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孩子肚子痛伴有嘔吐症狀,應當如何治療呢
根據題主的問題,我的回答如下。在我看來孩子肚子痛還伴有嘔吐的症狀一般情況考慮是急性胃炎。如果孩子的胃痛在右下腹,應該考慮急性闌尾炎。孩子頻繁胃痛這種情況可能是由多種原因引起得,應根據腹痛的部位、程度、加重和緩解情況綜合分析:如果上腹部陣發性隱痛在進食後加重,伴有輕度惡心、食慾不振,則多為慢性胃炎所致。我們應該給孩子吃一些清淡的食物,這樣有利於降低孩子的體溫,必要時還可以給孩子吃一些止痛葯來緩解暫時疼痛。
2. 孩子肚子疼還吐怎麼回事
寶寶肚子疼還伴隨嘔吐,可能是進食不當、進食過多或者進食不幹凈的食物,引起胃腸不消化或急性胃腸道炎症,這時候需要在孩子的日常飲食中有所調整߅比如喝粥、吃流食,還可以給孩子用丁桂兒臍貼,它主要由丁香、肉桂等中葯成分組成。葯物是通過肚臍滲入達到寶寶體內,發揮健脾溫中,散寒止瀉止痛的作用。這種治療方式能讓葯物不經腸胃就可以直達病灶,不會刺激到寶寶的腸胃,而且見效也比較快,如果你身邊也有這種情況的寶寶,不妨試下這個辦法。
3. 幼兒腹痛嘔吐的原因以及怎樣解決
在臨床上,很多兒童會出現嘔吐腹痛的症狀,對於發生這種症狀應該怎麼辦?大致有以下幾種緩解的辦法;
第一,馬上去醫院進行相關的檢查,在檢查的過程中應該檢測血常規、便常規或者是其它一些大生化的檢查,然後確定原因,選擇對症治療的方式;
第二,對於小孩出現嘔吐腹痛,往往是因為胃腸道感染或者是感冒而引起的,這時應該選用一些合適的葯物,比如感冒葯或者是抗菌素來進行治療;
第三,對於一些中醫中葯的方法也能夠緩解小孩嘔吐腹痛的症狀,也可以選擇中醫的理療方法來進行治療,這些方法都是非常有效的;
所以,通過以上幾種方法的選擇,小孩嘔吐腹痛的症狀就能夠得到良好的緩解。並且在平時的飲食中應該注意,多注意休息,避免勞累以及多吃一些蔬菜水果、粗糧等等,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及油膩的食品。
4. 孩子惡心肚子疼怎麼辦
孩子肚子疼惡心想吐,首先要明確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如果是受涼引起的胃腸功能紊亂、腸脹氣、腸痙攣等,孩子腹脹、肚子疼、惡心想吐,首先可以用開塞露促進排氣排便,同時口服四磨湯。
也可以給小孩口服益生菌,調理胃腸道功能。如果是感染引起的腸炎、闌尾炎等,要查血常規加C反應蛋白和腹部B超,如果沒有化膿、腸穿孔或腸套疊等情況,要選擇敏感抗生素足量、足療程治療。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飲食,不要暴飲暴食,也要注意肚子保暖,防止受涼。
5. 小孩腹痛嘔吐怎麼回事
小孩腹痛嘔吐怎麼回事
小孩腹痛嘔吐怎麼回事,對於孩子出現的一些突發情況,家長應該重視起來,也要能夠及時的去採取一些治療措施,特別是出現腹痛,嘔吐的現象,這樣的情況相信家長們應該都遇到過吧,下面分享一篇小孩腹痛嘔吐怎麼回事。
小孩腹痛嘔吐怎麼回事1
