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防護疫情的10條措施有哪些
第一:不麻痹、不大意。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在疫情防控方面,一個小小的疏忽,就可能毀掉來之不易的抗疫成果。不麻痹、不鬆懈、不大意,堅持做好防護,才能阻斷新冠病毒傳播。
第二:戴口罩、要堅持。科學佩戴口罩是預防呼吸道傳染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即使是炎炎夏日,也要堅持戴口罩,尤其是前去公共場所、密閉空間,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務必正確佩戴口罩。
第三:打噴嚏、講禮儀。咳嗽、噴嚏時產生的飛沫常常攜帶病毒,可直接或間接導致病毒傳播。因此,咳嗽、噴嚏時一定要用紙巾、手絹、手肘來捂住口鼻。
第四:勤洗手、講衛生。勤洗手、講衛生是保證身體健康最重要的方法。飯前便後、接觸外界物品後,觸摸口眼鼻之前,請務必認真清洗雙手,遵循七步洗手法,用肥皂(洗手液)和流水搓揉至少20秒。
第五:常通風、不可少。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動,可有效降低空氣中病毒和細菌的濃度,減少疾病傳播風險。每天應開窗通風2-3次,每次20-30分鍾,尤其是密閉的空調房一定要定期開窗通風。
第六:一米距、更安全。呼吸道傳染病主要通過近距離呼吸道飛沫傳播,保持一米以上社交距離可在一定程度上預防病毒感染。守住一米線,出行勿擁擠,保持安全距離,於人於己都有益。
第七:少出門、不聚集。公共場所人員多、流動大,聚餐、聚會易導致呼吸道傳染病傳播。因此人多場所不要去,擁擠場所要迴避。少出門、不扎堆。
第八:打疫苗,很重要。接種疫苗是預防疾病最經濟、最有效、最便捷的手段。防控新冠病毒,接種疫苗和個人防護一個都不能少。凡是符合接種條件的人員要積極接種新冠病毒疫苗,為構建免疫屏障貢獻一臂之力。
第九:講科學、強免疫。飲食營養均衡、適度運動鍛煉,堅持規律作息,不熬夜,保證睡眠充足,保持良好心態,可以有效增強人體免疫力。
第十:有症狀,早就醫。主動做好健康監測,如有發熱、咳嗽等症狀,及時前往發熱門診就診,途中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主動告知旅居史、接觸史,不隱瞞、不迴避,並遵醫囑留觀排查。
『貳』 家有孕產婦小孩必看!疫情期間這樣做好防護
國家衛生 健康 委2月1日下午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孕產婦、嬰幼兒和托育機構的 健康 防護情況。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產科主任趙揚玉醫生和北京兒童醫院急診科主任王荃醫生進行了權威解答。
@孕產婦
一
孕婦能否正常去醫院產檢?需注意什麼?
正常的產檢基本是可以保證的 ,孕婦一定要聽從醫生的建議進行產檢:
※ 28周以上妊娠晚期的孕婦、以及高危的孕婦,比如高齡的,有一些合並症的,要聽從醫生建議,嚴格規律產檢。 如果孕婦都很正常,孕周在早孕期、中孕期, 如果沒有特殊的問題,也可以在醫生的建議下適當的延長到醫院的間隔時間。
※ 必須到醫院進行產檢的孕婦,到醫院時一定要戴口罩,如果有家屬陪同,家屬也要戴口罩。 如果孕婦有發熱的情況,建議直接先到發熱門診就診 ,同時,孕婦在沒有洗手的前提下不要去觸摸口、眼、鼻等等,離開醫院時,要盡早清洗雙手。
二
確診的孕產婦能否接受專門的治療?
對於疑似和確診的孕產婦,應當到定點的醫療機構進行集中救治。 當前,各地也正在積極採取有效的措施,指定一些具備產科、新生兒科綜合救治能力較強的醫療機構為孕產婦提供疾病診治和安全助產服務,來共同保障母嬰安全。
三
肺炎的治療對胎兒是否會有影響?
四
如果確診,是否可以繼續妊娠,會不會母嬰傳播?
