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麼培養孩子的自主能力有什麼方法
多父母出於對孩子的寵愛,既希望自己的孩子做得最好,又不放心孩子的能力,於是乾脆以自己的選擇來為孩子代勞。孩子沒有自主決定的權利,久而久之在孩子的觀念中就會認為自己的選擇總沒有別人的好,凡事都由父母決定好了,也就不愛思考、沒有主見了。做事有主見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是一項很重要的能力。很多父母會誤認為孩子只有長大懂事後才會有自己的主意,殊不知有主見的孩子是需要從小開始培養。幾歲到十幾歲的孩子往往都以自我為中心,家長如果不能體察他們的內心世界,不注意尊重他們的自主要求,一味按照自己的想法為他們規定學習和生活的模式,孩子的依賴性就會越來越強。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很可能會成為一個優柔寡斷、遇事毫無主見的人。給媽媽的建議培養孩子有主見不是讓孩子不聽勸告、一意孤行,而是希望孩子在面臨選擇時,保持清醒的頭腦,不人雲亦雲,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斷。這樣,可以有效避免或減少成長過程那些不必要的損失或失敗。方法一:給孩子做主的機會一位媽媽曾這樣介紹了她培養女兒有主見的方法:女兒從幼兒園一直到上小學,她的事情都是我包辦,她樂得逍遙自在。可是,在學校這個大集體里,孩子的弱點很快就顯現出來了,老師說什麼,她就做什麼;同學講什麼;她也就信什麼。為了讓女兒對事情有自己的見解,我為她提供了許多實習的機會。買衣服時,讓她自己選擇款式、顏色;買書包時,無論是米奇卡通公主系列的,還是史努比減負系列,都由她自己決定;買文具、課外書等都是如此。開始時,她動不動就問我哪一種更好,我會告訴她:「自己的事情自己決定,自己喜歡哪一種就要哪一種。」就這樣從買東西開始,女兒漸漸有了自己的主意。每當我們母女倆的眼光出現差異時,她都會對我說:「媽媽,我認為我選的這個樣式比較好,因為??」而且還會像個小專家似的說得頭頭是道。要想培養孩子有主見的個性,媽媽就應該給孩子提供更多自己做主的機會。1.吃的自主在不影響孩子飲食均衡的情況下,媽媽可以讓孩子自己選擇吃什麼。例如飯後吃水果時,媽媽不必強迫孩子今天吃蘋果,明天吃香蕉,而讓孩子自己挑選。愛思考,有主見(2)2.穿的自主媽媽帶孩子外出玩耍時,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可以讓孩子自己決定穿什麼衣服,切忌隨自己喜好而不顧孩子的感受。3.玩的自主不少孩子在玩游戲時,並不想讓成人教給他們游戲規則,更願意自己決定游戲的方式,並體驗其中的樂趣。媽媽可讓孩子自己選擇玩具和玩的方法,這樣做可以極大滿足孩子的自主意識,幫助他成為一個有主見的人。方法二:讓孩子有參與的機會孩子做事缺乏主見,通常與家長缺乏和孩子的溝通,做事武斷,不注意尊重他們的要求有關。因此,媽媽應該給孩子充分表達自己願望的機會,給孩子獨立思考的機會。君君家的房子裝修時,君君媽媽把兒子當成了小大人,經常與他商量:「你喜歡自己房間的牆壁塗什麼樣的顏色呢?」「你喜歡把書架擺放到哪裡呢?」「你認為什麼款式的傢具好呢?」有時,君君自己也拿不定主意,媽媽就會鼓勵兒子發表意見:「如果是你,你該怎樣做?」「我想聽聽兒子的意見。」通過裝修房子,君君感到媽媽對他特別重視,因此他備受鼓舞,在任何場合都愛表現自己了。現在,他不僅當了班級幹部,而且做什麼事都「振振有詞」,喜歡主動承擔家裡家外的一些事情。方法三:為孩子提供及時的幫助讓孩子有主見並不是鼓勵他去盲目地做事情,而是讓孩子在掌握了事情的發展趨勢的情況下再去做事情。因此,在孩子進行重大決定時,媽媽可以幫助孩子收集資料,了解和熟悉各選項,這有助於孩子進行科學選擇。如果孩子平時自主性很差,媽媽也可以和他一起分析資料,找出各選項的利弊,最後了解孩子作出選擇的動機。如果孩子平時就很有主見,媽媽則可以讓他自主完成選擇。當然,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具有不同的自主能力,家長這種把關的尺度也應該不一樣。