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兒童樂園 » 兒童來例假前的徵兆有哪些
擴展閱讀
伯樂雲9年級數學知識 2025-02-08 00:20:49
天津市內六區教育怎麼樣 2025-02-08 00:10:41

兒童來例假前的徵兆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3-07-19 16:42:00

『壹』 兒童幾歲來月經

病情分析: 女孩子到了一定年齡,每一個月都有一次子宮出血,稱為月經,第一次來月經稱為初潮,大多發生在13~14歲。近年來,初潮年齡有提前的趨勢,有的女孩9~10歲就來月經。初潮以後,每隔一定時期行經一次,稱為月經周期,這次月經來潮到下次月經來潮間隔的天數,一般是28~30天。但時間長短因人而異,從20~40天都算是正常的。每次行經持續流血4~5天左右。;由於青春期卵巢功能還沒完全發育成熟,所有初潮後月經可有一段時間不規律,半年至一年後才會有規律的行經。 月經量為50~60毫升,少的20毫升,多的可達100毫升。如果月經量太多,就應該去醫院就診。 月經期,有些女孩子腰酸、小肚子發脹、甚至肚子疼,同時有疲勞、發困、易激動等症狀,這屬於正常現象。但由於月經期抵抗力降低,加上子宮內膜脫落,子宮內有創口,加之經血沖淡陰道內的酸性分泌物,容易造成感染,所以經期一定要注意衛生。 (1) 勤換月經墊。 (2) 每天用溫水擦洗外陰,洗澡不可盆浴,以免污水進入陰道,引起感染。 (3) 大小便後,擦拭時由前向後,以免將肛門處的細菌帶至外陰。 (4) 少吃生冷或有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酒等。 (5) 多喝開水,保持大便通暢。 (6) 保證充足的睡眠。 (7)不要做激烈運動,不要從事重體力勞動,以免使盆腔充血,造成經血過多或月經延長,影響健康。 (8) 避免受涼,尤其不要用冷水洗澡、洗腳,或坐在涼地上,因受涼會使血管收縮,產生痛經現象。 (9) 保持樂觀穩定的情緒。

