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叫做兒童敏感期
什麼叫做兒童敏感期
什麼叫做兒童敏感期,在成長過程中,存在各種能力發展的兒童敏感期。如果兒童敏感期的內在需求受到妨礙而無法發展時,就會喪失學習的最佳時機,下面分享什麼叫做兒童敏感期。
什麼叫做兒童敏感期1
一、敏感期的由來
荷蘭生物學家德·弗里觀察到,剛出生的毛毛蟲對於光特別敏感,他們會順著光爬到樹枝的頂端去吃那些剛剛長出的嫩芽,但等它們長大、消化系統健全能吃成葉後,它們就不再對光有特殊的敏感度了。
1937年,奧地利科學家勞倫茨在觀察小灰天鵝破殼出生時發現,小灰天鵝第一眼看見什麼動物就把什麼動物當成媽媽,如果孵出時看到的是母雞,它就跟著母雞走;如果孵出時看到的是勞倫茨,小天鵝就認勞倫茨作媽媽,勞倫茨去什麼地方,一群搖搖擺擺的小天鵝就在身後跟到什麼地方;勞倫茨下水游泳,小天鵝也跳進水裡,並且親熱地啄著他的頭發和鬍子。
勞倫茨把這奇妙的現象稱之為「印刻現象」。通過研究他發現:印刻現象的存在有一個關鍵期,超過了這個期限,印刻行為便不能形成。勞倫茨還發現:幾乎所有哺乳動物都有這種「關鍵期」現象,並且在人類心理發展也有類似的現象。
最早提出兒童敏感期的是義大利著名的兒童教育家蒙台梭利,她通過對幼兒自然行為的細致、耐心、系統地觀察後指出:兒童在每一個特定的時期都有一種特殊的感受能力,這種感受能力促使他對環境中的某些事物很敏感,對有關事物的注意力很集中,很耐心,而對其他事物則置若罔聞。這種能力與印刻現象十分相似,蒙台梭利將其稱為敏感期。
如果敏感期的內在需求受到妨礙而無法發展時,就會喪失學習的最佳時機,日後要再想要學習此項事物,不僅要付出更多的心力和時間,成果也不「顯著」。
二、什麼 是兒童敏感期
由於兒童在這一階段智力、秩序感、節奏感、行走、觀察力等方面的發育特徵,而產生的一段對環境、秩序、感官、動作、社會規范等一系列的敏感情況,而這一時期被稱為兒童敏感期。
什麼叫做兒童敏感期2
兒童敏感期分為很多階段,參考如下:
一、語言敏感期一般是在0-6歲,這個階段的孩子對大人說話的口型開始學會模仿,學會咿呀學語,被稱為孩子的語言敏感期。
二、認識符號、書寫符號的敏感期,一般是在3.5-5.5歲之間,孩子對於認識字元、書寫字元產生了各種興趣。
三、閱讀敏感期,閱讀敏感期一般是在4-6歲之間,孩子對於閱讀能力產生濃厚的興趣,喜歡看書、讀書.
四、秩序敏感期,秩序敏感期一般是在0-3歲,孩子一般喜歡有一定秩序的環境,認識事物和熟悉事物。
五、器官敏感期,一般是在0-6歲的孩子,能夠對聽覺、視覺、味覺、觸覺這些器官產生敏感的時期.
六、細微事物的敏感期,一般在1.5-4歲之間。
七、動作敏感期,一般大動作敏感期是在1-2歲,小動作敏感期是在1.5-3歲。
八、社會規范敏感期,一般是在2.5-6歲。
九、性格敏感期,一般在4-5歲之間.
十、文化敏感期,一般在6-9歲之間。
什麼叫做兒童敏感期3
寶寶敏感期的特點
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某些時間范圍內,他會只對環境中的某一項特質專心,而拒絕接受其他特徵的事物;他還會不需要特定的理由而對某種行為產生強烈的興趣,不厭其煩地重復,直到突然爆發出來某種新的動機為止……
正處於敏感期的孩子,具備一種神奇的力量,他們無時無刻不在成長和創作之中。他們的內心裡正緊鑼密鼓地上演著一場戲劇。可能父母會對此現象無所察覺,然而卻真實存在著。在孩子的心靈深處,這種力量在不斷地生長,有時會充滿孩子的整個生命。
寶寶敏感期的重要性
兒童敏感期也是有彈性的,0—6歲的兒童,如果敏感期沒有得到良好發展,到了6—12歲還會有彌補的機會,但是,這有個前提,那就是6—12歲期間,兒童必須有一個充滿愛和自由的成長環境。但現實是,在學習壓力下,這個年齡段的很多孩子。
既得不到6歲以前來自父母的寬容和疼愛,又得不到長大後成人給予的尊重。在這些孩子身上,我們看不到敏感期的種種表現。這樣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這個黃金般貴重的概念始終沒有進入更多家長的視野。
兒童敏感期有以下九種:
語言敏感期(0至6歲)
嬰兒開始注視大人說話的.嘴形,並發出牙牙學語聲時,就開始了他的語言敏感期。學習語言對成人來說是件困難的工程,但幼兒能容易的學會母語,正因為幼兒具有自然所賦予的語言敏感力。因此,若孩子在兩歲左右還遲遲不開口說話時。
應帶孩子至醫院檢查是否有先天障礙。語言能力影響孩子的表達能力,因此,父母應經常和孩子說話、講故事,或多用「反問」的方式,加強孩子的表達能力,為日後的人際關系奠定良好基礎。
秩序敏感期(2至4歲)
孩予需要一個有秩序的環境來幫助他認識事物、熟悉環境。一旦他所熟悉的環境消失,就會令他無所適從。蒙特梭利在觀察中發現孩子會因無法適應環境而害怕、哭泣,甚至大發脾氣。因而確定「對秩序的要求」是幼兒極為明顯的一種敏戚力。
幼兒的秩序敏感力常表現在對順序性、生活習慣、所有物的要求上,蒙特梭利認為如果成人未能提供一個有序的環境,孩子便「沒有一個基礎以建立起對各種關系的知覺。」當孩子從環境里逐步建立起內在秩序時,智能也因而逐步建構。
感官敏感期(0至6歲)
孩予從出生起,就會借著聽覺、視覺、味覺、觸覺等感官來熟悉環境、了解事物。三歲前,孩子透過潛意識的「吸收性心智」吸收周遭事物;三~六歲則更能具體的透過感官分析、判斷環境里的事物。因此蒙特梭利設計了許多感官教具,比如:聽覺筒、
觸覺板等,以敏銳孩子的感官,引導孩子自己產生智能。您也可以在家中准備多樣的感官教材,或在生活中隨機引導孩子運用五官,感受周遭事物。尤其當孩子充滿探索慾望時。只要不具危險性或不侵犯他人他物時,應盡可能滿足孩子的需求。
對細微事物感興趣的敏感期(至4歲)
大人常會忽略周遭環境中的微小事物,但孩子卻常能捕捉到個中的奧秘。因此,若孩子對泥土裡的小昆蟲或您衣服上的細小圖案產生興趣,正是您培養孩子具有鉅細靡遺、綜理密微習性的好時機。
動作敏感期(0至6歲)
兩歲的孩子已經會走路。最是活潑好動的時期,父母應充分讓孩子運動,使其肢體動作正確、熟練,並幫助左、右腦均衡發展。除了大肌肉的訓練外,蒙特梭利則更強調小肌肉的練習,亦即手眼協調的細微動作教育,不僅能養成良好的動作習慣,也能幫助智力的發展。
社會規范敏感期(至6歲)
兩歲半的孩予逐漸脫離以自我為中心,而對結交朋友、群體活動有明顯傾向。這時。父母應與孩子建立明確的生活規范、日常禮節,使其日後能遵守社會規范,擁有自律的生活。
❷ 敏感期 概述
兒童敏感期是指孩子在0~6歲的成長過程當中,受到內在生命力的驅使,在某個時間段內,專心吸收環境當中某一事物的特質,並且不斷重復實踐的過程。我們孩子順利通過一個敏感期以後,兒童的心智水平便會從一個層面上升到另一個層面。 換句話講,就是兒童對其生活周圍的一切事物進行認知,學習,掌握的過程。
敏感期一詞是荷蘭生物學家德·弗里在研究動物成長時首先使用的名稱。後來,蒙台梭利在長期與兒童的相處中,發現兒童的成長也會產生同樣現象,因而提出了敏感期的原理,並將它運用在幼兒教育上,對提升幼兒的智力有極卓越的貢獻。
「人」的發展也存在敏感期。她通過對幼兒自然行為的細致、耐心、系統地觀察後指出:兒童在每一個特定的時期都有一種特殊的感受能力,這種感受能力促使他對環境中的某些事物很敏感,對有關事物的注意力很集中,很耐心,而對其他事物則置若罔聞。這種能力與印刻現象十分相似,蒙氏將其稱為敏感期。
孩子從呱呱落地後到會走路、說話、吃飯、寫字……孩子一切從無開始,是如何完成這些「看似不可能的任務」以適應這個復雜的世界的呢?
那是因為自然有賦予正在發育成長的生命以特有的力量。蒙台梭利指出助長幼兒發展的主要動力有二:一是敏感力,一是吸收性心智。其中的敏感力是指一個「人」或其他有知覺的生物個體,在生命的發展過程中,會對外在環境的某些刺激,產生特別敏銳的感受力,以致影響其心智的運作或生理的反應,而出現特殊的好惡或感受,這種力量的強弱,我們稱之為 「敏感力」。當敏感力產生時,孩子的內心會有一股無法遏止的動力,驅使孩子對他所感興趣的特定事物,產生嘗試或學習的狂熱,直到滿足內在需求或敏感力減弱,這股動力才會消失。蒙台梭利稱這段時期為「敏感期」,有些教育家則稱為學習的關鍵期或教育的關鍵期。
兒童敏感期是指兒童在連續相接短暫的時間里,會有某種強烈的自然行為。在這期間內,對某一種知識或技巧有著非常感覺。敏感期的出現使孩子對環境中的某個層面有強烈的興趣,幾乎掩蓋了其它層面,並且在這期間的孩子會出現大量的、有意識性的活動。在敏感期內施教,事半功倍,迅速提高孩子心智的發展!
