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孩子都會得哪些傳染病
一、春季和冬季容易感染腮腺炎。
兒童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年齡小,抵抗力較弱,容易感染各種具有傳染性的疾病。冬春季節是各種疾病的高發期,孩子們在這兩個季節最容易患上腮腺炎。
給孩子接種各類疫苗能有效預防傳染病,除此之外,平時應該保持室內通風,幫助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合理安排作息時間,不帶孩子到人流量多的地方,避免感染情況發生。
⑵ 寶寶常見病有哪些呢寶寶最容易得什麼病呢
寶寶常見病有哪些,如何給寶寶安心的護理呢,避免讓寶寶生病是許多家長的疑問。今天就來跟大家分析一下,常見病有哪些,以及有哪些預防措施比較好。
寶寶容易得什麼病
第一宗罪:腹瀉
在我國兒童病類中,兒童腹瀉是僅次於呼吸道感染的第二大兒童常見病、多發病,尤其是更是兒童腹瀉的頻發季節,為何會這樣?首先兒童腸道尚未成熟,夏天又習慣過多進食冷飲,本來不多還被稀釋了的胃酸不能有效殺死病菌。另外兒童腸胃中的消化酶比成人分泌得少,容易消化不良導致腹瀉。此外夏天氣溫高,細菌容易迅速繁殖。
治療方法
要治療腹瀉,首先要清楚腹瀉的幾種類型。腹瀉按病因可分為感染性腹瀉和非感染性腹瀉兩大類。感染性腹瀉通常是由細菌性腸炎和病毒性腸炎所引發的;非感染性腹瀉則包括我們平常所說的消化不良導致的腹瀉,過敏性腹瀉等。
由此可見,兒童腹瀉原因復雜,但市面上大多數兒童止瀉葯只針對某一類腹瀉,因此家長可優選適用症更廣泛的葯物。例如新上市的度來林,就是一款專治兒童腹瀉的止瀉葯,能夠治療兒童受涼腹瀉、兒童食物性腹瀉、兒童季節性腹瀉等多種腹瀉,具有快速收斂止瀉、促進消化、優化兒童營養結構的功效。在用葯基礎上,家長可再配合一些輔治手段,更有利於病情的快速好轉和病後身體的恢復,如少量多次給寶寶服用溫鹽開水和紅糖米湯等。
預防手段
1、注意衛生,寶寶的餐具、食物要單獨存放,要有防塵和防蠅設備,內室要保持乾燥,衛生間等濕區要經常性地消毒,果皮食品屑等扔垃圾桶前用袋子密封好等等。
2、對於冷食冷飲一定要有節控,應少量進食,而且盡量不要在早晨和晚上進食。
3、空調溫度不能過低,以27℃-28℃為宜,寶寶房間盡量不要開空調,可以通過隔壁的房間開空調降溫,另外在擺放一台對著牆面吹的風扇,形成流動的空氣。
第二宗罪:中暑
夏季炎熱,烈日下直接曝曬,容易引起體溫調節功能失衡、失控,從而體內余熱大量蓄積,即我們通常所說的中暑。兒童由於體質很弱,且需在陽光的幫助下吸收鈣質,更是成為了中暑的忠實「患者」。兒童中暑時症狀表現為高熱,體溫檢測一般為38℃-39℃左右,嚴重的可高達41℃以上。兒童中暑時容易出現驚厥和昏迷,嚴重時引發腦水腫、呼吸衰竭和重要肝臟器功能損害。
治療方法
遇上兒童中暑時萬不可驚慌,先將兒童移至陰涼處褪去衣物,同時打開電風扇或空調,以便盡快散熱。與此同時,採用一些常規有效的物理降溫方法,如用濕涼毛巾冷敷兒童頭部,或用溫水擦拭身體,一般都能達到降溫解暑的效果。待兒童意識清醒後可讓其飲服綠豆湯或淡鹽水等解暑,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以上物理手段不足以降溫解暑時,千萬不能亂服退熱解暑葯,否則會加重病情,正確的做法應該趕緊將兒童送往醫院急診。
預防手段
1、合理安排兒童作息時間,保證一定量的午休時間,外出盡量避免在中午和下午兩點前。飲食宜清淡,多喝些綠豆湯和淡鹽開水,每天勤洗澡、擦身。
