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兒童樂園 » 如何養好兒童的心肺

如何養好兒童的心肺

發布時間: 2023-07-29 03:56:22

『壹』 學前兒童呼吸系統如何保健

學前兒童的。呼吸道系統的保健。主要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在春秋兩季出門的時候,小孩子要戴口罩,防止刺激呼吸道,產生症狀。在春秋兩季,可以讓他喝一些玉屏風,做一下預防。平時增加鍛煉,增加體質。在流感季節,可以給他注射流感疫苗,防止發生感冒,誘發呼吸系統的不適。

『貳』 兒童如何養生

如今養生已經成為碰棚人們離不開的一個話題了。不僅僅是成年人、老年人,包括兒童都應該注重養生。那麼你知道兒童應該如何養生嗎?以下就是我整理的兒童養生知識,以供參考。

兒童養生知識

一、孩子養生以養氣為重

當人從在胚胎的時候開始,所謂的氣就已經開始萌芽了。胎兒要靠母體進行內呼吸,以吸收營養而發育,這需要依賴先天母體的祖氣(即精氣)。胎兒離開母體切斷臍帶之時,落生的第一個信號就是“哭”———“哇”的一聲用以震盪肺氣行使呼吸;第二個信號就是“吃”(吮乳),開始了胃的受納以充後天營養,使“氣”得到延續。

“氣”須靠後天五穀的不斷充實。因此,嬰兒在4個月以後宜喂吃米糊等五穀澱粉類的食物,且慢慢加量,以米和玉米為首選,即我們常說的“粗養粗大”。7個月前也不必過多進食魚和豬、雞肉類,因為其蛋白不好消化;同時所產生的氨基酸多肽鏈,將作為一種過敏源長期存在於體內,使孩子以後會對食物有更多的過敏。7個月後進食肉類,也是魚肉為最佳,因為它消化好、營困此養好,且有助於孩子智力發育。

二、三分飢寒七分飽

要養好孩子,現代家長必須注意飲食不要過精、營養過高,要以五穀為主,以粗糧為主。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家長們都一味提高兒童們飲食檔次,進食過精、營養過高。結果食品過精影響了孩子的納吐機能,營養過高會使孩子早熟,兩者均有害。

那麼孩子吃多少最合適呢?其實不僅僅是我們,兒童在飲食的時候也要注重七分飽。讓孩子“三分飢寒七分飽”是最好的。嬰幼兒的飲食不要以飽為度,應以“七分飽”為度。因為嬰幼兒的臟器嬌嫩,脾胃的運化功能尚未健全,如果飲食不加節制,就會損傷脾胃。

三、孩子睡覺要“暖腳涼頭”

讓孩子睡好的秘訣是“暖腳涼頭”。現在的父母都愛把孩子的上身嚴嚴密密蓋好被子或穿厚衣,尤其是天冷時,這其實是個誤區。

中醫認為小兒屬於“純陽之體”,體質嬌嫩柔弱,肌肉皮膚都很薄弱,和成人比較就特別容易“出汗”。因此,小兒睡覺時都會微微出汗,如果一味地加以嚴密捂蓋,就會讓孩子的汗得不到揮發,身體常處於濕潤狀態中。因此,孩子上身的被子衣服不宜捂得太緊。反而,要特別注意孩子足部的保暖,因為這是保護好關節的關鍵。

臨床中,常常看到有些發高燒的孩子卻手足冰冷,這些患兒要將體溫逐漸下降後,手足才漸漸溫和起來,其實這是一種“假冷真熱”的現象,盡管孩子手足冰冷,但內臟和體溫是處於發熱狀態的。這在三歲以下的嬰幼兒尤為多見,在生活有很多的家長都不是很了解這種情況的,因此只要一旦發現小兒四肢發涼,就認為是受寒怕涼,馬上用棉衣棉被緊緊包裹起來,結果更使小兒的體溫得不到及時散發而越升越高,甚至發生高燒、抽搐,弄巧成拙。

辨別孩子真寒還是假寒真熱的簡便方法是用體溫表測量其體溫,如沒有體溫表可用手摸摸其腋下,或面對面地感受孩子呼出氣體的溫熱度,哺乳期的嬰兒還可以憑其吃奶時母親乳頭的溫熱感,來粗略判斷。假如小兒手足冰冷,而腋下、額部、口腔等部位灼熱或體溫過高,應及時採取退熱降溫措施,並找出原因,以免延誤病情。

兒童養生吃什麼好

1、蝦皮

蝦皮中含鈣量極為豐富,每100克含鈣約2000毫克。攝取充足的鈣可保證大腦處於最佳工作狀態,還可防止其他缺鈣引起的疾病。兒童適量吃些蝦皮,對加強記憶力和防止軟骨病都有好處。

