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想要教育多動症孩子,應該怎麼教育呢
如果孩子抑制不住興奮亂跑亂動,注意力不集中,對指令沒有反饋,家長不要著急,反而應該開心,這說明孩子還具備自我刺激,自我彌補,自我尋求的這種能力。別著急,慢慢來。首先家長要在互動游戲中陪伴孩子度過,充分利用孩子的興趣愛好做他喜歡的游戲,刺激前庭系統,觸覺系統和髓鞘化包裹。盡量豐富游戲的內容,避免讓孩子過分單調的做一個活動。要給孩子提供一個井然有序,安全舒適的活動空間。
Ⅱ 怎樣教育多動症小孩
一、如何教育
1、加強多動症兒童注意力的培養。
必須想方設法培養孩子的注意力。家長可以每天講一些有趣的故事和笑話讓他集中注意力,並且專心聽你講。長期堅持一定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孩子注意力與集中力得到提高,家長一定不要吝於表揚,只有鼓勵和表揚,才能增強其成就感,使其不斷進步。
2、對多動症的孩子不要過於嚴格。
首先,家長應該了解多動症的特點,對於多動兒童的要求,切莫像對待正常孩子那樣嚴格。只要求他們的多動行為能控制在一個不太過分的范圍內,就可以了。提要求不應過於苛求。
3、讓孩子善始善終。
多動症的孩子易被周圍的事情所干擾,而放棄原來做的事情。因此父母要在孩子做事的時候,多關心和指導,加以肯定和表揚,鼓勵他做好每一件事。
4、引導活動。
多動症的孩子精力旺盛,那麼引導孩子多參加各種體育活動,並且有人耐心的指導孩子,並陪伴他們一起玩。
5、培養孩子的自製力。
認真教導孩子哪些事情可以干,哪些不可以,並且制定一些規章制度,讓孩子約束自己的行為,培養孩子的自製力,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小孩得多動症的原因
1、腦神經遞質數量不足。
如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等腦內神經遞質濃度降低,削弱了中樞神經系統的抑制活動,使孩子動作增多。因此,多動症兒童首先必須考慮葯物治療。非母乳喂養的兒童,父母尤其應該注意這一原因。
2、腦組織器質性損害。
母親孕期患高血壓、甲狀腺肥大、腎炎、貧血、低熱、先兆流產、感冒等;分娩過程異常;兒童出生後1-2年內,中樞神經系統有感染或外傷。這樣的'兒童易患多動症。
3、遺傳因素導致兒童多動症。
先天體質缺陷和器官異常、以及染色體異常、父母的精神疾病等都可以不同程度的影響到孩子的腦功能,造成先天性的體質缺陷,從而導致多動症的發生,研究顯示,患兒的血緣兄弟、爸爸具有較多的多動或者是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患兒中的單卵雙生子中的患病幾率高達51%-64%,親屬中酒精中毒、反社會人格以及癔症者也比較多,由此可見兒童多動遺傳因素非常重要。
4、社會家庭因素導致兒童多動症
心理因素的影響是造成兒童多動症的又一個重要因素。比如不良的社會環境或者是家庭條件,比如經濟貧窮、住宅擁堵、父母性情不良酗酒、吸毒、有精神疾病等都可以成為誘因,誘發多動症的發生。
三、小孩多動症的表現
1、注意力不易集中
這類孩子的注意力很難集中,或注意力集中時間短暫,不符合實際年齡特點,如上課時,常東張西望,心不在焉,或貌似安靜,實則「走神」、「溜號」,聽而不聞。做作業時,邊做邊玩,隨便塗改,馬馬虎虎,潦潦草草,錯誤不少。不能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做事常有始無終,虎頭蛇尾。
2、沖動任性
這類孩子由於自控力差,沖動任性,不服管束,常惹事生非。當玩得高興時,又咕又叫,又唱又跳,情不自禁,得意忘形;當不順心時,容易激怒,好發脾氣。這種喜怒無常,沖動任性,常使同學和夥伴害怕他,討厭他,對他敬而遠之。因為患兒不易合群,久而久之也可造成其反抗心理,常常發生自傷與傷人的行為。
3、精細協調動作困難
患兒動作笨拙,一些精細的動作不協調,比如系鈕扣、系鞋帶、穿衣服不靈活,走路無法走直線等。
4、行為、活動過多
患兒往往手腳不停,無法安靜,坐不住,喜歡不知危險地到處攀爬。容易招惹他人,喜歡與他人吵嘴打架。即使坐在凳子上也會不停扭動、坐立不安。
Ⅲ 多動症兒童訓練方法
多動症兒童訓練方法
多動症兒童訓練方法,小孩子是父母的希望,生活中,如果發現小孩子有不對勁的地方,一定要及時干預,如果你不知道多動症兒童訓練方法的話,讓我為你解答疑問,請接著往下看吧。