孩子在平時是不是很容易出現一些異常的情況,對於出現的一些突發情況,家長應該重視起來,也要能夠及時的去採取一些治療措施,特別是出現腹痛,嘔吐的現象,這樣的情況相信家長們應該都遇到過吧,很多家長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也會很著急,因此要能夠及時的去醫院檢查,看看是真的嗎。
小孩腹痛嘔吐考慮胃腸炎引起的,可以服用藿香正氣軟膠囊和黃連素片和顛茄片對症治療。腹瀉或者嘔吐嚴重需要靜脈輸液。飲食要規律,定時定量,避免暴飲暴食,減輕胃腸負擔。
胃腸炎的症狀
胃腸炎症狀的類型和嚴重程度取決於微生物或毒物的類型和量的大小。最常見的症狀是腹瀉,其他症狀包括:腹痛、惡心、嘔吐、發熱、食慾減退、體重減輕(可能是脫水的徵象)、大量出汗、皮膚濕冷、肌肉痛或關節僵硬、大便失禁等。
劇烈的嘔吐和腹瀉可以很快導致脫水,其表現有虛弱、極度口渴、少尿或尿色加深、皮膚乾燥、口乾、眼球下陷,嬰兒還可表現為啼哭時少淚。嚴重的嘔吐或腹瀉可以引起低鈉血症、低鉀血症、低血壓等。飲用大量含鹽少或不含鹽的水分來補充液體的病人尤易出現低鈉血症。水和電解質紊亂有潛在的風險,特別是對於病重、虛弱、年幼或年老的患者,嚴重的病例可以出現休克和腎功能衰竭。
能夠引起小孩腹痛嘔吐的原因也是很多的,如果是胃腸炎引起的,要按照醫生的吩咐去治療,在平時也要對孩子的身體多一些關注,在飲食上更要注意,特別是要注意飲食的衛生,避免一些疾病的發生。
小孩肚疼嘔吐的八個原因
1、如孩子是腹上區陣發性隱痛,同時進食後會加重,伴有輕度惡心食慾不振現象的,那麼多是由於慢性胃炎引起的。
2、如果是孩子進食了不潔食品後,出現陣發性腹部疼痛,同時還伴有惡心嘔吐,但吐後痛緩,嘔吐物為未消化食物的,或是瀉 粘液便者,這種情況多是食物中毒性腹瀉,要及時就診。
3、如孩子表現為上腹偏右側陣發性絞痛伴嘔吐,同時嘔吐出黃苦水,表現為腹痛重,但腹部體征並明顯,且隨時可痛止如常人的,那麼多是由於膽道蛔蟲性腹痛,是由蛔蟲引起的。
4、如孩子主要以臍周圍疼痛,但並無固定位置,有時還可摸到腸管痙攣性包塊或是有蛔蟲條索狀物,口腔檢查可發現有蛔蟲斑點者的,多是由於腸蛔蟲症引起的。
5、孩子如果是右腹下區開始隱痛,然後慢慢加重且伴發熱,局部按壓會加重的',這種情況多為闌尾炎引起。
6、如果是由於寒冷及飲食不當,活動後而引起的腹部脹痛者,多是由於腸痙攣導致。
7、劇烈性腹痛而且伴有嘔吐,且無大便,無氣者,腹部摸到包塊,外觀可看到腸型的,一般多為腸梗阻 、腸套疊引起的,需及時就診,緊急處理。
8、如果孩子體征不明顯,突然發作呈劇烈腹痛而又很快緩解,時發時止且伴有典型癲癇腦電圖改變的,多為腹型癲癇。
小孩腹痛嘔吐怎麼回事2
兒童反復發作性腹痛嘔吐的可能原因
1.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痛在幼兒中最常見。這種疼痛常一陣陣發作,沒有腹肌緊張,肚子摸著是軟的。這種腹痛,大都伴有舌苔厚膩、不想吃飯等症狀。
醫師建議:對於這種腹痛並伴隨著嘔吐,家長不必過度緊張,平時應注意調整孩子的飲食即可。每日飲食的量和次數要有規律,不要暴飲暴食,多吃青菜、水果。如果症狀最為嚴重,可能需要葯物配合治療。
2.上呼吸道感染
這與感染後引起腸系膜淋巴結炎有關,家長不必驚慌失措。
