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兒童樂園 » 智障的兒童怎麼看出來
擴展閱讀
歌詞配圖怎麼弄 2025-02-05 02:31:05
健康知識講座講解 2025-02-05 02:23:29
同學看完題就放棄怎麼辦 2025-02-05 02:09:18

智障的兒童怎麼看出來

發布時間: 2023-08-20 03:30:04

① 智障兒童特徵有哪些

智障兒童特徵有哪些

智障兒童特徵有哪些,家長一般都會特別關注孩子的健康問題,有些孩子在發育的時候可能會出現問題,導致智障兒童的出現。家長們一定要多注意孩子的情況,遇到這種情況要及時治療。下面我帶大家看看智障兒童特徵有哪些。

智障兒童特徵有哪些1

一、學習方面

由於能力有限,他們的學習持續性較短,記憶力較差;應用能力較低;學習的動機少出於自發;欠缺抽象思維,領悟力和理解力薄弱;學習轉移能力不足,不能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

、感情方面

他們通常思想純真,性格率直。只要有人願意與他們談話、關心他們,他們便會很開心。

三、溝通方面

他們的表達能力,特別是言語方面比較差,常常不能表達自己心裡想說的話。抽象及應變能力較差,未必能獨立處理問題。

四、行為方面

有些弱智人士的行為可能出現問題(例如用發脾氣來吸引他人的注意),通常這與管教方法和社會人士對他們態度與期望有關。

智障人士往往能夠勝任一些智力正常的人可能覺得沉悶的工作,如用手作簡單及重復的操作等。

智障兒童特徵有哪些2

智障兒童的護理方法

一、加強動作訓練

動作訓練包括抬頭、翻身、坐、站、走等動作和平衡能力訓練,訓練孩子手、腦的協調能力。

二、加強營養

給孩子多吃有利於大腦和身體發育的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各種微量元素的食物,例雞肉、鮮魚、牛奶、瘦肉、蛋黃、木耳、動物內臟、水果、豆類、花生、小米、玉米、香菇、海帶、腰果、松仁、核桃、黑芝麻等。

三、培養孩子的認知能力

可給孩子不同形狀、大小、數量、顏色、功能各異的卡片、畫片、玩具、實物等,以啟發孩子的'智力。

四、提高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

包括吃飯、喝水、穿衣、大小便的能力訓練,安排適當的集體活動,有利於孩子智力的促進。

五、培養語言交流能力

可面對面地教孩子進行口的開閉,舌的前後、左右、上下及吹口哨、鼓腮等運動,並進行口語交流。最好讓孩子先學會一些簡單的詞語比如媽媽、爸爸、阿姨、我、吃等,這樣孩子才能體會到和人簡單交流的快感,才能逐漸主動模仿學習,

六、防止各種意外發生

不要讓患兒獨自外出,以免走失或發生諸如車禍、落水、受騙、遭戲弄等意外事件。住院期間著病員服,最好在病人外衣上縫上寫有姓名和住址、聯系方式的布條,以便在萬一走失時,能被送回。防止墜床、燙傷、自傷、他傷等,不要讓孩子接觸剪刀、葯品、消毒劑等危險物品,以免發生意外。