敏感期很短暫,並且在這特定的敏感期中,只對一種特定的知識或技能感興趣,然後經過這個時期就會消失,不會再出現在同一個時期對相同的興趣點有同樣強烈的興趣感。
敏感期來臨時,要有相應的活動來搭配或培養他們,使得這種能力真正的發展起來。例如:繪畫。如果繪畫敏感期到來時,孩子喜歡用鉛筆塗塗抹抹,但大多數大人會從潔凈的角度出發,不讓他們亂塗抹,阻止他們。但如果過了這個時期,讓他畫也沒什麼興趣了.
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某些時間范圍內,他會只對環境中的某一項特質專心,而拒絕接受其他特徵的事物;他還會不需要特定的理由而對某種行為產生強烈的興趣,不厭其煩地重復,直到突然爆發出來某種新的動機為止。
兒童敏感期也是有彈性的,0—6歲的兒童,如果敏感期沒有得到良好發展,到了6—12歲還會有彌補的機會,但是,這有個前提,那就是6—12歲期間,兒童必須有一個充滿愛和自由的成長環境。但現實是,在學習壓力下,這個年齡段的很多孩子,既得不到6歲以前來自父母的寬容和疼愛,又得不到長大後成人給予的尊重。在紛亂的心緒中,他們孤獨地成長著,錯過了成長中一個又一個關鍵的敏感期,就如錯過花期的花雷,等待著或許再也沒機會到來的絢爛綻放。在這些孩子身上,我們看不到敏感期的種種表現。這樣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這個黃金般貴重的概念始終沒有進入更多家長的視野。
敏感期的發展在0-12歲,但最主要的時期是0-6歲。敏感期的表現是孩子在一段時期內重復做某一件事,對別的事情不感興趣。兒童在0-6歲的心智發展的外在形式的主要是以敏感期體現的,每一個敏感期的出現都將引發下一個敏感期的出現,是一個接一個組成的。敏感期是保證兒童未來良好發展的關鍵時期。兒童敏感期是螺旋發展的,會重復出現,每經過一個敏感期,孩子的心靈就會成長一些,對自我和外部世界的認知也會隨著提高。
敏感期是自然賦予幼兒的生命助力,如果敏感期的內在需求受到妨礙而無法發展,就會喪失學習的最佳時機,日後若想再學習此項事物,不僅要付出更大的心力和時間,成果亦不彰。而如何運用這股動力,幫助孩子更完美的成長。正是成人的職責。
孩子是具有能力的天生學習者。他們會循著自然的成長法則,不斷使己成長為「更有能力」的個體,這是父母首要改變的觀念。 每個孩子的敏感期出現時間並不相同,因此成人必須以客觀的態度,細心觀察孩子的內在需求和個別特質。當成人觀察到孩子的某項敏感期出現時,應盡力為孩子准備一個滿足他成長需求的環境。當孩子獲得了尊重與信賴後,就會在環境中自由探索、嘗試。當孩子熱中於有興趣的事物時,大人「應放手讓孩子自已做」,避免干預。不過,並非要丟下孩子,完全不管,而是適時予以協助、指導。
關鍵期和敏感期
關鍵期和敏感期說簡單點就是學習的最佳時期,在這個時期內你很容易學會或者是習得,但是不同的是關鍵期是你錯過了就無法彌補的。而敏感期則可以彌補,只不過學著會比較吃力。因此,現在許多時侯都是用敏感期而不是關鍵期,因為很多事情沒有那麼絕對。
在孩子生命的前6年,是由許多的敏感期組成的。在此,我們逐一為您梳理0~6歲的寶寶典型敏感期,教您抓住機會,讓每個寶寶的成長之路都花開四季。
❸ 兒童發展敏感期概念
在說敏感期之前,我想先說一下,什麼是生命?因為,我覺得沒有生命,就不存在敏感期?
什麼是生命?
一個生命起源於一個原始細胞,隨著細胞的不斷分裂慢慢發展成了一個生命胚胎。當這個胚胎誕生下來的時候,便是我們看到的小嬰兒,我們在生命之初,只看到一個生命胚胎的誕生,於是我們就手忙腳亂地開始了對這個生命胚胎進行養育和關愛。但是非常重要的是與這個生命胚胎一起還誕生了一個心理胚胎,但往往被我們所忽視,而正是因為這個心理胚胎才讓我們區別於其它動物成為了人類。另一方面,因為心理胚胎的存在,它能夠吸收周圍的東西而使孩子形成自己的特點,那麼生命本身在成長的時候,按照我們塑造的完成的還是他有自身的自然規律呢?
我理解的敏感期它會影響著孩子走過生命的過往,當下,並走向他的未來。這個敏感期他隱藏在生命的誕生之初,當生命以胚胎形式來到人間的時候,他的DNA裡面已經刻好了人類過往的所有記憶,包括敏感期,這是我們無法抹去的記憶。敏感期發生在生命的此刻,當下,當我們的孩子表現出某個敏感期特質的時候,父母就充滿了困惑與焦慮,而這樣的困惑和焦慮之下做出的行為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生命的未來。隨著我們的孩子逐漸長大會出現焦躁、焦慮、不專注,這些都是敏感期的時候父母對孩子的態度和和孩子互動的方法是有直接關系的。所以我們探討敏感期其實就是探討生命、環境、秩序和自由這樣的話題。如果說親子教育就是用一個生命去影響另一個生命,那麼是否可以說,對我們的孩子來講,不僅物質世界是他生長的一個環境,我們父母的生命狀態也是他生長的一個外部環境呢?而生命其實是我們人類自己與外部環境不斷的互動當中發生,發展而來的。所以當我們想去探討如何引導一個生命成長的時候,我們首先要弄清楚什麼是生命?什麼是環境?生命和環境是如何互動的?
生命和環境的關系
美國心理學家做過這樣一個實驗:找來6隻老鼠分為兩組,也找來一群大學生分為兩組。A組被告知他們的老鼠是上萬只老鼠里最笨的三隻老鼠。B組的大學生被告知他們的3隻老鼠是經過早教的,是最聰明的3隻老鼠。這6隻老鼠要完成一項任務,這項任務就是要過一個非常長的電迷宮。任何一組能夠讓老鼠不受任何傷害的走過電迷宮的話,那麼他們就會獲得獎金。於是比賽就開始了,A組的學生就很沮喪,所以比賽開始的時候,他們就買來一些花生,麵包,盡可能的用這些東西引誘老鼠從哪走,從那拐彎。而且他們還會發出嘆息的聲音:哦,你們有沒有夠笨,真是夠笨,千萬不敢電著,不敢被電死啊!他們就不斷地發出這樣的呼喊。但分到B組的學生,他們就表現的非常地從容。他們說:我們實在太幸運了!我們這3隻老鼠老師都說了,他們是受過早教的老鼠,那我們著什麼急呢?所以,他們就不斷的發出歡呼聲:哦,你太聰明了,都知道從這跳過去。哦,你太聰明了,都知道從這拐過去,真是受過早教的老鼠。這6隻老鼠就在歡呼聲和嘆息聲中不斷往前走,最後終於走到了對面。最後結束的時候,這些學生被告知其實這些老鼠沒有任何的挑選,它們就是在一萬只老鼠里隨機拿出的6隻老鼠。
為什麼同樣的老鼠表現的卻如此不同呢?
認為笨的老鼠,它們就會表現的笨手笨腳,你越說它,它越笨。認為比較聰明的老鼠,他就表現的如此靈活,為什麼呢?
後來心裡學家解釋說:他們這些學生心裡所想的這些內容會變成波頻會發送到對面老鼠的身上。老鼠接收到的這個波頻它的行為就會跟它對面學生心裏面想的波頻產生共振,它們就會變成那樣的人。那麼我們去想一下,我們的孩子。我們的孩子其實跟我們是心靈相通的,那麼,我們經常認為孩子很笨,或者說認為孩子很聰明,那麼我們的孩子就會跟我們心裡的波頻產生共振。這個已經被量子物理學家已經論證過的一個結論。
通過實驗告訴我們一個事實,同樣的生命去完成同樣的任務,由於他外在環境的不同就會有不同的結果。當然,我們這個實驗的環境是人的心理環境。所以當你想要開口傷害孩子的時候,就想一想我講的這個實驗。
一,敏感期一詞是誰提出的
荷蘭生物學家德·弗里斯列在研究動物成長時首先使用的名稱,後來,蒙特梭利在長期與兒童的相處中,發現兒童的成長也會產生同樣現象,因而提出了敏感期的原理,並將它運用在幼兒教育上。
有的研究也將敏感期稱為關鍵期。一般認為有四個領域的研究可以證實敏感期的存在。鳥類的印刻,恆河猴的社會性發展,人類語言的習得和哺乳動物的雙眼視覺。
1、荷蘭的植物學家、遺傳學家德佛里斯列舉過這樣一個例子:他發現雌蝴蝶本能的將卵產在樹枝和樹干交接的地方,這個地方安全又隱蔽,當幼蟲出殼時,他對光線非常的敏感。光吸引了它,它朝著樹梢最明亮的地方爬去,恰巧在哪裡有他賴以生存的食物:樹梢的嫩葉。當他長大後,失去了對光的敏感,這種本能也就失靈了。植物學家把這稱為:動物的敏感期。
他總結所謂敏感期,是指有機體在生命中的一定時間內,某些外部條件對有機體的影響可以超過在其他時間所能達到的程度。有機體在敏感期比在生命的其他時期對環境的作用更為敏感。
再觀察一下蜜蜂:我們可能認為,任何一隻雌性幼蟲都有可能成為蜂王,然而蜂王只有一個。這時候,工蜂自然會選中其中的一隻,來精心喂養。這只被選中的雌性幼蟲將給予一種上等的蜂族特殊食品,這要求雌性幼蟲必須要有一種貪吃的敏感性,否則就無法長成碩大的身軀,來勝任蜂王的地位。值得注意的是,這個雌性蜜蜂一定要在幼蟲的時候被選中,如果等到它稍微長大,這只雌蜂便失去了貪吃的敏感性,它的身體自然也不會長成我們見到的蜂王那樣的身軀了。它也將因此無法勝任蜂王的職位。
與昆蟲相比,孩子體內同樣含有一種生機勃勃的敏感性,因此使他不時做出讓大人無法理解的令人驚訝的舉動。如果孩子失去了這種敏感性,必將造成性格上的軟弱和對周圍事物喪失熱情。這個時候,作為父母如果不能順應孩子的敏感期進行指令行事,那就很有可能損害孩子的這種上天賜予的敏感本能,孩子將因此而錯過一次戰勝他人和自己的先天機會。
2、剛出生的嬰兒,會到處找淡淡的陰影和陰影的邊界,隨著時間的發展,嬰兒很快就能尋找到生活中那些明暗相交的地方:一幅畫、窗簾、或者書櫃里的書產生的那些明暗相交的地方,嬰兒會高度投入的一直注視著那些地方明直到疲倦為止。
小托蒂的悲劇:
一個名叫托蒂的義大利小男孩有一隻十分奇怪的眼睛。說「十分奇怪」是因為眼科大夫多次會診得出的結論都相同:從生理上來看,這是一隻完全正常的眼睛,但它確實是失明的。原來,小托蒂剛剛出生就發現一隻眼睛有輕度的感染,被綳帶纏了兩個星期,真是這種對成人來說沒有任何副作用的治療,對剛剛出生,大腦正處於發展關鍵期的孩子托蒂造成了極大的傷害。由於長時間無法通過這隻眼睛接受任何外界信息,原先改為這隻眼睛工作的大腦神經組織也隨之衰退了。
小托蒂的悲劇並非偶然,後來研究人員在動物身上做了很多類似的試驗結果都一樣:生命的器官嚴格執行「用進廢退」的原則。
3、在哈佛大學的戴維、H、休伯爾和托斯特、威塞爾對視覺的敏感期非常的感興趣。他們發現了一個一隻眼有先天性白內障的孩子,在做了白內障手術後仍然不能復明,然後他們做了一個模擬實驗,同時把一隻新生的小貓和成年的貓的眼皮縫上,試驗的結果是這樣的:小貓的眼睛永久的失明,而成年貓的眼睛依舊。為什麼呢?
