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兒童樂園 » 兒童血小板高100是什麼原因
擴展閱讀
洛陽基礎裝修包括哪些 2025-02-10 22:00:53
線下教育平台哪個好 2025-02-10 21:56:51

兒童血小板高100是什麼原因

發布時間: 2023-06-28 09:12:58

❶ 幼兒血小板高是怎麼回事,應注意哪些

一般孩子的血小板升高是病理性的,導致病理性血小板增高,有很多種情況,病肆燃理性的血小板增高又分為兩種情況,原發性的和繼發性的,原發性的血小板升高,是因為一些疾病引起的,比如骨髓增生,慢性白血病,真性紅細胞增多症,而繼發性的血小板增高,多見於急性感染急性溶血等,那麼兒童血小板增高的具體原因有哪些?

1、繼發性的血小板增多

對於孩子來說,繼發性的血小板增多的情況比較多,並且原因都很明確,一般情況下都是一些原發疾病引起的血小板增多,比如心肺疾病,惡性腫瘤,慢性炎症,貧血,還有手術之後的症狀等等,都可能引起血小板增多,這種繼發性的血小板增多在原發病好以後都會自行降下來裂扒虛,恢復正常的。

2、原發性的血小板增多

兒童患有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是不常見的,但是如若患上了,就比較難治療,因為骨髓增殖性疾病才會引發原發性血小板增多,說的明白一些,就是骨髓造血幹細胞功能出現了障礙,此病出現的顯著症狀就是血小板明顯增此輪多,並且血小板的支持增多或者是居高不下。

3、正常來說血小板增多並不是什麼嚴重的疾病,但是如果累積到骨髓功能問題的話,就比較嚴重了。比如血小板粘附和聚集能力降低,不能正常釋放第三因子。這些曲線會導致小血小板,無法正常實行它在血液中的功能。從而導致出血傾向。重要器官出血或者血栓的形成屬於嚴重的並發症,常常會成為因病致死的原因。

❷ 4歲小孩血小板高的原因

血小板偏高,有很多情況可以引起的,為什麼四歲小孩血小板偏高呢,四歲小孩血小板偏高怎麼辦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四歲小孩血小板高的原因

1.生理原因:

正常人每天血小板數值可存在6%-10%的波動,早晨較低,午後升高,春季低,冬季高;在運動,進餐後血小板升高,通過休息就可以恢復正常。

2.病例變化:

血小板增多常見於急性化膿性感染、急性失血、脾切除手術後、溶血性貧血、真性紅細胞增多症、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

如果血常規檢查發現血小板略微偏高就擔心發生嚴重的疾病,專家告訴大家,如果血小板數值變化在合理范圍內,且槐喊其他血象數值均正常,則無需擔心患病。

四歲小孩血小板高怎麼辦

1、少攝入脂肪

預防血小板計數偏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人們長久的堅持下去,此時人們就應該控制脂肪的攝入量,主要是因為身體攝入的脂肪在血中不溶於水,必須和蛋白結合成脂蛋白才能溶解,然後被運輸到全身各組織器官;而脂肪中對血管影響最壞的是“低密度脂蛋白”、“極低密度脂蛋白”,而“高密度脂蛋白”對人們的身體是有益的;由於動物脂肪中低密度脂蛋白含量過高,多吃這些肉類就容易促成動脈硬化。

2、多補充水分

大家每天都多補充水分對調整自身的新陳代謝有幫助,多喝水能夠及時稀釋血液,降低血液的粘稠度以促進血液循環,這對於防止血栓形成有重要意義;大家更應該養成少量飲水的好習慣,尤其是在臨睡前及晨起之後飲杯白開水對自身健康很重要,大家也可以在生活中飲些淡茶也會對身體有好處。

