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適合幼兒園小班的科學課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一:認識國寶熊貓
活動目標:
(1)知道熊貓是我國特有的珍惜動物。
(2)知道熊貓是生活在深山竹林里愛吃劍竹的動物。
活動准備
幼兒去動物園看過大熊貓,與幼兒共同收集熊貓的玩具或照片,熊貓吃竹子的圖片一張或錄象帶一盤。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察熊貓的特徵和生活習性。
教師:小朋友很喜歡小動物,你們看,誰來了?(出示熊貓玩具)
(1)提問:你們喜歡熊貓嗎?為什麼?
(2)提問:熊貓是什麼樣子的?
(3)提問:它生活在哪裡?它喜歡吃什麼?
2、引導幼兒討論大熊貓為什麼是我國的國寶?
提問:你們知道大熊貓還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叫什麼?(叫國寶大熊貓)
它為什麼是我國的國寶?(它是我國的特有的動物,很早就生活在我們國家,現在已經很少,我們都要愛護它。)
3、教師用關愛的情感與幼兒共同小結:大熊貓形態可愛,動作有趣,性情溫和,是我們喜愛的動物,它是我國特有的動物,可現在卻越來越少,它的生存面臨的危險很多,我們都要關心它。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二:有趣的傳聲筒
一、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游戲操作活動,感知空心的傳聲筒傳出的聲音清楚,實心的傳聲筒傳出的聲音不清楚。
2、在游戲中激發幼兒的求知慾、好奇心,培養他們喜歡玩科學小游戲的興趣。
3、引導幼兒體驗與同伴協作游戲的快樂,培養幼兒大膽交往的能力。
二、活動准備:
1、幼兒已有玩「悄悄話」游戲的經驗。
2、空心傳聲筒、實心傳聲筒人手一個。
3、記錄單一張。
三、活動過程:
(―)幼兒玩紙筒。
1、引導幼兒觀察紙筒的外形特徵。
(出示紙筒)師:這是什麼?它是什麼樣子的?
2、鼓勵幼兒自由玩紙筒。
3、幼兒交流游戲玩法
師:剛才你們是怎樣玩的?(幼兒大膽表述)
(二)引導幼兒用紙筒玩「悄悄話」的游戲,體驗空心的傳聲筒傳出的聲音清楚。
啟發幼兒玩「悄悄話」游戲並交代要求:我們用紙筒的一頭對准好朋友的耳朵,用嘴巴對准紙筒輕輕地說一句話。
(1)師生互動玩「悄悄話」游戲。
(2)幼兒自由結伴玩「悄悄話」游戲。
師:剛才你聽到了什麼?我們一起告訴大家。
小結:今天我們發現這個紙筒可以傳聲音,我們就給這個紙筒取個名字叫「傳聲筒」。
(三)幼兒與客人老師玩「悄悄話」的游戲,體驗實心的傳聲筒傳出的聲音不清楚。
1、幼兒與客人老師游戲。
老師出示實心的傳聲筒:這個傳聲筒也想玩游戲,這次跟誰玩呢?後面有許多的客人老師也想玩悄悄話的游戲,我們每人拿一個黃色的傳聲筒,用剛才的方法去和客人老師玩一玩。
2、鼓勵幼兒尋找原因並總結。
師:客人老師聽清楚悄悄話了嗎?小朋友聽清楚了嗎?為什麼這次聽不清楚呢?
小結:小朋友真能幹,我們發現空心的傳聲筒傳出的聲音清楚,而實心的傳聲筒傳出的聲音不清楚,因為紙團堵住了傳出來的聲音。
3、嘗試記錄
師:我們把發現記錄下來。 空心的傳聲筒聲音清楚,我們怎樣記錄?實心的傳聲筒聲音不清楚,我們怎樣記錄?
(四) 與客人老師再次游戲,結束活動。
師:客人老師想很清楚的聽到悄悄話,小朋友該選怎樣的傳聲筒去跟她們做游戲?
