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寶寶內火旺怎麼調理
中醫認為:小兒脾胃功能尚不健全,而生長發育迅速,所需營養物質較多,加之飲食不知自節,故易內傷飲食而上火,導致口角起皰或便秘等症。 一、「上火」的三大常見症狀: 1、「吃不進」 孩子不肯吃飯,煩燥不安,甚至不願進水,訴說口腔疼痛;起病時有發燒,多數為高燒,在口腔內可見單個或成簇的小皰疹,周圍有紅暈,破潰後易形成潰瘍,有黃白色纖維素分泌物覆蓋。口唇、舌及頰黏膜均可見到大小不等的皰疹和糜爛或潰瘍; 2、「受不了」 孩子胃腸功能紊亂,訴說腹部飽脹不適,或腹痛、嘔吐、腹瀉等症狀; 3、「拉不出」 孩子大便秘結,每隔3~7天排便一次。大便硬結而量少,呈粟粒狀,排便過程延長或排便困難;寶寶眼屎多,頭面部長紅色疹子。 二、防止小兒「上火」的七個辦法: 1、嬰兒出生後最好給予母乳喂養並保證足夠的母乳量。因為母乳是嬰兒最理想的食物,既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又不會「上火」。 2、採用人工喂養的寶寶,可在牛奶中加些奶糕,並多喂些水果汁;半歲以上的孩子應該攝入富含纖維素的食物,每天多喂開水。對母乳不足嬰兒應及時添加牛奶,而不是潤腸通便;增加谷類食物和纖維素,食物性便秘即可治癒。 3、從小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和排便習慣; 4、控制孩子的零食,盡量少給孩子購買油炸和紅燒食物等容易引起「上火」的食物。學齡前兒童少吃帶果殼的食物,例如炒瓜子或花生等,平時應鼓勵孩子多吃蔬菜和水果,夏天不讓孩子猛喝冷飲。 5、對已患有慢性便秘的人工喂養兒,可將奶粉沖稀一些,同時增加糖量,每100毫升牛奶中加糖10克(正常情況下,每100毫升牛奶中加糖8克)。可以每天喂1~2根香蕉或者每天早晨喝點蜂蜜水,每次不少於50毫升,溫開水送服。 6、在炎熱季節,可給孩子喂些綠豆汁或綠豆稀飯,給較大幼兒適當吃些冷飲,如冰淇淋、雪糕等。此外,服些清熱降火的中成葯或煎葯如夏菊沖劑、荷葉、紫蘇、荸薺等,不僅可以清熱降火,又可補脾養胃。 7.如孩子患上皰疹性口炎或潰瘍性口炎,須及去醫院就診。 另外,父母還應注意兩點: 1、嬰幼兒便秘還可能是某些疾病,如先天性巨結腸、腸道畸形等的早期信號,只有專科醫生容易識別,因此,在最好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以排除上述疾病的可能。 2、葯物對症治療僅在孩子便秘多日、排便困難時臨時運用。家長可在兒科醫生指導下,選用潤腸通便葯如開塞露、甘油栓和肥皂條塞肛;也可選用中葯潘瀉葉適量泡開水,給孩子喂服。
2. 孩子上火了吃什麼降火最快
除了注意給寶寶正確餵食以外,可以給寶寶吃一些清火產品來消除上火症狀.作為給嬰兒的入口食品,選購清火產品時一定要注意:安全,有效,無依賴性. 現在市場上的清火產品有很多,而金銀花清火是具有兩千年歷史記載的兒童清火首選.
3. 寶寶上火了用什麼方法去火比較好
小兒上火治療方法有哪些?
