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兒童皮膚過敏怎樣查過敏原
皮膚試驗一般在皮膚科或呼吸科可做此類檢查,方法簡單,兒童也容易接受。用空針吸入含牛奶、大米、大豆等皮試液,在上臂處做多個點刺即可觀察多種食物的過敏反應。但由於食物在體內的消化吸收過程較復雜,因此所得出的結果盡管是陽性,也需進行臨床綜合分析,以最後確定是否為引起過敏的食物。
B. 孩子的過敏性體質能否查出過敏源該怎樣來確定
你好,根據你描述的情況,這是可以查出過敏原的,建議可以帶小孩到醫院做詳細的血常規檢查,確診過敏原了。怎麼確定需要先做了檢查,才能從檢查結果中確定孩子的過敏原是什麼了。平時孩子的飲食應清淡健康,適量增加運動量以增強體質。
C. 重醫兒童醫院 做寶寶過敏源 測試 怎麼做的 抽血 嗎 一般需要多少錢 謝謝!
過敏原測試有兩種,一是皮膚點刺試驗,一是血清學試驗,主要檢測項目有總IgE 和特異性IgE即過敏原特異性IgE。過敏體質者的血中IgE濃度可能升高,可用於評估過敏體質的可能性。
過敏原特異性IgE檢測
關鍵詞:過敏原;特異性免疫球蛋白E,IgE;塵蟎過敏,食物過敏
過敏原特異性IgE檢測的目的:臨床確診過敏性疾病的指標,常見吸入性過敏原和重要食物過敏原的種類。
過敏原特異性IgE檢測的方法:用ImmunoCAP過敏原檢測系統所做的過敏原特異性IgE(specific IgE,sIgE)檢測結果,統計每種過敏原的檢測量、陽性檢出量和陽性率,並對過敏原陽性檢出量進行排序分析,血清特異性IgE是確診過敏性疾病的唯一臨床指標,當人體免疫細胞調控能力不足或接觸到過敏原如塵蟎、花粉或食物等後,使TH2型免疫反應過度活化,導致TH2型免疫細胞激素分泌量過高,就會幫助B細胞製造較多的過敏抗體IgE,因而出現過敏症狀。
過敏原特異性IgE檢測結果:其中吸入性過敏原介導的過敏性疾病IgE陽性高達76%;食物過敏原介導的過敏性疾病IgE陽性高達22%。常見吸入性過敏原18種分別是:戶塵蟎、粉塵蟎、蒿屬花粉、鏈格孢、白蠟花粉、柏樹花粉、豚草花粉、樺樹花粉、蟑螂、梧桐花粉、蒼耳花粉、屋塵、多主枝孢、狗皮屑、貓皮屑、鵝毛草花粉和煙麴黴等。
重要食物過敏原包括:雞蛋、牛奶、花粉、大豆、蝦、蟹、穀物、堅果和水果等。
過敏原特異性診斷分體內法和體外法,皮膚試驗屬於體內法,血清特異性IgE檢測屬於體外法。
結論:不同的過敏性疾病與過敏原IgE檢測的陽性率有很大關系,因果關系明顯的過敏性疾病檢測IgE陽性率高,如季節性過敏性鼻炎,濕疹等,蒿屬花粉過敏sIgE檢測的陽性率高達64.4%.