Ⅱ 3~6歲兒童科學探究指南 課程(一)
點擊藍字
幼兒的科學學習是在探究具體事物和解決實際問題中,嘗試發現事物間的異同和聯系的過程。幼兒在對自然事物的探究和運用數學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過程中,不僅獲得豐富的感性經驗,充分發展形象思維,而且初步嘗試歸類、排序、判斷、推理,逐步發展邏輯思維能力,為其它領域的深入學習奠定基礎。
科學探究環節三個目標
目標1--親近自然,喜歡探究
目標2--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
目標3--在探究中認識周圍事物和現象
目標一, 親近自然,喜歡探究
3~4歲
4~5歲
5~6歲
1. 喜歡接觸大自然,對周圍的很多事物和現象感興趣。
2. 經常問各種問題,或好奇地擺弄物品。
1. 喜歡接觸新事物,經常問一些與新事物有關的問題。
2. 常常動手動腦探索物體和材料,並樂在其中。
1. 對自己感興趣的問題總是刨根問底。
2. 能經常動手動腦尋找問題的答案。
3. 探索中有所發現時感到興奮和滿足。
1.經常帶幼兒接觸大自然,激發其好奇心與探究慾望。
為幼兒提供一些有趣的探究工具,用自己的好奇心和探究積極性感染和帶動幼兒。
和幼兒一起發現並分享周圍新奇、有趣的事物或現象,一起尋找問題的答案。
通過拍照和畫圖等方式保留和積累有趣的探索與發現。
2.真誠地接納、多方面支持和鼓勵幼兒的探索行為。
認真對待幼兒的問題,引導他們猜一猜、想一想,有條件時和幼兒一起做一些簡易的調查或有趣的小實驗。
容忍幼兒因探究而弄臟、弄亂、甚至破壞物品的行為,引導他們活動後做好收拾整理。
多為幼兒選擇一些能操作、多變化、多功能的玩具材料或廢舊材料,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鼓勵幼兒拆裝或動手自製玩具。
幼兒科學學習的核心是激發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發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成人要善於發現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實際生活機會,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比較、操作、實驗等方法,學習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幫助幼兒不斷積累經驗,並運用於新的學習活動,形成受益終身的學習態度和能力。
公眾號ID:esst-thoth
用科學改變
孩子們的成長方式
Using science to change the way children grow up.
http://www.east-thoth.com/
Email:[email protected]
TEL:400-616-0209
Ⅲ 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內容範圍有哪些方面
兒童科學教育內容範圍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1、探索和研究人體
幼兒從小就對自己的身體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濃厚的探索興趣,探索和研究人體是幼兒園科學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內容,幼兒對人體的探索既是認識的需要,即滿足幼兒好奇心的需要,也是健康教育的需要。
2、關注、探究自然生態環境
隨著幼兒園科學教育的改革,尤其是生態觀的引入,幼兒認識自然環境的教育內容被賦予了新的內涵。生態環境教育,即不再是孤立地認識自然環境中的單個事物,而是將其放在生態的背景中認識,強調了解自然環境和人們生活的關系,強調熱愛自然、保護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觀點。
3、探索、了解自然科學現象