這是因為小貓腦內負責處理那隻眼睛的信息的神經元因為沒有了刺激,不能和其他神經元鏈接。或者說負責處理失明的這隻眼睛,視覺信息的神經元即使和其他神經元建立了鏈接,也只是幫助另一隻眼睛傳遞視覺信息。
這一實驗表明:人在早年的某個特定階段,腦內的神經元需要適宜的環境條件以便其和其他神經元發生聯系。否則,大腦的發育就會受到永久性的影響。
4、印刻現象:
奧地利生物學家勞倫茲曾發現,小鴨子在出生後不久所遇到的某一種剌激或對象(母雞、人或電動玩具),會印入到它的感覺之中,使它對這種最先印入的剌激產生偏好和追隨反應。當它們以後再遇到這個剌激或和這個剌激類似的對象或剌激時,就會引起它的偏好或追隨。但是,如果小鴨子在孵出蛋殼後時間較久才接觸到外界的活動對象,它們就不會出現上述的偏好或追隨行為。這一現象被勞倫茲等稱為「印刻」。
勞倫茲在進行這項實驗時,讓剛剛破殼而出的小鴨子不先看到母鴨子,而首先看到勞倫茲自己,於是,有趣的事情發生了。勞倫茲在小鴨子前面走著,身後跟隨著幾只小鴨子。小鴨子將勞倫茲當成了自己的母親。
小鴨子孵化出來後,第一眼看見的活動對象就是洛倫茲,以後就總是跟在洛倫茲的身後,洛倫茲走到哪,小鴨子就跟到哪裡,甚至在見到它們真正的母親鵝媽媽時也不理不睬,在受到驚嚇時,他們也總是向洛倫茲跑去。印刻發生的時期稱作關鍵期。在關鍵期內形成的印刻行為可以作為動物的習性保存下來,並且是不可逆的,即一旦形成就不能修正和還原。如上述小鴨子本應追隨媽媽的印刻過程遭到阻礙和中斷,母親與幼小動物就不會相互認識。關鍵期不但存在於動物身上,人類也有類似的印刻現象。發展心理學家將動物的關鍵期概念引入兒童學習行為的研究領域,認為兒童心理的發展同樣存在關鍵期。如2歲是口頭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在這期間,個體對語言的刺激特別敏感,過了這一時期,同樣的刺激對之影響很小或沒有影響。
進一步的研究發現,小雞、小鳥等辨認自己母親和同類,都是通過這一過程實現的,而且,這一現象在其他哺乳動物身上也有所發現。一般說來,小雞、小鴨的「母親印刻」的關鍵期發現在出生後的10~16個小時,而小狗的「母親印刻」關鍵期發現在出生後的3~7周。研究還發現,動物在關鍵期內,不僅可以對自己的媽媽發生「母親印刻」,而且如果自己的媽媽在小動物出生後不久就離開的話,它們也可以對其他動物發生「母親印刻」。這就是為什麼小鴨子追隨勞倫茲的原因。
5,美國心理學家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將一隻恆河猴與他的群體分離(心理學上稱為情感剝奪)單獨放在一處喂養,猴子成長的物質條件都能得到滿足,如食物與水都能自動供應,但不同人和其他猴子接觸。研究發現隔離時間長的恆河猴,會造成心理上的失調。這些猴子與其他處於正常環境的小猴相比,顯示了許多異常的行為模式。如自己咬自己,表示害怕的怪相,走路身子搖晃,喜歡獨自蜷縮在角落裡。幼猴行為失常的嚴重性與隔離時間長短,隔離開始的時間有關。1959年,美國心理學家哈洛及其同事報告了一項研究成果:讓新生的嬰猴從出生第一天起同母親分離,以後的165天中同兩個母親在一起——鐵絲媽媽和布料媽媽。鐵絲媽媽的胸前掛著奶瓶,布料媽媽沒有。雖然當嬰猴同鐵絲媽媽在一起時能喝到奶, 但它們寧願不喝奶,也願同布料媽媽呆在一起。哈洛由此得出結論,身體接觸對嬰猴的發展甚至超過哺乳的作用——只有有飲食需要時,它們才去找鐵絲媽媽,其餘大部分時間則依偎在布料媽媽的身上。雖然這個實驗的對象是猴子, 許多心理學家認為, 它對人類嬰兒同樣適用。哈洛從這個「代母養育實驗」中觀察到了一些問題:那些由「絨布母猴」撫養大的猴子不能和其他猴子一起玩耍,性格極其孤僻,甚至性成熟後不能進行交配。於是,哈洛對實驗進行了改進,為嬰猴製作了一個可以搖擺的「絨布母猴」,並保證它每天都會有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和真正的猴子在一起玩耍。改進後的實驗表明,這樣哺育大的猴子基本上正常了。
哈洛等人的實驗研究結果,用他的話說就是「證明了愛存在三個變數:觸摸、運動、玩耍。如果你能提供這三個變數,那就能滿足一個靈長類動物的全部需要。」
育兒啟示
哈洛等人的研究發現給了我們很多有意義的啟示,它對改變傳統的育兒觀產生了積極的影響。父母對孩子的養育不能僅僅停留在喂飽層次,要使孩子健康成長,一定要為他提供觸覺、視覺、聽覺等多種感覺通道的積極刺激,讓孩子能夠感到父母的存在,並能從他們那裡得到安全感。「粘人」的寶寶有時讓人心煩,但是這恰恰說明他具有一種積極的情緒——對親人的依戀。為孩子建立安全的依戀是保障他心理健康發展的基礎。兒童與依戀對象之間溫暖、親密的聯系使兒童既得到生理上的滿足,更體驗到愉快的情感。
與餵食相比,身體的舒適接觸對依戀的形成起更重要的作用。父母與孩子之間要保持經常的肌膚接觸,如抱抱孩子,摸摸孩子的臉、胸、背等讓孩子體味著「接觸所帶來的安慰感」,對大一些的孩子也應如此。
盡量避免父母與孩子的長期分離。長期分離造成的「分離焦慮」對孩子心理的正常發展有明顯的消極影響。父母應盡量克服困難,親自擔當起撫養、教育孩子的責任。如果必須分離,應與孩子做好溝通並堅決離開。
父母對孩子發出的信號要敏感地作出反應,使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價值;做親子游戲時,父母應保持愉快的情緒與孩子玩耍,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孩子有了安全感,才能逐漸形成堅強、自信等良好的個性品質,成為一個對人友善、樂意探索、具有處事能力的人。
6,人類語言的習得。在正常的社會中生活的孩子,可以毫不費力的在短短幾年內學會母語,只要有語言環境,也可以毫不費力的學會任何一種和幾種外語,而成人學外語就非常困難。一些從小離開人類的野生兒,回到人間後學習語言也非常困難。實驗人員花再多的精力,也不可能使他們恢復到正常兒童所具有的語言能力。比如說印度的狼孩卡馬拉。直到她17歲死去時,智商只有3歲半孩子的水平,只能講45個單詞。
二、 敏感期概念
所謂兒童敏感期,是指兒童在0-6歲的成長過程中,受內在生命力的驅使,在某個時間段內,專心吸收周圍環境中某一事物的特性,並不斷進行重復實踐的過程。
換句話講,就是兒童對其生活周圍的一切事物進行認知、學習、掌握的過程。
大家注意到了在這個概念中有一些關鍵詞例如:0-6歲,內在生命力,某一時間段內,專心吸收周圍環境,不斷進行重復實踐。
什麼是內在生命力?
