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10歲男孩原地高抬腿跑30秒後,休息2分鍾,脈搏1分鍾跳多少次
脈搏1分鍾跳70-100次左右。正常成人為每分鍾60~100次,常為每分鍾70~80次,平均約每分鍾72次。老年人較慢,為每分鍾55~60次。脈搏的頻率受年齡和性別的影響,胎兒每分鍾110~160次,嬰兒每分鍾120~140次,幼兒每分鍾90~100次,學齡期兒童每分鍾80~90次。
運動和情緒激動時可使脈搏增快,而休息、睡眠則使脈搏減慢。成人脈率每分鍾超過100次,稱為心動過速;每分鍾低於60次,正常人脈率規則,不會出現脈搏間隔時間長短不一的現象。正常人脈搏強弱均等,不會出現強弱交替的現象。
(1)兒童的脈搏一分鍾多少擴展閱讀:
心率變化與心臟疾病密切相關。如果心率超過160次/分鍾,或低於40次/分鍾,大多見於心臟病患者,很多人都會有竇性心動過緩伴不齊,對於多數人來說是正常的,不必過於擔心。竇性心動過緩是指心率低於60次/分鍾的人。
是否會出現此症狀,與其心跳過緩的頻率和引起心跳過緩的原因有關。在安靜狀態下,成年人的心率若在50~60次/分鍾之間一般不會出現明顯症狀。尤其是一些訓練有素的運動員以及長期從事體力勞動的人,在安靜狀態下即使其心率在40次/分鍾左右也不會出現明顯症狀。
B. 正常人脈搏一分鍾跳多少次
脈搏的頻率受年齡和性別的影響,嬰兒每分鍾120-140次,幼兒每分鍾90-100次,學齡期兒童每分鍾80-90次,成年人每分鍾70-80次。
另外,運動和情緒激動時可使脈搏增快,而休息,睡眠則使脈搏減慢。成人脈率每分鍾超過100次,稱為心動過速,每分鍾低於60次,稱為心動過緩。
(2)兒童的脈搏一分鍾多少擴展閱讀
臨床上有許多疾病,特別是心臟病可使脈搏發生變化。因此,測量脈搏對病人來講是一個不可缺少的檢查項目。中醫更將切脈作為診治疾病的主要方法。病情危重,特別是臨終前脈搏的次數和脈率都會發生明顯的變化。脈搏的變化也是醫生對病人診斷的其中一項依據。
常參加各種強度適宜的運動,就會使靜息心率變慢。雖然運動時心率加快,但運動能使心功能得到鍛煉,從而使靜息心率減慢。一般適宜的運動心率是「170-年齡」,如一個50歲人,運動心率控制在120次/分鍾為宜,過快說明運動量過大,達不到也起不到效果。
運動前要自覺舒適、無疲勞感,一般運動不要超過1小時,而且每次最佳時間為30分鍾~60分鍾,每周至少堅持3次運動。心率增快危害健康、縮短壽命,增加心血管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C. 一般10歲兒童脈搏一分鍾跳動多少下
十歲孩子一分鍾脈搏80-90次左右。如果100以上就是心律失常。不發燒出現心率快,這個就是提示有快速性心律失常引起的改變,還是需要去醫院檢查一下心電圖和動態心電圖明確的。根據檢查結果選擇葯物治療,同時也需要進一步的檢查一下引起律失常的原因,避免病情的反復出現的。加強休息保證睡眠。
D. 五歲小孩子一分鍾心跳是多少
心跳速度即每分鍾脈膊次數。兒童正常的脈膊速度,一般如下: 胎兒140-150次/分; 初生嬰兒130-140次/分; 一個月至1歲110-130次/分; 2歲96-115次/分; 3歲86-105次/分; 7-14歲76-90次/分。 謝謝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