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兒童樂園 » 什麼葯治兒童拉肚子
擴展閱讀
什麼孤單什麼的歌詞 2025-02-07 03:46:10
如何畫動漫鬼步驟 2025-02-07 03:45:27

什麼葯治兒童拉肚子

發布時間: 2023-07-28 12:04:27

A. 小孩拉肚子吃什麼葯止瀉快

小孩出現腹瀉可以使用調節菌群的葯物,還可使用腸黏膜保護劑以及抗分泌治療等。
1.調節菌群的葯物:益生菌口服,如雙歧桿菌、嗜酸乳桿菌、枯草芽孢桿菌等,有助於恢復腸道正常菌激晌群的生態平衡。對於急性水樣腹瀉,可以使用布拉酵母菌、鼠李乳桿菌等。

2.腸黏森鉛絕膜保護劑:能夠吸附病原體和毒素,增強腸道的屏障功能,常用葯物是蒙脫石散,使用此葯建議與其他葯物間隔兩小時服用。可能還會出現輕度的便秘,急性腹瀉患者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此葯1天,慢性腹瀉患者可以使用此葯2-3天,若症狀未改善,建議及時就診。

3.抗分泌治療:可抑制腸道水、電解質的分泌,可用於治療分泌性腹瀉。常用葯物有消旋卡多曲,能夠明顯縮短急性碩陽腹瀉患兒的病程,但是此葯不可與紅黴素、酮康唑、利福平等葯物同時使用。

小孩出現嚴重腹瀉時此姿,應及時醫院就診,以免出現水、電解質紊亂;同時使用以上所有葯物治療時,均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以免出現不良反應。

B. 寶寶腹瀉吃什麼葯好

寶寶拉肚子可使用抗菌葯進行對因治療,使用補液鹽、止瀉劑、益生菌制劑等葯物對症治療。

1.寶寶拉肚子常見於腹瀉,且以感染性腹瀉多見,對於細菌感染引起的腹瀉可使用青黴素、頭孢菌素等抗抗生素進行治療,對於真菌感染引起的腹瀉可使用氟康唑等抗真菌葯物治療,對於病毒感染引起的腹瀉尚缺乏有效的抗病毒葯物,通常以對症治療為主。

2.腹瀉的對症治療主要包括補液和止瀉兩方面,補液可使用口服補液鹽等葯物治療,止瀉可使用蒙脫石散等止瀉劑或雙歧桿菌等益生菌制劑進行治療。

寶寶拉肚子需結合病因和症狀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上述葯物需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用葯,避免自行用葯導致不良反應。

C. 兒童拉肚子用什麼葯好

兒童拉肚子用黃連素或者復方黃連素。
黃連素片屬於人工合成、植物提取葯,具有抑菌作用,對大腸桿菌等腸道細菌有明顯抑製作用,臨床主要用於急慢性胃腸炎,口服每次0.2g,一天3次。近年來研究發現黃連素在抗心力衰竭、降血脂、抗血小板、抗炎中發揮重要作用。具體用葯請結合臨床,由醫生面診指導為准。
黃連素片和復方黃連素從功效上來說基本沒有區別,黃連素片全名叫做鹽酸黃連素片,裡面有鹽酸小檗鹼0.1克,主要用於治療腸道感染和胃腸炎等。復方黃連素片裡面的成分也是鹽酸小檗鹼,並且配有木香、白芍、吳茱萸,這些葯物是黃連素片裡面沒有的,能夠清熱燥濕和行氣止痛,用於大腸濕熱、里急後重或者肛門灼熱以及腸炎等。從治療的效果以及作用上來看二者的區別是不大的,不同之處就在於復方黃連素片裡面加入了幾味中葯,所以它的效果更好。
復方黃連素片主要成分為鹽酸小檗鹼、木香、白芍等。主要功效為清熱燥濕,行氣止痛,用於大腸濕熱,赤白下痢,里急後重,主要治療急慢性腸炎、痢疾見上述症狀者。復方黃連素片對防治高血壓、高血脂症、糖尿病、心律失常有一定效果,而且還具有一定的防癌作用。一般患有慢性結腸炎、結腸息肉、食道炎的患者經常服用此葯。平時可以注意飲食調理,清淡飲食,忌食辛辣刺激、油膩、生冷的食物。多吃補益脾胃的,例如花生、大棗、茯苓、山葯等。也可配合腸炎寧、整腸生、乳酸菌素片。

D. 小兒腹瀉應該吃哪些葯

小兒容易出現腹瀉,尤其是在夏天腸胃疾病高發季,小兒腹瀉更為常見,那麼小兒腹瀉吃什麼葯好?在這里家長們列舉四種小兒止瀉葯,家長可根據小兒腹瀉類型,選擇合適的.葯物進行治療。