有些過敏性疾病的過敏原比較隱匿,加之皮膚試驗的假陽性較多,很難通過臨床資料確定,特別是食物過敏。
目前特異性IgE免疫療法是惟一可能通過免疫調節機制改變過敏性鼻炎(季節性過敏性鼻炎)免疫自然進程的方式,過敏其實是人體對環境中無害的物質產生的異常免疫反應,而非一般的細菌或病毒,尤其這些過敏都屬於黏膜發炎的反應,因此,只要補充腸道抗過敏益生菌康敏元,改善腸道內的益菌生態,提高遊走全身黏膜性突出細胞的能力,就可以達到調節全身免疫功能的效果,緩解過敏症狀;康敏元抗過敏益生菌富含多種新型抗過敏的乳酸菌菌株,可增強抗過敏的能力,並通過增進TH1型免疫反應來調控因過敏而反應過度的TH2型免疫反應從而減少過敏性鼻炎患者血清中過高的IgE特異性抗體,緩解過敏症狀,調整過敏體質,相比單純葯物抗過敏性鼻炎哮喘或皮膚蕁麻疹濕疹等過敏性疾病可產生良好的整體療效,有效的改善過敏患者的生活質量。
IgE是確診過敏的唯一臨床指標,人體的免疫細胞目前區分為三類,分別是TH1、TH2和Treg。在健康狀態下,TH1和TH2會互相平衡,且共同受到Treg調控。當Treg調控能力不足時或接觸到某些蛋白質或細小分子(塵蟎花粉或海鮮等食物後,使TH2過度活化,導致 TH2細胞激素分泌量過高,就會幫助B細胞製造較多的過敏抗體IGE,因而出現過敏症狀,康敏元抗過敏益生菌主要可調控因過敏而反應過高的TH2型細胞激素分泌量,進而調節免疫細胞活性平衡,可通過增進TH1型免疫反應來調控因過敏而反應過度的TH2型免疫反應的方法
過敏性咳嗽血清學IGE檢查:
以過敏患者血清作為實驗材料的本外試驗方法稱為血清學試驗。其它體液如炎症部位分泌物、滲出物、灌洗液也可採用相同的實驗方法進行檢測。主要檢測項目有總IgE和特異性IgE,即過敏原特異性IgE。
什麼是總IgE?IgE即免疫球蛋白E,是I型變態反應病如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異位性皮炎、濕疹、急慢性蕁麻疹發病機制中起主要作用的免疫分子,因而在過敏反應的免疫學實驗診斷中是首選的檢測項目。總IgE是過敏性疾病的特異性檢查項目,IgE水平增高提示I型變態反應病的可能性大,但不能用於判斷過敏原。
IgE的特點:IgE是血清濃度最低的免疫球蛋白 ,只有血清中IgG濃度的萬分之一。IgE對熱不穩定,是半衰期最短一的免疫球蛋白 ,只有2.8天,與細胞表面結合的IgE半衰期稍長,8~14天,IgE由變應原入侵部位(鼻咽、支氣管、胃腸道)的黏膜固有層中的漿細胞合成。在各類免疫球蛋白中,IgE是合成率最低、分解率最高的。屬於親細胞抗體,過敏體質者的胎兒臍帶血中IgE濃度可能升高,檢測臍血中IgE濃度可用於評估胎兒過敏體質的可能性。
IgE檢測方法:通常用ELISA方法檢測總IgE。由於血清IgE濃度很低,一般酶免疫試驗方法的敏感性不足以檢出血清IgE,現在常規實驗室檢測血清IgE的試劑盒採用生物素——抗生物素蛋白 放大的ELISA。試劑盒中所含用於制定標准曲線的IgE標准品和檢測結果的IgE濃度單位與其它免疫球蛋白 不同,不是用mg/L表示,而是用u/ml或ku/l表示。
IgE的正常值(參考范圍):血清IgE水平在正常人群中呈偏態分布,即多數人為0或接近於0,IgE水平越高的人數越少。因此計算平均值時應計算幾何平均值才能反映其真實情況,即用對數轉換後其分布才能近似正態分布。
健康人群血清IgE水平與年齡關系較大,小兒和老年人的IgE水平低於成年人。新生兒血清中IgE水平很低,接近於零。隨年齡增長,IgE水平也不斷升高,5~7歲後接近正常人水平。按Pharmacia公司提供的參考范圍,1個月以內<12KU/L,1歲<11KU/L,2~4歲<33KU/L,5歲以上至成人<85KU/L.
過敏性疾病患者的血清IgE水平可達2000~8000KU/L,當IgE水平高於2000KU/L時應考慮寄生蟲感染.
有時血清總IgE水平檢測結果為0或參考范圍內低值,並不能排除過敏性疾病的可能,須結合臨床表現和血清特異性IgE檢測結果進行判斷.
