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孩什麼時候開始長牙呢
小孩的出牙時間一般都是在四個月到十個月之間都是屬於正常的,如果超過十二個月還沒有出牙的話就叫做出牙延遲,孩子出牙早晚一般都受一些因素的影響。
第一、如遺傳因素,如種族、性別等。
第二、環境因素,比如氣溫,疾病等,一般來說寒冷地區的兒童比溫熱地區的兒童牙齒萌出要遲一些。
第三、營養狀況,營養良好,身高,體重較高的兒童要比那些營養差,身高體重較低的兒童牙齒萌出要早一些,而且出牙的話都是有一定的順序的,有的孩子也會有個別牙齒的萌出順序顛倒,但是最終不影響牙齒的排列,無需處理。
2. 寶寶幾個月長牙
你好,寶寶乳牙的萌出遵循著這樣一個生理規律:一定時間萌出、一定順序長處、左右牙齒對稱發育。一般來講,寶寶小乳牙是在6~7個月時開始萌出。可有的寶寶會在出生後4個月就長處小乳牙,有的寶寶缺晚到出生後10個月,這都屬於正常現象。盡管寶寶出牙的時間有早有晚,但不應相差得太遠。如果到了1周歲,寶寶還沒有長處...乳牙,可能是身體里有某種異常。乳牙過晚萌出,可能是兩種原因引起 (1)可能是外傷引起牙齦肥厚增生,使乳牙難以穿透; (2)可能是寶寶患有佝僂病,由於維生素D的不足使體內鈣磷代謝異常,導致牙胚發育遲緩,乳牙萌出延遲。
3. 嬰兒幾個月長牙
這個不一定的,有的四個月就長牙,不過寶寶在十個月以內長牙都是正常的,所以,不用心急。
4. 小寶寶幾個月開始長牙
幼兒出生時雖然口腔內沒有牙齒,但在顴骨內已經有了牙胚。到了一定的時間,從牙齦表面就長出牙了。牙齒從頜骨內長出來的過程,醫學上叫做牙齒的「萌出」,也就是俗說的長牙。 牙齒萌出有一定的順序,有個大約的時間。如出生後6—8個月,乳牙下切牙開始蔭出, 到兩歲至兩歲半,20個乳牙就可長齊。由於每個幼兒的發育情況不同,有的可能早些,有的可能晚些。如果超過一周歲還不見牙齒蔭出,就應當請醫生檢查究竟有什麼障。如幼兒患佝僂病、重度營養不良、先天骨骼發育障礙等,影響牙齒的鈣化,萌出時間就就晚些。 乳牙蔭出時間的順序見下表: 乳牙名稱 個 數 蔭出時月齡 牙總數 下中切牙 2 個 5—10月 2 上切牙 下側切牙 4 個 2 個 6—14月 8 第一乳磨牙 10—17個 10—17月 12 尖 牙 4 個 18—24月 16 第二乳磨牙 4 個 20—30月 20
5. 寶寶多大出牙啊
牙齒的發育是骨骼成熟的一個粗略指標。從嬰兒乳牙萌出速度和時間來看,也能反映出嬰兒生長發育及營養好壞的狀況。有人說牙齒是小兒健康的標志,這句話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乳牙萌出的早晚,與嬰兒的體質、營養、性別、地區及其它因素有一定的關系,往往表現為個體差異比較大,早的4個月就開始出牙,晚的可到10個月,一般大多數嬰兒多在6-7個月時開始萌出牙齒。 按照不同月齡,嬰兒應出多少顆牙呢?父母可採用下列公式簡單地估算一下:出牙數(嬰兒)=月齡一(4或6)。例如10個月的嬰兒,乳牙應為4顆或6顆;在1歲時多數已有6-8顆乳牙;2歲時乳牙應出齊,共為20顆。 出牙基本上是按一定順序進行的,一般是下頜先於上頜,由前至後的順序。最先萌出的常是是下面中間的門齒,然後是上面中間的門齒,以後挨著中間的門齒左右長出。 嬰兒出牙時常在不知不覺中自然萌出。在嬰兒萌牙時期要注意供給各種營養素,特別是與骨骼發育有關的維生素D、鈣、磷等必需的營養成分。為此,嬰兒飲食應多樣化,可給予蛋類、肉泥、魚泥、菜泥、果泥以保證營養,同時注意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此外,有些嬰兒在乳牙萌出前,可出現局部癢癢、流口水等現象,這是正常的,不需要處理。但此時可以有意識地給嬰兒一些餅干之類的硬食物,讓他磨磨牙,可促進乳牙的萌出。 假如10個月仍未出牙,父母也不用過於擔心,只要嬰兒身體健康,沒有什麼疾病,到1歲時才出第1顆牙不算什麼問題。但是,如果1歲後仍末萌出第一顆牙或沒有任何出牙的跡象,就要考慮是否營養素的供給缺乏或因佝僂病等疾病而有礙乳牙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