選擇母乳:寶寶出生後最好給予母乳喂養並保證充足的母乳量,因為母乳是嬰兒最理想的食物,因為母乳中含有低聚糖的濃度很高,達8-12g/升或更多,尤其是低聚半乳糖含量最多,其次是低聚果糖,它們以短鏈糖的形式存在於腸道中,在腸道中可以快速提高有益菌的繁殖,不會讓兒童內火。
選擇清火輔食調理內火:由於兒童的腸胃較難消化過剩營養,內火是較常見的現象,可嘗試使用天然植物製成的清火產品,科學配比,達到一清二潤三舒暢」的去火效果。市面上清內火的產品品牌較多,相關認證、成份、銷售歷史,市場口碑等都是評判的依據。 每伴清清寶,將其調入牛奶或直接用溫水沖調,達到平衡食物攝入熱量的效果,安全無副作用,溫和降火,不會過涼。
注意選擇不易上內火的輔食:人工喂養的嬰兒,配方奶粉選擇要注意成分。孩子3個月後,可在奶粉中加入少量奶糕,並喂些果汁;如果寶寶出現便秘症狀,媽媽可將奶粉沖稀些,或按量加入清火產品;即每100毫升牛奶加10克糖。寶寶6個月後,媽媽可以煮胡蘿卜粥、菜粥給寶寶吃,因為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纖維素可促進腸蠕動增加。
兒童內火健康食療法
食物1:水
人體最重要的成分是什麼?不是硬梆梆的骨頭,而是柔柔軟軟的水。嬰幼兒體表面積相對於體重比成人更高,水分蒸散流失多,更需要補充水分。水分充沛,新陳代謝旺盛,免疫力自然提高。
食物2:黃綠色蔬菜
天天五份蔬果,不只是成人飲食的信條,也適合推廣到幼兒身上。纖維質可預防便秘,提供腸道通暢良好的吸收環境。水果的果糖幫助腸道益菌生長,就像在小腸大腸鋪一層免疫地毯一般。孩子若不喜歡蔬菜,可以將它剁碎,混合谷類或肉類做成丸子、餃子或餛飩,就容易接受了。
食物3:菇類
最近二十年來,歐美和日本提倡多吃菇類,因為它能預防及改善許多心血管系統的富貴病,例如高血壓、動脈硬化。菇類還能增強免疫力,預防及對抗癌症,還含有豐富維生素B群,能紓解壓力,帶來好心情。
食物4:糙米、薏仁
五穀類是人類的主食,在嬰兒添加副食品時,首先要嘗試的是米粉、麥粉。斷乳之後,替代食物也是谷類。全谷類含胚芽和多醣,維生素B和E都豐富,這些抗氧化劑能增強免疫力,加強免疫細胞的功能。
食物5:蕃茄
蕃茄可說是活力食品,含有多種抗氧化強效因子,如蕃茄紅素、胡蘿卜素、維生素C與E,可保護視力,保護細胞不受傷害,還能修補已經受損的細胞。生吃蕃茄或稍微烹煮都好,加入少量橄欖油,能溶解更多蕃茄紅素,效果更佳。
食物6:優酪乳
嬰幼兒正值身體快速增長及腦神經發育期,對蛋白質及鈣質的需求量相當高。所以乳類製品為嬰幼兒期最佳的營養來源。優酪乳是乳製品中,可以兼顧營養與改善腸道環境的飲品,很適合兒童期的需要,幼兒則要到滿一歲以後才能喝。 免疫系統良好,孩子才有強壯的體質。所以,請不要讓小孩整天吃垃圾食物、高油、高糖的精緻化加工食品。多吃天然食品,多吃富含維他命和礦物質的蔬菜、水果,此外,不要讓小孩偏食而導致營養失調。均衡而優質的營養,造就優質的免疫力
4. 怎樣去嬰兒內熱
您好! 內熱是有食火,是消化不好。可以吃些消食化積的葯(如:健胃消食片、媽咪愛)。多喝水,不要給孩子捂的太熱。在冬季,父母怕寶寶冷著,白天至少穿四件,晚上還要穿二件睡覺,更容易引起內火。 我給您提供幾種生活中實用的方法: 1.建議您最好是早上用意米煮水給寶寶喝,具有消腸的功效; 2.(特別推薦)給寶寶吃點紅薯粉,用沸開水調至粘稠狀飲食,因為紅薯粉潤腸,這樣對腸胃比較好,對便秘非常見效. 3.(特別推薦)在喂養奶粉時,裡面加菊花精,買那種鐵罐裝的菊花精,是顆粒狀的,以二勺奶粉加一勺菊花精進行沖調,不會影響奶粉的成份,能有效的去內火,解決小兒便秘。 4.多吃水果泥(如香蕉,蘋果等),即用將水果搗亂成糊狀後再餵食,由於您的寶寶較小. 5.多喝水. 6.(不推薦)食用蜂蜜,但您的寶寶太小不宜,因為蜂蜜要用溫水或涼水沖服的,它能治便秘,還倒不如說是由於蜂蜜裡面有很多微小的細菌引起小量的腹瀉所致。至於香蕉伴蜂蜜食用,不適宜,因您的寶寶這個時期對蜂蜜的消化可能會引起腹瀉。
5. 小孩內熱很重怎麼調理
問題一:小孩內熱特別大,怎麼辦 寶寶上火了。
什麼情況下會上火?