2、如要帶上寶寶外出活動,一定要帶上防暑工具,如遮陽傘、太陽帽、太陽鏡等,最好不要讓寶寶在太陽下長時曝曬,注意到陰涼處休息。
第三宗罪:感冒
有人認為夏季不會感冒,其實不然。夏季感冒在中醫上又稱為暑濕感冒,與冬天的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不一樣,暑濕感冒是因為夏季悶熱、濕度較大,同時又貪涼,比如吃冷飲、吹空調等導致的。兒童怕熱,太熱易煩躁不安、易中暑,所以就需要一定的降溫環境,而此時若降溫不當,敏感脆弱的體質就容易患上感冒。而且需要注意的是,感冒存在一定的危險性,可誘發其它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哮喘等,所以需要及時給予治療。
治療方法
有的媽媽在寶寶感冒後習慣性地給寶寶輸液。其實這樣並不可取,因為寶寶還處於發育階段,用葯的指導原則是能吃葯的不打針,能打針的不輸液,因為輸液有時會產生副作用。所以不妨先給寶寶服用板藍根沖劑,或者是銀花、連翹、生地等熬製成的湯葯。
預防手段
1、加強寶寶身體素質,能爬多爬,能走多走,或者多在媽媽的陪同下做一些游戲。
2、注意室內通風、保持室內乾燥,此外寶寶應經常在陰涼處休息,但是室內溫度又不可太低。
3、多給寶寶喂些淡鹽開水,常用溫水給寶寶洗澡
夏季如何預防常見病
夏季幼兒常見病之父母須知
1、注意大人和小孩子的衛生,飯前便後要洗手,勤洗手、勤洗澡,定期接種疫苗。
2、不吃變質的食物,隔夜的食物最好不吃,多喝白開水,少喝冷飲。
3、堅持每天做適量的運動,運動地點最好選擇室內,且每次運動時間最好不要超過半小時,要適當的休息,補充些水分。夏季常備風油精,能有效防暑降溫哦。
4、保證小孩子充足的睡眠時間,避免過度勞累,讓身心都放鬆下,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一般小孩子睡眠的平均睡眠時間在9~10小時之內。
5、外出旅行的時候,最好選擇天氣涼爽的傍晚或者是清晨,不可以讓小孩子在烈日下暴曬,及時補充水分。
6、綠色蔬菜要經過充分的浸泡,洗干凈之後煮熟了才能給小孩子食用。
⑶ 孩子容易生什麼病
嬰兒出生後出現皮膚有黃疸的時候比較多,當然一般都是生理反應,不用太過擔心。如果持續10天以上還不見好,那麼就要去醫院採取合理的治療措施了。之後在嬰兒身上很常見的疾病就是感冒,因為嬰兒身體抵抗力差,所以遇到病毒感冒,著涼感冒的幾率也就相對會提升。
還有一些嬰兒被確診患有肺炎,它是早產兒更容易患的病。嬰兒肺部感染發生在生產的不同時期,產前就是胎兒在宮內缺氧,吸入羊水,這樣的情況在出生後幾天內發病。分娩時候破水胎兒容易吸入受污染的羊水,就會造成嬰兒的肺部感染出現炎症。出生後接觸的人中有帶菌者,也是很容易讓嬰兒受到感染的。
嬰兒因為胃腸道功能發育不成熟,出現腹瀉的情況也是很多的,這樣疾病想要預防除了做好日常護理措施,也要做好保暖工作。如果是吃母乳的嬰兒,寶媽就不能吃涼的食物,也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尤其是愛吃辣的女性,這個時期不要多吃辣椒,辣條等食物。
⑷ 小孩子的病有哪些
兒童的身體的免疫力沒有成年人強大,他們在遇到一些細菌、病毒侵襲的時候更容易患上疾病,了解兒童常見病,在兒童出現相關症狀時做到及時檢查和治療,是每個做家長的責任和義務,那麼,12種兒童疾病有哪些?下面一起來看看。
12種兒童疾病有哪些?