當一個孩子降臨到世界的時候同時降臨的還有他的精神胚胎。而這個精神胚胎是我們看不見摸不著的,所以往往被我們所忽視。對於孩子來說,當他外在生命的胚胎在生長的同時,內在的精神胚胎也需要生長。所以我們會看到早期孩子做很多事情,他並不是成人可以阻擋的,或者說你即使在阻撓他,他也會倔強的繼續,完全不顧你的大吼大叫,這就是一種內在生命力的驅使。所以如果我們知道了這個道理,就不會去阻礙他,孩子自然而然地就會過渡到下一個敏感期。因此並不是有些爸爸媽媽說的,孩子是被你打好的,罵好的,更可能的是這個敏感期過去了,或者被你壓下去了。如果是被你壓下去,孩子以後還會有所表現,因為這是他生命內在力的驅使。
兒童一生下來,內在都蘊含著強大的精神能量,他將按照大自然賦予它獨特的密碼 內在的成長規律成長。在某一個時期孩子就喜爬來爬去,動動這個,摸摸那個,如果大人阻止他,他就會 頑強抗爭。
敏感期很短暫,並且在這特定的敏感期中,只對一種特定的知識或技能感興趣,然後經過這個時期就會消失,不會再出現在同一個時期對相同的興趣點有同樣強烈的興趣感。
敏感期來臨時,要有相應的活動來搭配或培養他們,使得這種能力真正的發展起來。例如:繪畫。如果繪畫敏感期到來時,孩子喜歡用鉛筆塗塗抹抹,但大多數大人會從潔凈的角度出發,不讓他們亂塗抹,阻止他們。但如果過了這個時期,讓他畫也沒什麼興趣了.
0-12歲孩子的敏感期是呈螺旋式上升的過程,一個敏感期結束也預示著另一個敏感期的到來,這給孩子帶來了愉悅和持續性的滿足,也釋放出了嬰兒生命中的能量。
三、 敏感期的特點:
一出生,敏感期就開始了!
0—6歲,兒童就是依靠一個接一個的敏感期來發展自己的。
每個孩子特質不同,敏感期出現的時間會有一些差別,這是正常的。
敏感期的發展呈螺旋上升的趨勢,在 0—-6歲期間會反復出現。敏感期一旦錯過,彌補將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敏感期的發展在0-12歲,但最主要的時期是0-6歲。敏感期的表現是孩子在一段時期內重復做某一件事,對別的事情不感興趣。兒童在0-6歲的心智發展的外在形式的主要是以敏感期體現的,每一個敏感期的出現都將引發下一個敏感期的出現,是一個接一個組成的。敏感期是保證兒童未來良好發展的關鍵時期。兒童敏感期是螺旋發展的,會重復出現,每經過一個敏感期,孩子的心靈就會成長一些,對自我和外部世界的認知也會隨著提高。
敏感期是自然賦予幼兒的生命助力,如果敏感期的內在需求受到妨礙而無法發展,就會喪失學習的最佳時機,日後若想再學習此項事物,不僅要付出更大的心力和時間,成果亦不彰。而如何運用這股動力,幫助孩子更完美的成長。正是成人的職責。
孩子是具有能力的天生學習者。他們會循著自然的成長法則,不斷使己成長為「更有能力」的個體,這是父母首要改變的觀念。 每個孩子的敏感期出現時間並不相同,因此成人必須以客觀的態度,細心觀察孩子的內在需求和個別特質。當成人觀察到孩子的某項敏感期出現時,應盡力為孩子准備一個滿足他成長需求的環境。當孩子獲得了尊重與信賴後,就會在環境中自由探索、嘗試。當孩子熱中於有興趣的事物時,大人「應放手讓孩子自已做」,避免干預。不過,並非要丟下孩子,完全不管,而是適時予以協助、指導。
當嬰兒暢通無阻的通過了一個敏感期時,他就走過了一個發展的台階。這對嬰兒帶來了愉悅和持續性的滿足,也釋放出了嬰兒生命中的能量。
敏感期得到充分發展的孩子,頭腦清楚,思維開闊,安全感強,能深入地理解事物的特性和本質。
四、敏感期嚴重受阻會怎樣?
兒童敏感期也是有彈性的。0一6歲的兒童,如果敏感期沒有得到良好發展,到了6一12歲還會有彌補的機會。但是,這有個前提,那就是在6一12歲期間,兒童必須有一個充滿愛和自由的成長環境。但現實是,在學習壓力下,這個年齡段的很多孩子,既得不到6歲以前來自父母的寬容和疼愛,又得不到長大後成人給予的尊重在紛亂的心緒中,他們孤獨地成長著。
因此,我覺得6歲以後,這種補償成長的機遇就越來越小,因為成人無法克服自身的恐懼而限制了兒童的自由。在種種限制中,兒童的吸收性心智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消失。
狼孩的故事:
在本世紀六十年代,一隊前往印度考察的科學家在印度發現了兩個「狼孩",那是在幼年時被狼偷去的兩個人類嬰兒。其中一個兩歲左右,另外一個大約是六歲。兩個孩子由於和狼生活在一起,學到的完全是狼的習性,比如四肢爬行,吃生肉,白天睡覺晚上出行,發出象狼那樣的吼叫等。科學家把這兩個「狼孩「帶回了英國,小狼孩不久就因為生病去世了,大狼孩一直在英國一個孤兒院里生活了十年,之後也因為生病去世了。那麼,我們來看看在狼群里生活了六年而在人類社會里生活了十年的這個狼孩的發展情況,她究竟是受狼的影響多一些還是受人類的影響多一些呢?
在英國生活,我們首先是教「狼孩「直立行走,但是對這個狼孩的記錄描述說,她直到十六歲的時候仍然走起來左右搖晃,不象我們一般的人走起來那麼穩健自如;然後我們還教狼孩穿衣服吃熟肉用刀叉,以及晚上睡覺白天活動等人類的生活習慣,記錄說狼孩在英國生活了很久之後仍然會半夜起來,到冰箱或垃圾桶找生肉吃;我們當然還教狼孩說話認字算術,可是直到十六歲,狼孩也只能說一些非常簡單的句子,而且還經常不連貫,認字算術都很差,心理學家估計她的智商大概相當於正常兒童三歲的水平。狼孩的例子使科學家們相信,六歲前顯然是動作、生活習慣、言語、智能等學習的關鍵期,六歲前成長的環境對人的一生有著深刻的無法改變的影響。
家長把握了敏感期就等於把握了孩子未來的成長。給孩子愛和自由讓孩子在每一個敏感期都能順利度過。
兒童的敏感期有很多,蒙台梭利提出了九大兒童敏感期分別是:
1、語言敏感期:0---6歲
2、秩序敏感期:2---4歲
3、感官敏感期:2---6歲
4、細小事物敏感期:1、5---4歲
5、動作敏感期:0---6歲
6、社會規范敏感期:2、5---6歲
7、書寫敏感期:3、5---4、5歲
8、閱讀敏感期:4、5---5、5歲
9、文化敏感期:6---9歲
除此之外還有
1、口和手的敏感期
2、走和空間敏感期
3、語言敏感期
4、模仿敏感期
5、細小事物敏感期
6、玩水玩沙敏感期
7、音樂繪畫敏感期
8、數字元號和大自然敏感期
9、自我意識敏感期
10、秩序敏感期
11、執拗敏感期
12、審美敏感期
13、身份確認敏感期
14、情感敏感期
15、人際關系敏感期
16、出生、性別敏感期
17、婚姻敏感期
等等
如果兒童的敏感期過渡不好,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傷害,了解兒童發展敏感期讓我們更懂孩子的成長規律,施以正確的引導,孩子才能發展更好,如果父母掌握了兒童敏感期的發展,也就掌握了孩子未來的發展。所以作為父母一定要掌握兒童發展敏感期,才能真正的愛孩子和尊重孩子。
❹ 兒童敏感期內容
兒童敏感期內容
兒童敏感期內容,孩子逐漸成長,會慢慢地進入各個階段,也具備了不同的表現和特點。而兒童敏感期也是我常說的一個話題了,那麼下面就為大家分享下兒童敏感期內容。
兒童敏感期內容1
語言敏感期
范圍:0至6歲。嬰兒開始注視大人說話的嘴形,並發出牙牙學語聲時,就開始了他的語言敏感期。學習語言對成人來說是件困難的工程,但幼兒能容易的學會母語,正因為幼兒具有自然所賦予的語言敏感力。因此,若孩子在兩歲左右還遲遲不開口說話時,應帶孩子至醫院檢查是否有先天障礙。
語言能力影響孩子的表達能力,因此,父母應經常和孩子說話、講故事,或多用「反問」的方式,加強孩子的表達能力,為日後的人際關系奠定良好基礎。
秩序敏感期
范圍:2至4歲。孩子需要一個有秩序的環境來幫助他認識事物、熟悉環境。一旦他所熟悉的環境消失,就會令他無所適從。蒙特梭利在觀察中,發現孩子會因無法適應環境而害怕、哭泣,甚至大發脾氣。因而確定「對秩序的要求」是幼兒極為明顯的一種敏感力。
幼兒的秩序敏感力常表現在對順序性、生活習慣、所有物的要求上,蒙特梭利認為如果成人未能提供一個有序的環境,孩子便「沒有一個基礎以建立起對各種關系的知覺。」當孩子從環境里逐步建立起內在秩序時,智能也因而逐步建構。
感官敏感期
范圍:0至6歲。孩子從出生起,就會籍著聽覺、視覺、味覺、觸覺等感官來熟悉環境、了解事物。三歲前,孩子透過潛意識的「吸收性心智」吸收周遭事物。3~6歲則更能具體的透過感官分析、判斷環境里的事物。因此蒙特梭利設計了許多感官教具,比如。聽覺筒、觸覺板等,以敏銳孩子的感官、引導孩子自己產生智慧。
