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兒童樂園 » 在蒙特梭利兒童之家上班怎麼樣

在蒙特梭利兒童之家上班怎麼樣

發布時間: 2023-08-07 00:43:36

1. 明天要去蒙特梭利早教做生活老師了,要注意什麼呢

這位老師你好! 作為早教生活老師,重要是和藹,你和藹的話小朋友會喜歡你 第二是別那麼凶哈,當然小孩子害怕人凶 幼兒園教師崗位職責,幼兒園教師對本班工作全面負責: 1、教師對本班幼兒的安全負責,嚴格執行安全制度,防止事故的發生。 2、依據幼兒園教育工作計劃要求,結合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個體差異,制定教育工作目標、計劃,並組織實施,做好教育筆記。 3、觀察分析幼兒發展情況,認真填寫觀察記錄。 4、指導和配合保育員管理好幼兒的生活和做好幼兒衛生保健工作。 5、為幼兒創設良好的物質和精神環境,發揮環境教育作用。 6、積極參加業務學習和教研活動,積極進行教改實驗的立項與研究。 7、做好家長聯系工作,了解幼兒家庭教育環境,商討符合幼兒特點的教育措施。與家長共同配合,完成教育任務。 8、定期向主管園長匯報工作,並接受其檢查與指導。 祝你:工作順利!身體健康! 望採納為謝!

2. 我考察過的蒙特梭利幼兒園

我考察過的 深圳蒙特梭利 幼兒園

一個深圳媽媽的考察手記!

1、半島蒙特梭利幼兒園(一二期兩家),目前已經爆滿!

半島蒙園有三種班:

1、8500元/月,每班28人,一個四五年經驗以上的AMI老師,一個外教全天;

2、4500元/月,每班30人,一個剛拿到AMI證書的老師,一個助教,一個保育員,每天45分鍾外教課;

3、3500元/月,每班30人,一個正在受訓的AMI老師,一個助教一個保育員,每天半小時英文課由中國人來上。

半島有一個IC班,招收1.5-3歲娃,招生人數很少,基本沒有對外開放。

casa(3-6歲)據說有8個班,一般2.5歲就可以去上啦,4歲以上拒收。

據說半島三期還要再開一個蒙氏園,應該能有效緩解學位緊張。

2、半島隔壁南海玫瑰三期的NMCC南海蒙特梭利兒童社區,據說是半島的老師出來自己開的。在兩個校址,一個在商鋪(只有一個22人的casa班),一個在裡面的住宅區(兩個IC班一個casa班)。也沒有學位,要等通知。學費是半日班5千不含餐費,全日班7800含餐費。

3、西麗TCL國際E城的薪傳蒙台梭利,今年新開學,學位充足,目前只有casa班,附近的媽媽們可以重點關注下。

4、海岸城附近的濱海之窗裙樓2樓的心田兒童之家,這家在深圳開了四所:南山園、福田園(東方玫瑰)、龍華園(曼海寧)、坂田園(萬科城)。

我只考察了南山園,個人覺得教室光線和布局稍微差了點,據老師說裝修有10年了今年會做些調整。目前IC和CASA都有少量學位。學費印象中是半日班3500,全日班4500。家住附近的媽媽可以去了解下。

5、西鄉11號線碧海灣地鐵站御龍灣自然樹蒙特梭利幼兒園,這家也是新開園,比較大,據說有7個班。目前學費好像有優惠3500左右一個月(備案價是5000每月),住附近的寶寶們有福啦。

6、寶安中心區天健時尚空間二樓商鋪的鉛筆國際蒙特梭利,這家也是新開園現在有開園優惠。這家裝修非常好,師資也很強大,有一個IC班和一個Casa班,附近的媽媽們可以去考察了解。

7、南山中心區西海灣花園會所三樓(上島咖啡樓上)的凱西蒙特梭利兒童之家。他們在華僑城開了幾年了,西海灣這家是去年新開的。環境非常好,師資主要是CMS認證,一個IC班和一個casa班,學費是3歲以下6800含餐費,3歲以上6500含餐費。

