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兒童樂園 » 兒童早期干預做什麼
擴展閱讀
與老同學相處最忌諱什麼 2025-02-05 00:35:27
姥姥的同學應該叫什麼 2025-02-05 00:30:32

兒童早期干預做什麼

發布時間: 2023-08-21 14:01:53

① 自閉症兒童早期如何進行干預

你好,我是一位自閉症兒童家長,從孩子1歲10個月診斷到現在5歲半,嘗試過各種主流的干預方法,希望我在對孩子早期干預方面的經驗能夠幫助到你。

目前,自閉症兒童的早期干預主要有兩條途徑,一是通過專業機構進行干預,二是進行早期家庭干預訓練。下面簡要分析下利弊和操作的途徑、方法。

既然您問道早期干預,說明兒童診斷為自閉症的時間不會太長。在這個時期里,家長對自閉症的認識還不夠深入,對相關理論和實操技能的掌握還不熟練,進行早期的家庭干預難度是比較大的。事實上,絕大部分家長是通過帶孩子在專業機構康復訓練過程中逐步掌握科學干預技能的。現在科學的、主流的康復機構是通過應用行為分析(ABA)的方法進行訓練的,一點一點的提升孩子的配合意識、認識能力、社交技能等等。比較好的機構有星星雨、以琳等等,但是現在人滿為患,報名後往往需要排隊近一年甚至更長時間。

通過機構干預的優點是專業性強,學習相對系統,孩子能力提升快,特別是對於把握兒童早期康復的黃金干預期特別重要。家長帶孩子在機構干預的過程中會接觸很多「病例」,結識不少朋友,開闊知識和眼界,掌握科學的干預方法。缺點也很明顯,由於資源分布不平衡,大部分家長要帶孩子去外地「陪讀」,勢必對自己的工作產生影響,導致部分家長只能辭掉工作全職帶娃。此外,機構康復費用昂貴,每個月數千元的學費和租房、生活費用往往會給家庭帶來不小的負擔。

父母是陪伴孩子最久的人,這使得家庭干預對於自閉症兒童的康復幾乎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在依託機構進行康復的同時,家長必須樹立家庭干預的理念,如果條件允許,最好能報名參加一個家長培訓班。當孩子面臨入學、機構超齡等問題必須回歸家庭時,父母不至於不知所措,可以繼續有效的為孩子提供支持。家庭干預的優點是沒有沉重的家庭負擔,操作相對靈活。缺點是家庭干預專業性差,家庭成員在訓練孩子上必須有統一的原則,孩子進步慢,方法不當甚至可能出現倒退,家長交流的機會少,缺乏喘息機會也容易讓父母產生心理負擔和心理問題。

關於訓練時間:孩子的訓練一般是在他三歲半前開始的。每周在家裡有三十到四十個小時的訓練。就是每星期5—7天的訓練,每天4—6個小時(都是一對一的)。一次訓練平均2—3個小時(包括休息)。每個項目(5分鍾左右)結束之後要休息1—2分鍾,每小時也讓兒童休息15分鍾,那時候他可以自己玩,吃零食,看錄像等活動。這種時間安排不是絕對的,主要是要按照各個兒童的需要調整。

關於訓練方法:使用的具體方式是回合教學法,是指把要教的任務或行為或技能分解成幾個很簡單的步驟。兒童學會最簡單的步驟後馬上給獎勵或表揚,然後才開始學第二個步驟。每個回合通常包括三個部分:1)給兒童要求或指令;2)兒童回答或反應;3)強化。如果兒童反應是對的,馬上給某種獎勵,如果反應不對,說「不好!」,教孩子的每個項目都有這三部分的型式。要注意的是一定從最基本的技能教起,例如模仿。

關於訓練內容:由於譜系障礙的孩子各有不同,在訓練內容的制定上要有針對性,最好要有個性化的教學方案。對於還不熟練的家長,推薦免費的干預平台ALSOLIFE,涵蓋了評估、訓練計劃、進度等內容,可供參考。

關於訓練的原則:家庭訓練不能過於死板,脫離「小課桌」和進行環境泛化是非常必要的,這樣可以避免孩子只會在特定的人、特定的環境下做出正確反應。

好了,說了這么多, 總的意思是如果孩子還小,家庭條件允許,建議您帶孩子去機構康復,並不斷提升自己的水平。當孩子回歸家庭後,可以進行家庭干預。 畢竟對自閉症的干預幾乎是終身的,只有家長不斷努力,孩子才能生活的更好。

病情分析:自閉症又稱之為孤獨症,是廣泛性發育障礙的一個亞型。自閉症一旦確診需要早期干預。早期干預的方法主要有教育性治療、康復治療訓練等,干預得越早,並長期堅持,可能預後越好。教育性治療是孤獨症主要的早期干預方法之一,教育的目標是教會患者有用的 社會 技能,例如日常生活的自助能力,與人交往的方式和技巧,與周圍環境協調配合及行為規范,公共設施的利用等最基本的生存技能。專業的康復訓練能夠促進患者的 社會 化和語言發育,減少干擾患者功能和學習不協調的病態行為,比如刻板、自傷、侵犯性行為。一般採用在高度結構化的環境中進行特殊的行為矯正。其他的康復訓練,例如兒童認知能力訓練、語言培訓、 社會 能力訓練等。