父母也可以在家中准備多樣的感官教材,或在生活中隨機引導孩子運用五官,感受周遭事物。尤其當孩子充滿探索慾望時,只要是不具危檢性或不侵犯他人他物時,應盡可能滿足孩子的需求。
對細微事物感興趣的敏感期
范圍:1.5至4歲。忙碌的大人常會忽略周遭環境中的微小事物,但是孩子卻常能捕捉到個中的奧秘。因此,如果你的孩子對泥土裡的小昆蟲或你衣服上的細小圖案產生興趣,正是你培養孩子具有對細微事物感興趣習性的好時機。
動作敏感期
范圍:0至6歲。兩歲的孩子已經會走路,最是活潑好動的時期,父母應充分讓孩子運動,使其肢體動作正確、熟練,並幫助左、右腦均衡發展。除了大肌肉的訓練外,蒙特梭利則更強調小肌肉的練習,亦即手眼協調的細微動作教育,不僅能養成良好的動作習慣,也能幫助智力的發展。
兒童敏感期內容2
1、語言敏感期:一般是0-6歲之間,這個階段的孩子對大人說話的口型開始學會模仿,被稱之為語言敏感期。
2、認識字元、書寫字元敏感期:一般是在3.5-5.5歲,孩子對於認識字元、書寫字元產生了興趣。
3、閱讀敏感期:一般是在4-6歲,這個階段的孩子對於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喜歡看書、讀書。
4、秩序敏感期:一般是在0-3歲,這個時期的孩子喜歡有一定秩序的環境。
5、器官敏感期:一般是在0-6歲,這個階段的孩子對聽覺、視覺、味覺、觸覺這些器官敏感。
6、細微事物的敏感期:一般是在1.5-4歲。
7、動作敏感期:一般大動作敏感期是在1-2歲,小動作敏感期是在1.5-3歲。
8、社會規范敏感期:一般是在2.5-6歲。
9、性格敏感期:一般是在4-5歲。
10、文化敏感期:一般是在6-9歲。
兒童敏感期內容3
捕捉兒童敏感期
所謂「敏感期」是指在0-6歲的成長過程中,兒童受內在生命力的驅使,在某個時間段內,專心吸收環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質,並不斷重復實踐的過程。順利通過一個敏感期後,兒童的心智水平便從一個層面上升到另一個層面。
敏感期得到充分發展的兒童,頭腦清楚、思維開闊、安全感強,能深入理解事物的特性和本質。敏感期不僅是兒童學習的關鍵期,也是影響其心靈、人格發展的關鍵期。
如果他們的內在需求得不到滿足,或者家長教師沒有提供必要的環境和條件,兒童的心裡就會紊亂,容易亂發脾氣,甚至變得乖戾。因此,成人應尊重自然賦予兒童的行為與動作,並提供必要的幫助。以免錯失一生僅有一次的'特別生命力。捕捉兒童敏感期,家長們應做到以下幾點。
尊重兒童為有能力的個體。兒童是天生具有學習能力,他們會循著自然的成長法則,不斷使自己成長為「更有能力」的個體。
細心觀察敏感期的出現。每個兒童的敏感期出現的時間並不相同,因此父母必須細心觀察兒童的內在需求和個別特質。
布置豐富的學習環境。當觀察到兒童的某項敏感期出現時,應盡力為兒童准備一個滿足他成長需求的環境。
鼓勵兒童自由探索、勇敢嘗試。當兒童獲得了尊重與信賴後,就會在環境中自由探索、嘗試。
適時協助而不幹預。當兒童熱衷於有興趣的事物時,大人應放手讓兒童自已做,避免干預。不過,並非要丟下兒童完全不管,而是適時予以協助、指導。
兒童敏感期內容4
6歲敏感期是什麼
1、書寫的敏感期
特點:孩子逐漸對符號、書寫文字元號產生興趣,書寫的熱情就像急流一樣無法阻擋。不會放過任何一個能夠寫字的地方,經常家裡的牆面上留滿了他們的筆跡。
2、繪畫敏感期
特點:孩子繪畫和書寫敏感期是類似的,只要有筆在手,總想畫畫寫寫。專家指出,孩子在12周前,情感語言表達能力是不完善的,畫畫是孩子表達感情的一種最好的方式。
3、社會性興趣發展的敏感期
特點:孩子渴望了解社會規則,喜歡扮演各類社會角色,並且建立角色所對應的規則。比如孩子扮演老師來照顧小朋友,安排值日生來打掃教室、整理玩具。
4、動植物、實驗、收集的敏感期
特點:喜歡收集各種自然物,喜歡在家裡、幼兒園里養蠶寶寶、烏龜、小兔子等等小動物,喜歡探索一切自然界的奧秘。
6歲敏感期的建議
1、家長可以嘗試在家中為孩子開辟一面牆或者一個特定的區域來滿足孩子的書寫慾望。
2、給孩子一張大白紙,對於寶寶的神作,做到不幹預、不嘲笑、多鼓勵,就讓他畫出真實的自己。
3、多讓孩子參加一些社會活動,比如去敬老院服務老人,去公園撿垃圾,讓孩子在體驗培養社會責任感,建立良好的規則意識。
4、家長可以帶孩子去戶外探索大自然,讓孩子手機自己喜歡的動植物,和孩子一起觀察記錄,培養孩子的探索精神和責任心。
敏感期是非常重要的時期,它可以影響今後孩子的性格、心理。敏感期是值得好好珍惜的時期,因此作為家長我們有責任去幫助我們的孩子度過這一時期。在敏感期,家長要尊重孩子的行為,並對孩子的舉止給予必要的引導,幫助他度過這一階段。
❺ 孩子的九大敏感期
孩子在出生的時候以及在成長的過程中或多或少的變的有些敏感,這是必不可少,我們要觀察孩子是的敏感期作出相對應的方法提升寶寶的心理 健康 和又一個好的成長心態尤為關鍵。我們知道一歲左右是孩子的感官敏感期,在出生的時候孩子就會借各項基礎的本能來認識世界此時的世界只是一片彩色的還不清楚本質。
1 而在三歲前,孩子是通過本能來了解周圍的事物;孩子除了能直觀地認識事物之外,還能通過感官對事物進行分析和判斷,我們常說的感官也是基本的本能會隨著年紀的增長日益變強。
2.動作敏感期也是孩子的動作敏感期。主要包括兩個領域,一個是身體方面,如:走路的敏感期是在;另一個是手的動作,孩子在學走路的過程中,是非常願意不斷行走的,而且在這個階段也引起了手部動作的發展。。
3語言敏感期;雖然孩子並不是一出生就會開口說話,但是他們從來到這個世界就開始了語言的學習
4.對細微事物感興趣的敏感期這個敏感期通常為整天忙忙碌碌無暇顧及周圍的大人常常會忽略環境的中的一些細小事物,但是孩子卻能捕捉到其中的美妙。
5.秩序敏感期,孩子秩序敏感期,這個時期的孩子會因為無法適應環境而害怕,甚至大發脾氣。所以這個時期的兒童對秩序有著極高的要求,他們對秩序的要求表現在事物一定要按順序擺放,生活習慣不能改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物品是不能交換的。
6. 社會 規范敏感期這個時期通常,兩歲半的孩子開始脫離以自我為中心的生活,逐漸表現出對結交朋友、群體活動的傾向。這時,父母要注意幫助孩子明確生活規范、學習日常禮節,使孩子長大後成為遵守 社會 規范、能夠自我約束的人。
7.書寫敏感期這個時期通常為書寫敏感期早於閱讀敏感期。當孩子喜歡拿筆塗塗畫畫的時候就是孩子書寫敏感期到來的時候。孩子進入書寫敏感期一般需要經過用筆在紙上戳戳點點,來回畫不規則的線條,畫不規則的圓圈,書寫規整的文字等幾個階段。
8,閱讀敏感期這個敏感期通常出現在孩子歲的時候。孩子的閱讀能力雖然出現得比較遲,但是如果孩子在語言、感官、8作等敏感期內各種能力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和挖掘,那麼他的閱讀能力會自然而然地產生。
9.文化敏感期這個敏感期是最晚的,在孩子歲的時候才會出現。指出孩子對於文化學習興趣的萌芽的出現。
針對孩子的敏感期我們應該怎麼樣的做呢?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讓父母抓狂得行為。在公園和小朋友玩的好好的,突然就動手打人;搶別的小朋友的玩具,自己的玩具不玩也不讓其他小朋友碰;學臟話學的特別快,越制止越嚴重等。這些情景總是出現的很突然,讓父母感到窘迫和意外,也對孩子意外出現這種不禮貌的行為感到困惑和慌亂。
其實這些異常行為都是孩子敏感期的表現,例如在口腔敏感期,孩子喜歡吃手、咬人;在語言敏感期,孩子會喜歡重復別人並學說臟話;在自我意識敏感期,則會搶奪別人的玩具,並霸佔自己的玩具。
如果我們能提前了解這些敏感期的異常表現,就能妥善應對,在不傷害孩子的前提下幫助孩子改掉壞習慣。
❻ 孩子的敏感期有哪些
孩子的敏感期有哪些
孩子的敏感期有哪些,孩子在不同的時期都會出現敏感現象,語言敏感,感官敏感,動作敏感都會在特定的年齡大出現,父母一定要對孩子多加關注,那麼孩子的敏感期有哪些呢?