大自然存在著許多自然現象,這些現象有的循環往復,有的變幻無窮,它們發生在幼兒的身邊,無時無刻不在激勵著幼兒去探索和了解。
4、探究、了解現代科學技術
在充滿現代科學技術的時代里,幼兒無時無刻不在接受現代科學技術的影響,生活中隨處可見科技產品的廣泛應用。
我國的學前教育學主要研究內容:
1、主要闡明社會主義條件下學前教育的一般原理和原則;
2、總結教育實踐的工作經驗,解決教育實踐中的問題,指導教育實踐。
3、加強學前教育的理論研究,提高學前教育科學水平。
4、學前教育學也為國家和有關部門制訂學前教育的政策、措施和進行教育改革提供理論依據。
Ⅳ 幼兒科學活動教案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幼兒科學活動教案9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科學活動教案 篇1
課題:夏天的雷雨 課時:一節課
班級:中班 授課類型:理論課
設計思路:
夏天到了,雷雨天氣很常見,遭雷電傷害的事情也常有發生,且讓幼兒從小就認識雷電、學會如何防雷電是幼兒園必不可少的教育工作,因此設計了此次活動。由於雷電的理論性較強,而幼兒的理性思考水平較低,便選擇以故事導入,並將這個故事作為該科學活動的背景,以此來引起幼兒的興趣。整個活動圍繞雷電是什麼、怎麼形成、有什麼危害、我們應該怎麼做,並以幼兒喜歡的形象小紅帽、小猴子、等來引出這些問題,讓幼兒進行思考交流,增加教學活動的趣味性,讓幼兒更願意參加活動。幼兒在學習了如何防雷電傷害之後,觀看動畫,進行情景模擬小游戲,來強化活動的第4環節,讓孩子快樂的掌握知識。
一、活動目標
1、讓幼兒認識到打雷是夏季的自然現象,並初步了解雷電的形成及危害,掌握防止雷電傷害的基本知識。
2、培養幼兒觀察生活、觀察自然的能力及遇到雷雨時的自我保護能力。
3、發展幼兒的好奇心、興趣和求知慾,培養幼兒的參與意識。
二、活動准備
材料准備:
1、音頻《打雷了、閃電了》、視頻《雷電形成》
2、課件
3、卡片(小紅帽、小兔子、小猴子、大樹、電線桿、鐵架、巨石) 經驗准備:
1、在生活中幼兒遇到過雷雨天氣,見到過雷電。
三、重難點
重點:雷電的傷害及其防護
解決辦法:幼兒討論、圖片展示、情景模擬
難點: 雷電的形成。
解決:觀看視頻、故事說明法
四、活動過程
1、故事導入:
(放映第一張ppt)【今天小紅帽想要邀請小兔子、小猴子去外婆家做客。剛走出家門,突然傳來了雷雨閃電的聲音(音頻《打雷了、閃電了》),紅帽他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很害怕,就急忙的跑回家躲了起來(放映第二張ppt)。小朋友們能幫幫小紅帽、告訴他們發生了什麼事嗎?(下雨了、打雷了、閃電了)】
2、幼兒交流:雷電是什麼樣子的?雷電都是什麼時候出現?
【小紅帽他們很疑惑:什麼是打雷呢?閃電是什麼樣呢?他們什麼時候出現呢,是現在這個季節嗎?(小朋友發言) 並請小朋友模仿雷的聲音】
教師小結:【聽了小朋友的話,小紅帽點了點頭,很高興得對
它的朋友們說:我們剛剛聽見的轟隆轟隆聲就是雷聲,天上那條白色的、帶有很刺眼光芒的線就是閃電,雷聲和閃電在夏天很常見。所以我們大家都不要害怕了。】
3、讓幼兒想一想、並交流自己的經驗:雷電是怎樣產生。
【①小猴子問道:雷電是怎麼產生的?他這一問題難倒了小紅帽他們。小朋友們能告訴他們答案嗎?(小朋友發言)②小紅帽聽了小朋友們的回答後還是不明白,於是他們決定呼叫米老鼠博士,「嘟嘟嘟」,電話通了,小紅帽問到:米博士,雷電是怎麼產生的?我們來看看米老鼠博士的回答(觀看視頻《雷電形成》)。】
教師小結:【(放映第三張ppt)天氣變熱了,小水滴覺得大地媽媽很熱,所以他就到天空阿姨那裡乘涼。 越來越多的小水滴都到了天空阿姨家,天空阿姨家已經住不下了,所以一些小水滴不小心就被擠了出去,從天空阿姨家掉了下去。 就在小水滴回大地媽媽家時,他們撞上了來天空阿姨家的小水滴,發出了很大的聲音和很強的光。」 (故事)】
4、雷電的危害以及如何防止:看課件,引導幼兒觀察討論圖片展示的行為。
【一個小時候後,雨停了,小紅帽和他的朋友又出發了,並順利的到達了外婆家(過渡)。那小朋友們在生活中也遇到過雷電嗎?(有)當你們遇到雷電時,是怎麼做的呢?(小朋友交流)下面我們來看看這些小朋友遇到雷電時是怎麼做的呢?(看課件)他的做法對嗎?錯誤行為會造成什麼危害?應該怎麼做?