症狀:當嬰幼兒感冒發燒時,有時不僅有嗓子痛、流清鼻涕等症狀,也會出現腹痛、嘔吐等腹部症狀。還有一種胃腸型感冒,以腹痛、腹瀉、嘔吐為主要,只要控制了感冒,症狀就會消失。
醫師建議:這種腹痛症狀一般較輕,用熱水袋外敷效果不錯。
3.腸痙攣症
有些嬰幼兒植物神經調節功能尚未發育健全,一旦功能紊亂,迷走神經興奮性增強,腸管蠕動失去正常節律,腸壁肌肉就會發生痙攣,導致腸絞痛,有時伴有惡心和嘔吐。
症狀:疼痛與吃東西和活動無明顯關系,常驟然發作又很快消失,無規律性。腹痛部位多在臍周,腹部檢查僅稍有緊張感,腸鳴音較活躍,無固定位置壓痛,臍周壓痛也不明顯。這類小兒還常有植物神經紊亂的表現,如流涎、夜間磨牙、多汗或遺尿等。
醫師建議:無需特殊治療,發作時可局部熱敷,也可酌情給予解痙、鎮痛等對症治療。
4.腸道蛔蟲症
腸道蛔蟲病可引起嬰幼兒腹部隱痛。
症狀:疼痛部位不固定,同時伴有消瘦、營養不良和貧血等症狀。當蛔蟲進入膽道時,會出現右上腹肋沿下劇烈絞痛,面色蒼白,甚至休克。
醫師建議:懷疑孩子是否有腸道寄生蟲,主要是查大便。如大便中查到蟲卵時,需及時進行驅蟲、鎮靜、抗過敏等綜合治療。預防上主要是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好習慣。
5.結腸過敏
容易發生結腸過敏的嬰幼兒,基本上都有便秘傾向。由於胃結腸反射可引起較強的便意感,結腸的緊張性痙攣造成結腸內的食物殘渣堆積,導致結腸膨脹,從而引起腹痛發生。
症狀:腹痛的程度因人而異,有的表現為腹部不適,有的表現為鈍痛,甚至絞痛。腹痛多發生在清晨醒來時或便前發生,有時在進食物後不久發生,可持續數分鍾或數小時,可伴有頭痛、頭暈、面色蒼白、出汗、嘔吐等症狀。
醫師建議:無需特殊治療,發作時可局部熱敷,也可酌情給予鎮靜、解痙等對症治療。
6.便秘
有些嬰幼兒由於長期的嬌生慣養,造成嚴重的偏食習慣,平時只吃肉類,蔬菜幾乎一點不沾。由於結腸內瀦積的大量秘結糞塊激惹近端腸壁肌肉,會引起強力收縮造成結腸內高壓。
或由於氣體及糞塊所致的近端結腸擴張,誘發陣發性腹痛。間歇期因腸壁肌肉鬆弛,故而腹痛也就隨之緩解。
症狀:大便經常3~5天,甚至多天才解一次。
醫師建議:因便秘引起者,經矯正偏食,多吃富含纖維素、果膠的蔬菜和水果,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腹痛就會隨便秘的解除漸漸消失。
7.腹型癲癇
腹型癲癇是以內臟感覺性發作為主,以腹部疼痛為特點的一種癲癇。多數見於兒童,成人則十分罕見。
症狀:腹型癲癇臨床表現為,突然發作性腹痛,部位在臍周或上腹部,少數可放射至下腹部或腹側面,疼痛較劇烈,為絞痛或刀割樣,持續時間一般數分鍾,也可達數小時以上。
發作時可有一定程度的意識障礙,但無完全性意識喪失。常伴有食慾不振、惡心、嘔吐、腹瀉等胃腸道症狀,還有其他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症狀,如面部潮紅、蒼白、出汗、血壓不穩、體溫低、發熱、暈眩等。
醫師建議:這種類型的腹痛多見於兒童,成人則較罕見,需要到醫院做腦電圖才能確診。
6. 小孩肚子疼嘔吐是怎麼回事有什麼妙招
