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九個月寶寶發燒,惡心嘔吐該怎麼辦
家庭合理處理方法1. 多喝溫開水、青菜水和水果汁。 給寶寶多喝水,補充體液,這是最基本的降溫方法,而且非常有效實用,適合於所有發燒的寶寶。不要給寶寶喝冷的水,因為寶寶發燒時經常伴隨有胃腸道症狀和咳嗽,喝冷水會加重這些伴隨症狀。要給寶寶喝溫水。 2. 溫水擦浴, 即用溫水毛巾擦拭全身。 這是一種很好的降溫方法,也適合所有發燒的寶寶。水的溫度32~34 oC比較適宜,每次擦拭的時間10分鍾以上。擦拭的重點部位在皮膚皺褶的地方,例如頸部、腋下、肘部、腹股溝處等 3. 溫水浴: 水溫約比病兒體溫低3~4oC,每次5~10分鍾。 很多家長認為寶寶發燒就不能洗澡,其實,恰恰相反,給寶寶洗個溫水澡,可以幫寶寶降溫。溫水浴適合所有發燒的寶寶。 4. 低溫室法 將病兒置於室溫約為24oC的環境中,使體溫緩慢下降。為使其皮膚與外界空氣接觸,以利降溫,需少穿衣服。有條件者,可採用空調降低室溫。這種方法適用於1個月以下的小嬰兒,特別是夏天,只要把嬰兒的衣服敞開,放在陰涼的地方,他的體溫就會慢慢下降。如果寶寶發燒時伴隨有畏寒、寒戰,就不能使用低溫室法。 5. 退熱貼 退熱貼是近幾年的新產品,很流行,其實退熱效果一般,並不像廣告誇大的效果。在寶寶的額頭貼上一貼,寶寶的頭部會舒服一點,家長的心也會舒服一些。應該是有益無害吧。 6. 冰敷 這種方法的利弊目前還有很多爭議。我認為冰敷弊大於利,因為冰敷可能會引起寶寶皮膚的毛細血管收縮,阻礙散熱,體溫會更高,特別是伴隨有畏寒、寒戰,更不能用冰敷。 7. 酒精擦浴 嬰兒的皮膚很薄,酒精滲透性很強,可能通過皮膚吸收入血的。而且酒精擦浴也會刺激皮膚,引起毛細血管收縮,阻礙散熱,體溫會更高。這種方法已經被摒棄了。
② 小孩發燒嘔吐怎麼辦
一、小兒嘔吐發燒怎麼處理
取一些緊急處理以緩解症狀。
每個家庭應備有體溫表、退燒葯,以便應急,發熱兒童須每隔1-2小時測量體溫一次。
幼兒體溫在38.5℃以下不宜應用退熱劑;當體溫超過38.5℃以上 可用退熱貼或冰敷等物理治療降溫,亦可服小兒退熱片適量;
當體溫超過39℃時,應絕對卧床,敞開包被或松解衣服,使皮膚裸露,頭部放置冰袋或冷濕毛巾,盡 快到醫院診治;
高熱驚厥時,患兒表現雙眼凝視或上竄,意識喪失,呼之不應,口唇、面部及全身青紫,四肢抽搐,家長應立即按壓孩子「人中」穴位(在鼻唇溝中 點),較強刺激持續1-3分鍾,直到患兒發出哭聲,隨後用上述方法快速降溫,同時亦要立即到醫院診治。半歲以內嬰兒發高燒時一般不打退燒針,不服退燒葯, 最佳降溫方法是溫水擦浴,即洗個溫水澡。緊急處理後無論是否退熱,都應帶孩子上醫院就診。
二、小孩為什麼嘔吐發燒
寶寶嘔吐和發燒時,媽媽不要驚慌,要搞清楚原因,反復發燒繼續嘔吐,請立即就診。
寶寶嘔吐和發燒時,媽媽不要驚慌,要搞清楚原因,通常情況下嘔吐的原因包括:
1.胃腸型感冒。小兒呼吸道被病毒感染後,會出現惡心、嘔吐,嚴重的伴隨腹瀉、腹部疼痛等。
2.咽喉部刺激。呼吸道感染後,咽喉部感染,有紅腫及分泌物,出現咳嗽。如果是咳嗽後出現的嘔吐,應考慮是咽喉部刺激所致。