② 智障具體表現有哪些

現在由於很多原因,有的家庭新出生的嬰兒智力低下,讓父母苦不堪言。
通常智力低下有以下幾點表現:1、智力低下的嬰兒最早表現出來的症狀往往吃奶困難,不會吸吮,特別容易吐奶,表示神經系統有損傷,日後智力會受影響。
2、先天性智力低下兒童在面容體態上就有異常表現。比如先天愚型患兒就有眼眼距過寬、雙眼斜吊、塌鼻樑、舌頭常拖在嘴外邊、流口水等表現。
3、智力低下的兒童比正常兒童明顯運動發育遲緩。俯卧抬頭、坐、站、走等動作的起始年齡都比正常同齡兒童要晚。
4、1歲多了,還不能很好的說話。
5、智力落後兒童對環境漠不關心。孩子整天非常安靜,很少哭鬧。這類兒童往往因為其過分安靜而受到表揚,一般很容易被忽視他的智力問題。
6、多動也是某些智力落後兒童的一個特點。許多智力落後兒童不能安靜地呆一會兒,無時無刻不在活動。
7、智力落後兒童的注意力很不集中。他們比正常兒童注意力集中時間明顯縮短。
為了讓這些不幸的弱智痴呆兒童早日回歸社會,武警北京市第三大隊醫院弱智痴呆科組織經驗豐富、從事小兒神經科多年的專家成立醫療組,多方收集資料和反復探索研究,總結出一套治療兒童弱智、痴呆的新方法,即對弱智、痴呆兒童要早期診斷,

③ 智力障礙兒童的主要特徵是什麼

智力障礙兒童的病因有很多,那麼他們的主要特徵是什麼呢?今天我為大家帶來了智力障礙兒童的主要特徵是什麼,一起來看看吧!

智力障礙兒童的主要特徵

1.學習速度緩慢或缺乏,對於學習到的事物很難類化或轉移到日常生活當中理解力不好,所以在學習抽象的事物上有困難

2.記憶力方面,看到東西容易忘,要他們在短時間記住一件事情會有困難,而且要不斷不斷地學習才容易記住,不會忘記。

3.舉一反三的能力及用過去的經驗來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弱。

智力障礙的表現

1. 很晚才出現微笑。正常嬰兒2-3個月會微笑。

2. 視覺功能發育不良,不注意注視周圍人和事物,眼神不會跟蹤亮光或物體。

3. 對聲音或聲響缺乏反應。

4. 咀嚼晚,喂養困難,當給固體食物時,易出現吞咽障礙和嘔吐。

5. 會走路後兩腳依然相互亂撞,到2-3歲仍有這種現象。

6. 正常孩子在3-4個月時,經常躺在床上看自己的雙手。但智力低下的孩子在6個月後持續有這樣的行為。

7. 正常孩子在6-12個月後,經常將東西放進嘴裡,當手的動作比較熟練時,就不再用嘴。但智力發育落後的孩子用嘴的動作持續到很晚,有時到2-3歲還把玩具放進嘴裡。

8. 正常孩子在15-16個月後就不再把東西隨地亂丟,而發育遲緩的孩子持續的時間要長。

9. 正常孩子在1歲時停止淌口水,有缺陷的孩子持續時間要長。

10. 在清醒時,智力低下孩子有磨牙動作,而正常孩子沒有。

11. 智力低下的孩子有時需要反復或持續刺激後才引起啼哭,哭時經常發出喉音,有時哭聲尖銳或尖叫,有時哭聲無力。正常孩子的哭聲常有音調變化。

12. 對周圍事物缺乏興趣或興趣短暫、精神不集中、反應遲鈍是智力低下兒童的重要特點。

13. 智力低下兒童多表現為多睡和無目的地多動。

智障兒童的心理特點

1.感知覺遲鈍、緩慢 生活中,只有刺激物十分醒目、鮮明、體積大,並且呈現的時間長,他們才能感覺到,因而單位時間內接受外界信息明顯少於正常兒童。

2.注意力不集中 常常會被別的聲音、鮮艷色彩的事物所吸引,因而學習不能集中,常表現為不能專注聽講。

3.機械記憶力尚可 這是智障兒童最好的心理能力,許多需要思考來學習的內容,他們是靠機械記憶力學下去的。

4.語言能力薄弱 語言問題比較大,80%都有語言障礙、發語音困難,只懂幾個極簡單的命令。即使有極少數的輕度智力落後兒童會說話,但說的也是極簡單的句型,內容貧乏,往往詞不達意,需要家長費盡心思的去猜。