1.發熱
發熱其實不是疾病,而是身體針對病菌入侵所做的反應,這是人體體溫超過正常數值之後主動調節生理的一種機制,是一種具有保護性質的反射。
2.高熱驚厥
六個月至三歲期間寶寶最有可能患上此類疾病,發病時寶寶會出現全身或者是身體局部的抽搐,同時伴有幾秒的眼球上翻或凝視。
3.咳嗽
咳嗽是幼兒出現較為常見的病症,是呼吸道內清楚分泌物和異物的一種條件反射。
4.哮喘
屬於慢性氣道炎症,致病細胞廣泛,患病的幼兒多出現反復的喘息,胸悶等症狀。
5.鼻炎
鼻炎是因病毒或是病菌等物質刺激而引起的鼻粘膜的損傷,患病的幼兒多出現流涕、鼻塞等症狀。
6.支氣管炎
支氣管炎屬於慢性特異性炎症,多由病毒和細菌導致。
7.肺炎
肺炎一種多發性的炎症,與終末氣道,肺泡和肺間質等部位有關,幼兒較容易患上和十分多見的是細菌性肺炎。
8.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導致,會使幼兒手、足、口等部位出現皮疹和皰疹的疾病。
9.濕疹
由於化學制劑、真菌等物質誘發的皮膚反應。
10.水痘
水痘是指由病毒導致,會使幼兒出現發熱、腹瀉、食慾不振和水痘疹現象的疾病。
11.幼兒急疹
幼兒急疹是指由病毒導致,使嬰幼兒出現高熱、皮疹等現象的疾病,這種疾病具有傳染性。
12.過敏性皮炎
因過敏原誘發的皮膚的過敏反應,患病的幼兒皮膚多出現紅腫和發癢等。
兒童肺炎父母要怎麼做?
1、定時給出小兒測量體溫,注意小兒體溫的變化,必要時可以對小兒採取降溫措施。
2、多給小兒飲水,保證小兒有足夠的水分攝入,避免小兒發生脫水現象。給小兒吃一些有營養易消化的食物。
3、讓小兒好好休息,用枕頭或衣物將小兒的上身墊高,以幫助小兒緩解呼吸困難。
12種兒童疾病有哪些?以上介紹了兒童常見的十二種疾病,在平時生活中家長需要對這些疾病的預防常識有一定了解,幫助自家的孩子預防疾病,如果發現孩子出現了一些常見疾病的症狀,不要拖延,及時帶孩子去醫院做檢查和治療是很有必要的。
⑸ 冬天到了,兒童容易患哪些病該怎麼辦
引言:冬天到了也是孩子容易生病的季節,父母一定要照顧好孩子。
⑹ 寶寶最容易患6種疾病,爸媽別不當回事
寶寶生病時,該如何照顧?有哪些症狀必須注意與觀察?何時要盡快就醫?如何預防寶寶生病?寶寶需要吃葯嗎?
狀況1、感冒、流感
感冒一般指的是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而流感則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感冒與流感大多來自於飛沫傳染。感冒病毒有很多種,症狀通常包含咳嗽、流鼻涕、鼻塞等,通常感冒的症狀比較輕微,也不一定會發燒。即使有發燒,通常也是38度多一點,不至於引起高燒。退燒後,食慾與活力通常都還不錯。
流感則是感染流感病毒所致,上呼吸道或下呼吸道感染皆有可能。流感一般而言比感冒嚴重,大多會發燒,而體溫時常高達39度以上,另外也會有全身倦怠、肌肉酸痛、活動力差等與感冒不同的症狀,小孩子即使在退燒後活動力與食慾通常也不佳。少數人可能會引起肺炎等並發症,並有可能造成嚴重並發症,甚至死亡。
