我們的腹部也要隨著動一下,這個練習是訓練丹田的力量,腹部的氣息發聲,讓你獲得正確的氣息支撐點。
第三步:均勻彈唇
用拇指和食指撐起臉蛋或嘴角,放鬆,輕輕吹氣使嘴唇彈起來。保持氣息均勻、慢吐慢吸、喉部完全放輕松,一口氣保持十多秒鍾,氣息要平穩。此動作訓練聲帶,同時訓練聲帶的均勻震動。。。。K歌聲音好聽的前提,是聲帶震動要平穩、均勻。。。慢慢才可以獲得輕松的高音!!!一次一口氣,保持十多秒鍾,做十次。
這三個萬能開嗓練聲技巧,你會了嗎?記得點贊收藏下來噢!
❸ 少兒聲樂訓練方法及技巧
少兒聲樂訓練方法及技巧
聲樂教學中由於聲樂教學語言語義的不確定性,學生對教師講述的要求常常感到不易理解,教師採用形象的語言把比較抽象的概念具體形象化。下文是由我為大家帶來的少兒聲樂訓練方法及技巧,歡迎大家閱讀瀏覽。
少兒聲樂訓練方法及技巧1
一、教師的教學語言要形象化
聲樂教學中由於聲樂教學語言語義的不確定性,學生對教師講述的要求常常感到不易理解,教師採用形象的語言把比較抽象的概念具體形象化。如:訓練氣息下沉時,用聞花的動作,雙手提水的感覺去體會就不至於把氣吸到胸上。「唱高音時要像跳高運動員起跳時腳先向下蹬,身體再向上拋的感覺」 等等。在聲樂教學中採用確切生動,形象的語言,比用單純技術性的闡述,更易為學生所理解和接受。
二、用身體感觸法學習、體驗歌唱中的氣息訓練
剛接觸聲樂的兒童,並不懂得如何去正確地運用氣息。我們可以將日常生活中常遇的一些例子,如吹蠟燭、打哈欠、聞花香等狀態,讓學生親身體會。例如,在氣息訓練過程中,我告訴學生,氣息的保持就像充了氣的氣球,不能鬆懈。可是他們怎能理解,於是就讓孩子撫摸自己的肚皮和教師去撫摸孩子的肚皮,這樣孩子就容易接受了。從而陳述自己呼吸時身體器官的變化特徵,用這種親自體會的方式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形象地解釋了呼吸的原理。
而歌唱的呼吸分為幾種形式。一是:快吸慢呼,具體作法是:急速吸氣,略停頓後,緩緩呼出。引導學生可以這樣體會:想像突然串出一隻老鼠,讓人感到害怕,你驚奇地倒抽一口氣,幾乎喊叫出來,就停止在這種狀態上。幾秒後,彷彿有一股外部的力量將慢吸慢呼:緩緩將氣吸入,略停頓後再緩緩呼出。可以這樣體會:當你來到一片美麗的花叢中,你會忍不住聞每一朵鮮花,這時小腹向後推壓,感到小腹在與這股外來力量的對抗中,氣息緩緩呼出。二是慢吸慢呼:緩緩將氣吸入,略停頓後再緩緩呼出。吸氣一定要像聞花香一樣自然、平靜、柔和。呼氣時一定要均勻,有節制。學生對於上述呼吸練習方法的正確掌握,一定程度上既能激發孩子學習聲樂技巧的興趣,又達到了學習聲樂的目的。
三、趣味發聲教學法
發聲訓練是教學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在給孩子做發聲訓練時, a,o,e,I,u,v 的教學,是傳統的,對於小孩子來說也不現實,孩子們甚至會感到枯燥無味。我用創設情景,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在很遠的地方,讓孩子把他們喚回來。讓孩子大開口喊「媽媽」,叫「爸爸 」或打噴嚏等形象化的方法進行教學,當孩子難以張大嘴巴歌唱時,我就讓孩子「啃蘋果」,練聲曲目我把傳統的mi---ma----改成了「媽媽快回來」、「大西瓜、ao、ao、ao」兩只老虎,兩只老虎,ao、ao。學生唱詞同時做出不同形象的老虎樣子來等等。通過這種趣味性的教學方法,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啟發,學生學的到位,學的開心。發聲訓練教學效果甚佳。