自閉症,又稱孤獨症,它不是心理問題,也不是生理疾病,而是一種障礙。 患有自閉症的孩子,他們沒有與生俱來的社交能力,也不會用表情、肢體或者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感受,他們刻板甚至怪異。

當孩子被診斷為自閉症時,很多父母都會有自責的情緒,總是懷疑是不是自己在孩子的教養方式上犯了什麼錯誤。比如:把孩子交給長輩撫養,然後長輩的性格又保守、內向;又或者自責自己的工作太忙,沒有時間陪孩子玩等。 而事實上,自閉症是一種大腦的廣泛性發育障礙。患兒大腦某些區域的神經連接過度或不足,因而不能發揮正常功能。所以,自閉症是先天性的一個疾病,與父母的教養方式並無直接關聯。

我們判斷一個孩子是不是自閉症,主要根據兩大標准:①孩子是否有社交溝通障礙;②孩子是否有行為的刻板和興趣的狹隘。 ( 行為刻板跟興趣狹隘,可能源自孩子感官功能的異常。比如說聽覺、嗅覺這些方面的異常,有些是敏感的,有些是遲鈍的。 )

自閉症兒童的家長,通常會在孩子1-2歲的時候,就開始感覺到:我的孩子跟別人不太一樣。

那麼,這種最早期的不一樣表現在哪些方面呢?例如:這個孩子耳朵應該是好的,可是為什麼叫他他不理呢?他的眼睛也看得到,可是他為什麼總是不能夠用目光的注視,去跟爸爸媽媽進行一種親情的互動?還有一點,就是自閉症孩子大多不怎麼說話,或者是會發音但是並沒有進行有意義的對話。

在這里,也給大家提供一個具體的判斷指標:看、指、應、說。 這幾個方面,往往是我們去看一個孩子在低年齡的時候是不是自閉症的一個很重要的線索。

當然,我們也不能單憑這些,接下來我們還要具體地觀察孩子有沒有一些刻板的行為。

可能年齡小一點的孩子不是很明顯,但是如果有了前面看、指、應、說這幾個方面的落後,那麼很多孩子隨著年齡的增大,他的刻板行為就越來越明顯了。 比如:他喜歡轉圈、他喜歡看手,他喜歡斜著眼睛看東西、他喜歡玩一些開關按鈕,他總是重復地看電視廣告而不看動畫片……

總之,如果孩子在早期的社交互動方面出現了問題,同時又開始出現這種行為刻板、興趣狹隘的現象,那麼,基本上就可以判斷為自閉症了。

兒童自閉症,越早發現,干預起來的效果就越好,而且孩子的進步也會越明顯。 所以, 不管你的孩子被醫生診斷了還是沒診斷,只要他的發育偏離了正常孩子的軌跡,那我們就要去重視、去干預。

可能有些醫生給出來的診斷是疑似或者說傾向。那有的家長就會說,「傾向,傾向的意思就是不是!」所以,他早期就沒有重視起來,導致孩子在早期沒有得到及時有效地干預。那麼,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的這個症狀也會越來越重。 所以說,對於自閉症兒童,早期的干預,對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自閉症正兒童的早期干預該如何進行呢?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綜上所述,如果孩子被診斷為自閉症,作為家長,最正確地做法就是及時地去干預。不要過分糾結原因,也不要過分在意結果,出現問題一定要積極地去解決。因為對於自閉症兒童來講,早期的干預真的很重要!

自閉症以行為干預和 游戲 治療為主,用心理咨詢作用甚微!

這里排除這些專業的治療方法,我來說說作為家長如何來進行干預和輔助治療:


陪伴是最溫暖的治癒!


大部分自閉症的患者是缺乏自理能力的,需要家長的終生陪伴!


這種陪伴還包括陪伴他的敏感,給他更多的愛,讓他感覺自己值得被愛!


另外,要讓周圍的人和你自己都坦然接受孩子有自閉症,自閉症是無法藏的,不要讓孩子總是在外界懷疑和猜測的目光下生活;

最後,排除那些常規的療法和干預,建議給孩子養一隻他喜歡的小動物,若他沒有明確的喜好,可以送他一隻乖巧懂事的狗狗或貓咪,小動物的眼神和外貌最好是那種看上去就很治癒的,溫暖的,而且喜歡與人接近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您!

