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兒童樂園 » 兒童心理行為有哪些
擴展閱讀
防災救災基礎知識大全 2025-01-16 10:49:35
小何同學是什麼大學 2025-01-16 10:39:52

兒童心理行為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4-19 18:46:27

① 兒童的心理特性有哪些特性

1.模仿心理:小孩子不到一歲大的時候,就能模仿簡單的聲音和動作,到了兩歲光景的時候,他能模仿復雜的動作。到三、四歲的時候模仿能力發展得更快了。喜歡模仿是兒童的本性,所以做父母的,要以身作則,處處為孩子作示範,作榜樣。

2.好奇心理:兒童生來是好奇的,五六個月大的嬰兒,一聽見聲音就要轉頭去尋,一看見東西就要伸手來拿。到了四、五歲,好奇動作就格外多了,看見路上的汽車來了,他總要停住腳看看;聽見外面鑼鼓聲響了,他也要去看看。根據兒童的這種好奇心,做父母的對他愛看愛問就不要厭煩而予以斥責,應當盡量滿足他,給予他解釋一切。柏拉圖說過,「好奇是知識之門」,兒童若不好奇,那就不去接觸事物了,不與事物接觸,就明白不了事物的性質和狀況了。

3.好游戲心理:小孩子是生來好動的,以游戲為生命的。做父母的就必須注意小孩子的動作和游戲。應為准備良好的設備使小孩子得著充分的運動;給孩子適宜的伴侶,使孩子受到良好的影響;利用他好動的心理,教以待人接物等行為,或指導其有益的運動。

4.合群心理:嬰幼兒尤其喜歡群居,兩歲時就要與同伴遊玩,到了五六歲,這個合群心就發展得更強烈。做父母的要積極利用這種心理,選擇良好的小朋友,馴服的動物和小布娃娃之類,以安慰他的寂寞,促進孩子誠懇、忠厚等優良個性品質的發展。

5.喜歡野外生活心理:大多數小孩子都喜歡野外生活,到室外去玩就歡喜,終日在家裡就不十分高興。不過小孩子的野外生活須以年齡為限。年齡較小的兒童,叫他們采採花、種種樹,舉行短距離的活動就可以了。年齡較大的兒童,便可叫他們採集標本,舉行旅遊活動等等游戲以增長他們的知識,強健他們的體魄,愉快他們的精神,使他們無形中得到許多好處。小孩子不論年紀大小,男的女的,都喜歡野外生活,做父母的要經常領孩子到野外去玩玩走走。

6.喜歡成功的心理:兒童做事喜成功,所以給兒童所做的事不可太難,使其灰心,以致下次不願再做而且阻礙其進步。做父母的應創造條件,讓孩子養成做事的興趣及自信力,並使其每做一件事情都取得成功。

② 嬰幼兒的心理現象有哪些

嬰幼兒心理發展是整個兒童心理發展的早期階段,其發展的好壞對以後的發展有重要作用。人的基本語言能力,人的典型動作和行為方式與能力,人的各種心理能力,人的基本情緒和情感獲得等,都是在這一階段初步形成的。

1.感知覺能力的發展

皮膚感知——最早出現的感覺

觸覺:新生兒很靈敏,敏感部分是唇,口周,手掌及足底等,出現先天的反射動作

痛覺:新生兒已有,但反應遲鈍,2個月後才逐漸完善

溫度覺:新生兒很靈敏,環境溫度驟降時即啼哭,保暖後就安靜

嗅感知——出生時嗅覺已發育完善,對味道會有不同表情

味感知——出生時味覺已敏感,3-4月能精確分辨各種溶液

視感知——新生兒有視覺感應,只能看清15-20cm距離內的事物(看你就像一片雲),2個月起可協調注視物體,3-4個月可追尋活動的物體或人,4-5個月開始認識母親或乳瓶,5-6個月可以注視遠距離的物體,18個月時已能區別各種形狀

聽感知——新生兒聽力差,3-4個月有定向反應(2個月前橫著抱,因為脖子還沒發育好),6個月能區別父母的聲音,7-9個月能確定聲源、區別語氣,1歲能聽懂自己的名字,2歲可精確區別不同聲音

