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 寶寶尿黃是什麼原因
小便異常反映的疾病: 1. 小便次數較多,每次尿量少,小便時哭鬧疼痛,可能尿道有炎症。 2. 小便金黃色或橘黃色,可能受維生素B2、黃連素、痢特靈等葯物的影響。 3. 小便啤酒色或尿色發紅,為血尿,多見於腎炎,此病多於3-8歲的孩子,2歲以下少見,有的新生兒由於鹽結晶把尿布染紅,不算病態。 4. 小便棕黃色或濃茶色,搖晃時黃色沾在便盆上,泡沫也發黃,多見於黃疸型肝炎。 5. 小便乳白混濁,如加熱後變清則為正常現象,加熱後變得更混濁則不正常。 6. 小便放置片刻有白色沉澱,如果孩子一切正常,尿檢查除鹽類結晶外,無其他異常,不屬病態,多喝水,少吃蔬菜水果等含無機鹽多的食物,沉澱即會消失。
『貳』 寶寶尿尿黃怎麼回事
尿液是人新陳代謝的產物,正常寶寶的尿液一般為無色、透明或者淺黃色且有一種特殊清新氣味的液體,這是因為小便里含有一種黃的尿色素的緣故。不過小便的顏色也可以隨著喝水多少、出汗多少以及飲食不同等而使尿色有深有淡。喝水多或者出汗少,尿里的尿色素所佔的比例小,尿色就淡;喝水少或者出汗多,尿里的尿色素比例大,尿色就顯得黃。天冷時尿液一般多清澈;天熱時尿液則一般多黃色。攝入偏酸性食物時,尿色一般較深;攝入偏鹼性食物時,尿色往往較淡。由於寶寶的腎臟功能尚未發育成熟,所以寶寶在吃了含草酸鹽或磷酸鹽的食物時,比如菠菜、莧菜、香蕉、橘子、蘋果等,尿液排出後遇冷就會形成結晶,使尿液變得混濁,媽媽不必為此驚慌。新生寶寶在出生後2~3天往往尿色發深,稍有混濁,放置冷卻後會有紅褐色或淡紅色的沉澱,這是尿酸鹽的結晶,數天後就會自行消失,這也是正常的現象。 寶寶尿黃為哪般 寶寶出現尿黃,有些情況是無大礙的,此時不需要治療;有些情況則是病理性的,這時需要家長提高警惕,及時帶寶寶去醫院診治。通常寶寶「尿黃」一般有以下3種情況: 1. 寶寶平時比較頑皮、好動,出汗多,加之喝水少,尿液就會相對濃縮。 2. 寶寶平時愛吃橘子、蘆柑、木瓜以及胡蘿卜之類有色素的食物或者寶貝服用了以下葯物時,尿色也會變成金黃或橘黃色,如復合維生素B、維生素B2、黃連素(鹽酸小檗鹼)、四環素、阿的平、利福平、痢特靈、滅水滴靈、一粒丹、大黃、磺胺嘧啶、呋喃坦啶、番瀉葉等。 3. 如果新生寶寶的尿液發黃,那麼就要注意是否新生兒黃疸所致,如ABO溶血、Rh溶血、先天膽道閉鎖等症,都可引起尿黃。如果較大寶寶尿色深黃,或呈醬油色或者濃茶色,一定要注意是否患了急性肝炎,肝炎前後期間,尿液中含有的膽紅素樣物質就會增多,因而出現尿黃現象。 對症應對寶寶尿黃 1.寶寶的尿液稍稍有點黃色是正常的。尿黃大多與寶寶缺少有水分的攝入有關。寶寶出汗多,生長發育旺盛,因而水分消耗量大,所需量也大,平時要注意多喝點兒水,這樣尿黃的現象一般都會逐漸減輕。新生寶寶每天需要大量的水分,每次喂水量應該約為每頓奶量的一半;出生第一星期約為30毫升;第二星期約為45毫升;1個月後為50~60毫升;3個月時為60~75毫升;4個月時為70~80毫升;6個月時為80~100毫升;8~12個月時為100~120毫升。炎炎夏日更應適當增加水量。感冒、發燒及嘔吐或腹瀉脫水時也須頻繁飲水。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水果和果汁不能代替水。另外,非母乳喂養的寶寶應該多喝水,否則更容易造成尿黃現象。媽媽應該按照寶寶的年齡定時、定量進行喂養。一般三個月以內的寶寶,大約每3個小時喂養一次,以後隨著寶寶月齡增加,可以適當延長喂養的間隔時間,期間別忘了給寶寶喝些水。 2. 如果寶寶是食用了上述食物或者是服用了上述葯物之後而出現的尿黃,那麼一般情況下這是沒有關系的。