一、小兒功勞止瀉顆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濕止瀉。

用法用量:開水沖服,五周歲以下一次2。5克,五周以上一次5克,一日3次。

二、兒童益生菌沖劑

功能敬拿和主治:疾病、抗生素引起菌群失調,導致的兒童及嬰幼兒抵抗力下降;腸道菌群紊亂引起的營養消化吸收差;腹瀉、腹痛、腹脹、便秘;飲食不當;水土不適。

用法用量:每日一至二次,每次一包;取兒童益生菌沖劑加入到適量溫水或牛奶(37℃以下)中沖服。

三、丁桂兒臍貼

功能主治:健脾溫中,散亮盯寒止瀉。適用於小兒泄瀉,腹痛的輔助治療。

用法用量:外用。貼於臍部,一次1貼,24小時換葯一次。

四、健兒止瀉顆粒

功能主治:固脾止瀉。

用法用量:開水沖服,周歲以內一次6克,一至五歲一次6—12克,五歲以上一次12—18克,一日3次。

小兒腸胃比較脆弱,對於小兒腹瀉吃什麼葯,一定要慎重選擇,以上幾種止瀉葯對小兒使用副作用相對敏蘆較小,如果小兒腹瀉比較嚴重的,還可以服用一些其他止瀉葯物,如黃連素、慶大黴素糖漿。

E. 寶寶拉肚子吃什麼葯好

​寶寶拉肚子是嬰幼兒最常見的胃腸道疾病,嬰兒的消化功能有一定的限度,如果吃的食物超過承受能力就會發生腹瀉,在寶寶腹瀉的時候應該吃什麼葯。

第一種,思密達,思密達對消化道內的病毒病菌,及其產生的毒素具有極強的固定以及抑製作用,對消化道粘膜有很強的覆蓋能力,用於成人及兒童急慢性腹瀉或用於食道胃十二指腸疾病引起的相關疼痛症狀的輔助治療。

第二種,小兒腹瀉寧糖漿,是專門用於小兒腹瀉嘔吐,是由許多中葯材製作而成的,副作用小,家長可以放心給寶寶食用。

第三,庫克健兒止瀉顆粒,不僅具有固脾止瀉,調整腸功能紊亂促進小腸吸收的作用,而且還具有營養作用。

F. 寶寶拉肚子吃什麼葯

寶寶拉肚子吃什麼葯?一般可採用消食化積、疏風散寒、清熱利濕、健脾溫腎等功效的葯物。

寶寶拉肚子吃什麼葯

寶寶的腸胃系統比較脆弱,寶寶拉肚子吃什麼葯?孩子拉肚子應先去醫院化驗一下糞便,然後對症治療。腹瀉一定要注意是否有脫水的症狀,有一定要補液。

止瀉類:

保兒安顆粒:健脾消滯,利濕止瀉,清熱除煩,驅蟲治積。用於食滯及蟲積所致的厭食消瘦,胸腹脹悶,泄瀉腹痛,夜睡不寧,磨牙咬指。

小兒腹瀉寧合劑:補腎安神,健脾和胃,生津止瀉。用於脾胃氣虛所致的泄瀉,腹脹腹痛。

止瀉輔助葯物:

枯草桿菌腸球菌二聯活菌多維顆粒劑(媽咪愛):適用於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營養不良,腸道菌群紊亂引起的腹瀉,便秘,腹脹,腸道內異常發酵,腸炎,使用抗生素引起的腸粘膜損傷等症。

蒙脫石散劑(思密達):成人及兒童急、慢性腹瀉,用於食道、胃、十二指腸疾病引起的相關疼痛症狀的輔助治療,但該品不作解痙劑使用。

腸胃調理、健脾類:

小兒腸胃康顆粒:清熱平肝,調理脾胃。用於小兒營養紊亂所引起的食慾不振,面色無華,精神煩憂,夜寢哭啼,腹瀉腹脹。

小兒香橘丸:健脾和胃,消食止瀉。用於小兒飲食不節引起的嘔吐便瀉,脾胃不和,身燒腹脹,面黃肌瘦,不思飲食。

如何護理腹瀉寶寶

1、觀察記錄孩子腹瀉次數

生理性腹瀉多見於純母乳喂養的小兒或更換奶粉時,只要照顧得當就會好轉。但如果是病理性腹瀉,家長一定要注意觀察並記錄大便次數、性狀、顏色及量的變化。如果寶寶出現水樣且次數頻繁、口渴、尿量明顯減少等症狀,應帶寶寶到醫院做進一步治療。