造成孩子嘔吐的原因有很多,有可能是受涼造成的,也有可能是孩子胃腸虛弱、消化不良引起的。或者是近期給孩子吃了不幹凈的食物,誘發的胃腸炎。建議你最好要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一下,明確具體的病因後對症治療。近期一定要給孩子喂點白開水,不要給孩子吃寒涼、油膩的食物,以免加劇孩子嘔吐的症狀。建議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要多注意觀察寶寶。
如果存在飲食不當、腹部受涼等情況,幼兒可能因此消化不良,進而出現嘔吐、腹脹、腹痛等不適症狀。此時家長需要調整幼兒飲食,可以適當吃一些軟爛容易消化的食物,注意少食多餐,必要的時候可以服用益生菌和消化酶來改善消化功能。與此同時,家長應注意給幼兒保暖,以免加重不適。急性胃腸炎:由於病毒或細菌感染等原因,幼兒患有急性胃腸炎,此時容易出現發熱、嘔吐和腹瀉等不適症狀。需要給幼兒進行補液治療,以免發生水電解質紊亂等不良情況,同時注意卧床休息,多飲水,以促進恢復。待原發病好轉,多數嘔吐症狀就會消失。肺部炎症:其他系統感染也會導致幼兒出現嘔吐,如肺炎等。通常情況下,肺炎引發的劇烈咳嗽,會引起幼兒出現反射性嘔吐,此時幼兒需要遵醫囑使用阿莫西林等葯物治療肺炎,從而緩解嘔吐症狀。葯物影響:部分幼兒由於葯物刺激引起嘔吐,停葯後,嘔吐症狀多會緩解,家長不必過於擔心。
7. 寶寶突然嘔吐且肚子疼原因及解決方法
核心提示:-->一、什麼問題導致寶寶肚子疼且出現嘔吐
一般來說,肚子疼常見的原因有腸痙攣、蛔蟲病、痢疾、腸套疊、闌尾炎等。由於小孩肚子疼的病因復雜,一般要進行多方面的綜合判斷才能確診。當父母的如果了解寶寶肚子疼的大致原因和分類,在面對寶寶肚子疼時就不會手忙腳亂了。
腹痛種種
通常,根據寶寶的年齡特點、肚子疼程度與部位可以了解肚子疼的大致原因。
從年齡判斷
一歲內的小寶寶肚子疼多半是腸套疊,三歲左右大的寶寶肚子疼腸痙攣的可能性比較大,學齡前兒童肚子疼多由腸蛔蟲引起或是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導致的。
由疼痛程度判斷
重度肚子疼:靜卧不敢動,多為急性炎症,如急性闌尾炎、急性膽囊炎等;劇烈肚子疼呈絞痛樣,多為蛔蟲症、尿路結石等;撕裂性肚子疼,常見於內臟穿孔,如胃和膽囊穿孔等。
由疼痛部位判斷
中上腹痛多見於胃病;右上腹痛多見於肝、膽疾病;中下腹疼痛多為腸道疾病;整體腹疼痛多為臟器病變穿孔或病變組織壞死或出血;臍周疼痛多為小腸疾病;右下腹疼痛多為闌尾炎。
二、如何應對寶寶腹痛嘔吐的問題
送與不送
對於寶寶肚子疼是否送醫院的問題,爸爸媽媽最好採取謹慎的態度。因為,寶寶肚子疼隱藏的問題可小可大,稍不注意,就會耽誤病情。特別是當小寶寶痛得打滾,或伴有高燒、腹瀉或嘔吐等任何一種症狀,更應火速送到醫院診治。當然,有些單純性的肚子疼很可能只是一場虛驚,別看有些疼痛相當劇烈,小寶寶哭鬧不止,但送到醫院以後,疼痛就消失了。這是因為小寶寶得了腸道痙攣,痙攣一旦解除,疼痛立刻緩解,所以寶寶又開始蹦蹦跳跳了。但新手爸媽在分不清楚以上情況時,建議還是送醫院來得保險。
敷與不敷
