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兒童站姿不好怎麼辦
是弓背還是歪歪扭扭呢 弓背的話讓其背部貼牆站十來分鍾,每天幾次,站幾天就慢慢矯正的了 如果是歪歪扭扭的話建議送去型體訓練班,讓專業的型體老師矯正,我們硬來的話容易傷著孩子的
B. 兒童駝背要怎麼矯正
兒童駝背是怎麼回事?
駝背雖然在老人和青少年中都很常見,但實際上兩者的成因還是不同的。姚京輝表示,老年人駝背,是骨骼退化的一種表現,老年人往往體力較弱,加上骨質疏鬆、骨頭塌陷、椎間盤變扁等問題,久而久之就會有駝背的問題出現。而兒童駝背通常是由脊柱側彎或者是脊柱後凸引起的,其中脊柱側彎是引起兒童駝背的最常見的原因。
談到脊柱側彎的原因,姚京輝介紹,這主要跟兩個方面有關系:
1、韌帶鬆弛,這使得孩子的各個關節的肌肉、關節囊處於松軟狀態,包裹不住骨骼很容易塌陷,脊柱難以挺直;
2、現在的許多孩子們長時間用電子產品看視頻、打游戲,這種習慣使得後背肌肉缺少鍛煉,力量減弱,而前方的胸大肌力量較強,造成了『前強後弱』的反差,自然就使孩子出現了脊柱側彎的情況。
脊柱側彎,應該怎麼治療呢?
形態問題影響著一個人的氣質,兒童駝背的問題如果一直沒有得到糾正,可能一直到其長大成人,走路、坐姿背部都是拘著的,看著就覺得沒有「精氣神」。
姚京輝也補充:「脊柱側彎的問題除了使患者駝背,影響外觀之外,如果脊柱側彎非常嚴重,它還可以可導致整個胸廓變形,使肺部、心臟受到擠壓,導致人出現呼吸不暢,甚至心臟功能異常。雖然嚴重的病例較少,但一旦出現而沒得到很好糾正,就會導致孩子出現嚴重的後果。」
那麼,這種問題應該如何干預呢?首先,我們建議家長帶孩子先到正規醫院的骨科就診(如果是到專門的兒童骨科門診更好)。這個時候,醫生通常會讓孩子先去拍一個站立位的正側位片,正常的脊柱應該是筆直的,而側彎的脊柱會呈「S」型。而脊柱側彎的嚴重程度通常根據Cobb角的度數(脊柱側方彎曲的角度)來衡量,醫生會通過的病情再給予針對性的治療措施:
1、Cobb角小於15°,可以採用保守治療;
2、Cobb角為15-45°時,建議增加支具輔助治療;
3、Cobb角大於45°時,需要考慮進行手術治療。
輕度的脊柱側彎,應如何進行保守治療?
許多孩子的駝背其實並不十分嚴重,這個時候其實保守治療就可以了。對於需要保守治療的患兒,可以通過鍛煉後背肌肉,使肌肉變得強壯,進而修正後背的各個角度,修正整個骨骼的形態。所以運動是最好的保守治療的方法,姚京輝向我們推薦了三類型的運動:
1、吊單杠等懸吊、牽引類的運動;
2、游泳或慢跑,適合韌帶鬆弛的兒童,因為韌帶鬆弛的患者全身骨骼關節較柔軟,這些運動可以增強各個關節囊,使骨骼逐漸粗壯,改善脊柱彎曲和骨骼異常;
3、瑜伽等拉伸運動,尤其是垂直方向的動作,比如小燕飛。
當然,也有一些家長讓孩子綁背帶、綁十字衣架等各種「網紅」方法去糾正孩子的駝背問題,對此,姚京輝表示,通過綁住背部的方式使背部挺直的方法,對於糾正駝背可能只能起到輔助的效果,無法達到治本的效果。因為究其根本,韌帶鬆弛、背部力量不夠這些問題沒有改正,駝背的問題還是無法解決,所以不可過度依賴這些方法。與其強制綁住孩子的背部,不如督促孩子多做運動!