3、加強體育鍛煉

多鍛煉身體一定會對人們的身體有好處的,最主要的就是通過鍛煉可以把人身體內的脂肪華為熱能,多加鍛煉身體會促進人們的血液循環,還能增加血管的柔韌性,使人們的血管更富彈性;中老年人應該選擇一些低強度的運動如散步、打 太極拳 、跳健身迪斯科等,最重要的就是要持之以恆及量力而行的運動下去;而且通過研究發現,身體化解血栓的能力在早晨最低、在晚間最高,所以人們應該在傍晚時分多加鍛煉對身體的一處更大一些。

如何護理血小板高的小孩

1.患者居住環境應保持清潔:血小板增多症的護理要保持空氣新鮮,陽光充足,溫濕度適宜,嚴格按要求執行消毒隔離制度,盡量少接觸探望人員,防止交感染。居室每鉛汪野天紫外線消毒1-2次,定期進行空氣細菌學監測,床上用品定期消毒。大劑量化療和免疫治療的患者,應做好保護性隔離。給予患者耐心細致的心理支持,關心愛護患者,排解患者的不安情緒。

2.飲食護理:應按醫囑執行,如果不能保證必要的進食量,應及時告知醫生和營養師,以便及時調整。現在很多孩子都喜歡吃膨化性食品,父母也會經常滿足孩子的要求,在患病期間,應該制止孩子陵啟再吃該類食品,以免加重病情,孩子恢復健康後,父母也應告誡他少吃或不吃這類食品。在平日生活中,孩子應多吃易於消化吸收的食物。

3.家庭護理:血小板增多症患者出入的地面應防滑,走廊、衛生間安裝扶手。嚴重貧血患者改變體位時要緩慢,防止突然發生暈厥。 兒童 、老年、危重患者應在床邊加床擋,躁動不安者可遵醫囑加約束帶。生活起居有常,每天盡量早睡早起,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可以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康復期患者應選擇緩和的運動項目適當鍛煉,如散步、打太極拳、慢跑等。

血小板升高會有哪些危害

人正常的血小板含量為100-300*10^9/L,略高於正常值的人,如果其他值正常及沒有症狀,一般不會有問題。只是血小板參與凝血,於是值較高會增加血栓形成的可能。

❸ 五歲寶寶體檢血小板有點高是怎麼回事

你好,孩子的血小板偏高,不能獨立看,要結合孩子的情況一起看。 指導意見: 1.孩子之前是否有過感冒之類的情況,會出現反應性升高。 2.如果孩子沒有什麼症狀,血小板高和孩子喝水少也有一定關系。 3.現在這個情況不需要葯物治療,注意復查就可以。

❹ 兒童血小板高是怎麼回事啊

您好: 1、血小板偏高是很多情況可以引起的,有生理性的正常人一般一天有6%-10%的變化早上較低,午後較略高,春天較低冬天略高,高原地區較高月經後增高,運動後增高。病理性的骨髓增生性疾病,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急性溶血,急性化膿性感染 2、血小板增多:當>400x109/L時為血小板增多,原發性血小板增多常見於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等;反應性血小板增多症常見於急慢性炎症,缺鐵性貧血及癌症患者,此類增多一般不超過500×109/L,經治療後情況改善,血小板數目會很快下降至正常水平。 3、必要的話可以做個骨穿檢查,看看骨髓造血有沒有問題。這種病的根本病因是人體免疫機制缺陷,免疫系統失衡紊亂導致的發病 4、西醫用葯一般可以起到一定的緩解病情的作用,但達不到治本,而且毒副作用很大,長期使用激素等葯物也會影響孩子的正常生長發育 5、這種疾病主要是通過中草葯調理可以達到治本的,但中醫全國各地都有,只是每個中醫專家的治療方案不同,所能達到的治療效果以及預後也是不同的,中醫治療方案很重要的

