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兩歲正常體溫是多少度
體溫升高是身體生病時經常出現的一種現象,它表明人的身體免疫系統正在和外界的細菌病毒或是炎症等進行抵抗。小寶寶經常也有發燒的情況,比如感冒或是扁桃體炎等疾病出現時,需要及時給其降溫。那麼,2歲寶寶體溫多少度算正常值?
不同地方測量溫度正常值有差異。通常小孩的體溫比成人稍高一些,但也是有一定標准和范圍的,在肛門和腋下等部位可以進行測量,不同部位的正常值不同。比如,兩歲寶寶腋下溫度一般在36度到37度之間,而肛門溫度正常值在36.5度到37.7度之間。
以腋下溫度為標准,若寶寶的體溫大於37度,就是發燒了。通常37度到38度只是低燒,這時多給寶寶喝水和適當地減少一些衣物或降低環境溫度,可以幫助溫度降下來。38度到39度則是中等程度的發燒,需要積極地利用物理辦法降溫,到了39度以上,則應服用一些退燒葯來降溫。
40度以上的超高熱要及時地送醫治療,否則易導致腦部損傷等嚴重問題。在給孩子測量體溫時,也要注意方法正確,避免使結果不準確。測量腋下要測10分鍾左右,而肛溫則測5分鍾即可。
Ⅱ 【2歲寶寶的正常體溫是多少】2周歲寶寶體溫多少正常
2歲寶寶的正常體溫是多少0-2歲的寶寶體溫比成人稍高,正常體溫可波動於35.5℃~37.5℃之間。
一般2歲以內的寶寶體溫在37.5℃以下都屬正常,但是超過37.5℃也並不是就一定是發燒,這還跟每個孩子的基礎體溫有關。
基礎體溫: 清晨睡醒,還未起牀活動前的體溫。此時人體代謝最低,所以體溫也相對最低,由於嬰幼兒代謝快,體溫會比成人偏高,基礎體溫可為36-37.5℃。
怎麼測量寶寶體溫1、腋溫
使用工具:一般溫度計、酒精棉球。
測溫之前:
(1)用酒精棉球從溫度計的末端往上擦拭一遍消毒。
(2)將溫度計用力甩一下,讓水銀指針回歸到35℃以下。
(3)檢查寶寶腋下是否有流汗,若有要先擦乾。
測量步驟:
(1)將寶寶衣服稍作松解,以腋下能放入溫度計為原則。
(2)固定寶寶,把寶寶的手輕舉,將溫度計放到腋下中心點,手放下壓住並夾緊5—10分鍾。
(3)取出溫度計觀看結果。
(4)腋溫所測溫度+0.5℃=寶寶當時體溫。
2、肛溫
使用工具:肛溫溫度計(肛表)、酒精棉球、凡士林。
測溫之前:
(1)溫度計檢查工作同腋溫。
(2)將肛溫溫度計的前端塗上凡士林(1歲以下塗1.5厘米長左右;2歲以上塗2.5厘米長左右)。
測量步驟:
(1)讓寶寶平躺,先脫掉寶寶的尿片,一隻手固定寶寶雙腳並擡高。
(2)將塗有凡士林之肛溫溫度計插入寶寶 *** (約1—2厘米)。
(3)壓住讓寶寶夾緊1—2分鍾。
(4)取出肛溫溫度計觀看結果。
(5)肛溫所測溫度=寶寶當時體溫。
(6)寶寶若有拉肚子情形不適合測量肛溫。
3、耳溫
使用工具:耳溫槍。
測溫之前:檢查耳溫槍的電池是否有電。檢查寶寶耳朵內是否有太多耳屎,若有須先清除以免影響測量結果。
測量步驟:
(1)打開耳溫槍的電源。
(2)固定寶寶,將寶寶的耳朵輕輕往下、往後略傾斜。(2歲以上則是將耳朵輕輕往上往後)
(3)把耳溫槍探測頭插入寶寶耳道裡面,輕按測溫按鈕。(通常會嗶一聲)
(4)取出耳溫槍觀看結果。(熒幕顯示數字即為所測量的溫度)