四、咬字吐字的教學
唱歌和說話同樣要求吐字咬字清晰,在唱歌時必須要運用歌唱語言的方式來咬字吐字。在教學中如果單純的教什麼是咬字?什麼是吐字?對於小學生來說太過於復雜,我採用先帶領學生朗讀歌詞,然後學生模仿的方式來學習。我在讀的時候,我非常注意口型的變化,對於不同的字,我的口型也是不同的。例如:帶有a韻母的字,我要求口型為a。如果帶有O韻母的字時,我要求學生讀的時候口型為O。特別強調學生在朗讀的時候要注意每個字的口型。這樣,在唱歌詞的時候就能自然的做到咬字吐字。而且這樣教學簡單易懂。不會給學生造成困惑。
五、重視情感投入
在少兒聲樂教學中,存在著一個普遍的問題-----就是很多孩子在演唱中沒有感情,只是純粹把聲音唱出來。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有很多,有些是學生的生活閱歷尚淺,對歌曲理解的不夠深,還有對表演的心理興奮度不高等等。針對這個問題,我採用情感交流法。我要讓學生知道,有感情的歌唱才能感動觀眾,演唱者的歌聲才有生命力。引導學生多聽多感受不同情緒的歌曲,說說自己的感受。告訴他們抒情的歌曲演唱時歌聲要輕柔優美,要像朗讀一首詩歌一樣富有感染力。歡快的歌曲演唱時要富有節奏感,聲音要像拍皮球一樣富有彈性活潑有朝氣。在教學中做如下步驟引導:
1、用講故事的方式導入新歌教學。少兒都很喜歡聽故事,利用這個心理特點展開教學,很快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2、簡單介紹歌詞所產生的歷史背景,使學生對歌詞有深刻的理解。
3、富有感情的朗讀歌詞。
4、老師富有激情的示範演唱,激發學生的`表現慾望。
5、學生模仿老師或演出視頻進行學習,在演唱中要求學生口腔充分打開,歌唱狀態充分興奮,唱歌時情緒再激動一點。這樣唱歌就能使歌曲有生機有活力。
6、演唱的同時加上簡單的肢體動作會使的演唱效果更加突出,在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發揮想像進行創編。既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又使歌曲的演唱更加完整,達到更好的效果。
少兒聲樂訓練方法及技巧2
一、演唱的姿勢
(1)站立姿勢。不僅是為了台風好,還關繫到發聲的質量,呼吸的順暢。所以要求學生保持標准正確的姿態:男生兩腳自然分開站立,挺胸、收腹;女生左腳向前跨小半步,保持頭頂天花板的感覺,挺胸、收腹。人體重心在前腳,身體前傾,肩膀放鬆不能聳肩。
(2)面部表情。面部肌肉放鬆,臉部呈微笑狀,兩嘴角微微上翹,給人的感覺應該是發自內心甜美的笑容。
二、打開咽喉腔體
(1)無聲練習。左右牙關凹下,表面形成兩個「酒窩」,嘴巴上下打開擴張,舌尖抵在下齒垠內側,然後舌體後三分之一向後退,舌尖不動,同時舌中間凹下、兩側隆起,使舌體形成直溝。學生可照鏡子反復練習,每次練3分鍾。
(2)單母音a、o、e、u、i運用打呵欠的方式按順序說出來,連貫不留痕跡地反復練習5分鍾,說i時聲音是從牙關發出來的。在做這個練習時,要保持嘴角上揚,呈微笑狀態並有輕微的揚眉。
三、單母音、復合母音的練習
a、o在打開咽喉腔時位置是一樣的,只是口形稍有變化,用a、o音練習能鞏固正確的發聲位置,而且聲音很明亮、悅耳、結實,還能有效克服兒童的奶聲和扁嘴歌唱的毛病;用u音練習,很容易打開通道獲得高音,主動用上氣息。此外,lu在發聲時可以避免孩子們用聲帶喊叫的現象,練習時也很容易獲得頭聲 和高位置。對於初學者,我不主張用「咪」和「嗎」來訓練,很容易造成「咧」和「橫」著唱。哼鳴練習也可以較輕松地打開通道獲得高音(頭聲),輕聲、假唱、哼鳴三大發聲輔助練習缺一不可。