『貳』 小女孩該來月經前會出現什麼狀況

女孩的第1次月經稱為月經初潮(Menarche)。大多數女孩的初潮年齡為12-14歲。出現初潮之前,女孩的乳房已經開始發育,身高突然增長,也有的已經長出了陰毛或腋毛。一般地,初潮常常是不排卵月經,初潮後數月至1年才有排卵。 出現月經初潮的早晚與遺傳、營養、環境等因素有關。出現初潮之前,女孩的乳房已經開始發育,身高突然增長,也有的已經長出了陰毛或腋毛。一般地,初潮常常是不排卵月經,初潮後數月至1年才有排卵。月經初潮的出現是性成熟開始的重要標志。其後身高增長變慢,每年大約不超過6.5厘米。 春發育期的女孩,突然有一天,不經意間發現自己下身陰道里自動流出血液,謂之月經初潮。由於遺傳因素、地理環境、氣候因素、生活和社會環境的影響,不同種族、不同地區人群以及不同個體之間,月經初潮年齡存在很大的差異。 眾所周知,在青春期以前,生殖器官發育緩慢,處於幼稚狀態,進入青春期後即迅速發育。卵巢在8歲以前很小,8~10歲時發育很快,以後直線上升。子宮在10歲期間也迅速發育,宮體明顯增大,長度增加一倍。月經來潮與卵巢和子宮內膜的周期性變化有關。從青春期開始,卵巢內的卵子陸續發育成熟並排出。與此同時卵巢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促使子宮內膜增厚和血管增生,為受精卵在子宮內發育成熟和種植創造條件。排出的卵子如果沒有受精,卵巢的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分泌會很快減少,引起子宮內膜組織壞死脫落,血管破裂出血。脫落的子宮內膜碎片連同血液一起由陰道排出稱為月經。在月經初潮時,卵巢重量僅為成熟時的40%。以後卵巢繼續發育長大。由於卵巢的功能和調節機能不穩定,在月經初潮後的半年到一年時間內,月經不一定按規律每月來潮,初潮後,有的隔幾個月、半年甚至一年才第二次來潮,這不是病理現象,以後會逐月按時來潮。每次月經出血持續5天左右,為月經期。一般每次月經量為10~100毫升,平均為50毫升,出血量以第二、三天最多。行經期間由於盆腔充血,有時會出現輕微腹痛、腰酸以及乳房脹、食慾差等,屬於正常現象。 未滿10周歲月經初潮,稱為性早熟。常見的原因如環境類因素作用、盲目進補以及誤服避孕葯等;亦有可能源於中樞神經系統病變,如顱內腫瘤、顱腦創傷、炎症刺激或先天發育異常等;還有一種情況是找不到具體原因,稱之為特發性性早熟。由於性早熟嚴重影響兒童身心發育,且發病因素多,應及時到醫院就診,查明原因並採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 女孩滿16周歲仍沒有月經來潮,也應及時去醫院進一步查明原因。若第二性徵發育正常(乳房已經發育,陰毛和腋毛也開始長出),外生殖器發育亦正常,極有可能是因精神心理因素干擾下丘腦的正常生理功能,導致內分泌失調,使月經延遲。如果同時伴有第二性徵發育遲緩(如乳房扁平、無陰毛和腋毛、身材矮小),則屬於性發育遲緩,常見於以下幾種情況: 1.全身營養不良。偏食、過度減肥造成營養不良,體內脂肪儲存不足而推遲月經初潮。醫學研究發現,月經初潮需要體內脂肪達到總體重的一定比例,而維持月經和生育,則需要更多的脂肪。如果成熟期攝入纖維素多而攝入蛋白質和脂肪少或過分節食,往往導致體內的雌激素水平較低,性發育延遲。上述情況一般不需特殊治療,只要糾正偏食、過分節食等不良習慣,保證攝取足量高蛋白和脂肪等營養成分,一般很快就可有月經來潮。 2.生殖器官先天畸形或發育不良。常見的有處女膜閉鎖、原發性卵巢發育不全、先天性無子宮或無卵巢、子宮發育不良、性染色體異常等 3.全身性慢性疾病。甲狀腺疾病、肺結核、垂體瘤、肝硬化、腎炎、貧血等均可影響下丘腦的正常功能,造成月經遲來。 4.超負荷體育運動。超負荷體育鍛煉亦有可能推遲月經來潮,這種情況多見於長跑運動員、芭蕾舞演員和體操運動員。 月經卡幼兒時期的女孩和男孩相比,除生殖器官外形和構造不同外,其他並沒有明顯的區別。但是10歲以後,女孩在體表和性格上就逐漸顯示出性別特徵。到了青春期,女孩子變化更明顯。 伴隨著月經的來潮,女性全身也發生了顯著變化,主要表現為乳房逐漸發育,骨盆變得寬大,胸部、肩部和臀部的皮下脂肪逐漸豐滿,故18~20歲的姑娘膚若凝脂、柔潤細膩。初潮後開始長腋毛,說起話來珠圓玉潤,顯示出女性特有的陰柔美。 初潮來臨也使生殖器官發生變化,表現為卵巢已發育成熟,開始排卵並分泌大量的雌激素、黃體酮。隨著卵泡的發育和激素的分泌,陰阜上開始長陰毛,呈倒三角形分布;大陰唇變肥厚,小陰唇變大同時有色素沉著;陰道變寬變深,陰道黏膜也增厚;卵巢逐漸增大,子宮逐漸增大至成年婦女子宮的大小;子宮內膜受卵巢產生的激素影響,出現周期性變化,差不多每隔28天左右來一次月經;同時,陰道黏膜濕潤,時常有分泌物和少量白帶。 經血來潮到「退潮」干凈,一般需要4天左右。第一天血不多,第二、三天經血最多,以後就慢慢地減少。一次月經出血總量最少約20毫升,最多達100毫升,平均在50毫升左右。經期最好用高級衛生巾,視經血多少隨時更換。正常的經血為暗經色,血中混有子宮內膜碎片、子宮頸黏液和陰道上皮細胞,月經血不易凝固。 對於初潮少女自身而言,面臨月經初次來臨,心理上會出現緊張、害怕、羞澀、好奇等復雜的情緒體驗。做好初潮期保健,對少女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月經初潮注意什麼?月經初潮要注意衛生,營養,休息。 月經初潮注意什麼?---衛生 (1 )勤換月經墊。 (2) 每天用溫水擦洗外陰,洗澡不可盆浴,以免污水進入陰道,引起感染。 (3) 大小便後,擦拭時由前向後,以免將肛門處的細菌帶至外陰。 月經初潮注意什麼?---營養 少女初潮時由於卵巢分泌了雌激素,能促使體內吸收更多的鈣質,並能使鈣質在體內停留較長時間,從而消除了少女因缺鈣而引起的各種不適現象。因此,初潮時應多食些富含鈣質的食物,如蝦皮、奶及奶製品、豆製品、貝類等。此外還可以在膳食中假如食用骨粉,這種骨粉吸收率可達70%,對補充鈣質極為有益。 月經初潮注意什麼?---休息 (1 保證充足的睡眠。少吃生冷或有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酒等,多喝開水,保持大便通暢。 (2)不要做激烈運動,不要從事重體力勞動,以免使盆腔充血,造成經血過多或月經延長,影響健康。 (3) 避免受涼,尤其不要用冷水洗澡、洗腳,或坐在涼地上,因受涼會使血管收縮,產生痛經現象。 (4) 保持樂觀穩定的情緒。 祝小仙女健健康康開開心心!

