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兒童樂園 » 夏天兒童風熱感冒如何護理
擴展閱讀
橘香哪個動漫 2025-02-06 00:57:27

夏天兒童風熱感冒如何護理

發布時間: 2023-08-10 23:10:54

1. 專家指導:孩子夏季感冒怎麼辦

胡鳳華,首都兒研所附屬兒童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 王波,廣安門醫院兒科主治醫師 專家表示,由於夏天天氣炎熱,室內大多開著空調,造成室內外溫差大,兒童感冒多發。 胡鳳華表示,夏天常見的感冒,一般是上呼吸道感染,比如游泳的時候冷水一激;或者特別熱,回到家裡一吹空調,造成呼吸道感染的比較多。 王波介紹說,夏天常出現的還有胃腸著涼引發的感冒,所以要盡量避免著涼,在飲食上主要是忌生冷。 鼻塞、流鼻涕、咳嗽是感冒的早期症狀。很多家長看到孩子流鼻涕,就馬上帶孩子去醫院看病,胡鳳華不建議這么做,因為醫院交叉感染的機會太多了,「可能來的時候是感冒,回家就要發燒了。」胡鳳華建議,只要不發燒,感冒症狀沒有嚴重到影響孩子正常的生活,就可以不用管他。 還有一些家長,一發現孩子有感冒症狀,就擅自給孩子吃感冒葯。胡鳳華表示,這么做也不妥,因為葯都有一定的副作用,而感冒的早期症狀,大部分都是可以自愈的,家長在家適當護理即可。 ■感冒護理 鼻塞 用清水清洗鼻腔 1歲以內的小孩特別容易發生鼻塞,而且很難受,特別是在孩子吃奶時,嘴被佔住了,呼吸不上來。 德國媽媽Dora介紹說,在國外,醫生一般建議用洗鼻器或者用棉花團蘸水,將水滴進孩子鼻子里,幫助孩子清洗鼻腔。要注意孩子需側躺,這樣,從上鼻孔滴進去的水,會從下鼻孔流出來。如果是平躺,孩子會因嗆水而咳嗽。 另外,還可以用熱棉花團擦拭鼻子兩側,可緩解症狀。 胡鳳華表示,鼻塞有兩個原因,一個是鼻黏膜充血、腫脹,鼻腔的體積就小了,管路就堵了。再一個是鼻腔的分泌物較多。一般來說,呼吸道感染後,鼻黏膜充血和分泌物增多的現象會同時存在。 鼻塞時幫孩子清理一下鼻腔是有一定好處的。 流鼻涕 幫助收縮鼻黏膜 胡鳳華說,如果是清鼻涕,是感冒早期的表現,屬於病毒感染比較多,且上呼吸道感染,大部分是病毒引起的。這也是自然炎症的表現,分泌物增多,就會流鼻涕。

2. 孩子發燒該如何正確護理

寶寶發燒護理之護理流程

首先,室內的溫度要控制在20℃-21℃之間,以此同時要讓寶寶穿的輕便一些,也不要在寶寶身上蓋太過多的被子,否則這樣是會妨礙到寶寶皮膚散熱。

繼而,要給寶寶增加流食的攝取,因為寶寶發燒的時候熱量的需求會提升,所以需要更多的熱量。針對比較小的寶寶來說,可以給其多喂幾次的母乳或者是配方奶粉,較大的寶寶,可以多供應一些流質的食物,比如稀釋過後的果汁或者多汁的水果。

其次,若是有必要的時候,可以適當的給寶寶服用一些退燒葯,服葯的時間劑量最好要聽從醫生的建議。

最後,寶寶發燒,身體固然會發熱,那麼就可以使用溫水來給寶寶擦浴,當寶寶的體溫達到了38.5℃以下的時候,就要適當的給予溫水或者是40%-50%的酒精給寶寶擦拭頸下,腋窩,大腿的位置,要盡量避免胸部和腹部的位置,否則會導致寶寶著涼。