基本上,病情的嚴重程度與病毒的致病力以及寶寶的抵抗力有關。如果寶寶雖然感冒,但活動力與食慾仍佳,則不一定要吃葯;倘若感冒影響到寶寶的睡眠與食慾,則建議遵醫囑使用改善症狀的葯物。至於感染流感,倘若病情不嚴重,則不一定要吃抗病毒葯物;如果流感病情較嚴重,則建議早期醫院就診。無論是感冒或流感,改善方式皆為多休息、補充水分,並持續觀察。補充水分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避免脫水。4~6個月大的寶寶,只要開始吃輔食以後,就可以適量喝水;未滿4個月的寶寶如果排尿少、皮膚乾乾的,建議還是多讓寶寶喝奶來補充水分。
至於何時必須盡快就醫呢?如果發燒超過3天、或症狀持續1周以上未改善、或食慾與活動力明顯下降、或嗜睡、或呼吸急促,應立即就醫。預防感冒或流感的方式為:流行期少去人多擁擠處、勤洗手、戴口罩,並以接種流感疫苗來預防得到流感重症。
狀況2、哮吼
哮吼有三個判斷特徵:(1)咳嗽時發出類似狗吠的聲音;(2)聲音沙啞;(3)呼吸困難,吸氣時喉頭有喘鳴聲。哮吼為急性咽喉與聲帶部位發炎、腫脹,大多由病毒感染所引起,以副流感病毒最為常見,主要是由飛沫傳染,好發於6個月~5歲小孩,因為這個年齡層小孩的抵抗力較差(6個月以內因為有來自於母體的抗體,大多不會感染;至於年齡較大的小孩,抵抗力通常較好,即使感染,症狀往往也不會很嚴重)。雖然得到哮吼大多會自行康復,但少數病情較嚴重的寶寶或本身有先天呼吸道異常,如喉頭軟化症者,喉頭太狹窄又腫起來,容易有缺氧、發紺等並發症,應盡快就醫。預防得到哮吼的方法為勤洗手、戴口罩、不接觸生病的人。
一般來說,如果寶寶得到哮吼,要注意寶寶可能因呼吸道狹窄而使呼吸困難,父母要觀察,如果寶寶出現呼吸困難的聲音、或呼吸急促,必須盡快就醫。也要多補充水分,包括可以讓寶寶喝水或吸水蒸氣,皆有助於緩解症狀。此外,也要注意寶寶哭鬧時,喉頭腫脹、狹窄會更厲害,因此盡量避免讓他哭得太厲害,以免病情加重。
狀況3、玫瑰疹
玫瑰疹為飛沫傳染,屬於較良性的疾病,大多不用吃葯,主要為感染人類皰疹病毒第六型或第七型所致,感染後會出現39~40度高燒,伴隨一些不明顯的呼吸道或腸胃道症狀,退燒後活動力與食慾一切正常。好發於6個月~2歲寶寶。發病初期由於除了發燒之外的症狀不明顯,較難早期判斷是否感染玫瑰疹,通常要等發燒3、4天以後,全身出現不會癢的小丘疹,才會比較容易判斷是感染玫瑰疹。2、3天後疹子出現後,通常也會一並退燒。但要注意玫瑰疹是病毒疹的其中一種,感染過玫瑰疹以後,仍然可能感染其他病毒所造成的病毒疹(不是只要全身出疹子,就是玫瑰疹,例如:腺病毒、EB病毒…等病毒,也可能會出現病毒疹)。
父母在照顧寶寶時,如果高燒造成寶寶不舒服,可讓寶寶服用退燒葯來緩解不適,並補充水分(寶寶一天至少要換6片以上尿布,如果尿量減少,表示水分不足,須補充水分,以免脫水)。感染玫瑰疹雖然不用太擔心,但要與其他疾病鑒別診斷,以免感染了其他疾病,如泌尿道感染,卻誤以為是玫瑰疹而延誤治療時機,如果退燒後食慾與活動力不好,建議要看兒科,以確認是否為玫瑰疹或其他疾病所致。此外,玫瑰疹可能由無症狀的大人傳染給寶寶,因此建議寶寶的照顧者應勤洗手與戴口罩。
狀況4、急性腸胃炎
全部年齡的人皆可能患急性腸胃炎,不過5歲以下如果患急性腸胃炎,症狀往往會比較嚴重,因為寶寶身體水分沒有大人來得那麼多,腹瀉較嚴重時就會比較容易脫水。急性腸胃炎大多是病毒感染,少數才是細菌感染。急性病毒性腸胃炎有很多種,常見包括輪狀病毒、腺病毒、諾羅病毒等。
