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沙家浜怎麼玩
常熟沙家浜地處陽澄湖畔,近年來景區日趨完善,水面蘆葦盪從最初的150畝增加到現在的2200畝,湖盪中菱荷相間,蘆葦密布,古色古香的畫舫載著遊客穿行在蘆葦迷宮中,尋覓抗日戰爭時期發生在蘆葦盪的故事;岸上有按抗日戰爭時期建造的江南小村莊、沙家浜革命傳統教育館、新四軍活動舊址等,依稀讓遊人瞥見阿慶嫂、郭建光的身影。
區介紹
沙家浜,地名,景區名,位於江蘇省常熟市東南方,陽澄湖邊,與蘇州市相城區、崑山市交界處。 沙家浜景區是全國百家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華東地區最大的生態濕地公園。 沙家浜
在20世紀60年代、70年代唱遍全國的樣板戲《沙家浜》所講述的故事就發生在這一帶。抗日傳奇故事與當地的陽澄湖、蘆葦盪、大閘蟹等地方特色,豐富了這個景區的文化內涵。 因京劇《沙家浜》[1]而家喻戶曉。抗日戰爭時期,在蘆葦盪的綠色帳蔓里,新四軍戰士和沙家浜人民共同譜寫了一首首壯麗的戰斗詩篇。現辟有蘆葦盪、教育館、春來茶館等景點。 沙家浜風景區位於秀麗明媚的陽澄湖畔,東接滬寧高速,蘇嘉杭高速在沙家浜設有互通,風景區正門緊靠錫太一級公路,交通十分便捷。 沙家浜風景區佔地5000畝,是全國百家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國家AAAA級旅遊區、國家城市濕地公園、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名列全國30條紅色旅遊精品線和全國123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目前形成了革命傳統教育區、紅石民俗文化村、國防教育園、蘆葦迷宮、水上休閑活動區、橫涇老街影視基地、美食購物區等功能區域和竹林幽徑、阡陌葦香、柳堤聞浪、隱湖問漁、雙蓮水暖等一批景點。 景區追求大自然生態和野趣,營造水鄉「森林公園」,各個不同的地塊,形成了春景、夏景、秋景、冬景以及萬竹島,同時追求「蘆花放、稻穀香、岸柳成行」的意境,綠化與蘆葦構成一個協調、和諧的大自然生態景觀,春是桃紅柳綠,夏是荷藕飄香,秋是杏林盡染,冬是雪融蘆花,四季如詩如畫。碧波之上,櫓聲咿呀、漁歌陣陣;萬綠叢中,鳥兒婉啼、葦香撲鼻,展示了原汁原味的水鄉特色。此外,獨具特色的端午龍舟賽、民俗風情展、風箏表演、江南吳歌會等活動,也體現了沙家浜深化的文化內涵。 景區推出的探訪《沙家浜》故事,追尋阿慶嫂、郭建光蹤跡,接受愛國主義教育之「紅色教育游 」;忘卻都市喧囂,呼吸新鮮綠色空氣之「綠色生態游」;品嘗陽澄湖大閘蟹,享受「持螯賞菊、對酒當歌」意境之「金色美食游」;漫步沙家浜古鎮,品味浪漫與懷舊的「影視文化游」,以獨特的魅力享譽旅遊市場。 沙家浜風景區最新導覽圖
沙家浜革命歷史紀念館
沙家浜革命歷史紀念館位於全國百家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一的沙家浜風景區,佔地面積6400平方米,建築總面積4492平方米,採用歷史圖片、模擬環境、實物展出、半景畫、聲光電等現代藝術手法,緊扣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兩大主題,主要展示了沙家浜的革命歷史、新四軍在這里開展抗日游擊戰的戰斗歷程、後方醫院傷病員養傷的情況、京劇《沙家浜》的誕生歷程和沙家浜部隊的發展歷史等情況,真實生動地反映了沙家浜的革命斗爭史實,已成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紅石民俗文化村
