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兒童樂園 » 如何傾聽兒童論文提綱
擴展閱讀
航天類數學知識 2024-11-15 15:28:10
你為什麼不是小愛同學呢 2024-11-15 15:27:21

如何傾聽兒童論文提綱

發布時間: 2022-10-10 01:56:19

❶ 幫忙寫論文提綱:

以下的文章,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教學作為一種有明確目的性的認知活動,其有效性是廣大教師所共同追求的。有效教學是教師在達成教學目標和滿足學生發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學行為,是教學的社會價值和個體價值的雙重表現。無論課程改革到哪一步,「有效的課堂」是我們教師永恆的追求。�

一、重視情境創設的有效性�

創設數學學習的良好情境,教育界已進行廣泛的討論,並已形成了一定的理論認識與實踐經驗。新教材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許多知識的引入和問題的提出、解決都是在一定的情景中展開的,因此,精心創設情境是提高數學有效性的一項重要教學策略。然而,新課程下的一些數學課,情境只是為創設而創設,只圖表面熱鬧,有的甚至成了說話課,夾雜了太多的非數學信息,干擾和弱化了數學知識和技能的學習以及數學思維的發展,而缺乏情境創設的有效性——為學生學習數學服務。�

實現情境創設的有效性,應注意以下幾點:�

1�情境創設應目的明確�

每一節課都有一定的教學任務。情境的創設,要有利於學生數學學習,有利於促進學生認知技能、數學思考、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所以,教學中既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創設情境,又要充分發揮情境的作用,及時引導學生從情境中運用數學語言提煉出數學問題。如果是問題情境,教師提出的問題則要具體、明確,有新意和啟發性,不能籠統地提出諸如「你發現了什麼」等問題。�

2�教學情境應具有一定的時代氣息�

作為教師,應該用動態的、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學生。在當今的信息社會里,學生可以通過多種渠道獲得大量信息,教師創設的情境也應具有一種時代氣息,讓他們學會關心社會,關心國家發展。如教學《百分數的應用》,教師創設了中國北京申奧成功的情境:出示第二輪得票統計圖(北京56票,多倫多22票,巴黎18票,伊斯坦布爾9票)請學生根據統計圖用學的百分數知識來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3�情境的內容和形式應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與年齡特徵進行設計�

教學情境的形式有很多,如問題情境、故事情境、活動情境、實驗情境、競爭情境等。情境的創設要遵循不同年齡兒童的心理特徵和認知規律,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而設計。對低、中高年級的兒童,可以通過講故事、做游戲、直觀演示等形式創設情境,而對於高年級的學生,則要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問題情境,用數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學生。�

二、重視學習過程的有效性�

課堂教學的核心是調動全體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的全過程,使學生自主地學習、和諧地發展。因此,數學課堂教學必須由始至終地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數學學習的全過程,做學習的主人。學習過程是否有效,則是課堂教學是否有效的關鍵。�

1�激發興趣,產生參與動機�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沒有任何興趣,被迫地進行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願。」尤其是低年級兒童,年齡小,有意注意時間短,持久性差,往往影響到課堂學習效果。為此,教師要千方百計地讓學生對學習材料感興趣。�

如在教學第一冊的《求未知數》時,我創設了「猜撲克牌」的游戲情境,第一次,我手拿兩張撲克牌,讓學生猜猜兩張牌分別是幾?學生興趣很高,紛紛舉手告訴老師他心中的答案。第二次,我告訴他們這兩張牌的和是9,這下,舉手的學生更多了,而且答案也更加的統一,出現了以下4種情況,A(代表1)與8,2與7,3與6,4與5。第三次,我告訴他們其中的一張牌為2,這時,幾乎是全班的小朋友都舉手了,而且喊出了答案7。這個情境的設計,不但了解了學生,把握了教學起點,而且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帶著興趣參與學習。�

2�適時點撥,指導參與方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但我們也不得不承認,處於成長發展中的小學生,是不成熟的學習主體。由於受年齡、經驗、知識、能力的限制,他們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畢竟是有限的。因此,在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主動性,重視讓學生學會學習、發展學生學習能力的今天,我們也應重視並充分發揮教師作為組織者、引導者、點撥者的作用。我們要在學生疑難處、意見分歧處,在知識、方法歸納概括時,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及時加以點撥指導。�

如教學《筆算一位數乘兩位數》,當學生探究出豎式計算的「原始」演算法之後我沒有直接引出簡便演算法,而是讓學生利用探究出的方法去解決問題,接著再加以適時引導:「通過計算你發現什麼」,「你覺得這樣寫怎麼樣」,「要是能簡單一些就好了」,通過一個一個的設問、談話,一步步把學生的思維引向目標:原始演算法「煩」,需要「簡化」。這時再通過動畫演示「出繁到簡」,使學生對簡便寫法的印象深刻。教師有效的引導,能確保學生探究活動的質量,使學生的探究活動更有意義,更為有效。�

3�創造空間,保證參與機會�

周玉仁教授曾說過:「要為學生多創造一點思考的情境,多一點思考的時間,多一點活動的餘地,多一點表現自己的機會,多一點體會成功的愉快。」這些「多一點」告誡教師一定要為學生創造時間、空間,保證學生的參與機會。為此,我在課堂教學中總是開展「說一說」、「擺一擺」、「做一做」、「比一比」、「量一量」、「畫一畫」、「折一折」、「疊一疊」……對於一個問題愛多問幾個「誰還有不同意見或想法?」「誰還能補充?」「再仔細想想還可以怎樣做?」等等,盡量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多創造機會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

如教學《第幾》,在拓展部分,我給學生提供了一些操作材料:4根火柴和1支鉛筆,請他們把這些材料擺一擺,使鉛筆排在第二的位置上。結果,等到交流反饋時,學生不僅僅擺出了我預想中的2種情況,即把它們排成一排,從左、右分別數過去, 鉛筆處在第二的位置上,還有一位學生把這些材料擺成了兩排,火柴為一排,鉛筆在第二排。這是多麼靈活的一種思維方式啊!�

三、重視學習方式的有效性�

一直以來,學生學習數學主要以接受學習為主,這樣學習的結果是學生的計算能力、解題能力特別強,而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卻沒有得到培養。為此,《數學課程標准》提出了「動手實踐、自主探求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我們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運用不同的學習方式,實現有效學習。� 1�不排斥接受學習�

我們應該承認,數學作為一門基礎性的科學,有其特有的結構性特點,有些知識是統一規定的,而不是學生通過探究活動能輕易找到答案的。也就是說,這些知識的學習還應以接受學習為主,需要教師的講解或教師指導下的學習獲得,而無探究的必要。如:面積單位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規定,四則運算順序的規定,等等。有意義的接受學習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使學生吸取更多的信息,達到更好的效果。�

2�重視探究學習�

「探究」作為新課程強調的三大學習方式之一,因具有其激發學生自主學習、體驗、發現等優點,已逐漸為廣大教師所接受並在教學中運用,如「教學「量長量」時,主要是指導學生動手操作。為了巧妙地引出測量工具「直尺」,我先讓學生選擇身邊的工具量一量書桌有多長。有的用課本量,有的用鉛筆量,還的竟拔掉一根頭發量,就在這「熱熱鬧鬧」的測量操作中,學生得出結果也不一樣,有的說桌子有四本數學書那麼長,有的說大約在6枝鉛筆那麼長,還有的說有22根頭發那麼長,此時學生的思緒紛繁復雜,對問題疑惑不解;同樣的桌子,為什麼測量後長度不一樣呢?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後,意識到操作時要統一測量工具。在重視探究學習的同時,我們也應該注意的是,數學學習不可能也不必要由學生處處去親自發現和獨立探索。讓學生運用探究學習方式進行學習,我們更多要考慮的是學習內容是否適合於探究學習,從而確保學習的有效性。�

3�加強小組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有利於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有利於張揚學生的個性。我們要努力為學生創造條件,努力為學生提供合作學習的空間。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把握教師定位,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在合作學習之前,教師首先要有估測:提出的問題,有沒有合作的必要?如果有,什麼時候進行?問題怎麼提?大約需要多少時間?可能會出現哪些情況?教師該如何點撥、引導?如何把全班教學、小組教學、個人自學這三種教學形式結合起來,做到優勢互補?�

②分工明確,讓學生成為小組學習的主人。合作學習是小組成員為了完成共同任務,有著明確分工的互助性學習活動。發材料、做實驗、記錄、發言、總結、匯報等等都由不同的學生承擔,使每人在小組學習中都有表現自己的機會。�

③建立機制,促進合作習慣的養成。我們要有意識地強化「學習小組」的集體榮譽感,讓每一個成員感到自己的行為會影響整組的學習結果,引導學生學會傾聽別人的述說,尊重別人的意見,積極參與,學會思考。�

四、重視學習情感的有效性�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生學習情感,直接制約著學習的有效性。課堂中營造教學的和諧性,建構師生之間良好的情感關系,對於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注意力至關重要。學生是活生生的生命體,需要得到教師的尊重。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任何正確的反應給予積極的肯定,如微笑、點頭、重復和闡述學生的正確答案;對學生的錯誤回答或反應,教師不應該忽視或者嘲笑,而應該鼓勵學生繼續努力;教師應盡量與每一位學生進行積極的個人交流,認真傾聽和接受生一位學生對教學的正確想法。同時,師生雙方情感的溝通和協調、互相信任和合作關系的建立,需要教師以自身積極情感來感染和喚起學生的學習情感,因此,我們呼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擁有積極而亢奮的情感。�

追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並非返古教學。我們要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在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前提下,改革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實效。只有我們不懈地追求我們的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才會形成探究、合作、對話的課堂教學文化。

❷ 淺談如何培養幼兒良好的傾聽能力

傾聽能力的重要性

傾聽是兒童感知和理解語言的行為表現,對幼兒語言學習的發展來說,傾聽是不可缺少的一種行為能力。在以往的幼兒語言教育實踐中,有關傾聽行為的培養雖然常叨念在口中,但真正如何來實施,往往缺少可行的措施、方法,從而影響了幼兒在人際交往時對語言的理解水平,同時也影響了其它語言能力的發展。

家長如何幫助幼兒提升傾聽能力
①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對所學內容感興趣,注意力就容易集中,思維也處於活躍狀態。把興趣作為傾聽的切入點,捕捉孩子的興趣所在,激發他們的傾聽興趣,這就是家長培養的重點。可以帶幼兒去大自然聆聽各種美妙的聲音,如淅瀝淅瀝的小雨聲、淙淙的流水聲、腳踩落葉的沙沙聲等,也可以通過游戲、故事等來培養幼兒的傾聽興趣。提醒:選擇的故事要符合幼兒的身心發展水平,要具體、生動,富有趣味性。另外,成人在講述故事時,可以利用聲音和手勢、表情等體態語言,調動幼兒傾聽的積極性。

② 創設寬松的傾聽環境

培養幼兒的傾聽能力,家長應該為幼兒創設傾聽的環境:在起床及飯前飯後的空餘時間或一些過渡時間,可為幼兒播放一些優美動聽的歌曲、故事、兒歌,也可以由家長或幼兒講故事等,如晨間鍛煉時播放輕松活潑的音樂,午睡前播放溫柔緩慢的音樂,用餐時播放優美動聽的故事。

③ 培養良好的傾聽習慣

一些幼兒因不注意傾聽,或不耐心傾聽而無法按要求完成任務。家長可以通過講述有趣的故事,如《愛插話的小八哥》等,引導幼兒學會控制自己的行為,學會傾聽他人。

④ 言傳身教、以身作則

家長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對孩子產生深刻的影響。因此,父母應該注意自己的言行,在幼兒傾訴或告狀時,認真傾聽,耐心引導他們解決問題;在向幼兒提問時,耐心等待和聆聽幼兒的回答。不論孩子的話題多麼簡單,都應以目光、手勢、語言來傳遞聽到的感受,讓孩子覺得父母認真聽了,在關注著他。
我們在課堂中如何幫助寶貝

1、運用多種形式激起幼兒樂於聽,喜歡聽的興趣。幼兒對某種活動產生強烈的興趣和求知慾,是實現教學目的的重要前提。幼兒對美的、有趣的一些故事、畫面欣賞時,絕大多數幼兒傾聽,注視的時間較長,於是我們課程導入會設計一些符合幼兒特點、情節有趣、意境優美、語言淺顯易懂的故事,語言富有童趣,吸引孩子。

