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兒蕁麻疹不能吃什麼
小兒蕁麻疹是兒童常見的皮膚疾病之一,與小兒蕁麻疹有關的病因主要有兩大類,就是過敏及感染。各類植物尤其是春天常見的花粉、動物毛發、皮屑及蟲咬等過敏因素,容易引起小兒蕁麻疹。「特別是2-7歲的孩子缺乏自我保護能力,到室外、野外、樹叢及傍晚的路燈下玩耍,往往易被蟲咬。」專家指出,踏青時,與花粉、粉塵、蟎接...觸,也會引發過敏。春暖花開,草坪上跑著的不僅僅是孩子,還有寵物。與貓狗等寵物的皮毛等接觸,同樣可讓蕁麻疹上身。 另據報道,兒蕁麻疹發作大多數與免疫有關。如果兒童使用抗生素太早,會增加小兒蕁麻疹的發病風險。這是因為腸道益生菌對兒童免疫系統的成熟和平衡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使用抗生素會改變腸道菌群,進而導致免疫系統失衡,抗過敏反應能力消弱,過敏危險大增,因此通常免疫力增強後可恢復正常。 如何治療小兒蕁麻疹才有效? 1、減少接觸過敏原。小兒蕁麻疹患者應盡可能脫離接觸過敏原,如葯品、花粉、寵物毛發、煙塵等。小兒蕁麻疹患者不要飼養貓、狗等動物,不要使用地毯、羽毛被褥。 同時,對於小兒蕁麻疹早期患者可以採取服用一些葯物治療的方法,例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外出時,要提前預知可能會接觸的過敏原。對於常年性小兒蕁麻疹的患者來說應該要調整用葯的方案,採用抗過敏葯物+抗過敏益生菌欣敏康聯合治療。 抗過敏葯物或者激素吸入對於小兒蕁麻疹的症狀控制上有發揮作用,但是長期反復使用抗過敏葯存在著風一定風險,也不能給小兒蕁麻疹患者帶來良好的愈後。研究發現,除了抗過敏葯等方法,部分醫生建議給孩子們在用葯治療中補充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可以做到調節免疫抗過敏,來改變小兒蕁麻疹的愈後,大大減少用葯周期及復發率。因此,當孩子遇到難以解決的過敏性疾病時,一定要標本兼治,重視過敏體質和過敏反應內在的問題所在。據了解,小兒蕁麻疹患者補充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的作用重在調節免疫,用以菌治菌的方式重新糾正人體的免疫應答,才能更全面的進行抗過敏治療,健康的兒童和成人一樣,如果體內微生態菌群在平衡狀態,身體就會保持健康,目前我國兒童使用抗生素消炎葯的用量遠大於成年人,這些因素已嚴重破壞著兒童的免疫破壞著體內的微生態。 專家指出:抗過敏益生菌欣敏康可參與IgE介導的免疫變態反應,通過測定人類樹突狀細胞與抗過敏益生菌共同培養後,對白介素(IL-12)的分泌調控的Th1免疫能力的作用從而篩選出具有抗過敏能力的菌株組成的益生菌,其利用活性的、無致病性的微生物來改善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腸道微生物的生態平衡,進而促進免疫耐受功能。抗過敏益生菌能夠對抗IgE抗體,調整過敏體質,而葯物只能就症狀做緩解,無法調整過敏體質,增強免疫功能。 2、正確的飲食治療也可以適當緩解小兒蕁麻疹。大白菜。性平,味道甜。可以清熱除煩,活血化瘀,消腫,對於腸胃的通暢有好的幫助,經常吃大白菜可以防止過敏,有助於蕁麻疹的消退。薏米,清涼,甜。解熱,抗炎斂瘡,具有皮膚水分的去除作用。適用於熱保留蕁麻疹患者使用。