人吃五穀雜糧,有喜、怒、哀、思、悲的情緒變化,受四季節氣影響,人體會發生相應變化,陰陽平衡則人體機能正常,陰陽失衡發生偏盛偏衰,就會產生疾病。
平常媽媽們經常說的「上火」一般有以下幾種:
1:生氣、脾氣急躁、思慮過度導致「上火。主要是由於各種原因導致寶寶在一段時間內經常生氣,精神煩躁,或者因為身體不適而導致脾氣急躁、沖動等情緒方面的波動從而導致身體的生理機能出現偏差,導致「上火」;
2:寶寶上火也跟飲食有關,如吃辛辣食物過多、吃蝦蟹等活血食物過多、吃肉食過多等;
3:天氣寒冷、乾燥、譽侍孩子身體不適、傷風感冒等情況下,更容易出現「上火」;
4:由於家長擔心孩子體弱盲目給孩子服用人參、當歸等滋補熱性葯材引起「上火」;
5:睡眠時間少、玩耍過度勞累等情況下也易導致上火
上火表現在哪些方面
寶寶上火的表現各種各樣,有的家長說孩子口角起皰、舌苔發黃;有的家長說自己的寶寶小便發黃、大便干結;還有的家長說自己的孩子眼睛發炎、眼屎增多;有的家長說自己的寶寶脾氣煩躁、容易生氣……不一而足。
從中醫角度來看,或發生於身體的部位不同,表現也就不同。總結來看主要有以下幾種:
1、心有火:主要表現在舌,舌邊尖發紅、心煩意亂、多夢或睡不著覺、小便黃甚至有熱辣刺痛感、口渴。
2、肝有火:肝開竅於目,因此肝有火主要表現在眼睛,出現眼乾、眼癢,結膜炎、眼屎分泌多,脾氣暴躁易沖動,總發脾氣。
3、脾有火:主要表現在口舌,舌苔黃膩、口苦口乾,口唇生瘡,想大量飲水。4、胃有火:主要表現在牙及牙齦,例如口臭、牙痛、牙齦紅腫、牙根發炎。另外,還有大便乾燥的表現。
發現寶寶上火了怎麼辦?