有的父母聽到孩子叫肚子疼,就找來熱水袋給孩子熱敷。這種做法對因受寒、飯食過多引起的胃部脹痛有效,能緩解胃腸痙攣,減輕疼痛。但有些疼痛就不那麼簡單了,熱敷反而會加重病情、引發危險,比如蛔蟲病(這也是小寶寶肚子疼的常見原因)。當某種因素刺激蟲體時,可使蛔蟲竄上竄下地蠕動,刺激腸道引起更加劇烈的痙攣疼痛,此時按揉寶寶肚子,只會更加刺激蛔蟲,甚至引起膽道蛔蟲症;蛔蟲還可能穿破幼兒嬌嫩的腸壁,引起腹膜炎。
揉與不揉
寶寶叫肚子疼,媽媽總喜歡幫寶寶揉揉,覺得一定能緩解孩子的疼痛,這種方法對胃腸道痙攣引起的胃腸絞痛有一定效果。但是以下情況可不能隨便揉肚子。
急性闌尾炎在小孩子中也較多見。兒童闌尾炎在早期並無典型症狀,可能肚臍周圍有輕微疼痛,有時有嘔吐、腹瀉的症狀,按壓肚子時疼痛並不明顯。小孩子的免疫功能較差,患闌尾炎時很容易發生穿孔。如果爸爸媽媽此時按揉寶寶的`肚子,或做局部熱敷,就可能促進炎症化膿處破潰穿孔,形成彌漫性腹膜炎。
三、孩子肚子痛時不要隨便用葯
一、不能亂吃止疼葯
孩子肚子疼時,有些家長往往給孩子吃止疼片,這樣做很不妥,因為有些引起肚子疼的誘因在止疼後會被掩蓋,造成嚴重後果。如闌尾炎造成的肚子疼如不及時診治,造成穿孔會危及生命。
二、不能亂吃驅蟲葯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肚子疼是肚裡有蟲,只要吃點驅蟲葯就行了。楊建麗提醒家長,驅蟲葯不能亂吃,一年在秋冬交替時吃一次即可,驅蟲葯對人體有一定副作用。另外,給孩子驅蟲,最好在孩子身體狀況良好時進行。
三、家長不要太緊張
中牟縣有一個孩子肚子疼,在當地的醫院住了半個月,反而越治肚子越疼。普通的肚子疼,為什麼這樣難治?答案就在孩子家長身上。原來家長的表情比生病孩子的表情還痛苦。家長的過度關心和痛苦會向孩子傳達了一個信息——病情很嚴重。這會讓孩子精神緊張,肚子也會疼個不停。
孩子肚子疼能揉不能揉
孩子肚子疼,媽媽總要幫著揉揉,這種方法對胃腸道痙攣引起的絞痛有一定效果,但是以下情況可不能隨便揉肚子。
四、如何護理寶寶腹瀉
一、及時補充體液,以免寶寶由於腹瀉導致體液失衡。可以隨時喂水、米湯、果汁,最好喂服口服補液鹽。口服補液鹽內含有葡萄糖、氯化鈉、氯化鉀、枸櫞酸鈉等成分,可補充因腹瀉、嘔吐所丟失的電解質及體液,調節人體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現各醫院和葯店均可提供此葯。服用方法是將一小袋口服補液鹽溶於500毫升溫開水中,在一天內分多次服用。服用量的多少以「丟失多少,補充多少」為原則。
二、每天消毒、保持傢具、食具衛生。護理感染性腹瀉病兒,應做好消毒隔離,食具、水杯、水瓶要經常消毒。衣物要勤洗、勤曬。護理病兒後的雙手應反復清洗後,再做其它事情。
三、預防紅屁股。病兒每次大便後應及時更換尿布,並用溫開水沖洗肛門及周圍,預防發生臀紅及泌尿系感染。如已形成臀紅,可塗鞣酸軟膏或金黴素魚肝油等。
四、腹瀉寶寶要注意調整飲食狀態,避免添加新的輔食。對於腹瀉病兒的飲食原則是:調整飲食、繼續進食。母乳喂養的繼續母乳喂養,若病兒不是母乳喂養的可用病兒日常食用的奶或奶製品繼續喂養。6個月以上病兒可繼續吃已習慣的平常飲食,如粥、面條、雞蛋、蔬菜等。但加工要細、碎使之容易消化,避免在腹瀉時變化食物品種或給不易消化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