孩子的敏感期有哪些1
兒童31個敏感期分別為:
1、光感敏感期;
2、味覺發育敏感期;
3、手臂發育敏感期;
4、口腔敏感期;
5、大肌肉發育的敏感期;
6、語言敏感期;
7、對細微事物有一定的敏感期;
8、空間敏感期;
9、自我意識敏感期;
10、社會規范敏感期;
11、邏輯思維敏感;
12、色彩敏感期;
13、動手敏感期;
14、藏和佔有敏感期;
15、追求完美的敏感期;
16、執拗的敏感期;
17、打聽出生敏感期;
18、詛咒敏感期;
19、婚姻敏感期;
20、審美敏感期;
21、人際關系敏感期;
22、性別敏感期;
23、身份確認敏感期;
24、認字敏感期;
25、數學概念敏感期;
26、音樂及繪畫敏感期;
27、社會性去發展敏感期;
28、延續婚姻敏感期;
29、科學實驗及動植物和收集敏感期;
30、數學邏輯敏感期;
31、文化敏感期。
孩子的敏感期有哪些2
孩子的幾個敏感期,一般多包括以下幾個:
1、語言敏感期:一般是0-6歲之間,這個階段的孩子對大人說話的口型開始學會模仿,被稱之為語言敏感期。
2、認識字元、書寫字元敏感期:一般是在3.5-5.5歲,孩子對於認識字元、書寫字元產生了興趣。
3、閱讀敏感期:一般是在4-6歲,這個階段的孩子對於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喜歡看書、讀書。
4、秩序敏感期:一般是在0-3歲,這個時期的孩子喜歡有一定秩序的環境。
5、器官敏感期:一般是在0-6歲,這個階段的`孩子對聽覺、視覺、味覺、觸覺這些器官敏感。
6、細微事物的敏感期:一般是在1.5-4歲。
7、動作敏感期:一般大動作敏感期是在1-2歲,小動作敏感期是在1.5-3歲。
8、社會規范敏感期:一般是在2.5-6歲。
9、性格敏感期:一般是在4-5歲。
10、文化敏感期:一般是在6-9歲。
孩子的敏感期有哪些3
1、對光的敏感期0-3個月:
這段時間的寶寶對於光特別的敏感,他們已經可以分清白天和夜晚的光了,所以媽媽們在白天的時候一定要拉開窗簾,晚上關燈,讓寶寶明白白天和夜晚的區別。
建議:可以多給寶寶看一些黑白顏色的圖片。
2、味覺發育敏感期4-7個月:
這個時候的寶寶可以根據自己嘗出酸甜苦辣了。
建議:這個時候的寶寶已經可以開始添加輔食了,一定要保護好寶寶的味覺。
3、口腔敏感期4-12個月:
這個時候的寶寶會開始吃自己的手,因為他在用自己的嘴來嘗試。
建議:媽媽們可以讓寶寶盡情的吃手,不要覺得不幹凈就不要讓寶寶吃了,只要多給他清洗手部就可以了。
4、手臂發育的敏感期6-12個月:
這個時候的寶寶會喜歡扔東西,以此來調節手和眼睛的協調能力。
建議:不要管制寶寶,讓他自己扔就好了。
5、大肌肉的發育敏感期1-2歲,小肌肉的是在3-5歲:
這個時候的寶寶喜歡站立、行走、跑等動作。
兩歲的寶寶已經會走路了,而且很好動,所以媽媽可以讓寶寶多活動,只要安全就可以了,還可以多讓寶寶玩游戲,訓練肌肉,還可以促進大腦的發育。
6、對細微事物感興趣敏感期4-5歲:
大人可能會經常忽略到生活當中一些細微的事物,但是孩子卻能夠發現,而且還會仔細觀察。
建議:這個時候正是培養孩子對事物仔細觀察的最好時候,所以一定不要阻止孩子。
孩子的敏感期有哪些4
兒童的31個敏感期有哪些
光感的敏感期 0-3個月;味覺發育的敏感期 4-7個月;口腔的敏感期 4-12個月;手臂發育的敏感期 6-12個月;大肌肉發育的敏感期1~2歲小肌肉1.5~3歲;對細微事物感興趣的敏感期 1.5~4歲;
語言敏感期 1.5歲-2.5歲;自我意識的敏感期 1歲6個月-3歲;社會規范敏感期 2歲半-4歲;空間的敏感期 3-4歲特點:喜歡壘高高、三維、鑽箱子等。
色彩敏感期 3-4歲;邏輯思維敏感期 3-4歲;剪、貼、塗等等動手敏感期 3-4歲;藏、佔有敏感期 3-4歲;執拗的敏感期 3歲-4歲;追求完美的敏感期 3.5歲-4.5歲;
詛咒的敏感期 3歲-5歲;打聽出生敏感期 4-5歲;人際關系敏感期 4.5歲-6歲;婚姻敏感期 4歲-5歲。
審美敏感期 5歲-7歲;身份確認敏感期 4歲-5歲;性別敏感期 4歲-5歲;數學概念敏感期 4.5歲-7歲;認字敏感期 5歲-7歲;繪畫和音樂敏感期 4歲-7歲;
延續婚姻敏感期 5歲-6歲;社會性興趣發展的敏感期 6歲-7歲;數學邏輯的敏感期 6歲-7歲;動植物、科學實驗、收集敏感期 6歲-7歲;文化敏感期6~9歲。
敏感期家長該怎麼做
家長需要善於觀察,尊重孩子,並且正確的引導孩子。不能忽略孩子,扼殺他們的興趣和能力,並且看到孩子的優點。 給予孩子完全的尊重,這點是非常重要卻很容易被忽略的。大人不要覺得自己的孩子那麼小,怎麼能明白這么大的心思呢。
兒童敏感期是孩子學習成長的關鍵,在敏感期里,孩子的注意力能更加集中,能讓家長看到孩子的優點與所長,為孩子以後的發展打下了基礎。在這個階段,家長要正確引導孩子,讓孩子學習相關技能並且塑造正確的三觀和陽光的心靈。
❼ 兒童的敏感期
本文針對兒童的敏感期是依據義大利幼兒教育家——瑪利婭 蒙台梭利(1870.8.31—1952.5.6)提出的「敏感期」。
蒙台梭利是義大利第一位女醫生,第一位女醫學博士,同時也是蒙台梭利教學法的創始人;她也是教育史上一位傑出的幼兒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一生致力於幼兒事業的發展,她的幼兒教育思想至今依然影響深遠。接下來說說她對兒童敏感期的劃分!
什麼是兒童敏感期?
它指的是兒童在每一個特定時期都有一種特殊的感受能力,這種感受能力促使他對環境中的某些事物很敏感,對有關事物的注意力很集中,很耐心,而對其它事物則置若罔聞。
如果抓住了孩子的敏感期,在敏感期內進行施教就會事半功倍,迅速提高孩子的能力發展!如果過了敏感期再去進行施教,可能效果遠遠達不到當時的預期!
孩子成長過程中主要有31個敏感期!接下來就了解一下這些階段的敏感期都有什麼表現。(不同的孩子會有所差異,大部分是在這個階段內)
(1)0~3個月:光感的敏感期
剛出生的寶寶對光感非常敏感,這時寶寶需要適應白天和晚上的光線差異,所以白天要拉開窗簾,晚上要關燈睡覺,讓寶寶適應自然的光線變化。
建議:可以多給寶寶看黑白圖
(2)4~7個月:味覺發育的敏感期
寶寶可以感覺到甜,咸,酸等。建議:可以添加輔食,一定要注意飲食清單,保護好寶寶的味覺敏感度。
(3)4~12個月:口腔的敏感期
這時期寶寶喜歡吃手,他在用口進行嘗試,感覺,甚至一些抽象概念。建議:請媽媽們給寶寶口腔發育的機會,讓寶寶吃個夠,不要無情的把寶寶的手從嘴裡拿開,或者也可以買專門的口腔訓練模具。
(4)6~12個月:手臂發育的敏感期
這時期孩子喜歡扔東西,這是最早的手眼協調發育的標准。建議:不要把危險東西放在寶寶能夠著的地方,其它東西讓寶寶扔個夠,不要管制。
(5)1~2歲大肌肉發育的敏感期,1.5~3歲小肌肉發育的敏感期
喜歡扶,站,努力行走。建議:這一時期給予孩子充分的空間,安全前提下多做肢體運動,一起作許多游戲運動,使各種肌肉得到鍛煉,增進親子關系,還能促進左右腦均衡發展。
(6)1.5~4歲 對細微事物感興趣的敏感期
這一時期孩子常能捕捉但細微事物的發展,常常會做出一些我們不理解的細小動作,比如看螞蟻上樹能看一天,一個動作能不停的重復等,讓大人不明白的行為。建議:這一時期是培養孩子對事物觀察入微的好時機,要有耐心,讓孩子帶著疑問和想法去認知世界。
(7)1.5~2.5歲 語言的敏感期
這一時期寶寶開始咿咿呀呀學語。建議:大自然賦予孩子這種能力,從觀看爸爸媽媽的口型到突然開口說話,這個過程就是語言的敏感期積攢的力量。不管孩子會不會說話,都要多和孩子說話,講故事,當他需要表達自我感受時,自然就開口說話了。
(8)1歲6個月~3歲:自我意識的敏感期
這一時期開始區分我的和你的這種界限,從開始說我的—說不—打人,咬人—模仿他人,孩子逐漸有了自我意識。有了界限劃分,如果不符合自己心意就開始大哭大鬧,完全以自我為中心。
建議:當孩子打人咬人時,只需制止他的行為,因為孩子的觀念中「打人」只是劃分界限的意思,不要去譴責和說教,要讓孩子不違反規則的前提下使用他的自我,這是一個孩子形成自我的過程。(這是一個重要的敏感期,保護這個自我意識的敏感期,對孩子未來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未來強大和諧的人格和在社會上立足的能力至關重要)
(9)2歲半~4歲 社會規范敏感期
開始喜歡結交朋友,喜歡參與群體活動,開始進入社會規范敏感期。有助於孩子學會遵守社會規則,生活規范,以及日常禮節,抓住時機教養,有利於將來遵守這會規范,擁有自律生活和他人輕松交往。
建議:和更多孩子接觸,一般2歲半的孩子,家長就可以准備讓孩子進入幼兒園。可以提供良好的交友環境。
(10)3~4歲 空間的敏感期
喜歡壘高高,三維空間,鑽箱子。建議:可以多提供類似的玩具,同時可以在這個時期學習各種幾何圖形,對日後學習幾何學奠定基礎。
(11)3~4歲 色彩敏感期
對色彩產生感覺和認識,從生活中不斷尋找不同的色彩。人類認知發展正是從感覺訓練開始的。建議:給孩子提供多彩的顏料和相關的書籍,培養繪畫興趣。
(12)3~4歲 邏輯思維敏感期
這一時期孩子喜歡問十萬個為什麼,還會打破砂鍋問到底。當一次次給孩子解答時,孩子開始出現了邏輯思維。正是一問一答中,孩子認識客觀世界的同時也發展了思維能力。建議:保護好孩子這份珍貴的好奇心,如果家長不能回答的問題,可以和孩子一起學習,這時家裡有一本網路全書非常重要,因為這時認知的速度是事半功倍的。
(13)3~4歲 剪,貼,塗等等動手敏感期
這一時期,孩子開始有意識的使用工具,也是孩子建構專注品質的好機會,孩子不管在哪裡都喜歡剪貼塗這些工作,也是訓練小手肌肉和手眼協調的一項重要工作。建議:家長盡量給孩子提供所需的材料,並不打擾專心工作的孩子。
(14)3~4歲藏,佔有敏感期
開始強烈的感覺佔有,支配所屬物的快樂,孩子只有完全的擁有物質並可以自由支配時,才可以去探索物質背後的精神,才可以超越對於物質的佔有。當物質完全屬於孩子時,交換就開始了,也就開始了小孩子之間的交換樂趣。
建議:給孩子一個獨立的空間,專屬的房間或者區域,在你進入他的領域時要徵得他的同意,並尊重孩子的空間。
(15)3~4歲 執拗的敏感期
有的孩子可能會提前進入這一時期,表現為事事都得依照他的想法和意圖去辦,否則就會發脾氣,哭鬧等。兒童在這一時期往往難以變通,有時不可理喻。這一時期也是兒童建構秩序感這一特殊品質,兒童的過份需求被認為任性和胡鬧。有時候家長不知道真正原因,但要確切知道,兒童心理活動一定是有秩序的,當他沒有超越時,就會嚴格執行它。建議:兒童這種敏感期,要理解,變通,才能成功。要注意的是,幼兒對秩序的要求起初並未達到執拗的程度,一開始會不安,哭鬧,隨著自我的逐漸形成,將這一秩序上升到了意識層面,才開始變得執拗不妥協。
(16)3.5~4歲 追求完美的敏感期
這一時期,孩子做事情要求完美,端水時灑出一滴就很痛苦,一切都需要完美無瑕。然後上升到對規則的要求,我遵守你也要遵守,比如香蕉皮扔垃圾箱,就只能扔垃圾箱;紅燈亮了不能過馬路,不管有沒有車都不能過;建議:不要把孩子的問題擴大化,什麼時間只針對什麼事。
這只是一部分,不難看出3~4歲是孩子很多認知發展的敏感期,對家長來說也是頭疼的時期,通過文章不難看出,這一時期是兒童正常表現的時期,不要過份擔心孩子的行為,進行有效引導即可!