四、呼吸訓練
呼吸是歌唱的基礎,兒童的肺活量小,相對於成年人呼吸淺得多,所以平常兒童的心跳、呼吸頻率比成人快。由於呼吸短促,唱起歌來常常感到氣息不夠用,特別是唱較長童時更加困難。故此,兒童的呼吸訓練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1)深呼吸練習法。小嘴自然張開和鼻腔同時慢慢地將氣從上往下吸進肺的底部、腰圍處,腰圍有漲滿感,呼氣時保持吸氣時的狀態,讀S音把氣徐徐地有控制地呼出,反復練習五分鍾。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可以逐步解決呼吸問題。
(2)吹紙片的練習。具體做法如下,撕一個稍長一點的紙條,一厘米寬即可,用手捏著上方,放在嘴前約一公分的距離,可逐步把距離拉長。用吸好的氣吹紙條的下方,從紙片振動的頻率辨別氣息是否均勻、集中、有力,從而使孩子們感覺呼吸時腹部的對抗作用。這一練習既鍛煉了腹部的力量,又對增強氣息控制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五、咬字吐字
咬字吐字練習:唱歌和說話一樣,要求咬字吐字清晰,在唱歌時必須運用歌唱語言的方式來咬字吐字。歌唱語言是建立在生活語言的基礎之上,通過藝術加工,形成歌唱語言的規律。在演唱歌曲之前,要對歌詞進行咬字吐字處理,這樣才能把節奏中的字和旋律唱清楚。對於歌曲中的每個字,咬的要准確,這就需要嘴、口腔與意識的功夫了。在咬字、吐詞、拖腔、收聲的過程中,都不能大意,必須要用「心」念字,在這個基礎上演唱歌曲,就能達到「字正腔圓」的目的;在表現抒情類歌曲時,一般曲調慢而有序,咬字時要非常清楚,這就要求熟練咬字吐字技術。
六、節奏訓練
節奏訓練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良好的節奏感。加強平穩節奏和變化節奏的訓練能提高學生對節奏變化的靈敏性。
七、跳音、附點音符的練習
跳音的練習使聲音變得靈巧、跳躍,賦於華彩。方法是保持低的喉位,用腹肌輕輕彈跳,呼吸保持住。附點音符的練習使孩子的聲音有動感,歡快跳躍,適合演唱多種風格的曲目。
八、歌曲的處理
兒童唱歌教學的基本要求是:揭示歌曲的思想性、藝術性,啟發學生的音樂想像力,使其有感情地歌唱,受到歌曲藝術形象的感染。由此看來,對歌曲進行恰當的藝術處理,充分發揮學生的音樂想像力,做到聲情並茂地演唱,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歌曲《小機靈的歌》旋律活潑、開朗、熱情;內容贊美了聰明機智、膽大心細地一休,愛惜時光、努力學習、同情弱者、助人為樂等高尚品德。歌曲用「格嘰、格嘰」象聲詞配上66556655|660560的旋律,把動畫片人物的機械式步伐動作形象地表現出來。這就提示我們在演唱時要掌握住機靈、活潑、富有彈跳性的藝術風格。教師在啟發學生的情感時可以通過有感情地范唱、語言的解說、引導、肢體語言的示範等教學方法的運用,讓學生不知不覺地進入歌曲所營造的意境和情感的氛圍中。
九、聲音位置