五
馬上要分娩的孕婦在什麼情況下必須要去醫院?平時在家裡怎麼監測?
如果沒有特殊情況,28周以上需要監測的主要是胎動,包括宮縮頻率等。另外是體重的增長情況,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在家測血壓, 如果出現胎動的異常,包括有一些不規律的宮縮,或者下面有出血、流水,在家裡自己測血壓時,如果血壓大於140/90,或者有自覺的症狀,包括頭暈、眼花,這些問題都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六
已經入院的孕產婦如何避免交叉感染?
※ 如果孕婦有發熱、咳嗽,或者有感染人的接觸病史,包括群體發病的病史等,醫院會進行排查。在確診之前,最開始是疑似病人,原則是需要就地隔離,進行一系列的防控措施。
※住在醫院的孕婦,自我的防護依然很重要。 自我的防護包括戴口罩、不洗手不要亂觸摸口眼鼻等等, 而且特別重要的是避免過多家屬來探視 。
@孩子家長
一
孩子能否進行適當的戶外活動?需注意什麼?
※ 孩子外出,一定要 去空曠、通風、人少的區間 活動。
※ 家長一定要做到有效的看護 ,孩子的手願意到處去摸、去碰,一旦碰了之後喜歡在自己的眼睛、嘴或者是臉上去摸,甚至有一些小寶寶還願意用自己的嘴舔一些東西,碰到這種情況一是要看住,二是要及時制止。帶小寶寶外出時,可以帶一些含有酒精類的一次性手消毒液給寶寶進行消毒。
※ 回家以後一定要及時更換衣物,及時注意手衛生。
二
孩子怎麼正確佩戴口罩?
兒童佩戴口罩和摘取口罩的方式和成人是一致的,格外強調的是, 家長一定要買兒童專用的一次性口罩,千萬不要用大人的口罩代替 ,因為這樣實現不了好的防控作用。
三
孩子不願意戴口罩怎麼辦?
※ 對於大一點的孩子,可以講故事或者是講道理的方法,直接告訴孩子,為什麼現階段我們要戴口罩,作為父母來說,一定要以身作則。
※ 對於低齡的孩子,可以採取一些辦法,比如做 游戲 ,講故事,做一些相互的角色扮演,讓孩子給玩具戴口罩,和孩子一起對著鏡子戴口罩等。
※ 1歲以下的孩子是不太適合戴口罩的 ,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家長的防護,減少孩子的外出,做好居家的消毒清潔安全等工作。
四
如果孩子出現咳嗽發燒,如何區分是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還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三者的症狀不一樣。
※ 感冒通常會有鼻塞、流鼻涕、打噴嚏的症狀,可能會有發燒,但是 發燒一般是低中度發燒 ,時間也就是1-3天,基本3-5天就可以自愈。感冒很少會有全身肌肉疼痛或者乏力的全身症狀。
※ 流感有非常明顯的發燒,而且常常是高熱 ,這種熱程相對比較長,一般是3-5天,大概在一周左右才能自愈。流感最主要的是常常伴有全身症狀,包括全身肌肉疼痛、乏力、頭痛的情況。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因為現在的兒童病例數量有限, 目前已經確診的病例主要症狀包括發熱、咳嗽、乏力,可以有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我們的臨床診斷,就是疑似病例 非常依靠流行病學史 。
五
低齡的孩子如何做好防護?
主要是以被動防護為主。即靠父母、家人、看護人的防護來間接保護孩子。
※ 看護人要戴好口罩。
※ 不要對著孩子打噴嚏、呼氣。如果咳嗽和打噴嚏時,用紙巾或手臂捂住口鼻。勤洗手。
※ 對於寶寶,給寶寶穿適中的衣著。
※ 不跟孩子共用餐具,給孩子餵食,不要用嘴吹食物,也不要用嘴嘗試或咀嚼食物再喂給孩子。
※ 孩子的物品、玩具和餐具一定要定期消毒,包括手機和鑰匙。
※ 要盡量的減少孩子出門,尤其是公共場所和密閉的空間。盡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其他人保持一定的距離,至少在1米以上。
※ 和孩子玩耍和抱孩子之前一定要保持手衛生,要洗手。回家時應該把外面穿的衣物換掉。
※ 家裡定期的通風,一般每天要定期通風2-3次,每次大概20-30分鍾,通風時孩子移出通風的房間。
※ 如果家長有呼吸道的感染,或者有一些別的症狀等等,一定別忘了戴口罩,要做好適當的居家隔離。
六
孩子發燒,是應該去普通醫院還是去定點醫院就診?