寶寶發燒護理之何時就醫

當父母發現寶寶有以下幾種情況的時候,就要注意了要必須盡快的採取就醫。

1、寶寶有脫水的現象發生。

2、寶寶已經好幾個小時拒絕喝流質的食物的時候。

3、寶寶持續了24小時發燒卻差不多出原因的時候。

4、寶寶很虛弱,愛睡覺,不吃東西,愛哭,會就自己的耳朵等異常行為的時候。

5、寶寶有慢性疾病,比如心臟病,腎病等。

6、寶寶本來感冒已經好了,有突然的發燒。

7、寶寶出現抽筋或者是以前發燒時也曾經抽經過。

8、較小的嬰兒發燒超過37.9℃,2-6個月的寶寶的肛溫超過38℃,6個月的寶寶的肛溫超過39.2℃時。

小孩發燒39度怎麼辦

小孩發燒39度已經是高燒了,應及時就醫,如果不能馬上去醫院,則需要觀察小孩發燒的狀況如有沒有反應遲鈍、痙攣以及沒有其他異常反應等。家長要可服用退燒葯物,並在家裡先做一些物理降溫。

體溫39℃以上的高熱容易引起兒童驚厥,6個月以下兒童在發熱時因病情變化快,都應及時治療。世界衛生組織建議2個月以內的嬰兒禁止使用任何退熱葯品。3個月內的嬰幼兒應慎用葯物退熱,宜多用物理方法退熱。葯物退熱效果不好或用葯退熱後不到兩小時體溫又超過39℃時也應採用物理方法降溫。葯物退熱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見效,在孩子體溫突然超過40℃時應先立即採用物理方法退熱。

1、溫水擦浴

用毛巾蘸上溫水(水溫不感燙手為宜)在頸部、腋窩、大腿根部擦拭5~10分鍾。亦可用市售的「退熱帖」貼(或家用冰袋)在的前額部以幫散熱降溫。

2、服用退燒葯

寶寶發燒超過38.5度時,醫生會考慮使用口服劑或肛門塞劑來為寶寶退燒。或者以上物理措施不明顯時,可口服退熱葯降溫。

3、通風散熱

多通風,注意散熱,衣著寬大,忌用棉被包裹。夏天可使用空調,室溫控制在27℃左右,注意定時開窗通風,使房間空氣對流。

4、保證水分

多飲水,吃流質飲食,如西瓜汁等,以保證機體足夠的能量及水分。

5、脫掉過多的衣服

如果寶寶四肢及手腳溫熱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熱,可以少穿點衣物。

6、保證睡眠

多睡覺,保證充足的睡眠可益於疾病的恢復。

但3歲以內的嬰幼兒發高燒時應首先採用物理降溫方法,一般不打退燒針,不吃退燒葯,以免發生虛脫及葯物毒性反應,其他葯物的使用同樣要慎重哦。不過,很多家長認為,發燒時就應該盡快幫寶寶退燒才安全。事實上,若是輕微疾病,發燒會出現2-3天左右,而且面對發燒的正常態度是找出發燒背後的病因,強行降溫是不科學的。不要一味要求醫生把燒逼退,因為有時發燒是因身體出了什麼特殊狀況而導致的!

放血退燒的偏方

對於38.5℃以上的高燒,尤其是高燒驚厥的孩子,可以試試末梢放血的治療方法。

主要是給郁閉在身體內的,游離於經絡之外的陽氣一個出路,你會發現高燒不退的孩子基本上無論吃了幾次西葯退燒葯,身上沒有汗,干燒。但是如果在末梢能放一點血,孩子經過疼痛的刺激能發出汗來,陽氣得以從汗毛孔釋放出來,燒就能逐步降下來了。

當然,治療方法要跟時間緊密相連的,不同時間的放血的部位也不相同。但是如果實在是高燒不退的緊急情況,最簡單的是十個手指末端(中醫講叫十宣穴)都少量放出一點血來,燒也能逐步退了。

放血的方法也很有講究,首先,家長要准備一隻醫院那種采血針,不能用我們平時測血糖那種彈式針,因為這種針紮下去根本不會覺得疼,而我們要的就是讓他疼一下;然後,給孩子十個手指都扎破;最後,從手掌勞宮穴,順手手指捋,一直捋到指端末梢,把血擠出來。