選用不同的聲音位置來演唱不同風格的歌曲,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例如:訓練四年級下冊五單元山東民歌《沂蒙山小調》時要求用清新自然的嗓 音、聲音位置靠前的方法來訓練,孩子們演唱的聲音非常甜美親切,能更完美的表現山東民歌的風格。再比如在訓練《大海啊,故鄉》這首歌曲時,要求孩子的聲音位置稍靠後一點,帶著深情、委婉的情感來演唱,既不失去可愛的童聲音樂,又使聲音極富表現力,演唱效果非常理想。
十、「豎」「含」「深」「空」
童聲訓練一定要從高位置開始,「豎」要求孩子們在打開咽喉腔體時處於打哈欠狀態,嘴唇自然放鬆,用單元童o進行練習;「含」即口腔保持空含感;「深」即氣息要吸深至肺底;「空」,微笑上提軟齶,空擴口腔等。總之,兒童聲樂教學是一門看不見、摸不著的藝術技巧,只能用心、用嗓、用耳朵去感覺。
聲樂教學不只是讓小學生學會幾首歌曲,單純地解決一些聲音技巧問題,而是培養他們掌握科學的發聲方法,把所學的聲樂知識和技巧運用到歌唱藝術中去。經過系統訓練的孩子,演唱基本做到音準、節奏准確,音樂感覺較好,口形正確,喉頭穩定,舌位正確,換氣及真假聲轉換自然不留痕跡,初步掌握頭腔、口腔、胸腔共鳴的運用;演唱完整、緊湊,能較好表現歌曲的內涵與情感;演唱姿勢正確,朴實大方,能較好與伴奏相結合。
擴展:少兒學習聲樂的好處有哪些
唱歌是肯定要用科學方法的,有一套科學的理論為指導的。單憑模仿,憑感覺唱,那是不夠的。
1.健身
科學的發聲方法,需要人體各部分的配合,如,呼吸,丹田之氣等,每天都把它理順了,調勻了,練足了,無形中促進氣血的循環,那對身體肯定是有幫助了。還有腰腹部肌肉的收縮,腔體、管道的共鳴等等。總之,唱歌是需要化花巧力的,要身體各部分都調動起來,唱歌的過程就是一個鍛煉身體的過程,一個健身的過程。
2.娛樂
聽歌、唱歌的過程,絕對是一個賞心悅目,開心的過程,無論是朋友卡拉OK,或者路邊、公園小唱,大合唱,都是很好的娛樂。現代社會,也有許多很好聽的流行歌曲,藝術歌曲,值得我們去聽,去唱。許多朋友在一起交往,聚會的方式,都採用唱歌,到歌廳一展歌喉,宣洩情感。甚至辦公事,進行聯絡,溝通,公關等,也通過去歌廳唱歌的方式處理。通過歌聲,唱歌拉近了人和人之間的距離。一句話,唱歌,使我們精神煥發!
3.審美
聲樂藝術,是一種審美的藝術,不管什麼歌曲,都緊緊圍繞著生活,圍繞著我們的情感。在歌曲中,我們體會著喜、怒、哀、樂等各種情緒,在潛移默化中,培養我們一定的審美習慣和審美觀點。「這首歌真好聽,」「我最喜歡唱這首歌了,」這其實就是一種審美取向的體現。久而久之,形成我們特定的審美思想。
4.教育
唱歌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方式。尤其是合唱,更好。因為合唱是集體活動,學生在集體活動中,配合意識以及平等觀念就會逐漸確立,這對培養獨生子女的集體主義精神是非常有利的。在合唱隊里學習唱歌,回到班級就是骨幹,就可以教同學唱歌,帶動更多的人學唱歌。通過教歌,就可以增強自信心、培養責任感,鍛煉工作能力。這不就是自身素質的鍛煉和提高嗎?另外,有研究表明,唱歌,能夠開發人的智力,使人腦更聰明。
5.科學用嗓
我們知道,人的嗓子,是我們和其他人進行交流的一種方式。不僅僅是用於唱歌。人的嗓音各不相同,音色有好有壞,聲音有明亮的,清脆的,沙啞的等等。但是,我們剛一出生的啼哭,聽起來都是差不多的,都很清脆。為什麼後來,有許多人嗓子出了問題,講話費力,聲音難聽呢?原因是多方面的,有遺傳,病變等,還有就是不知道用嗓的科學,不注意保護等造成的。學習聲樂,必然要學習科學的用嗓,要懂得保護自己的喉嚨,不亂喊亂叫,同時,提高自己的發聲質量,使你的聲音更圓潤,更甜美。這樣,無論你講話,朗讀,做播音,主持人,都能很好的勝任,有更好的效果!
