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6歲兒童營養食譜表
6歲兒童營養食譜表
6歲兒童營養食譜表美,食物對我們身體的影響是巨大的,這個影響有好也有壞,所以我們要注意飲食均衡,尤其是孩子,要多吃有益的東西,這樣才能健康,下面分享6歲兒童營養食譜表
6歲兒童營養食譜表1
肉絲炒菠菜
材料:瘦豬肉250克、菠菜1公斤、韭菜250克、植物油150克、醬油25克、精鹽17克、水澱粉25克;蔥、薑末各10克
製作方法:1、、瘦豬肉切絲,放盆內,加精鹽5克、水澱粉攔勻上漿,用熱鍋溫油滑散,撈出瀝油;菠菜擇洗干凈切小段;韭菜擇洗干凈切段。
2、、油入鍋,熱後下入蔥薑末熗鍋,投入肉絲、醬油、精均勻,再投入韭菜、菠菜煸炒斷生,出鍋即成。
西紅柿黃燜牛肉
材料:牛肉兩斤、西紅柿500克、花椒油50克、高湯500克、醬油50克、料酒15克、白糖150克、味精5克、水澱粉50克、大料5瓣、蔥20克、姜10克
製作方法:1、、牛肉洗凈,放入鍋中,加入清水、蔥、姜、大料、煮開,煮至用筷子能扎透肉塊為止。
2、、西紅柿洗凈,用開水燙下,剝皮、去籽,切水象眼塊,放另一鍋內,加白糖100克煮透;撈出晾涼,切成2厘米見方的塊
3、、鍋內加油少許,放大料,炸成金黃色,再放入蔥、姜、料酒、醬油、味精、餘下的白糖、高湯,攪勻;然後放入牛肉,用水火煮5分鍾,將西紅柿的糖汁潷去後放入鍋內,再煮2-3分鍾,待湯汁煮濃,用水澱粉勾芡,淋入花椒油即成。
蒸魚餅
材料:魚1斤、豆腐600克、水澱粉50克;蔥、姜、蒜末各少許;鹽適量
製作方法:1、、魚去皮和骨、刺,研碎;與豆腐泥混合均勻後做成小餅,放蒸鍋內蒸。
2、、魚湯煮開,加少許鹽;把蒸過的魚餅放入魚湯內煮熟即可。
6歲兒童營養食譜表2
兒童的營養需要
1、熱能
兒童生長發育較快,基礎代謝率高,生性活潑好動,故對熱能的需要較多。我國兒童的熱能供給量標准為:3~5歲每日1300~1600kcal,6~9歲為1600~2000kcal,10~12歲為2000~2300kcal。
如果膳食中熱能供給不足,則會使機體內的糖原、脂肪和蛋白質的分解增加,合成減少,久而久之會導致兒童易感疲乏,逐漸變得不喜活動,形體消瘦。
另一方面,如果熱能供給過多,則會導致兒童肥胖,並且兒童肥胖可持續到成年,這對兒童的生長發育和健康均不利。
通常以體重的正常增長作為衡量個體兒童熱能攝入量是否適宜的標准。
熱能的供給應以澱粉為主。少吃糖,糖攝入過多,不僅有損食慾,還會促使齲齒產生。
脂肪供給應適量,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的合理比例應為1:1:1。含飽和脂肪酸較多的食物有豬油、牛油、羊油、黃油、奶油等;含單不飽和脂肪酸較多的有橄欖油、茶籽油和菜籽油等;
含多不飽和脂肪酸較多的食物有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葵花子油、芝麻油和亞麻子油等。烹調用油應以植物油為主。油脂不宜過多,過多的油脂既不易消化,又影響其它營養素的攝入。
對熱能食品的選擇應多樣化,可增加一些硬果類,如核桃、花生、芝麻等,有助於大腦、神經系統的發育和活動。
2、蛋白質
兒童蛋白質的需要量應隨生長發育尤其是肌肉發育的程度而增多,同時蛋白質的需要量又與食物中蛋白質的氨基酸利用率有關,並受到熱能供給量的直接影響。
我國兒童的蛋白質供給量應占熱能供給量的`13~15%,也就是3~5歲兒童的蛋白質供給量為45~55g,6~9歲為55~65g,10~12歲為65~75g,並且要求優質蛋白質(動物蛋白和豆類蛋白)的供給量應占蛋白質總量的一半以上。
當膳食蛋白質供給不足時,可表現為生長速度減慢,消化酶分泌缺乏,肝功能受損害,紅細胞生長障礙,免疫機能低下。相反,如果蛋白質供給過多,則可引起便秘、口臭、舌苔增厚等現象。
3、無機鹽
兒童的生長發育較為迅速,對膳食中的鈣、磷、鐵等無機鹽和微量元素的需要量較大,其他如鋅、碘等元素也都應足量攝入。
為了滿足骨骼的生長發育所需,我國兒童鈣的供給量為3~9歲每日800mg,與成年人相同;10~12歲每日1000mg,高於成人。
牛奶含鈣豐富,吸收率高,是人體鈣的最佳來源;其他如小蝦皮、小魚干、海帶、芝麻和豆類等含鈣也較多。磷廣泛存在於動、植物食物中,一般不會引起缺乏。
由於兒童時期循環血量的快速增長,對鐵的需要量較大。我國建議鐵的供給量為3~9歲兒童每天10mg,10~12歲兒童每天12mg,已達到成年人供給量。
動物肝、動物血、瘦肉和魚類等含鐵豐富。如果鐵從食物中攝入不足,可用含鐵的強化食品來滿足其生理需要。
鋅除了作為人體內許多酶的成分和激活劑以外,還具有促進生長發育,改善味覺,促進食慾等功能。兒童缺鋅可引起味覺不良、食慾減退、異食癖、復發性口腔潰瘍、皮疹、生長遲緩、性 成 熟障礙及細胞免疫功能低下等症狀。
我國兒童鋅的供給量為3~9歲每日10mg,10~12歲每日15mg。牡蠣、肉類、魚類、蛋類、紫菜、海帶、黃豆等含鋅豐富。
碘的需要量雖然很少,但缺碘可影響兒童體格和智力的發育。
我國碘的供給標准為3~6歲兒童每天70mg,7~12歲每天120mg。海帶、紫菜和海魚等含碘豐富。目前,我國各地通過供給含碘食鹽以預防碘的缺乏。
4、維生素
維生素A是促進生長,維護健康,提高機體抵抗力,防止夜盲症和乾眼病發生的營養素。
我國建議,維生素A的供給量為3~4歲兒童每天500mg視黃醇當量,5~12歲每天750mg視黃醇當量。某些動物性食品如豬肝、蛋黃、奶類、蝦類等含維生素A豐富;某些有色蔬菜和水果如胡蘿卜、菠菜、苜蓿、杏、芒果、柿子等富含β-胡蘿卜素。
維生素D通過調節鈣磷代謝,促進骨骼發育。兒童對維生素D的需要量是成年人的2倍,即每天10mg。動物肝、蛋黃、奶油、海魚等含維生素D較多。經常參加戶外活動,接受陽光照射,可使皮膚中存在的7-脫氫膽固醇轉變為維生素D3。水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B1、B2、PP、維生素C等與物質低謝密切相關,都應充足供給。
兒童的合理膳食
1、保證食物種類多樣化,供給充足的各種營養素和熱能
注意葷素搭配,粗、細糧搭配,乾的稀的搭配。
根據兒童的不同年齡,其主要膳食組成可分三種情況:
①3~6歲兒童的膳食組成:米飯或麵食125~250g,瘦肉、魚蝦、豬肝等100g,雞蛋1個,大豆或大豆製品(折算成干豆重)10~20g,蔬菜100~200g,水果1~2隻,牛奶或豆漿250g。
②7~10歲兒童的膳食組成:糧谷類350g,魚蝦肉禽類100~125g,蛋類50g,大豆或豆製品(折算成干豆重)20~30g,蔬菜300g,水果50~100g,植物油10~15g,食糖15g,牛奶或豆漿250g。
③11~12歲兒童的膳食組成:糧谷類400g,魚蝦肉禽類125~150g,蛋類50~75g,大豆或豆製品(折算成干豆重)30~40g,蔬菜400g,水果50~100g,植物油10~15g,食糖15g,牛奶或豆漿250g。