❺ 小孩血小板偏高原因是什麼

血小板除了正常值之外,還會存在過高和過低倆種情況。有時候我們會發現小孩子血小板偏高,下面是我整理的小孩血小板偏高原因,歡迎閱讀。

小孩血小板偏高的原因
繼發於紅細胞增多症、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急性出血或溶血、惡性腫瘤、骨髓纖維化等,亦可繼發於缺鐵性貧血、各種炎性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急性風濕熱、結節性動脈周圍炎、潰瘍性結腸炎、局限性腸炎、結核、肝硬化、慢性肺膿腫、骨髓炎、Wegener肉芽腫、結節病等。

外科切除脾臟或功能性脾缺失的患者, 血小板計數可增多。因而對於這類脾缺失的患者,出現血小板計數增多屬正常。

某些葯物亦可引起血小板增多,如長春鹼類及抗真菌葯miconazole等。注入腎上腺素可以在保持血小板總量不變的情況下,使機體內血小板從脾臟動員入血而產生短暫的血小板升高。免疫抑制葯如氨甲蝶呤所致血小板減少停葯後,或維生素B12缺乏所致血小板減少治療糾正後,約於10~17天內血小板數上升。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於強的松治療後,可出現一過性血小板增多現象。

引起血小板增多的葯物

某些葯物亦可引起血小板增多,如長春鹼類及抗真菌葯miconazole等。注入腎上腺素可以在保持血小板總量不變的情況下,使機體內血小板從脾臟動員入血而產生短暫的血小板升高。免疫抑制葯如氨甲蝶呤所致血小板減少停葯後,或維生素B12缺乏所致血小板減少治療糾正後,約於10~17天內血小板數上升。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於強的松治療後,可出現一過性血小板增多現象。
血小板的定義
血小板(blood platelet),簡稱:PLT。是哺乳動物血液中的有形成分之一,是從骨髓成熟的巨核細胞胞質裂解脫落下來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塊胞質。體積小,無細胞核,呈雙面微凸的圓盤狀(100~300)×10^9個/L,直徑為2-3微米。血小板在長期內被看作是血液中的無功能的細胞碎片。血小板具有特定的形態結構和生化組成,在正常血液中有較恆定的數量(如人的血小板數為每立方毫米10~30萬),在止血、傷口癒合、炎症反應、血栓形成及器官移植排斥等生理和病理過程中有重要作用。血小板只存在於哺乳動物血液中。沒有細胞核結構,即沒有染色體。
血小板偏高的檢查
1、支持治療:病人應多飲水,吃流質或半流質食物。

2、血小板單采術:當血小板>1000×109/L伴出血或血栓等,可做血小板單采術,迅速減少血小板量,改善症狀。

3、葯物治療:血小板過高>7000×109/L可短時用阿司匹林、雙嘧達莫(潘生丁)等抗血小板凝聚葯,預防血栓並發症。阿司匹林10mg/(kg·d)口服,可減少血栓形成。雙嘧達莫(潘生丁)5mg/(kg·d)口服。消炎痛,每次服25mg,1日2~3次,口服。
血小板高具體情況
宴纖血小板計數的參考值為(100~300)×109/L,低於或高於這個范圍都屬於異常。

血小板增多當血小板數量>400×109/L時,稱為血小板增多。原發性血小板增多常見於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等。反應性血小板增多常見於急慢性炎症、缺鐵性貧血、癌症患者,此類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數一般不超過500×109/L,且經過治療病況改善以後血小板數目會很快下降。脾切除手術後血小板會有明顯上升,常可高於600×109/L。血小板數升高如果與某些疾病有關(繼發性血小板增多症),治療應針對原發病。如果治療成功,血小板計數通常應回降至正常水平。

如果血小板數升高的病因不清楚(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常常使用減少血小板生成的葯物。治療通常在血小板計數超過75萬/μl或出血、血栓形成並發症出現時開始。葯物持續晌碧仿使用直至血小板計數降至60萬/μl以下。通常採用的是抗癌葯物羥基脲,雖然有時也用抗凝葯物阿那格雷。由於羥基脲也能減少紅、白細胞生成,其用量必須調整到能維持足夠數目的紅、白細胞。小劑量阿司匹林,能減少血小板粘附性,抑制血栓形成,可以推遲上述葯物的使用。