『叄』 五年級女生月經常識

1. 小孩月經的常識
小孩月經的常識 1.孩子第一次來月經家長如何解釋
在教育孩子之前,家長應該把心態調整好,這是女人很正常的一種生理現象,不必遮掩,馬虎。

在女孩期間,爸爸、媽媽、自己要在每次經期照顧、呵護好自己的身體;

長大結婚後,老公、孩子、自己更要懂得在經期照顧、呵護自己的身體。

所以,從現在開始,家長要做好一個榜樣:媽媽在經期將自己的身體狀態如實告訴孩子(如肚子疼、流血、流在褲上、床上等等一些問題),並熏陶:媽媽是怎樣做的,怎樣解決的,在這個過程中,請孩子也參與進來(如:幫助媽媽拿止疼葯、拿熱水袋熱敷、怎樣清洗弄臟的東西、怎樣選擇月經期間衛生用品,不吃冰冷食物、不用冷水···),經過這樣的體會孩子會更深刻的體驗到經期應該怎麼做。爸爸呢,這個時候很關鍵,要很關心、體貼媽媽,在孩子面前更要表現出來,讓孩子感覺每個人都很正視這個事情,不是掩掩藏藏的,即便在爸爸面前也不用太害羞,這樣,孩子就會「有準備的」接受這些事情。

具體在第一次的話:

首先,媽媽應該先熏陶關於人體、關於月經的知識,然後以關心、體貼的口吻告訴孩子,這是女人生理的正常現象,來月經(流血)也不可怕,更不是醜陋的事情。每個女孩都會有第一次,不用太緊張。

然後,告訴孩子在經期要比平時更多的愛護自己的身體。具體要怎樣做···

最後,尊重孩子的選擇,在保證質量的情況下,請孩子自己挑選經期衛生用品,媽媽可以陪銀以朋友的角度給一些建議,在輕松的氛圍中聊一聊月經期間要注意的事項。

最主要的還是家長在平日生活中的熏陶。
2.媽媽該如何和女兒解釋月經
以至於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種下禍根的,也大有人在。」

