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幼兒各年齡段語言發展特點
各年齡段兒童語言發展特點
一個月:
一個月齡的寶寶可以發出細小的喉音,當媽媽與他談話時,他會注視著媽媽的面孔,停止啼哭。不過從表情上看來,他還沒有直接的注意能力,面部也沒有表情。
兩個月:
一般父母,特別是媽媽在寶寶說話時會不由自主地抬高音調,像唱歌一樣,而兩個月小寶寶的聽覺就特別習慣這樣的說話聲音,甚至當父母與他說話時,他還會努力用喉嚨發出聲音(如哎、啊、嗚、哦等)來做回應。當你在他的最佳視覺距離,看著他的眼睛說話,並且說的話非常生動時,你會發現,他也在努力地扭動全身,並試圖朝你吐舌頭。
三個月:
寶寶開始嘗試通過發出聲音來引起別人的注意,甚至還知道用不同的聲音來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他可以在發音是在母音中添加輔音,其中第一個輔音通常是「m」,接下來會有一些爆破音,所以這個時候爸爸媽媽可以多給他示範咂舌頭的動作。此外,除了聲音語言,寶寶還會用肢體語言,比如高興時就搖擺身體,表達興奮。
四個月:
這個月齡的小寶寶在語言發育和情感交流上的進步是比較快的。他在高興時會笑,笑聲清脆悅耳,在有人跟他講話時會發出咯咯咕咕的聲音,好像在與對方對話。
五個月:
五個月的寶寶,不只會注意到大人說話的方式,還會注意到大人發出的每個音節。他開始能夠聽出母音和輔音,並注意把兩者結合成音節、詞彙,或句子的方式,開始用母語的許多節律和特徵牙牙學語。盡管在大人聽來他們是在胡言亂語,可實際上如果你仔細聽就會發現,他是會升高或降低語調的,就像是在發音或詢問問題一樣。
六個月:
隨著與外界接觸和與親人交流的頻率不斷增加,此時寶寶的發音慾望已經越來越強烈,他好像總想要說些什麼。而且他能說出來的,已經不再是單獨的母音和輔音,而是開始發出一些音節,當家長有意識地教他一些音節的發音,比如ba-ba 、ma-ma等,他甚至還能夠清晰地模仿並發出這些音節,雖然他還不知道這些音節的意義。此外,當家長多次重復某一個語言概念,並和實際事物聯系起來的時候,寶寶會逐漸理解這些語言概念的含義,並建立起這一概念的信號反應,比如教他認識台燈一段時間後,你一說台燈,他就會來回找台燈。又比如你經常叫他的名字,當你喊他時,他會馬上抬頭或轉頭去看你,這些,正是建立語言信號的反應。
七個月:
這個月,寶寶開始主動模仿說話的聲音,當他學會一個音節的時候,會整天或連續幾天一直重復這個音節。同時他還能熟練地尋找聲源,聽懂不同的語氣、語調所代表的不同意義。現在,他對於父母的聲音反應更敏銳,並不斷嘗試和父母說話。這就要求父母要十分耐心地教他許多簡單的音節和詞彙,比如,走、冷、熱、小貓、小狗等。只有這樣他才能更好地理解你平日所說的話並逐漸說出越來越長,越來越復雜的詞語和句子。
八個月:
八個月的寶寶,可以笨拙地發出「媽媽」或「拜拜」等聲音,當他發現自己發出的這些聲音可以讓你很高興的時候,他會覺得自己說的話很有意義,從而不久之後開始利用「媽媽」的發音來召喚你或引起你的注意。當然,此時他更多的是在練習發音(他甚至會在學會把聲母和韻母連起來發之後,進入重復連續音節階段,比如ba-ba-ba,ma-ma-ma),並不是真正明白了「媽媽」的含義,並不能真正把「媽媽」這個詞和你聯系起來。但是只有有了這樣的基礎,後面他才能真真的喊出「爸爸媽媽」,並在想要和你交流的時候,說出這樣的稱謂。
㈡ 幼兒文學的語言具有什麼特點
1.形象性