3.發熱引起腸道功能紊亂。發熱後胃腸道蠕動減慢,消化酶效應下降,寶寶出現消化不良,小肚子脹氣,容易出現嘔吐。
此時媽媽需要注意以下幾點:1.補水。發燒嘔吐容易脫水,可依寶寶情況,少量多次供給水分。2.清淡飲食。嘔吐嚴重時不要著急給予太多食物,最好先喂水,嘔吐好轉後再給予清淡、易於消化的流質食物,然後過渡到正常飲食。3.腹部脹氣時,媽媽需要幫寶寶適當運動,給寶寶換個體位睡覺,或者抱起他拍拍背,幫助排氣。
三、小孩嘔吐發燒怎麼護理
發燒時的飲食以流質、半流質為主
稍大孩子發燒時的飲食以流質、半流質為主。常用的流質有牛奶、米湯、綠豆湯、少油的葷湯及各種鮮果汁等。夏季喝些綠豆湯(加少量糖),既清涼解暑又有利於補充水分。發燒伴有腹瀉、嘔吐,但症狀較輕的,可以讓其少量、多次服用自製的口服糖鹽水。配製比例為500毫升水或米湯中加一平匙糖及半啤酒瓶蓋食鹽。1歲左右的小兒,4小時內可服500毫升。同時還可適當進食一些補充電解質的'食物,比如柑橘、香蕉等水果(含鉀、鈉較多),奶類與豆漿等(含鈣豐富),米湯或麵食(含鎂較多)。症狀較重者,應暫時禁食,以減輕胃腸道負擔,同時請醫生診治。
好轉時可改半流質飲食
孩子體溫下降,食慾好轉時,可改半流質飲食,如藕粉、代乳粉、粥、雞蛋羹、面片湯等。以清淡、易消化為原則,少量多餐。不必盲目忌口,以防營養不良,抵抗力下降。伴有咳嗽、多痰的兒童,由於不會咳痰,往往咽到胃裡,劇烈咳嗽還會引起胃部不適,若進食過多,容易出現嘔吐。因此,家長要特別注意,不宜讓孩子過量進食,不宜給孩子吃海鮮或過咸、過油膩的菜餚,以防引起過敏或刺激呼吸道,加重症狀。
以下幾種飲食的方法對孩子發燒有輔助食療的功效,可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選用:
(1)蔗漿粥:將青色新鮮甘蔗洗凈後榨汁100毫升,粳米100克,加水煮成粥,每天分2~3次食用。
(2)西瓜汁:新鮮的西瓜,去籽取瓤,榨汁,代茶頻服。如發燒時不伴有其他症狀,可以吃少量冰西瓜汁之類的冷飲,幫助降溫、利尿。
(3)麥冬粥:麥冬30克,煎湯取汁。用粳米100克,煮半熟時加入麥冬汁及冰糖適量,同煮成葯粥,早晚服食。
(4)荷葉粥:新鮮荷葉一張,洗凈煮湯500毫升左右,用濾出的荷葉水加粳米100克、白砂糖適量煮粥,每天早晚食用。
四、小孩嘔吐發燒需要重視
「家長有一個比較大的誤區,就是腦膜炎和腦炎分不清楚,以為這是一種病。其實嚴格來講,這是兩種疾病,不過都屬於中樞系統感染疾病。」高主任說。
腦膜炎和腦炎最大的區別就是感染的部位不同,正像疾病的名字一樣,腦膜炎是大腦表面的包膜發生炎症,臨床症狀比較輕,主要表現為頭痛、嘔吐等症狀,如果及時治療,愈後比較好。
腦炎是大腦實質的炎症,臨床症狀相對較重,主要表現為昏迷、抽搐等,有時即使及時治療,也可能會有後遺症。
「從這兩種疾病的臨床症狀上來看,我建議家長要注意觀察孩子5個症狀:是否有發燒、嘔吐、頭痛、精神狀態不佳及抽搐。」高主任說。
首先是發燒,孩子的耐受性比成人好,有的時候可能熱度已經達到39攝氏度以上,仍舊在活蹦亂跳。不過如果在發燒的情況下,還伴隨持續的精神狀態差、想睡覺就要引起重視了。即使在體溫下降後,還是想睡覺的話,最好到醫院就診。