2、用碗勺代替奶瓶

奶瓶特別是橡膠奶頭不易清洗消毒,很容易污染,導致小兒腹瀉。喂養寶寶的工具可改用碗勺,污染的機會比奶瓶要少。另外,寶寶夜晚睡覺要避免腹部受涼。

3、溫水洗屁屁

腹瀉患兒大便次數增多,應勤換尿布。每次大便後用溫水揩洗臀部(女孩子應自前向後沖洗),然後用軟布吸干。可塗以鞣酸軟膏,或復方硫酸銅鋅軟膏,防止產生紅臀。

嬰兒腹瀉的檢查

1、糞便檢查

消化不良:糞便有脂肪滴或少量粘液。

結腸性腹瀉:糞便量少,含黏液、膿血。

真菌性腸炎:糞便可見真菌抱子及菌絲。

腸炎:糞便含白細胞及偶見紅細胞及吞噬細胞。

2、胰腺外分泌功能試驗

試餐試驗(Lundh試驗)、苯甲醯-酪氨酸-對氨基苯甲酸試驗(PABA試驗)及促胰泌素試驗等。

(1)試餐試驗:以麵包片牛奶200ml、煮雞蛋1隻、乾酪50g(含脂肪20g蛋白質30g碳水化合物25g)為標准試餐作刺激劑,進餐後每隔分鍾分別測定血清胃泌素的濃度。

(2)苯甲醯-酪氨酸-對氨基苯甲酸試驗:口服後,收集6小時尿,測定其排出量。

3、小腸吸收功能試驗

(1)右旋木糖試驗:

口服一定量的D-木糖後測定血及尿中D-木糖的濃度。

小腸吸收功能不良者,尿中D-木糖排出量常減少。

(2)放射性核素標記維生素B12吸收試驗(Schilling試驗):

尿內放射性核素含量顯著低於正常。

(3)測定糞便中脂肪球、氮含量、肌纖維和糜蛋白酶含量:

糞便中肌纖維增多,糜蛋白酶含量降低。

糞便中含氮量增加:糖類吸收不良。

蘇丹Ⅲ染色,顯微鏡高倍視野下脂肪球高達100個以上:脂肪吸收不良。

4、小腸黏膜活組織檢查

適用於彌漫性小腸粘膜病變。

用小腸活檢管吸取小腸粘膜作病理檢查。

嬰幼兒不建議用此方法。

5、結腸鏡檢查

適用於回腸末端病變、大腸病變及其他潰瘍性病變。

6、逆行胰膽管造影檢查

適用於膽道及胰腺病變。

7、X線檢查

鋇餐或鋇劑灌腸檢查了解胃腸道的功能狀態、蠕動情況等。

8、B超、CT或MRI檢查

可觀察肝臟、膽道及胰腺等臟器有無與腹瀉有關的病變。

對消化吸收不良性腹瀉及腫瘤性腹瀉等均有輔助診斷價值。

9、呼氣試驗

多為14C-三醯甘油呼氣試驗,適用於脂肪吸收不良者。

口服14C標記的三醯甘油,由肺內呼出的14C標記的CO2減少,而糞中14C標記的CO2排出量增多。

10、其他:

(1)根據病情測定水分、電解質。

心電圖檢查了解血鉀情況:

低鉀:T波平坦,然後代倒置,ST段降低,常出現U波,有時與T波融合。

嚴重低鉀:室性早搏及室性心動過速,個別重症有心室纖顫。

(2)驚厥:測血清。

(3)重症或不易判斷者:測血清鈉、鉀、氯化物和血氣分析,或測二氧化碳結合力。

嬰兒腹瀉的預防

1、按時添加輔食,但不能同時添加幾種輔食。

2、鼓勵母乳喂養,尤以生後4-6個月和第一個夏季

3、注意飲食衛生和水源、餐具的清潔,並作到飯前便後要洗手。

4、食慾不振或在發熱初期,減少奶和其它食物入量,改為口服補液鹽配成飲料。

5、夏季避免繼奶、過食或食用富於脂肪的食物,同時少穿衣服、注意居室通風。

6、及時治療營養不良佝僂病或腸道外感染。

7、防止感染性腹瀉的病菌傳染:

(1)嚴重消毒病房,隔離患者

消毒方法:過氧乙酸煙熏、用新消毒表面消毒再、紫外線照射。

(2)注射相關疫苗

8、加強宣傳小兒腹瀉的預防措施。

9、飲食療法:輕症減少奶量,代以米湯、糖鹽水等;重症應禁食8-24小時,並靜脈補液。

10、液體療法:

(1)口服法 適用於輕度脫水或嘔吐不重者。補液量按每公斤體重100毫升/日計算,分數次服用。

(2)靜脈補液法 用於中度、重度脫水。

11、控制感染:針對病因,選用抗菌葯物。

12、對症治療:腹瀉可口服1次碳酸鉍或輕酸蛋白。助消化可口服胃蛋白酶合劑,或多酶片。依病情對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