2、我們的課程是以游戲的形式展開的,游戲是幼兒所喜愛的,符合孩子年齡特點的活動,以游戲的口吻和幼兒說話,幼兒也容易接受。

3、運用生動的直觀形象,讓幼兒「聽得懂」。幼兒注意力極不穩定,易分散,有的幼兒對一些普通話聽不懂,有的幼兒不理解語義、內容,對語音語調的感知能力也較差,從而影響了幼兒的傾聽。我們非常注意運用生動的直觀形象。語言生動,特別注重說話的輕、重、快、慢,並做一些適當的誇張。其次是做一些形象動作幫助幼兒理解,對小動物的一些動作,一邊說,一邊模仿,這樣幼兒就能夠注意聽。再次是運用教具,讓幼兒一邊看木偶表演,一邊傾聽,幼兒較樂意聽,並容易懂得。

4、在平時觀察中,幼兒集中注意聽別人說話的習慣較差,所以在課堂中我們時常提示幼兒認真傾聽同伴或他人說話,做到有始有終,不隨意打斷別人,並能對別人的講述作出評價,以檢查聽的任務完成的如何。要使幼兒善於傾聽,作為教師要樂於聽,給幼兒一種示範榜樣作用,潛移默化地影響他們。每當幼兒講述時,我通過手勢或其他體態語言來表示濃厚的聽的興趣,以此感染幼兒。

5、為了培養幼兒的善於傾聽,我們突出讓幼兒聽不同的聲音,聽人物、動物的對話。如小兔清脆的聲音,大灰狼兇狠的話語,小貓緩慢好聽的聲音,小狗急躁,快速的語調,老人和小孩說話的不同聲音、語調,還有大自然中風聲、雨聲、雷鳴、閃電的聲音,讓幼兒分辨不同聲音。教學中常向幼兒提出與內容有關的問題,促使幼兒不僅要注意聽講,而且更要注意聽講些什麼。

6、精心設計提問來提高幼兒善於傾聽的能力。在課堂中不急於求成,給幼兒充分聽的機會,讓他們聽出眉目來,然後藉助探索性和啟發性的提問,引導幼兒一步步地思考、想像、理解,讓幼兒充分領會含義,從而提高聽的水平。

❸ 以傾聽為話題的作文提綱怎麼寫

傾聽
我們在傾聽中成長。
走進沸騰的生活,需要一雙傾聽的耳朵。在講台前,在人流中,在小巷的深處,在高樓的頂端,在賓士的列車上,在溫馨的小家裡,只要你願意,隨時隨地都可以傾聽到許多值得我們一生回味的聲音:傾聽街頭那個修鞋老人闡述他對人生的精闢看法;傾聽一個重病患者坦然面對生命的告白;傾聽那個屢遭磨難又屢次崛起的男人悲壯的經歷;傾聽那個成功人士擲地有聲的慷慨陳詞;傾聽那些用汗水和智能浸泡出的輝煌往事;傾聽那些讓熱血頓作潮湧的感人的情節……那一串串鮮活的故事,那一個個真實的足音,就會讓我們明白:這日子真的很精彩,這生命真的很美麗,人生真的如同一段如詩如畫的篇章。
在傾聽中,會明白陽光公平地照耀你我,照耀著輝煌與平凡;在傾聽中,會懂得彼此關懷的重要,即使是陌路人的一抹微笑,也足以驅散滿懷的寒意;在傾聽中,會感知孤獨也是一種美麗,憂郁和悲傷不能久駐心靈,生命的落葉也會是人生旅途中璀璨的一筆;在傾聽中,會發現自己正在與一個博大的世界對話,所有的風霜雨雪,所有的世事滄桑,都只是一片自由舒展的雲朵,都只是牆上「嘀嗒」的鍾擺……
傾聽,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章節。是傾聽,讓我們明白了什麼才是真、善、美,讓我們彼此的手握得更緊、心靈貼得更近;是傾聽,讓我們積累了許多難能可貴的經驗,少走許多不必要的彎路;是傾聽,讓一句簡單的對話,有了神奇的力量,讓那些瑣屑的小事,一下子變得親切起來,讓那些平凡的日子,陡然增添了幾分動人的光彩……
傾聽是一種姿態,是心平氣和、與人為善、虛懷若谷。
傾聽是一首歌,是團結之歌、友愛之歌、和睦之歌。
生活是一部厚厚的長卷,需要以心靈來關注,更需要用心去傾聽。

❹ 學前教育專業畢業論文提綱

學前教育專業畢業論文提綱模板

論文提綱可分為簡單提綱和詳細提綱兩種。簡單提綱是高度概括的,只提示論文的要點,如何展開則不涉及。這種提綱雖然簡單,但由於它是沒有經過深思熟慮構成的,寫作時難順利進行。沒有這種准備,邊想邊寫很難順利地寫下去。下面我以學前教育專業畢業論文提綱模板為例,為大家展開介紹。