8、蛇口的平樂園,去年9月開的,園長是AMI深圳中心第二批拿證學員,在英國讀的碩士,老公是法國人,所以這里是中英法三語教學,小朋友也大部分是老外。學制也是跟國際學校走的,比如過年只放一周假,家裡沒有老人幫手帶娃的職業媽媽們有福啦。

目前IC班還有個別學位,casa班今年2月開班,目前還有少量學位。有興趣的家長我倒是推薦參加她們周五的講座,實地考察了解。

9、石頭房子,之前聽人說這家是蒙園,可我看了她們IC的開放日安排,妥妥的華德福啊。所以就沒有去了解。倒是參觀平樂園時誤入了石頭房子的合作園小雨點兒童之家,一進門看風格就是華德福了。個人對華德福興趣不大,老大上幼兒園時考察過幾所,沒有特別打動我的理論和實踐,所以老二時也不考慮啦。有興趣的家長們可以去了解下。

10、宋博士的國際蒙特梭利兒童之家,以前在福田保稅區附近的銀泰苑,離我太遠了沒有實地考察過。後來也搬去蛇口了,據說宋博士有一幫非常擁護他的家長,應該是非常有個人魅力的人哈。有朋友的同事家小孩在那上,前兩年就聽說學費7千了,現在估計更貴了吧。糾結費用的原因,後來也有中意的蒙園了,所以這次也沒有實地考察。