❽ 兒童敏感期的概念
兒童敏感期的概念
兒童敏感期的概念,人生有各種各樣的階段,要適應每一個階段可能會經過各種各樣的時期,兒童敏感期可能都很陌生,畢竟很多時候孩子的情緒最容易被忽視了,以下了解兒童敏感期的概念。
兒童敏感期的概念1
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某些時間范圍內,他會只對環境中的某一項特質專心,而拒絕接受其他特徵的事物;他還會不需要特定的理由而對某種行為產生強烈的興趣,不厭其煩地重復,直到突然爆發出來某種新的動機為止,這就是孩子的某個敏感期。
如何判斷兒童是否處於敏感期
1、尊重孩子為有能力的個體孩子是具有能力的天生學習者,他們會循著自然的成長法則,不斷使自己成長為"更有能力"的個體,這是父母首要改變的觀念。
2、細心觀察敏感期的出現每個孩子的敏感期出現時間並不相同,因此成人必須以客觀的態度,細心觀察孩子的內在需求和個別特質。
3、布置豐富的學習環境當成人觀察到孩子的某項敏感期出現時,應盡力為孩子准備個滿足他成長需求的環境。
4、鼓勵孩子自由探索、勇敢嘗試當孩子獲得了尊重與信賴後,就會在環境中自由探索、嘗試。
5、適時協助而不幹預當孩子熱衷於有興趣的事物時,大人"應放手讓孩子自己做",避免干預。不過,並非要丟下孩子,完全不管,而是適時予以協助、指導。
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階段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父母能夠花更多的時間去了解,去做得更好,那麼自然對兒童將來的人生都會有大的影響,幫助其心靈的發展以及人格的健全,培養孩子各方面的能力,讓孩子的成長過程更加的完美。
兒童敏感期的概念2
敏感期介紹
兒童的敏感期是指兒童對某一項技能技巧和認知能力的掌握有一個最迅速、最容易受到影響的時期。這個時期若成年人給予孩子適時適地的教育,提供有利於孩子某一項技能和能力發展的環境和條件,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處於敏感期的孩子內心洋溢著喜悅,對這項他熱愛的技能技巧和認知能力充滿了好奇和探究精神,並在自身的活動中反復積累經驗,直到獲得這項能力。
為人父母需耐心期待孩子的敏感期的出現,因為當孩子洋溢著學習的喜樂時,他們才會完成精神上和能力上的'成長!被「敏感期」所催促,而和環境產生互動的兒童,將有著燦爛的喜悅,其精神的成長更令人不可預料!了解孩子的敏感期,了解孩子成長的需要,給孩子每個發展階段最恰當的人生呼應,為孩子的成長提供良好的環境,協助好孩子成長,是為人父母的必修之課。
父母若能了解孩子各種敏感期的特徵,即可減少互動中的沖突,並分享孩子的成長喜悅!
6個月是嬰兒學習咀嚼和喂干食物的關鍵年齡,之後就能伸手抓東西;9個月~1歲是分辨大小多少的開始;1.5歲前最需要建立安全感,這個階段父母的行為會決定孩子的心理發展是否健康,並為孩子今後的社會行為奠定基礎;2~3歲是學習口頭語言的第一個關鍵年齡,也是計數發展的關鍵年齡;
2~3歲是觀察、模仿能力最強的時候,但他們對行為的辨別能力還不是很強,因此教他們識字閱讀也要注意教育性原則;2.5歲~3.5歲是教孩子做到有規矩的關鍵年齡,應讓他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遵守作息制度的習慣;3歲觸覺、熱覺、重量感覺的練習;4歲以前是形象視覺發展的關鍵年齡;4歲嗅覺與味覺的練習;
4~5歲兒童視覺的練習;4~5歲是開始學習書面語言的關鍵時期;外語學習最遲也不能超過4~5歲,因為在這時幼兒學習外語不會與本國語言相混淆;5歲左右是掌握數學概念的關鍵年齡;5歲顏色記憶的訓練;
5~6歲是掌握語言詞彙能力的關鍵時期,是兒童口頭語言發展的第二個關鍵時期;6歲是發展大小、方位知覺最佳年齡;6歲特別愛問問題,我們面對孩子的一顆帶有無限渴望的求知的心;兒童的性格到六歲的時候就已經基本形成了,性格的形成不是源於外在的榜樣或是壓力,而是依靠他的本能形成的;
兒童敏感期的概念3
幼兒31個敏感期有哪些
光感的敏感期 0-3個月;味覺發育的敏感期 4-7個月;口腔的敏感期 4-12個月;手臂發育的敏感期 6-12個月;大肌肉發育的敏感期1~2歲小肌肉1.5~3歲;對細微事物感興趣的敏感期 1.5~4歲;語言敏感期 1.5歲-2.5歲;自我意識的敏感期 1歲6個月-3歲;社會規范敏感期 2歲半-4歲;空間的敏感期 3-4歲特點:喜歡壘高高、三維、鑽箱子等。
色彩敏感期 3-4歲;邏輯思維敏感期 3-4歲;剪、貼、塗等等動手敏感期 3-4歲;藏、佔有敏感期 3-4歲;執拗的敏感期 3歲-4歲;追求完美的敏感期 3.5歲-4.5歲;詛咒的敏感期 3歲-5歲;打聽出生敏感期 4-5歲;人際關系敏感期 4.5歲-6歲;婚姻敏感期 4歲-5歲。
審美敏感期 5歲-7歲;身份確認敏感期 4歲-5歲;性別敏感期 4歲-5歲;數學概念敏感期 4.5歲-7歲;認字敏感期 5歲-7歲;繪畫和音樂敏感期 4歲-7歲;延續婚姻敏感期 5歲-6歲;社會性興趣發展的敏感期 6歲-7歲;數學邏輯的敏感期 6歲-7歲;動植物、科學實驗、收集敏感期 6歲-7歲;文化敏感期6~9歲。
敏感期家長該怎麼做
家長需要善於觀察,尊重孩子,並且正確的引導孩子。不能忽略孩子,扼殺他們的興趣和能力,並且看到孩子的優點。 給予孩子完全的尊重,這點是非常重要卻很容易被忽略的。大人不要覺得自己的孩子那麼小,怎麼能明白這么大的心思呢。
兒童敏感期是孩子學習成長的關鍵,在敏感期里,孩子的注意力能更加集中,能讓家長看到孩子的優點與所長,為孩子以後的發展打下了基礎。在這個階段,家長要正確引導孩子,讓孩子學習相關技能並且塑造正確的三觀和陽光的心靈。
❾ 孩子敏感期有哪些
孩子敏感期有哪些
孩子敏感期有哪些,人格的健全也是孩子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面對難題,家長要與孩子一起面對,要教會孩子克服這些困難,認真教育孩子的人終會有所收獲。下面跟大家分享孩子敏感期有哪些。
孩子敏感期有哪些1
1、語言敏感期(0-6歲)
嬰兒開始注視大人說話的嘴形,並牙牙學語時,就開始了他的語言敏感期。學習語言對成人來說是件困難的工程,但幼兒能容易地學會母語,正因為幼兒具有自然所賦予的語言敏感力。因此,父母應經常和孩子說話、講故事,或多用「反問」的方式,加強孩子的表達能力,為日後的人際關系奠定良好基礎。
2、秩序敏感期(2-4歲)
孩子需要一個有秩序的環境來幫助他認識事物、熟悉環境。一旦他所熟悉的環境消失,就會無所適從。幼兒的秩序敏感力常表現在對順序、生活習慣的要求上,當孩子從環境中逐步建立起內在秩序時,智能也逐步建構。
3、感官敏感期(0-6歲)
嬰兒從出生起,就會憑借聽覺、視覺、味覺、觸覺等感官來熟悉環境、了解事物。3歲前,孩子只是吸收周圍事物;3-6歲就能分析、判斷環境。父母可以在家中准備各種刺激感覺器官的玩具。在生活中父母要隨時引導孩子運用五官,感受周圍的事物,尤其當孩子充滿探索欲時,在安全的前提下,應盡可能滿足他的需求。
4、動作敏感期(2-6歲)
兩歲的孩子已經會走路,活潑好動,父母應充分讓孩子運動,使其肢體動作正確、熟練,並幫助左、右腦均衡發展。除了大肌肉的訓練外,還要強調小肌肉即手眼協調的細微動作教育。這不僅能養成孩子良好的動作習慣,也能促進智力的'發展。
5、社會規范敏感期(2.5-6歲)
兩歲半的孩子逐漸脫離以自我為中心,而對結交朋友、群體活動有明顯傾向。這時,父母應與孩子建立明確的生活規范、日常禮節,使其日後能遵守社會規范,擁有自律的生活。
6、閱讀敏感期(4.5-5.5歲)
孩子的書寫與閱讀能力雖然較遲,但如果孩子在語言、感官、肢體動作等敏感期內,得到了充足的學習,其書寫、閱讀能力便會自然產生。此時,父母可多選擇讀物,布置一個書香的居家環境,即能使孩子養成愛讀書的好習慣,成為一位學識淵博的人。
7、文化敏感期(6-9歲)
蒙特梭利指出幼兒對文化學習的興趣,萌芽於三歲:但到了六一九歲則出現想探究事物的強烈需求,因此,這時期"孩子的心智就像一塊肥沃的田地,准備接受大量的文化播種。"成人可在此時提供豐富的文化資訊,以本土文化為基礎,延展至關懷世界的大胸懷。