知覺——半歲出現萌芽,1歲認識物體永存,2歲掌握物體名稱,3歲辨別上下大小,半歲到3歲是各種知覺能力快速發展的時期

2.記憶能力的發展

1歲以前記憶能力比較差,5-6個月可以認識並記住自己的媽媽,但保持時間很短。在反復出現的情況下,可以保持對事物的記憶。

1歲以後記憶自己感興趣的事物,記憶缺乏明確的目的。隨著言語的發展、認識事物表象的積累及穩定性增強,開始形成主動提取眼前不存在的客體的意向。

2歲左右,可以有意識地回憶以前的事件,不過這種能力還很弱。這種能力的出現和發展與言語的發展密切相關。

3.思維能力的發展

0-1歲是思維方式的准備時期。憑藉手摸、體觸、口嘗、鼻聞、耳聽、眼看,並在知覺的基礎上,語言的參與下,產生萌芽狀態的思維想像。

1-3歲階段主要產生的是人類的低級思維形式,即感知動作思維,又稱直覺行動思維。嬰幼兒只有在直接擺弄具體事物的過程中才能思考問題。

3歲左右在感知動作思維的基礎上,逐步發展起具體形象思維,如嬰幼兒在游戲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並且依角色的身份進行表演,在泥工、繪畫中,依據事先想好的形象去塑造、繪畫,並在3~6歲的思維活動中逐步佔有主導地位。

③ 兒童常見的心理問題都有哪些

兒童常見的行為問題和年齡有關。學齡前的兒童常出現的心理行為問題,主要是容易產生分離性焦慮,比如在深圳這個地方,有的父母因為工作,把孩子送回老家,或者主要由保姆代養,也就是當自己的撫養人突然發生改變,或者離開熟悉的環境的時候,兒童會出現一種焦慮和恐懼的情緒狀態,表現為哭鬧不安、不能夠很好的入睡、食慾下降,這個時候就是產生了分離性的焦慮。這種情況是需要避免的,如果孩子需要更換撫養人或者要把他送到其他地方去代養的時候,一般應該採取逐漸過渡的方式,比如先由新的撫養人和家長一起共同帶上幾天,然後慢慢的父母退出來,不要突然把孩子送出去,孩子一旦見不到自己熟悉的撫養人的時候,會產生很嚴重的心理上的焦慮情緒,而且有可能導致今後對人產生不信任感。上幼兒園的時候,很多家長會發現自己的孩子很難送到幼兒園去,其他孩子一般送1星期左右就會適應幼兒園的環境,可是自己的孩子送1-2個星期以後,還是不願意上幼兒園,這個時候一般建議家長採取過渡的方式,可以先由家長陪伴自己的孩子,先陪半天,然後再接回來,逐漸讓孩子適應陌生的環境,減少分離性焦慮的發生。兒童期發生的心理行為問題是發脾氣和任性,有些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快2歲的時候非常的不聽話,有什麼要求必須立即滿足,不然就會躺到地上大哭或者發很大的脾氣。其實在幼兒期發脾氣和任性是一種非常正常的現象,是孩子有獨立性的一種表現。主要的解決方法是,家長在孩子第1次發脾氣的時候,一定要採取正確的應對方式,不要讓孩子認為通過發脾氣能滿足自己的要求,一般建議家長在孩子發脾氣或者任性的時候,可以採用一種忽略的方式,也就是說離開他,而且在走之前告訴他,你要趕快起來,不要再哭鬧,要不然爸爸媽媽就不喜歡你了,這個時候孩子會觀察到自己這樣做不能引起父母的注意,也達不到自己的要求,就會慢慢改變自己的這種行為。

④ 常見的兒童心理問題有哪些

一般問題如口吃、尿床、不吃飯、說謊、好動等,特殊性的問題如:自閉症、癲癇、兒童期精神分裂症等。家長多注意觀察,早發現早治療。

⑤ 學前兒童常見心裡行為

學前兒童生理、病理及社會環境等多方面的不良影響都會阻礙學前兒童的心理的正常發展,從而導致他們產生問題行為。學前兒童的問題行為是兒童發展過程中特有的。例如學前兒童會產生情感或者行為方面的問題。問題行為在學前兒童中表現的比較嚴重,持續的時間也很長。

兒童的心理疾病主要是由於對特定實物懷有不同的看法,或者被人否定等。學前兒童常見的心理疾病包括強迫症、恐懼症、兒童精神疾病等。今天我們主要來講問題行為。

學前兒童的問題行為有情緒障礙、品行障礙、睡眠障礙、飲食障礙等。情緒障礙又分為兒童期恐懼、兒童期焦慮、暴怒發作、屏氣發作等;品行障礙有攻擊性行為、兒童偷竊、說謊、拒絕上幼兒園等;睡眠障礙有夢魘、夜驚、夢游症等;飲食障礙主要是異食癖等。