典型的輪狀病毒感染潛伏期小於48小時。常常先有輕度至中度的發燒及嘔吐,接著是頻繁的水狀腹瀉(不會有肉眼可見的血絲)。但每個人的表現可能有些不同,不一定這些症狀都會出現,少數寶寶甚至可能沒有症狀。嘔吐及發燒常常在第二天就慢慢開始好轉,但腹瀉可能持續5~7天。如果嘔吐、腹瀉嚴重,且食慾不佳,體內水分不夠就會開始脫水,而且有時候脫水的程度可能惡化得很快,特別是在年紀小的寶寶。從統計上來看,4個月至3歲的寶寶通常會比較嚴重。
至於腺病毒感染的病程,則是腹瀉的病程較長,常會長達10至14天;諾羅病毒感染的特點則是潛伏期更短(12小時),惡心與嘔吐的症狀會更加明顯,但是諾羅病毒感染的病程通常比較短,大約1至3天。這樣的病程也常會讓人誤以為是食物中毒或吃壞肚子。
傳染途徑大多為糞口傳染,預防的方式為勤洗手、在公共場所手盡量不要觸摸眼口鼻。治療的部分,最重要的是預防脫水情形惡化及治療脫水。目前並沒有特別的抗病毒葯物來治療病毒性腸胃炎。而許多研究也顯示,使用止吐或止瀉葯物並沒有太多的好處,甚至可能造成一些嚴重的副作用。益生菌的使用(例如:乳酸桿菌)僅對於輕症的病患有些幫助,但對於脫水並沒有幫助。對於大部分輕度至中度脫水的寶寶,可以用口服的方式補充水分,建議飲用口服電解質液(但不建議飲用果汁或運動飲料);而嚴重脫水的寶寶,則需立即以點滴注射補充水分。
狀況5、腸病毒
許多人會將腸病毒與腸胃炎搞混,但是其實這兩種疾病完全不同。腸病毒其實不太會造成腸胃道方面的症狀。所有年齡層都可能感染腸病毒,不過年齡越小,感染症狀與影響會越嚴重。腸病毒有很多型別,其中比較會引發重症的是71型,感染過同一型腸病毒,會有大約10年保護力不再度感染,但還是可能感染其他型別腸病毒。年齡越小者,發生重症機率越高,其中又以未滿1歲的寶寶發生率越高。感染腸病毒常見的疾病例如:皰疹性咽峽炎、手足口病、急性出血性結膜炎等:
皰疹性咽峽炎:臨床症狀包括突發性發燒、嘔吐、厭食、咽峽部出現小水泡與潰瘍,病程4至6天,多數沒有並發症,少數並發無菌性腦膜炎。
手足口病:症狀包括發燒、口腔潰瘍、身上出現帶有小水泡的紅疹,病程大約7至10天,其中口腔潰瘍常會影響進食,可能需要住院給予點滴(如果寶寶肯喝奶,當然還是優先讓寶寶喝奶,以流質食物為主,固體食物可能比較吃不下)。
急性出血性結膜炎:眼睛發紅出血、有異物感或疼痛、眼皮腫脹與畏光,病程大約10天,通常由一眼開始再擴散至另一眼。
腸病毒的傳染途徑為糞口與飛沫。預防方式為戴口罩、勤洗手(酒精無法殺死腸病毒,乾洗手大多是以酒精為主的成分,最好還是以濕洗手來預防),生病時應盡快就醫、在家休息不上學。此外,如果寶寶感染腸病毒,大人要以漂白水清潔被嘔吐物污染的環境(建議1公升清水加10C.C.漂白水)。
感染腸病毒,必須特別注意以下並發重症的前兆病症,必須盡快就醫:
嗜睡、意識模糊、即使退燒時仍活動力不佳、手腳無力。
肌躍型抽搐(無故驚嚇或突然全身肌肉收縮)。
持續嘔吐。尤其是只有嘔吐而沒有腹瀉症狀,又伴隨嗜睡與活動力下降。
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寶寶安靜且體溫正常沒發燒時,心跳每分鍾120次以上)。
狀況6、泌尿道感染