2、注意烹調方法
從食品安全形度考慮,應多採用蒸、煮、燉、燒等烹調方法,盡量不用高溫烹調方法,不吃煎、炸、熏、烤食品。
經過烹調的食物,既要保證營養素少破壞,不產生有害有毒物質,又要講究食物的色、香、味、形,以便引起食慾。
3、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
少食多餐,除每日三次主餐外,可另加1~2次副餐或點心,尤其要注意早餐的質和量。定時定量進食,進食時宜細嚼慢咽,不暴飲暴食,不偏食,不挑食,不吃零食。
注意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如進食前洗手,不吃變質食物等,嚴防腸道傳染病和食物中毒。
6歲兒童營養食譜表3
孩子的身體正處於快速成長時期,每個器官在發育時都需要大量 的營養物質。如果營養的結構不合理,那麼一些器官就有可能發育不 完全,使孩子的身體出現疲倦、無力、抵抗力下降等症狀,從而增加發病率。
合理營養是保證孩子不再發胖的前提,對營養的需求要從兩個角 度來考慮,一是食物的量,即確定每天吃的食量大小。二是食物的質,在保證營養豐富的前提下,力求食物品種多樣。
那麼,究竟應該怎樣組合食物的質和量呢?德國的營養協會把各 種食物的質和量進行了歸納。
1、 穀物、穀物製品、土豆等富含碳水化合物、纖維素、維生素B、蛋白質和礦物質。相關食品有:麵包、面條、大米、土豆。可以適量食用。
2、 蔬菜和干鮮果品等富含維生素、礦物質、蛋白質、纖維素和碳水化合物。可以較大量食用。
3、 水果里含有維生素、礦物質、纖維素和碳水化合物。可以較大量食用。
4、 飲料應盡可能以飲用水為主,或選擇不含糖的果茶、果汁、汽水。每天0、7-1、5升。
5、 牛奶及奶製品富含蛋白質、鈣、維生素B。特別是酸奶、凝乳、脫脂乳、低脂乳酪等。可以較大量食用。
6、 魚、肉、蛋等含有蛋白質、碘、維生素D和鐵。最好選瘦肉、瘦肉腸。可以適量食用。
7、 油脂和食用油等可以提供能量。但食量要少。
孩子應補充的營養食譜
15g鮮棗補足維生素C:維生素C又稱抗壞血酸,還有健腦益智作用;
5g雞肝補足維生素A:維生素A可增強人體免疫功能,促進肌體生長發育和防治夜盲症;
30g香菇補足維生素D:維生素D能促進鈣與磷的吸收和骨骼、牙齒的正常生長發育,防止兒童佝僂病;
35g羊肝補足維生素B2:維生素B2又稱核黃素。具有維持健康,促進發育之作用。缺乏時可致患舌炎、唇炎、口角炎、角膜炎、皮炎、白內障等疾病。另外牛肝、雞肝中也含豐富的維生素B2;
10g碘鹽補足碘:碘,被稱為智慧元素。少兒缺碘生長發育緩慢、身材矮小、智力低下。每天只需吃碘鹽10g,可避免上述症狀發生;
90g蝦皮補足鈣。
200g西紅柿補足鉀:鉀可維持心臟、腎臟、骨骼和肌肉的健康;維持血液的酸鹼平衡及血壓的穩定。每天只需吃一個西紅柿便可滿足肌體對鉀的需求;
8g黑木耳補足鐵:人體缺鐵會引起缺鐵性貧血,導致體弱、疲勞、抵抗傳染病的能力下降。每日只需吃8g黑木耳,就可防止缺鐵性貧血的發生;
60g菠菜補足鋅:鋅有生命之花、記憶元素之譽,人體缺鋅影響智力和身體發育、性功能減退、免疫功能下降。每天吃上60g菠菜便可補足鋅;
100g芸豆補足鎂:鎂為細胞液中第二重要的陽離子,參與體內蛋白質的合成,抑制神經的興奮。
缺鎂可造成神經過敏、容易激動、肌肉震顫、軟組織硬化。每天吃100~150g芸豆(又稱刀豆、四季豆、,滿足鎂的需求綽綽有餘。
孩子不愛吃飯怎麼辦
爸媽常犯愁孩子不愛吃飯,不知道該怎麼辦?爸媽應尋找原因,科學引導孩子好好吃飯,營造良好的吃飯氛圍,讓其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而不是強迫式地讓孩子吃飯,效果適得其反。要讓孩子愛上吃飯,提高吃飯的興致,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
1、提高孩子食慾
(1、做孩子餐時,盡量把孩子的食物打扮得生動可愛些,豐富的色彩和動物造型都會讓孩子很好奇,大大提高了孩子吃飯的興趣。
(2、可以用有趣的餐具,或是孩子喜愛的卡通人物餐具,將孩子注意力轉移到餐具上。
(3、和孩子玩過家家游戲,教他「炒菜」「做飯」,學習自己吃飯,讓孩子慢慢愛上吃飯。
2、飯前適量吃零食
通常孩子會在兩餐中間肚子餓而想要吃零食,這時候爸媽可以適量給點零食,不宜過量,不然會影響孩子吃正餐的食慾。當孩子哭鬧想多吃點零食,爸媽引導去玩玩具,轉移其注意力。
3、不要責罵孩子
不要責罵孩子,不要強迫他吃飯,孩子對吃飯更加有抵觸情緒。如果孩子真的不願意好好吃飯,不妨晚點再給他吃。等他真正餓了,再要求他乖乖坐著吃飯,也能逐漸養成他對吃飯的興趣和專心度。
4、養成好習慣
孩子吃飯從小養成好習慣。吃飯時不能玩玩具,坐餐椅專心吃飯。當孩子開始吃輔食的時候,就要准備專用餐桌,跟大家一起吃飯。吃完飯才能離開餐桌去玩,離開餐桌也不再吃飯了,不要養成追著喂的習慣。
Ⅱ 寶寶鈣鐵鋅的正常值是多少
12歲以下兒童微量元素標准鈣1.1-2.6U<mol/l>U單位下同,鋅73-229,鐵55-240。
一般情況下如果寶寶的鈣鐵鋅值和正常值有差別的話,需要在寶寶4-6個月後,應該有意識的逐步添加米粉、菜泥、水果泥、蛋黃、麵包屑等強化鐵質的食品。8個月後就要開始添加瘦肉末、肝泥、魚肉茸、動物血等,也是從少到多,逐漸增加。
動物肝臟和血液鐵含量最高,為10~25毫克/100克,大約是家禽肉和魚肉(1~3毫克/100克)的10倍;雞蛋中的鐵主要集中在蛋黃部分,含量和畜禽肉差不多。
(2)12歲兒童補充多少鐵擴展閱讀:
寶寶鈣鐵鋅介紹如下:
維生素C、果糖、山梨醇、乳鐵蛋白等能促進鐵的吸收,寶寶添加輔食之後對這一部分應該有意識地補充,比如櫻桃、草莓、獼猴桃、鮮棗、柑橘,菜花、莧菜等都是適合寶寶吃的維生素C含量較高的水果和蔬菜。
調味品最好是一歲之後接觸,而味精會妨礙微量元素的吸收,同時影響寶寶的味覺,所以最好不要給嬰幼兒添加。蔬菜中的草酸易影響鐵的吸收,因此,吃葉菜時,先用開水焯一下,去掉大部分草酸。
Ⅲ 六至十二歲兒童六大營養素各需要多少
⑴水: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條件,小兒處於生長發育時期,新陳代謝旺盛,熱量需要多,但腎臟濃縮功能差,因此所需水分相對地較多。攝入蛋白質和無機鹽多者,水的需要量增加,牛乳中含蛋白質及鹽類較多,嬰兒需水100~150ml/kg/d,3~7歲~110ml,10歲~85ml,14歲時約40~60ml.嬰幼兒每日入量少於60ml/kg,即可發生脫水症狀。
⑵蛋白質:由於小兒生長發育需要正氮平衡,故蛋白質按體重計算需要量比成人高。嬰兒飲食中蛋白質含量約占總熱量的15%,母乳喂養每日需蛋白質2g/kg.
⑶脂肪:是供給能量的重要物質,主要來源於乳類、肉類、植物油。嬰幼兒飲食中脂肪供給占總熱量的35%,每日約需4~6g/kg,6歲以上約為每日~3g/kg.