兒童期恐懼是除非兒童的恐懼情緒使他們難以適應社會,不然一般不需要進行治療。對於兒童期恐懼的預防,關鍵是平時不要恐嚇兒童,特別不能讓他們看恐懼書刊、電影、圖片等。不要像老一輩人一樣哄騙兒童,說什麼不睡覺外面的收垃圾的老伯伯就把你收走了之類的話。

兒童焦慮也是如此,不是特別嚴重就不用就醫,應該在心理上給予支持及教育,弄清楚兒童焦慮的原因,並且引導他們克服,多參加集體活動,培養學前兒童堅強的品格,培養學前兒童活潑開朗的性格,暴怒發作顧名思義,這類問題行為應該提前注意,從小培養兒童懂道理、講道理的品質,這時,尤其不能溺愛和遷就兒童。從小教兒童一些發泄自己情緒的方法,並在日常生活中加以運用。

如果嚴重的話,可以帶著兒童去看心理醫生進行治療。屏氣發作應該及時消除兒童周圍環境對兒童情緒影響大的不良因素,及時帶兒童就醫,進行心理治療。

攻擊性行為大多是兒童通過觀察而模仿的,所以我們要從自身做起,家長不在家看一些有暴力畫面的電影等。對於攻擊性行為較嚴重的兒童,應及時就醫。兒童期偷竊的行為絕對不可以輕易原諒,一定要懲罰,讓兒童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且及時疏導兒童的心理緊張。說謊對於兒童來說,他們總是把想像與現實混淆,家長只需要讓他們明白「該怎麼說」就可以了。

拒學是家長應充分了解其生活環境和心裡狀況,不習慣與父母分離,要從小培養兒童獨立的性格。夢魘是兒童內心矛盾沖擊等引發的,所以家長要緩解兒童心理緊張。夜驚一般不需要葯物治療,多開導疏通兒童心理便可。夢游症,夢游的人可以從事白天或平常從事不了的相當復雜的活動,會自己避開障礙物。

⑥ 幼兒常見的心理現象有哪些

兒童的行為問題一般可分為以下幾類:
(1)生物功能行為問題,如遺尿、多夢、睡眠不足、夜驚、厭食、挑食等。
(2)運動行為問題,如兒童擦腿綜合征、咬指甲、吸吮手指、咬或吸唇、活動過多等。
(3)社會行為問題:如破壞、偷竊、說謊、攻擊等。
(4)性格行為問題:如屏氣發作、驚恐、害羞、憂郁、社會退縮、交往不良、違拗、易激動、煩鬧、膽怯、過分依賴、過分敏感、嫉妒、發脾氣等。
(5)語言問題:如語言發育落後、口吃等。

⑦ 兒童心理行為和特點分析

兒童的行為和特點,他們對外界的事情都是很好奇的。

⑧ 幼兒心理問題有哪些

常見幼兒心理問題:

1、抗拒入園

剛上幼兒園的孩子因不熟悉幼兒園的環境,對幼兒園的一切感到陌生,加上有些家長平時的溺愛或嬌縱,對外交往過少,短時間內難以適應群體生活等。這些都會使幼兒對入園感到陌生和不適應,有些幼兒甚至會對新環境感到恐懼。

2、孤獨

現在的孩子大多數是獨生子女,部分幼兒有可能因為自小缺少玩伴而養成喜歡獨處的習慣,不合群或拒絕接受其他孩子的親近。

3、咬指甲

這可能是幼兒發泄內心緊張的一種方式,大多是因為父母或老師要求過高,對幼兒批評過多,態度粗暴所致,致使幼兒只好用咬指甲來減輕內心的壓抑。經常咬指甲可使被啃咬的指甲短小變形,個別指甲有可能發生出血或感染。幼兒還有可能通過咬指甲造成細菌通過口腔進入消化道而引起各種疾病。

4、任性

主要表現為以自我為中心、難於克制自己。有些幼兒會因為某一件事情大人沒有滿足自己的願望而採取極端任性的態度和動作。有些孩子活動時喜歡以「搗亂」「打人」來引起教師的關注,進而獲得老師對他的關愛。

