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殘疾兒童康復救助項目
法律分析:包括以減輕功能障礙、改善功能狀況、增強生活自理和社會參與能力為主要目的的手術、輔助器具配置和康復訓練等。
法律依據:《國務院關於建立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的意見》二、制度內容
(一)救助對象。
救助對象為符合條件的0—6歲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等殘疾兒童和孤獨症兒童。包括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的殘疾兒童和兒童福利機構收留撫養的殘疾兒童;殘疾孤兒、納入特困人員供養范圍的殘疾兒童;其他經濟困難家庭的殘疾兒童。其他經濟困難家庭的具體認定辦法,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制定。有條件的地區,可擴大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年齡范圍,也可放寬對救助對象家庭經濟條件的限制。
(二)救助內容和標准。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據本地實際確定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基本服務項目和內容,包括以減輕功能障礙、改善功能狀況、增強生活自理和社會參與能力為主要目的的手術、輔助器具配置和康復訓練等。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據本地財力狀況、保障對象數量、殘疾類別等,分類確定康復救助基本服務項目的經費保障標准,並建立動態調整機制。
(三)工作流程。
申請。殘疾兒童監護人向殘疾兒童戶籍所在地(居住證發放地)縣級殘聯組織提出申請。監護人也可委託他人、社會組織、社會救助經辦機構等代為申請。
審核。對於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的殘疾兒童和兒童福利機構收留撫養的殘疾兒童的救助申請,以及殘疾孤兒、納入特困人員供養范圍的殘疾兒童的救助申請,由縣級殘聯組織與民政、扶貧部門進行相關信息比對後作出決定;其他經濟困難家庭的殘疾兒童的救助申請的審核程序,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規定。
救助。經審核符合條件的,由殘疾兒童監護人自主選擇定點康復機構接受康復服務。必要時,由地級以上地方殘聯組織和衛生健康等部門指定的醫療、康復機構做進一步診斷、康復需求評估。定點康復機構由縣級以上地方殘聯組織會同衛生健康、教育、民政等部門按照公開擇優原則選擇確定。
結算。在定點康復機構接受康復服務發生的費用,經縣級殘聯組織審核後,由同級財政部門與定點康復機構直接結算,結算周期由縣級殘聯組織商同級財政部門確定。經縣級殘聯組織審核同意在非定點康復機構接受康復服務發生的費用,由縣級殘聯組織商同級財政部門明確結算辦法。
(四)經費保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將殘疾兒童康復救助資金納入政府預算。中央財政對各地給予適當補助。
B. 7歲兒童智力低下怎樣做康復(兒童智力發育遲緩如何康復)
每一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健康地成長,當孩子出現智力發育遲緩時,對很多家庭來說,無疑是烏雲密布。
而正是因為這樣,我們更應該幫助孩子更早地進行康復訓練,才有機會讓輕微智力遲緩的孩子接近正常,中度患者可以更好地融入生活。
除了醫學上系統的治療方法,在生活中家長可以採取以下的方法:
刺激感知
孩子已經充分的擁有了視覺、聽覺和觸覺。
視覺上 :家長可以讓孩子追尋和注視彩色運動的物體。
聽覺上: 讓孩子多多尋找可以發出聲響的玩具,並且為孩子播放音樂、給孩子講故事。
觸覺上: 多帶孩子帶戶外,玩沙土、游泳等,擁抱孩子。
因為智力遲緩的孩子,感受外界的能力相對較弱,因此家長因外界的事物,不斷地向孩子重復,以此來增強孩子大腦的刺激,增加識別的能力。
培養認知能力
家長盡可以地為孩子多灌輸一些日常的事物。
比如通過識字卡片認識動物、蔬菜等。並且教會孩子家庭的位置,坐公交的方法,以及學會認識時間、一星期有幾天的知識。
多同孩子交流
面對有障礙的孩子,家長應在孩子還沒有學會說話的階段,就應該通過誇張的表情、肢體和語言傳遞自己的想法。
後續可以多採用問答的句式,引導孩子自己用語言表達。
充足的營養
對於智力發育遲緩的孩子,除了日常的訓練,充足的營養也是必不可少,可以促進智力的發育。
前期進行母乳喂養,後期合理添加輔食,我們可以多為孩子增加含有鈣、鐵、鋅、硒微量元素的食物,對孩子成長發育都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家長要耐心地陪伴孩子成長,相信能夠看到孩子的變化,能夠更好的擁有生活的能力。
有關孕產、喂養、輔食、育兒相關的問題,歡迎來「兒醫通在線」提問哦!兒醫通也會認真閱讀並回復大家的每一條留言!
- END-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
持續了解更多育兒知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