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兒童樂園 » 學前兒童和哪些人交往
擴展閱讀
讓我愛是什麼歌的歌詞 2025-02-08 06:03:25
什麼電影動漫好看排名榜 2025-02-08 05:49:37

學前兒童和哪些人交往

發布時間: 2023-07-16 07:24:58

1. 幼兒社會交往包括

幼兒社會性交往包括為交流各自的生活經驗和對人、對己、對事、對物的評價等信息而相互作用的過程。

交往在促進幼兒個性發展方面有重要作用。社會性交往是正在成長中的兒童的一種精神需要和實現個體社會化的重要途徑。乳嬰兒時期,生活依附於成人,以成人為交往的主要對象。3 歲左右,隨著語言、動作的發展,交往范圍擴大,情感轉向同伴,有尋找友誼的渴望,願與小朋友一起游戲、學習、勞動,共享歡樂。

達到目的

通過各種社會交往,幼兒才能發展自我意識,逐漸懂得人與人之間、個人與集體之間的正常關系,接受道德規范,學會正確處理人際關系,初步形成對人、對事、對集體的積極穩定的態度,克服任性、自我中心等不利於交往的行為。

應努力創造條件,使不同年齡的幼兒有自由交往的機會,以充分發展幼兒個性,增強行為調節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

2. 什麼關系幼兒早期生活中最為主要的社會關系

學前兒童社會領域包括了以下兩個大的方面的內容: 一、人際交往 (一)願意與人交往 1.主動親近和關心幼兒,經常和他一起游戲或活動,讓幼兒感受到與成人交往的快樂,建立親密的親子關系和師生關系。 2.創造交往的機會,讓幼兒體會交往的樂趣。 (二)能與同伴友好相處 1.結合具體情境,指導幼兒學習交往的基本規則和技能。 2.結合具體情境,引導幼兒換位思考,學習理解別人。 3.和幼兒一起談談他的好朋友,說說喜歡這個朋友的原因,引導他多發現同伴的優點、長處。 (三)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現 1.關注幼兒的感受,保護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2.鼓勵幼兒自主決定,獨立做事,增強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四)關心尊重他人 1.成人以身作則,以尊重、關心的態度對待自己的父母、長輩和其他人。 2.引導幼兒尊重、關心長輩和身邊的人,尊重他人勞動及成果。 3.引導幼兒學慣用平等、接納和尊重的態度對待差異。 二、社會適應 (一)喜歡並適應群體生活 1. 帶領大班幼兒參觀小學,講講小學有趣的活動,喚起他們對小學生活的好奇和嚮往,為入學做好心理准備。 2. 幼兒園組織活動時,可以經常打破班級的界限,讓幼兒有更多機會參加不同群體的活動。 3.經常和幼兒一起參加一些群體性的活動,讓幼兒體會群體活動的樂趣。 (二)遵守基本的行為規范 1.成人要遵守社會行為規則,為幼兒樹立良好的榜樣。 2.結合社會生活實際,幫助幼兒了解基本行為規則或其它游戲規則,體會規則的重要性,學習自覺遵守規則。 3.教育幼兒要誠實守信。 (三)具有初步的歸屬感 1. 親切地對待幼兒,關心幼兒,讓他感到長輩是可親、可近、可信賴的,家庭和幼兒園是溫暖的。 2.吸引和鼓勵幼兒參加集體活動,萌發集體意識。如: 3.運用幼兒喜聞樂見和能夠理解的方式激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願意信任他人,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而努力; 願意遵守社會、集體的規范,維護秩序; 為他人著想,願意付出/奉獻——表現出利他言行; 在親密關系中願意表現出真實的自我,不掩飾。 親社會行為一般來源於對社會關系抱有很大的信任,對未來持希望和樂觀主義態度;而這通常又來源於幼年時父母的良好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