泌尿道感染大多是腸道菌引起的感染,主要來源為大腸桿菌。男寶寶多數泌尿道感染發生於1歲內,未進行包皮環切術的男寶寶泌尿道感染機率比較高;女寶寶第一次泌尿道感染常發生於5歲內,於嬰兒期及如廁訓練期是高峰。泌尿道感染包括腎盂腎炎、膀胱炎、無症狀菌尿症。腎盂腎炎的症狀及表現為:腹部或下背部或腰部疼痛、發燒、嘔吐、腹瀉(不一定全部症狀都有,也可能只有發燒)。嬰兒可能會表現出餵食困難、躁動不安等症狀。腎盂腎炎可能造成腎臟損傷與結痂;至於膀胱炎症狀為解尿疼痛、尿急、頻尿、恥骨上疼痛。單純的膀胱炎並不會發燒,也不會造成腎臟損傷;無症狀菌尿症則是指尿液細菌培養為陽性,但並無任何感染症狀,也不會造成腎臟損傷。確診方式為驗尿(未進行包皮環切術的男寶寶,收集小便時應將包皮往上拉回,以避免收集的尿液受到包皮上細菌所污染)。
2個月至2歲的寶寶,若有發燒的泌尿道感染,都應該安排腎臟及輸尿系統的超聲檢查。當檢查有異常時,應考慮安排膀胱輸尿管尿液逆流檢查。
當寶寶有脫水、嘔吐、未滿1個月的新生兒、或是症狀嚴重時都應該住院,由點滴給予足夠的水分及靜脈給予抗生素治療。萬一寶寶常反復有泌尿道感染時,應尋找原因,常見的因素包括解尿頻率過少或便秘等。少數寶寶為構造因素影響所致,例如:膀胱輸尿管尿液逆流、尿路阻塞性疾病等。
⑺ 嬰幼兒在成長的過程中,可能會患上哪些疾病呢
嬰幼兒在成長的過程當中很容易會患上手足口病,也可能會患上一些傳染性疾病,因為孩子的身體情況非常的脆弱,如果經常外出的話,孩子就會和很多人接觸,如果人群當中有一些人患了疾病,那麼就會讓孩子感冒發燒;有的時候家長不太仔細,在給孩子洗澡的時候讓孩子著涼了,也容易讓孩子感冒發燒。
⑻ 冬天到了,兒童容易患哪些病家長該如何預防
冬季寒流來臨,除了天氣寒冷,尤其疫情期間各種疾病困擾的最壞季節,冬季是疫情的反復高峰期,也是惡童流感、諾如病毒等傳染性病毒的流行高峰期,更應該多加防範。特對對於抵抗力比較弱的兒童來說,他們每天在校園環境接觸較為密集的場所,更要謹慎防交叉感染。
在寒冷的冬季,兒童容易患上這幾種疾病,我們應如何去預防!
腹瀉
腹瀉是兒童常見的冬季疾病之一。特別是3-24個月大的兒童。兒童經常在腹瀉前嘔吐。該病的危險並發症是脫水,鹽分過多流失,如果不及時補充水分,會導致血管萎縮甚至死亡。
友情提醒;
1、即使腹瀉也要讓孩子進食和喝白開水。
2、保持其清潔衛生,限制與家畜或腹瀉患者的接觸。
3、增強兒童的日常營養,增強免疫力。
4、兒童需要在6周歲時接種輪狀病毒疫苗。
支氣管炎
支氣管炎是兒童(特別是1歲以下兒童)的常見急性呼吸道疾病。患有另一種細菌感染(例如流感,麻疹,百日咳...)的兒童非常容易患支氣管炎。該病終年發生,但最常見於春季寒冷的冬天。
常見的症狀是咳嗽,流鼻涕,高燒,呼吸困難,喘息。在嚴重的情況下,可能會出現紫紺,胸部凹陷,呼吸困難,甚至呼吸停止。通常,兒童會喘息約7天,然後逐漸消退,然後完全康復。
友情提醒;
1、適當加抗菌葯物。
2、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不宜過酸過咸。
3、有過敏史者,忌食海腥發物及致敏性食物。
4、注意孩子保暖,預防著涼引發的咳嗽及支氣管炎。
5、保證寶寶的充足休息時間,睡覺的房間保持恆溫。
6、進行適當的按摩,定時給孩子喝水。
⑼ 兒童最容易患哪些疾病
兒童最容易患哪些疾病
兒童最容易患哪些疾病?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成長,但是孩子在小的時候抵抗力是很差的,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疾病,下面分享兒童最容易患哪些疾病?