C. 兒童駝背如何治療
如何防止青春期駝背 青少年的骨骼有機物成分較多,這樣的骨骼韌性較好,具有較大的可塑性,若不注意坐立行走的姿勢,易發生變形,形成駝背的另一個原因是缺乏體育鍛煉。 那麼,如何糾正駝背呢? ①注意端正身體的姿勢,平時不論站立、行走,胸部自然挺直,兩肩向後自然舒展。坐時脊柱挺直。看書寫字時不過分低頭,更不要趴在桌上。人們所說的要「站如松,坐如鍾」是有一定道理的。 ②正在發育的青少年最好睡硬板床,以使脊柱在睡眠時保持平直。 ③加強體育鍛煉。認真上好體育課,做好課間操,促進肌肉力量的發展。在全面鍛煉的基礎上做矯正體操。矯正體操有很多種,有各種形式的徒手操,有利用各種體育器械的矯正操。矯正駝背主要以增強背肌、挺直軀乾和擴張胸廓為主。 骨骼是人體的支架,脊柱是中軸,由30多節椎骨按規律重迭連接而成。正常情況下,它有4個生理彎曲。頸段凸向前,胸段凸向後,腰段再凸向前,骶尾段再凸向後。脊柱向前彎曲度過大,就是駝背。醫學知識告訴我們,早年鍛煉,避免疲勞,注意營養均衡,可以延緩衰老進程。補充鈣質,適當曬太陽,有助於防止骨質疏鬆。已經發生駝背者,應睡硬板床,不墊過高的枕頭。腰背肌鍛煉,尤其是後伸運動有助於遏止駝背的發展速度。具體的治療方案須經醫生檢查確診後,根據並且積極治療。 除外傷以外,有幾種情況能導致駝背。一是遺傳,二是平時習慣不好。多數人的駝背,是習慣不好造成的。比如平時走路低頭,坐著的時候不注意姿勢,女孩子為掩飾自己突出的胸部而故意收肩低頭等。 要消除駝背,就要注意克服上述不良習慣。平時走路、跑步挺胸抬頭,每天早晚,躺在床上或者炕上,肩部搭在邊沿處,仰卧,頭部懸空,用手向後做摸地的動作(注意安全)。白天休息時也可以這樣做。慢慢地就會有所改善。 午睡一般時間控制的半小時左右為好。長睡有利於恢復體力,短睡有利於恢復腦力。 午睡時最好不要平躺或者側躺,如果只是在教室的桌子上小憩一下,可將頭稍側,臉部與雙手接觸,不要將前額部壓在雙手或者雙臂上,以免造成面部經絡受阻。也不要將衣服蒙在頭上睡覺,以免潮氣擴散不出去。 跑步可以循序漸進。開始以不感覺特別累為尺度。速度也要根據自己的體力。年輕人可以適當地快一點。時間可以是早晨,也可以是晚上。 我上高中的時候戴過「背背佳」,感覺挺好,不自覺的身板就挺起來!可以試試,我那時買是300多,不知道現在是貴了還是便宜了,呵呵! 相信自己,會好起來的! :) 駝背也叫圓背,是脊柱變形的一種表現,男女老幼都可發生。 臨床上沒有治療駝背的葯物,只有通過體育療法才能矯正過來。矯正的原則是增強背肌的力量,挺伸軀乾的長度,擴張胸廓的范圍,注意坐立的姿勢。其具體的方法如下: (1)爬行運動 兩手和兩腳尖著地,像嬰兒一樣在地上爬行。距離由短到長,速度由慢到快,直線爬也行,轉圈爬也行,為防止把手磨破,可戴手套,每日爬兩次,每次10~15分鍾。 (2)打滾運動 將身體躺直,在床上打滾,每日兩次,每次5分鍾。為避免頭暈,速度不可太快。 (3)太極拳 太極拳處處要求以腰為軸帶動四肢,使腰部始終保持自然舒適直豎狀態,對駝背有很好的矯正作用。 (4)挺胸轉體 自然站立,兩手叉腰,抬頭挺胸,身體先向左轉,後向右轉,反復做30~40下。做這套動作要盡力挺胸收腹,用力轉動。 (5)持棍轉體 自然站立,兩手持1米長小木棍放在背部肩胛處,同時挺胸轉體20~30下。 (6)床邊振臂 仰卧位躺在床上,使肩部靠近床邊,頭自然後仰,兩臂伸展下振20~30下。 (7)仰卧拱橋 仰卧在床上,以頭和腳為支撐點,把身體像橋一樣拱起來,停5~10秒鍾落下,如此反復做10~20下。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4614375.html 駝背是比較普遍的現象,多數的疾病並非疾病所致,而是長期的不良姿勢,所以矯正駝背也要從矯正姿勢開始。 矯正駝背首先要使肩、背部放鬆,緩解僵硬。雙臂平行舉起,手心向後,雙臂膀奮力向後運動。在床上也可以類似動作,仰卧床上,在駝背凸出部位墊上6~10厘米厚的物體,全身放鬆,兩臂自然伸直,手掌朝上,兩肩後張。 第二,體會正確姿勢的要領。可以用芭蕾形體訓練的方法,腳跟並攏,雙腳外開180度,成「一」字。矯正駝背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後背貼牆站立,這是時裝模特日常訓練。總之,只要是重心在腳跟位置,就可以矯正駝背。還可以將前腳墊高來進行,比如腳掌踩一本書(厚度20毫米以上),經常進行這樣的站姿練習,就可以逐漸矯正駝背,這也是舞蹈形體訓練的一種新方法,是有科學依據的。 第三,使用形體矯正鞋。形體矯正鞋也叫形體訓練鞋,這種鞋是前高後低的,和前面所述將前腳墊高矯正駝背的方法是相同的,與倒走矯正駝背的道理是一樣的,只是這樣方法更簡便,更生活化和經常化,便於長期堅持。這樣的鞋在國外很普遍,在歐美地區稱為「地球鞋」,在香港被稱為「瘦身健體鞋」,形體訓練鞋在外觀上與普通的鞋基本相同,可以作為日常生活用鞋。 青少年駝背,即青少年習慣性脊柱彎曲,分為脊柱側彎(向左和向右側彎)和脊柱後凸兩種。脊柱 彎曲既影響體形健美,又會擠壓與腦、脊髓相關的腦神經、脊神經、內臟神經、造成神經障礙,導致青 少年記憶力下降、反應遲鈍、智商偏低。可以說駝背同近視一樣,是危害青少年健康成長的一大公害。 青少年如發現「駝背」現象,除加強一般的體育鍛煉外,還可以採用下列方法進行矯治。 一、俯卧撐法。兩手兩腳同時觸地,將頭、頸和身體撐起。練習時曲肘推臂,身體挺直上下運動而 不著地,反復15~30次。 二、反撐倒立法。民間又稱「蠍子倒爬牆法」。先距牆1米左右面牆而立,然後兩手與肩同寬在離牆 30~50厘米處著地,並將兩腿伸直向後翻於牆上,兩腳在上,頭在下成反弓形。每次堅持1~2分鍾為宜。 三、貼牆站立法。兩腳跟靠攏並齊,兩腿夾緊膝蓋稍用力後挺,臀部肌肉收緊,小腹微收,自然挺 胸,兩肩要平並稍向後張,兩臂自然下垂輕貼身體兩側,脖頸挺直緊貼衣領,下頜微收,頭向上頂。練 習時使兩腳跟、小腿肚、臀部、兩肩及頭部後側均緊貼牆壁。每日可貼牆站1~2次,每次不少於30分鍾. 四、後仰振臂法。身體正坐於椅子上,兩臂伸直從前方向上向後舉起,同時頭向後仰。或兩臂伸直 從身體兩側平舉由前向後運動,同時頭部後仰。每次10~20分鍾。 五、側向振臂。上身正坐或兩腿分開站立,兩手直舉於頭側,掌心相對,適當用力使腰部以上身體 向左向右往復擺動。反復30~40次。 六、單杠懸吊法。立於高約2.5米的單杠下,兩手與肩同寬抓住杠體使身體自然伸直懸空吊起,而後 小幅度上下振擺。每次1~2分鍾為宜。 這幾種矯治方法都有各自的特點和實用價值,青少年可根據場地和駝背的具體情況選做或全做。經 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定會有一定的效果。 參考資料: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