蝦皮其實還有一種重要的營養物質即蝦青素,蝦青素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強的一種抗氧化劑,又叫超級維生素E,蝦皮越紅蝦青素含量越高,蝦皮蝦青素含量大概在400-800ppm。

2、魚類

魚肉脂肪中含有對神經系統具備保護作用的歐米伽—3脂肪酸,有助於健腦。古人有“魚之味,乃百味之味,吃了魚,百味無味”之說。魚類中富含的球蛋白、白蛋白、含磷的核蛋白、不飽和脂肪酸、鐵、維生素B12等成分,都是幼兒腦部發育所必需的營養素。

有專家認為淡水魚所含不飽和脂肪酸沒有海魚高,而且今笑尺則天中國的淡水魚養殖水域污染較嚴重,因此建議,孩子食用淡水魚和海水魚的比例最好為1比2。

3、核桃

核桃仁含40%~50%的不飽和脂肪酸,構成人腦細胞的物質中約有60%是不飽和脂肪酸。可以說,不飽和脂肪酸是大腦不可缺少的建築材料,兒童常吃核桃仁對大腦健康發育很有好處。另外吃核桃使人開胃,通潤血脈,骨肉細膩。補氣養血,潤燥化痰,益命門,利三焦,溫肺潤腸,治虛寒喘嗽、腰腿重痛、心腹疝痛、血痢腸風,散腫痛,發痘瘡,制銅毒。

4、深色綠葉菜

蛋白質食物的新陳代謝會產生一種名為類半胱氨酸的物質,這種物質本身對身體無害,但含量過高會引起認知障礙和心臟病。而且類半胱氨酸一旦氧化,會對動脈血管壁產生毒副作用。維生素B6或B12可以防止類半胱氨酸氧化,而深色綠葉菜中維生素含量最高。

『叄』 如何培養孩子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如何培養孩子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如何培養孩子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我們身體日常是需要攝入足夠的能量和營養的,我們每天都會有一日三餐,平時還會吃東西,吃的東西也是應有盡有各式各樣,那麼如何培養孩子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呢?

如何培養孩子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1

方法一:指導孩子科學飲食。

(1)讓孩子多吃谷類食物。因為谷類食物能補充足夠的能量,同時,谷類食物含膳食纖維比較豐富,保留的B族維生素也比較多。

(2)監督孩子每天攝入適當的肉、蛋、奶。這些食物中含蛋白質比較豐富。蛋白質是組織器官生長及調節生長發育和性(成)熟的各種激素的原料,

(3)讓孩子每天補充礦物質。由於身體發育的需要,對礦物質的需求加大。礦物質補充不足,很容易導致骨骼發育不健全和貧血等。一般來說,奶、豆製品中含鈣豐富,動物肝臟、蛋黃、黑木耳中含有豐富的鐵。

(4)保證孩子攝入充足的維生素。初中的孩子每日蔬菜和水果的總攝入量要不低於500克。

(5)讓孩子每天多喝水。水的攝入量不足,會影響機體代謝及體內有害物質及廢物的排出。每天除了正餐喝水,還需要額外補充至少1500毫升水。

方法二:教育孩子堅持體育鍛煉。

體育鍛煉可以使升入初中的孩子發育得更好、體育鍛煉不僅可以讓身體得到鍛煉,就連大腦也是得到訓練,可以讓大腦思考問題更靈活!

(1)有氧運動。游泳、慢跑、快步行走、滑冰、騎車、球類運動等有氧運動,有助於加速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和生長激素的分泌。一般來說,這些運動最好每周做3~5次,每次30~60分鍾,每天不超過2小時,可分2~3次進行。

(2)彈跳運動。這類運動有助於促進初中孩子身體高度的發育,比如跳繩、跳皮筋等。彈跳運動以每天1~3次,每次5~10分鍾為宜。

(3)伸展運動。這類運動可以增加身體的柔韌性,使體型變得優美,比如引體向上、韻律操、太極拳、踢腿、壓腿、芭蕾練習等。每周進行3~5次。

在進行這些運動的時候,家長一定要教導孩子注意安全。因為初中生是青春期發育階段,這一階段的骨骼和身體都發育較快,軟骨也比較多,所以彈性很大,並不容易骨折。但是在訓練的時候也不要超負荷,容易使這些組織變形,而且可能會不可逆!

