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兒童社會工作的救助和保護
兒童社會工作的救助和保護
兒童社會工作是以專業的價值為指導和科學的理論為基礎,充分運用社會工作的專業方法和技巧對兒童開展的助人服務活動,那麼兒童社會工作的救助和保護是什麼呢?一起來看看!
1.兒童收養服務
(1)送養兒童信息發布:兒童基本信息收集和整理以及信息發布等。
(2)收養家庭招募:接受收養家庭的申請、審核和篩選合格家庭以及告知合格家庭被選及後續程序等工作。
(3)收養家庭評估:開展家庭調查評估,通過實地走訪和多渠道信息收集.對潛在收養家庭的家庭環境、家庭成員互動尤其是家庭育兒等方面進行全面的調查,評估其是否適合收養福利機構兒童以及適合收養怎樣的兒童。
(4)收養家庭培訓:了解收養的意義。確認收養意願、熟悉收養程序和學習收養經驗。
(5)送養兒童和收養家庭適配:為收養雙方創造接觸機會,觀察、分析和判斷雙方互動狀況。為兒童選擇適合的家庭。
(6)辦理收養手續:協助聯系,准備書面材料,辦理手續,確認收養和被收養關系。
(7)送養兒童進入收養家庭:為兒童准備一些保留其原來或現有美好生活記憶的東西。幫助其順利地完成從機構到家庭的時空轉移和人際網路的重建。
(8)收養後跟蹤回訪:了解兒童生活情況,確保兒童適應順利,為兒童和家庭在磨合期間遇到的問題提供及時的幫助。如發現兒童保護方面的問題,需立即終止收養。
(9)評估結案:如評估結果良好,在兒童收養後6個月到一年的時間.可以結案。
2.家庭寄養服務
(1)寄養家庭的招募。
①評估、篩選和統計寄養兒童:評估內容包括身體狀況、智力狀況、兒童的心理和行為狀況;注意符合寄養條件或者適合家庭寄養照顧模式的兒童。
②公布寄養家庭招募信息:確定寄養家庭的數量;擬定寄養家庭條件;開展寄養家庭招募信息宣枝茄傳。
(2)篩選合格家庭。
①接收申請:對接收申請作出安排.最好有禪搭派專人負責,避免漏收申清。
②篩選家庭寄養申請。
(3)評估申請合格家庭。
①評估程序:了解評估對象;尋找真實信息來源;收集綜合評估信息。
②評估方式:問卷調查、實地走訪和觀察、電話訪談及面對面訪談等。
③評估結果:判斷申請寄養家庭是否符合國家有關寄養家庭的要求:判斷申請寄養家庭是否有符合福利機構寄養兒童照顧需求的照顧能力和技巧。
④評估報告:撰寫報告呈現整個評估過程;多篩選一賀賀些家庭,儲存備用。
(4)寄養家庭培訓。
①針對寄養家庭:了解兒童寄養的意義;了解寄養家庭的責任:了解寄養家庭的權利。
②針對進入寄養家庭的兒童:了解寄養兒童的一般特點、個性化特點;增進寄養意願的肯定(了解參與寄養服務的.細節;了解參與寄養服務的意義)。
(5)兒童寄養與家庭適配。
開展配對工作;機構與寄養家庭簽訂寄養協議;社會工作者需要考慮兒童身體和智力的綜合狀況與寄養家庭環境之間的匹配。
(6)兒童家庭寄養跟蹤和評估服務。
定期進入寄養家庭走訪。了解和評估寄養家庭的監護狀況和兒童生活及成長狀況,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給予支持。
(7)兒童家庭寄養服務結案。
①年滿18周歲,轉入成人社會福利機構。
②在未滿18周歲之前,被寄養家庭收養。
③在未滿18周歲之前,被其他家庭收養。
3.機構養育服務
將家庭監護缺失兒童集中安置在兒童福利機構中。如兒童福利院或社會福利院,由機構工作人員集體看護的一種照料模式。社工為院內適合集體養育的兒童提供集體養育的安置服務,盡可能創造一種家庭的氛圍,機構養育的對象多為病殘棄嬰或孤兒。
❷ 兒童作為疫情中的弱小群體,應該怎樣做好兒童防控工作
此次疫情來勢洶洶,很多的人都中招了,所以說大家一定要自我隔離,讓我們的防控工作能夠有序的開展。在所有的人群中,兒童可以說是弱勢群體了,所以說,父母在孩子的身上,更應該做好防控工作,讓孩子能夠安全的度過這一次的疫情。不僅是從身體上,更加要從心理上著手。
一:不要讓孩子出門,回家先消毒再接觸孩子。
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就不要出去了,因為本來孩子的免疫力就沒有大人好,萬一出去的話被感染的可能性會更高,所以說,孩子在家裡面聽課就好,不要出去接觸別人。而父母真的需要出去的時候,回來也是需要先全身消毒,好好的洗過手之後再接觸自己的孩子,最大程度上保證孩子的安全問題。
其實,每一件事情都有兩面性,雖然現在在家裡面都出不去,但是也有了大把的時間可以陪伴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