孩子敏感期有哪些2
怎麼處理孩子執拗敏感期
1、轉移注意力
寶寶的注意力是非常容易分散的,極易被新鮮的事物所吸引,因此把孩子的注意力從他堅持的事情上轉移到其他新奇、有趣的物品或事情上不失為一種好辦法。孩子的注意力被轉移後,很快會忘記剛才的要求和不愉快。
2、拒絕加安慰
寶寶提出的要求,如果沒有危險,如果無關緊要,如果在我們的接受范圍之內,那麼能滿足的就盡量滿足。當寶寶提出所謂的大人認為是無理要求時,可以用眼神、手勢、簡單否定等方式讓他懂得,這個要求老師不同意。不過,在拒絕他這個要求的同時,要給他適當的東西滿足他。
3、盡情宣洩
經驗告訴我們:當遇到不平事的時候,大多數人都有宣洩的渴望。人們將令人煩惱、怨恨、悲傷或憤怒的事情發泄出來,就會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這種發泄和傾訴,是人們謀取心理平衡的一種需要。孩子也是這樣,當我們無法幫助寶寶平復情緒時,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讓他盡情宣洩。
4、曉之以理
寶寶處於執拗期時,老師、家長往往很頭痛,通常也會脾氣暴躁,面對寶寶沒有耐心。其實在面對寶寶的執拗行為時,大人要首先靜下心來分析寶寶的行為,平時要鼓勵孩子把想法說出來。積極與寶寶溝通,了解寶寶為什麼想這么做,嘗試跟寶寶講道理,讓寶寶明白大人的用心和大人的理由。不要認為寶寶小,什麼都不懂,沒有自己的想法。
5、妙用表揚
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每個人都喜歡得到贊揚。對於剛剛入園不久的3歲左右的寶寶們,老師的贊揚對她們及其重要。所以,老師要不吝嗇自己的贊揚,在發現寶寶們的一點點進步後,大大的表揚寶寶。比如,寶寶不願吃蔬菜,如果她願意喝蔬菜湯了,老師就可以說:「今天她都喝了蔬菜湯了,相信下次,她就會吃這種有營養的蔬菜了。」到了第二次吃同樣的蔬菜,如果老師再次表揚她上次的表現,相信這次她一定會開始嘗試吃蔬菜了。
❿ 兒童各種敏感期
兒童各種敏感期
兒童各種敏感期,很多時候,家長們總是會對孩子們表現出來的各種蠻不講理的行為感到疑惑,其實你有所不知,孩子之所以會有那些表現是因為他進入了「敏感期」。下面一起了解兒童各種敏感期。
兒童各種敏感期1
兒童敏感期分為很多階段,參考如下:
一、語言敏感期一般是在0-6歲,這個階段的孩子對大人說話的口型開始學會模仿,學會咿呀學語,被稱為孩子的語言敏感期。
二、認識符號、書寫符號的敏感期,一般是在3.5-5.5歲之間,孩子對於認識字元、書寫字元產生了各種興趣。
三、閱讀敏感期,閱讀敏感期一般是在4-6歲之間,孩子對於閱讀能力產生濃厚的興趣,喜歡看書、讀書.
四、秩序敏感期,秩序敏感期一般是在0-3歲,孩子一般喜歡有一定秩序的環境,認識事物和熟悉事物。
五、器官敏感期,一般是在0-6歲的孩子,能夠對聽覺、視覺、味覺、觸覺這些器官產生敏感的時期.
六、細微事物的敏感期,一般在1.5-4歲之間。
七、動作敏感期,一般大動作敏感期是在1-2歲,小動作敏感期是在1.5-3歲。
八、社會規范敏感期,一般是在2.5-6歲。
九、性格敏感期,一般在4-5歲之間.
十、文化敏感期,一般在6-9歲之間。
兒童各種敏感期2
孩子的敏感期大致包括語言敏感期、識字敏感期、閱讀敏感期、秩序敏感期、器官敏感期。還包括細微事物敏感期、動作敏感期、社會規范敏感期、性格敏感期以及文化敏感期。
1、語言敏感期:發生在0-6歲,此階段的孩子開始咿呀學語,通過大人的口型學習,模仿大人說話;
2、識字敏感期:發生在3、5-5、5歲這個時間段,孩子對字元文字產生了興趣,家長可在孩子識字敏感期,引導孩子識字;
3、閱讀敏感期:發生在4-6歲,孩子對字元,書寫字元敏感以後,會對閱讀產生較為濃厚的興趣;
4、秩序敏感期:發生在0-3歲,在大人的指引下,孩子能夠有秩序地去完成某些事;
5、器官敏感期:發生在0-6歲,這個階段的孩子,不管是味覺、視覺、聽覺還是觸覺都有了較大的進步,並且敏感性比較強;
6、細微事物敏感期:發生在1、5-4歲,隨著孩子器官敏感期的到來,孩子開始注意一些事物細微的變化;
7、動作敏感期:先出現的是大動作敏感期,發生在1-2歲,小動作敏感期發生在1、5-3歲;
8、社會規范敏感期:發生在2、5-6歲,這個階段的.孩子主觀上容易融入社會,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
9、性格敏感期:發生在4-5歲,是自我意識大爆發時期,有一種唯我獨尊的感覺;
10、文化敏感期:發生在6-9歲,這個階段的孩子求知慾較為強烈,對世界充滿好奇。
如何捕捉兒童敏感期呢?
敏感期得到充分發展的兒童,頭腦清楚、思維開闊、安全感強,能深入理解事物的特性和本質。敏感期不僅是兒童學習的關鍵期,也是影響其心靈、人格發展的關鍵期。
如果他們的內在需求得不到滿足,或者家長教師沒有提供必要的環境和條件,兒童的心裡就會紊亂,容易亂發脾氣,甚至變得乖戾。因此,成人應尊重自然賦予兒童的行為與動作,並提供必要的幫助。以免錯失一生僅有一次的特別生命力。捕捉兒童敏感期,家長們應做到以下幾點。
1、尊重兒童為有能力的個體。兒童是天生具有學習能力,他們會循著自然的成長法則,不斷使自己成長為「更有能力」的個體。
2、細心觀察敏感期的出現。每個兒童的敏感期出現的時間並不相同,因此父母必須細心觀察兒童的內在需求和個別特質。
3、布置豐富的學習環境。當觀察到兒童的某項敏感期出現時,應盡力為兒童准備一個滿足他成長需求的環境。
4、鼓勵兒童自由探索、勇敢嘗試。當兒童獲得了尊重與信賴後,就會在環境中自由探索、嘗試。
5、適時協助而不幹預。當兒童熱衷於有興趣的事物時,大人應放手讓兒童自已做,避免干預。不過,並非要丟下兒童完全不管,而是適時予以協助、指導。
兒童各種敏感期3
一、孩子的敏感期怎麼辦
敏感期是自然賦予幼兒的生命助力,如果敏感期的內在需求受到妨礙而無法發展跱,就會喪失學習的最佳時機,日後若想再學習此項事物,不僅要付出更大的心力和時間,成果亦不彰。而如何運用這股動力,幫助孩子更完美的成長。正是成人的職責。以下幾點建議,可以幫助父母及時把握孩子的敏感期:
1、尊重孩子為有能力的個體
孩子是具有能力的天生學習者。他們會循著自然的成長法則,不斷使己成長為「更有能力」的個體,這是父母首要改變的觀念。
2、細心觀察敏感期的出現
每個孩子的敏感期出現時間並不相同,因此成人必須以客觀的態度,細心觀察孩子的內在需求和個別特質。
3、布置豐富的學習環境
當成人觀察到孩子的某項敏感期出現時,應盡力為孩子准備一個滿足他成長需求的環境。
4、鼓勵孩子自由探索、勇敢嘗試
當孩子獲得了尊重與信賴後,就會在環境中自由探索、嘗試。
5、適時協助而不幹預
當孩子熱中於有興趣的事物時,大人應放手讓孩子自已做,避免干預。不過,並非要丟下孩子,完全不管,而是適時予以協助、指導。
二、兒童九大敏感期
語言敏感期(0~6歲):嬰兒開始注視大人說話的嘴形,並發出牙牙學語聲時,就開始了他的語言敏感期。
秩序敏感期(2~4歲):孩子需要一個有秩序的環境來幫助他認識事物、熟悉環境。一旦他所熟悉的環境消失,就會令他無所適從。
感官敏感期(0~6歲):3歲前,孩子透過潛意識的「吸收性心智」吸收周圍事物;3~6歲則更能具體地透過感官分析、判斷環境里的事物。
對細微事物感興趣的敏感期(1.5~4歲):忙碌的大人常會忽略周圍環境中的微小事物,但是孩子卻常能捕捉到個中的奧秘。如對泥土裡的小昆蟲或衣服上的細小圖案產生興趣。
動作敏感期(0~6歲):2歲的孩子已經會走路,最是活潑好動的時期,父母應充分讓孩子運動,使其肢體動作正確、熟練,並幫助左、右腦均衡開發。
社會規范敏感期(2.5~6歲):2歲半的孩子逐漸脫離以自我為中心,而對結交朋友、群體活動有興趣。
書寫敏感期(3.5~4.5歲)
閱讀敏感期(4.5~5.5歲):孩子對書寫閱讀產生濃厚興趣。
文化敏感期(6~9歲):幼兒對文化學習的興趣,起於3歲;而到了6~9歲則出現想探究事物奧秘的強烈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