方法四:讓孩子學會說「不」一位媽媽曾寫下了下面一段話:漸漸的,我意識到,兒子已經是大孩子了,應該有自己的想法了。於是,找了一個合適的時間,我開始與孩子聊天。「如果你吃飽了,媽媽還讓你吃飯,你會怎麼做?」我問孩子。「我告訴媽媽我已經吃飽了,不吃了。」孩子說。「如果你正在寫作業,媽媽過來和你聊天,你會怎麼做?」「我會告訴媽媽我正在寫作業,請不要打擾我。」孩子認真地說。??「兒子,今天你的回答都很對,都很精彩。你要記住,不要盲目地相信大人,有自己的想法就要大膽地說出來,大人們不會因為你的拒絕而不喜歡你,相反,我們會認為你是一個很有主見的孩子。」後來的很多事情都證明,我鼓勵孩子學會說「不」是正確的。從此以後,孩子變得不再盲從,不久之後,還當上了班長。一個不懂得拒絕別人的孩子,在別人眼裡永遠都是唯唯諾諾、沒有想法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媽媽要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敢於對別人不合理的要求說「不」。
2.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主能力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主能力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是在實踐中逐步培養起來的,所以為了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必須解放孩子的手腳讓他們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其實父母們也可以通過自己親身示範,找到合適的方式來培養孩子的自主能力。本文內容是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主能力。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主能力1
1、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
為了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必須解放孩子的手腳,讓孩子自己去做一些他們能夠做得到的事情。有些家長總怕孩子做不好,他們總是以擔憂的目光注視和提醒孩子,或者乾脆替孩子安排好,鋪平道路。這種態度和做法,使孩子的手腳受到了束縛,獨立自主能力的發展受到了阻礙。
其實,孩子很小就有了獨立自主意識,他們什麼都喜歡親自動手,自己扶著沙發走路,自己拿小勺吃飯。等到稍大一些的時候,他們不僅要獨立洗手洗臉、穿衣服、脫衣服,而且還要自己洗手絹,洗襪子,自己修理或者製作一些玩具,甚至還想自己上街買東西,自己洗碗。對於孩子正在增長的獨立意識,家長千萬不能潑冷水「別動,你幹不了!」一定要予以重視,並支持、鼓勵他們:「很好,慢慢做,你一定能做好的!」
2、培養孩子獨自動手做事的能力
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是在實踐中逐步培養起來的。隨著他們身體的發育,各方面能力
的不斷提高,從不會做到學會做,從做得不像樣到做得井井有條,這是必經的`過程。從中孩子也獲得了自身的發展。在我們教育的過程中不是有這樣一句話:「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邊。」這句話充分說明了動手對於孩子的重要性,這就要求我們在獨立自主能力培養中一定要重視「做」的過程。在日常生活中,從孩子身邊的一些小事開始,比如,在家裡孩子的房間中,給孩子設置一個單獨的區域,區域內的東西擺放、活動進行都由孩子做主,讓孩子在自己的區域中活動,成人可參與活動但少加干涉,給孩子一種小主人的感覺。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感受獨立做事的樂趣,培養他們自己事情自己做。另外,日常生活中的許多小事,都是對孩子進行獨立自主行為訓練的良好機會,成人應盡可能把自主權交給孩子。在買衣服、玩具時,應讓孩子參與選擇,這樣才能促進和激勵孩子動手去做。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讓孩子為班上和家庭做一點小事,如幫老師取一樣東西,傳達一些指令,幫父母買一些小的日常用品等等,盡可能為孩子提供鍛煉獨立自主能力的機會。
