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兒童樂園 » 兒童中暑高燒怎麼辦
擴展閱讀
高考會考知識點大全 2025-02-05 00:39:49
與老同學相處最忌諱什麼 2025-02-05 00:35:27

兒童中暑高燒怎麼辦

發布時間: 2023-08-20 16:56:50

Ⅰ 小孩中暑發燒怎麼辦

找陰涼:把孩子放在通風陰涼的地方,少穿衣服,也可解開衣扣,保持環境涼爽。
2/5
量體溫:體溫在38.5℃以下請看第3步,38.5℃以上的話建議去醫院,最好先吃退燒葯。

3/5
多喝水:多給孩子喝點溫熱的白開水,可補充體內流失的水分,並能使體溫下降。

4/5
勤擦拭:用溫開水把毛巾浸濕,擦拭孩子的臉部、前額、四肢、腋窩,進行物理降溫。
5/5
看變化:每隔半個小時給孩子量一次體溫,連續幾次不再上升的話,可喂點普通感冒葯;如果繼續上升,應去醫院診治。

注意事項
高溫炎熱的天氣,一定要給孩子做好防曬,並做到不要讓孩子長時間在陽光下活動。

Ⅱ 小孩兩歲半,白天出去估計曬了太陽有點中暑,回來發燒了,喝了氨酚黃那敏顆粒,好點了 晚上又開始高燒3

病情分析: 您好:您的寶寶的情況屬於感冒的存在、建議積極治療與預防。 指導意見: 建議您注意寶寶的保暖、避免受涼等、多飲溫開水、可以口服頭孢片、抗病毒口服液及氨酚黃那敏顆粒治療、注意飲食規律、避免過飽飲食等。

Ⅲ 寶寶因洗冷水澡中暑感冒發燒該怎麼辦

這是我自己總結的經驗,寶媽們可以看看,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我在這里賣弄了----- 如果孩子體溫沒有超過38.5度就採取物理降溫,給孩子用溫水擦拭臉部,脖子,腋窩、後背,還不行就給孩子洗一個溫水澡,或者用酒精兌水1:10給孩子擦擦身上,別用純酒精擦哈,會導致寶寶酒精中毒的,可以用酒精給寶寶擦擦小手心...,腳心。少給寶寶穿衣服,保證熱量的散發。寶寶發燒的時候那是他身體里的免疫細胞正在和病毒打架才會導致體溫升高的,如果寶寶抗過去了,會大大提高寶寶自身的免疫力。所以寶寶體溫沒有超過38.5度就不用太擔心。超過38.5度的高燒時要降溫只是怕高燒會引起寶寶抽搐等很多不良反應才會降溫的,其實發燒本身對身體沒有什麼大的傷害。 有很多病因可以導致寶寶發燒,最主要的是找准病因對症治療,如果盲目地給寶寶採取退燒,反而會影響發現真正的病因耽誤病情。況且退燒葯都是有副作用的。 我家寶寶第一次發燒的時候我也是急的不得了,我趕緊就抱著孩子上醫院跑,結果那醫院的醫生對孩子連看也不看就說是感冒了,給寶寶開了退燒的、治感冒的。我回家給寶寶吃了退燒葯,一會退下來了,可一會又升上來了,根本控制不住。我只好又上醫院,醫生說沒辦法就得打針,寶寶才四個月怎麼能打針啊,我心疼的很,最後還是在寶寶屁股上打了一針退燒針,燒是退下來了,結果第二天,寶寶身上起疹子了,我上了另一家醫院,醫生說是幼兒急疹,就是因為幼兒急疹才發燒的。那個醫生啊.......在這里我就不說了。通過我的親身經歷我想告訴大家,寶寶發燒的時候千萬不要盲目的採取退燒。 還有很多老人說發燒光燒傻了,大家不用擔心這個問題,其實發燒會燒壞腦子的說法也不完全正確,只有達到42大腦蛋白才會變性,就是所謂的燒壞腦子了。 好了,祝所有寶媽們的寶貝都健康快樂成長

Ⅳ 小兒中暑應該怎麼辦

小兒中暑怎麼辦

1、降溫:對中暑患兒應立即採取強有力的降溫措施。首先使患兒粗銀滾脫離高溫環境,將其轉移到陰涼通風處或有空調的房間內,平卧後,在頭部、頸部、腋下和腹股溝處放置冰袋,用涼水或35%酒浸濕毛巾全身擦浴。