⑷糖類:是供給熱量的主要來源,其供熱量約占總熱量的50%,嬰兒每日約需10~12g/kg,兒童每日約需8~12g/kg.食物中糖類過多發酵過盛刺激腸蠕動可引起腹瀉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⑸維生素:是維持正常生長及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營養素,與酶關系密切,是構成許多輔酶的成份。維生素種類很多,水溶性包括維生素B1、B2、B6、C等,在烹飪過程中易損失,體內不能貯存。脂溶性包括維生素A、D、E、K,吸收後可在體內貯存,過量則易蓄積中毒。造成維生素缺乏的原因除膳食攝入不足外,還可因消化吸收障礙、分解破壞增強、生理需要量增加以及腸道細菌合成障礙引起。其中,維生素A、B1、B2、C、D、B12、葉酸等容易發生膳食中含量不足。
⑹元素:離子化元素如鈣、磷是正常凝血和神經肌肉功能所必需。由於它們是骨骼的重要組成部分,故又稱大元素。必需微量元素具有明顯營養作用及生理功能,例如銅、鐵、鋅、錳、硒、碘、鉻等。缺乏後產生特徵性生化紊亂、病理改變及疾病。兒童易因微量元素代謝不平衡引起疾病。例如腸病性肢端皮炎是遺傳性缺鋅病,鋼發綜合征是遺傳性缺銅症,缺碘引起克汀病,缺硒引起克山病,缺鐵引起貧血。
Ⅳ 12歲兒童早中晚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分別是多少克啊
青少年各種營養素的推薦攝入量
青少年各種營養
蛋白質、脂肪、碳水化物、礦物質、維生素是人體必需的五大營養素,缺一不可,那麼,是不是供給越多越好呢?不是的,營養素供給過多過少都不好,那麼,每天應該吃多少呢?營養學家經過調查、研究,對各種營養素的攝入量作了規定(見下表)。可做為個體每日攝入該營養素的目標值。
營養素的推薦攝入量(每日)
類 別
11 ~13歲
14 ~17歲
能量
男
兆焦
10.04
12.13
千卡
2400
2900
女
兆焦
9.20
10.04
千卡
2200
2400
蛋白質(克)
男
75
85
女
75
80
脂肪能量占總能量的比(%)
25~30
25~30
鈣(毫克)
1000
1000
鐵(毫克)
男
16
20
女
18
25
鋅(毫克)
男
18
19
女
15
15
硒(微克)
45
50
碘(微克)
120
150
視黃醇當量(微克)
男
700
800
女
700
700
維生素D(微克)
5
5
維生素B1(毫克)
男
1.2
1.5
女
1.2
1.2
維生素B2(毫克)
男
1.2
1.5
女
1.2
1.2
煙酸(毫克)
男
12
15
女
12
12
維生素C(毫克)
90
100
註:本表選摘自《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 中國營養學會編著. 中國輕工業出版2000.10.出版,能量單位的換算關系如下:1千卡(kcal)=4.184千焦(kJ),1兆焦(MJ)=1000千焦(kJ)
走進平衡膳食寶塔
我們身體所必需的六大營養素均來自食物,而不同的食物所含的營養素各不相同,為了讓大家能夠適當地選擇食物,並合理搭配,從而獲得均衡的營養,我國的營養學家把各種各樣的食物分成了五類,並設計了一個平衡膳食寶塔。
平衡膳食寶塔共分五層,包含我們每天應吃的主要食物種類。寶塔各層位置和面積不同,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應出各類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應占的比重。
第一層(底層):谷類。包括米、面、雜糧。主要提供碳水化物、蛋白質、膳食纖維及B族維生素。它們是膳食中能量的主要來源,多種谷類摻著吃比單吃一種好。每人每天要吃350~500克。
第二層:蔬菜和水果。主要提供膳食纖維、礦物質、維生素和胡蘿卜素。蔬菜和水果各有特點,不能完全相互替代,不可只吃水果不吃蔬菜。一般來說紅、綠、黃色較深的蔬菜和深黃色水果含營養素比較豐富,所以應多選用深色蔬菜和水果。每天應吃蔬菜400~500克,水果100~200克。
第三層:魚、蝦、肉、蛋(肉類包括畜肉、禽肉及內臟)類。主要提供優質蛋白質,脂肪、礦物質、維生素A和B族維生素。它們彼此間營養素含量有所區別。每天應吃150~200克。
第四層:奶類和豆類食物。奶類主要包括鮮牛奶、奶粉等。除含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維生素外,含鈣量較高,且利用率也高,是天然鈣質的極好來源。豆類含豐富的優質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鈣及維生素B1、B2等。每天應飲鮮奶250~500克,吃豆類及豆製品50~100克。
第五層(塔尖):油脂類。包括植不物油等。主要提供能量。植物油還可提供維生素E和必需脂肪酸。每天不超過25克。
少年朋友請注意:
1、在食物寶塔上,你看到了每日所需的五類食物。它們不能互相替代,要使身體健康,每一類食物你都需要。
2、在寶塔同一層中的各種食物所含營養成分大體相近,在膳食中應經常互相替換,以使膳食豐富多彩。而且吃的品種越多,攝入的營養素越全面。
3、日常生活中,不一定每天每種食物都照著"寶塔"推薦量吃。如不一定每天吃50克魚,可改成每周吃2~3次魚,每次150~200克,重要的是每日膳食要包括寶塔中的各類食物,經常遵循寶塔各層各類食物的大體比例。
中學生營養配餐舉例
餐次
飯菜名
原料及生重
早餐
菜肉包子
麵粉100克 瘦豬肉25克 小白菜100克 蔥、姜、味精、鹽適量
甜牛奶
牛奶250克 白糖10克
課間餐
麵包、豆奶
麵粉25克 豆奶150克
午餐
胡蘿卜乾子炒肉
胡蘿卜50克 乾子80克 瘦豬肉25克 植物油5克 味精、鹽適量
番茄炒雞蛋
番茄150克 雞蛋50克 植物油5克 味精、鹽適量
大米飯
大米150克
晚餐
紅燒鯽魚
鯽魚50克 植物油5克 姜、蔥、白糖、醬油、鹽、醋適量
炒紅菜苔
紅菜苔150克 植物油5克 味精、鹽適量
蝦皮菠菜湯
蝦皮10克 菠菜50克 香油5克 味精、鹽適量
大米飯
大米125克
其它
水果
梨100克
該配餐中包括糧谷類食品400克,蔬菜類500克,水果100克,蛋類50克,畜禽肉類50克,魚蝦類60克,奶類400克,豆類80克,植物油25克,符合食物多樣化,各類食物合理搭配的原則。
該配餐所提供的營養素如下:
蛋白質 95.9克
脂肪 52.6克
碳水化物 366.5克
熱量 2319.1千卡
維生素A 269.9微克
胡蘿卜素 4.6毫克
視黃醇當量 1037.4微克
維生素B1 1.4毫克
維生素B2 1.3毫克
維生素C 191.0毫克
維生素E 35.6毫克
鈣 960.0毫克
鐵 28.2毫克
鋅 15.2毫克
素的推薦攝入量
看這個網址
Ⅳ 12歲兒童每天的營養攝入量1
因為正好是長身體的時候,可能需求量比較多。
熱量:男孩2600千卡,女孩2360千卡。