(5)耳溫槍測得溫度=寶寶當時體溫(不需再加減溫度)。
寶寶多少度就算發燒
正常情況下寶寶的基礎體溫是36℃~37.5℃,對於新生兒來說,體溫不超過37.5℃都是正常的,當體溫超過正常溫度1℃以上就是發燒。
注意:
如果一天之內溫差大於 1~1.2 ℃,才算發燒,寶寶平時體溫只有 35.9 ℃ 的,現在有 36.8 ℃,是不算發燒的。
怎樣區分孩子正常的體溫升高和發熱1、正常的冊耐體溫升高
若孩子有短暫的體溫波動,但全身狀況良好,又沒有其他異常表現,家長就不應認為孩子在發熱。其州畝春實,就像我們大人在運動後體溫會有所升高一樣,小兒哭鬧、吃奶等正常生理活動後,體溫也會升高。一般情況下,體溫不會升得太高,多為37.5℃~ 38.0℃之間。
小貼士:
一般正常情況下,體溫超過37.5℃定為發熱,37.3~38℃為低度發熱,38.1~39℃為中度發熱,39.1~41℃為高熱,超過41℃為超高熱。
2、異常的體溫升高(發熱)
體溫異常升高也就是發熱,與哭鬧後造成的體溫升高是不同的。發熱時不僅體溫增高,還同時存在因疾病引起的其他異常表現,例如面色蒼白、呼吸加速、情緒不穩定、惡心、嘔吐、腹瀉、皮疹等。
小貼士:
由於小兒個體差異和導致疾病原因的不同,發熱的表現和過程存在很大的差別。比如同樣是肺炎,有的孩子發熱不高,有的孩子高熱達 39℃~ 40℃;又比如上呼吸道感染的發熱可持續 2 ~3天,而敗血症可持續數周。因此,除了量體溫外,還要仔細觀察孩子的各種表現。
寶寶發燒怎樣辦
1、堅持家中的空氣流通: 若家有涼氣,堅持房間溫度於25—27℃之間。可將寶寶置於涼氣房中耐亂或以電扇繞轉著吹,使體溫慢慢地下降,寶寶也會感觸舒服些。但假設其四肢冰涼又猛打寒顫,則標明需要溫熱,所以要外加毛毯掩蓋。
2、脫掉過多的衣物: 假設寶寶四肢及四肢溫熱且全身出汗,標明需要散熱,可以少穿點衣物。
3、溫水拭浴: 將寶寶身上衣物解開,用溫水(37℃)毛巾全身上下搓揉,如此可使寶寶皮膚的血管擴大將體氣散出,另外水氣由體表蒸發時,也會吸收體熱。
4、多喝水: 給寶寶多喝水以助發汗,並防脫水。水有調度溫度的功用,可使體溫下降及補償寶寶體內的失水。
5、運用退燒葯: 當寶寶中心溫度(肛溫或耳溫)逾越38.5℃時,可以適度的運用退燒葯水或栓劑。
6、及時送院治療: 當寶寶體溫逾越38.5℃時,服用退燒葯後,或是爸媽不知怎樣處置時應及時送院。
Ⅲ 小孩正常體溫是多少度
1小孩體溫正常范圍
小孩測量體溫一般常用3個部位,即口腔、閉罩慶腋窩及肛門。
正常體溫在肛門處為36.5℃~37.5℃之間;
在口腔處為36.3℃~37.2℃之間;
在腋窩處為36.0℃~37.0℃之間。
通過測量後,體溫達到或高於37.7℃時,就要注意是不是發燒了。低於35℃,就是低溫過低了,應立即就醫,並注意保暖。
2
小孩體溫多少度為發熱
體溫超過正常范圍0.5℃,即認定為發熱。
以腋溫為例,超過37.5℃就應該認為孩子發燒了,按體溫狀況,發熱分為:低熱:37.5~38℃;中等度熱:38.1~39℃:高熱:39.1~41℃;超高熱:41℃以上。
人體最高的耐受溫度為40.6~41.4℃,持續高熱可引起永久性的腦損傷;高熱持續在42℃以上2~4小時常導致休克以嚴重並發症。體溫高達43℃則很少存活。