在做物理降溫時,皮膚因受冷的刺激,可出現血管收縮和肌肉震顫,影響散熱並使機體產熱增加,因此多同時配合葯物降溫。氯丙嗪可擴張周圍血管,減少肌肉震顫,並可達到降溫的目的,一般每次0.5~1mg/kg,加入生理鹽水中1~2h內靜脈注入,但對面色蒼白、肢端濕冷、血壓已明顯下降者不宜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有迅速退熱作用,並可減少中暑合並症的發生。

2、補液:神志清醒的患兒可立即飲用含鹽的冷開水或飲料;重度中暑者應靜脈輸液以迅速恢復正常血容量,保證心腦所需的血流灌注。

3、對症處理:根據病情,給予止驚、升壓、呼吸循環支持等對症治療。

4、中醫療法:原則為清暑益氣,養陰清熱。處方舉例:黨參6g,石斛9g,麥冬9g,黃連3g,淡竹葉6g,荷梗9g,知母6g,甘草6g。如在暑熱症發病後期出現蒼白、消瘦、食少、肢涼、便溏、舌淡苔薄等脾腎不足的癥候,可去知母、麥冬,加黃芪6g、山萸肉6g、熟地6g,益智仁9g。亦可採用溫下清上湯,包括附子、黃連、磁石、補骨脂、菟絲子、覆盆子等。

小兒中暑的體征

1、中暑

凡有接觸高溫環境或有在烈日下曝曬病史的小兒,突起體溫升高、大汗、脫水伴煩躁、嗜睡、肌肉抽動或意識障礙者,均應考慮中暑。體溫升高是中暑的主要特徵之一,體溫越高,持續時間越久,預後越差。

體溫達41℃是一個危險指標,常出現昏迷或抽搐,超高熱若持續數小時不退,存活者可能遺留永久性腦損害;體溫高達42℃時,易繼發中樞性呼吸循環功能衰竭而導致死亡;體內丟失大量氯化鈉還可出現陣發性肢體肌肉痙攣和抽搐;因高熱、脫水、酸中毒、血液濃縮或黏稠度增加可誘發DIC,使病情突然惡化,岩余甚至死亡。

2、暑熱症

暑熱症是一種非常頻發的一種病症,患有暑熱症的小兒有很多,夏季也是暑熱症的高發季節,暑熱症對小兒的健康也有一定的影響。

暑熱症患兒多在盛夏時節發熱,絕大多數病兒發生於周歲前後至2歲間,6個月以下和3歲以上少見。

在38~40℃之間,可為稽留型、弛張型或不規則熱型,持續不退。天氣越熱,體溫越高。發熱期可長達1~3個月,待氣候涼爽時自然下降。武漢兒科醫生曾觀察部分久熱不退的病兒,移居廬山後體溫即降至正常。


患兒雖有汗腺功能障礙,但腎功能正常,因此多尿、尿清而頻繁,尿量雖不如尿崩症那樣多,也可在一晝夜達20餘次,不含蛋白質,尿比重常在1.008以下;由於組織間水分減少,使唾液分泌減少而引起口渴多飲,每天飲量可達3L以上。

如果你發現自己的小兒平時不太出汗的,那麼,在中暑的時候你會發現他的頭部會有些汗液,這也是一種外在表現,我們的媽媽們要注意了咯。

病初一般情況良好,不顯病容,或偶有消化不良或類似感冒的症狀,但多不嚴重。體檢除咽部稍呈充血外,並無其他陽性體征。高熱時可見驚跳、嗜睡,少見神經系統嚴重症狀。熱度持久不退時則可見食慾減退、蒼白、消瘦無力、煩躁不安,出現慢性病容。除部分病例的淋巴細胞百分數增高外,實驗室檢查結果多在正常范圍內。

兒童中暑的緊急處理方法

1、立即脫離高溫環境

孩子中暑了,應立即脫離高溫的環境,將他們轉移至走廊、樹蔭下、空調房等通風、陰涼的地方,讓他們好好休息,不過要注意的是,降溫方式要溫和,避免驟降。

如不應將中暑的孩子立刻抱進溫度過低的空調房,而是給孩子吹風扇,或者溫度還適宜的空調間內。

2、物理降溫

孩子中暑了,讓他們別再打搏鍵鬧或到處亂跑,而是讓他們平躺仰卧,並保持呼吸道的通暢,並立即解開他們衣扣,脫去或松開衣服。

同時,家長給孩子做物理降溫,可以通過用濕毛巾擦拭孩子的全身給他們降溫,也可以通過冷帕子敷孩子的額頭給他們降溫。

3、葯物祛暑

孩子中暑了,家長可以給他們口服仁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等葯物,還可以在他們的.額部、顳部塗抹清涼油、風油精等葯物。但是家長不要擅自給他們吃退熱葯,或者抗生素等葯物。