5、進食問題

主要表現為偏食、挑食、厭食以及進食行為異常。不良的進食行為可以直接影響幼兒對營養的吸收和身體的正常生長發育。造成幼兒缺鈣、貧血、免疫力低下而引發各種疾病。

6、注意力不集中

主要表現為在學習和開展各項活動的過程中,幼兒的注意力不集中,好動,難以安靜下來做好一件比較簡單的事。

(8)兒童心理行為有哪些擴展閱讀:

幼兒心理問題解決方法:

1、入園前做好家訪工作

教師在新生入園前,可以適當地帶上一兩件幼兒喜歡的玩具去家訪,並在家訪時和幼兒投入地玩上一會兒,這會大大地增強家訪的情感效應,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2、記住每個幼兒的姓名

幼兒每天來園時,教師都要大聲而親切地稱呼他,這樣可以大大地縮短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

3、關注有心理困境的幼兒

對那些正處於心理困境的幼兒,教師要給予特別的關注。

4、允許幼兒犯錯誤

由於經驗、能力的限制,幼兒總會犯這樣那樣的錯誤,這是幼兒心理發展必需的階段,因此也是很正常的現象。如果我們以成人的標准去苛求幼兒,那麼幼兒將被置於一種無形的壓力之中,這當然不利於幼兒心理的健康發展,也不利於他們創造力的發展。

5、無條件地接納每一個幼兒

這是我們對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前提。

6、尊重每個幼兒的人格

教師要意識到,每個幼兒都有自己獨立的人格,因此教師要與幼兒平等相待。

7、與幼兒「親密接觸」

教師每天都要與每個幼兒有肯定性的接觸,盡可能地滿足幼兒的情感需要。我們在與幼兒的交往中,要讓鼓勵、微笑成為一種習慣。

8、以欣賞的眼光看幼兒

教師要經常用肯定的語氣、欣賞的眼光去看待每個幼兒身上的每一點微小的、值得贊賞的地方,讓幼兒從我們的眼神中得到支持和鼓勵。

9、鼓勵幼兒每一個微小的進步

讓每個幼兒都能看到自己在原有基礎上不斷地獲得進步,進而增強自信心,促進其心理的健康發展。

10、不要在幼兒面前發火

發火是我們教育無能的表現,同時又會對幼兒心理的健康發展不利。

11、將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貫穿始終

心理健康教育的任何一個目標的實現,都應貫穿在整個學期乃至整個學年,甚至整個幼兒園教育階段的全過程,日積月累才能使幼兒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意識態度和行為習慣。

⑨ 幼兒期小兒的心理行為問題包括

兒童心理衛生問題主要指發生在兒童期的行為偏異。狹義上等同於行為問題,廣義上則泛指所有的心理社會問題,也就足那些在嚴重程度、持續時問上都超過相應年齡允許范圍的異常行為。

兒童期有以下較多見的心理一行為問題: 1.學業相關問題:學習困難、注意力障礙、自控能力差、活動過度、拒絕上學等,多發生在小學階段,尤其是初入學兒童。其中有些問題屬於從學齡前期向學齡期過渡過程中出現的暫時性適應不良。

2.情緒問題:如情緒不穩定、緊張焦慮、孤僻,強迫觀念、過分任性或沖動、退縮、恐懼等。此類問題表現程度嚴重者,須排除精神性疾患。

3.品行問題:如偷竊、經常說謊、逃學、破壞公物、攻擊行為、各種破壞性行為等,男孩顯著多於女孩。

4.不良習慣:如習慣性抽動、吮指、咬指甲、摩擦癖、遺尿、口吃、偏食等。 判定兒童心理-行為問題時,應遵循兩個原則:第一,兒童在不同年齡段有不同的心理表現,由此表現出的佔主導地位的、典型、本質的特徵,稱兒童心理年齡特徵。家庭、學校和社會對不同年齡段兒童有不同的教育期望和要求。只有將兒童的心理年齡特徵和教育要求聯系起來,才能對其是否存在心理一行為問題做出切合實際的判斷。

第二,不能把兒童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暫時性行為表現都視為心理一行為問題。只有那些具有特殊性、直接影響兒童心理發展的行為,才作為行為問題來對待。多數兒童在發育的某階段都會經歷各種心理、行為方面的暫時性適應不良,稱"心理社會發展失調",經適當的行為指導可痊癒;若久拖不治,問題常變得復雜而嚴重,導致心理障礙發生。