蛋白質:不管性別,都是70克。
脂肪:不管性別,都是25克(其中一半來自植物油)
鈣:男孩0.5克,女孩0.7克
鐵:男孩16毫克,女孩18毫克
鋅:男孩18毫克,女孩15毫克
維生素D:不管性別,都是5微克
維生素B1:不管性別,都是1.2毫克
維生素B2:同上。
Ⅵ 一天三頓都吃含鐵的食物好嗎
沒什麼好不好的,要看你攝入的總量超不超標,不超就好,超就不好。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供鐵(鐵食品)量為成年男子5~9毫克;成年女子14~28毫克。中國營養學會推薦嬰兒至9歲兒童每天需鐵10毫克,10至12歲兒童(兒童食品)需鐵12毫克、13至18歲的少年男性(男性食品)需鐵15毫克,少年(少年食品)女性20毫克,18歲以上每天12毫克,但成年女性(女性食品)為18毫克。乳母、孕婦(孕婦食品)為28毫克。
Ⅶ 不到1歲寶寶每天應該補充鐵多少毫克
6-12月大的嬰兒每天需要11毫克的鐵質,所以一歲前的寶寶除了吃母乳之外還要增加一些加強鐵質的米糊或奶粉等補充。
1-12歲的兒童每天需要攝取7-10毫克的鐵質。
Ⅷ 鐵的營養學中的鐵
鐵是人體含量的必需微量元素,人體內鐵的總量約4~5克,是血紅蛋白的重要部分,人全身都需要它,這種礦物質可以存在於向肌肉供給氧氣的紅細胞中,還是許多酶和免疫系統化合物的成分,人體從食物中攝取所需的大部分鐵,並小心控制著鐵含量。
鐵對人體的功能表現在許多方面,鐵參與氧的運輸和儲存。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是運輸氧氣的載體;鐵是血紅蛋白的組成成分,與氧結合,運輸到身體的每一個部分,供人們呼吸氧化,以提供能量(能量食品),消化(消化食品)食物,獲得營養;人體內的肌紅蛋白存在於肌肉之中,含有亞鐵血紅素,也結合著氧,是肌肉中的「氧庫」。當運動(運動食品)時肌紅蛋白中的氧釋放出來,隨時供應肌肉活動所需的氧。心、肝、腎這些具有高度生理活動能力和生化功能的細胞線粒體內,儲存的鐵特別多,線粒體是細胞的「能量工廠」,鐵直接參與能量的釋放。
鐵還可以促進發育;增加對疾病的抵抗力;調節組織呼吸,防止疲勞;構成血紅素,預防和治療因缺鐵而引起的貧血;使皮膚恢復良好的血色。 成人體內鐵的總量約為4~5g,其中72%以血紅蛋白、3%以肌紅蛋白、0.2%以其他化合物形式存在;其餘則為儲備鐵,以鐵蛋白的形式儲存於肝臟、脾臟和骨髓的網狀內皮系統中,約占總鐵量的25%。
食物中的鐵主要以Fe(OH)₃絡合物的形式存在,在胃酸作用下,還原成亞鐵離子,再與腸內容物中的維生素C、某些糖及氨基酸形成絡合物,在十二指腸及空腸吸收。
鐵在體內代謝中可反復被身體利用。一般情況下,除腸道分泌和皮膚、消化道及尿道上皮脫落可損失一定數量外,幾乎不存在其它途徑損失。
膳食中存在的磷酸鹽、碳酸鹽、植酸、草酸、鞣酸等可與非血紅素鐵形成不溶性的鐵鹽而阻止鐵的吸收。胃酸分泌減少也影響鐵的吸收。
鐵的平衡 鐵的平衡是指一種穩定的狀態,即從膳食中吸收的鐵既可能補充機體實際丟失的鐵又可滿足機體生長(和懷孕)的需要。鐵的平衡依賴於鐵吸收、鐵轉運和鐵儲存的共同協調。
機體有三種獨特機制以保持鐵的平衡及預防體內的缺乏和過分蓄積。
⑴反復利用紅細胞分解代謝中的鐵。鐵在體內生物半衰期在成年男子為5.9年,成年女子(絕經期前)為3.8年。
⑵根據體內鐵營養狀態調節腸道內鐵的吸收。
⑶增加獨特的儲存蛋白——鐵蛋白可儲存或釋放以滿足額外鐵的需要,如在孕期後1/3。
機體內穩態機制在多方面協調鐵的需要、利用和儲存以保持這種平衡。體內基本鐵丟失有一半是胃腸道中脫落細胞和血的丟失,血紅蛋白的水平可在某種程度上影響這種基本丟失。同樣血紅蛋白水平也可影響經月經丟失的鐵量。血紅蛋白下降並發展為缺鐵性貧血時可有效減少體內基本丟失及月經鐵丟失。當體內嚴重貧血或鐵過多時也減少或增加皮膚鐵的丟失。腸道中鐵的吸收主要取決於體內鐵營養狀態和膳食的特性(鐵的含量、形式及生物利用)。從調節機制上在體內大多數細胞中,調節是在轉錄後的水平上,經鐵調節蛋白(1RP8)和轉鐵蛋白受體及鐵蛋白H和I鏈的mRNA-3』或5』端utr中的鐵響應元件IREs來調節鐵的轉運和儲存。紅細胞鐵需要量高,其調節也是在轉錄水平上,在調節上可優先於其他細胞的轉錄後調節。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供鐵(鐵食品)量為成年男子5~9毫克;成年女子14~28毫克。中國營養學會推薦嬰兒至9歲兒童每天需鐵10毫克,10至12歲兒童(兒童食品)需鐵12毫克、13至18歲的少年男性(男性食品)需鐵15毫克,少年(少年食品)女性20毫克,18歲以上每天12毫克,但成年女性(女性食品)為18毫克。乳母、孕婦(孕婦食品)為28毫克。
建議日攝取量:
成人攝取量是 10 ~ 15mg ;妊娠期婦女需要 30mg 。
1 個月內,女性所流失的鐵大約為男性(男性食品)的兩倍;吸收鐵時需要銅、鈷、錳、維生素C。
補充周期:建議每日補充。 年齡普通人每日攝入量孕婦每日攝入量0~0.5歲0.3mg早期15mg中期 25mg後期 35mg乳期 25mg0.5歲~1歲10mg1歲~4歲12mg4歲~7歲12mg7歲~11歲12mg11歲~14歲男 16mg ;女 18mg14歲~18歲男 20mg ;女 25mg18歲~50歲男 15mg ;女 20mg50歲15mg 1、鐵是血紅蛋白的重要部分,而血紅蛋白功能是向細胞輸送氧氣,並將二氧化碳帶出細胞。血紅蛋白中4個血紅素和4個球蛋白鏈接的結構提供一種有效機制,即能與氧結合而不被氧化,在從肺輸送氧到組織的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
2、肌紅蛋白是由一個血紅素和一個球蛋白鏈組成,僅存在於肌肉組織內,基本功能是在肌肉中轉運和儲存氧
3、細胞色素是一系列血紅素的化合物,通過其在線粒體中的電子傳導作用,對呼吸和能量代謝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如細胞a、b和c是通過氧化磷酸化作用產生能量所必需的。
4、其它含鐵酶中鐵可以是非血素鐵,台參與能量代謝的NAP脫氫酶和琥珀脫氫酶,也有含血紅素鐵的對氧代謝副產物分子起反應的氫過氧化物酶,還有多氧酶(參與三羥酸循環),磷酸烯醇丙酮酸羥激酶(糖產生通路限速酶),核苷酸還原酶(DNA合成所需的酶)。
5、鐵元素催化促進β-胡蘿卜素轉化為維生素A、嘌呤與膠原的合成,抗體的產生,脂類從血液中轉運以及葯物在肝臟的解毒等。鐵與免疫的關系也比較密切,有研究表明,鐵可以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增加中性白細胞和吞噬細胞的吞噬功能,同時也可使機體的抗感染能力增強。阿膠是中國傳統的補血配方,乳酸亞鐵是很好的二價補鐵制劑,市場上很多補血產品將它們單獨作為配方來用 。
鐵元素是血紅素載氧的關鍵
人體會因為營養不均、外傷、女性的生理周期,而導致缺鐵的現象。根據統計數據顯示,華人女性缺鐵的比例超過60%,素食女性更高達70%以上。
