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兒推拿,孩子受風寒,咳嗽,可按摩這6個穴位
小孩子身體弱,抵抗力差,稍不注意就會生病。所以作為家長,應該好好照顧孩子。
小兒風寒咳嗽通常是由風寒感冒演變而來的,如果感受風寒之邪,孩子在早期的症狀,一般會有發熱,鼻塞,流清鼻涕,如果咳嗽症狀不嚴重,那一般會診斷為風寒感冒。
但若是伴有頻繁咳嗽,咳嗽加重,流清鼻涕,嗓子不紅,也可能診斷為風寒咳嗽,按風寒咳嗽,以清溫解表,止咳化痰來治療,所以會要加一些止咳化痰的這些穴位的推拿按摩。
推拿操作第一步,清肺平肝。 肝經位於食指螺紋面,肺經位於無名指螺紋面,從指根向指端方向,用大拇指同時推食指和無名指指面,1到3分鍾。
第二步,按摩肺俞穴。 肺俞穴位於背部,當第3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分別按揉、叩擊、平推,3到5分鍾。
第三步,肅肺法。 抱患兒側坐於大腿,雙掌一前一後夾持患兒前胸後背,從上至下,依次推摩、搓揉、拍振,以上為一遍,操作3~5遍。
第四步,揉外勞宮。 外勞宮穴位於手背側,第2、3掌骨之間,掌指關節後0.5寸凹陷處,操作時用拇指或食指掐、揉外勞宮穴一分鍾。
第五步,拿列缺。 列缺穴位於前臂橈側,橈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1.5寸處。操作時,一手握患兒手腕,一手拇指、食指二指分別卡於列缺穴和手腕尺側,雙手協調用力拿捏,30~40秒。
第六步,拿風池與頸夾脊。 風池穴在枕骨下,當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左右各一。頸夾脊穴位於頸部正中線兩側,第一至第七脊椎棘突下緣旁開0.5寸。操作時,用拇指與食、中二指,拿風池與頸夾脊,依次從上至下拿捏至大椎平面,1~2分鍾。
回顧:推拿治療小兒風寒咳嗽,第一步,清肺平肝;第二步,按摩肺腧穴;第三步,肅肺法;第四步,揉外勞宮;第五步,拿列缺;第六步,拿風池與頸夾脊。
專家提示: 風寒咳嗽注意的話,我們可以把一些穴位的重點選擇,你比如像大椎穴除了,揉大椎以外,我們還可以橫擦大椎,橫擦的話,刺激的作用會強一些,對於風寒咳嗽效果比較好,還有肺腧穴,我們也可以擦肺腧,可以橫擦,就是兩個肺腧穴可以橫擦,有很好的化痰止咳,宣肺的作用。
內容由北京中醫葯大學東方醫院,吳力群主任醫師講述。
吳利群,女,教授,主任醫師,醫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北京中醫葯大學東方醫院兒科主任、兒科教研室主任。畢業於成都中醫葯大學中醫兒科專業,從事兒科臨床及教學工作30年。中華中醫葯學會兒科分會常務委員,世界中醫葯學會聯合會小兒推拿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全國中醫葯高等教育學會兒科研究會常務委員,中國民族醫學學會兒科分會副秘書長,中國醫促會兒科分會副秘書長,北京中醫葯學會兒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中醫葯管理局中醫師認證中心命審題專家。
② 小孩感冒咳嗽怎麼按摩手法
每逢季節交替之時,很多免疫力低下的孩子都會或多或少的出現一些病症,如發燒咳嗽頭暈嘔吐等,不僅會影響到正常的生活,嚴重的還可能誘發其他疾病。今天來給大家說說該如何通過推拿來治療小兒咳嗽。
按揉指根
01
首先將孩子的手掌握住,之後找到小指指根處的掌小橫紋,然後用拇指指端來輕輕的進行按揉,堅持大約五分鍾,不僅可以促進血液的循環,還能夠起到清熱止咳,鎮靜安神的作用。
中脘穴
01
中脘穴位於胸骨下端和肚臍連接線的中點上面,建議在將雙手清洗干凈後,以順時針旋轉的方式來按摩此穴位,堅持進行十分鍾,一來可以讓體內的毒素和垃圾盡快排出,二來具有健脾和胃,止咳化痰的功效。
豐隆穴
01
若孩子的主要症狀為頭暈惡心嘔吐,咳嗽痰多且伴隨有一定的癲狂的話,則可以按摩此穴位,其位於小腿前外側,若點按十分鍾的話,一來可以幫助提神醒腦,二來有利於祛除體內的濕氣和化痰止咳。
風池穴
01
若孩子是因為頭部著涼而引發感冒咳嗽的話,則可以按摩風池穴,其位於頭後方,耳朵側面,以旋轉的方式來回的進行按摩,不僅可以有效的緩解風寒,還能夠寬胸理氣,化痰止咳。
清天河水
01
其是位於手腕內側的一條直線,建議可以用食指和中指沿這條線向上推拿大約一百次,讓這處的經絡變的通暢,一來可以幫助去除體內的火氣,達到清熱的效果,二來有利於緩解熱性咳嗽。
肺俞穴
01
其位於脊柱區,因靠近肺部而得名,若用手掌來回按揉該穴位十分鍾的話,既能夠有效的增強呼吸功能,避免呼吸不暢,還能夠促進支氣管內的吸收,有效緩解咳嗽,氣喘,支氣管炎等。
檀中穴
01
其位於兩乳頭之間,在胸骨的中線上面,建議可以用食指和中指點按此穴位五分鍾,對於胸悶咳嗽,心悸氣喘,各類呼吸系統疾病都有一定的緩解和治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