※ 如果發熱前14天內有武漢地區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續傳播地區的旅行史或者居住史或 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接觸的流行病學的關聯史時,您要去醫院的發熱門診就診 ,如果確診,轉往定點醫院進行專科救治。
七
本身是患有慢性疾病的,或需要接種疫苗的是否需要延期?
※ 關於慢性病的孩子, 是否復診的前提一定是基於主治醫生對孩子病情判斷的基礎上 。但是如果孩子的病情出現變化,甚至出現惡化,一定要及時就診。
『叄』 怎麼防疫情
外出戴口罩,盡量不扎堆,保持良好的個人,公共衛生習慣,…
『肆』 多地出現疫情,家長該怎麼保護家裡萌娃最全的方法都在這了
北京、河北、黑龍江、山西......
這段時間多地出現疫情,弄得人心惶惶。有了之前的經驗,我們都知道這種時候要盡量減少外出。
我們該做好哪些防疫措施來保護我們的寶貝呢?
1
寶爸寶媽外出回家時要注意什麼?
不可避免的,我們的寶爸寶媽至少有一個人是需要外出工作賺錢養家的,在外面接觸了各種各樣的人,我們怎麼避免把病毒帶回家呢?
因為家裡也有寶寶,以前每次回去脫了外套之後魏爸都會先抱抱自己家寶貝。但是,疫情以來,魏爸每次回家的流程就變成了這樣:
把外衣脫下來掛在門口,噴一遍酒精;
摘下口罩,放進門口提前准備的小塑料袋裡,密封之後扔進垃圾桶;
用洗手液洗手之後,開始洗澡。(對的,魏爸已經把睡前洗澡的習慣改成了進門先洗澡。)
不要覺得這個「工序」繁瑣,我們都知道小孩子的抵抗力是比較差的,像魏爸這樣做,雖然我們自己麻煩了一點,但是如果做到了這些,寶貝感染新冠病毒的概率就會很低。
魏爸再給大家普及一下正確的洗手方法
從公共場所返回後、接觸公共物品後、咳嗽或打噴嚏用手捂之後、脫口罩後、飯前便後、接觸臟物後等,都需要用洗手液或肥皂加 流水 ,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洗手。步驟如下:
1、在流水下,淋濕雙手。
2、取適量洗手液或肥皂,均勻塗抹至整個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縫。
3、認真搓雙手至少15秒,具體操作如下 :
掌心相對,手指並攏,相互揉搓。
手心對手背沿指縫相互揉搓,交換進行。
掌心相對,雙手交叉指縫相互揉搓。
彎曲手指使指關節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交換進行。
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轉揉搓,交換進行。
將 5 個手指尖並攏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交換進行。
4、在流水下徹底沖凈雙手。
5、用干凈毛巾或紙巾擦乾雙手。
2
兒童可以戴成人的口罩嗎?
兒童口罩怎麼選?
寶貝在家難免待不住,而且有時候也不可避免的要出門。寶貝外出時也要做防護措施,比如戴口罩。
有些家長直接用成人口罩改造後充當兒童口罩,這種做法可取嗎?
魏爸是不建議這樣做的!
1歲以下的寶貝不適合戴口罩,要減少外出。
如果確實需要外出,家長要多注意自己的手衛生、讓孩子與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離,盡量不選用公共交通工具。
家裡有紗布的話,可以在孩子口鼻處覆蓋兩層紗布,然後再在上面搭一層口罩,這樣也能起到一定的防護作用。
大於1歲的兒童,口罩要「貼臉」。
寶爸寶媽應該根據寶貝的臉型,選購合適的口罩,確保口罩能安全牢固地罩住寶貝口鼻和下頜,同時不明顯影響視野。
另外,成人口罩的通氣阻力太大,兒童佩戴成人口罩可能會呼吸不暢。
那購買兒童口罩需要注意什麼呢?魏爸來手把手教你選兒童口罩!