女性由於每個月的生理周期,導致大量血鐵質的流失,因此女性對於鐵質的需求度,遠比男性高,由於華人使用紅肉的機會遠比西方人少,因此由天然食物獲得的鐵質也相對比西方人低。
鐵質大多存在人體的肝臟、脾臟、骨髓及紅血球中,因為他的主要功能是帶氧,因此嬰幼兒及孕婦對於鐵質的需求量也會特別高,兒童及幼兒的鐵攝取量不足,還可能影響腦補發育,因此孕婦、兒童及授乳期母親,應特別留意鐵質的攝取量。 1、貧血:嚴重時可增加兒童和母親死亡率,使機體工作能力明顯下降。
2、行為和智力方面:鐵缺乏可引起心理活動和智力發育的損害及行為改變。鐵缺乏(尚未出現貧血時的缺乏)還可損害兒童的認知能力,而且在以後補充鐵後也難以恢復。動物試驗表明,短時期缺乏可使幼小動物腦中鐵含量下降。以後補充鐵可糾正身體內鐵儲存,但對腦中鐵沒有作用。長期鐵缺乏會明顯影響身體耐力。Finch等進行動物實驗表明,鐵缺乏對動物跑的能力的損害與血紅蛋白的水平無關,而是因為鐵缺乏肌肉中氧化代謝受損所至 。
免疫力和抗感染能力方面,人及動物實驗皆記實缺鐵的一項特點是抗感染能力降低。
1、體溫調節方面,缺鐵性貧血的另一特點是在寒冷環境中保持體溫的能力受損。
2、鉛中毒方面,動物和人體實驗證明缺鐵會增加鉛的吸收。
3、有的妊娠後果,汗多滸病學研究表明妊娠早期貧血為早產、低出生體重兒及胎兒死亡有關。
4、鐵缺乏症症狀包括皮膚蒼白,舌部發痛,疲勞或無力,食慾不振以及惡心。
鐵缺乏對免疫系統的影響:
1.抵抗病原微生物入侵的能力減弱。
2.降低免疫細胞從靜止---臨戰的反應速度。
3.使抗氧化生化酶活性降低。
4.抗體的生產停止或以很慢的速度進行。
5.缺鐵性貧血,細胞供氧不足。其結果是整天無精打采,疲勞而倦怠,比較容易被感染。
血液里流動的太多的自由鐵不僅無助於抵抗能力,不能保護人的肌體,反而會被細菌吞噬,成為細菌的美食,並且細菌會因此而大量地繁殖。這就是為什麼必須加倍小心給孩子補充鐵質的原因。
主婦綜合征:國外有人做過調查,發現在25~50歲育齡婦女中,有40%~60%可有全身乏力,無精打采,早上不想起床而晚上又輾轉難眠,情緒易波動、郁悶不樂,常突然不能自禁的流淚哭泣、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究其原因系缺鐵,但常常化驗無明顯貧血,僅血清鐵偏低。因多發生於家庭主婦,所以稱之為「主婦綜合征」。補充鐵劑後,上述症狀可顯著改善。
婦女冷感症:缺鐵的婦女體溫較正常婦女高13%,鞏膜發藍,因為鐵是合成膠原的一個重要輔助因子,所以當體內缺鐵後,阻斷了膠原的合成,而使膠原纖維構成的鞏膜變成十分薄弱,其下部的色素膜就會顯出藍色,因此,我們看到的白眼球偏藍色,也是缺鐵的表現。
異食癖:缺鐵還可以引起異食癖,即對正常飲食不感興趣,卻對粉筆、漿糊、泥土、石灰、布、紙、蠟燭等異物有癖好,吃得津津有味。現研究發現,異食癖者缺鐵、缺鋅明顯,補充鐵、鋅後可迅速好轉。缺鐵引起的異食癖形式多樣,最為多見的是嗜食冰,大冷天也喜食冰塊。
其他:有研究發現嬰兒缺鐵時常常不愛笑精神萎靡不振、平時不合群、不愛活動、愛哭鬧而且智商也顯著低於正常兒。
缺鐵性貧血不只是表現為貧血(血紅蛋白低於正常),而且是屬於全身性的營養缺乏病。由於體內缺鐵程度及病情發展早晚不同,故貧血的臨床表現也有所不同。初期,患者無明顯的自覺症狀,只是化驗血液時表現為血紅蛋白低於正常值。隨著病情的進一步發展,出現不同程度的缺氧症狀。輕度貧血患者自覺經常頭暈耳鳴、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最易被人發現的是由於皮膚黏膜缺鐵性貧血而引起的面色、眼瞼和指(趾)甲蒼白,還有兒童身高和體重增長緩慢。病情進一步發展還可出現心跳加快、經常自覺心慌。肌肉缺氧常表現出全身乏力,容易疲倦。消化(消化食品)道缺氧可出現食慾不振、腹脹腹瀉,甚至惡心嘔吐。嚴重貧血時可出現心臟擴大、心電圖異常,甚至心力衰竭等貧血性心臟病的表現,有的還出現精神失常或意識不清等。此外,約有15%~30%的病例表現有神經痛、感覺異常;兒童可出現偏食、異食癖(喜食土塊、煤渣等)、反應遲鈍、智力下降、學習成績、易怒不安、易發生感染等。缺鐵性貧血的嬰兒可有腸道出血症。近年醫學研究發現,老年(老年食品)性耳聾與缺鐵有關。
青春期女性(女性食品)慢性萎黃病主要是由於體內鐵缺乏而引起的,其特點是小細胞低色素貧血,也屬於缺鐵性貧血。少女或青春期女性發生本病的主要原因是身體需要的鐵量增加、月經來潮丟失的鐵過多或胃酸缺乏導致鐵攝入不足。
患者由於鐵缺乏,使體內含鐵酶活性降低,因而造成許多組織細胞代謝紊亂。臨床症狀和貧血程度與發病緩急有關,輕者除面色萎黃之外可無任何自覺不適。嚴重貧血者,還可有舌炎、舌黏膜萎縮、舌頭平滑、充血並有灼熱感。有時還發生食道異物感、緊縮感或吞咽困難等自覺症狀。
缺鐵還可引起吞咽困難綜合征,臨床上表現為低色素貧血、吞咽困難、口角炎、舌頭有異常感覺、指甲呈匙形等。本病女性佔90%左右,小兒少見。吞咽困難者,經食管鏡或X射線檢查可無異常發現,偶有食管黏膜贅片形成。
通過各種途徑進入體內的鐵量的增加,可使鐵在人體內貯存過多,因而可引致鐵在體內潛在的有害作用,體內鐵的貯存過多與多種疾病如心臟和肝臟疾病、糖尿病、某些腫瘤有關。
肝臟是鐵儲存的主要部位,鐵過量也常累及肝臟,成為鐵過多誘導的損傷的主要靶器官。肝鐵過載導致:1、肝纖維化甚至肝硬化;2、肝細胞瘤。
鐵過量與心臟疾病關系的探討,已見諸多報道。許多作者認為,鐵通過催化自由基的生成、促進脂蛋白的脂質和蛋白質部分的過氧化反應、形成氧化LDL等作用,參與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
鐵過多誘導的脂質過氧化反應的增強,導致機體氧化和抗氧化系統失衡,直接損傷DNA,誘發突變,與肝、結腸、直腸、肺、食管、膀胱等多種器官的腫瘤有關。 鐵(鐵食品)雖然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微量元素食品),鐵本身也不具有毒性,但當攝入過量或誤服過量的鐵制劑時也可能導致鐵中毒。
急性鐵中毒多發生在兒童。當兒童過量口服外層包有彩色艷麗糖衣片的固體鐵劑或液體鐵劑製成的糖漿後,1小時左右就可出現急性中毒症狀,上腹部不適、腹痛、惡心嘔吐、腹瀉黑便,甚至面部發紫、昏睡或煩躁,急性腸壞死或穿孔,最嚴重者可出現休克而導致死亡。由此可見,有必要提醒家長注意,需要給兒童(兒童食品)補鐵、服用鐵制劑時,一定要按醫囑嚴格掌握劑量,切不可濫服,以防中毒。
慢性鐵中毒多發生在45歲以上的中老年(老年食品)人中,男性(男性食品)居多。由於長期服用鐵制劑或從食物中攝鐵過多,使體內鐵量超過正常的10~20倍,就可能出現慢性中毒症狀:肝、脾有大量鐵沉著,可表現為肝硬化、骨質疏鬆、軟骨鈣(鈣食品)化、皮膚呈棕黑色或灰暗、胰島素分泌減少而導致糖尿病(糖尿病食品)。對青少年(少年食品)還可使生殖器官的發育受到影響。據報道,鐵中毒還可誘發癲癇病(羊角瘋)。