學前教育專業畢業論文提綱模板一

摘要 3-4

Abstract 4

目錄 5-7

第一章 緒論 7-15

一、選題緣由及意義 7-8

二、文獻綜述 8-11

(一) 幼兒園常規的研究 8-10

(二) 幼兒園音樂活動常規的研究 10-11

三、研究目標與研究內容 11-12

四、研究思路與研究方法 12-15

第二章 音樂活動中的普遍性常規 15-21

一、聽音樂信號行動 15

二、具有良好的空間意識 15-19

(一) 坐時與相鄰同伴不發生肢體碰撞 16-17

(二) 固定站位練習上下肢聯合動作 17

(三) 散點時主動尋找適度的運動空間 17-18

(四) 回位時主動迅速找空位子坐下 18-19

三、認真傾聽與仔細觀察 19-21

(一) 認真傾聽 19-20

(二) 仔細觀察 20-21

第三章 音樂活動中的特定性常規 21-32

一、歌唱活動中的特定性常規 21-23

(一) 仔細傾聽教師范唱 21-22

(二) 認真傾聽同伴歌唱,並努力使自己的聲音與集體和諧 22-23

二、韻律活動中的特定性常規 23-26

(一) 前奏時安靜等待,尾奏時造型不動 23

(二) 適度地與同伴合作 23-25

(三) 看清示範再做動作 25-26

三、打擊樂器演奏活動中的特定性常規 26-32

(一) 樂器的使用常規 27

(二) 先徒手演奏,再拿樂器演奏 27-28

(三) 演奏時看圖譜、看指揮 28-32

第四章 中班音樂活動常規的培養策略和教學建議 32-36

一、中班音樂活動常規的培養策略 32-33

二、中班常規建立的原則 33-36

(一) 討論協商,共同制定規則 34

(二) 明確、堅決地執行規則 34

(三) 根據幼兒發展水平、個性特點,修正規則 34-36

結語 36-37

附錄 37-39

參考文獻 39-41

致謝 41

學前教育專業畢業論文提綱模板二

摘要 4-5

Abstract 5-6

目次 7-10

1 緒論 10-27

1.1 選題緣由 10-12

1.1.1 同伴交往對幼兒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0

1.1.2 我國兒童同伴交往問題突出,農村兒童同伴交往更加值得關注 10-11

1.1.3 農村學前班兒童同伴交往現狀與特點缺少研究 11-12

1.2 研究目標 12

1.2.1 了解農村小學學前班兒童同伴交往的特點 12

1.2.2 探索影響農村小學學前班兒童各交往特點的因素 12

1.2.3 提出改善農村小學學前班兒童同伴交往的建議 12

1.3 研究意義 12-13

1.3.1 理論意義 12

1.3.2 實踐意義 12-13

1.4 文獻綜述 13-19

1.4.1 關於農村學前班的已有研究 13-14

1.4.2 關於兒童同伴交往的已有研究 14-16

1.4.3 關於影響同伴交往的因素的研究 16-18

1.4.4 關於同伴交往研究方法的綜述 18-19

1.5 核心概念界定 19

1.5.1 農村 19

1.5.2 小學學前班 19

1.5.3 同伴交往 19

1.6 研究方法 19-27

1.6.1 究對象的選擇 20-22

1.6.2 研究過程 22-23

1.6.3 資料的收集 23-25

1.6.4 資料的整理 25-27

2 學前班兒童同伴交往的特點 27-48

2.1 班級同伴關系情況 27-28

2.2 同伴交往對象特點 28-32

2.2.1 女生交往對象中男女數量相當,男生同性交往較多 28-29

2.2.2 交往對象數量特點:男生“一對多”,女生“一對一” 29-30

2.2.3 交往對象范圍廣 30-32

2.3 同伴交往頻率特點 32-33

2.3.1 人均交往時間短 32

2.3.2 無交往時間多,無所事事表現突出 32-33

2.4 同伴交往主題特點 33-39

2.4.1 交往以游戲為主 33-34

2.4.2 交往中兒童游戲的特點 34-39

2.5 同伴交往方式特點 39-42

2.5.1 以語言和動作結合的交往方式為主 40

2.5.2 男孩與女孩喜歡的交往方式差異明顯 40-42

2.6 交往中介特點 42-43

2.6.1 交往中介豐富 42

2.6.2 交往中介的'損耗性大 42-43

2.7 同伴交往行為性質特點 43-45

2.7.1 交往以積極行為為主 43

2.7.2 交往行為具有親社會性 43-45

2.8 交往中的規則特點 45-47

2.9 小結 47-48

3 影響農村兒童同伴各個交往特點的因素 48-56

3.1 影響兒童交往范圍特點的因素 48-49

3.1.1. 小學粗放的管理 48

3.1.2. 寬松充足的時間 48

3.1.3. 農村人的社會關系 48-49

3.2 影響兒童交往頻率特點的因素 49-51

3.2.1. 學校環境 49-50

3.2.2. 老師 50-51

3.3 影響兒童交往中的發展水平特點的因素 51-52

3.3.1. 老師的專業水平 51

3.3.2. 游戲材料 51-52

3.4 影響交往中介特點的因素 52

3.4.1 小學的管理 52

3.4.2 農村的環境 52

3.5 影響交往行為性質特點的因素 52-54

3.5.1 學校超市 52-53

3.5.2 社會課 53

3.5.3 小學生 53

3.5.4 交往明星 53-54

3.5.5 社會風氣 54

3.6 影響兒童規則特點的因素 54-55

3.6.1 教師 55

3.6.2 家長 55

3.7 小結 55-56

4 分析與建議 56-61

4.1 分析 56-57

4.2 建議 57-61

4.2.1 加強環境創設 57-58

4.2.2 注重遊戲活動的開展 58

4.2.3 增加耐玩游戲材料的投放 58-59

4.2.4 提升教師的專業素質 59-60

4.2.5 建立家校合作關系 60-61

5 反思 61-62

參考文獻 62-65

致謝 65-66

;

❺ 家庭教育對小學生成長的意義的論文提綱

家庭教育對小學生成長的意義

摘要

家庭教育是整個教育體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關繫到中華民族整體素質的提高和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家長自覺地有意識地按社會培養人才的要求,通過自身言傳身教和家庭生活實踐,對子女實施一定教育影響的社會活動。因此家庭中家長的作用是舉足輕重的,他們是孩子第一任乃至終身的老師。家長的素質如何直接影響到家長對子女教育和對學校工作的支持程度。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少年兒童成長的搖籃,又是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基礎,是學校教育的補充,從根本上說家庭教育就是「教子做人」。做人是立身之本,良好的品質是成才的基礎。但是,在目前眾多學生家庭中,家長只重視孩子學習和學習成績,而忽視了孩子各方面能力尤其是思想上的培養和提高,嚴重影響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家庭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起奠基作用、家長的言行對小學生的發展起表率作用、和諧的家庭文化對小學生的心理具有熏陶作用。作為家長不能忽視對孩子心理健康成長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關鍵詞:家庭 教育 小學生 健康成長

家庭教育問題自古以來就受到人們的關注,但被做為一種學科進行研究,在我國也就是近年來的事情。這是時代的發展,人才的需求,國民整體素質提高所必須涉及的問題。這里與家長們探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目的是要家庭與社會、教育部門共同擔負起教育下一代的任務。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一書中這樣寫到:「我想把我們開始教育和培養的兒童,比作一塊大理石,幾個雕塑家帶著自己的刀子同時來到它身邊,要把它塑造成一座雕像,使它具有靈性,體現出人的理想。這些雕塑家是誰呢?其中,第一是家庭,而家庭中最細致和最有才乾的是母親;第二是教師個人,他有精神財富,智慧,知識,能力,愛好和生活經驗……」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現在的學生生活在一個充滿著多種價值觀念多變的復雜社會背景中,「生活向學校提出的任務是如此復雜,以至如果沒有整個社會首先是家庭的教育學修養,那麼不管教師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滿的效果。」可見,在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三位一體」的教育體系中,忽視任何一個環節都有可能影響教育工作的整體效應,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下面筆者來談談良好的家庭教育對小學生健康成長的意義。