1、給孩子喝些綠豆湯或綠豆稀飯,綠豆性寒味甘,能清涼解毒,清熱解煩,對脾氣暴躁、心煩意亂的寶寶最為適宜。
2、多個孩子吃些水果,
如柚子、梨:性寒味微酸,除能清熱外,其特點是能清潤肺系,對於肺熱咳嗽吐黃痰,咽干而鎮早痛的寶寶極適宜。
荸薺:其性微寒,果汁豐富,凡熱病後余熱未凈的心煩口渴、口舌生瘡、便干尿黃等寶寶都非常適宜食用。
楊桃:性寒,味酸甜,清熱生津,內火熾盛、口腔潰瘍破爛的寶寶最適宜。
3、多吃些清火蔬菜,如白菜:性微寒,有清熱除煩,利二便的作用。芹菜:性寒涼,能去肝火解肺胃郁熱,容易「上火」的寶寶常食有益。
萵筍:性微寒質地脆嫩、水分多,功效特點為清熱、順氣、化痰。適合肺胃有熱的寶寶食用。
茭白:性寒涼適合心經有熱、心煩口渴、便干尿黃症狀的寶寶食用,具有清御虛雀熱解毒的功效。
蓮藕:性平寒,最好生食或搗汁,功效是清熱生津、潤肺止咳,若與梨汁和勻同服其效更佳。
茄子:性寒涼,可以清熱解毒,給易「上火「的寶寶食用時不要用油燒的方法烹飪,可以採用蒸茄子的方法。
百合:性平微寒,具有清熱潤肺止咳功效,對熱病後余熱未清,咽喉腫痛,心煩口渴諸症均有療效。
苦瓜:性大涼,味苦,瀉六經實火,是一味苦寒清熱食品。
4、適當服用中葯小兒化食丸
適用於平日食慾好、食量大、口渴便秘、手心熱、煩躁易怒,夜間睡眠不安的小兒。
對小兒食火內熱引起的停食停乳、嘔吐腹脹、口中有異味、大便干結、小便黃少有效。
如何有效預防寶寶上火?
1、保證寶寶睡眠充足,兒童睡眠時間稍長,一般為10個小時左右。人體在睡眠中,各方面機能可以得到充分的修復和調整。
2、秋冬季節天氣乾燥,易「上火」,應該注意及時補充水分,水要多喝,保證每天至少在8杯以上。
3、培養孩子良好的進食習慣,不挑食、不偏食。
4、在飲食方面,多給孩子吃一些綠色蔬菜。如:捲心菜、菠菜、青菜、芹菜。蔬菜中的大量纖維素可以促進......>>
問題二:小孩內火重,怎麼辦 小孩多大了,2周以上的可以喝點冰糖燉雪梨,多吃一點下火的比如獼猴桃,注意不要吃上火的,比如橘子油炸食品,辣的鹹的。
問題三:內熱的孩子怎麼調節體質 吃知柏地黃丸
問題四:一歲多的孩子內火重怎麼調理 題分析:您好考慮寶寶有結膜炎表現意見建議:1、如果症狀持續且平時有淚汪汪的症狀則需要到醫院眼科進行淚道沖洗檢查明確淚道有無阻塞或狹窄情況2、平時注意寶寶眼部衛生勤洗手不用手揉眼等祝寶寶健康快樂
6. 小孩積食內熱怎麼調理,兒童脾胃虛弱積食有內火
由於兒童年紀小,心智沒有發展成熟,所以對於自己的身體狀況並不是特別了解,有時候吃撐了,還會繼續吃下去,但是吃多了會導致積食和消化不良,那如果小孩兒積食內熱怎麼調理呢?兒童脾胃虛弱積食有內火怎麼辦呢?
首先,如果小孩兒積食內熱,要調整孩子的飲食結構,大多數積食內熱是由於攝入了含油、含鹽、高蛋白的食物,所以如果發現積食內熱,要讓孩子們清淡飲食,避免辛辣、生冷刺激的食物,同時服用一些含有益生菌食物或者葯物,以及具有健脾化積、調理脾胃作用的中葯,比如醒脾養兒顆粒,健胃消食片等。
其次,兒童脾胃虛弱,積食有內火,證明兒童的消化比較不好,也就是消化功能比較弱,可以通過用一些健脾胃的葯物來治療,比如四磨湯口服液、保和丸、參苓白術散等,同時要進行適當的運動,增強體質,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總而言之,脾胃是人們消化系統中重要的器官,所以如果寶寶出現了積食甚至脾虛內熱的情況,一定要去診所或者醫院找醫生來治療,對症下葯,不能自己瞎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