3
小孩測量體溫的方法
腋下測溫
解松小孩衣服露出腋窩,把體溫表水銀端放在腋窩中央,將同側手臂靠軀干挾緊體溫表,將其固定,持續測溫5分鍾。正常為36.0℃~37.0℃之間。
口腔測溫
要把體溫計的探測體溫的部分放入孩子的舌下,往孩子緊閉口腔,勿用牙咬,不要說話;3分鍾後取出。正常為36.3℃~37.2℃之間。
肛內測溫
先用酒精棉球消毒肛表水銀端,再抹上少許食用油(煮沸後冷卻),加以潤滑,緩緩插入小孩肛門約3厘米,持續測溫3分鍾,所測體溫正悶滲常值36.5℃~37.5℃之間。轎握肛門測溫較皮膚測溫為合適,但方法較麻煩,常引起小兒哭吵。
紅外線體溫計
近年來有採用紅外線探頭測耳溫,只需1秒鍾即可測得比較准確的體溫,被廣泛應用。正常為36.0-37.5℃之間。
4
小孩體溫過高怎麼辦
小孩體溫過高時,家長要嚴密監測並做好護理:
1、體溫超過37.5度時,要適當松解衣服,促進散熱,並補充水分。
2、一般情況下,小孩體溫在38.5℃以下可以選用物理降溫;溫水擦浴,用毛巾蘸上溫水(水溫不感燙手為宜)在頸部、腋窩、大腿根部擦拭5~10分鍾。亦可用市售的「退熱帖」貼(或家用冰袋)敷在前額部以幫散熱降溫。
3、體溫超過38.5℃時,應在醫生指導下,合理運用退燒葯。
Ⅳ 兩歲寶寶的正常體溫是多少
寶寶出生後家長要操心的事情更多了,畢竟寶寶是我們的心肝,抵抗力還比較差,父母免不了十分操心寶寶生活的方方面面。寶寶的體溫就是父母關心的問題之一,會擔憂寶寶有沒有發燒。那麼嬰兒正常體溫是多少呢?
般來說,正常小兒的基礎體溫為36.9℃~37.5℃。一般當體溫超過基礎體溫1℃以上時,可認為發熱。其中,低熱是指體溫波動於38℃左右,高熱時體溫在39℃以上。連續發熱兩個星期以上稱為長期發熱。上述基礎體溫是指的直腸溫度,即從肛門所測得,一般口腔溫度較其低0.3℃~0.5℃,腋下溫度又較口腔溫度低0.3℃~0.5℃。
寶寶正常體溫是多少,測量體溫一般常用3個部位,即口腔,腋窩及肛門.正常體溫在肛門處為36.5℃~37.5℃之間;在口腔處為36.2℃~37.3℃之間;在腋窩處為35.9℃~37.2℃之間。通過測量後,凡超過正常范圍0.5℃以上時,稱為發熱。
人們常說一歲以內的嬰兒體溫在37.5℃以下都屬正常。原因是嬰兒大腦內控制體溫調節的中樞發育尚未成熟,也就是控制體溫能力不夠強,致使嬰兒的體溫會受到環境溫度的影響。炎熱天氣或包裹過多,體溫會輕度升高,但不應超過37.5℃。寒冷天氣或溫度較低的空調房間,體溫可降至36℃或再低些。
在炎熱的夏季,氣溫很高,嬰兒自身調節體溫的能力又差,媽媽抱著嬰兒時熱氣不易散發,使體溫升高。但是這種發熱一般時間不會太久,再給孩子放在涼爽的地方,稍微扇一扇,給孩子飲一些清涼的水果汁,或給孩子洗個溫水澡,幾小時後體溫就會降到正常。在冬季,如果室內溫度過高,嬰兒又包裹得過多,也會使嬰兒體溫升高。
不是所有身體正常的孩子的體溫都會相同,每個寶寶的體溫都是獨特的。媽媽可以在寶寶的身體狀況良好的時候測量一下,以掌握自己孩子的體溫到底是多少。一般來講,正常體溫在36~37度之間;如果體溫達到或高於37.7度時,你要想到寶寶是不是發燒了。但有時寶寶的體溫在一天當中的不同時段也會發生變化,或者在劇烈運動之後體溫也會有所上升。