3 、培養孩子獨自克服困難的能力
家長在培養孩子獨立自主能力時,需要同時培養孩子克服困難的精神。對於孩子來說,自己洗衣、打掃房間和收拾玩具,做一些家務時,是需要他們付出一定努力、克服一定困難的。因此,家長的作用就是鼓勵和要求孩子克服困難,並對孩子作出的努力給予充分的肯定。特別是對依賴性較強的孩子,家長更要堅持要求讓他自己做。說實在的,在家庭中培養孩子獨立做事,最關鍵的還是家長自己要戰勝自己。有不少家長一見孩子碰到困難,不是鼓勵他去克服困難,而往往是立即代勞;還有的家長在孩子遭遇困難時一哭一鬧時,就會立即「心軟」而「妥協」,從而前功盡棄。因此,為了孩子的將來,家長應下決心甚至下狠心,培養孩子有克服困難的精神。
4 、培養孩子獨自思考問題的能力
我國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過:「凡是兒童自己能夠想的,應當讓他自己想。」遵循這樣的原則教育孩子就能培養其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孩子提出問題,成人通常
的做法是立刻告訴他答案。這樣看起來簡單又省事,但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就不會思考問題,總希望別人能提供現成答案,這直接妨礙了孩子在思考問題上的獨立自主性。孩子具有好奇的天性,對待他們所提出的問題,家長應啟發他們自己動腦筋去想、去尋求答案。對此作為家長應注意豐富孩子的知識,也要常常很耐心地回答孩子提出的問題,培養孩子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
5 、培養孩子獨自的競爭能力
為了讓孩子提高適應社會的能力,在現實生活中學會獨立自主的競爭是非常有必要的。老師和家長在生活中這一點做得都被比較好,就是經常在他的身邊樹立一個友好的榜樣作為他的競爭對手,但在這里在給孩子樹立競爭對手時一定要恰當。
比如:有一個學生學習差,某階段在班上竟成了倒數第一名。父母一再鼓勵孩子不要灰心,要敢於和別人競爭,首先是和比自己稍好一點的孩子比,只要努力,趕上他沒問題。在孩子取得勝利之後,父母又啟發他尋找新的競爭對手,就這樣一點一點去鍛煉他的競爭意識,讓孩子自己慢慢學會獨立自主的在競爭中取得進步。
請切記:家長要允許孩子不優秀,但是不允許孩子不努力。這也是培養孩子獨立性的一個重要原則。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主能力2
一、信任你的孩子
幫助孩子發展獨立自主代表你信任他,而且你為他的成就感到自豪。這也代表孩子擁有自由,並同時接受保護。因此,你應該要相信孩子的能力,讓他自己完成某些事情,在他完成後,給予他認可和鼓勵,讓他知道自己這樣做是對的。
二、孩子做錯時,不能打擊
在孩子剛開始做一件事情的時候,難免會出錯。在這個時候,家長們一定不要去打擊孩子的自信心,要鼓勵孩子去完成,即使是孩子錯的很離譜,也要先誇獎孩子的勇敢。孩子會因為家長的鼓勵而勇敢地去完成自己的事情,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夠在以後的生活中變得更加主動。
三、給孩子獨立活動的機會
當今的許多獨生子女家庭在孩子的智力培養方面往往捨得投資,而孩子自立能力的培養卻受到了忽視。正確的做法就是要給孩子一定的活動場所和環境,讓孩子能夠獨立、自由地活動,靠自己的能力去做力所能及的事。而家長應適時給予指導和鼓勵,從而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增強孩子的獨立性。
四、鼓勵參與家務
你應該鼓勵孩子參與家務,這能讓他更獨立、更負責。因此,試著安排一些孩子可以完成的家務,如擦桌子、摺衣服、洗自己的衣服等,讓他在實際中學習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