⑩ 兒童時期常見的心理行為問題有哪幾類表現

(1)注意缺陷多動障礙,俗稱"兒童多動症",指由非智力因素引起的、與年齡不相符的注意障礙、沖動、活動過度,並伴有學習困難和社會適應力低下的一組兒童行為異常癥候群。患病率約占學齡兒童總數的3%~5%,男孩多於女孩。通常起病於7歲前,主要表現為:①認知方面。注意廣度狹窄、抗干擾性差、不能預見行為後果。②情緒方面,易興奮,缺乏對沖動的控制力。③行為方面,以多動並伴攻擊性行為為主。④人際交往方面,與家長、教師和同伴關系不良。病因復雜,常為遺傳、腦損傷、鉛中毒、心理社會因素和不良家庭環境等多因素的綜合作用結果。防治關鍵是提高家長、教師對該病的認識。雖然家庭、學校、社會等因素對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發生所起的作用尚不明確,但對該症的發展和結局有影響的結論是肯定的。家庭不和睦、單親家庭、教養方式不當、早期母子情感剝奪、寄養等,都可能增加ADHD的發生幾率,進而影響兒童行為、情緒的發展。因此,ADHD的干預需要家庭、學校、專業機構三方面的公共努力,開展心理治療、教育和行為訓練結合的綜合性矯治,重點是提供行為指導。行為治療多通過正強化法,幫助其建立一些適應良好的行為。也可採用感覺統合訓練、生物反饋訓練等方法。治療同時,應取得父母、教師的的充分理解、參與和配合。例如,可故意忽視其一些問題行為的表現;相反,一看到良好的行為表現即給予鼓勵,引導其逐步強化這些行為。
(2)學習障礙,是一組以閱讀、書寫、拼字、表達、推理、計算能力等特殊性學習技能獲得困難為主要特徵的綜合癥候群,包括閱讀障礙、數學/運算障礙、書寫障礙、非特定性學習障礙等。患兒不存在智力低下和視聽覺障礙,亦無環境和教育剝奪及原發性情緒障礙。學齡兒童檢出率約為3%~8%,男多於女,小學低年級相對高發。典型表現為:①一門或多門功課成績低下;②閱讀、計算,拼寫困難。手眼不協調;③多動,注意力不集中;④自我意識低下,繼發一系列情緒問題。學習障礙的防治重點是早期預防和干預,包括:加強圍產期保健,避免可能造成的腦損傷;正確開展早期教育;及早對家長開展心理咨詢與指導。教師、家長對兒童表現出的學習困難容易發生誤解,使兒童受到不當對待或責罰,對其人格成長與心理健康影響很大。許多患兒得不到適當教導,學業受挫折,造成中途輟學,甚至因而走上犯罪道路。因此,對學習障礙患者應持接納、鼓勵態度,接納其缺陷,重視他/她在其他方面表現出的優勢能力;改善患兒的自我意識,增強自信心和學習動機;根據其障礙性認知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性治療。應盡可能取得家長、教師的配合,避免因要求過嚴而導致自暴自棄。採用教育性治療、心理輔導、游戲性行為治療和社會技能訓練等綜合矯治手段常能取得良好效果。
(3)拒絕上學,也稱"學校逃避"或"不登校",其意均指因不同的身體主訴而不能規律地堅持上學,屬較嚴重的情感障礙。患兒約占學齡兒童的l%~5%,年齡偏大(如出現在初中階段)。拒絕上學實質上意味著該生的就學失敗;其社會功能、情感發展也必然受到嚴重的不良影響。拒絕上學與焦慮障礙、社交恐懼症、適應性障礙、節律性睡眠障礙、抑鬱等情緒-行為障礙有關,但相當多的患兒可伴有以下症狀:①不明原因的疲勞、積極性低,②注意力和記憶功能低下。③頭痛、眩暈、情緒不良等神經症狀;與兒童慢性疲勞癥候群相類似。多數患慢性疲勞綜合征的兒童可有明顯的學校功能破壞和社會活動降低,不能維持日常生活和到校學習。這意味著兒童慢性疲勞綜合征(children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CFS)也是導致學生拒絕上學的可能原因。日本文部省2002年報道,約2.8%的日本初中生因患CCFS而導致拒絕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