5.抽象思維能力極差。

6.比較容易興奮 智障兒童多動、一刻也不停,而且行為無組織;抵制型的兒童退縮、膽小、不合群。這兩類兒童適應環境的能力都很差。

7.意志力差遇見很小的困難都會哭或者去找老師,從來沒有看見過他們獨自努力去做有難度的學習,如折一個飛鏢,在白紙中間貼一個剪好的蘋果圖形等,毫無毅力。

8.情緒變化快 他們一會兒會嚎啕大哭,馬上又破涕為笑,容易被一件事情引起不相對應的情緒反應。

9.獨立生活能力差 有些家長心疼寶貝,不捨得訓練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因而四五歲的輕度、中度智力落後的兒童,許多都不會自己用勺吃飯、穿脫衣物、去廁所大小便等,甚至有的還要“把”尿。

10.有一定的好奇心 對陌生人感興趣,很容易趨近,不知害怕,客人來了會馬上圍上來, 有的還喜歡掏客人的提包,把裡面的東西全掏出來,扔在地上;對沒玩過的東西,如手機、小電筒等拿著擺弄個沒完,愛不釋手。

11.刻板的行為和語言 比如,自己喜歡滑滑梯,就老玩這一項,別的小朋友一來玩,他就嚷嚷,把別的小朋友推走;有的會講一點話的兒童,就總是說某一句話,如你幹嘛呢等。

12.喜歡音樂

一聽歌曲,就情不自禁地聽和靠近,甚至手舞足蹈。


④ 智障有什麼表現

智障有什麼表現

智障有什麼表現,兒童智障應該說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成長,弱智主要表現是在發育期內智力明顯低於平均水平,他們在一些知識上需要通過反復多次學習,以下分享智障有什麼表現。

智障有什麼表現1

1、多動、注意力缺陷

智障兒童大腦發育遲滯,自控能力差,大部分都表現有注意力缺陷,也有部分伴有多動症,以男孩為多見。主要表現為不能長時間地將注意力集中到某一事物上,特別需要他人督促集中精力;另外,容易分心,注意力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

做事不能堅持始終,有的弱智兒童甚至連3、5分鍾的不開小差也難以做到。伴有多動行為的智障兒童,多上課時在椅子上扭來扭去,手腳不停,不能靜坐,喜歡多嘴,甚至還常影響其他學生的課堂學習。

2、沖動、攻擊、自傷行為

智障兒童的沖動、攻擊行為男孩較女孩多見,表現為易激惹、沖動、破壞物品、踢打襲擊他人或者辱罵別人;幼小者則表現咬人、咬物、好打人,以發泄自己的情緒。

他們的攻擊行為往往找不出明顯原因,行為發生突然,常帶有破壞性。有些弱智兒童則內向攻擊,表現為自傷,如達不到要求或者願望受到約束時出現捶胸、打頭、咬自己的身體、撞牆等傷害自己的行為,以發泄自己的不滿。

3、退縮行為

退縮行為在學齡前期正常兒童中也較為常見,但隨年齡的增長而好轉。而較大年齡弱智兒童特別是程度較重學生也常表現有退縮行為,如膽小、害羞、低頭、說話聲音小、不敢與人交往、害怕見陌生人、害怕去生疏的地方、過分依戀親人等,有的則採取面牆獨處、躲避等方式。

如果是先天性的弱智,更多的.需要採取治療和康復訓練相結合的方法。治療一般採用葯物與針灸治療,而康復訓練就需要有一支專業的康復治療中心團隊來幫忙。

智障兒童的康復教育需要運用多方面的知識與辦法,社會學的、心理學的、教育學的、醫學的方法,多種方式結合起來,幫助他們,支持他們,他們的功能就會不斷改善、能力就會不斷提升,適應社會環境的能力也就隨之提高,學習的能力也會越來越強,與普通孩子的差距也會逐漸縮小。

智障有什麼表現2

兒童智障的特質

學習方面:

由於能力有限,他們的學習持續性較短,記憶力較差;應用能力較低;學習的動機少出於自發;欠缺抽象思維,領悟力和理解力薄弱;學習轉移能力不足,不能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

感情方面:

他們通常思想純真,性格率直。只要有人願意與他們談話、關心他們,他們便會很開心。

溝通方面:

他們的表達能力,特別是言語方面比較差,常常不能表達自己心裡想說的話。抽象及應變能力較差,未必能獨立處理問題。

行為方面:

有些弱智人士的行為可能出現問題(例如用發脾氣來吸引他人的注意),通常這與管教方法和社會人士對他們態度與期望有關。

智障人士往往能夠勝任一些智力正常的人可能覺得沉悶的工作,如用手作簡單及重復的操作等。

智障有什麼表現3

1、輕度弱智

精神病學稱愚笨。智商55~70。占弱智的大多數,約85%。在幼年期常與正常兒童不易區分,僅社交及交流技能似乎稍差。到學齡期一般可勉強完成小學學業。如果以後找到較簡單、較合適的工作,智能障礙可以被掩蓋。如果繼續升學,智能障礙就要暴露出來。

到了成年期,在順利的情況下可以獨立謀生,但碰到較復雜的處境則需別人協助。這類患者的性情脾氣特點大致可歸納為兩個類型,即穩定型和不穩定型。前者較安靜聽話,易於接受教育和訓練,能掌握一定的職業技能,較易得到別人的同情和照顧;後者則常蝶蝶不休,動作不停,缺乏自知之明,容易使人討厭或遭到戲弄。輕度患者體格檢查一般無明顯異常。

2、中度弱智

精神病學稱愚魯。智商40~55。約佔MR的10%。這類患兒在幼兒期雖可學會一般說話,但不能表達較復雜的內容,不能與同齡兒童建立合群關系。

進入小學後與其他學生一比,智能障礙就明顯暴露,其學業水平一般不超過小學二年級。經過適當的訓練可以學會自理生活和簡單的勞動技能,但經常需要別人的指導和照顧。中度MR患者軀體方面常有一些異常,如身材較小、面容較特殊等,在外表上就可以認出有智能問題。這類患者常可查出一些特殊的病因,不同的病因可有一些不同的軀體特徵。

3、重度弱智

精神病學稱痴愚,智商25~40。重度和極重度者約佔MR的5%。適應性行為重度缺陷。早年各方面發育遲緩。發音含糊,言語極少,自我表達能力極差。

抽象概念缺乏,理解能力低下。情感幼稚。動作十分笨拙。有一定的防衛能力,能躲避明顯的十分危險。經過系統的習慣訓練,可養成簡單的生活和衛生習慣,但生活需要他人照顧。長大以後,可在監督之下做些固定和最簡單的體力勞動。

4、極重度弱智

精神病學稱白痴,智商在25以下,極少見。適應性行為極度缺陷。對周圍一切不理解。缺乏語言功能,最多會喊「爸」、「媽」等,但並不能真正辨認爸媽,常為無意識的嚎叫。缺乏自我保護的本能,不知躲避明顯的危險。情感反應原始。感覺和知覺明顯減退。

運動功能顯著障礙,手腳不靈活或終生不能行走。常有多種殘疾和癲癇反復發作。個人生活不能處理,多數早年夭折。倖存者對手腳的技巧訓練可以有反應。

⑤ 兒童智力低下的10種表現

兒童智力低下的10種表現

兒童智力低下的10種表現,如果你的孩子和同齡的孩子在學習、語言、動作、自理方面相差甚遠的話,就要多加註意了,最好能夠帶孩子去醫院做一個檢查,看看是否患上了智力低下,下面是兒童智力低下的10種表現。

兒童智力低下的10種表現1

第一、多動、注意力缺陷

此病的典型症狀就是大腦發育遲滯,主要表現為多動、注意力缺陷,如做事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稍微大點的孩子還會出現上課時扭來扭去,手腳不停。