兒童的感知和思維首先注重於對象的外部特徵,因此兒童文學作品的語言特別強調形象性,通過形象生動的語言使人物及事物的聲音、色彩、形狀、動作、神態等鮮明地呈現在兒童面前。形象化的語言能使兒童將親身經驗與語言所提供的信息很容易地結合起來。
2.簡潔性
兒童文學作品必然要向兒童展現豐富多樣的語言。因為兒童年齡小,難以理解和接受深奧難懂的語言,優秀的兒童文學總是在充分展示語言多樣性的同時力求簡潔生動,選取明朗並富有表現力的語詞和句式,使語言豐富多樣而又簡潔明快。
3.音樂性
兒童文學語言的聲音層面不僅和意義層面相聯系,具有傳情達意的作用,而且還包含獨特的審美價值,可以給小讀者以聽覺上的美感,即音樂性。尤其是內容通俗淺顯、節奏柔和舒緩、語言柔美流暢的搖籃曲,對孩子的影響更是在「聲」而不在「義」。
4.敘述性
兒童文學的語言體現著明顯的敘述功能,在童話、故事、小說等敘事性文體中,無論是敘述話語還是人物對話,都有很強的敘述性。
㈢ 論述零到六歲各年齡階段幼兒語言發展的特點
零到六歲各年齡階段幼兒語言發展的特點如下:
1、6個月
微笑或發出聲音。喃喃發聲(這些音多為無意義的)。 頭會轉向聲源。會對別人發出聲音(好像在說話、呼叫,但無詞語出現)。用哭聲、看著父母、以手撥弄,抓、丟來表示自己的意願。
2、1周歲(12個月)
牙牙學語(好像在說一串話或者單詞),會有類似說話的語調出現。能用手勢、動作溝通(例如:指東西、點頭、搖頭)。能聽懂簡單的指令(例如:不可以、過來、給我、再見等等)。會隨音樂擺動。會試著引起他人的關注。
3、1周歲半(18個月)
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聽懂多一些的詞語指令,會說簡單的單詞,能聽懂許多物品的名稱(大人說一物品,寶寶能去拿,或者了解那是什麼)。聽懂簡單的指令(坐下來、出去、過來等等),寶寶經常重復自己所聽到的或已經會說的詞彙。
4、2周歲(24個月)
模仿環境中的聲音(貓、狗叫,汽車喇叭聲等等)。會說——個詞語。使用詞語表達意願多過用手勢動作去表達。會稱呼自己的名字(或小名)。能聽懂較復雜的句子。會將自己會說的詞語進行組合。(例如:爸爸抱、寶寶吃等)會嘗試問問題。(有時說,有時做動作表示)會回答問題或輪流對話。
5、2周歲半(30個月)
能了解日常生活中的許多事。詞彙量增加快速,似乎每天都有新詞語出現。能說簡單句(例如爸爸買車車,寶寶要這個,寶寶要噓噓等)。當大人沒聽懂或不明白他的意思時,會生氣。了解日常物品的功能(例如:問寶寶用什麼東西吃飯時,會指著碗筷等)。
6、3周歲半(42個月)
了解長句子或復雜句,且能正確回答或反應。會聽從連續兩個簡單指令。(例如:到廚房拿碗,放在桌上;衣服褲子脫掉,過來洗澡等)會說自己的名字、姓氏。會用復雜句表達意願。能與小夥伴合作玩游戲,能簡述剛發生的事情。
會專注於某件事上幾分鍾。會使用很多詞語。多數人都能聽懂他的話。話語中會夾帶形容詞、副詞出現。
7、4周歲半(54個月)
能說出合乎語法的句子。能進行日常的對話。能認識一些顏色,並說出顏色的名稱。會從數到發音正確,口齒清晰。說話不太有重復、結巴的現象。能使用恰當的句子應對或回答問題。
8、6周歲
幼兒在成人的正確教育下,能做到發音正確、咬字清楚,並能按照語句的內容和情感的需要調節自己的音調,能清楚地分出四聲。他們會有意識地注意自己的發音,同時也喜歡挑剔其他小朋友和周圍成人的錯誤發音,並能糾正、評價別人的發音。
(3)兒童的語言特點有哪些擴展閱讀:
幼兒語言能力培養的方式:
1、豐富幼兒生活,創設語言環境。
要根據幼兒直觀感知的特點,給幼兒創設條件、豐富生活內容,在實踐中認識世界,發展幼兒語言。
2、從日常生活入手
教師在日常生活中要充分利用一日活動中每一個積極因素,鼓勵幼兒親自去看、去聽,激發幼兒說話的慾望。
3、豐富幼兒的詞彙量
用「詞的擴散」訓練幼兒說話能力,以一個詞為擴散點,做組詞造句的訓練,這種口頭造句是語言練習最簡單的形式,由口頭造句開始,逐步引導幼兒用一個完整的語句表達自己的思想。
㈣ 幼兒的語言發展的特點
學前兒童語言發展的特點:
1、出生~20天:非自控音階段。發音以哭聲為主,也有一些咳嗽和吃奶時的發音,都是新生兒不能自己控制而發出的聲音。
2、21天~5個月:咕咕聲階段。兒童的聽辨能力和發音能力都有較大的發展,有大量的「玩弄」聲音現象,有了最初的語音模仿和「對話」意識。
3、6個月~1歲左右:牙牙語階段。嬰兒模仿發音的能力大為提高。
4、1歲~1歲半:學語階段。連續音節和類似詞的音節增加,無意義的連續音節減少,是由無意義的音節發展到詞音的過渡階段。
5、1歲半~6歲:積極言語發展階段。兒童由單詞句、雙詞句向完整句發展,集中的無意義的發音現象消失。
(4)兒童的語言特點有哪些擴展閱讀:
嚴格說,兒童語言發展是在1歲左右講出第一個真正的單詞開始的。因此,通常以單詞的出現為界,將整個過程劃分為語言准備期和語言發展期兩大階段。
兒童語言發展應該分為三個方面:語音發展,詞彙發展,語法發展。
語音發展分為五個階段:非自控音階段(出生~20天)、咕咕聲階段(21天~5個月)、牙牙語階段(6個月~1歲左右)、學語階段(1歲~1歲半)、積極語言階段(1歲半~6歲)。
詞彙發展分為三個方面:聲調知覺發展,音位直覺發展和詞的語音表象建立。一般出生後的第一周,嬰兒聽到一個輕柔的聲音便會停止他的哭聲。一般4個月左右的嬰兒能分辨出憤怒和友好的聲音,也能分辨熟悉的和陌生的聲音。
㈤ 簡述兒童語言發展的特點
幼兒語言發展的特點
1.從對話的語言逐漸發展到獨白語言。
2.從情景性言語到連貫性言語的發展。
3.能夠總和利用表情,手勢,語調等非語言信息幫助交流。
4.對有效溝通的社交情景因素越來越敏感,可以利用多種交談技能,委婉的表達自己的要求。
5.能夠根據聽者的特點對自己的說話內容進行相應的調整。
㈥ 兒語都有些什麼特點
①對於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兒語的特點不同,其語法、語義和語言內容所代表的認知難度比孩子的認知水平和能力稍稍偏高一些,因此,有助於孩子的語言發展;②與成人交談的語言相比較,兒語的詞語和語法都比較簡單,重復性高,疊字多,便於孩子重復、模仿,並理解、掌握和擴展;③語速較慢,語氣常常誇張,能吸引孩子的興趣和注意力,同時便於孩子進行模仿和加工,從而有效帶動孩子語言的發展
㈦ 3-4歲幼兒語言發展特點
【3-4歲孩子語言發展特點】
三到四歲是孩子語言發展的飛躍期,此時他基本已經掌握了母語的全部語音,詞彙量增加的非常之快,可以用簡單的語言和家長或同伴實現無障礙交流。只不過由於大腦前庭功能以及口腔內肌肉張力的發展還不夠成熟,他還沒有達到想到就能立刻說出的程度,所以在敘述時還不怎麼流暢,有時還會出現斷斷續續,語序顛倒,甚至口吃的情況。而且他的很多發音可能也不是特別標准,不過沒有關系,給予他正確的語言環境,讓他多說,多練,這些終將不是問題。另外,此時的寶寶特別喜歡聽故事,經常會纏著家長給自己講故事,有時還喜歡學著故事裡的動物叫,並會運用自己的想像來編一些情節十分離奇的故事。總之,這時候的孩子真的特別愛說話,就算是自己一個人玩,他也常常會自言自語說個不停。