多動症兒童訓練方法1
第一、肌肉鬆弛療法
這種方法是孩子比較容易接受的,需要家長與孩子進行積極的配合,在訓練的過程中,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之下,並注意鼓勵孩子自行控制抽動,採用正性強化的方法,比如孩子努力之後進行獎賞,用放鬆的方法減少孩子緊張。
第二、練習法
練習法是通過故意讓抽動動作進行一段時間,隨後休息一段時間,讓孩子有意識的重復做某一種抽動行為,隨著時間的進展,孩子會感覺到疲勞,感覺非常的不舒服,慢慢地抽動的頻率會有所減少,症狀也會減輕。
第三、行為矯正
孩子平時運動比較多,要對這些行為進行一定的矯正,特別是隨著孩子狀況的逐漸好轉,家長要給予肯定,及時進行心理方面的疏導,讓孩子有成就感,慢慢的不良的行為可逐漸有所減少。
第四、進行系統訓練
這種方法是教會孩子如何系統地去輪換緊張、放鬆身體的肌肉群,同時也要學會放鬆和呼吸進行調節,把緊張的肌肉鬆弛下來,讓孩子焦慮、緊張等不良的情緒得以改善。
訓練多動症孩子的方法並不算少,上面介紹的這些方法,很多是需要在專業人員指導下進行的,特別是需要孩子和家長進行密切的配合。對於需要葯物治療的,也應該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根據孩子多動症的輕重狀況,選擇相應的葯物進行積極控制。
多動症兒童訓練方法2
多動症的特徵
1、注意缺陷。患兒明顯難以長時間注意力集中,且注意持續時間短暫。患兒常常在聽課、做作業或其他活動時注意難以持久,容易因外界刺激而分心。在學習或活動中不能注意到細節,經常因為粗心發生錯誤。
2、注意力維持困難。經常有意迴避、不願意從事需要較長時間持續集中精力的任務,如課堂作業或家庭作業。做事拖拉,不能按時完成作業或指定的任務。患者平時容易丟三落四,經常遺失玩具、學慣用具,忘記日常的活動安排,甚至忘記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
3、活動過多。患兒你知道經常顯得不得安寧,動作多多,手足活躍,在座位上不能安靜呆著。在教室或其他要求安靜的場合擅自離開座位,到處亂跑或攀爬。難以從事安靜的活動或游戲,一天忙個不停。
4、行為沖動。在別人講話時插嘴或打斷別人的談話,在老師的問題尚未說完時便迫不及待地搶先回答。表現沖動,做事不顧及後果、憑一時興趣行事。不能耐心地排隊等候。在信息不充分的情況下快速地做出行為反應。常與同伴發生打鬥或糾紛,造成不良後果。
5、學習困難。患兒在課堂上的聽課效果不佳,完成作業的速度和質量較低,致使學業成績差,常低於其智力所應該達到的學業成績。
6、神經系統發育異常。翻手、對指運動、系鞋帶和扣紐扣都不靈便,左右分辨困難。患者的精細動作、協調運動、空間位置覺等發育較差。少數患者伴有語言發育延遲、語言表達能力差、智力偏低等問題。
7、品行障礙。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和品行障礙的共病率高達30%-58%。品行障礙表現為攻擊性行為,如辱罵、打傷同學、破壞物品、虐待他人和動物、性攻擊、搶劫等,或一些不符合道德規范及社會准則的行為,如說謊、逃學、離家出走、縱火、偷盜等。
多動症兒童訓練方法3
兒童多動症的表現
表現一:注意力不集中
1、常常在作業、工作或其他活動中不注意細節或經常犯一些粗心大意的錯誤;
2、在工作或游戲中難以保持注意集中;
3、別人和他說話時常似聽非聽;
4、常不能按別人的指示完成作業、家務或工作(不是由於違抗行為或未能理解所致);
5、常難以組織工作和學習;
6、常逃避、討厭或不願做要求保持注意集中的工作(如學校作業或家庭作業);
7、常常丟失學習和活動要用的物品(如玩具、學校指定的作業、鉛筆、書本或工具);
8、常常易受外界刺激而分散注意力;
9、日常生活中容易忘事。
表現二:多動或沖動行為
1、常常手腳動個不停或在座位上不停扭動;
2、在教室或其他要求保持坐姿的'環境中常常離開座位;
3、常在不恰當的情況下亂跑或亂爬(成人或青少年僅限於主觀感覺坐立不安);
4、常難以安靜地玩耍或從事閑暇活動;
5、經常忙個不停或常像「裝上了發動機」似地不停地動;
6、經常說話過多;
7、常常別人間話未完就搶著回答;
8、經常難以安靜等待或按順序排隊;
9、常打斷或干擾別人的活動(如插話或干擾別人的游戲)。