D. 寶寶查過敏源需要抽多少血
寶寶抽血檢測過敏原。各地方檢查的方式方法及試劑不同,准確判斷標准率也不同,有的取寶寶的外周末梢血,有的是抽靜脈血,查的方法不同,采血量也不同。
一般抽血100cc左右的分量就可以,當然也要看具體孩子的目前症狀表現和情況的記錄的事情。
E. 為了寶寶能夠健康成長,什麼時候可以查過敏源呢
為了寶寶能夠健康成長,什麼時候可以查過敏源呢?
皮膚穿刺試驗皮膚穿刺試驗的部位為前臂掌側皮膚穿刺試驗時,為了確定各患者的皮膚反應性,必須用生理鹽水陰性對照和組胺液陽性對照。檢查時放鬆手臂,放在桌子上,用生理鹽水清潔試驗部位皮膚病乾燥; 針刺入皮膚,使滴入皮膚的試驗液垂直通過,輕快地刺入皮膚。如果有試驗液殘留,反應正常,10分鍾後可以擦掉; 反應強烈時,請馬上擦拭。 點刺後30分鍾讀出試驗結果但在此期間多次觀察反應過程;呈皮嵴時,其周圍有紅斑,為陽性試驗反應。
F. 兒童過敏源怎麼查
你孩子病情描述的太簡單了我無法判斷。 請問,孩子是咳嗽還是哮喘,咳嗽是不是陣發性的乾咳(感到有痰但咳不出痰)、早或晚上或運動後咳嗽重,用消炎葯無效,不發熱,怕冷空氣怕煙霧,運動後加重,有鼻塞或感到有鼻涕而擤不出來,不知道有沒有時常搓鼻子、揉眼睛、或時常遇到冷風流清鼻涕水、打噴嚏、有沒有有趴睡、初睡多汗、睡覺輾轉不安、打鼾等症狀,有沒有哮喘,有沒有濕疹史或皮膚過敏史。如果有其中3項,就可能是過敏性鼻-支氣管炎或鼻後滴漏綜合症了,如果有哮喘就可能是過敏性鼻炎哮喘綜合症。由於孩子不會描述自己的症狀,所以患上這個病的孩子非常容易誤診為支氣管炎或感冒而誤用抗生素等消炎葯或激素的,誤診了既浪費精力浪費錢、治不好還副作用很多,還很容易發展為哮喘的!!!你可以看看我的網站首頁,裡面有相關的文章。 在我們醫院,檢查過敏原的方法有生物免疫方法、皮膚點刺法、抽血免疫檢測法等,其中第一種沒有任何痛苦,很適合兒童,花300-400元可以查出對塵蟎、花粉和黴菌、魚蝦蟹、水果和化學物質等500-1000多種過敏原,而且可以脫敏或免疫治療、中西醫結合治療來改善過敏性體質。 查看原帖>>
G. 寶寶查過敏源需要具備什麼條件
我上個月去給小寶做了,有兩種測試,一種是食物過敏原測試,一種是吸入性過敏原測試,都是在皮膚上點高濃度致敏原原液試下有沒有過敏反應。食物的包括牛奶、雞蛋、蝦等等,吸入性的大多是塵蟎、花粉等。 小寶哭得很厲害,只做了食物的就做不下去了,她也是愛長濕疹,可是測了那些食物都不引起過敏,所以還是找不到過敏原,吸入性的聽說年齡小不能用葯,而且吸入性的大多引發哮喘那些。
H. 小孩過敏源怎麼看
過敏源是什麼玩意?寶寶怎麼查過敏源?寶寶會對一些物質,產生過敏的現象,這時候身體就會出現,一些不適的反應。那麼寶寶怎麼查找和處理過敏源? 近年來,隨著生活方式和環境的變化,兒童的過敏性疾病有增加的趨勢。過敏性疾病的發病機制十分復雜,一般認為與遺傳和環境有密切的關系。兒童中常見的過敏有食物過敏、皮膚過敏、葯物過敏和環境致敏因子。 小孩子怎麼查過敏源 食物記錄 把寶寶每月所吃食物種類、食入時間(如月、日、時等)、過敏發生時間一一加以記錄。一旦有過敏發生時,可從記錄中找出食物與過敏發生的關系。一般應多注意過敏發生前12~24小時所吃的食物,方法雖簡單易掌握,但較難得出准確結果。 