所以,想要提高孩子的語言能力,家長就應該在平時為他創設輕松的談話氛圍,多和他交流互動,只有在這樣的氛圍中,孩子才會想說,願意說,才會體驗到說話的樂趣。否則,壓抑的環境只會讓孩子因緊張而無法正常發揮,甚至出現說話顛三倒四,口吃等情況。除了刻意和孩子交流,在玩游戲時,或在各種生活場景中,也要有意識地多問孩子問題,讓寶寶多思考多表達自己的想法。
另外,家長平時閑來無事也應該多給孩子講講故事,並引導孩子復述一些簡單的句子。因為對這個階段的孩子來說,聽故事不但可以豐富詞彙量,還能提升語言理解、記憶以及表達的能力。不過,講故事也是有技巧的,如若家長只是乾巴巴地把故事情節給念出來,孩子很容易覺得枯燥而失去興趣,甚至昏昏欲睡。相反,只有家長聲情並茂把故事講得豐富有趣,才能讓寶寶投入其中並印象深刻。所以,家長要注意挑選符合孩子年齡特點的故事,並多多藉助表情和手勢來更形象的表達。
㈧ 中班幼兒語言特點
中班幼兒的語言發展特點有這樣幾個現象:
1、進入中班以後,你孩子說話願望較小班強烈,明顯話多了,也願意說了;
2、遇到不知道的事明顯敢問了,願意問了;
3、家裡很會說,在外不會說了;
4、開始模仿成人說的話或說話的口氣了。
同時,我們也發現不同成人對之的不同方式有:
1、以孩子啰嗦為解釋,打斷孩子的表達;
2、因應付不了而搪塞孩子,無意中阻礙了孩子好奇和語言表達的鍛煉機會;
3、怕孩子回答不好,替代孩子回答別人的話,如說,我們見了陌生人不愛說,這個我們沒有學過等等,造成在外越來越不說了;
4、不惜代價為之創設了好多機會,如買書、陪伴閱讀、與不同人交往……,然
5、而只是形式上隨大流,但往往實效小。
那麼怎樣才能正確引導幼兒發展其語言表達能力呢?
首先要了解中班幼兒語言發展的特點及目標。
中班幼兒的語言發展的特點是:能清晰地談話,詞彙開始豐富,喜歡與家人及同伴交流。能夠獨立地講故事或敘述日常生活中的各種事物,但有時說話斷斷續續,因為孩子還不能記清事物現象和行為動作之間的聯系。他們還會根據不同對象的理解水平調整自己的語言有時他們也能表述相當復雜的句子。
中班幼兒不同於小班,他們願意表達了,詞彙有了一定的增加,開始學著使用了。又不同於大班,復雜的詞彙雖然出現了,但還並不準確或完整,比如,經常會聽到孩子們說「因為……」「雖然……」這樣的關聯詞,但他們還用的並不完整,不知道「因為」後面跟著「所以」,「雖然」後面還有「但是」
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應為幼兒創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並能得到積極回應。為幼兒提供豐富、適宜的低幼讀物,經常和幼兒一起看圖書、講故事,豐富其語言表達能力,培養閱讀興趣和良好的閱讀習慣,進一步拓展學習經驗。
幼兒的語言學習需要相應的社會經驗支持,應通過多種活動擴展幼兒的生活經驗,豐富語言的內容,增強理解和表達能力。應在生活情境和閱讀活動中引導幼兒自然而然地產生對文字的興趣,用機械記憶和強化訓練的方式讓幼兒過早識字不符合其學習特點和接受能力。
(一)傾聽與表達
1.在群體中能有意識地聽與自己有關的信息。
2.能結合情境感受到不同語氣、語調所表達的不同意思。
3.方言地區和少數民族幼兒能基本聽懂普通話。
教育建議:
1. 多給幼兒提供傾聽和交談的機會。如:經常和幼兒一起談論他感興趣的話題,或一起看圖書、講故事。