3. 建議幼教老師學習蒙特梭利教育嗎為明蒙特梭利教育中心值得去學習嗎

很多家長知道「蒙特梭利」四個字,不是從早教機構來的,就是看過孫瑞雪老師的書,《愛與自由》。
我能告訴你的是,市面上大多數的蒙氏園(蒙特梭利幼兒園簡稱),恐怕都跟書里描述的,相差甚遠。
我家大寶在一家蒙特梭利幼兒園讀了3年半,因為是混齡,也沒有明顯的小中大班的界限,3年半一晃而過,用四個字形容我們和幼兒園的關系,就是「相愛相殺」。
當年,我家附近大概方圓10公里,都沒有一家公辦園,民辦園倒是一抓一大把,所以孩子上幼兒園,只能從民辦中選。
為什麼選蒙氏園呢?
首先當然因為它的理念,園區大廳的牆上,貼著一句話,我非常喜歡,上書,「人類的高貴來自於你就是你,你不是別人的復製品。」
我是學兒童發展與教育的,瑪麗亞·蒙特梭利女士的書,孫瑞雪老師的書,也看過一大堆。
蒙氏教育強調人的自主性,獨特性,認為每個孩子擁有自己的節奏,成人需要做的只是幫助和引導。這跟我自己一貫的教育理念也非常合。
給孩子報名前,我帶他去過很多家幼兒園觀園,傳統園去過,華德福去過,當時最喜歡的,還是這家蒙氏園。
另外,這家幼兒園離我們不近也不遠,4公里路程,開車或騎電動車都是10分鍾,還可以接受。
一、蒙氏園到底哪裡好?每家不同,但宗旨應該差不多
根據我的觀察,蒙特梭利幼兒園跟華德福一樣,基本都是私營民辦,沒有統一標准,各說各是正統的,其實大家半斤八兩。
但這兩家幼兒園,跟傳統園相比,優勢還是很明顯的。我相信考慮蒙氏園或者華德福的家長,應該多多少少了解過這兩家的理念特點,是更認同和重視孩子的自我發展的。
1、師資培訓優秀,老師的水平不是一般民辦可比
公辦園到底怎麼樣,我沒有評論資格,我們姑且把蒙氏園、華德福等有理論背景支持的稱為特殊園,其他教學理念比較傳統的民辦園稱為傳統園。
就我了解過的傳統園,老師們的主要教學習慣,還是隨大流的,教教孩子們唱歌跳舞做手工,寫字算數學英語,照顧孩子們的日常生活。
你說,幼兒園不就是這樣嗎,除了蒙氏工作,也沒見蒙氏園玩出什麼花樣來啊。
其實不然。
教育水平見於細節,正是日常活動中細枝末節的教學行為,顯現了特殊園老師的獨特性。
我們讀的幼兒園,所有主班老師都經過幾個月專門的蒙特梭利培訓,每個學期都有專家督導進班指導,在我看來,主班老師的教育理念,還是非常先進的。
老師們需要跟孩子們溝通的時候,都是彎下腰來,或者蹲下的,每個老師跟孩子說話,都輕聲細語,哪怕嚴肅地說,也不會很大聲。
3年半的時間,我看到的蒙氏園老師們,情緒的掌控都做得很到位,有老師跟孩子生氣的,也是蹲在孩子旁邊慢慢跟他說。
比如我家兒子,自主意識非常強,說人話就是「這小孩主意特別大」,很有自己的想法。但到了集體中,就會出現無法跟隨集體的情況。
再加上剛上學的半年,他班裡最小,動手能力最弱,本來大動作發育就比較晚,協調性較差,對動手能力要求較高的蒙氏工作,很難應付。
種種沖突導致他在幼兒園的前半段時間,大概兩年,都是班裡最難搞的一個。
但主班老師對他非常非常有耐心,一直努力「感化」他,慢慢引導,常常跟我溝通(傳說中的三天兩頭叫家長),完全沒有訓斥,批評,就是講道理,亮底線,陪伴,給他支持。
有一次馬上要出去活動了,我兒子的工作卡片一大堆還沒有收好,他一急,把卡片弄得亂七八糟,就要跑。
老師愣是陪了他一個小時,孩子也慢慢從開始的歇斯底里,到順從,明白了公共物品的取放都要遵守教室規則,明白了要做完上一件事,再去做下一件事,最終,跟老師一起收好了卡片。
有一學期,班裡來了一位雲南傳統園的優秀教師來學習,平時也會參與教學,我兒子當然也令這位老師頭疼,有一次她嚇唬我兒子說,犯錯的小孩會被警察帶走,帶到監獄里,吃的都是發霉的飯。
我個人看來,高下立見。不過這位老師的做法我也理解,並且這也是偶爾現象,我跟孩子解釋一下,對孩子來說也沒什麼傷害,最後,兒子和這位老師的關系也非常好,還常常惦記著去雲南看她。
2、蒙氏工作很有特色,但最重要的不是數學能力培養
蒙氏工作為啥火?可能因為大家都不太懂……反正我是一點不懂,覺得很玄幻……
不過簡單點說,蒙氏工作鍛煉的是孩子手眼協調等跟思維發展有關的能力,尤其後期大量數學類的工作,是讓孩子用自己動手的方法理解數學。
但是,蒙氏園里的蒙氏工作,跟我們在書上看到的,不太一樣。
不一樣在,孩子的自由度。書里孩子選擇工作,都是完全隨意的,在蒙氏園,老師會給孩子列好工作單,孩子可以自由選擇的,就是順序。