一、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造就21世紀人才的必要條件

《九十年代中國兒童發展規劃綱要》中指明:「今天的兒童是21世紀的主人,兒童的自下而上保護和發展是提高人口素質的基礎,是人類發展的先決條件。兒童的健 康成長關繫到祖國的前途命運。提高全民族素質,從兒童抓起。」並提出:「在2000 年要使90%兒童(14歲以下)的家長不同程度地掌握保育、教育兒童的知識。」這頂目標明確了家長們肩負著為國家造就21世紀人才的重任。能否把這一代孩子培養成為 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這關繫到國家是否後繼有人的百年大計。福祿貝爾還說過:「國家的命運與其說是掌握在當權者的手中,倒不如說是掌握在母親的手中。」這句話很有哲理性,它深刻地挑明了家長在教育子女中所起到的作用。家長首先要明 確教育方向與國家利益、人民要求相一致的原則,不能把孩子視為私有財產,要樹立為國教子的思想,端正教育目的。我國的21世紀是什麼情況,拿鄧小平同志的話來 講,要使我國在21世紀中葉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均收入達4000美元,年國民生 產總值達6萬億美元。21世紀的人應該是具有良好的思想意識、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全 的心理品質、積極與他人合作的精神、較強的應變能力、吃苦耐勞的全面發展的一代新人。如果21世紀沒有這樣一批高素質的建設者是很難完成此大任的,具備這樣的素 質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辦得到的,而良好的家庭教育正是培養高素質人的必備條件。

二、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優化孩子心靈的催化劑

孩子從嬰兒期步入幼兒期,隨著年齡的增長,由家庭這個小環境終將步入大社會,接觸家庭外的人群、事物。社會中那些真善美假丑惡不時地進入孩子的視野,大人採取隔離手法是行不通的,因為家庭中的電視錄像也會從不同角度不斷地反映著當今社會的現實,問題既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兒童特別是幼兒缺乏理性的辨別是非 能力,但有著比成人敏銳的感受能力。他們對身邊發生的親切的可怕的事物,敏感性強,而這種敏感性正是培養理性辨別能力的良好基礎,做為家長應利用這一拓點幫助孩子在這種感受能力的基礎上,發展對社會生活的辨別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過濾社 會信息,優化孩子幼小的心靈。如果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能針對孩子年幼接受能力不太 強的特點,抓住具體的日常瑣事,幫助孩子認識辨別社會中發生的是是非非,讓他們具體地感受到真善美光明的一面,也體會到丑惡的卑鄙,可以幫助孩子增強揚善除邪的正義感,從而抵制醜陋陰暗面對孩子心靈的侵蝕。例如,當今電視錄像幾乎步入城 市居民中的每個家庭,孩子們幾乎天天與它們打交道,可以說是不出自家門,便知天下事。從中可以接受到來自世界各地的各種信息。這里有政壇風雲、科技進步、凡人俗事的各種內容,從中可以學習很多知識,了解國內外大事,家內外小事。但也不可避免地使一些兇殺暴力、荒誕下流的鏡頭映入孩子的眼瞼。家長要針對這些問題進行及時指導,提高孩子的鑒別能力,同時還要隨時檢點自己的行為舉止,為孩子樹立正面形象,優化兒童心靈,預防兒童犯錯誤,甚至於違法違紀。家庭做好這方面的工作,有助於安定小家庭大環境。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有了健康的細胞,才能有健全的肌體,細胞有病,就會引起肌體發病。古人雲:「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的「齊家、治國、平天下」觀點就是這個道理。為此家長做好優化兒童心靈的工作對安定社會,安定國家功在千秋。

三、家庭對小學生個體社會化的影響

在人類歷史上,家庭教育曾經是個體社會化的主要途徑。尤其在封建社會,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使得一個家庭就是一個生產單位。因此,家庭教育往往是一個人接受教育的主要形式。在現代社會條件下,學校雖然承擔了教育的主要任務,但是作為個體社會化的執行機構之一,家庭仍然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正如美國學者 T.帕金斯所說的那樣,家庭是「製造人格的工廠」。

對於小學生來說,家庭是其生活的主要場所之一,家庭成員是其交往的主要對象。家長是小學生感情上的依託者。因此,家庭是小學生個體社會化的極為重要的影響因素。

家庭對兒童個體社會化的影響,有其自身獨特的色彩。有學者將此歸納為三點:第一,家庭教育的內容適合實際生活的需要,即屬於生活的教育。第二,家庭教育是個別教育。知其子者,莫過其父。父母最了解自己孩子的個性,因而最能順應其個性而利導之,使其個性得以充分發展。第三,家庭教育是感情教育。

家庭是一個整體,它的一切方面都對兒童社會化產生一定的影響,但是不同層次的因素對兒童的影響程度是不同的。一般來說,對兒童個體社會化有明顯影響的因素主要有:

1、父母的文化修養。

父母的文化修養是影響小學生個體社會化的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家庭因素。家庭方面的其他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這一因素決定的。首先,父母的職業基本上就是由其文化修養決定的,而不同的職業又決定著其不同的經濟收入,並進而決定著家庭的物質生活條件。其次,父母的文化修養,決定著父母對兒童所採取的教育方式以及對兒童的期望水平等。古人雲:「士之子恆為士,農之子恆為農,工之子恆為工,商之子恆 為商。」馬克思也曾指出:「孩子的發展能力取決於父母的發展。」

2、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態度。

父母對孩子採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態度,對孩子的個性形成會產生不同的影響。這已被多方面的研究和調查結果所證實。心理學方面的有關研究指出,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可分為三種類型,即(1)民主的或寬容的;(2)權威的 或獨斷的;(3)放縱的或溺愛的。第一種方式表現為父母對孩子的活動不僅予以保護,而且給予社會和文化的訓 練,對孩子的要求既給予合理的滿足,又加以一定程度的限制,父母和兒童之間的關系表現得非常和諧。在這種教育條件下成長的兒童大多能形成良好的個性。如謙虛有禮貌,待人和善誠懇等。第二種教育方式表現為父 母統管了孩子的一切方面,孩子幾乎沒有任何自由的餘地,一舉一動必須受到大人的限制。一旦孩子在某件事上犯了錯誤,父母便嚴加指責,甚至予以「武力制裁」。在這樣的教育條件下,很可能使孩子產生嚴重的恐懼 心理,常常為了逃避懲罰而說謊。同時,經常挨打罵的孩子,其性情可能變得暴躁或倔強、任性。第三種教育方式表現為父母對孩子百般寵愛,百依百順,或者相反,對孩子不管不問,任其發展。在這種教育方式下成長 的孩子,一般很難形成良好的個性。