2. 引導幼兒學會認真傾聽。如:
成人要耐心傾聽別人(包括幼兒)的講話,等別人講完再表達自己的觀點。
與幼兒交談時,要用幼兒能聽得懂的語言。
對幼兒提要求和布置任務時要求他注意聽,鼓勵他主動提問。
3. 對幼兒講話時,注意結合情境使用豐富的語言,以便於幼兒理解。如:
說話時注意語氣、語調,讓幼兒感受語氣、語調的作用。如對幼兒的不合理要求以比較堅定的語氣表示不同意;講故事時,盡量把故事人物高興、悲傷的心情用不同的語氣、語調表現出來。
根據幼兒的理解水平有意識地使用一些反映因果、假設、條件等關系的句子。
目標2 願意講話並能清楚地表達
4~5歲
1.願意與他人交談,喜歡談論自己感興趣的話題。
2.會說本民族或本地區的語言,基本會說普通話。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幼兒會用普通話進行日常會話。
3.能基本完整地講述自己的所見所聞和經歷的事情。
4.講述比較連貫。
教育建議:
1.為幼兒創造說話的機會並體驗語言交往的樂趣。
每天有足夠的時間與幼兒交談。如談論他感興趣的話題,詢問和聽取他對自己事情的意見等。
尊重和接納幼兒的說話方式,無論幼兒的表達水平如何,都應認真地傾聽並給予積極的回應。
鼓勵和支持幼兒與同伴一起玩耍、交談,相互講述見聞、趣事或看過的圖書、動畫片等。
方言和少數民族地區應積極為幼兒創設用普通話交流的語言環境。
2.引導幼兒清楚地表達。如:
和幼兒講話時,成人自身的語言要清楚、簡潔。
當幼兒因為急於表達而說不清楚的時候,提醒他不要著急,慢慢說;同時要耐心傾聽,給予必要的補充,幫助他理清思路並清晰地說出來。
目標3 具有文明的語言習慣
4~5歲
1.別人對自己講話時能回應。
2.能根據場合調節自己說話聲音的大小。
3.能主動使用禮貌用語,不說臟話、粗話。
教育建議:
1.成人注意語言文明,為幼兒做出表率。如:
與他人交談時,認真傾聽,使用禮貌用語。
在公共場合不大聲說話,不說臟話、粗話。
幼兒表達意見時,成人可蹲下來,眼睛平視幼兒,耐心聽他把話說完。
2.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語言行為習慣。如:
結合情境提醒幼兒一些必要的交流禮節。如對長輩說話要有禮貌,客人來訪時要打招呼,得到幫助時要說謝謝等。
提醒幼兒遵守集體生活的語言規則,如輪流發言,不隨意打斷別人講話等。
提醒幼兒注意公共場所的語言文明,如不大聲喧嘩。
(二)閱讀與書寫准備
目標1 喜歡聽故事,看圖書
4~5歲
1.反復看自己喜歡的圖書。
2.喜歡把聽過的故事或看過的圖書講給別人聽。
3.對生活中常見的標識、符號感興趣,知道它們表示一定的意義。
教育建議:
1.為幼兒提供良好的閱讀環境和條件。如:
提供一定數量、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富有童趣的圖畫書。
提供相對安靜的地方,盡量減少干擾,保證幼兒自主閱讀。
2.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培養閱讀習慣。如:
經常抽時間與幼兒一起看圖書、講故事。
提供童謠、故事和詩歌等不同體裁的兒童文學作品,讓幼兒自主選擇和閱讀。
當幼兒遇到感興趣的事物或問題時,和他一起查閱圖書資料,讓他感受圖書的作用,體會通過閱讀獲取信息的樂趣。
3.引導幼兒體會標識、文字元號的用途。如:
向幼兒介紹醫院、公用電話等生活中的常見標識,讓他知道標識可以代表具體事物。
結合生活實際,幫助幼兒體會文字的用途。如買來新玩具時,把說明書上的文字念給幼兒聽,了解玩具的玩法。
目標2 具有初步的閱讀理解能力
4~5歲
1. 能大體講出所聽故事的主要內容。
2. 能根據連續畫面提供的信息,大致說出故事的情節。
3. 能隨著作品的展開產生喜悅、擔憂等相應的情緒反應,體會作品所表達的情緒情感。
教育建議:
1.經常和幼兒一起閱讀,引導他以自己的經驗為基礎理解圖書的內容。如:
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結合畫面討論故事內容,學習建立畫面與故事內容的聯系。
和幼兒一起討論或回憶書中的故事情節,引導他有條理地說出故事的大致內容。
在給幼兒讀書或講故事時,可先不告訴名字,讓幼兒聽完後自己命名,並說出這樣命名的理由。
鼓勵幼兒自主閱讀,並與他人討論自己在閱讀中的發現、體會和想法。
2.在閱讀中發展幼兒的想像和創造能力。如:
鼓勵幼兒依據畫面線索講述故事,大膽推測、想像故事情節的發展,改編故事部分情節或續編故事結尾。
鼓勵幼兒用故事表演、繪畫等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對圖書和故事的理解。
鼓勵和支持幼兒自編故事,並為自編的故事配上圖畫,製成圖畫書。
3.引導幼兒感受文學作品的美。如:
有意識地引導幼兒欣賞或模仿文學作品的語言節奏和韻律。
給幼兒讀書時,通過表情、動作和抑揚頓挫的聲音傳達書中的情緒情感,讓幼兒體會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現力。
目標3 具有書面表達的願望和初步技能
4~5歲
1.願意用圖畫和符號表達自己的願望和想法。
2.在成人提醒下,寫寫畫畫時姿勢正確。
教育建議:
1. 讓幼兒在寫寫畫畫的過程中體驗文字元號的功能,培養書寫興趣。如:
准備供幼兒隨時取放的紙、筆等材料,也可利用沙地、樹枝等自然材料,滿足幼兒自由塗畫的需要。
鼓勵幼兒將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或故事畫下來並講給別人聽,讓幼兒體會寫寫畫畫的方式可以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把幼兒講過的事情用文字記錄下來,並念給他聽,使幼兒知道說的話可以用文字記錄下來,從中體會文字的用途。
2. 在繪畫和游戲中做必要的書寫准備,如:
通過把虛線畫出的圖形輪廓連成實線等游戲,促進手眼協調,同時幫助幼兒學習由上至下、由左至右的運筆技能。
鼓勵幼兒學習書寫自己的名字。
提醒幼兒寫畫時保持正確姿勢。
㈨ 0到3歲兒童語言發展有何特點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0-3歲兒童語言發展的特點:
一、出生一個月:
在新生兒的多個反射中都可以找到言語和語言發展的起始,包括當嬰兒的牙齦受到摩擦時出現的咬-放行為、覓食反射和吸吮反射。此外,新生兒通過許多其他方式進行直接和間接交流。
大哭大鬧是這個階段主要的交流形式。
● 當聽到很大的噪音時,會眨眼、移動、停止動作、四下環顧或表現出驚跳反應。
● 對特定的聲音表現出偏好,比如音樂和人聲,在這些聲音下能恢復平靜或保持安靜。
● 轉動頭部試圖尋找人聲或其他聲音的方位。
● 除了哭之外,偶爾發出其他聲音。
二、1-4個月