對鐵中毒的治療,醫生要對症處置,患者要按醫囑治療。預防鐵中毒,一是在服用硫酸亞鐵等鐵劑治療貧血時,務必防止過量,並嚴防兒童誤服,最好是服用現代科技的新產品卟啉鐵類補劑,不但吸收率高,而且不易產生副作用;二是不要長時間將酸性食物存放在鐵容器內,也不能用鐵鍋煮山楂等酸性食物,以免在酸性條件下鐵大量溶入食物。 嬰幼兒要及時添加輔食;4~5個月添加蛋黃、魚泥、禽血等;7個月起添加肝泥、肉末、血類、紅棗泥等食物;另外,早產兒從2個月起、足月兒從4個月起可在醫生指導下補充鐵劑,以加強預防。
日常生活避免鐵流失;
忌過量飲茶及咖啡:因為茶葉中的鞣酸和咖啡中的多酚類物質可以與鐵形成難以溶解的鹽類,抑制鐵質吸收。因此,女性飲用咖啡和茶應該適可而止,一天1~2杯足矣。
用鐵鍋炒菜易於鐵的吸收。少用鋁鍋,因為鋁能阻止鐵的吸收;
及時服用補鐵制劑,秉著安全高效的原則;
市場上常見的口服補鐵制劑多為富馬酸亞鐵、硫酸亞鐵、乳酸亞鐵等。而前兩者對腸胃的刺激要遠遠大於乳酸亞鐵。有腸胃疾病的患者不建議服用富馬酸亞鐵和硫酸亞鐵。
選擇好了補鐵制劑,在服用過程中還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要飯後服用補鐵制劑。
忌牛奶與鐵劑同時服用。
多吃蔬菜和水果:蔬菜水果中富含維生素C、檸檬酸及蘋果酸,這類有機酸可與鐵形成絡合物,從而增加鐵在腸道內的溶解度,有利於鐵的吸收。
多食用含鐵豐富的食物;
如:蛋黃、海帶、紫菜、木耳、豬肝、桂圓、豬血等。
最新研究發現,即便在那些血色素正常的女性當中,鐵也有抗疲勞的效果。膳食中補充鐵之後,她們的體能、情緒和注意力集中程度都有所改善。
鐵強化醬油
我國是鐵缺乏和缺鐵性貧血較為嚴重的國家之一,第四次《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現狀調查報告》顯示,我國居民貧血率平均為20.1%,2歲以內幼兒、60歲以上老人及育齡婦女的貧血率分別為31.1%、29.1%和19.9%。
不少人對鐵強化醬油的安全性提出質疑,陳君石解釋說,鐵強化醬油可以放心長期食用。中國營養學會在《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推薦的鐵食用量是每天不少於15~20毫克,按照目前我國鐵強化醬油的強化量和平均醬油使用量計算,如果每人每天食用10~15毫升鐵強化醬油,可以補進3~4毫克鐵,僅是人體每日鐵需要量的30%~40%。「並且,人體本身對過多的鐵具有一定的排泄作用。」陳君石肯定地說,「鐵強化醬油人人都可以吃,成年男子也不要害怕,一輩子吃下去也不會有問題。」
鐵強化醬油是什麼?鐵缺乏被認為是全球三大「隱性飢餓」(微量營養元素缺乏)之首,全球約有1/5人患缺鐵性貧血。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調查顯示,中國兒童貧血率在25%左右,婦女貧血率在20%左右,孕婦貧血率高達35%,成年男子貧血率則在10%左右。令人擔憂的是,缺鐵性貧血已經是鐵缺乏嚴重時的臨床表現,人群中鐵缺乏的人數還要遠遠高於這一比例。
鐵缺乏及其貧血除了在嚴重的情況下一般沒有明顯的症狀,不僅在臨床上,甚至有些患者本人也都沒有對它的後果給予足夠的重視。鐵缺乏及貧血嚴重影響兒童的體格、智力發育及其成年後從事體力和腦力勞動的能力,對育齡婦女則不僅危害其自身健康,更可能波及下一代健康。 既然缺鐵會帶來如此嚴重的危害,那應該怎樣補充人體對鐵的需求呢?如何在中國推廣補鐵措施,實現全面性的補鐵呢?
官方否認食用鐵強化醬油致癌 新快報訊 據《京華時報》報道,針對一些媒體報道和轉載的關於「鐵強化醬油可以干擾其他微量元素吸收利用,同時造成兒童低身高,甚至導致癌症」的說法,前天,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食物強化辦公室發布說明稱,充分的科學證據證明在醬油中添加的少量NaFeEDTA(乙二胺四乙酸鐵鈉)不致癌,且不會降低人體內其他微量元素的吸收,而且還會促進鋅等微量元素的吸收。
鐵在食物中的來源
鐵(鐵食品)的豐富來源有牛腎、魚子醬、雞內臟、可可粉、魚粉、肝臟、土豆、精白米、黃豆粉、麥糠、麥胚和小麥黃豆混合粉。
良好來源有牛肉、紅糖、蛤肉、乾果、蛋黃、豬和羊腎臟。
良好來源:瘦肉、紅糖、蛋黃、豬腎、羊腎、乾果(杏干、葡萄乾),啤酒酵母菌、海草、赤糖糊及麥。
一般來源:魚、穀物、菠菜、扁豆、豌豆、芥菜葉、蠶豆、瓜子(南瓜、西葫蘆等種子)
微量來源:奶製品、蔬菜各水果
此外用鑄鐵鍋煮番茄或其它酸性食物,也可增添鐵質,鍋會把有益於健康的鐵深入食物內。
看似很多食物中含有鐵,但中國仍有很多人嚴重缺乏鐵,主要集中在婦女、兒童和老人,每日科學補鐵,必不可少。
促進吸收的元素 維生素C
維生素C是一種還原劑,它除了具有抗氧化功能外,還能將三價鐵還原為二價鐵,二價鐵更容易被人體所吸收利用。同時,維生素C還會與鐵絡合成不穩定的抗壞血酸亞鐵,並能使鐵從其他結合物中釋放出來,從而促進非鐵血紅蛋白鐵的吸收和增加機體對疾病的抵抗力。
我們將常見食物的維生素C含量列入了表中,你可以根據其中提供的數據來安排自己的膳食。 維生素A
維生素A除可增加人體的抵抗力之外,還具有改善機體對鐵的吸收和轉運等功能。 B族維生素
維生素B2 可促進鐵從腸道的吸收,維生素B6 則可提高骨髓對鐵的利用率。除此之外,B族維生素還可促進我們的食慾。但應注意的是,葉酸和維生素B12對於缺鐵性貧血治療的幫助不大。 銅
銅可促進鐵的吸收,缺銅時,小腸吸收的鐵減少,血紅蛋白的合成也減少,這將直接導致人體發生缺鐵性貧血。 動物性食物
魚、肉、禽類食物中的「肉類因子」均有利於鐵的吸收,也就是說肉類食物的補鐵效果比植物類食物好。 食物中的鐵有兩種形式:
非血紅素鐵:主要以三價鐵與蛋白質和有機酸結合成絡合物。這種形式的鐵必須與有機部分分開,並還原成二價鐵後才能被吸收。如果膳食中有較多的植酸或磷酸,將與鐵形成不溶性鐵鹽,而影響被吸收。抗壞血酸、半胱氨酸能將三價鐵還原成二價鐵,有利於鐵的吸收。
鐵(Fe)是體內血紅蛋白,肌紅蛋白和許多酶的成分。血紅素鐵,主要存在於動物性產品中,比非血紅素鐵吸收好得多,非血紅素鐵在平均飲食中占鐵的85%以上。但是,當它與動物性蛋白質和維生素一起攝入時可提高非血紅素鐵的吸收。
鐵需要量,鐵代謝和缺鐵性貧血在第127節紅細胞生成缺乏引起的貧血中討論。鐵過負性疾病在第127節討論。
缺乏:缺鐵能引起貧血是世界上最為常見的營養缺乏症。某些嬰兒,青春期少女和妊娠婦女因鐵攝入量不足引起缺鐵性貧血。任何人失血可產生缺鐵。所有缺鐵的人需要鐵補充。
中毒:過量的鐵是有毒的,可引起嘔吐,腹瀉和腸損害。當一個人給以鐵治療過量或時間太長,或反復接受輸血,或有慢性酒精中毒,鐵即可在體內蓄積。鐵過負疾病(血色素沉著症)是一種可能致命但能治療的遺傳性疾病,該病吸收鐵太多;它波及100萬美國人。
謠言:菠菜里的鐵含量很高
以前,人們都認為菠菜里的鐵含量很高,其實不是這樣。
有一個科學家,他在研究時發現,菠菜的含鐵量竟然比所記錄的數值小了很多。於是,他做了許多次試驗,依然是這個結果,他就發表了一篇文章。這篇文章轟動了整個社會,其他科學家們紛紛進行試驗,發現也是這個結果。