第二、動作笨拙

最常見的就是孩子6個月還不會玩手,而且學走路時經常兩腳相互亂踢,無目的性活動。

第三、退縮行為

多表現為害羞、說話聲音小、過分依戀親人等,有時候可能還會出現面牆獨處,不與人交流。

第四、眼睛功能發育不全

智力低下的兒童對周圍事物不感興趣,不會長期注視。

第五、異食行為

經常吞食非食物產品,如玩具、灰泥等,只要發現孩子有此異常就要提高重視,以免導致消化系統疾病。

第六、反社會行為

這一行為常見於學齡兒童,主要表現為欺騙、偷竊、說謊、逃學等。如果不正確引導的話,可能會出現損害他人生命、財產安全的行為。

第七、對聲音反應差

智力低下的兒童對聲音反應差,而且哭聲較少。千萬不要認為孩子不哭就是好事,可能是智力障礙的表現,需要格外注意。

第八、咀嚼晚,喂養困難

如果孩子已經1歲多,吃固體食物還是不易下咽,可能也是智力低下的表現,需要慎重。

第九、性行為異常

孩子的好奇心很強,可能會用手玩弄外生殖器,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行為慢慢會消失。如果是智力低下的兒童,就會出現至不管場地、時間的隨意玩弄,這一點一定要格外注意,只要發現就要幫助孩子做好醫治,避免出現更大的危害。

第十、不會笑或很晚才會笑

不會笑也是智力低下的表現,尤其是到1周歲還不會笑,患有此病的幾率較大。

兒童智力低下的主要表現就有這十種,如果你發現自己的孩子有此異常就要提高警惕了,可能是智力發育缺陷,需要及時帶孩子去醫院檢查診治。一旦確診為智力低下就要幫助孩子做好科學醫治,然後在此基礎上進行各種障礙康復訓練,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孩子智力水平,慢慢的實現健康恢復。

兒童智力低下的10種表現2

嬰兒智力低下有哪種表現

① 哭聲異常,即從刺激到引起啼哭的時間長,有時需反復刺激或持續刺激才能引起啼哭或者哭聲尖銳或哭聲細小無力。

② 睡眠過多不易喚醒。

③ 滿百天嬰兒豎頭不起或轉頭困難,單眼或雙眼持續向里或向外。

④ 3~4個月才有笑的表情,且表情呆滯,到6個月時沒有自然的笑容。

⑤ 注視手和玩手的動作在半歲時仍持續存在。

⑥ 反應遲鈍,6個月時不能注視臉面上方緩慢移動的物體,不能朝聲響的方向轉頭,不能向兩側的任一方向翻轉,無成人幫助不能坐穩。

⑦ 9個月後仍常流口水,清醒時有磨牙動作。

⑧ 到9個月時不能主動伸手拿東西,有大人扶時不能用雙腿支持重量。

⑨ 語言發育落後,到10個月時不能呀呀學語,發音也不清晰。

⑩ 對周圍人和環境缺乏興趣,不喜歡與人交往,缺乏情感依戀。

治療智力低下的方法

1、對症治療

精神發育遲緩患孩有時可有多動症狀,可按多動症治療。兒童智力低下要怎麼治療?市面上的「補腦葯」對提高智力是否有效不能肯定,但一般無嚴重副作用,故可試服。隨著患兒年齡增長智力亦可有所提高,這不一定是葯物的'療效。

2、葯物治療

對少數病因明確而又有有效的治療方法者,應及時進行病因治療。安全系數較高的益智葯物:γ-氨酪酸片、吡拉西坦片、阿尼西坦片、腦安泰、腦氨肽、神經生長因子、長春胺、環扁桃酯、腦復活、賴氨酸、核苷酸、一珍膠囊等。

3、康復訓練

對中度患者可進行康復訓練,目的是使病人能自理生活。兒童智力低下要怎麼治療?要加強語言訓練。智力的核心是思維能力,而語言是思維的工具,因而促進智力發展必須重視語言的培養訓練。