此外,小兒蕁麻疹患者不要吃辛辣的東西,比如:辣椒粉,芥末,胡椒,生蔥,生蒜,生薑等等,還有加入食物中的色素、調味品、防腐劑等都是蕁麻疹不能吃的東西。 3、要多進行戶外運動。預防小兒蕁麻疹,首先要讓寶寶的免疫機轉正常,這樣在遇到過敏源時才不容易受到影響。平時可以適當鍛煉寶寶的皮膚,比如沖水、用冷水摩擦等,這樣寶寶的皮膚能接受到合理的物理性刺激。雖然運動對於預防過敏看上去作用不大,但這個方法能有效強健寶寶的體質。寶寶的身體強壯了,才能有效對抗疾病。所以,家長們平時可以多帶寶寶進行適當的戶外運動。
㈡ 寶寶出麻有什麼要忌口
有一種流傳甚廣的說法:孩子出麻疹時要「忌口」,甚至要忌油40天,不能洗臉等等。這種說法是切不可信的。孩子生病時抵抗力很差,若不保證足夠的營養,不僅影響麻疹的痊癒,還可導致多種並發症,如肺炎、喉炎、營養不良等。 若長期忌油,會造成維生素A缺乏,從而引起黑眼仁混濁、軟化或潰瘍。尤其是麻疹患兒眼屎多,一旦細菌感染,還可導致眼睛失明。 因此,小兒在患麻疹期間,一定要注意營養和合理飲食。發燒期間以流質和半流質食物為主,如米湯、豆漿、面條、雞蛋湯等,應多飲水。出疹後,因患兒體弱,應多吃水果、蔬萊、蛋類、豬肝、瘦肉等含有多種維生素並富有營養的飲食。恢復期間,患兒食慾大增,此時又要適當限制,以避免發生消化不良。 出麻疹的時候,如果是冬天,最好不要直接吹風,因吹風後體溫突然退下,容易使疹子未出齊前就隱退。這樣,一方面容易並發肺炎,另一方面疹子突然隱下,手足發涼,常是病重的徵兆。 麻疹病人都有發熱、流鼻涕和流淚。發熱的第2~3天,口腔內磨牙旁的粘膜可看到白色針尖樣的小點子。發熱第四天,開始從耳後、面部出現淡紅色小疹子,接著,胸背部及四肢也出現疹子,最後出到手心、足心,全身疹子從頭到足出齊約需3~4天。然後仍按出疹的順序消退,疹退後皮膚上留下淡褐色的色素沉著。
㈢ 小兒蕁麻疹注意事項,小兒蕁麻疹飲食及護理
治療上應避免濫用抗生素及激素,由醫生進行規范化治療,以免使急性蕁麻疹轉變為慢性蕁麻疹或引起其他不良反應。臨床上中西葯結合治療是最好的方法。家長們應避免給蕁麻疹寶寶濫用外用葯膏或抗生素及激素。
小兒蕁麻疹的治療分蕁麻疹急性發作和緩解期用葯。急性蕁麻疹:常以抗組胺類葯物為首選葯物,另外,還可以配用鈣劑、維生素C降低血管通透性,可迅速起效;主要是需要以抗過敏葯物以及激素治療,這些葯物主要通過抗炎作用控制過敏反應,常用的控制期葯物如激素、白三烯調節劑(順爾寧)緩釋茶鹼等葯物。對哮喘緩解期治療開始重視採用抗過敏益生菌組合物(康敏元益生菌)達到免疫功能的調節如「轉變過敏體質提高過敏免疫力」
過敏性蕁麻疹的治療方法
(一)一般治療
消除或治療刺激因素或病因在蕁麻疹治療中最重要,因為消除刺激因素或可疑因素後蕁麻疹可能自然消退。反之,重新暴露相關因素後蕁麻疹復發,可為致病原因的確定提供證據。
(二)全身治療
目前的全身治療措施主要包括抑制肥大細胞釋放介質和控制炎症反應等,補充抗過敏益生菌康敏元減少血清中的IgE抗體,全身抗過敏聯合治療有利於縮短蕁麻疹治療周期。
1、抑制肥大細胞釋放介質
肥大細胞釋放介質是蕁麻疹發病中的重要環節,抑制肥大細胞釋放介質在治療蕁麻疹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能穩定肥大細胞膜,抑制肥大細胞釋放介質的有效葯物很少。雖然腎上腺皮質激素有較強的抑制肥大細胞介質的作用,但必須長期使用較大劑量,故可能產生不良反應。
2、抗組胺葯
