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燉雞湯放了紅參小孩子能不能吃點雞湯
不能。 孩子吃補品的危害 1、經常給孩子服用補品補葯,即使孩子還是學齡學兒童,甚至是未滿周歲的嬰兒也可能會發生性早熟。 2、加重原有病症。如果服用與自己體質相抵觸的補葯,不僅無益,還可加重病症。如偏陽虛的人服用滋陰葯物,則陽虛更甚;偏陰虛的人服用壯陽葯,則陰更虛;腸胃常脹氣的人再服人參、黃芪等補氣葯,病症將更加重。 3、人參中毒。未經醫生指導而濫服人參中毒者大有人在。據專家研究分析,連續服人參1個月,每日3克,大多數人再現極度興奮、煩躁失眠、甚至精神錯亂或出現人格喪失。 4、出現消化道症狀。小孩脾胃薄弱,在服用熟地、龜板、鱉甲、首烏後,常可致上腹脹悶、苔膩、食慾減退、腹瀉或便秘等。 5、過敏反應。曾報道一小孩在服用鹿茸精後,出現呼吸困難,蕁麻疹等過敏反應。其實,鹿身上的葯大都屬溫熱性壯陽葯,根本不適宜小兒服用。 6、內分泌失調。經常亂服補葯,還會造成機體內分泌功能紊亂,出現性早熟、免疫力降低、智力下降。 7、其它症狀。擅自亂補,尤其是葯性偏溫熱的補葯,常可出現鼻衄、齒齦出血、口渴、便秘等。由上可見,兒童是不能亂補的。兒童即使「虛」也是脾虛,而成人和老人多為腎虛,所以小孩也不能服成人補葯。
❷ 給小孩煲湯能放中葯材嗎
老廣一年四季都少不了各種湯水,尤其在乾燥的秋冬季節,喜歡煲點老火靚湯給全家人滋潤。老廣煲湯,喜歡在裡面放些中草葯。但這些含有中葯材煲出來的湯小孩子能喝嗎?專家指出,目前臨床上最常見的誤區是給大人煲的含中葯材的湯,不管是壯陽還是滋陰,竟然也給寶寶喝,結果導致孩子身體越來越虛。 忌用清熱解毒的苦寒葯材 黃啟輝副教授說,一般而言,健康的小孩是正常體質,並不會陽虛或陰虛,因此,所有的壯陽、滋陰、尤其是含有苦寒葯材煲出來的湯水都不要給小孩喝,用了反而會破壞陰陽平衡。黃啟輝副教授提醒,對孩子而言,陽氣為身體健康之本,家長要注意保護好孩子的陽氣,苦寒葯材易傷陽氣。如看到中成葯的說明書里有清熱、解毒等功用的多為苦寒葯,如果錯用了這些葯材來煲湯,那麼就會導致孩子脾腎受損。此外,西醫里的抗生素,也會造成小孩自汗、盜汗、胃口差,相當於中醫苦寒之葯,家長也不可亂用、濫用。家長還要注意不要讓孩子吃多了生冷的東西,如雪糕、汽水等冷飲,這也容易傷了孩子的陽氣。 如果孩子有病,真要補,就必須按照醫生的指導,把握用量,不要覺得反正是湯水,而不是葯,喝多少無所謂。而且孩子病一好,就應該停止使用。如果孩子的確需要清熱解毒,則建議用一些平性食物來達到功效,如紅蘿卜、馬蹄、竹蔗等。另外,必須記住的是,大人和小孩喝的湯不能混在一起喝,否則常常會適得其反。 宜用黨參、谷芽等健脾葯材 那麼平時想給小孩煲些湯水,可加些什麼葯材呢?黃啟輝副教授說,健脾胃的中葯,都能給小孩用。脾為後天之本,寶寶脾胃功能差,應健脾,宜用健脾中葯煲湯。脾胃好了,孩子的體質就上去了,自然就少病少痛,平安長大。黃啟輝副教授說,常用的健脾胃中葯有黨參、谷芽、麥芽、山楂、獨腳金、淮山、茨實、蓮子、茯苓等。