穴位退燒方法

1、十宣穴

十宣穴,即十指尖,共10個。十宣穴急救用途較多,民間廣泛應用於熱病、癲癇、小兒驚風等。高熱時,用三棱針點刺放血,出血3到5滴為宜。

2、大椎穴

大椎在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處,是督脈與身體十二正經中所有陽經的交會點,總督一身之陽,是解表退熱的常用穴。在大椎穴,以三棱針點刺放血,加拔火罐效果更好。也可以做大椎穴按摩,配合推脊柱,即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由大椎穴直推到尾骨,約推100~300次。

3、曲池、合谷、外關穴

曲肘,橫紋盡處,即肱骨外上髁內緣凹陷處為曲池。合谷俗稱「虎口」,在第一掌骨與第二掌骨間凹陷中。曲池與合谷均屬於手陽明大腸經,既能疏風解表,又能清瀉陽明。外關在腕背橫紋中點往上取兩橫指。外關穴是八脈交會穴之一,是解表退熱的要穴。

用毫針刺這3個穴,能降體溫。也可按摩這3個穴,同時配合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橫紋向上推向肘部約300次。

半夜突發高燒退燒小偏方

1、生薑一小塊(約10克),搗成糊狀,敷在手腕處的高骨上,或直接切片貼在高骨處,用醫用紗布裹住後,貼上膠布固定,一般40分鍾左右就可以退燒。

2、薄荷15克,水500毫升,燒煮5—8分鍾即可,待水溫涼後,用紗布蘸取反復擦洗腋窩、前額,大腿根,直到孩子燒退為止。

提醒廣大家長朋友,寶寶發燒千萬不要亂用葯,在醫囑下給寶寶進行護理和治療。

孩子發燒首選物理降溫

寶寶發燒,有兩種降溫方法:物理降溫和葯物降溫。

物理降溫包括冰敷、酒精擦浴、溫水洗浴(或擦浴)冰敷若選用市面上賣的小兒退熱貼(冰冰貼)效果並不理想,如果家裡有冰箱,可以把濕毛巾放進速凍(冷凍)箱里,5-10分鍾後拿出來敷在寶寶額頭上效果要好得多,還經濟實惠。

溫水擦浴或洗浴,可用接近或略高於體溫的水,給寶寶洗個溫水澡,或者用毛巾擦寶寶身體降溫,注意多搓(或擦)洗一下脖子、腋窩、大腿根、肘窩、腘窩等血管豐富的地方,用力適度,擦10分鍾左右,寶寶皮膚潮紅就可達到效果。

酒精擦浴,注意要用稀釋過的酒精,一般用20%-30%左右,但是一般在寶寶39℃以上才用,擦的`方法與溫水擦浴一樣。需注意的是,1歲以下的寶貝禁用酒精擦浴;酒精擦浴的方法要盡量少用。

目前,寶寶安全的退燒葯種類不多,一般使用對乙醯氨基酚和布洛芬,其它的退燒葯都須慎用。即使使用對乙醯氨基酚或布洛芬,最少間隔4個小時才可以再次使用,並且一天不能超過4次。

新生兒(出生後28天內的寶寶)最好不要用葯物降溫,首選是物理降溫。但新生兒不能用酒精擦浴。可將寶寶包被解開,用溫水洗澡,洗完澡後注意給寶寶多喝水,一般體溫就會降下來。要勤測體溫,半小時測一次,如果體溫還是不降,就要去醫院及時治療,免得耽誤病情。

對於1歲以上的寶寶,物理和葯物退熱方法都可以用。一般38℃以下,可以多喝溫水或熱粥促使寶寶出汗降溫,38.5℃以上就要用退燒葯,如果超過39℃,那就要物理降溫配合葯物用,並且同時多喝水,觀察半個小時,如果體溫不降反而上升,就立即去醫院就醫。另外,寶寶高燒的時候會消耗大量的維生素C和B族維生素,要在飲食中注意補充。

寶寶發燒感冒,家長應該了解這些

1、寶寶普通感冒又稱急性鼻咽炎,簡稱感冒,俗稱「傷風」,是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中最常見病種,多呈自限性。普通感冒潛伏期1~3天不等,隨病毒而異,腸道病毒最短,腺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較長。