方法三:幫助孩子保持身心愉快

初中階段的`孩子要想擁有一個強健的體魄,除堅持適當的體育鍛煉和注意營養衛生外,還要注意保持心情愉快、精神舒暢,要培養多種愛好,熱情與人交往,努力充實自己的精神生活。因為,心理健康與身體健康是相輔相成的,家長在關注孩子身體發育的同時,也要重視孩子的心理。對於剛跨入初中的孩子,若能從這些方面教育孩子,一定可以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如何培養孩子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2

第一招:作息時間管理

什麼時候起床、睡眠、鍛煉、學習?這些都要有固定時間的安排。

其中,對於體質健康,最為重要的就是每天一小時的體育鍛煉。體育鍛煉不是隨便玩玩,要一定強度的刺激強度,才能達到效果。專家推薦的強度是,平均心率保持在140~180之間,才算有效鍛煉。

為孩子把這些固定下來,身體有著每天固定的節奏。養成了好習慣,孩子就更容易把鍛煉堅持下來。

第二招:身體素質管理

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我們要讓孩子多參加走、跑、跳、投、攀爬等各種各樣的體育鍛煉和體育游戲。在鍛煉中增強孩子的肌肉力量和身體的耐力,對心肺功能發育也有好處。

家長可以督促孩子進行戶外鍛煉。小學、幼兒園的孩子每天三小時戶外鍛煉是比較適宜的。

第三招:身體姿態管理

在學校里經常能看到,孩子趴在課桌上寫字、身體歪斜著坐在座位上,同時,青少年中,斜肩、駝背這些問題也不少。是什麼原因導致孩子的身體姿態有問題?

有一個重要原因,家長們一定要注意——習慣性單側背書包。有些孩子為了「耍酷」,會把雙肩背包只背在一個肩膀上,書包重量只壓在一側,受力不均衡,就會引起身體姿態不同,這是不正確的。如果發現孩子有這個習慣,家長一定要督促改正。

第四招:體重管理

現在國家經濟發展好,各家各戶孩子的營養都很好,有的孩子就出現了超重肥胖的問題了。班上的小胖墩越來越多,這不是個好現象。

我建議家長們都在家裡放一個體重秤,及時觀察孩子的體重變化,定期測量,看孩子體重是不是在正常范圍之內。

第五招:用眼管理

目前全國兒童青少年的近視率在50%左右,預防孩子近視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課。

家長要注意觀察孩子的眼睛。如果小時候發現他斜著眼或者歪頭看東西,或者湊很近去看電視,這種行為表現可能是孩子眼睛存在先天問題。一定要及時發現,把握治療時機。

第六招:膳食管理

我們曾經做過一個調查,大部分家庭,特別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帶孩子的家庭,因為疼愛孩子,對孩子的飲食是不加以控制的。我們通常認為「能吃是福」。經常問孩子「吃飽了沒有?」認為吃飽了就是好的。

但是孩子的飲食是需要干預的,一定要平衡膳食。

如何培養孩子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3

每日營養標准表

人體每天所需的營養物質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維生素等。每個人每天所需的營養量因體質而異,一般推薦每天蛋白質攝入量為55-65克

脂肪大概在20-30克左右,水的攝入量在2500毫升左右,具體情況要根據身體吸收情況來判斷。日常的飲食要做到食物的多樣化,營養全面均衡,葷素搭配,不要挑食。

1.碳水化合物(糖)在人體中的比例1%-2%。構成分類功能缺乏過量成人攝入量食物來源,人體每天每公斤體重需要7.5g。

2.脂肪在人體中的比例10%-15%。一般食物中脂肪占人體總能量來源的20-25%(每天每公斤體重需要1-1.5g。

3.蛋白質 在人體中的比例15%-18%。每天每公斤體重需:0.8-1.2克、運動員除外。

4.礦物質 礦物質的特點:礦物質約占人體體重的5-6%,(碳、氫、氧、氮占總量的96%)。是人體必須的元素。

5.鈣:成人每天參考攝入800-1000mg,鈣的吸收利用率和來源。含鈣量豐富的食物有:奶及奶製品、小蝦皮、海帶、發菜、黃豆及製品、黑豆、赤小豆、各種瓜子、芝麻醬等。

6.磷: 成人每天參考攝入700mg,磷的食物來源豐富,一般不會缺乏。含量磷豐富的食物有:瘦肉、蛋、奶、動物的肝、腎、海帶、紫菜、芝麻醬、花生、干豆類、堅果、粗糧等

7.鈉: 成人每天參考攝入2.2g,鈉普遍存在各種食物中,含鈉量豐富的食物有:食鹽、醬油、鹽漬、腌制肉、煙熏食品、醬鹹菜、鹹味零食等。

8.鉀: 成人每天參考攝入2000mg,大部分食物都含鉀,蔬菜水果是最好的來源,每100g食物含鉀量高於800mg的有紫菜、黃豆、冬菇、赤豆等。

9.鎂: 成人每天參考攝入350mg,含鎂量豐富的食物:綠葉蔬菜、各種植物的種子及粗製穀物。

10.鐵: 成人男性每天參考攝入15mg,女性20mg。含鐵量豐富的食物有:動物肝臟、動物全血、畜禽肉類、魚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