;❹ 兒童聲樂怎麼練聲
兒童聲樂怎麼練聲
兒童聲樂怎麼練聲1
針對兒童聲樂技巧的訓練,只能以生活中的感覺和豐富的想像力,來訓練歌唱器官的協調及配合。運用單項練習來進行聲樂訓練,可以使學生在很短的時間內掌握聲樂技巧。例:歌唱呼吸練習、放鬆喉部練習,咬字吐字練習、歌唱時面部自然放鬆練習以及歌唱時的表現能力練習等,分別進行單項練習,學生會有更深刻的概念性,同時也能記住和保持住歌唱的正確狀態,並在大腦中確定正確的信息記憶,在歌唱時可以有效地使歌唱器官協調配合,保留住兒童自然、明亮、甜美的音色,在高、低聲區上達到聲音統一、位置統一的目的。
呼吸練習:最初接觸聲樂的兒童,不知道歌唱呼吸是怎麼回事,開口就唱,把聲音全部擠壓在喉嚨里,胸腹式聯合呼吸法更體會不到。如何運用氣息呢我們可以把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親身體驗仔粗,讓學生回憶感受一下引導學生做一些表演,如快速爬樓梯或跑步後,氣喘吁吁時的樣子,模仿的基本像時,問他:現在你能說出身體的感受嗎你的腰部有什麼樣的感覺呢你能邊表演邊發出聲音嗎你能在唱不同音高時,同樣使用上這些感覺慎喊嗎你的聲音和腰部是如何配合的呢兒童能把這些感受記得非常牢固,這樣既提高了學生學習聲樂技巧的興趣,又達到了學習聲樂的目的。
咬字吐字練習:唱歌和說話一樣,要求咬字吐字清晰,在唱歌時必需運用歌唱語言的方式來咬字吐字。歌唱語言的拼音是建立在生活語言拼音的基礎之上,通過藝術加工(語言誇張的創造),而形成的歌唱語言的拼音規律。在兒童歌曲中,基本上分為兩大類型歌曲,即歡快的和抒情的。在表現歡快歌曲時,要把聲母和韻母作為兩個獨立的結構單位互相拼合,在這樣咬字吐字方法的基礎上,才能把快節奏中的字和旋律唱清楚。如:《有這么一位好朋友》歌中有這么一位好朋友,啦啦啦啦啦這個歌曲特點就是快,如何唱得既能跟上節奏,又能咬字清楚呢對於歌曲中的每個字,聲母咬的要准確、快速,聲母咬完之後,馬上與韻母迅速結合,立刻唱出每個字的韻母。在交代韻母的運腔過程中,無論是單韻母的拖腔,還是復韻母的拼合運腔,以及字尾的歸韻、收聲,唇、齒、舌、牙、喉、齶的配合動作都要非常輕巧、靈活、敏捷,這就需要嘴、口腔與意識的`功夫了。在咬字、吐詞、拖腔、歸韻、收聲的過程中,都不能大意,必須要用心念字,在這個基礎上演唱快速歌曲,就能達到字正腔圓的目的;表現抒情類的歌曲時,如在《大海的故事》這首歌曲中:曲調慢而有序,咬字時把韻頭、韻腹、韻尾要交代得非常清楚,這就要在拖腔過程中,不急於歸韻,過早的歸韻就會出現沉重的鼻音,當在快唱完這個字的韻尾處時,再快速歸韻,這樣有利於歌唱聲音的連貫和感情的充分表達,從而提高整部歌曲的完整性。
打開喉部練習:在訓練中要求學生喉部打開時,有的學生並不知道喉在哪裡,只能疑惑地摸著自己的脖子。如何進行喉部打開並放鬆呢可以給他們講個生活小常識,例:當你口中含著水想說話時,你的喉嚨有什麼樣的感覺學生會很好奇的試一試、想一想,然後你告訴他,這就是喉部放鬆的感覺。