五、學會承擔責任
即使你的孩子年紀很小,也不代表他無法對某些事情負責,如喂寵物、澆花等。你可以嘗試將這些變成孩子的家務,這能讓孩子覺得被信任,在日常生活中培養他做事的責任感。
3. 如何在生活環節中培養幼兒自主能力
在實踐活動中,我們利用以下幾種方式來培養幼兒的自主意識。
一、游戲中體現自主
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游戲過程中的玩具和活動場地是幼兒最直接接觸的。同時,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最能發揮主動性;它不僅使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得到再現,而且為幼兒各種能力的培養提供了廣闊的天地。在游戲中教師常常採用兩種方法,一種是教師不參加游戲實踐過程,只是提供豐富的玩具和材料,讓幼兒自主活動。另一種則是教師參加游戲實踐過程,只做幼兒的夥伴,不操縱游戲過程,發揮幼兒的自主性,尊重幼兒的活動。
在游戲中,幼兒自主、自由,活動類型老師不做硬性安排,由幼兒自己選擇,玩什麼,怎樣玩均由幼兒自己做主。幼兒在游戲中可以不受任何限制,盡情玩耍。老師只是作為游戲夥伴參加游戲,並以飽滿情緒感染影響幼兒,對幼兒的活動表示支持、贊許。為幼兒營造寬松、民主、自由的游戲氛圍,讓游戲以生動活潑的方式流露出幼兒的真實感受。當然在游戲中,教師並非完全放任,而應做到心中有數。並依平時對幼兒活動特點的觀察和了解。進行相應的指導。當幼兒在活動中遇到困難時,我們都積極鼓勵幼兒,自己動腦想辦法,去克服困難,在活動中我們允許幼兒有失敗,鼓勵幼兒再試一試,幼兒就會在一次次嘗試失敗的過程中獲得經驗、發展能力,從而體會到了克服難關之後的愉悅。
二、啟發語言表達
愛說愛問是幼兒的天性,對幼兒提出的各類問題,教師要表現出很濃厚的興趣,花一點時間同他們進行討論,並認真做出解答,以後他們就會大膽地表達想法。在教學過程中,不能過多地限制幼兒說話,教師要圍繞教育內容積極引導,選擇有吸引力的話題。引導得當了,幼兒們就不會說題外話,而是圍繞教育內容向老師左問右問。這樣不但不會影響教學,而且能使教育內容在幼兒頭腦中打下更深的烙印。如主題活動《小雨傘》中,我與幼兒認識了傘的開與合,站在不同角度觀察傘的不同形態後,我請幼兒想雨傘有什麼用途,幼兒的回答令我大開「耳」界。「下雨的時候打傘」、「下雪、天氣熱的時候打傘」、「我過生日的時候,媽媽送給我小傘做生日禮物」、「我看見電視裡面小朋友拿著小雨傘跳舞」、「我看見時裝模特拿著傘進行表演」……小朋友有的邊想邊表演,有的拿著雨傘去操作,通過不斷的探索,幼兒增加了對雨傘的認識,能夠比較清晰的表達出雨傘的形象,並積極考慮如何表達自己的意思。
4. 如何培養幼兒的自主能力
鏈接: https://pan..com/s/152UGXKhKxI8YrtFcEVJlFg
5. 幼兒自主能力有哪些該如何培養幼兒的自主能力
幼兒自主能力:自立自強工作能力指的是指人解決事兒、獨立思考的自覺性與生命周期,與此同時獨立工作能力也是人具備能動性的一種主要表現。因為當代爸爸媽媽對兒女的教育方式不合理使兒女在日常生活中欠缺訓練的機遇,造成青少年兒童的自控能力廣泛較低。獨立工作能力也是人際交往能力發展趨勢的基本。
培養幼兒自主能力的方法:父母假如想訓練小孩自立自強的工作能力,就需要讓小孩懂得自已用餐,學好自身穿著打扮。父母不能把小孩子的事兒諸事都達到最好是,便會讓寶寶對家長造成一定的依靠,小孩沒有辦法單獨去到院校以後會給老師產生較大的痛楚。父母要鼓勵孩子單獨做作業,單獨去應對事兒,那樣漸漸地的小孩便會培養獨立的工作能力。
6. 怎樣培養孩子自主能力
鏈接: https://pan..com/s/1AEsbxoTLkpSaa6CYPIbYew
7. 父母該如何鍛煉孩子的獨立能力
家長要樹立現代教育觀,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培養: 一、放手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孩子的獨立性是在實踐中逐步培養起來的。從兩歲開始,隨著他們身體的發育,大小肌肉群的逐步成熟,心理能力的不斷提高,孩子已經可以在家長的幫助下,逐步學會自己吃飯,自己穿衣,自己睡覺,自己收拾玩具等良好習慣,逐漸樹立獨立意識。
