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兒童能量消耗主要包括哪四個方面
1、基礎代謝能量消耗(BEE)
基礎代謝是維持生命最基本活動的代謝狀態,即身體完全放鬆,無體力、腦力負擔,無胃腸消化活動,清醒靜卧於室溫在18~25°C的舒適條件下的維持生命活動所必需的最低能量消耗。
2、體力活動能量消耗
除了基礎代謝外,體力活動是人體能量消耗的主要因素。通常情況下,占人體總能量消耗的15%~30%。體力活動消耗能量的多少與肌肉量、體重、勞動強度、勞動時間、勞動姿勢及熟練程度有關。人體能量需要量的不同主要是由於體力活動的差別。
3、食物的特殊動力作用(SDA)
也叫食物熱效應(TEF),指人體在攝食過程中所引起的額外能量消耗,攝食後發生的一系列消化、吸收活動以及營養素和其代謝產物之間的相互轉化過程所消耗的能量。一般混合膳食的特殊動力作用所消耗的能量約為每日消耗能量總數10%。
4、生長發育的能量需要
生長期的嬰幼兒、兒童的生長發育中新組織的形成、新生長組織進行代謝需要能量。孕婦體內胎兒的生長發育、乳母分泌乳汁等也需額外補充能量。
(1)兒童日常活動消耗能量大概多少擴展閱讀
正常人基礎代謝率是比較恆定的,一般男性稍高於女性,兒童和青年高於成年,成年後逐漸降低。
常見因素
1、基礎代謝
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的病人機體熱產生增加,機體的基礎代謝率增加,而甲狀腺功能低下時,基礎代謝率也下降。
2、肌肉活動
肌肉活動時,骨骼產生的熱量可以增加若干倍,可占總產熱量的75%~80%。其增加的程度與肌肉活動的強度有關。如步行時較安靜狀態增加約3倍,而劇烈運動時,可增加10~20倍。機體在從事繁忙的腦力勞動時,可通過神經途徑加強骨骼肌的肌緊張和腎上腺的活動,也增加產熱量。
3、食物的特殊動力效應
機體在進食後的一段時間內,較進食前的產熱量有額外增加。蛋白質食物可額外增加產熱量30%,糖類或脂肪食物可增加4%~6%。人進食普通混合食物時,每日因進食增加產熱600~800kJ。出現這種現象的機制還不十分清楚。
4、環境溫度
人體在20~30℃環境中能量代謝最為穩定。氣溫高於或低於這個范圍,產熱量均有所增加。
5、內分泌腺的活動
已如前述,甲狀腺素能促使氧化代謝增強。腎上腺素也可使細胞內氧化反應增強,同時引起血糖濃度升高和血糖利用增強,從而使產熱量增加。
② 學齡前兒童每人每日鹽、油、糖的消耗量是多少
3~6歲的兒童基礎代謝消耗能每日每千克體重約44KCAL。基礎代謝的能量消耗約為總能量的消耗的50%,《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學齡前兒童供給范圍是1300-1700,其中男孩稍高於女孩。脂肪的提供的能量由幼兒時占的能量的35%~40%逐漸減少到25%~30%。需要總脂肪含量為4~6g/kg.d。碘的攝入量推薦攝入量為50微克每天,最高不能超過800微克。當然不同的學前兒童還應該與自身的生長發育所調節。。。希望對樓主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