此時的尿黃常常是極為短暫的,停用之後很快就能自行恢復正常的尿色。 3. 新生寶寶的尿黃,多是因為生理性黃疸。因為血中的膽紅素水平高,又可以通過尿排出體外,於是尿就黃了。生理性黃疸一般不需要治療,只要注意新生寶寶的保暖,適當提早喂養,供給足夠的水分和熱能,及早排出胎便,減少膽紅素的腸肝循環,就可以減輕生理性黃疸的程度。如果較大寶寶的尿色一直都很黃,同時伴有疲乏無力、食慾不振、精神不好等症狀,就應當及時到醫院檢查了。如果發現寶貝的「尿黃」不正常,那麼就應當盡快帶上寶寶新鮮的中段尿(除去開始和結尾的尿液)在1小時內送到醫院進行檢查,以便盡早明確診斷,及時治療。
『叄』 2歲寶寶尿黃是什麼原因
人的泌尿系統尿又稱尿液或小便,是人類和脊椎動物為了新陳代謝的需要,經由泌尿系統及尿路排出體外的液體排泄物。為什麼兩歲寶寶會尿黃,以下就是我做的整理,希望對你們有用。
兩歲寶寶尿黃的原因
◆喝水多或者出汗少,尿里的尿色素所佔的比例小,尿色就淡;
◆喝水少或者出汗多,尿里的尿色素比例大,尿色就顯得黃。
◆天冷時尿液一般多清澈;天熱時尿液則一般多黃色;
◆攝入偏酸性食物時,尿色一般較深;
◆攝入偏鹼性食物時,尿色往往較淡;
◆由於寶寶的腎臟功能尚未發育成熟,所以寶寶在吃了含草酸鹽或磷酸鹽的食物時,比如菠菜、莧菜、香蕉、橘子、蘋果等,尿液排出後遇冷就會形成結晶,使尿液變得混濁,媽媽不必為此驚慌。
◆新生寶寶在出生後2~3天往往尿色發深,稍有混濁,放置冷卻後會有紅褐色或淡紅色的沉澱,這是尿酸鹽的結晶,數天後就會自行消失,這也是正常的現象。
兩歲寶寶尿黃怎麼辦 ?
一、 多喝水:
嬰兒每天需要大量的水分,每次喂水量約為每頓奶量的一半:出生第一星期30毫升;第二星期45毫升;1個月後50~60毫升;3個月時60~75毫升;4個月時70~80毫升;6個月時80~100毫升;8~12個月時100~120毫升。夏天應適當增加水量。
二、調理上火
盡可能擇選母乳喂養。長期喝配方奶粉和鮮奶等高熱量食物的寶寶,可選擇葯食同源的植物清火產品,緩解上火的尿黃的症狀,達到“一清二潤三舒暢”的降火效果。如每伴“清清寶”等產品,安全無副作用,將其調入牛奶或直接用溫水沖調,可達到平衡食物攝入熱量的效果,溫和降火,不會過涼。要注意挑選可值得信賴且口碑良好的清火產品。
寶寶尿黃的注意事項
攝取充足的水分
寶寶之所以會出現尿黃的原因一般都是體內缺少水分。因此,首先要給寶寶補水。媽媽要知道,就算是給寶寶吃了很多的水果和果汁,依舊要給寶寶喝水,水果中的水分完全不能滿足寶寶的需求。
寶寶在日常生活中要非常多的水分,寶寶來到世界上的第一個禮拜需要的水分約為30毫升,第二個禮拜約為45毫升,1個月後為50~60毫升,3個月時為60~75毫升,4個月時為70~80毫升,6個月時為80~100毫升,8~12個月時為100~120毫升。
要是寶寶是喝媽媽的奶水的話,基本一次給寶寶喝水的量差不多是每頓奶量的一半。要是寶寶並非母乳喂養的話,喝水量就會更多,不然寶寶就很有可能會出現尿黃現象。
降火
寶寶的尿很黃可能是因為寶寶上火了,因此要做的事情就是給寶寶降火。綠豆湯或綠豆稀飯可以多給寶寶喝一些,綠豆性寒味甘,有著清熱解毒的效果。
水果也是很好的降火佳品,比如柚子、梨、荸薺之類的,能夠起到清熱潤肺的效果,要是寶寶出現心煩口渴、口舌生瘡、便干尿黃的症狀的話,就要多給寶寶吃水果。
就醫
要是因為生病導致尿黃的話,一定要第一時間去醫院就診,最好是提前准備好新鮮的中段尿(除去開始和結尾的尿液)在1小時內進行相應的檢查,如尿常規、尿液培養、肝膽或者泌尿系統的輔助檢查等(針對病因治療)。這樣才能夠知道寶寶生病的具體情況,第一時間進行治療。
尿黃的原因相關 文章 :
1. 引起尿黃的原因有哪些
2. 長期尿黃怎麼回事
3. 經常尿黃是怎麼回事?
