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幼兒行為有哪些
幼兒行為習慣有:
1、禮貌用語
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大師高爾基說過:「語言是一切事物和思想的衣裳」。作為家長,應注意從孩子的呀呀學語階段,就注意教育他學會禮貌用語。父母的在日常行為中以身作則,處處以自己的模範行為來影響孩子,感染孩子。
2、與他人和諧相處
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以後成長、生活離不開集體生活環境,家長要教育引導孩子與夥伴兒進行友好交往,友好相處。要讓孩子有集體榮譽感,鼓勵孩子幫助別人,為別人或為集體做事情,並及時鼓勵誇獎他們。
3、勞動習慣,讓孩子從小事做起
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對於生活自立是我們培養孩子行為習慣的重要內容,從小就培養他自己刷牙,自己洗手、擦臉,自己洗澡,養成自己自立的生活習慣。我們要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給別人添麻煩;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不做破壞別人勞動成果的事。
4、飲食衛生習慣
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教育孩子講究衛生,禍從口出,並從口入,教育孩子勤洗手,養成良好的洗手習慣。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按時進餐,不暴飲暴餐,少吃零食,不偏食。尤其是要注意從小培養孩子健康的飲食觀,讓孩子從小形成飲食有節、均衡營養的好習慣。
5、寫讀書筆記的習慣
會寫字的孩子,可有意識地培養寫讀書筆記的習慣。家長也可以和孩子討論讀後的感受,培養從不同角度看問題,獨立思考,真實表達的習慣。
② 學前兒童 應該培養哪些日常生活行為習慣
學前兒鬧配童應該培養日常生活行為習慣分析:
1、生活衛生制度的教育:如起床、洗漱、餵奶、大小便、睡眠、活動與鍛煉方面的要求及注意事項液汪指;
2、飲食和營養衛生教育:如飲食不過量、飯菜多樣化、按時進餐、不喝生水等;
3、一般衛生知識教育:如保護眼睛、牙齒、耳朵,糾正不良的習慣等;
4、預防意外傷害的教育:如不玩水、不亂玩弄電器、不放煙花爆竹、不在公路上玩耍等;
5、開展有關美育和道德品質的教育:如培養小孩健康的審美情趣,做到形體美、行為美、語言美。
技巧須知
學前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務是,通過教育使小兒懂得一定的生活和衛生常識,培養愛清潔、講衛生的陵彎思想觀念,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懂得一些衛生公德,提高其獨立生活能力,促進其身心健康成長,為入小學打好基礎,為以後的健康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