兒童最容易患哪些疾病1
1、血性疾病
生後數天內,凝血功能尚未成熟,所以容易出血,尤其是未成熟兒,此種現象更為顯著,
以頭顱、胃腸道最容易出血,頭顱出血及胃出血是未成熟兒死亡的最大原因,主要症狀是驚厥和呼吸困難。
2、特發性呼吸窘迫綜合征
沒有特別的原因,尤其是未成熟的新生兒經常發生呼吸障礙,在出生後數小時內,即出現呼吸困難症狀,有時候會發紫或無呼吸,數天內有死亡危險,這也是未成熟兒死亡的主要原因。
3、早產兒視網膜病變
①原因與症狀:對長時期保護在高濃度氧氣中的未成熟兒,大量的氧氣促使發育不成熟的視網膜血管發生收縮,影響了正常視網膜血管的發育。大約發生在生後3~6周。
以病理學來說,初期會有視網膜周邊部血管擴張、周圍浮腫出血等,不久會發生視網膜
血管的新生與剝離,只要檢查眼底即可了解。然後在玻璃體當中形成纖維組織附著於晶狀體後面,而使光線無法通過。
輕微的造成高度的近視,嚴重則完全失明。
②治療:無特效療法,最重要的還是注重預防,胎兒和新生兒應避免接受高濃度氧氣治療。
4、核黃疸
未成熟兒發生核黃疸的比例最高,而且症狀容易惡化,即使不是屬於血型不合,未成熟兒也會發生核黃疸,所以應特別注意。
兒童最容易患哪些疾病2
兒童疾病有哪些
1、發熱
發熱其實不是疾病,而是身體針對病菌入侵所做的反應,這是人體體溫超過正常數值之後主動調節生理的一種機制,是一種具有保護性質的反射。
2、高熱驚厥
六個月至三歲期間寶寶最有可能患上此類疾病,發病時寶寶會出現全身或者是身體局部的抽搐,同時伴有幾秒的`眼球上翻或凝視。
3、咳嗽
咳嗽是幼兒出現較為常見的病症,是呼吸道內清楚分泌物和異物的一種條件反射。
4、哮喘
屬於慢性氣道炎症,致病細胞廣泛,患病的幼兒多出現反復的喘息,胸悶等症狀。
5、鼻炎
鼻炎是因病毒或是病菌等物質刺激而引起的鼻粘膜的損傷,患病的幼兒多出現流涕、鼻塞等症狀。
6、支氣管炎
支氣管炎屬於慢性特異性炎症,多由病毒和細菌導致。
7、肺炎
肺炎一種多發性的炎症,與終末氣道,肺泡和肺間質等部位有關,幼兒較容易患上和十分多見的是細菌性肺炎。
8、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導致,會使幼兒手、足、口等部位出現皮疹和皰疹的疾病。
9、濕疹
由於化學制劑、真菌等物質誘發的皮膚反應。
10、水痘
水痘是指由病毒導致,會使幼兒出現發熱、腹瀉、食慾不振和水痘疹現象的疾病。
11、幼兒急疹
幼兒急疹是指由病毒導致,使嬰幼兒出現高熱、皮疹等現象的疾病,這種疾病具有傳染性。
12、過敏性皮炎
因過敏原誘發的皮膚的過敏反應,患病的幼兒皮膚多出現紅腫和發癢等。
兒童肺炎父母要怎麼做?
1、定時給出小兒測量體溫,注意小兒體溫的變化,必要時可以對小兒採取降溫措施。
2、多給小兒飲水,保證小兒有足夠的水分攝入,避免小兒發生脫水現象。給小兒吃一些有營養易消化的食物。
3、讓小兒好好休息,用枕頭或衣物將小兒的上身墊高,以幫助小兒緩解呼吸困難。
夏天孩子最容易得的疾病
1、腸炎
這個季節,食物中的細菌特別容易滋生,吃了變質的食物寶寶容易拉肚子,如果是患了急性腸炎,就會出現發燒、腹痛和腹瀉等症狀。
預防及照看方法:
腹瀉時,容易出現脫水,應及時給孩子補充口服補液鹽。
對於喜歡經常把手放到嘴中的孩子,給他們洗手保持清潔,讓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清潔習慣。
奶瓶等餐具要保持清潔、乾燥。
2、感冒
大熱天,室外高溫與室內空調的溫度急劇變化,很容易破壞孩子身體的正常節律。這種情況下,很容易患感冒,特別是患熱傷風類的感冒。
預防及照看方法:
天氣一熱,孩子就不願意蓋被子了,用薄的毛巾被蓋在孩子的腹部,以免著涼。