——靄理士《性心理學》要在月經來臨前就解釋假如一個女孩在月經初潮來臨前完全沒有心理准備,忽然發現自己身上流起好多血來,不免驚慌失措,和媽媽之間有良好安全感的女孩子會求助媽媽,但假如孩子的個性又內向敏感,則會企圖遮掩,祈求這種現象可以結束。這種情況下,假如初潮是在家及時發現的,母親可以告訴她緣由,但假如是在學校發現的,褲子上的血漬難免引人側目,使孩子心裡難受,假如被小夥伴嘲笑,更可能會烙下心理陰影,因此,母親和學校更應該提早把月經的知識講給女孩子聽,使孩子到時候有個心理准備,不至於在恐慌下自作主張。

一些孩子因為不了解月經,又企圖制止流血,於是盲目採用冷水沖洗的方式。曾有一個小女孩月經初潮洗冷水澡來「止血」,結果得了一場大病,經過多年長期的調養,終於復了原。

在法國的聖多昂曾有一名十五歲的少女跳進賽因江里自殺,經人救起以後,經警察詢問得知,她近來被一種無名的病魔糾纏不清,塌尺沒奈何只好自殺。後來經婉轉與體貼的查問,才知道那不知名的病症正是月經,於是把她送還給她蘆衫宴的在理論上應該重重受罰的父母。

初潮來臨後的頭1到2年裡,假如因為女孩子對月經產生誤解,而導致心理壓力較大、情緒不穩定的話,她今後的月經便更可能有不規則、痛經、貧血等狀況,假如不注意護理和休息,還可能誘發或加重貧血病和黃萎病。因此,家庭和學校都不能推卸教育的責任,父母尤其是母親,更不能抱著「反正學校也會教」的僥幸心理,而導致慘劇的發生在自己孩子的身上。

那位沖涼水澡後來復了原的女孩,後來成為了一名小心謹慎的母親,她並沒有忘記她自己的那一番慘痛的經歷,對於自己的女兒,能在事前給她們一些別的母親忽略的指導,有女兒的年輕母親可以向她學習。鑒於目前最早的初潮年齡已經早至9歲,因此8~9歲間就應該開始教育了。

但通常孩子會在更早的時候聽到「月經」這個字眼,所以原則上,當孩子感興趣的時候,就應該給孩子解釋,不要因為刻意地掩飾讓孩子覺得這個問題不該問,或從你的反應中得到「這個問題是羞恥的」或「這個問題不值得談論」這樣的信息,這可能會使女孩子對自己的身體感到羞愧,從而影響她今後的性心理。引出話題的時機當女兒看到電視上的衛生巾廣告,偶然看見媽媽正在換衛生巾,以及女兒在家談論起同學的月經初潮時,都是教育的好時機。

這樣教育過一遍,到了那個時刻,雖然女孩的記憶可能缺失,但仍會記得這是一件正常的事情,至少不會太恐慌了。當然,講過的內容女兒即使忘了也不要緊,只要記得在女兒月經初潮的時候,再教育一遍即可。

父親該怎麼做?父親不必因為害羞,或者覺得這是母親的職責,就採取迴避的態度。在這件事上,父親至少應做到在女兒對月經產生興趣的時候,還有發現女兒初潮的時候及時告知媽媽,但父親還可以做得更好:不妨和女兒一起聽媽媽的介紹,並且適時地表達自己在媽媽經期是怎麼照顧媽媽的,而且表示也會這樣照顧女兒。

藉此機會,以自己為榜樣,教育女孩子將來要找一個體貼的好丈夫,這對女兒來說是一個十分積極的影響,而且整個家庭的氛圍都瞬間變得溫暖起來,何樂而不為呢?兩性專家談:對於年幼的孩子,不需要解釋得太深 「讓孩子循序漸進地了解她們應該知道的事情吧。」兩性關系專家克里斯蒂娜·韋伯爾建議說:「你的解釋要簡潔明了,給出恰當的答案,但是不要說得過於詳盡,除非孩子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知識。