如果葯物治療不足以降低血小板生成,病人應當給予血小慧芹板去除治療。血小板去除術是引出血液,從中去除血小板,然後把去除了血小板的血液回輸回機體。這種治療 措施 常常和葯物治療聯合應用。

血小板疾病是由於血小板數量減少(血小板減少症)或功能減退(血小板功能不全)導致止血栓形成不良和出血而引起的. 血小板數低於正常范圍14萬~40萬/μl. 血小板減少症可能源於血小板產生不足,脾臟對血小板的阻留,血小板破壞或利用增加以及被稀釋(表133-1).無論何種原因所致的嚴重血小板減少,都可引起典型的出血:多發性瘀斑,最常見於小腿;或在受輕微外傷的部位出現小的散在性瘀斑;粘膜出血(鼻出血,胃腸道和泌尿生殖道和陰道出血);和手術後大量出血.胃腸道大量出血和中樞神經系統內出血可危及生命.然而血小板減少症不會像繼發於凝血性疾病(如血友病,參見第131節)那樣表現出組織內出血(如深部內臟血腫或關節積血).

診斷

必須徹底弄清病人的服葯史,以排除對敏感病人增加血小板破壞的葯物.約5%接受肝素治療的患者可發生血小板減少(見下文肝素誘發血小板減少),為保持動靜脈輸注導管通暢,即使應用極少量肝素沖洗,也可發病.其他葯物較少誘發血小板減少症,例如奎尼丁,奎寧,磺胺制劑,口服抗糖尿病葯,金鹽以及利福平. 病史中還有很重要的內容,病史中可能引出提示免疫性基礎疾病的症狀(例如關節疼痛,雷諾氏現象,不明熱);提示血栓性血小板減少症(見下文TTP- HUS)的體征與症狀;10天之內輸過血提示可能是輸血後紫癜,大量飲酒提示酒精所致血小板減少症.5%孕婦分娩期可發生輕度血小板減少症.由於感染人類免疫缺陷性病毒(HIV)的患者常伴血小板減少症,可與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症(見ITP)相鑒別;由此可以得出其他HIV感染症狀的危險因素和病史. 體檢對診斷亦很重要:(1)通常繼發於感染性或活動性系統性紅斑狼瘡(SLE)的血小板減少症以及血栓性血小板減少症(TTP)時有發熱,而在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ITP)以及與葯物有關的紫癜則不發熱.(2)由於血小板的破壞增加(例如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與葯物有關的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而引起的血小板減少症病人的脾臟捫診不增大;而繼發於脾臟對血小板阻留的血小板減少症患者的脾臟大多可以捫及,繼發於淋巴瘤或骨髓增生性疾病的血小板減少症病人也是如此.(3)其他慢性肝病的體征對診斷也有意義,如蜘蛛痣,黃疸和肝掌.(4)妊娠末期常引起血小板減少症. 外周血細胞計數是確定血小板減少症及其嚴重性的關鍵性檢查,同時血塗片檢查能為其病因檢查提供線索(表133-2).若血小板減少不伴有其他影響止血功能的疾病(例如肝臟疾病或彌散性血管內凝血),止血功能篩選檢查(參見第131節)則是正常的.骨髓象檢查若在血塗片上見到除血小板減少以外的異常,有本檢查適應證.本檢查可提供巨核細胞的數量及形態的信息,並確定有或無引起骨髓功能衰竭疾病(例如骨髓異常增生)的存在.抗血小板抗體檢查臨床意義不大.若患者病史或檢查提供HIV感染危險依據,應對其進行HIV抗體檢查. 除了瘀斑,紫癜和粘膜出血(輕微或量多)外,體檢結果均為陰性.外周血檢查結果,除血小板數目減少外,均屬正常.骨髓檢查通常除可發現巨核細胞正常或數量增加外,其他亦屬正常.

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