2、一般的感冒初期基本的不會伴隨發燒這種症狀,大多先有鼻和喉部灼熱感,隨後出現鼻塞、打噴嚏、流涕、全身不適和肌肉酸痛。症狀在48h達高峰(病毒脫殼),急性鼻咽炎通常不發熱或僅有低熱,尤其是鼻病毒或冠狀病毒感染時。

可有眼結膜充血、流淚、畏光、眼瞼腫脹、咽喉黏膜水腫。鼻腔分泌物初始為大量水樣清涕,以後變為黏液性或膿性。黏膿性分泌物不一定表示繼發細菌感染。咳嗽通常不劇烈,持續時間可長達2周。

膿性痰或嚴重的下呼吸道症狀提示鼻病毒以外的病毒合並或繼發細菌性感染。兒童感冒時其症狀多較成人為重,常有下呼吸道症狀和消化道症狀(嘔吐、腹瀉等)。感冒多屬自限性的,如無並發症,病程4~10天。

3、對開始發燒的感冒要有正確的應對的方式,首先就是要知道如何去正確的退燒,在退燒的時候要知道如何去判斷溫度的處理方式。

發燒溫度在38.5度以下的不要給孩子吃退燒葯,發燒的時候就是身體的抵抗力和細菌病毒做斗爭的過程,所以在38.5度以下的時候不會危及孩子的生命安全,所以建議家長不要輕易給孩子吃退燒葯,要做的就是給孩子喝水來補充身體的水分,另外要密切關注孩子的身體溫度。

對高燒在38度以上的孩子可以用物理退燒的方式,美國兒科協會認為孩子的發燒如果以葯物退燒會有副作用,畢竟這發燒是身體的一種反應,並不屬於一種疾病,所以要做的就是盡量的使用安全的物理退燒。

4、另外對感冒發燒有鼻塞症狀和咳嗽症狀的,美國兒科協會就建議大家要做到對孩子的情況的高度關注,孩子鼻塞會很難受,甚至會導致孩子的呼吸困難,這是需要寶寶的媽媽注意的問題,可以使用安全的緩解葯物,但是必須注意不要使用激素以及有副作用的葯物。

常見的有效降溫方法

家中有孩子的父母大多遇到過孩子半夜發燒的情形。一旦孩子發熱,特別是39.5℃的高熱要採取降溫措施盡快將體溫降下來。下面介紹幾種常用且有效的物理降溫方法。

輻射降溫

小兒發熱時採用揭去被子,解開衣服等以促進機體散熱。輻射降溫法是促進機體散熱較好且最簡單的方法。同時給孩子補充充足的水分,帶走體內多餘的熱量,促進體內毒素排出,利於患兒康復。

頭部冷濕敷

用20℃至30℃冷水浸濕軟毛巾後稍擠壓使不滴水,折好置於前額,每3至5分鍾更換一次(嬰幼兒不推薦此法)。

冰敷

將小冰塊及少量水裝入冰袋至半滿,排出袋內空氣,壓緊袋口,無漏水後放置於枕部、腋下及腹股溝區。最好用軟毛巾或軟布包裹冰袋,不宜長時間冷敷同一部位,以免凍傷患兒皮膚(嬰幼兒不推薦此法)。

溫水擦拭或溫水浴

用溫毛巾擦拭孩子的頭、腋下、四肢或洗個溫水澡,促進散熱。此法退熱效果較好,可使體溫迅速下降。

酒精擦浴

此法降溫效果明顯,主要適用於高熱降溫。將紗布浸透在30%至50%的酒精或白酒中並加等量溫水,然後將紗布擰成半干後進行全身擦拭,操作時動作要輕柔,以患兒皮膚被擦至發紅為宜,切勿擦傷皮膚。3歲內小兒一般不推薦用此法降溫。

溫水浸腳

用低於患兒體溫2℃至3℃的溫水浸泡雙腳30分鍾也可起到退熱作用。

孩子發熱時家長不能大意,在積極查明原因的同時,要盡快將體溫降下來,高熱時最好葯物降溫與物理降溫聯合使用,如體溫持續不降最好立即到醫院做進一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