其次是頭痛,這種疼痛是持續性的,而且還有噴射性嘔吐,而非咳嗽或惡心以後的嘔吐,或者是有抽搐,也請及時就醫。
高主任還特意提出了流行性腮腺炎這個疾病,現在雖然已經有疫苗了,但是也不排除一些家長沒有給孩子打,如果感染了,而且出現了頭痛、精神狀態不好的情況,就應當考慮腦炎的可能,因為這是流行性腮腺炎常見的並發症。
③ 八個月寶寶發燒,老想吐怎麼辦
寶寶如果體溫不超過38.5度可以物理降溫,比如酒精擦全身或者是在額頭處冷敷。但即便是低燒,時間超過3天,也要及時去醫院。
④ 四周歲寶寶發燒嘔吐怎麼辦
病情分析:孩子吐得厲害,還伴發燒,應考慮存在急性胃炎的可能性大。指導意見:建議暫時禁食一段時間四——六小時,也不可服葯,目的是想讓胃得到充分的休息而有利於恢復。 如果渴得狠了,可以少量喝點生薑紅糖水,可以起到溫中止嘔的作用,如果喝水不吐,可以少量多次的喝水,千萬別一次大量喝水,會刺激胃腸再引起嘔吐。等孩子不再嘔吐了,可以少量多次進食,慢慢增加食量,直到回復正常食量。葯也可以吃了。 如果出現了渴飲、眼窩凹陷、皮膚彈性變差等脫水症狀,那是要及時就醫的,並輸液治療以補充體液,必要時需要住院治療。
⑤ 3歲寶寶發燒伴有嘔吐怎麼辦
寶寶突然嘔吐時,要先摸摸他的頭,看看有沒有發燒。發燒時,嘔吐很可能是發燒引起的。由發燒引起的嘔吐,要及時帶孩子孩子去看醫生,而且不要扔掉嘔吐物,把嘔吐物一並帶到醫院讓醫生看過之後扔掉。 積食引起的嘔吐 若寶寶不發燒而嘔吐,這時就必須仔細觀察孩子的摸樣,嘔嘔吐後精神好玩的也好而且是飯後嘔吐的,這樣...的嘔吐往往是因為寶寶吃的過飽積食的緣故。象這樣不發燒的嘔吐,嘔吐後孩子有很精神,媽媽們就不用過多的擔心,仔細觀察寶寶的情況就可以了。 外傷引起的嘔吐 沒有發燒而嘔吐,還要考慮寶寶是不是頭部受傷了。常常因為在大人們沒有照顧到的情況下,寶寶的頭部受到了意外的打擊或碰撞,這時就需要媽媽仔細檢查寶寶的頭部有沒有 中飽和傷痕,同時還要詢問寶寶最近幾天有沒有可著碰者,或者是跟其他小朋友發生了武力爭執。如果有上述情況發生,媽媽一定要立即送寶寶去醫院做進一步檢查,以免耽誤了寶寶的病情。 腹部疾病引起的嘔吐 還有一種沒有熱讀的嘔吐,但是寶寶會說肚子痛,這種情況媽媽就要考慮寶寶是不是腸梗阻,如果是有疝氣的孩子就要考慮是不是腸套疊 ,雖然這是嬰兒期寶寶們長換的疾病,幼兒期少見,媽媽也應該在去醫院市把自己的擔心告訴醫生。 咳嗽引起的嘔吐 有時寶寶咳嗽的很厲害,也會把吃下去的東西突出來,這類寶寶多半是以為痰咳不出來,劇烈咳嗽後發生嘔吐的,這時就需要及時治療寶寶的嘔吐問題。
⑥ 寶寶嘔吐發燒怎麼辦
大概是感冒吧? 要是不超過38.5度就先觀察著。 喂水看吐不吐,無論吐不吐,都堅持喂點葯,38.5度以上要加喂退燒葯。低燒就喂點消炎葯就可以。 水也吐就別餵了,吃食也不餵了,餵了也吐,這樣觀察上半天,一般會因為餵了葯緩解。 期間看會不會轉高燒,寶寶哭鬧得厲害不厲害,有頭疼肚子疼腹瀉之類的症狀出現嗎。... 千萬要注意的是頭疼,如果頭疼得厲害,就得去醫院,不能猶豫。半天之內沒有遞加的症狀出現,大概就不要緊了,會慢慢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