這些葯材有健脾開胃、消滯的作用,對脾胃虛弱的孩子,可以常常煲點喝,分量也無需太多,3歲以上的孩子每次10-15克便可以了。 還有太子參,又叫孩兒參、童參,有補氣益血、生津、補脾胃的作用,對小孩夏季久熱不退、飲食不振、肺虛、咳嗽、心悸等虛弱之症以及病後體弱無力、自汗、盜汗、口平等症都有很好的輔助效果,平時也可以用來煲瘦肉湯給孩子喝。另外,調理脾胃時可多吃一些淮山黨參瘦肉粥,若平時痰多,還可加入一些健脾化痰的葯材,如南北杏,川貝等。 孩子傷風感冒未愈,不要進補 黃啟輝副教授說,小孩一般肺弱,傷風感冒、拉肚子、發燒、咳嗽、痰多時都不能進補。有的家長太愛護孩子,感冒沒好,就急急忙忙地想補回感冒時落下的虛弱,這樣恰恰會造成外感存內,孩子的感冒反復不愈。比如黃芪,補氣效果明顯,有人用來醫治小兒盜汗,感冒的小孩出的汗會比往時多,有的家長就用它來煲湯給寶寶喝。其實這種做法並不恰當,黃芪性溫,感冒未清,不能使用。除非是明顯的氣虛,否則就是日常煲湯,也不能常用。還有的家長自己補血,阿膠、熟地、枸杞、當歸都是常用葯材,但是這些葯材對孩子而言,太過膩滯,除非中醫辨證認為血虛非常明顯,否則都不要使用。 ●實例分析 三個典型的不適合孩子常喝的湯 ◎沙參玉竹麥冬煲老鴨 有位老人家體質屬於陰虛,常年喝沙參玉竹麥冬煲老鴨湯,這位老人家喝是對症,但她每次喝湯時也給年幼的外孫喝。幾個月下來,孫子就成了陽虛體質,動不動就感冒發燒、咳嗽、鬧肚子,反反復復,很鬧心。黃啟輝副教授說,沙參、玉竹、麥冬還有老鴨,都是滋陰、清熱的,對廣東的濕熱天氣來說是款很好的湯水。但這款清補涼湯小孩若長期喝,則會損傷陽氣,陽氣不足,就不能把濕氣排出體外,會造成孩子脾腎虛弱,按西醫說就是免疫力低下,孩子容易生病。 ◎雞骨草煲豬橫脷 廣東人常用的雞骨草煲豬橫脷,豬橫脷是豬的脾臟,按照中醫以形補形的原則,小孩食用可以補脾,但黃啟輝副教授指出,雞骨草清熱解毒,對小孩而言卻過於寒涼,常喝也會傷了陽氣。 ◎田七燉雞 廣東民間有種說法,用田七燉雞給孩子喝,可長高。對於這道湯,黃啟輝副教授說,田七有生熟之分,生田七是治療跌打刀傷的良葯;熟田七則可以補血補氣、祛淤生新,婦女產後可服用。但是,不管生熟田七,對孩子嬌嫩的身體都是葯性過猛,屬虎狼之葯,除非真生了病,否則日常食療不宜用。 ●特別提醒 冬蟲夏草煲湯只適合哮喘或肺腎虛弱的孩子 能否用冬蟲夏草煲湯給孩子喝?不少家長都關心這個問題。黃啟輝副教授稱,中醫強調辨證用葯,有哮喘或肺腎虛弱的寶寶是可以用冬蟲夏草煲湯,但要注意減量,每次3g為宜,而其他健康孩子,一般情況下不要用來煲湯喝。又像海參、蓯蓉等溫陽葯,能溫腎燥陽,小孩多為「純陽之體」,容易引起上火,不宜使用溫陽葯材煲湯喝。黃啟輝副教授說,臨床中還特別常見的是一些家長給孩子吃昂貴或難得的葯材,比如羊胎盤等。其實,胎盤里含有大量的雌激素,對小孩特別是圍青春期的孩子來說,吃這類食物會引起性早熟。此外,常用的人參、鹿茸、蜂王漿等都是含有性激素的,孩子長期服用會導致性早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