如果家長發現自家寶寶溫度不正常的話,可以先選擇用溫度計測量寶寶體溫,看多少度,再做判斷。如果寶寶是低燒,家長可以選擇採用以上的物理方法進行降溫,但如果高燒還是要立即送去醫院治療
Ⅳ 寶寶的正常體溫是多少度到多少度
測量體溫一般常用3個部位,即口腔、腋窩及肛門: 正常體溫在肛門處為36.5℃~37.5℃之間; 在口腔處為36.2℃~37.3℃之間; 在腋窩處為35.9℃~37.2℃之間。 通過測量後,凡超過正常范圍0.5℃以上時,稱為發熱。不超過38℃稱為低熱,超過39℃者為高熱。 1、 寶寶的正常體溫也有波動 不是所有身體正常的孩子的體溫都會相同,每個寶寶的體溫都是獨特的。媽媽可以在 寶寶的身體狀況良好的時候測量一下,以掌握自己孩子的體溫到底是多少。一般來講,正常體溫在36~37度之間;如果體溫達到或高於37.7度時,你要想到寶寶是不是發燒了。但有時寶寶的體溫在一天當中的不同時段也會發生變化,或者在劇烈運動之後體溫也會有所上升。 2、 選擇一個好的體溫計 體溫計的種類多種多樣,有簡單易用的頭部溫度測量條,也有高級的數字體溫計,還有放在外耳道的,只需幾秒鍾就可測出體溫的紅外體溫計。不同的體溫計測量出的溫度或許會有偏差。 3、 定期測量 發燒是人體自身與疾病斗爭的一種典型表現,寶寶也不例外。當寶寶發燒時,定期測量和觀察寶寶體溫的變化十分重要。也許需要每小時測量一次或兩次,同時結合其他症狀觀察寶寶的情況。如果發燒還伴有咳嗽或流鼻涕,有可能是傷風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如果發燒的同時寶寶還有使勁拉扯耳朵的現象,則有可能表明寶寶的耳朵已經發炎了。 4、 需要尋求醫生幫助的徵兆 出現以下情況之一時,請盡快帶寶寶去看醫生: (1) 高燒(體穩高於38.5度)持續24小時以上。 (2) 體溫高於40度(務必先服用退燒葯在上路,以免發生高熱驚撅)如果高燒並伴隨以下任何一種症狀時,請撥打120急救電話。 1) 呼吸困難——可能是喉炎、支氣管炎或肺炎。 2) 脖子僵硬、嘔吐或出現皮疹——可能是腦膜炎。 3) 惡心並有腹瀉,嬰兒口乾舌燥,或者幼兒的眼睛凹陷——可能是脫水的表現。 5、 寶寶身體的不同部位測量體溫 這取決於測量時用的是哪種體溫計。我們可以在寶寶的額頭、腋下或耳朵里測量體溫,但是盡量不要將體溫計插到寶寶的肛門里去測量,一般腋下測量出的溫度更准確。看病時告訴醫生你的測量方式,以幫助他估計測量結果上的微小差別。 6、 常見的降溫措施: ◆除去寶寶的衣物直到只剩尿布; ◆給寶寶服用撲熱息痛等; ◆用溫水(而不是冷水)海綿擦浴。 感覺腹部溫度 幼兒的體溫調節功能還沒完善,所以你必須特別留意寶寶的體溫變化。手和腳並不是體溫的良好反映部位,因為正常情況下小孩的手腳往往感覺較冷。因此,你最好觸摸寶寶的腹部和頸後部,如果這些部位發燙,你可以嘗試除去寶寶的毯子和衣物。 不要給寶寶包裹過多 過熱,是一歲以內寶寶在襁褓中夭折的高危因素。所以,當寶寶仰卧於嬰兒床上時,你要特別注意選擇適當的被褥和衣物。 建議: ◆如果嬰兒房溫度在18℃上下,給寶寶包上尿布,穿上一件背心或嬰兒睡袍,然後再覆蓋一條床單或棉質多孔羊毛毯就已夠了。 ◆決不允許讓寶寶睡在暖氣管、加熱器或火爐旁邊。 ◆帶寶寶外出回家時,一進房間就應除去寶寶的帽子、手套或任何其他的額外包裹。 驚撅只持續幾秒或十幾秒鍾,並且很少會對寶寶有長遠的影響。但驚撅一旦發生,馬上讓孩子平卧,若出現嘔吐,讓他側卧,排出口內嘔吐物,同時呼叫急救車,在醫生護理下送往醫院。 7、 摸摸寶寶的肚子 寶寶不能控制和調節自己的體溫,因此需要你仔細觀察他。因為嬰兒手、腳的體溫較低,所以不能很好的反映體溫的變化。相反,摸摸寶寶的肚子和頸後,感覺一下他的溫度,如果溫度較高而且濕呼呼的,你就要為寶寶換一床薄一點的被子,或者減少他的穿著。(不要在寶寶發燒的時候,給他蓋很厚的被子,這樣只會使他的體溫升的更高。) 8、 別蓋的太多 如果你和寶寶同蓋一床被子,請注意:溫度過高是導致嬰兒致死的危險之一。如果你將寶寶面朝上放在兒童床的一角時,你要留心衣服和毯子不要掩住寶寶的臉。 (1) 如果寶寶的房間溫度在18度左右,根據寶寶睡覺時所穿衣服的厚薄選擇合適的被子或毛毯。 (2) 冷天切勿將寶寶放在暖風口、暖氣或火爐旁睡覺。 (3) 冷天當你抱著寶寶從戶外進到屋裡或車里時,盡快摘掉他的帽子、手套。 9、 檢查寶寶的卧室 寶寶睡覺的房間適宜溫度在16~20度之間。用室溫計測量一下,看看寶寶的房間溫度是否超過20度。 10、寶寶的體溫不能過低 如果寶寶的體溫低於35度,他就有體溫過低的危險(雖然這種情況並不常見)。你可以用毛毯把他包起來,抱在懷里,幫助他緩和過來。 體溫是身體健康的晴雨表,每分每秒它都在發生改變。當寶寶看起來明顯異於往日時,你首先就應該想到測量體溫。 體溫「正常值」因人而異 每一個寶寶都有他自己的體溫正常值。在寶寶健康時應多次測量體溫,對其平常體溫值有大致估算。 ◆范圍約36-37℃ ◆體溫≥37.7℃,表示發燒,但在一天的不同時段或者體力運動後這個值會有所改變。 其他參考: ▲選擇合適的降溫方法 寶寶發熱,臨床上常用的降溫方法主要有兩種:物理降溫、葯物降溫。不管採用何種方法幫助寶寶降溫,要根據寶寶的年齡、體質和發熱程度來決定。 新生兒期寶寶發熱一般不宜採用葯物降溫;嬰幼兒一般感染所致的發熱最好先採用適當的物理降溫措施。但對麻疹等出疹性疾病的患兒不宜採用冷敷和酒精擦浴降溫,以免刺激皮膚,影響皮疹透發。 如果使用葯物降溫,要注意劑量不要太大,以免使寶寶出汗過多而引起虛脫或電解質紊亂。兒科常用的退熱葯物種類很多,不管使用哪種退熱劑,都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家庭實用物理降溫法 ▲頭部濕冷敷:將濕毛巾敷於發熱寶寶的前額,2~3分鍾換1次。 ▲冰枕:把冰塊搗碎,與水一起裝入冰袋(或熱水袋)內,排出空氣後,擰緊袋口,放在發熱寶寶的枕頸部。 ▲溫水浴:讓發熱寶寶在30℃左右的溫水中沐浴20~30分鍾 ▲擦浴:用30%~50%的酒精或冷水浸濕紗布,洗擦發熱寶寶的上肢、下肢、額部、頸部、腋下及腹股溝等處。 家用葯物降溫注意事項 ▲請在醫生指導下用葯。 ▲給發熱寶寶用葯不可操之過急,如果服用一次後,熱度不退,再次服葯需間隔4~6小時。 ▲給寶寶服用的退熱葯用量不可太大。例如,常用葯撲熱息痛,患兒每公斤體重服用10~15毫克。如過寶寶服用撲熱息痛一日量超過3克,即可發生急性中毒,甚至引起致死性肝損害。 ▲不宜在短時間內讓寶寶服用多種退熱葯,降溫幅度不宜太大、太快,否則寶寶會出現體溫不升、虛脫等情況。 ▲退熱葯只是在寶寶發熱時才有退熱作用,寶寶不發熱時,服用退熱葯並無預防發熱的作用。 ▲在給寶寶服用退熱葯後,如果寶寶出汗較多,要及時給他補充水分,以免發生虛脫。 寶寶發熱吃什麼 寶寶發熱時,身體新陳代謝加快,對營養物質的消耗會大大增加,體內水分也會明顯消耗。同時,由於發熱,寶寶體內消化液的分泌會減少,胃腸蠕動減慢,消化功能會明顯減弱。所以,爸爸媽媽一定要注意寶寶發熱時的飲食調理,高熱量、高維生素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是最佳的選擇。另外,少食多餐,寶寶每天進食以6~7次為宜。
Ⅵ 兩周歲寶寶正常體溫是多少
問題分析: 嬰兒的正常體溫是和大人一樣的;都是以36-37度為正常 ,正常人體的直腸溫度平均為37.3℃,接近於深部的血液溫度.口腔溫度比直腸溫度低0.1~0.3℃,平均約為37℃.腋窩溫度比口腔溫度又低0.3~0.5℃,平均約為36.7℃ 意見建議: 建議你隨時關注寶寶的體溫·不過現在還是去正規的一樣給醫生先看看
Ⅶ 兩三歲寶寶正常溫度是多少
指導意見: 正常人的口腔舌下溫度為37℃(范圍36.2-37.2℃),直腸溫度37.5℃(比口腔溫度高(0.3-0.5℃),腋下溫度為36.5℃(范圍36.0℃-37.0℃)。一般以口腔、直腸和腋窩的體溫為代表,其中直腸體溫最接近深部體溫。但是直腸溫度檢查不方便,實際上大多採用腋下和口腔測量。小孩一...般採用腋下測量。
Ⅷ 小兒體溫正常值是多少
體溫是生物體的正常溫度,你人體的一般體溫都是在三十七度左右,小兒的`體溫一般高於成人。如下是我給大家整理的小兒體溫正常值是多少,希望對大家有所作用。
小兒平均體溫:上午36.6℃,下午36.9℃;發現有部分小兒腋溫在37℃以上,尤其在夏季居多,約佔50%。經觀察一部分在37℃以上的小兒,經長期隨訪未發現有任何疾病發生。所以在37.5以下都正常
兒童體溫(以腋下溫度為准)超過37℃可認為發熱,體溫在37℃-38℃為低熱,38.1℃-39℃為中度發熱,39.1℃-40.4℃為高熱,40.3℃以上為超高熱。
新生兒大腦體溫調節中樞發育還不成熟,有時體溫高於37℃,但在37.5℃以下,仍為正常體溫。 體溫以口溫為基準,正常為36.5℃-37℃,腋溫低於口溫0.5℃,肛溫則高出0.5℃。嬰幼兒以測肛溫為准,兒童可測腋下溫度。腋溫正常應在36℃-37℃之間,人體溫度不受氣溫影響但腋溫易受環境干擾。腋溫干擾因素較多,肛溫則反之,最為准確。測體溫時要求皮膚乾燥,腋窩潮濕時應先擦乾後再夾緊溫度計,否則結果不準確。在冬季從室外進入室內後至少要半小時後測溫才准確。
以上就是小孩的體溫多少度是正常的范圍。日常生活中的超過三十七度認為發熱的,體溫的測量結果的主要是可以進行一些而其他方式的病情的診斷。體溫主要是可以進行疾病的正確診斷,比如說感冒或者是一些其他高危病情的診斷,所以測試體溫也是有一定的科學依據的,有一定的相對穩定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