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兒童樂園 » 兒童數字基數怎麼用
擴展閱讀
有什麼沒有續集的動漫 2025-02-10 09:50:14
如何拼唱歌詞 2025-02-10 09:50:07
兒童如何畫男孩 2025-02-10 09:36:00

兒童數字基數怎麼用

發布時間: 2023-06-29 01:44:55

A. 一年級數學中的數的基數和序數是什麼意思

基數就是單純的1,2,3等數字 序數是表示「第幾」 你看了下面的事例後看看能不能理解; 基數與序數 女兒要讀一年級了我在一年級的數學書了發現了第四頁上的說一說,這個看似簡單的說一說,卻是基數與序數的問題,在小學一年級就有基數與序數的知識,這種知識點怎麼給學生講?一是在《數學課程設計》中,提到對數的認識要注重從現實世界中抽象出數的過程。這不由讓我想起了一個小故事:從前有一個人,到城裡去,發現自己餓了,就買包子吃,一連吃五個,才吃飽了。這時他問老闆,「我剛才吃的是第幾個?」這時老闆說:「是第五個,」此時,這人說,你為什麼不早把第五個拿給我!那我就吃一個包子就飽了!這時,我提出假如你是那個人,你是吃五個包子能吃飽,還是吃第五個能吃飽呢?為什麼?通過這個小故事,就把基數、序數與生活情境聯系再來了。二是在《數學課程設計》中,提到對數的認識要在現實情境及動手操作中體會數的含義。五個和第五個,這個人明白嗎?可是,這個給我們一年級的學生來講,學生能明白嗎?我們怎麼講學生才會理解呢?我正在迷惑時,姝婧芷老師給我這么一個教學片斷:片斷一:教學基數與序數 師:森林裡有一隻小猴子摘到了一大堆桃子,心裡特別高興。它每餐都吃桃子。桃子一天一天變少了,小猴子很心疼,心裡想:「哎,桃子快吃完了,怎麼辦呢?怎樣才能節約一點呢?」他想啊想,突然想到每次都是吃完第9個桃子肚子才飽的,這不是說明前面8個沒用嗎?哈,這下有辦法了。你知道小猴子想的是什麼辦法嗎?看看他是怎麼做的。小猴子把桃子一個個排隊,當數到第9個時,就把第9個桃子吃掉。他認為能填飽肚子的是第9個桃子。 師:小朋友們,小猴子能吃飽嗎?為什麼?先獨立思考,再同桌討論一下。 (學生思考,討論;教師巡視,發現問題。) 生1:小猴子很聰明,我想它能夠吃飽,因為還是吃9個。師:那其它同學有什麼意見?(一大片舉手的同學。) 生2:我們認為它不能吃飽,雖然只吃第9個可以節省桃子,但這樣會餓肚子的。師:為什麼呢?生2:因為一開始小猴子每次吃9個,而後來吃的是第9個,只吃了一個,肯定會挨餓的。生3:我們也同意生2說的。因為「第9個」和「9個」是不一樣的,第9個只有1個。師:說的很有道理(教師板書:9個=9個,第9個=1個)。幸虧小朋友們及時幫小猴子發現了問題,不然它肯定會餓得面黃肌瘦,謝謝大家的幫助。 這是我對基數與序數的思考與理解,我想這也許對我們教基數與序數的問題有一定的幫助。

B. 幼兒對基數的認識,主要是通過什麼活動來實現的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初步感知自然數中基數和序數的含義,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並能用「第幾」來描述物體的位置。 2.引導幼兒根據不同的方位感知序數,初步感知序數的可變性。 活動准備:大雁卡片,教學動畫,幼兒操作色卡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 教師與幼兒一起玩丟沙包的游戲。 游戲玩法: 教師將事先在地上畫好方格,讓幼兒將沙包投在任意方格內,再說一說沙包的具體位置。 2 教師出示故事動畫,看完動畫回答老師的問題 教師:「大雁在什麼季節排著整齊的隊伍從南方飛回了北方?」 「一共飛回了幾只大雁?第十隻大雁說了什麼?」 二,集體活動: 教師出示10隻大雁的卡片,引導幼兒辨別基數與序數。 教師:「今天大雁也到我們班做客了!」 1教師引導幼兒從左邊開始辨別序數。 教師:「請小朋友們說一說,從左邊開始數第三隻大雁是哪一隻?」 「第四隻大雁是哪一隻,請小朋友們指出來。」 2.教師引導幼兒從右邊開始辨別序數。 教師:「請小朋友們說一說,從右邊開始數第八隻大雁是哪一隻?」 「第六隻大雁是哪一隻。」 3.教師引導幼兒感知基數與序數的不同。 教師:請小朋友拿第五隻大雁給老師, 請小朋友拿五隻大雁給老師 請小朋友說一說,五隻和第五隻一樣嗎?五隻多,還是第五隻多? 4.教師引導幼兒排隊當大雁寶寶,教師是大雁媽媽,請大雁寶寶聽媽媽的口令找媽媽。媽媽隨機請幼兒找媽媽,並區分序數和基數。 三.操作活動: 教師引導幼兒將色卡進行縱向排列,並說一說有幾張色卡,從上或者從下數各種顏色的分別是排在第幾。 課後反思: 首先是通過「投沙包」的游戲導入活動,初步讓幼兒產生對序數的興趣。我請了兩組幼兒投擲沙包,第一組幼兒聽清了我的要求,第二組幼兒在玩游戲之前我沒有再強調游戲要求。以至於幼兒沒有將沙包投到方格里,這就需要老師要為每一組幼兒說清玩法,以更好的使幼兒配合老師的課堂效率。 中班的幼兒對於左和右的方位感還不是很明確,這就需要老師在引導幼兒區分左右時要以幼兒為主。在這方面我疏忽了孩子的認知能力。以至於在後面的環節中尋找序數時幼兒把左右混淆了,在處理細節中我作的還不是很完善。 還有在幼兒感知基數與序數時幼兒對「5個」和「第5個」誰多誰少分不清,我就設計了大雁寶寶找媽媽的游戲環節。通過游戲讓幼兒知道序數和基數的不同,直觀又簡單的方法讓幼兒明白了是序數多還是基數多的道理,使目標也達到了。 感謝這次學習的機會,我深刻的體會到數學課的細節很重要,老師的每一句話都要准確到位。在今後的課堂學習中我會貫徹《綱要》,以幼兒為主體,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使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