4. 尿黃怎麼回事啊
5. 長期尿發黃是什麼原因
『肆』 嬰兒小便黃的原因
實寶寶小便的顏色直接關乎了寶寶現在身體的狀況,如果是小便顏色發生了改變比較偏黃的話,您就需要特別注意才是了。那麼,嬰兒小便黃是怎麼回事?下面我帶你一一了解!
嬰兒小便黃的原因
1、嬰兒小便黃可能是受食物或葯物影響
尿液的顏色經常受食物、葯物的影響,如服用了某些葯物,尿液的顏色即會變深,停葯後自然會好轉,但如果尿液的顏色一直很深,喝水後也不變淺,家長們就應該注意此種情況,及早帶寶寶去醫院檢查,長期黃尿且有食慾不振、疲乏無力的症狀,有可能是肝、腎或泌尿生殖系統的疾病,家長應及時帶孩子去醫院就診。
2、嬰兒小便黃可能是肝病的早期症狀之一
小便的顏色黃的像濃茶一樣,有可能是由於肝臟或者膽囊有疾病的症狀,現黃疸,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小便的顏色像濃茶似的,膽汁通過腸道和尿液排出,如果肝臟膽囊出現了病變,膽汗無法從腸道排出只能通過尿液排出,這樣就會使尿液變成濃茶一樣,這是肝病的早期症狀之一,比如肝炎的早期,還沒有出現黃疸,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小便的顏色像濃茶似的,這往往是肝炎的一個信號。
3、尿液顏色決定健康程度
尿液,一直以來就被醫生們視作檢查身體狀況的有利工具。比如體檢中有個尿常規,又比如中醫有個望診,其中就涉及到望排泄物,通過小便顏色是最直觀了解身體健康的一種辦法。
健康的尿液,應該是淺黃透亮的,不會有沉澱、混濁的現象,就像你沏的第一遍茶水。當然,喝水多的時候,尿液也可能像白開水一樣,是無色的。喝水少、出汗多的時候,則像一種啤酒的黃色。這幾種情況都是正常的。
嬰兒小便發黃怎麼辦
一定要多給孩子喝水,也可以少喝點蜂蜜水,但是不建議多喝。
給寶寶刮的吃點水果,如蘋果、梨、香蕉,香蕉要吃熟透的。
寶寶如果便秘,就停一下瘦肉湯蒸蛋黃,水蛋不要用瘦肉湯蒸,用涼開水蒸就好,不要太咸,口味要淡點。
時值盛夏,媽媽不要把寶寶捂得太嚴,事實上寶寶越小新陳代謝越快,也就越容易出汗,寶寶的衣服以清薄透氣為宜,寶寶睡覺只需蓋好肚子就好。
10個半月的寶寶不能單純吃奶粉了,因為單純吃奶粉已不能滿足寶寶目前的成長發育所需。現在提倡寶寶四至六個月開始添加輔食,你現在應該訓練寶寶適應勺子和固體食物了,可以先從米粉和蛋黃開始。
可以吃點媽咪愛, 我家寶寶前些時候就便秘,拉的時候特費勁,我就用這些辦法,這幾天好多了。如果寶寶是消化不良腸胃不適的話,可以給孩子喝點丹尼寶貝益生菌沖劑等,改善腸道功能,增強寶寶自身胃腸功能。
關於寶寶尿尿的常見問題
1、為什麼寶寶一天要尿那麼多次?