1、普通口罩防護能力差,不要購買。普通口罩的材質通常是活性炭、棉布、海綿等,對病毒的阻隔能力差,難以起到防護的效果。
2、 N95口罩並不適合孩子。雖然N95口罩防護效果好,密閉性較強,但透氣性較差,孩子戴上後容易憋悶,出現呼吸不暢的情況,因此不適合不滿7歲的孩子。
3、優先選用醫用外科口罩。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的顆粒過濾功能和防水性較好,魏爸建議寶爸寶媽優先給寶貝佩戴這種口罩。
在選購時,大家要注意查看外包裝上有沒有 葯械生產許可和YY標准(即醫用標准) 。另外,還要記住這個 標准:GB/T38880-2020。
4、購買大小合適,貼合臉部的口罩。市場上出售的兒童口罩一般有兩種,分別是1-4歲口罩和5-12歲口罩。
我們的寶爸寶媽在給寶貝購買口罩時,一定要注意查看口罩的貼合度,最好選擇可以調節繩長的口罩。
寶貝佩戴的口罩一定要大小合適並且可以緊貼臉部,這樣才能起到防護作用哦!
3
如果孩子不願意戴口罩怎麼辦?
有些小孩子覺得戴上口罩悶、或者勒得耳朵疼,所以不願意戴口罩。針對這部分寶貝魏爸建議這樣做:
1、用漂亮圖案的口罩過渡。
部分印有星星、卡通人物、花朵等圖案的口罩,很漂亮,能吸引孩子的眼球,不過防護性能卻比醫療口罩差,如果寶貝抗拒戴口罩這件事,可以用這類口罩做過渡。
2、讓寶貝在口罩上作畫。
如果寶貝喜歡畫畫,可以讓她在自己的口罩上作畫,不過, 口罩和口鼻直接接觸,所以畫筆的材質一定要保證安全無毒。
3、讓寶貝照著鏡子戴。
有些寶貝抗拒戴口罩是看不到口罩戴在自己臉上的樣子,所以,產生一定的「抗拒」感,可以讓寶貝對著鏡子戴口罩,讓他清楚地看到口罩緊貼他們鼻子和嘴巴的樣子,這樣更容易接受一點。
4、大人和寶貝一起戴。
寶爸寶媽可以和寶貝一起戴口罩,如果是年齡比較小的寶貝,可以給他們做個小 游戲 。大一點點的寶貝,可以告訴他們為什麼要戴口罩。這樣,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有「伴」了,從而降低抗拒心理,更容易接受口罩。
4
處在低風險地區
是不是可以不用限制孩子外出?
理論上,低風險地區只要做好防護,可以正常外出。
但是,春節前夕人員流動相對較大。如果寶貝需要外出,要盡量避開人流密集區域,不帶寶貝參加各種聚會。
同時要告訴寶貝不能亂摸亂碰公共區域設施。寶爸寶媽最好隨身攜帶免洗消毒凝膠,在寶貝在外接觸公共物品以後,及時給孩子消毒。
5
延伸
疫情期間,孕婦可以正常產檢嗎?
低風險地區,做好防護後可以到醫院進行正常產檢。如果出現發熱、咳嗽、胸悶等症狀,要及時告知產檢醫生。
中高風險地區,如果孕早期和孕中期沒有特殊情況,產檢可以適當推遲。
但這五個時間節點的孕檢一定不能省:20周到24周之間,24周到28周之間,32周左右,36周以後和40周以後,有些時間節點可適當延後,如葡萄糖耐量試驗。
魏爸建議,孕婦一定要聽從醫生的建議進行產檢,尤其是孕期在28周以上的妊娠晚期孕婦,還有一些高齡、有合並症的高危孕婦,要聽從醫生的建議進行嚴格規律的產檢。
參考資料:
江蘇教育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張文宏教授支招防控新型冠狀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