專業機構做專業的事情,配合做好日常引導,首先家人需要做好長期備戰的打算

自閉症的干預首先是越早越好,因為嬰幼兒時期是孩子心智和身體的快速的發育期,有很多的自閉症孩子伴隨一定的發育遲緩,早介入可以及時的矯正。

自閉症的嚴重程度是分三個等級的,1、需要幫助,2、需要大量幫助,3、非常需要大量幫助。在需要幫助的程度,孩子是有一定認知的,主要去改善孩子的 社會 性和 情感 交流方面,可以多參加同齡孩子間的 社會 活動,或者心理團體活動。需要大量幫助的兒童在增加認知的同時也可以參加團體互動,在發育上伴隨一些發育遲緩,日常規范上需要加強。非常需要大量幫助的兒童在精細動作,認知上可能都有障礙,智力水平可能也有受損 ,需要規范孩子的日常規范,快速建立認知,加強語言能力,鍛煉精細動作。和自閉症孩子在一起,活動要有一定的變化,避免嚴重的刻板行為,主要扶養者的陪伴很重要 ,再加強孩子康復的同時,父母也需要有良好的支持,合理的排解壓力。希望我的解答對您有所幫助。

盡管自閉症譜系障礙已經被研究了數十年,但是該病的有效療法卻十分有限。事實上兒童自閉症是可以經過成功的治療而達到最佳結果的。然而這一理念只是在最近幾年才被廣泛的接受。近期研究證明,自閉症可能與幾種代謝異常有關,也可能是大腦發育的功能障礙。這時候就被一些新型的療法,把自閉症的症狀逐漸的改善,甚至消失。這些為定義自閉症核心症狀和相關的症狀提供了無限的機會。事實上一些臨床研究的初步結果,顯示了治療目前發現的這些代謝異常或者腦功能發育障礙腦區的激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就像我剛才所講,自閉症譜系障礙患兒的症狀能夠被治癒,是僅僅在近幾年才被人們所接受的。過去許多人都持懷疑態度,他們認為是根本不可信的。自閉症症狀的消失,報道都是假的,他們將此歸咎為最初的誤診造成的結果。然而近幾年在美國有一項多中心的臨床研究,有一些患有自閉症的孩子被治癒的觀點提供有力的支持。在這項研究當中,參與研究的病童早先的自閉症診斷是由一個不知病情的醫師獨立確認,也就是要第三家醫院來完成。

此外,另一項近期的研究證實了,自閉症的患兒至少有六種不同的發育問題。這項研究分析了6975例自閉症患兒的每年症狀的改變情況,總體用一些新型的療法發現他們的社交溝通能力,隨著干預和輔導訓練的推移,均有所改善,病情輕的緩解優於病情重的。尤其運用新型療法的兒童,最初的社交和溝通能力都比較弱,但隨著幾年以後症狀改善十分迅速。

上述這些研究表明,自閉症患兒的病症是能被改善甚至消失的。也就是說我們之前對於自閉症這種病因不知道,復雜的程度弄不清。現在我們大家不再懷有遲疑態度,就是它的症狀可以改善,並且消失。這個是在美國或者歐洲或者亞洲都已經有這樣的案例,並且也進行研究。量化之後,確認是可以的。所以說找到正確的方法,用新興的方法, 科技 的進步,幫助孩子是最重要的。

沃桑教育有一句話,「家長不棄,沃桑治癒」,也歡迎那些多年不見成效的患兒家長,帶著您的孩子來到沃桑,我們會用我們新型的大腦喚醒技術,幫助這些患兒重新的找回自我。謝謝大家。

相信自己,相信孩子都會好的。多陪伴孩子,多溝通了解接納。歡迎關注

適當的多帶到小朋友多的地方玩玩吧

② 如何對寶寶的腦部發育進行早期干預

對於腦損傷兒干預開始的早晚,是影響預後的最重要因素。在醫院對新生兒窒息,缺氧缺血性腦病, 黃疸及其它危重情況的救治,就是最早的干預,急性期過後,就應馬上進行信息刺激及功能訓練,這樣的干預從新生兒期就應開始,如果錯過了腦潛能最大,腦可塑性最強的嬰兒早期,不少腦損傷兒雖然經過功能訓練可部分恢復,但常留有不同程度的殘疾,而從生後3個月開始干預的腦損傷兒,絕大多數可回歸到正常兒童的行列。因此, 腦損傷兒的早期干預治療越早越好。對腦損傷兒的干預,包括葯物性干預和非葯物性干預。其中非葯物性干預尤為重要,非葯物性干預主要是通過視覺,聽覺及皮膚感覺這3個大腦的主要輸入途徑進行適當的信息刺激,對粗大運動,精細運動,語言三個方面進行比正常發育規律更早一些的功能訓練。在新生兒期,即可以在嬰兒覺醒的時候用鮮艷的玩具和父母與之說話的笑臉,引導嬰兒向各個方向注視,對視覺追蹤不好的更應加強這方面訓練。父母說話的聲音是最好的聽覺刺激,每日應多次與嬰兒說話,對聽覺定向反應不好的,可加帶響玩具或者放有豆子的塑料瓶等進行聲音刺激。皮膚感覺刺激方面,可用溫暖的手撫觸嬰兒全身的皮膚,並加上全身輕柔撫觸按摩,可促進腦損傷的康復。在運動和語言方面,按照發育規律及時進行抬頭,翻身、坐、爬、站、走,手精細動作以及咀嚼,語言能力等功能的訓練,更是對腦損傷干預及腦癱治療的重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