皮膚試驗 一般在皮膚科或呼吸科可做此類檢查,方法簡單,兒童也容易接受。用空針吸入含牛奶、大米、大豆等皮試液,在上臂處做多個點刺即可觀察多種食物的過敏反應。但由於食物在體內的消化吸收過程較復雜,因此所得出的結果盡管是陽性,也需進行臨床綜合分析,以最後確定是否為引起過敏的食物。 引起小孩過敏的來源 1、從呼吸道進入的有: 塵蟎、花粉、室塵、棉絮、毛絨、油煙、枕墊料等,這些過敏原常在空中飛揚,飄浮很久,不斷地被患兒吸入,使得過敏症狀經久不愈。 2、攝入性過敏原(從口腔進入的食物): 常見的有牛奶、雞蛋、魚蝦、土豆、竹筍、草莓、菠蘿、含香料的食品、小麥食品等,大多數屬於異性蛋白質類。 3、接觸性過敏原: 化妝品、磺胺軟膏、樟腦、酒精、碘酒、紅汞、橡皮膠、塑料玩具等,以上過敏原可以誘發過敏性皮炎外,還可激發過敏性鼻炎和哮喘。 如何防止小孩過敏 防止兒童過敏,最有效的一步便是讓孩子遠離環境和食物中的過敏原:如盆栽植物、塵蟎,寵物毛發、填充的或長毛絨玩具、地毯和掛毯鞥。花粉等過敏源家長們要幫助孩子在生活中盡量遠離。 在幼兒飲食方面:1歲以下的嬰兒最好是採用母乳喂養,對牛奶、大蝦、雞蛋、海鮮等異性蛋白食物要小心給孩子食用。且孕婦應避免食用含有過敏原的食物,或者餵食低過敏原的水解蛋白嬰兒配方奶粉。同時,延緩副食品的添加。 適當運動:兒童應避免在乾冷的環境中進行劇烈運動。如禁止在冰雪上從事持續激烈的運動。而環境暖和、濕度較高或間歇性的運動則應鼓勵。從事運動時,以不感到胸悶、氣急、身體不適為原則,有症狀時應停止運動加強休息。在從事運動前,應適當進行熱身活動。 健康小貼士 對有過敏性疾病的小孩,家長也不必太擔心,只要日常生活中多加以注意,避免接觸過敏原,一旦發生疾病,及時治療,正規地使用葯物,大多數的孩子愈後都比較好。
I. 兒童過敏體質查過敏源怎樣查的
去正規醫院檢查過敏原就可以了。有皮膚點刺和ige免疫蛋白檢測兩種。
十幾年前,過敏還離我們很遙遠,但是,今天,過敏變得越來越普遍。尤其是我們的寶寶,他們中有太多的人受到過敏的困擾。導致過敏發生幾率逐年上升的罪魁禍首就是過敏原。
過敏原又稱致敏原或變應原,是指能夠使人發生過敏的抗原。過敏原是過敏發生的必要條件。它們共同的特點是:病人首次接觸過敏原可使機體致敏,其致敏期時間可長可短,這段時間內沒有臨床症狀,當再次接觸過敏原後即發生過敏反應而出現症狀。
三大過敏原
自然界從空氣到食物,與我們接觸的形形色色的物質都可以作為抗原而致病,但是寶寶因年齡不同,其接觸過敏原的機會也和成人不同。寶寶常見的過敏原大致有三種:
1、食物過敏
主要是指食物中的某些物質(多為蛋白質)進入了體內而致敏發病。嬰幼兒的食物過敏反應發病率明顯高於成年人,6歲以下的寶寶約有2%會對食物過敏,3歲以下嬰幼兒發病率可達5%至8%。最常見的過敏食物有牛奶、牛羊肉、雞蛋、魚蝦、海鮮、、酒精、動物脂肪、異體蛋白毒 品、消炎葯、香油、抗菌素、香精、蔥、姜、大蒜以及一些蔬菜、水果等。牛奶蛋白是嬰幼兒最早接觸的、最常見的過敏原,一部分嬰兒對牛奶蛋白產生不同程度的不耐受現象,常表現為不同程度的濕疹,嚴重者可出現腹瀉、嘔吐,甚至便血。
2. 葯物過敏