不過,每個孩子的進度都是不同的,這也是因材施教的體現,老師會根據每個孩子的特點幫他安排工作,有的工作大人看起來枯燥乏味,但孩子們做起來都特別感興趣,非常專注。
每天都有兩個小時的工作時間,這段時間對孩子的專注力培養,自主能力培養(因為他們要自己完成熟練工作),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都非常重要。
我個人認為,這是蒙氏園教學的一大優勢所在。
3、規則、優雅與禮儀,孩子們最該學習的社交技能,都在這了
孫瑞雪老師書里描述的幼兒園自由度很高,我們上的蒙氏園則很重視規則。
我兒子在幼兒園的3年,學會了非常非常多技能,獨立性很強。
現在6歲,自己的事情幾乎完全可以自己做,並且自主學習的能力很強。我給他上的課外班基本都是網課,很多需要自學的部分,他都完成得很好。
蒙氏園的孩子們也不是就不打架,不起沖突,但是相對很少,孩子們都比較有禮貌,該玩的時候釋放天性,回到教室區都能安安靜靜,有條不紊,跟老師們平時的規則意識培養密不可分。
兒子小班的時候,有一次我需要提前接兒子放學,正趕上他們午睡後的點心時間,兒子要求吃完點心再走,我就在教室門口等他吃完。
吃點心的時間里,整個教室鴉雀無聲,所有孩子們都在安安靜靜地吃自己的,沒有了就自己拿著盤子去取,先吃完的孩子,會把盤子放好,跟老師請示一下,輕輕開門到院子里玩。
當時我站在門口,那個震驚。
其實孩子們不是壓抑了自己的天性,而是非常清楚自己的行為會對別人產生影響,做到了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
4、最後一點我個人很喜歡的,蒙氏園也好,華德福也好,教室里基本都應該是沒有電子設備的,我家附近另一家國際園,每天下午會有看動畫片的時間。
我覺得不太好,孩子還是應該把校園時間用到更有意義的事情上去,要看電視,在家誰不會看啊。
二、蒙氏園難以言說的痛,這幾個問題也令人很為難
1、前面說過蒙氏園的規則意識建立地非常好,那相應而來的,也伴隨著教條主義。
蒙氏園的規矩很多,比如坐線該怎麼坐,在教室里怎麼行動,怎樣跟老師說話,等等。
教條主義是指,規則太多太細之後,有的老師實施起來,就會帶有教條的色彩。
舉例說,有一次足球課上完,一個小男孩走到球框前,把球輕輕扔了進去,他都走開了,老師又把他叫了回來,讓他重新放,一定要雙手輕輕放下,不能扔。
我個人認為,有點過於嚴格了。
2、民辦園的通病,教師流動性大。
很多民辦園都有這個問題,公辦怎麼樣我不清楚,反正我兒子的副班老師,已經換了很多個了。
而另一家國際園的小夥伴,主班老師都換過幾次了,甚至連園長都換了。
其實,越是基礎教育,對孩子的長期發展來說,越重要。
幼師的資質真的應該得到提高,像前段時間「男友養成系」跟小男生親嘴的女幼師,連基本的師德都沒有,在幼師隊伍里,應該把這樣的人剔除。
3、最大的心病,就是貴。
當年,這家蒙氏園是我們周邊最貴的幼兒園了,除了學費,各項其他開支也比其他園更貴一些。
我們普通人家的孩子,上國內班還是勉強可以接受的,國際班的學費更令人咂舌。
而往往,這種園還會有各種活動,各種安排,都需要收費,想想這3年半花掉的錢,心都滴血……
三、世上沒有完美的幼兒園,80%可以接受就已經很優秀了
最後我想說,哪怕當年我一咬牙選擇了又貴又遠的蒙氏園,哪怕當年我覺得自己做了一個最優的選擇,事後證明,這家幼兒園也遠遠不是完美的。
我們小區一個寶寶,小托班開始,換了幾家幼兒園了,每一家開始都覺得很好,慢慢發現問題,就想換。
大寶上到大班時,因為收費和政策變化的問題,我也想給他轉園來著,但綜合考量了一下,還是沒有動。
因為世界上不可能有讓家長完全滿意的幼兒園,就像世界上不可能有完美的伴侶,完美的孩子一樣。
巴學園當然也不是只存在於理想的世界,國內還是有非常頂尖和優秀的幼兒園的,但對於我們普通民眾來說,你和孩子選擇的幼兒園,如果能大部分滿足期待,就可以毫不猶豫的去上了。
幼兒園之旅對我們來說已經結束了,另一個剛剛結束的,還有我們選擇的小學舉辦的夏令營。
很多學校,總體來說還是好的,那就去接受它,面對它。
畢竟,接納不同,接納缺陷,也是家長和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不可不學的一課。
作者簡介:
薩妮兒,二寶媽媽,二級心理咨詢師,育兒育己,成長的路上,給你溫暖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