你可以告訴孩子:『女孩子長大成人後,每個月都有那麼幾天會有少量出血。我們會在 *** 中墊上一種叫做衛生巾或護墊的東西,這樣能保證流出來的血不會弄到衣服上。

』」然後就此打住,解釋到此為止。對於五六歲的孩子來說,並不適合對她們解釋 *** 和卵子的作用。

九到十歲這個年齡理解起這些來可能會更好一些。」當然,孩子可能看起來有些擔憂,並追問是不是每個人都會這樣。

克里斯蒂娜·韋伯爾建議說:「如果是這種情況,你可以回答說:『每個小女孩長大後都會這樣的,等你以後長成一個大姑娘的時候,你也會這樣哦。』她還可能會問那樣對身體會不會有什麼傷害,你應該回答說:『沒有,絕對不會有任何傷害!』如果你有非常嚴重的痛經症狀,那麼這個時候你最好撒一個善意的謊言。

我認為,把這些強加給你6歲的女兒,並不是什麼好事兒。」可以理解的是,即使僅僅提到「流血」這兩個字眼,也可能會讓孩子感到不安和恐懼。

卡羅爾·庫柏博士是一名家庭醫生,同時還是《寶寶的生長歷程》(Your Child Year By Year)一書的合著者。她對此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如果對這個問題解釋得太多,孩子可能會有些害怕,尤其當你提到流血的時候,因為他們會將流血和疼痛聯系在一起。

一點一點循序漸進地告訴他們,這樣父母也會感到更自在一些。深吸一口氣,然後像竹筒倒豆子般地一股腦兒全都說出來,往往並不起作用,也沒什麼好處。」

從歷史原因上來說,談論月經並不是一個讓我們感到輕松和自在的話題,這也使得小女孩的問題並不那麼容易回答。正如珍妮絲·迪蘭尼、瑪麗·勒。
3.很多媽媽會擔心,女兒的大姨媽要來了,做些什麼准備
解決方法:

作為家長,有關女孩來月經這樣的知識,應早在孩子來月經前就滲透給孩子。但要尋找一個適當的時機,比如母親月經期,或者孩子發現廁所內的衛生巾時,或者孩子問起其他同學為何買衛生巾時等等。平時這些知識的滲透可以使孩子有個預期的心理准備,即使突遇「紅水」來臨也會坦然面對,避免孩子在來月經時驚慌。

當孩子第一次來月經時家長要鎮靜,不能驚慌。家長畢竟是過來人,如果你驚慌,必然加重孩子的恐懼心理,認為這件事是非常可怕的,不然媽媽怎麼會慌呢?

你應高興地告訴孩子:女兒,你長大了!你進入了人生一個新的時期,標志著你的身體已經成熟,你應該比過去更懂事,更獨立,逐漸學會用一個成人的眼光和思想來看待和處理生活、學習中的事物。

此時是最好的性教育時機。家長要告訴孩子,女孩子到一定年齡來月經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媽媽每個月也是如此。月經的來潮是少女進入青春期的重要標志,大多數女孩子在12歲到14歲時開始來月經,目前年齡有所提前。第一次來月經稱為初潮。月經的周期一般為28天到30天,每次來潮的經期為3天到7天。來月經期間會出現輕微的腹痛、腰酸、疲勞等症狀。還要告訴一些月經期要注意的知識。如月經期不要做劇烈運動,不要游泳,不要受涼,月經紙要勤換,月經期還要保持外陰清潔,每天用溫水洗 *** ,避免婦科病的發生。

還應向孩子說明一些性生理衛生知識。如果月經期出現痛經、月經量多等異常症狀應及時就醫。應了解女兒在月經期間的身體和心理感受,引導孩子在月經期間注意養成好的衛生習慣。

『肆』 小孩初次來月經的症狀表現有哪些呢會出現哪些不適症狀呢

在月經來之前,大部分女生就會出現一些生理現象,預示著生理期的到來。在月經前的不同時間可能會出現不同的症狀月經是每個女孩都會經歷的,月經同時也預示著身體狀況的好壞,作為女生,我們應該在生理期注意忌嘴,少熬夜。最後,一定要愛護自己的身體呀!


每次姨媽來前我都盡量克制自己不要多吃,因為我每次都會姨媽痛。但是姨媽來的那段時間特別能吃,當然了,姨媽來的那段時間你吃怎樣多都不會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