容易發生過敏反應的葯物主要有磺胺類、青黴素類、阿司匹林、血清制劑、疫苗等。葯物過敏的發生與患兒的異常體質、葯物的化學性質和用葯的方法等因素有關。
3. 致敏環境因素
這類過敏多見於3歲以後的寶寶,如冷空氣、熱空氣、紫外線、輻射、化妝品、洗發水、洗潔精、染發劑、肥皂、化纖用品、塑料、金屬飾品(手錶、項鏈、戒指、耳環)、細菌、黴菌、病毒、寄生蟲等等,尤其是寶寶對塵蟎、牛奶、穿的毛織品、有動物毛絨的枕頭,都是引起寶寶過敏的最常見的原因,反復接觸以後可以出現過敏性皮疹、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等多種病理變化。寶媽們要注意,如果你的寶寶過敏症狀常在晚上睡前發作,應懷疑可能與卧室的某些因素有關,如睡衣、寢具、塵蟎或睡前經常吃的某種食物。
每一個過敏患者的過敏原相對比較固定,其中有的患者常常對某個過敏原或某幾種過敏原同時過敏。不過,這種過敏原對一個患者來說也不是終生的,有的幾年後可能改變,也可能消失。目前,一些專科醫院均能檢測引起過敏的多種最常見過敏原,一旦明確致敏的物質,最好的防治辦法就是避免再接觸,即迴避療法。
如何檢測過敏原
既然每一種過敏都有特定的過敏原,那麼排查和檢測過敏原、嚴格迴避過敏原,對治療和預防過敏性疾病十分重要。實際上,只要耐心尋找,加上過敏原檢測,找到過敏原並不難是什麼難事。
過敏診斷兩步驟
醫學上把過敏性疾病發病過程分為致敏和過敏兩個階段,過敏診斷也分為迴避和激發兩步驟。比如:出生後首先進食奶粉,寶寶體內可能被致敏;以後再進食奶粉後就可能出現過敏表現。當出現過敏,停掉奶粉,換成水解配方,症狀消失,這就是診斷的第一步——迴避;再次進食奶粉又出現過敏,這就是第二步——激發。
當寶寶出現過敏反應,迴避一種食物或避開一種環境條件後,過敏好轉即為「迴避」陽性。當再次食入這種食物或接觸這種環境,過敏如果再度出現,就是「激發」陽性。如果迴避時間較長,超過3~6個月,嬰幼兒體內對於過敏的「記憶」也很可能減退,這時再次食入或接觸,有可能不再過敏,這稱為「耐受」。
過敏原檢測
1. 「迴避」+「激發」是診斷過敏的金標准,而過敏原檢測卻不是。家人和醫生仔細地關注和記錄,才會做到及早「迴避」+「激發」的診斷。診斷後,一定要迴避3~6個月,比如:發現雞蛋過敏,3個月以上一定不要再給寶寶食入,推薦最好6個月不要食入,以後再由少到多逐漸給寶寶食入,就很有可能進入或達到耐受了。
2. 對濕疹或有其他過敏表現的寶寶,同樣應有詳細的生活記錄,對食物過敏,記錄每天所有經口所進食物的種類(必須包括任何添加劑和補充劑),還要記錄濕疹等過敏症狀的表現和程度。經2周記錄,回顧查找,往往可初步找到原因。對環境過敏,要記錄出現症狀與接觸環境之間的關系。
3. 6個月以內的嬰兒即使出現過敏也很難通過血液化驗查出。此時給寶寶進行血液檢查,即使是陰性,也不能代表沒有過敏,只有「食物排查+及早食物迴避」才是有效方法,任何化驗檢查都是「輔助檢查」,只可以作為參考,不能以過敏原檢測作為初選食物標准。也就是說,如果寶寶沒有吃過的食物,檢測的結果肯定是陰性,但是不代表寶寶對該食物不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