「哭」仍然是嬰兒溝通和獲取成人注意力的主要方式,但是更復雜的溝通技能開始出現。嬰兒很快就會發現模仿別人的語音和姿勢有很大的樂趣。嬰兒咿呀學語通常出現在兩個月左右,代表著嬰兒在獲取語言以及與他人互動方面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能夠對聲音(比如人聲、搖鈴聲或門鈴)做出反應(停止抽泣,表現出驚嚇)。隨後,會通過轉頭和看向聲音的方向尋找聲源。
● 能夠協調發聲、注視和身體運動,與父母或照料者進行面對面交流;能夠跟隨和主導以保持交流繼續。
● 當成人對嬰兒說話或微笑時,嬰兒能夠咿呀學語或者發出咕咕的聲音;即使嬰兒失聰,也會開始咿呀學語。
● 使用單母音(ah, eh, uh)發出咕咕的聲音;也會模仿自己的聲音以及別人發出的母音。
● 能夠大聲笑。
三、4-8個月
能夠識別經常聽到的聲音,識別母語的所有音素。他們總是不停地「說話」,發出的母音和輔音越來越多樣、越來越復雜。
●對自己的名字和簡單的要求(比如「過來」「吃飯」「揮手再見」)能做出恰當的回應。
● 模仿一些非言語的聲音,比如咳嗽、彈舌和咂嘴的聲音。
● 能夠發出全部母音和一些輔音:r、s、z、th和w。
● 對他人不同語調的聲音,比如生氣、玩笑、悲傷,做出不同的回應。
● 通過發出不同的聲音來表達自己的情緒,比如高興、滿意和憤怒。
● 與玩具「交談」。
● 咿咿呀呀,重復一系列同樣的音節:ba,ba,ba。
● 對噪音做出不同的反應,比如吸塵器響聲、電話鈴聲或狗叫聲;可能會哭、啜泣、從父母或照料者那兒尋求安慰。
四、8-12個月
在8~12個月期間,嬰兒要為兩個重大的發展事件做准備——走路和說話。咿呀學語,開始通過說話主動發起社會交往;能夠使用手勢來交流,能玩手勢游戲;被要求時,能使用一些社交手勢。
● 有意地咿咿呀呀或嘰里咕嚕地說話發起社會交往;可能會為了吸引別人的注意而大喊大叫,聽聽別人的反應,如果沒有回應會再次大喊。
● 搖頭表示「不」,點頭表示「是」。
● 當別人叫自己的名字時,會尋找聲音的來源。
● 會模糊不清地說「ma ma ma ma」和「ba ba ba」這樣的句子;隨後會說混雜語(許多語言共有的音節和發音,發出類似語言的音調)。
● 在被要求時,會揮手再見、拍手。
● 會說「da-da」和「ma-ma」。
● 模仿和自己已經學會的類似的聲音;也會模仿機動車噪音、彈舌、咂嘴和咳嗽的聲音。
● 喜歡押韻詩和簡單歌曲;伴著音樂發聲和跳舞。
● 如果提出要求時配合恰當的手勢,嬰兒會把玩具或物品遞給成人。
五、1歲
開始說話和行動,只有在必須吃飯和睡覺時才停下來。會說單個詞;能夠理解名字的象徵意義,語言理解能力得到發展;學會很多新單詞,富有表達性的詞彙量迅速增加;能夠使用更多復雜的手勢。
● 創造很多混雜語[將詞語和聲音混合在一起變成類似言語(語調曲折變化)的模式]。
● 使用一個詞語傳達完整的想法[單字語];具體含義則取決於語調(「我」可能用於要求更多的餅干或者想要自己吃飯)。隨後,學步兒開始使用兩個詞的短語來表達完整的想法[電報語](「更多餅干」「爸爸再見」)。
● 遵循簡單的指令(「給爸爸茶杯」)。
● 在被要求時,能指出熟悉的人、動物和玩具。
● 如果有人說出身體部位的名稱,學步兒能夠理解並辨別三個身體部位[接受性語言][「告訴我你的鼻子(腳趾、耳朵)在哪兒」]。
● 能夠通過說出名稱表明一些想要的物品和活動(「再見」「餅干」「故事」「毛毯」);言語要求常常伴隨著迫切的手勢。