家長們會發現,寶寶的尿布剛換上沒多久,裡面就又有尿尿了,一天尿那麼多次正常嗎?其實,1歲以內的寶寶,每天排尿10-15次都是正常的,隨著寶寶年齡的增大,排尿次數會逐漸減少。也有些寶寶在情緒緊張的情況下會出現尿頻的情況,過了情緒緊張期就會恢復正常。但如果寶寶尿尿次數增多,還伴有尿痛、尿急等情況,則應警惕是尿路感染,建議及時就醫。
2、小寶寶也會得尿路感染
很多人都以為尿路感染是“大人病”,其實小寶寶也會得尿路感染。如果寶寶大小便後沒有及時清洗小屁屁、更換紙尿褲,則很容易造成細菌滋生,引起尿路感染。有的家長喜歡給寶寶穿開襠褲(特別是夏天),小屁股直接露在外面,也容易因接觸病菌引起尿路感染。此外,女寶寶因為尿道離肛門近,而且尿道短,因此比男寶寶更容易得尿路感染。
『伍』 寶寶尿尿時尿總是很黃,是怎麼回事該怎麼辦才好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的小便發黃是很正常的現象,成年人也是一樣,難免會出現尿黃。因此家長不用擔心,一般情況下孩子的尿黃是因為上火的緣故,或者是體內缺水了,那麼,孩子的尿很黃怎麼回事?
另外如果尿液顏色深呈黃褐色,一般不是由於上面的原因導致的,應該是一些內臟器官病變導致的。最常見的就是一些肝膽疾病患者的尿液會出現此類問題,建議及時就醫。
『陸』 寶寶小便黃是怎麼回事
有些家長發現寶寶尿液都是偏黃色,但是有時偏深有時偏淺,一般都會認為可能是上火了,但其實還有其他的情況。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寶寶的尿液顏色不正常呢? 寶寶正常排出的新鮮尿液應該呈淺黃色,因為寶寶尿液中有一種黃的尿色素的緣故。一般喝水多,尿多,尿里的尿色素所佔的比例小,小便黃色就喝水少,尿里的尿色素比例大,小便顏色就顯得黃。但有時候有的小便黃是不正常的。 為什麼寶寶的尿液會呈現黃色或深黃色呢?有以下幾種可能: 尿液的顏色經常受食物、葯物的影響,如服用了某些葯物,尿液的顏色即會變深,停葯後自然會好轉,但如果尿液的顏色一直很深,喝水後也不變淺,家長們就應該注意此種情況,及早帶寶寶去醫院檢查,長期黃尿且有食慾不振、疲乏無力的症狀,有可能是肝、腎或泌尿生殖系統的疾病,家長應及時帶孩子去醫院就診。 如果寶寶有發熱或者吐瀉等病症,會因水份隨汗汗液或糞便排出,因此尿液中的水份減少,這樣小便的顏色就會顯得很黃,家長們不用太擔心。 還有一種情況,小便的顏色黃的像濃茶一樣,有可能是由於肝臟或者膽囊有疾病的症狀,現黃疸,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小便的顏色像濃茶似的,膽汁通過腸道和尿液排出,如果肝臟膽囊出現了病變,膽汗無法從腸道排出只能通過尿液排出,這樣就會使尿液變成濃茶一樣,這是肝病的早期症狀之一,比如肝炎的早期,還沒有出現黃疸,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小便的顏色像濃茶似的,這往往是肝炎的一個信號。因此,家長們應該重視起來及時帶孩子就醫。 此外,還有一種黃色混濁的膿尿則是泌尿器官的病變表現,因此,長期小便黃最好及時就醫檢查確診病情,以便及早治療。
『柒』 > 寶寶尿較黃是什麼原因
寶寶體內缺水、上火, 剛出生的小寶寶尿色發黃,通常是由於新生兒黃疸疾病所致。然而,如果較大的孩子尿色變得深黃,同時伴有發燒、乏力、食慾明顯減退、惡心、嘔吐等不適,並在腹部肝區的部位有觸痛,則可能是患了黃疸性肝炎。 尿色的深淺與飲水的多少及出汗有關:喝水多、出汗少的孩子則尿量多而色淺﹔飲水少、出汗多或發燒的孩子則尿量少而色深。早晨第一次排出的尿,顏色要較白天深。 媽媽要少吃上火的東西,寶寶要多喝水。解決上火最安全有效,也是最必須的方法就是多喝水。白開水是嬰兒最好的"涼茶"。 嬰兒每天需要大量的水分,每次喂水量約為每頓奶量的一半:出生第一星期30毫升;第二星期45毫升;1個月後50~60毫升;3個月時60~75毫升;4個月時70~80毫升;6個月時80~100毫升;8~12個月時100~120毫升。夏天應適當增加水量。感冒、發燒及嘔吐或腹瀉脫水時更應頻繁飲水。 記住,白開水就是白開水,水果和果汁不能代替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