4、教育

對輕度的患者,主要「治療」是進行教育,擴大眼界、陶冶個性。見多識廣可以發展智慧、陶冶情操。應當和正常兒童一樣,帶他們出去欣賞自然風光,給他們講動聽的故事,讓他們學作能理解的游戲,敢於同別人對話和交往。

兒童智力低下的10種表現3

1、哭聲異常

嬰兒從出生起就伴隨著哭泣。一般來說,如果他們是智力低下的嬰兒,從刺激到哭泣的時間會很長。在許多情況下,哭可能需要持續的刺激。這就是為什麼有些家長發現孩子哭的時候反應遲鈍,不說孩子是不是笨。

2、睡眠過多

患有智能障礙的孩子往往睡得太多,根本不能醒來。一些家長覺得他們的孩子睡得很多,他們更放鬆,但這可能是因為他們的孩子智力遲鈍。

3、轉頭困難

百日後孩子可能站不起來,也可能難以轉頭、、

4、微笑時間

智障兒童要到三四個月後才能微笑,而且微笑是遲鈍的。到了六個月,他們可能就沒有自然的笑容了。

5、手腳動作

觀察手和腳的運動可能仍然存在於半年的年齡。

6、反應遲鈍

六個月大的時候,孩子可能無法專注於移動緩慢的物體,或者聽到聲音時無法轉頭。 沒有大人的幫助我們不能安靜地坐著。

7、流口水

九個月後經常流口水,醒來後運動磨牙、、

8、看錶現

至九個月時,它不能主動伸手拿東西,瘦腿不能支持正常,成人的幫助。

9、說話吃

一般來說,孩子們8-10個月就能學會說話。智力遲鈍的兒童在10個月時可能仍然不能說清楚話。

10、缺乏興趣

對周圍的食物缺乏興趣,也不喜歡與人交流,不會出現情感依賴。

⑥ 智障兒童有哪些表現

智力障礙的兒童一般有如下一些表現: 1、雙眼斜吊、眼距寬、鼻子塌、顎高,舌頭常往外伸。 2、頭顱呈方形、通關手,腦積小、頭圍特別大,小頭畸形的頭顱又特別小。 3、會俯卧、抬頭、坐、站、走的時間較一般孩子晚,會用手捏東西的時間也較晚 4、學說話晚,早期逗引無聲音反應,往往3~4歲才開始說話,個...別的甚至5~6歲 也不開口。 5、視覺困難,眼珠轉動不靈活,目光呆滯。 6、聽覺能力弱,聽到聲音沒有反應,6個月以後仍不能分辨母親和其他人的聲音。 7、注意力很難集中,不能安靜一二分鍾。 8、出生1~2個月還不能與大人眼睛對視,逗引時不微笑,不會主動用眼睛

⑦ 智障兒童的表現有哪些

智障兒童的表現與智力低下的嚴重程度有關系。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語言、運動、智力發育落後、情感障礙、交流能力差、反應遲鈍、行為異常、生活能力差、學習障礙,嚴重的智障兒童伴有大小便不能自理,部分伴有癲癇等疾病。

根據世界精神科分類手冊第四冊(DSM-IV),智障人士是在十八歲之前被評估出智力明顯低於普通人,即智商在七十或以下,並且在以下的生活范疇中有兩項或以上相對於同文化同年齡的人發展得遲緩而適應有困難的--溝通、自我照顧、家居生活、社交、使用社區資源、認路、學術、工作、餘暇、健康及安全。

⑧ 智障兒童的三個判定標准

1.因智力發展受到障礙,智力水平較一般人稍低。需要適當教育及訓練,使其能獨立工作和照顧自己。
2.吸收知識和技能方面較為緩慢。
3.十八歲以下發生,若依據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程度,智障人士可為:
(a)輕度智障:智商介乎50-69;
(b)中度智障:智商介乎25-49;
(c)嚴重智障:智商在25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