面部自然放鬆練習:在歌唱時要注意麵部的自然放鬆,如果面部器官有歪、咧現象,同樣會影響歌唱的聲音及形象。一般來說,當面部保持微笑狀態時,面部器官便會處在比較理想的位置,微笑時,笑肌被抬了起來。當笑肌寬戚野隨著微笑抬起後,口腔內部的硬顎和軟齶也會同時抬起,喉嚨在這種狀態下也就自然打開,這是一種最理想的歌唱狀態。學唱過程中,特別是初學期,要經常對著鏡子練習,檢查是否有面部緊張狀態,同時分辨聲音是否鬆弛、歌唱器官是否協調,當出現不正常的狀態時,要及時加以糾正,一旦形成不良的習慣,就很難改掉,這樣會直接影響學習歌唱的進度。
兒童聲樂怎麼練聲2
第一步:舒展
1、雙手搓臉:就像洗臉時候那樣輕輕揉搓面部。輕柔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的周圍,使面部肌肉舒展開來。
2、舒展通道:七竅本相連相通。我們需要舒展發生通道,使其通暢。閉攏嘴唇、捏住鼻子、稍稍用力吹氣。感覺耳膜會鼓,眼睛會張做完四組喝一口溫水休息三十秒
第二步:均勻彈唇 1、用拇指和食指撐起臉或者嘴角,放鬆,輕輕吹氣使其嘴唇彈起來,保持氣息均勻、慢吐慢吸/喉部完全放鬆,一口氣保持十多秒鍾,氣息要平穩。
2此動作訓練聲帶,同時訓練聲帶的均勻震動,唱歌好聽的前提是聲帶震動要平穩均勻,慢慢才能獲得輕松的高音!一次一口氣保持十多秒。做十次。喝一口溫水休息三十秒
第三步:甩音高
模仿摩托車發動的聲音。一口氣保持10-20秒平穩到真假聲的轉換
第四步:動耳朵
將面部肌肉向斜後上方拉起來,去找突然受驚嚇的感覺就對了。其實就是頭皮在動,拉動耳朵動。
第五步:共鳴練習
類似於狗伸出舌頭,黑白無常那樣伸出舌頭,舌頭微卷,舌頭兩邊和上下嘴唇之間有條小溝,然後發嗚要感覺到渾身上下有共振。感覺就像手機震動,要用胸聲來發。
這個練習可以改變您說話和唱歌的音色,讓你的音色更加明亮,有磁性,這樣的聲音才入嘜好聽。
練習一分鍾後,不伸舌頭來發音,感覺要像伸舌頭一樣來做。腳底感覺都會有震動的。
練習一分鍾喝一口溫水休息三十秒
第六步:丹田發力
練習丹田氣息的控制力沒法一個音丹田都會動一下,『hei』對比:發3這個音。用氣息和不用氣息來對比下。練習曲為:
12345嘿嘿嘿22345嘿嘿嘿32345嘿嘿嘿42345嘿嘿嘿52345嘿嘿嘿62345嘿嘿嘿72345嘿嘿嘿82345嘿嘿嘿92345嘿嘿嘿做完這個練習會感覺腰部鬆弛酸脹。
第七步:聲音豎起來
保持wu這個音的感覺來發mu這個音。 Wu wu wu mu mu mu wu wu wu mu mu mu保持丹田發力速度加快
第八步:丹田咬字
Hei hei hei(丹田發力)死了都要愛Hei hei hei(丹田發力)死了都要愛
Hei hei hei(丹田發力)死了都要愛
Hei hei hei(丹田發力)死了都要愛練習讀一段歌詞。
這樣練習,放開你的聲音,用正確的氣息感覺卻練習咬字,讓您的腹部獲得一種肌肉的反應,唱歌時就會有正確的氣息支持對突破高音很有幫助。
第九步;假音練習
用假音說話,類似於曾志偉說話的聲音。讀一段歌詞。可使聲音更加有磁性有質感!
第十步:呼嚕練習
分別堵住一邊的鼻孔,模仿豬叫的聲音堵住兩邊的鼻孔模仿豬叫的聲音
這個練習可以幫助我們打開聲音通道,更重要的是可以幫我們打開我們的高位置
第十一步;強度練習
舌頭像黑白無常的感覺,手平放在下巴,嘴唇閉攏。然後發嗯這個音,短促、有爆發力、很乾脆的爆發出來。
十二步:狼叫
發wu從低音到高音,然後從高音再到低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