3、家庭關系狀況——主要指感情氣氛

家庭感情氣氛是指在一個家庭中佔主導地位的一般態度和感受。這種氣氛是由家庭成員共同釀成的,但主要是受夫妻關系決定的。因為就現代家庭結構而言,小學生一般都是來自核心家庭的兒童。在核心家庭中,盡管還有親子關系等,但這些關系都是由夫妻關系決定的。如果夫妻關系 十分和諧,夫妻雙方就都樂意付出時間和精力來培養、教育孩子,親子關系也就相當和諧,父母與子女關系密切。這樣的家庭氣氛一般都是十分溫暖融洽的。生活在這種家庭氣氛中的小學生一般都有很強的安全感和幸福 感。由此就非常有利於小學生形成良好的個性,並使之向理想的社會化方向發展。反之,如果一個家庭中夫妻反目,感情惡化,關系緊張,夫妻雙方都沒有心思和精力去照顧孩子,有時甚至拿孩子出氣,或者逼孩子親近 自己,疏遠對方。生活在這種環境下的兒童,很容易產生焦慮、緊張和自卑心理(感到不如別的孩子幸福)而且缺乏安全感。這都會給兒童的社會適應和個性發展帶來極為不利的影響。

4、家庭生活條件

作為影響兒童社會化的一個間接因素,家庭生活條件同樣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一個家庭的生活條件優越,就可以為孩子購置更多的發展資料(如書籍、報刊、智力玩具、學習機等等),還可以帶孩 子外出旅遊觀光,擴大兒童的視野,加速其社會化的進程。不過,父母在為兒童購置發展資料時,必須有選擇地購買,而不能濫購,否則,一方面孩子應付不過來,另一方面對那些東西不珍惜。而且,有些東西甚至可能 給孩子帶來消極影響。

四、指導家庭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1、父母要多與孩子交流,成為孩子心聲的忠實傾聽者

我們現在的孩子,缺少的正是這種傾聽。許多父母平時工作很忙,他們認為傾聽孩子的心聲,是浪費時間,是沒有必要的。知心姐姐在她的著作中有這樣一段話:通過母子間的交談,父母得到的是生命的信息,而孩子得到的是人的自信。這種平等,是心理上的平等,它讓一個孩子從小體味到人的尊嚴。父母的傾聽會使未成年的孩子從小學會以平等與尊重的心態與人建立聯系,會使孩子覺得自己很重要,也可以減少孩子的煩惱,更可以以自己的生活經驗來幫助孩子認識生活,解決實際生活中困擾孩子情緒的問題,讓孩子過得輕松、快樂。

2、家長自己要保持積極的情緒,言行要得體

每一天,家長的情緒、言行都影響著孩子。我們常常可以聽到家長這樣對孩子說,「你聾了?聽見沒有?」「當初我就不該生你!」「閉嘴!你這個小混蛋!」「如果你再打他,我就殺了你。」「天吶,你快把我累死了!」許多家長把孩子當成「出氣筒」,靠罵孩子來發泄淤積在心中的不滿和焦慮,殊不知你的這些言行給孩子尚未成熟的心理帶來了什麼。我們經常會碰到一些家長自己生活沒有規律,卻責怪孩子不能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自己不求上進,卻要求孩子一定要考上重點學校;對孩子不夠尊重,卻要求孩子尊重別人;家長對孩子很少贊揚,卻要求孩子能夠正確認識自我。在家長的這些不良情緒、不得體語言、不恰當行為的影響下,孩子心中充滿了恐懼、悲觀、憎恨與不自信,這會直接影響到他們的情緒,影響到他們對生活的態度,影響到他們的心境。

3、要創設寬松、和諧、民主、平等的家庭心理環境

如果家長不轉變原來那種只注重學習成績的觀念,孩子的壓力只會越來越重,「徐力殺母」事件還可能會發生。因此,筆者認為要引導和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觀念,優化家庭教育環境,家長以自身的行為和正確的方式去影響和教育子女,讓孩子在家裡感到輕松、愉快,這樣才能使孩子保持健康的、積極的情緒。

4、家長要用「賞識」的眼光看待孩子

現在許多家長教育孩子的心理有些錯位,不是用賞識的目光去看待孩子,而是用挑剔的眼光找孩子的毛病。最可怕的是用別人的孩子的長處,去比較自己孩子的短處,越比較越覺得自己的孩子不如別人的孩子。到後來他的孩子也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情緒始終處於緊張之中,就怕自己做不好,更有甚者,還會產生對別人成績的嫉妒。其實,正如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一樣,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存在著差異,只要你的孩子今天比昨天有進步,你就應該祝賀他。「哪怕天下所有的人最後看不起我們的孩子,做父母的都應該眼含熱淚地欣賞他、擁抱他、稱頌他、贊美他,為他們感到自豪,這才是每個孩子的成才之本。」這是一位聾童父親在為改變女兒命運的坎坷途中發現的一個奧秘。

五、結束語

總之,孩子的教育不是一個人的事情,也不是一個人能夠承擔的責任。那麼,孩子的成長,就根本不是只靠教學制度的約束、老師的管理和學生的自覺,作為家庭的環境和家長的教育,也同樣是不可忽略的要素。家庭要配合學校、配合老師,扎扎實實地做好家庭教育工作,才是當務之需。應該說,為孩子創造更好的學習和成長氛圍,是國家、社會、學校以及家庭義不容辭的責任。家庭文化是傳統文化的堡壘,也是文化沖突的避風港。在人格塑造中,家庭以其血緣的聯系產生著潛移默化而又深根蒂固的影響。健全的人格不能缺少家園文化充分的情感內化及熏陶。傳統的文化家園模塑了各民族青年的深層氣質,時代不斷塑造著青年的共時個性。正是深層氣質引導著個性,才使民族文化在各個特定時代各呈異彩。

參考文獻

[1]高玉祥.個性心理學,第317-318頁

[2]陳鶴琴.家庭教育.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年9月

[3]李國霖.提升家校合作的主體性.中國家庭教育,2004年1月P37

[4]上海市家庭教育指導工作大綱(試行), 2000年2月21日

[5]李洪曾.關於家庭教育指導的模.中國家庭教育,2003年4月P38

[6]曹亞中.學習型家庭創建和推進.百家出版社,2003年出版

[7]趙忠心.開創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的新局面.中國家庭教育,2004年1月