原來,以前牧師在抄寫結果時,點錯了一個小數點。 鐵是人體的造血元素,而女性又多一個排鐵渠道――月經,故補鐵
量應大於男性。鐵每日攝入量為15毫克,可保持面色紅潤。含鐵最豐富、也最好吸收的是豬肝、豬血、鴨血,豆製品、芝麻、蘑菇、木耳、海帶、紫菜、桂圓等也含有較多的鐵。另外,食用加鐵的強化醬油也有很好的補鐵效果。 鐵是光合作用、生物固氮和呼吸作用中的細胞色素和非血紅素鐵蛋白的組成。鐵在這些代謝方面的氧化還原過程中都起著電子傳遞作用。由於葉綠體的某些葉綠素-蛋白復合體合成需要鐵,所以缺鐵時會出現葉片葉脈間缺綠。與缺鎂症狀相反,缺鐵發生於嫩葉,因鐵不易從老葉轉移出來,缺鐵過甚或過久時,葉脈也缺綠,全葉白化,華北果樹的「黃葉病」就是植株缺鐵所致。
Ⅸ 人一天補充多少鐵元素
中國營養學會推薦成年男子每天需要鐵元素5-9毫克,成年女子每天需要鐵元素14-28毫克,嬰兒至9歲兒童每天需微量元素鐵10毫克,10至12歲兒童每天需要鐵元素12毫克。
成人體內約有4—5克鐵,其中72%以血紅蛋白、3%以肌紅蛋白形式存在,其餘為儲備鐵。儲備鐵約佔25%,主要以鐵蛋白的形式儲存在肝、脾和骨髓中。1個月內,女性所流失的鐵大約為男性的兩倍。
Ⅹ 兒童(12歲)一天吃多少食物才能滿足活動的
兒童期生長發育旺盛,活潑好動,肌肉系統發育特別快,故對熱能、蛋白質的需要量很高,兒童生長發育是快慢交替的,一般2歲以後,保持相對平穩,每年身高增長4~5厘米,體重增加1.5~2.0公斤。當女孩到10歲,男孩到12歲時起,生長發育突然增快,身高年增長率為3%~5%,體重年增長率為10%~14%,年增值4~5公斤,個別達8~10公斤。約3年之後,生長速度又減慢。因此學齡兒童的後期正是處於生長發育的高峰期,故對各種營養素的需要量大大增加。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各系統發育是不平衡的,但統一協調。如出生時腦重為成人腦重的25%,6周歲時已達1200克,為成人腦重的90%,之後雖僅增加10%,但腦細胞的結構和功能卻進入復雜化的成熟過程。生殖系統在10歲前,幾乎沒有發展,而10歲後即開始迅速發育。因此各系統的生長發育是互相影響,互相適應的。任何一種因素作用於機體,都可影響到多個系統,如適當進行體育鍛煉,不但促進肌肉和骨骼系統的發育,也促進呼吸、心血管和神經系統的發育。而生長發育的物質基礎就是各種營養素。質量優良、數量充足的營養素是兒童身心發育的基本保證。 (1)熱能: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對4~12歲兒童的熱能供給標准為1830~2 470千卡,若按體重計算,每日每公斤體重熱能供給量為4~6歲91千卡;7~9歲78千卡;10~12歲66千卡。即隨年齡的增加,其單們體重的需熱能相對地要減少。我國營養學會建議兒童熱能供給量為:7~10歲1 800~2 100千卡,10~13歲2300千卡。 (2)蛋白質:蛋白質是機體組織細胞的基本成分,其需要量與食物蛋白質的氨基酸組成有密切關系。學齡兒童正處於生長發育旺盛時期,所需要蛋白質最多,對各種氨基酸的需要量按單位體重計算較成人高,如成人的必需氨基酸為100,則10~12歲的兒童纈氨酸為330,亮氨酸320,異亮氨酸300,蘇氨酸500,苯丙氨酸加酪氨酸200,色氨酸120,蛋氨酸加胱氨酸200,賴氨酸500。可見兒童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不少是成人的數倍。其中賴氨酸對生長發育有直接作用。日本用強化賴氨酸麵包作試驗,一年之後,吃強化賴氨酸麵包的實驗組比不吃的對照組平均身高要高5.7厘米。國內武漢、廣西等地試用這種麵包,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供給適量必需氨基酸的同時,還必須供給足夠的非必需氨基酸以合成蛋白質。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按蛋白質質量,即氨基酸評分或化學分來確定蛋白質的需要量。質量較高的蛋白如動物性蛋白和大豆蛋白,其每日需要則相對較少。4~12歲兒童每日每公斤體重所需蛋白質為0.84~1.01克。蛋白質的供應量可因蛋白質營養價值不同而有差異,如蛋白質凈利用率為60%時,4~6歲為34克;7~9歲為41克,若蛋白質凈利用率為80%,則4~6歲蛋白質需要量為26克,7~9歲為31克。蛋白質的需要量與熱能攝入量有密切關系。熱能供給必須滿足兒童需要,否則膳食中的蛋白質便不能發揮其特殊的生理功能。所以蛋白質供給量常占熱能供給量的一定比例,我國3~12兒童的蛋白質供給量占熱能的12%~14%,即5~6歲時為50克~55克,7~10歲為60克~70克,10~12歲為70克~75克,普遍高於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 (3)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生長發育期的兒童合成蛋白質和骨骼生長都需要大量的礦物質,如鈣、磷對骨骼和牙齒的發育及鈣化是必需的。另外,鐵、碘、鋅、銅、鉻、氟等微量元素也與生長發育有極大的關系,如缺鐵可以引起營養不良性貧血,應特別引起注意。 ①鈣和磷。中國營養學會建議,兒童鈣供給量6~10歲為每天800毫克,10~12歲1000毫克。我國膳食中奶類較少,鈣質主要來源於蔬菜和豆製品,由於蔬菜中的植酸、草酸、纖維素,果膠等對鈣吸收有一定的影響,因此供給量要略微提高些。我國膳食中磷的含量一般不致缺乏。骨粉、魚粉是理想的鈣和磷的來源,不僅比例合適,而且容易吸收利用。如有佝僂病的症狀應及時治療,必要時給予鈣和維生素D制劑。 ②鐵。學齡兒童時期生長發育旺盛,造血功能也大大增加,對鐵需要較成人高。我國營養學會建議鐵的供應量6~12歲的兒童每天10~12毫克,若從食物中攝入不足時,可用含鐵的強化食品或鐵制劑來補充,以滿足生理需要。 ③鋅。國內的調查發現,我國兒童缺鋅的現象十分普遍,我國對鋅的供給量為4~6歲的兒童生天需要鋅6~10毫克,7~12歲為10~15毫克,可供製定食譜或膳食供應時參考。一般來說,穀物及蔬菜中植酸、草酸、纖維素含量多,會影響到鋅的吸收,因此最好選用含鋅比較豐富的海產品或肉、內臟等食品。 ④其它微量元素。兒童缺碘生長和智力發育都會受影響,因此,要多吃些海帶等海產品;缺碘地區更應供給加碘的食鹽。另外鈷、銅、鎂、硒及氟等皆為兒童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在一般情況下不會缺乏,但有些地區因水與土壤中缺乏某種微量元素,而引起某些特殊疾病,須注意預防。 (4)維生素: ①維生素A。我國兒童膳食中乳、蛋和肝等高維生素A的食品不多。主要靠各種蔬菜中的胡蘿卜素供給。而胡蘿卜素在體內利用率較差,因此5歲以上的兒童應多吃些奶油、動物肝臟等維生素A含量高的食品或口服維生素A制劑,每日2000~4000國際單位。 ②維生素D。學齡兒童骨骼發育雖較嬰兒慢,但若缺乏維生素D仍可出現晚期佝僂病。