紅石民俗文化村集江南水鄉特色建築之大成,再現抗日戰爭時期江南水鄉小村風貌,建築依水而建,前是寬闊水面,櫓聲咿呀,葦葉青青,一派水鄉恬靜;後是新篁、荷塘、小溪,一片農家景象,展現了沙家浜獨特的民俗風情。 紅石民俗文化村設有文昌閣、土地廟、根雕館、婚俗館、古船館、春來茶館、古戲台等景點,其中古戲台定時演出京劇《沙家浜》著名唱段如智斗等,具體時間為每天上午9:30-10:00,下午13:30-14:00。
蘆葦迷宮
沙家浜蘆葦活動區是整個景區的核心,分成水上和陸上蘆葦迷宮兩大區域,縱橫交錯的河港和茂密的蘆葦,構成遼闊、狹長、幽深、曲折等多種形態的水面或陸上蘆葦空間,形成一個個迷宮,為遊客提供了一個追尋野趣和體驗新四軍輾戰蘆葦盪情景的場所,漫步、泛舟其間,鳥兒婉啼,涼風習習,葦香撲鼻,野趣橫生。
橫涇老街影視基地
橫涇老街影視基地保存了農村建築舊貌,吸納江南小鎮精華,重現了上世紀三、四年代的江南鄉間風貌和文化特徵。三十集電視連續劇《沙家浜》就是在這里完成的,此外還有《三言二語》、《金色年華》、《中國酒王》、《茉莉花》等電視劇到此取景拍攝。橫涇老街影視基地每天定時有挑花擔表演和婚俗表演,此外,京劇《沙家浜》每天上午10:45-11:15,下午14:30-15:00准時上演。
國防教育園
沙家浜國防教育園位於沙家浜革命歷史紀念館北側,佔地130畝,由拓展訓練區、彩彈射擊區、軍事武器展示區、搶灘登陸射擊場、戶外野營帳篷區等部分組成,是沙家浜風景區為增強公民國防觀念,普及國防知識,增強旅遊可參與性,全面提高青少年素質而建設的又一新的亮點。
春來茶館
春來茶館再現了當時遍布沙家浜村落的小茶館原形,「壘起七星灶,銅壺煮三江;擺開八仙桌,招待十六方」。竹林嬉戲、聽戲品茗,盡享農家生活樂趣,與蘆葦迷宮相得益彰。良好的大自然生態,是追求回歸自然「綠色旅遊」的極佳選擇。
文昌閣
文昌閣又名魁星閣,文昌,星官名。中國神話中主宰功名、祿位的神,舊時多為讀書人崇祀。沙家浜歷史第一個共產黨支部於1928年4月在文昌閣內建立。革命烈士石楚材在1927年至1929年間,經常以文昌閣為基地,開展革命活動,所以我們現在重建文昌閣。文昌閣有二層,樓下那張掛的是文昌帝君像,樓上展示的是孔子十大弟子的一位—常熟人言子(子游),以及常熟歷史上的八個狀元。天下學子若在此朝拜,感動文昌帝君,高考即便不是狀元,也會名列前茅。
古船館
韋文禧是一個舟船愛好者。十餘年來,在黨的關懷下,在省、市文聯和民間藝術家協會的支持下,特別在我國古代船舶研究領域的學者、專家、教授的指導下,經過自己不斷的學習和實踐,使他對古代船舶製作結構和設計有了新的認識、了解和提高,試制了一批仿古船模型,得到了我國古船舶界的肯定。他餘生的最大願望,就是辦一個古船舶模型作品展。深知願望和客觀相差甚遠,說白了是一個夢在常熟市委、市政府領導的直接重視和關心下,在各大媒體的宣傳報道鼓勵下,特別是沙家浜黨委和管理區無償提供展覽場館,提供資金資助,他的願望實現了,辦成這次展覽,終於圓了我的夢。他的船模反映出我國祖先在各個歷史時期為中華民族的航海史和造船史,再現宏偉光輝的船舶發展史。
沙家浜度假村
沙家浜
度假村簡介 沙家浜度假村座落在沙家浜鎮昆承湖邊,有100幢具有異國情調的高級別墅,與此配套的有高標准會議中心、星級賓館等食宿、會議服務設施,設有水上運動場、康健館、高爾夫訓練場、卡丁車賽車場、網球訓練場等健身、娛樂活動項目。擁有3000個床位沙家浜度假村是華東地區最大的職工休度假中心,並已逐步形成上海市各級幹部、產業工人在沙家浜進行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休閑度假,開展上海與蘇南信息交流、經濟協作「三位一體」的基地。 交通信息 南京——滬寧高速——蘇嘉杭高速——沙家浜出口,行程約2小時 上海[2][3]——滬嘉高速(A11)——沿江高速——蘇嘉杭高速——沙家浜出口,行程約1小時 杭州——蘇嘉杭高速——沙家浜出口,行程約1.5小時 公交111路可直達景區大門口。 常州——滬寧高速——蘇嘉杭高速——沙家浜出口,行程約2小時 周邊信息 購物:藍印花布系列、蘆葦畫系列、竹木工藝品、血糯、沙家浜爊雞等,江南水鄉影視基地還有現場製作的小布鞋、小竹籃、草鞋等。 