4、刮痧

刮痧是中醫特色療法之一,當孩子中暑了,可以給他們嘗試刮痧。

刮痧療法指用光滑的硬物器具或者手指、金屬針具等,在人體表面特定部位反復進行刮、擠、揪、捏、刺等物理刺激。

造成皮膚表面瘀血點、瘀血斑或點狀出血,通過刺激體表脈絡,改善人體氣血流通狀態,從而達到活血祛瘀、調整陰陽、舒筋通絡、清熱消腫、扶正祛邪的作用。不過,家長不懂刮痧療法,別胡亂嘗試,避免傷及孩子。

5、飲食調理

孩子中暑了,在意識清醒的情況下,家長應讓他們多次飲淡鹽水,補充足夠的水分和鹽分。

如果不是很嚴重,或者已經基本恢復時,家長給可以他們煮些綠豆粥、冬瓜湯等食物,或者給他們喝一些鮮果汁、吃些西瓜等水果,但是不要給孩子吃油膩的食物。

6、及時送醫院就診

如果孩子中暑症狀嚴重,出現精神萎靡、煩躁不安、驚厥、昏迷、抽搐等症狀時,應立即送醫院,以免延誤孩子的病情。

中暑怎麼辦

1、立即將寶寶移到通風、陰涼、乾燥的地方:如走廊、樹蔭下或有冷氣的房間休息。

2、讓寶寶仰卧,維持呼吸道的通暢,解開衣扣,脫去或松開衣服,用濕毛巾擦拭全身降溫。如寶寶的衣服已被汗水濕透,應及時給寶寶更換乾衣服,同時打開電扇或開空調,以便盡快散熱,但風不要直接朝寶寶身上吹。

3、在寶寶意識清醒前不要讓其進食或喝水,意識清醒後少量多次飲淡鹽水,補充足夠的水分和鹽分。每次飲水量以不超過300毫升為宜,也可以給寶寶喝一些鮮果汁;還可口服仁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等葯物。

4、不要讓寶寶吃油膩食物。過多食用會增加消化系統的負擔,使大量血液滯留於胃腸,而輸送到大腦的血液相對減少,營養物質也不能被充分吸收。

中暑用葯原則

1、物理降溫、氯丙秦和其他輔助葯為主。

2、有心力衰竭病例應快速洋地黃化。

3、腦水腫病例除降溫外,靜滴20%甘露醇、速尿和糖皮質激素。

4、腎臟損害病例應用速尿無效者,應及早進行腹透或血液透析。

5、選用預防及控制感染的抗生素,並發彌漫性血管內凝血時給予相應診治。

炎熱的夏季寶寶極易中暑,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降溫防暑是非常關鍵的。

Ⅳ 孩子中暑時有哪些表現如何應對孩子中暑問題

兒童中暑的症狀有哪些?

  1.基礎體溫升高

 一般活躍的小男孩喜歡在外面玩。 回到家後,他們感覺身體不適,身體發燙,沒有出汗。 孩子。

 2. 呆滯無反應 

孩子在玩耍時偶爾發呆是正常的。 父母可以在幾個電話後回復。 但是,孩子中暑時也會行動遲緩。 不管他們怎麼叫,他們都不會回應。 這時,他們需要及時帶孩子去醫院就醫。  

 Tips 讓孩子養成多喝水的好習慣,及時補充水分。 上午 10 點到下午 4 點是最熱的時間,盡量不要讓孩子外出。 兒童皮膚嬌嫩,外出一定要塗抹防曬霜或穿防曬衣、戴防曬帽,以免曬傷。 家長帶孩子外出時要多觀察身體,看看有沒有呼吸困難、體溫過高、皮膚發紅等情況。 如果是這樣,他們應該帶孩子到涼爽的地方休息。 飲食以清淡為主。 在家做綠豆粥給孩子喝,還可以吃點西瓜解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