在這個過程中,家長要認識到,年幼的孩子總是在反反復復中感受著勞動的樂趣,獨立做事的快樂。從不會做到逐步學會做,從做的不象樣到逐步象樣,這是必然的規律,也是必經的過程,從中孩子也獲得了自身的發展。正因如此,家長就應放手讓孩子鍛煉,不要怕他們做不好,也不能求全責備,更不能包辦代替。對於孩子獨立去做的事,只要他們付出努力,無論結果怎樣都要給予認可和贊許,使孩子產生自信。我行這種自我感覺很重要,它是孩子獨立性得以發展的動力。孩子自己做事常常做不好甚至失敗,在這種情況下,家長應該鼓勵孩子再去做,絕不能動輒就說我說你不行吧,就會逞能,更不要見孩子做不好就動手代勞。當他們執意去做那些難度較大的事時,家長應予以鼓勵並給予幫助。這樣會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增加他們的鍛煉機會,養成獨立的行為。 二、培養孩子初步獨立思考的能力。
我國著名的兒童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過:凡是兒童自己能夠想的,應當讓他自己 想。遵循這樣的原則教育孩子,就能培養其獨立思考的能力。
幼兒具有好奇好問的天性,對待他們所提出的問題,家長應啟發他們自己動腦去想,去尋求答案。陳鶴琴先生在提出上述原則時曾舉了一個實例:有一天,一個9歲的孩子問他:竹管里有空氣嗎?陳先生沒有直接回答,而是拿了一根兩頭有節兒的竹管,放在水盆中,在竹管上鑽了一個洞,孩子們見一個個小泡從洞中冒出,便紛紛說道:空氣!空氣!這樣,他們自己得出了答案,顯得格外高興。
我們有的家長很注意豐富孩子的知識,也常常耐心地回答他們提出的問題,但往往忽略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例如,我常見家長給孩子講故事,一頁頁的講,一本本的講,孩子只是靜靜地聽。其實,給孩子講故事,家長也應適當提出問題讓他們自己參與,培養孩子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 三、創造機會,培養孩子自己拿主意作決定的能力。
我國傳統家教中十分注意培養孩子聽話,順從,卻不注意傾聽孩子的意見。小到生活上的事,大到孩子的發展方向,一概由父母決定,孩子缺少自己作決定的機會,這就不能培養他們的抉擇能力。然而,自我抉擇能力也是獨立性很重要的一個方面。
現在,隨著家教觀念的更新,有一些具有現代家教觀,教子有方的家長,不僅注意從小培養孩子獨立生活和獨立思考的能力,也注意創造機會,培養孩子自己作選擇和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在此僅舉一個小小的實例:一個假日,我在公園里見到一位父親,帶著他大約四歲的兒子,在走道三叉路口時,他彎下腰去問兒子:你說,咱們走哪條路,到哪兒去玩?孩子認真思索了一會說:咱們走這條路吧,去看小猴。父親隨著兒子,向他所選擇的方向走去我非常贊賞這位父親。首先,他很尊重孩子,體現出父子間一種平等的關系。同時,他又是個教育的有心人,能抓住機會從小培養孩子自我抉擇的能力。這看似家教中的一件小事,卻反映了他培養孩子具有現代人素質的教育觀念。 四、培養孩子克服困難的精神。
家長在培養孩子獨立性時,往往同時需要培養孩子克服困難的精神和毅力。對於幼兒來說,自己穿脫衣服,整理和收拾玩具等,是需要他們付出很大的努力和克服一定的困難的。因此,家長的作用就是對孩子們作出的努力給予充分的肯定,並鼓勵和要求他們克服困難,尤其是那些依賴性較強的孩子,家長更要堅持要求。
在家庭中培養孩子獨立做事時,最關鍵的是家長自己要戰勝自我。我們常見有的家長一見到孩子碰到困難,不是鼓勵他去克服困難,而是立即代勞。還有的家長明知應要求孩子克服困難,堅持自己去做事,但只要孩子一哭一鬧,立即心軟而妥協,依順孩子,從而前功盡棄。因此,為了孩子的未來,家長應下決心甚至下狠心,培養孩子克服困難的精神和毅力。
未來是屬於孩子的,孩子未來的路要靠他們自己去走,未來的生活要靠他們自己去創造。這一切都不是父母替代得了的,深愛孩子的父母們,讓你的孩子從小學著自己走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