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孩7歲尿床怎麼辦
7歲孩子尿床,佔比超過5%,長期尿床,對孩子的發育和心理健康影響很大。 中醫認為,本病多為腎氣不足、下元虛寒。或病後體虛、肺脾不足所為,當以培元補腎、健脾益肺為治,可以用華寧堂肚臍止遺貼,敷貼在肚臍即可,半月至一月即可痊癒。 遺尿症的危害有哪些 1、智商較正常兒童偏低 調查數據顯示長期尿床的孩子智商比同齡兒童低17~23%。常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精神萎靡或發呆、上課走神等現象,直接影響大腦神經系統功能及其發育。 2、心理疾病多 遺尿症不僅對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還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影響。比如,缺乏自信心、處世能力差、內向孤僻、膽小恐懼、好發脾氣等。 3、營養不良 患有遺尿症的孩子孩子常出現挑食、不思飲食或厭食等不良的飲食習慣,直接影響機體的營養供應及吸收。 4、免疫力低下 遺尿症的孩子比其他孩子免疫力低下,更易感冒發燒,易患各種傳染病,直接危害機體。 5、成年後「問題」多 遺尿症如果不治療,其危害將延續至成年。尿床孩子成年後,男性可能出現隱睾、少精、早瀉、不育症,女性易出現月經不調、閉經、排卵障礙、更年期提前、不孕症等疾病,調查顯示,這類兒童是正常成長兒童的1.5倍。
② 青少年頻繁遺精該怎麼辦
精—男子性成熟的標志 男孩子進入青春期,大多都會為遺精而羞澀、緊張和不安。他們發生遺精後,不敢讓人知道,好像做了什麼見不得人的事似的。遺精後如覺得身體有些不適,便會疑心是遺精造成的,擔心會使身體得病。 實際上,遺精是男青年進入青春期生殖器官發育成熟之後所出現的一種正常生理現象。俗話說:「精滿自溢。」當精液充盈後,體內的精液儲存過多,性興奮性增強,如若再有其他刺激,如夢見異性、被褥壓迫、內衣太緊等,即發生遺精。附睾、輸精管、精囊、前列腺、尿道的分泌物平時隨尿液排出不被注意。精液和體內其他多種分泌物一樣,不斷產生,不怕排泄。從生理上講,這些分泌物製造多少,就排泄多少,不會有耗竭而影響健康的問題。相反,前列腺分泌物如經久不排,蓄積濃縮,反易形成結晶或結石。遺精標志著男子生殖功能的成熟。 未婚男子1~2天就遺精1次或一夜數次,則稱為頻發性遺精。這種過份頻繁的遺精常是大腦皮層興奮作用增強的一種表現,往往會引起早泄,進而由於過分的興奮而產生抑制,又會表現為陽痿。頻發性遺精屬於病態,需要重視和進行合理的治療。 不少人認為精液是人體的精華,民間還有「十滴血一滴精」之說,認為遺精會耗損人的元氣,使人體虛弱。有些青年人遺精以後,憂心忡忡,這是完全不必要的。其實,精液並不那麼珍貴。遺精(包括性生活射精)時每次排出的精液約2—6毫升。精液的組成雖然復雜,但它的主要成分是水、蛋白質和一些糖分,而且,蛋白質、糖分佔的比例很小。 有些人在遺精之後,會感到頭暈目眩、腰酸背痛、精神萎靡,認為這是由於遺精所引起的。這也是一種誤解。以上的症狀主要是由於缺乏科學的心理衛生知識,接受了一些不科學的傳說以及舊的書刊的有關暗示,以致出現了上述病態,使心理上受到威脅性的刺激。從而引起精神負擔,並不是遺精損失了精液所致。對遺精不了解所引起的精神負擔比遺精本身造成的影響大得多。 如果發生頻繁遺精,要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心理衛生和精神調攝,消除恐懼、緊張、焦慮的心理狀態,培養自己開朗、樂觀、冷靜、客觀、堅強的性格,經常保持輕松、愉快的情緒,排除雜念,清心寡慾,恬淡虛無,順其自然,調養一段時間,這種情況自可減輕。 2、注意生活起居,衣褲應稍寬鬆些,夜晚不要過飽進食。睡前用溫水洗腳,被褥不宜過重,腳部不宜蓋得太暖。養成側卧睡眠的習慣。 3、節制性慾,戒除手淫。不看尤其不能迷戀色情淫穢書刊和影視音像製品。逐漸戒除手淫,減輕思想負擔,使心理逐漸康復。 4、多參加文體活動,培養多種業余興趣和愛好,適當參加體力勞動。正常對待男女交際,不要把男女交往神秘化。 5、積極治療引起造精的疾病。包皮過長的應手術切除;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經常清洗陰莖包皮處,以免包皮垢積聚;如患有包皮龜頭炎時應及時治療。 6、不要認為遺精是低級下流的事情而感到不好意思。遺精後要注意外生殖器的清潔,勤洗換內褲,以防尿道的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