● 對簡單的問題能夠回答「是」或者「不」,並伴隨有相應的頭部動作。
● 在這一階段,有25%~50%的語言表達是可理解的。
● 應要求能夠找到熟悉的物品(如果兒童知道物品的位置)。
● 能夠使用5~50個詞語[表達性語言];這些詞語一般是熟悉物品的名稱(動物、食物和玩具等)。
● 使用手勢,例如用手指或拉,來引導成人的注意力。
● 喜歡押韻詩和歌曲;嘗試參與進來;跟著節奏跳舞和唱歌。
● 似乎知道互相交談需要有互惠式(你來我往)回應;進行一些發聲的話輪轉換,例如發出並模仿聲音。
六、2歲
說出第一個句子;使用更多的手勢,能夠說出更多事物的名字;理解能力突然提高;能夠使用許多兩個詞的短語,不再是呀呀學語,開始想要對話。
● 如果得到允許,可以用手指書、發出相應的聲音、翻頁等方式參與進來,會非常喜歡聽別人讀書。
● 意識到語言能夠有效地令他人對自己的需求和喜好做出回應。能夠提出簡單的請求(「還要餅干?」);拒絕成人的要求(「不!」)。
● 能夠使用50~300個詞語;詞彙量持續增加。
● 違反語言編碼;也就是說,2歲兒童的大多數語言對自己來說有意義,但對成人來說往往並非如此(維果斯基的「自我對話」)。
● 對語言的理解遠遠超過口頭表達能力;大多數2歲兒童的接受性語言遠遠超過他們的表達性語言。
● 能夠說出由3~4個詞語組成的句子;使用常規的詞序組成更加完整的句子。
● 將自己稱為「我」,而不是叫自己的名字(「我走了再見」);能夠毫無困難地表達「我的」。
● 通過添加「不」等否定詞來表達否定陳述(「不牛奶」「不洗澡」)。
● 會重復地問「那是什麼?」
● 能使用一些復數表達,但有時會出錯[「看那些鵝(gooses)」];經常過度概括語法規則。討論非當前出現的物品或事件,例如「我們剛才看見鴨子了。」(這是認知和語言方面的雙重進步。)
● 偶爾會出現口吃或其他常見的言語障礙。
● 所說的話中有65%~70%的內容是可理解的。
七、三歲
幾乎每天都學新單詞,能說出近1000個單詞;理解能力更強;使用越來越多的言語形式,使用常用的社交用用語;說話經常出現語法錯誤。
● 談論不在場的物品、事件或人物:「傑里家的院子里有一個游泳池。」
● 談論別人的行為:「爸爸正在割草。」
● 為剛剛說過的話補充信息:「是的,接著他又把它搶回來了。」
● 恰當地回答簡單的問題。
● 問很多問題,尤其是關於物品和人物的位置和身份的問題。
● 使用越來越多的言語形式使對話繼續進行:「為什麼我不能做?」「我們現在要去哪兒?」。
● 要求他人關注自己或環境中的物品、事件:「看我的直升機飛起來了。」
● 驅使他人行動:「咱們從水上跳過去吧。你先來。」
● 使用常用的社交用語:「你好」「再見」「請」「走吧」。
● 評論物品和正在進行的事件:「那兒有個房子」「拖拉機拉著一條船」。
● 詞彙量越來越豐富;現在大約能掌握300~ 1 000個單詞。
● 背誦童謠,唱歌。
● 大多數時間使用的語言都是可理解的。
● 說出組合的名詞短語:「大棕狗」。
● 簡單地將「不」放到名詞或動詞短語之前表達否定,例如「不寶寶」。
● 涉及熟悉的物品和事件時,能回答「你在做什麼?」「這是什麼?」和「在哪兒?」等問題。
希望以上的回答對您有幫助,謝謝!
㈩ 兒童語言的特點是什麼
你好。兒童好奇心重,用他們的眼睛看世界,對什麼事情都喜歡問為什麼。因此兒童語言常常是反問比較多。家長在反問中必須不斷地掌握更多的知識,來應對孩子的反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