❻ 三篇以「傾聽」為題的議論文提綱 急需~~~~~~~~

1.
要善於傾聽
人類的大用來思考,耳朵用來傾聽,智者善於思考著傾聽,我們也應該在思考中聆聽來自別處的聲音。
思考著傾聽,這是多少仁人志士的心聲。學會傾聽將會給我們帶來無窮的力量,齊王聽了鄒忌的意見,才會出現「門庭若市」的精進諫之風;趙太後聽了觸龍的提議後,才使趙國免去了一場戰爭。學會傾聽,可以化干戈為玉帛,可以化敵為友,所以,我們要善於傾聽。
很多事情都是由於沒被聽完而產生誤解,所以,在別人說話的時候,我們要善於傾聽。有一次,美國著名主持人林克萊特訪問一個小朋友,問他長大後想當什麼,小朋友天真地回答要當一名飛行員,林柯萊特笑著問他:「飛機飛到太平洋上空,突然沒油了,但只有一把降落傘,你怎麼辦?」小朋友思考了一會兒,說:「我會讓機上的乘客極好安全帶,然後自己背著降落傘跳下去。」台下的觀眾聽到這個回答笑得七倒八歪,都在說:這個小孩這么小就……只有林克萊特注視著他。這時,他看見小朋友的眼淚奪眶而出,林克萊特心有所動,問道:「你為什麼要這么做呢?」小朋友說:「我要去取燃料,我還要回來,還要回來。」可見,傾聽真的很重要,我們不光要學會傾聽,還要在思考中傾聽。
我們常常喜歡用嘴巴說,而忽略了要用耳朵去聽,耐心的傾聽,做一個好的傾聽者。
伏爾泰說:「耳朵是通向人心靈的道路。」傾聽是一縷清風,吹散了籠罩在人們心中的陰霾,傾聽是劃破漆黑夜幕的流星,給人們帶來了希望。
傾聽長者的教誨,能夠受益匪淺,傾聽朋友的訴說,與朋友共同分享快樂,分擔痛苦,能增進朋友之間的友誼,傾聽他人的牢騷可以使他人感到舒暢,擺脫煩惱。我們需要傾聽,傾聽心靈深處的聲音。學會傾聽,我會很快走出困境,傾聽別人的話語,思考著自己的目標,我們一定會奔向成功。
只要用心傾聽,你就會發現生活中的每一個音符都很美!

2.自然萬物善傾聽。盤根交錯的虯枝,靜靜地傾聽溪水的淺吟;婆娑的密葉傾聽著歌鳥的重唱;甜艷的花兒,傾聽著蜂群的低語;萬籟俱寂的黃昏,傾聽著夏蟲的嬉戲;拂掠而過的風,也會駐足,聽一聽麥浪的語絲。

山川、草木、蟲魚,皆善傾聽。正因這種內斂張揚的君子風范,才築起了和諧生輝的自然界。無論是宜人溫和的地方,還是風沙肆虐的沙漠,總有善聽的自然物。

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只有善聽者,才能采擷到心靈的果實。

記者,善聽。優秀的記者,不在善問,而在用心傾聽被訪者的娓娓道來,哪怕是勝似千言的一聲輕嘆,一嘆讀出人生悲苦、世態炎涼,這才是善聽者的成就。

學者,善聽。在治學之人的眼中,聽是講的基礎。無論是大師垂範,還是平民草根的文化呼聲,都為學者所聽。正如當今這個多元文明交錯的時代,有識之士在探究現代文藝之時,陽春白雪必然要應邀入席,而下里巴人也是不容摒棄的。諸如「超女」一類的草根文化,在真正治學之人的耳中,必然聽出追求自我、挑戰傳統選拔制度的不同尋常的意味。

文人,善聽。古往今來,為文者都以細膩的情思聆聽著人生的弄弦。傳來玉笛飛聲,那該是到了思鄉的時令;清角聲聲入耳,那該是明月樓高休獨倚的悲愴;又聞杜鵑啼血,恐怕是亡國之恨難當的凄涼;瀑流喧 ,這又是一段艱難的里程;青田蛙聲一片,真是難得的豐收;階前聽雨,少年到中年,聽出了命運節拍的嬗變。正因善聽,總有那樣多膾炙人口的詩句,又有那樣多精神世界中的楷模。也正是善聽,才使大文豪擺脫了「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拘謹矯文,而真正實現了由「為章句」到「為人心」的跨步一躍。

琳琅滿目的大千世界紛亂了我們的視線,嘈雜轟鳴的機械聲堵塞了我們的雙耳。有人選擇閉目塞聽,以示其「超然的境界」。這辜負了我們雙耳的期待和心靈的渴望。

張開雙耳,總會從雜亂中循到章法,總會從紊亂中覓得些許沉澱下來的精髓。因為只有善聽者,才能從眾生中歸結為人之道、治世之策。所以,傾聽,才成為善為人、善為事、善為國者的獨道之處,獨門藝術。

普世之中,誰都善觀傾聽和風細雨。然而,只有在狂風驟雨中依舊保持高傲的身姿傾聽煩躁的一些人,最終為萬人所聽。就是他們,像茫茫大漠中的胡楊,傾聽沙礫肆虐,卻築就沙海中翩翩綠洲。