常用的葯物有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咪唑斯汀等,能在體內爭奪組胺,從而有效緩解過敏症狀。但是西替利嗪在一些患者中可有嗜睡,咪唑斯汀可引起心電圖Q-T間期延長,肝損害等不良反應,腎臟疾病患者應減量使用。
對急性蕁麻疹可選用1~2種。
對於慢性蕁麻疹來說可根據風團發生的時間決定給葯的時間。如晨起風團較多,則臨睡前應給予稍大劑量;臨睡時風團多,則晚飯後給予稍大劑量。一種抗組胺葯物無效時,可兩種同時給葯。對頑固性蕁麻疹H1受體拮抗劑與H2受體拮抗劑等聯合應用。
3、兒童抗過敏益生菌配方康敏元抗過敏益生菌降低過敏原特異性IgE抗體免疫調節抗過敏:
人們現在對蕁麻疹的治療只關注了症狀治療,並沒有對過敏反應的本身:由於過敏源刺激導致人體的免疫功能紊亂,使體內免疫球蛋白E異常增多,反復接觸過敏源使體內產生大量的IgE抗體並長久的附著在免疫細胞上,導致組胺等炎性介質的分泌傷害自體的一種免疫反應,從蕁麻疹的免疫學上看,治療的根本應控制IgE,調節免疫球蛋白的平衡為主,目前蕁麻疹的治療多停留在抗組胺等炎症階段,一部分人會通過提高免疫力來嘗試治療,但過敏並不是免疫力低所致,人體的五種免疫球蛋白分泌失衡才是疾病的根本病因,目前國際免疫學研究對解決引起蕁麻疹的IgE抗人抗體治療方法就是大量補充人體抗過敏益生菌康敏元加強型來降低體內的IgE抗體,通過刺激干擾素分泌來調節免疫球蛋白的平衡,從而使人體的免疫應答恢復正確。做到抗過敏葯物與抗過敏益生菌的有效結合亦可產生理想的康復結果。
㈣ 兒童過敏性蕁麻疹需要注意什麼
蕁麻疹發作率極高,而且發作廣泛極為廣泛,對體質較差,注意日常生活細節,注意生活規律的人來說是最輕易患蕁麻疹的。蕁麻疹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風團,此病發作理由極為復雜,病情頑固易復發,所以發現此病要及時去醫院進行治療。那麼呢?兒童是我們的一個非凡群體,發現兒童得了蕁麻疹的症狀家長一定要避免濫用葯物,以免對兒童身體引起傷害。 首先是要注意尋找敏原結合以前病史,如發現對某種食品或葯物過敏時,應立刻停用,並服緩瀉葯促進腸道內致敏物質的排泄。病人應卧床休息宜食平淡、富含維生素的食品,並禁食辛辣刺激性食品及魚、蝦等水產品。鼓舞病人多飲水,注意保暖,保持大便通暢。床單被褥要清潔,室內保持安靜。 其次是要避免兒童去抓:一般人對於皮膚癢的直覺反應都是趕緊用手去抓,可是你可能不知道,這個動作不但不能止癢,還可能越抓越癢,主要是由於當你對局部抓癢時,反而讓局部的溫度進步,使血液開釋出更多的組織胺(過敏原),反而會更惡化。 最後是家長要避免不要熱敷:有些人癢到會想用熱敷,當然熱能夠使局部暫時獲得舒緩,但實在反而是另一種刺激,由於熱會使血管緊張,開釋出更多的過敏原,比如有些人在冬天浸泡在熱的溫泉或是澡盆中,或是保暖過度包在厚重的棉被裡都很有可能引發蕁麻疹。 家長平時要注意觀察過敏原,如發現某種食品或葯物過敏時,應立刻停用,對可疑致敏原應盡量避免接觸。要及時為兒童剪短指甲,勿用力搔抓,否則可引起皮損顯著增多,瘙癢劇烈。平時飲食方面應注意以平淡為宜,不要給兒童吃辛辣及海鮮等發物,以免引發蕁麻疹。 各位讀者一旦出現相關的症狀表現,應當對此引起足夠的重視,盡早到正規的專科醫院就診,在專家的幫助下查明具體的病情針對性進行治療,爭取盡早擺脫疾病的困擾,重享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