含維生素D的食物有限,而且含量還不能滿足兒童生長發育的需要,因此應給予魚肝油或其它維生素D制劑。一般每日應攝入300~400國際單位或多曬太陽。 ③維生素C。世界各國對維生素C的供給量意見不一,我國規定3~12歲,每2~3歲為一個年齡組,維生素的供給量分別為40、45、50毫克。高於外國所訂的標准,這已考慮到食物烹調過程中的損失,而且攝入量略高,有助於增強健康,提高機體對疾病的抵抗力。 ④B族維生素。B族維生素的需要量與熱能成正比,即每攝入1000千卡的熱能應供給維生素B10.6毫克,維生素B20.5毫克和尼克酸6毫克。我國膳食中硫胺素和尼克酸一般不缺乏,但若以精白米或面,以及以玉米為主食,又不能補充適當副食,即可能出現缺乏症狀。核黃素的需要量往往不能滿足,應盡量選用動物肝、腎等內臟,蛋類,豆醬、豆腐乳、花生、芝麻醬及新鮮綠葉蔬菜,以提高供應量。 關於兒童營養的十個說法 如何讓孩子吃得更科學更有營養?在你腦袋裡,或許已經有了一些傳統而且扎了根的「飲食哲學」。可它們也許並不完全正確。看一看,下面的10個說法,以及關於這10個說法的事實真相! 說法1、孩子需要吃紅肉(牛羊肉)來預防貧血 事實:孩子的年齡越小,出現鐵缺乏的可能性越大。美國亞特蘭大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1~2歲初學走路的孩子中,9%會出現鐵缺乏。在3~5歲的孩子中,該比例降至3%,而6~11歲的孩子中,該比例為2%。初學走路的孩子完全可以從他們的飲食中獲得大量的鐵,這是個好消息。很多家庭是天生的素食者或者不吃牛羊肉。何況,肉比較硬,小孩也難以咀嚼。 紅肉含有易吸收的鐵,因此,孩子適當地吃一些是有好處的。但是,初學走路的孩子,也可以通過吃強化谷類食品和麵包、乾果(如葡萄乾)、菠菜、糖蜜、大豆、扁豆、雞蛋、魚以及家禽肉來滿足身體對各種礦物質的需要。10歲以下的兒童每天至少應攝入10毫克的鐵,這個數量很容易達到,一杯乳酪(含鐵約8毫克)和兩小袋葡萄乾(含鐵約2毫克)就行。 如果你無法確定孩子是否缺鐵,可以咨詢專業醫生。他們會根據孩子的喂養史等情況,給你提供一些建議。 說法2、孩子不吃蔬菜就得不到必需的維生素和礦物質 事實:有些孩子不喜歡吃蔬菜,卻仍然很健康。原因是,他們喜歡吃水果。在孩子慢慢學習接受青菜、菠菜之類的綠色蔬菜過程中,水果是很好的營養替代品。 如果你的孩子不吃胡蘿卜,為了補充可能會缺乏的維生素A和胡蘿卜素,你不妨給他吃一些杏或哈蜜瓜;草莓或橙子可以代替菠菜用來滿足孩子對葉酸的需要。香蕉可以代替馬鈴薯作為鉀的來源;柑桔類水果可以代替甘藍滿足維生素C的需求。 但是,不論如何,蔬菜和水果畢竟無法完全互相替代。蔬菜不僅富含人體必需的維生素和礦物質,而且還含有多種促進健康的植物化學物質。所以,你一定要不斷地為孩子提供蔬菜,讓他接受並喜歡蔬菜。這一點非常重要。 說法3、乳製品會加重孩子的感冒 事實:乳製品會增加黏液的產生或者使鼻腔分泌的黏液變稠,這種說法是完全錯誤的。孩子感冒時,鼻子和嗓子里黏液是由感冒病毒引起的產生。而乳製品只是粘在了嗓子眼裡,讓人感到有點不舒服。當孩子感冒時,可以繼續給他提供牛奶或其他乳製品。如果他不喝牛奶,可給他別的液體,如白開水、果汁、稀粥或雞湯,直到他感覺好些。即使孩子沒有什麼食慾,也要讓他喝足夠的水,以防止脫水,並能使黏液流出鼻腔。 說法4、為了預防肥胖,應該盡早限制孩子的脂肪攝入量 事實:對於嬰兒和剛學走路的孩子,他們的大腦和身體成長極其迅速,每天所需要熱量(卡路里)40%是從脂肪中攝取的。發育中的大腦對脂肪酸及脂肪中的其他成分有著特殊的需求。 因此,大部分專家建議,2歲以下的孩子要喝全脂牛奶,而不是脫脂牛奶。大一些的孩子仍然需要從飲食中攝入足量的必需脂肪酸,以利於皮膚健康正常成長、性激素的分泌以及維生素的吸收。但在2歲後,每天從脂肪中獲取30%左右的熱量(卡路里)就足夠了。 此外,食物中的脂肪還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已經吃飽了。因此,如果你過多地限制孩子的脂肪攝入量,他可能會通過吃更多的其他食物來加以補償。 說法5、吃糖多會讓孩子過度活躍 事實:吃糖多對孩子沒有這方面的影響。事實上,研究發現,吃了高糖飲食的實驗室動物變得並不活躍。那麼,這種不正確的說法從哪裡來的呢?很可能是,當父母往往發現孩子吃了巧克力之類的糖果或喝汽水後變得異常活躍,而這兩者都包含咖啡因。其實,咖啡因才是導致孩子活動過度的原因。 說法6、給小嬰兒添加新食物時要特別小心,因為許多孩子都對某些食物過敏 事實:食物過敏反應並不像人們認為的那樣普遍。事實上,真正食物過敏的孩子只有6~8%。蕁麻疹、濕疹、嘔吐、腹瀉,或者在極端情況下,出現過敏性休克等,都屬於食物過敏時出現的反應。容易引起過敏反應的食物主要包括:牛奶、雞蛋、花生、堅果(如腰果和胡桃)、小麥、大豆、魚和貝類,90%的過敏反應是由於添加這些食物而引起的。因此,添加這些食物時,要注意觀察孩子有沒有異常反應。如果懷疑孩子有過敏反應,可以帶孩子到醫院,向兒科醫生咨詢,必要時醫生會為孩子進行過敏原的測試。 說法7、牛奶是強壯骨骼是必需的營養食品 事實: 是的,牛奶的確是最好的鈣源之一。但是,如果你的孩子不愛喝牛奶,他同樣可以從其他食物中獲得足夠的鈣質供骨生長發育所需。這些食物包括:酸奶、乳酪、豆漿、甘藍、豆腐、深色蔬菜以及添加鈣的百分之百純果汁(如橙汁)。 營養學會所推薦的兒童每日鈣的攝入量 1~3歲:每天需要600-800毫克的鈣 4~8歲:每天需要800-1000毫克的鈣 9歲以上:每天需要1000毫克的鈣 說法8、當孩子生病時,最好是感冒時多進食,發燒時餓著點 事實:任何時候都不要強迫或限制孩子吃東西。生病時,孩子需要所有能得到營養的食物和液體,這樣,才能保證他有力量與病菌作戰。但如果他不想吃或沒吃完飯,你也不必太擔心。孩子生病時,應當允許他吃想吃的東西,餓了就吃,不餓也沒有必要非讓他吃。別忘了,最重要的是給孩子補充足夠的液體,比如稀粥、湯、果汁、牛奶等,以防止脫水。 說法9、果汁是健康的解渴飲料 事實:100%的純果汁肯定比汽水更有營養,但它並不是孩子渴時要喝的最佳的飲料。相反,你必須要限制孩子的果汁攝入量。否則,喝太多果汁會降低孩子對營養更豐富的食物的食慾,並可能取代牛奶而成為唯一一種他想喝的飲料。此外,由於果汁含糖多,過量飲用可能會損壞孩子的牙齒或者引起胃部不適。 營養學家建議:初學走路的孩子,每天將其飲用的果汁限制在100毫升。更大一些的孩子,每天的果汁消耗量也不應超過200毫升。另外,不要把果汁當作解渴的飲料,當孩子感覺渴時,白開水是最佳的選擇。 說法10、白麵包沒有營養 事實:用全麥麵粉製作的麵包當然是比較理想的選擇,因為全麥麵包中的纖維素含量豐富,可預防便秘、心臟病、高血壓和糖尿病。但這並不意味著白麵包就毫無營養。白麵包中常常富含鐵和煙酸、葉酸、維生素B1和維生素B2。如果你的孩子不喜歡吃全麥麵包,讓他吃白麵包也無妨。至於纖維素,他還可以從其他食物中獲取比如水果、蔬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