傾聽,是門藝術,那些為數不多的善聽者,才是我們偉大的藝術家。

3.傾聽

自然萬物善傾聽。盤根交錯的虯枝,靜靜地傾聽溪水的淺吟;婆娑的密葉傾聽著歌鳥的重唱;甜艷的花兒,傾聽著蜂群的低語;萬籟俱寂的黃昏,傾聽著夏蟲的嬉戲;拂掠而過的風,也會駐足,聽一聽麥浪的語絲。
山川、草木、蟲魚,皆善傾聽。正因這種內斂張揚的君子風范,才築起了和諧生輝的自然界。無論是宜人溫和的地方,還是風沙肆虐的沙漠,總有善聽的自然物。
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只有善聽者,才能采擷到心靈的果實。
記者,善聽。優秀的記者,不在善問,而在用心傾聽被訪者的娓娓道來,哪怕是勝似千言的一聲輕嘆,一嘆讀出人生悲苦、世態炎涼,這才是善聽者的成就。
學者,善聽。在治學之人的眼中,聽是講的基礎。無論是大師垂範,還是平民草根的文化呼聲,都為學者所聽。正如當今這個多元文明交錯的時代,有識之士在探究現代文藝之時,陽春白雪必然要應邀入席,而下里巴人也是不容摒棄的。諸如「超女」一類的草根文化,在真正治學之人的耳中,必然聽出追求自我、挑戰傳統選拔制度的不同尋常的意味。
文人,善聽。古往今來,為文者都以細膩的情思聆聽著人生的弄弦。傳來玉笛飛聲,那該是到了思鄉的時令;清角聲聲入耳,那該是明月樓高休獨倚的悲愴;又聞杜鵑啼血,恐怕是亡國之恨難當的凄涼;瀑流喧 ,這又是一段艱難的里程;青田蛙聲一片,真是難得的豐收;階前聽雨,少年到中年,聽出了命運節拍的嬗變。正因善聽,總有那樣多膾炙人口的詩句,又有那樣多精神世界中的楷模。也正是善聽,才使大文豪擺脫了「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拘謹矯文,而真正實現了由「為章句」到「為人心」的跨步一躍。
琳琅滿目的大千世界紛亂了我們的視線,嘈雜轟鳴的機械聲堵塞了我們的雙耳。有人選擇閉目塞聽,以示其「超然的境界」。這辜負了我們雙耳的期待和心靈的渴望。
張開雙耳,總會從雜亂中循到章法,總會從紊亂中覓得些許沉澱下來的精髓。因為只有善聽者,才能從眾生中歸結為人之道、治世之策。所以,傾聽,才成為善為人、善為事、善為國者的獨道之處,獨門藝術。
普世之中,誰都善觀傾聽和風細雨。然而,只有在狂風驟雨中依舊保持高傲的身姿傾聽煩躁的一些人,最終為萬人所聽。就是他們,像茫茫大漠中的胡楊,傾聽沙礫肆虐,卻築就沙海中翩翩綠洲。
傾聽,是門藝術,那些為數不多的善聽者,才是我們偉大的藝術家。
大千世界,茫茫人海,自然萬籟,人世喧囂,失之則不知不覺,得之則為人生哲理。《傾聽》把讀者帶入了一種美與沉思的境界,它不僅使讀者領悟到自然界中生命的躁動以及扣擊命運之門的和諧,更讓讀者感受到人生的滄桑與冷靜。《傾聽》不失為一篇佳作,考生可以借鑒和學習。
結構上過渡結構上本文是按常規寫法,由自然界轉入人類社會。但是作者過渡得自然得體,沒有給人一種生硬之感。文章從自然界的花草蟲魚這些有生命的東西寫起,它們都在傾聽,然後過渡到做為「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的人更應該傾聽大自然萬類的鳴唱,傾聽社會正義之聲。
內容上對比在寫人類傾聽之時潑墨如雲,涉及內容種類繁多,立意准確,通過他們突出傾聽的必要性和緊迫感。在陳述傾聽時,既要能夠高屋建瓴把人類社會中嚴肅的主題呈現出來,又要能夠把不為人所重視,所謂登不上大雅之堂的東西挖掘出不為人所認識到的東西。如文中所提到的「超女一類的草根文化」,「追求自然,挑戰傳統」等。
另外,文中不僅從正面肯定了傾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從反面著筆,委婉地批評了那些閉目塞聽的人。這一正一反,使文章闡述的道理簡單而明了。文章的最後一句,作者發出這樣的感慨是水到渠成之後的總結,也是對於傾聽者委婉的肯定。文章結尾自然收筆,使人覺得沒有斧鑿的痕跡。這種信筆遊走,出入自如,收放有度又緊扣中心的寫作,出自一個高中生之手,實屬難能可貴。
文采加哲理古人雲:「言之無文,行而不遠」。流暢的文筆是成功的因素之一。讀這篇文章,感覺像是在讀一首詩,華麗的文采也給這篇文章錦上添花,如文章第一自然段詩一樣的排比語句給人以一氣呵成之感,使人如臨其境,彷彿也要像自然界那樣傾聽。文中富有哲理的句子比比皆是,增添了作品的意蘊。
不足《傾聽》也有不足之處,如文中談到記者、學者、文人傾聽,但如將傾聽者放大,明確地談到領導者的傾聽,這會使文章的立意更加深刻。文中雖然談到「因為只有善聽者才能從眾聲中歸結為人之道,治世之策」給人一種不甚明確之感,因為傾聽對領導幹部來說尤為重要,只有這樣才能使文章立意向縱深發展。

❼ 如何讓孩子學會傾聽

1、專注。訓練孩子耐心聽他人說話,首先要讓孩子做到專注。專注需要孩子自始自終集中注意力,專心於對方的談話。 一是關注對方所說話,這能幫助孩子理解對方所談的問題,及時正確地做出判斷,採取恰當的回應。因為人們聽話時的思維比講話時的思維快得多,完全可以在這段時間中對對方所說的話進行思考和判斷。 二是關注對方的面部表情、眼神和體態,這能幫助孩子對對方的感情和態度進行推斷,然後做出決斷。比方說對方十分興奮的時候不要輕易打斷他的話,對方感覺沮喪時最好能及時做出撫慰的舉動。 2、不隨意打斷對方說話。教育孩子不隨意打斷對方說話,控制自己。一要保持平靜,抱著學習的心態,安靜地聽對方把話說完。如果實在忍不住,就在張口打斷別人之前,在心裡把想說的話默念幾遍,以此來警告自己不要隨意打斷對方。 3、學會提問。告訴孩子提問不是隨便問,需要注意: 一是所提問題盡量不要涉及對方的隱私和敏感的話題。 二是所提問題的最好是開放性的問題,讓對方能暢所欲言,而不是簡單地回答「是」或「不是」。 爸媽要注意: 1、給孩子在游戲中練習的機會。傳話法是一種很好的練習「耐心聽他人說話」的游戲。這種游戲簡單,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同時也是鍛煉孩子說話能力的最好方法。 2、告訴孩子需要注意的細節: 要面帶微笑,不要表現出不耐煩的樣子。盡可能地表現輕松,如果孩子自己過於緊張,對方也會感覺緊張。 運用好的眼神和表情。盡可能以柔和的目光注視著對方,並通過點頭、微笑等方式對對方的談話做出積極的反應,也可以不時地使用「是的、明白了、對」等簡短語言表示你在認真聽對方說話。 如果對對方談到的內容比較感興趣,可以先點點頭,然後簡單地表明自己的態度,最後再說「請接著說下去」、「這件事情你覺得怎麼樣?」「還有其他事情嗎?」等,這樣會使對方興趣更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