美食:沙家浜的飯店基本集中在鎮上幾個地方,很容易找到。以江南水鄉的農家菜為主,景區自產的魚類特別鮮美,「六月黃」螃蟹正當時令。 紅葉村裡有許多茶館,選擇靠水的比較好;南方人把喝茶叫「吃茶」,吃茶時最好還是點當地特產的茶葉,有味道。 開園時間 開園時間:7:30-17:30 地址:江蘇省蘇州市常熟沙家浜風景區 沙家浜門票價格 常熟沙家浜門票 淡季80元(12月—5月),旺季100元(6月—11月) 常熟旅遊一票通套票(常熟市沙家浜取票點)125元 常熟沙家浜+陽澄湖大酒店普標2人套餐 368元 沙家浜休閑1日游直通車(上海出發) 108元
沙家浜蘆盪濕地
沙家浜蘆盪濕地佔地998畝,總投資共一億元,圍繞凸出濕地的典型特徵,著力打造亞熱帶地區的典型濕地園區。通過選擇蘆葦、蘆竹、蒲葦、朴樹、女貞等當地典型的濕地植物與耐水濕植物,營造具有江南水鄉特徵的濕地植物群落。通過河道調整,形成凹凸程度豐富的濕地水岸線,增加島嶼破碎度,生成理想的濕地空間形態。通過土方改造,形成水下坡地,營造出適宜各類濕地植物生長的淺水區域。通過還原常熟典型的古鎮村落,為遊客展現原汁原味的傳統江南水鄉漁民特有的生產、生活狀況與民風民俗。通過設置豐富多樣的參與性活動,吸引遊人特別是年輕人的參與,使遊客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了解各種濕地知識,增強環境與生態意識。 「綠波不盡塵難染,蘆葦深處浮人家」。粉牆黛瓦、小橋流水的蘆盪人家,飛鳥閑逸、游魚戲水的濕地漁樂園,荇菜參差、葦葉搖曳的濕地植物園,描繪了明日沙家浜愜意田園的詩意畫境,展現了沙家浜不一樣的大自然樂趣。 蘆盪人家位於景區西南角,還原常熟典型的江南水鄉古鎮村落,主要目的是為遊人提供原汁原味的傳統江南水鄉生活狀況與民風民俗的特色住宿。該區域建築面積3274平方米:內有蘆盪水街(2090平方米)、雲慶會館(320平方米)及鄉間農舍(144*6=864平方米)。 該區設計以蘆盪水街為主,結合雲慶會館和鄉間農舍的特色化餐飲住宿,完善了沙家浜景區接待設施。景區中,錯落有致的民居老街營造出了一個個生動的街巷空間,其濱水部分的棧橋、平台等,以增加水面層次,增強水體空間感,使街巷尺度與水體空間得到和諧的融合。通過這種人文化的濕地景觀,使沙家浜自然古樸的氣息得以再生,同時也豐富了沙家浜景區的水域空間。 濕地漁樂園位於景區東南角,主要目的是為遊人提供能感受濕地動植物景色及濕地系統原理的場所,寓教於樂,游樂性強,參與度高。該區域建築面積425平方米:包括魚樂軒(285平方米)、公廁(140平方米)。 漁樂園中各種不同的景點,形成了河藕飄香,雪融蘆花,四季如詩如畫的江南濕地景觀。各種不同的濕地動物觀賞寓教於樂,蟹趣灘、覓蝦台等沼澤體驗區及凈水潭、濁水潭等展示濕地生態循環系統的景觀設計,既展現了沙家浜江南魚米鄉的漁作文化,豐富了景區體驗性活動項目,又全方位多側面地揭示出濕地作為「地球之腎」的奧秘。 濕地植物園位於景區西北角,主要目的是為遊人提供觀賞濕地植物的平台。該區域面積約30000平方米,其中陸地面積約10000 平方米,水體面積約2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430平方米(包括濕地站和公廁)。 植物園以江南地帶性植物景觀、景觀結構為營造核心,成為展示以蘆葦、菖蒲、香蒲、荇菜等江南濕地植物品種為主的專類植物園。由高到低、由大到小、由整到零的景觀結構,既符合破碎度較高的濕地景觀特色,也滿足建築、交通等功能需求。通過豐富流暢的道路及棧橋穿插,將破碎的濕地景觀串聯,形成整體。打造了沙家浜富有江南水鄉氣息的多元化生態環境系統。
沙家浜門票信息
沙家浜旺季(1月-6月)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