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給孩子講故事
聲情並茂
首先,寶媽們切記:講故事不要太死板,要帶著感情去渲染氣氛。例如,講到小鴨子和小兔子一起走到了河邊,看到了正在喝水的河馬媽媽,就可以繪聲繪色的表現出來,比劃出小鴨、小兔走路的姿勢和河馬媽媽喝水的動作,適當模仿它們的聲音。這樣更方便寶寶在腦海里形成印象,留下更深的記憶,也更容易將寶寶帶入故事劇情,調動它的積極性,豐富想像力。
『貳』 如何講好幼兒故事
童話故事是孩子們最喜歡聽的了,童話故事中的情節曲折、引人入勝,童話人物形象豐富,具有強烈的感情色彩。童話故事中的一切都從兒童的視角出發,去觀察這整個世界,會說話的動物,有生命的山河,會流淚的樹木……一切都是有生命的。兒童對周圍世界的認識摻雜了虛與實,兒童把現實與幻想聯系在一起,形成新的形象。若家長經常為孩子講故事,營造一個充滿幻想的氛圍,這有利於孩子想像力的培養與發展。
那麼該如何為孩子講故事呢?
1、有感情地為孩子講故事,生動形象的語言和抑揚頓挫的語調最能引起兒童的興趣。
2、講故事時,增加與孩子之間的互動。比如,講到《狼和七隻小羊》當中的驚險情節時,可以抱住孩子,使孩子不那麼恐懼;講到《賣火柴的小女孩》中,那可憐女孩的遭遇時,擁抱孩子,給孩子一個吻,讓孩子在同情小女孩之餘,感受父母的愛,使孩子懂得珍惜。這將是一個很好的親子互動時間,這是孩子最快樂是時光,能給他們帶來親情和安全感3、。
3、讓孩子邊聽故事,邊聽音樂,並為孩子准備一些與故事相關的圖片、玩具等等。例如,講《烏鴉喝水》的故事時,准備一張烏鴉的圖片,或是烏鴉的手偶,家長可以一邊講故事一邊用圖片或玩偶演繹。聽故事時讓孩子邊聽模擬的聲音,讓孩子觸摸有關的實物,這樣童話故事就會在孩子腦中形成一幅幅鮮明的圖像,孩子的想像觸角將伸得更深更遠。
為孩子講故事不僅培養孩子的想像力,同時還培養了孩子的思維能力、表演能力和創作能力。
-----------------------回答摘自4399幼兒教育
『叄』 講好兒童故事的技巧與方法
講好兒童故事的技巧與方法
1、觀察孩子聽故事時的反應,發覺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如果因為講述時間過長,就趕緊結束;一時無法結束,可用疑問句暫停,激發孩子下次再聽的興趣。如果有其他原因分散了注意力,可得用音調的高低變化,或稍加停頓,給孩子一個聽覺上的刺激,從而引起他新的注意。
2、發掘故事對孩子的教育性:聽故事能夠打開那些直接教育無法觸及的區域,無論是成人還是兒童,都可以從故事中找到解決自己問題的穩妥辦法。家長要選擇一些童話故事,從不同角度向孩子展示奇異美妙的現實生活,告訴孩子真善美與假惡丑。給孩子講故事應敏銳地捕捉孩子的興奮點,以增強雙邊同步效應。尤其針對孩子可塑性魘特點,發現某些毛病和不足,可選有利於矯治的故事,通過故事形象來啟發誘導,達到自我鼓勵和克服不足。
3、為孩子創設故事情境:孩子年齡小,社會生活經驗貧乏,往往對故事的內涵領悟較困難。給孩子創設一種故事氛圍,告訴孩子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要注意哪些情節和人物等等,幫助孩子實現注意轉移,集中到聽故事上來,做好聽故事的心理准備。除此之外,要力求不斷渲染故事環境,促使孩子神往於故事之中。比如角度形象創設,講故事者角色要到位,努力暫時擺脫或掩蔽自己的成份,按故事角色形象的個性及特點來寓情於境。
4、多給孩子設置故事的懸念:孩子聽故事時持有的一種對故事發展和人物命運關切的心態反映。懸念的設置和運用,需要父母講故事前認真鑽研故事,精心設計講法,講故事設置的懸念,是為了使故事跌宕起伏,曲直交錯,增強故事藝術的感染力。一般情況下,講故事過程中設置的懸念,隨著故事的推進,都要揭破,不能懸而無限。
5、為孩子選擇適合的故事:如果發現孩子的個性上存在不足,可以針對性地選擇一些適當的故事,潛移默化地引導孩子個性向良好的方向發展。比如:對膽小懦弱的孩子,要多講些英雄勇士的故事;對粗暴霸道的孩子,要多講些謙遜禮讓的故事;對愛慕虛榮的孩子,要多講些頌揚內在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