從外邊回到家後,為了去除可能帶回家的病毒,先洗手。夏天,最好每天洗澡。
室內溫度要保持在24℃~26℃,這樣可以降低因室內外溫度變化而產生的不適應,同時,注意掌握孩子的體溫。
3、流行性結膜炎
這是由病毒或細菌引起的疾病。潛伏期為5~7天。主要症狀為眼睛發紅、流眼淚。同時容易結眼屎、發癢,孩子忍不住時容易抓撓,因此要格外小心。
預防及照看方法:
家裡要是有人得了流行性結膜炎,他的洗臉用品,特別是毛巾一定與其他人分開。
在流行性結膜炎流行期,應盡量避免去游泳池或公共浴室。
用不幹凈的手揉眼睛,很容易被傳染,因此,要經常給孩子洗手。
4、支氣管炎
一般來說,如果感冒症狀遲遲不見好轉,就容易得支氣管炎。主要症狀是咳嗽、流鼻涕、發燒等。
預防及照看方法:
急性支氣管炎本身比較容易恢復,但因其引起的咳嗽可能會持續較長的時間。若因細菌感染所致,可使用一些抗生素。
多補充有營養、容易消化的食物。
5、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是因細菌或病毒感染中耳所致的炎症性疾病,常為感冒的並發症,而因其高燒症狀易被誤診為普通感冒。若為慢性中耳炎就需要手術治療。
預防及照看方法:
游泳後,將干凈的無菌棉球塞入外耳道5~10分鍾,以便吸干水分。
6、膿皰瘡
膿皰瘡是一種葡萄球菌或鏈球菌引起的,形成充滿膿液的小膿皰的皮膚感染,多見於面部和身上,皮膚略微變紅。
預防及照看方法:
真菌感染或昆蟲咬傷等原因引起的皮膚損傷或破潰,容易導致膿皰瘡的出現,特別是多汗的夏天,這種情況更常見。應及時加以正確治療。
對於膿皰瘡,可按醫生處方使用抗生素類軟膏。
7、腦炎
由病菌感染引起,急性發作,初期出現高燒、頭痛、眩暈等症狀。嚴重時出現意識障礙,陷入昏睡狀態,甚至死亡。
預防及照看方法:
平時要注意保持孩子身體清潔。
根據醫生的建議,及時接種乙腦、流腦及Hib等疫苗。
發現以上症狀,應立即帶孩子去醫院。
8、幼兒急疹
在持續高燒後,開始在上身、脖子、耳等部位發疹,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熱退疹出」。
預防及照看方法:
使用退燒葯或用濕毛巾擦身以退燒。
注意預防感冒。
經常給孩子洗澡,保持身體清潔。
9、接觸性皮炎
這是因孩子接觸到易引起過敏反應的物質後發生的皮膚炎症,尤其易見於過敏體質的孩子。
預防及照看方法:
搔癢時,孩子會忍不住地去撓,皮膚很容易被撓破。因此,應及時給孩子剪指甲,並阻止孩子撓。
適當塗些外用葯,以達到止癢的目的。
使用低刺激性的香皂,對於撓傷處則要避免過多清洗。
10、扁桃腺炎
扁桃腺受細菌、病毒感染引起的,常伴有高燒、頭痛、咽喉痛等。還可能因疼痛而無法吞咽。
預防及照看方法:
避免吃刺激性食物。可給孩子提供流質、偏涼的食物,比如牛奶、面片湯、冰淇淋等,以減少對扁桃腺的刺激。
⑽ 孩子在小時候容易患上哪些疾病
我相信每個當媽的都是玻璃心,只要孩子生病最心疼的就是媽媽,寧願自己生病,也不願意寶寶受苦,因為小孩生病實在是太痛苦了,寶寶小時候的體質如果不調好的話,很容易患上一些呼吸道的疾病,那麼具體是哪些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記得我兒子小時候特別喜歡吃手,所以那段時間不是細菌感染,就是病毒感染,幾乎每個月都要來一次,後來醫生告訴我們,小孩吃手這個習慣一定要戒掉,因為他的大拇指已經開始變形了,所以那時候我們想盡一切辦法給他戒掉吃手這個壞毛病,後來實在沒有辦法了,每天在她的手指上抹一點牙膏,就這樣差不多持續了半個月才完全把他吃手這個壞習慣給戒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