兒童多動症怎麼治療
1、葯物治療:多數多動症兒童在服葯物後多動行為或認知功能都有改善,但葯量難掌控及葯物副作用可導致因營養不良影響骨骼生長和成長發育,以及停葯可能引起行為反彈現象(出現未用葯前更加嚴重的行為症狀)等問題,要求在用葯過程中,葯物劑量的控制和葯物療效的評價一定要做得專業精確可靠。
2、心理治療:主要針對多動症兒童的情緒、親子關系、人際交往、自我認知等方面展開,這些方面對於多動症兒童適應社會、發展自我是非常有益的,但對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本身的症狀效果不明顯,可作為多動症的一個常規的輔助治療出現。
3、行為管理和教育:教師和家長需要針對患者的特點進行有效的行為管理和心理教育,避免歧視、體罰或其他粗暴的教育方法,恰當運用表揚和鼓勵的方式提高患者的自信心和自覺性。當多動症患兒的父母和校方確定患兒的病情或行為已經影響患兒參加學習的能力時,則患兒可以在學校里接受干預治療。可以將患兒的座位安排在老師附近,以減少患兒在上課時的注意力分散,課程安排時要考慮到給予患者充分的活動時間。
4、針對父母的教育和訓練:適合於伴有品行障礙或其他心理問題、父母不同意接受葯物治療或父母教育方式不恰當的患者。教育和訓練可採取單個家庭或小組的形式,內容主要有:給父母提供良好的支持性環境,讓他們學會解決家庭問題的技巧,學會與孩子共同制定明確的獎懲協定,有效地避免與孩子之間的矛盾和沖突,掌握正確使用陽性強化方式鼓勵孩子的良好行為,使用懲罰方式消除孩子的不良行為。
以上是關於兒童多動症怎麼治療 多動症兒童有什麼表現的介紹。對於多動症的孩子,父母應該認識到多動症是一種疾病,但是也應像對待正常兒童一樣教育。
Ⅳ 小孩子好動怎麼辦 如何集中孩子注意力
兒童多動症又叫小兒多動症,是一種常見的兒童行為異常問題,主要表現為注意力不易集中、注意短暫、活動過多、情緒易沖動等,以致影響學習成績。在家庭及學校難與人相處,日常生活中使家長和老師感到困難。
一,教育方法治療小兒多動症
1.首先,家長應該了解多動症的特點,對於多動兒童的要求,切莫像對待正常孩子那樣嚴格。只要一些多動行為能控制在一個不太過分的范圍內就可以了。總之不能過於苛刻。
2.對孩子進行正面的引導。對於一些活動力過多的兒童要進行正面的引導,讓他們的過多的精力能發揮出來。家長和老師要組織多參加多種體育活動,如跑步、打球、爬山、跳遠等,有條件的家庭,應安排他們做一些室外內活動,讓他們過多的精力能釋放出來。但是,在安排他們進行活動時,應注意安全,避免危險。
3.加強多動症兒童集中注意力的培養。可從看圖書、聽故事做起,逐漸延長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時間,也可把有多動症的孩子安排在教室的一排座位上,方便上課時老師的隨時監督和指導。如果有進步表現,應及時表揚、鼓勵,以利於強化。
4.培養孩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按時飲食起居,有充足的睡眠時間。不遷就兒童的興趣,比如說喜歡看電影就讓他們看至深夜,以致影響睡眠等。
二,葯物治療
有很多專家認為,治療兒童多動症葯物一定的效果,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使注意力集中,達到改善行為的目的。但是葯物治療無法根除這種疾病,只能長期服用。
三,行為治療
行為療法是利用學習原理來糾正孩子行為的一種方法。發現不適宜行為出現時,加以漠視或暫時剝奪他們的一些權利,達到促使這些行為逐漸消失的效果。如果他們在學習中出現適宜行為時,就及時給予獎勵,以鼓勵他們繼續改進,並求鞏固。
四,飲食療法
飲食治療小兒多動症的方法,是一種輔佐治療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補充孩子體內所需的元素,比如說研究表明,水楊酸鹽的食物,大量進食含有酷氨酸,進食加入調味品,人工色素和受污染過的食物,可使得兒童多動症發生,因此只要在一定的程度上限制這類食物,症狀可明顯減輕。小兒多動症在飲食療法的時候,應該注意
少食含酷氨酸的食物,如掛面、糕點等;多食含鋅豐富的食物,如蛋類、肝臟、豆類、花生等;應多食含鐵豐富的食物;少食含鉛食物,如皮蛋、貝類等食品;少食含鋁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