圖一:安裝避雷針。(向幼兒簡單介紹避雷針及富蘭克林,鼓勵幼兒向他學習)
圖二:閃電了,小明在玩電腦。
圖三:打雷閃電了,小明在室外打手機。
圖四:下雨閃電了,小明在大樹下躲雨。
圖五:打雷閃電了,小明在家打電話。
教師小結:如何防雷電。(課件展示)
室內:
地勢低窪的地方蹲下、遠離樹木輸電線、不要使用行動電話、 不要將在空曠的場地上扛鐵質工具
盡快離開水面。
室內:
關好門窗、遠離金屬器具、拔下電源插頭、不要使用太陽能熱水器洗澡
5、游戲:情景模擬
游戲規則:三名幼兒扮演小紅帽、小猴子、小兔子,四名幼兒扮演道路上的大樹、電線桿、鐵架、大石頭。教師旁白給出情景,當聽到雷聲後幼兒選擇躲避的地方。
活動前:選擇三名幼兒戴上小紅帽、小猴子、小兔子的頭飾,再選擇四名幼兒戴上大樹、電線桿、鐵架、巨石的頭飾。
活動中:教師旁白:小紅帽邀請小兔子、小猴子去外婆家做客。走到半路上,突然傳來了雷雨閃電的聲音(音頻《打雷了、閃電了》)。小紅帽他們該怎麼做?扮演小紅帽、小猴子、小兔子的三名幼兒聽到雷聲選擇躲避處。
活動後:教師就幼兒的選擇做出簡單評價。(可再重復活動一次後再評價)
6、活動結束
【讓小朋友在下一次打雷閃電時和父母認真觀察觀察。教師宣布活動結束。】
幼兒科學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圖片,了解幾種動物爸爸媽媽愛寶寶的方式。
2、願意積極參與活動,初步學習看圖表述自己對圖意的理解。
3、在老師的鼓勵下,積極遵守游戲規則。
活動准備:
幼兒用書,教學掛圖。
活動重點:
了解幾種動物爸爸媽媽愛寶寶的方式。
活動難點:
能看圖表述自己對圖意的理解。
活動過程:
一、找朋友,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
1、齊唱歌曲《找朋友》,請幼兒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小朋友們都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了,你喜歡他嗎?那你用什麼方法告訴他你喜歡他?
2、鼓勵幼兒用各種動作表達自己對朋友的喜愛。
3、爸爸媽媽都是怎麼喜歡我們的呢?
4、:無論好朋友還是爸爸媽媽都很喜歡我們,對我們喜歡的方法也不一樣。其實小動物們也有表達自己喜歡的方法。
二、逐一出示圖片並引導幼兒看圖,了解幾種動物爸爸媽媽愛寶寶的不同方式。
1、這是誰?小企鵝在哪裡?為什麼它要躲在爸爸的袋袋裡呢?
2、這是誰?你找到了小袋鼠了嗎?它在哪裡?小袋鼠在媽媽的袋袋裡會怎麼樣?
3、螞蟻寶寶住在哪裡?它們的洞穴是誰挖的呢?
4、這只狗媽媽在做什麼?只有一隻狗寶寶嗎?狗寶寶在吃奶時,表情是怎樣的?我們一起來學一學。你在做這個表情時心裡怎樣啊?
三、游戲:愛的密碼。
1、幼兒根據歌詞里說的動物名稱,找到朋友,表達出喜愛的動作。
幼兒科學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口頭表述能力,通過幻燈片,能獨立完整的將造紙過程的大意概述出來。
2、讓幼兒了解紙的由來,學會利用紙,包括廢物利用和循環利用。
活動准備:
各種各樣的紙、剪刀、雙面膠,造紙過程圖、蔡倫圖片。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喜歡)老師這兒有一個謎語想請你們來猜一猜,小耳朵聽好了。「四四方方,又白又薄,既能寫字,又能畫畫。」
幼兒:紙
二、引導幼兒了解紙的用途。
師: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紙有什麼用途嗎?在平時,我們怎樣用紙的呢?
幼兒:紙可以寫字,畫畫,折紙等。
三、通過PPt,引導幼兒了解紙的由來及製作過程。
師:原來紙是這么有用的東西,那麼,你們知道紙是從哪裡來的呢?
幼兒:商店裡買來的、工人叔叔造出來的。
師:老師這兒有一些圖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你就知道了。(出示造紙過程圖及蔡倫圖片,教師邊看圖邊講述)師:小朋友,現在你們知道紙是從哪裡來的嗎?是由誰造出來的呢?(小朋友概述,老師點評。)
四、討論:怎樣節約用紙。
師: 我們知道了造紙的過程十分的不簡單,而紙的用途又很大,用到紙的地方也很多,浪費也很大,有什麼辦法可以節約用紙呢?
幼兒自由討論後回答。
五、分組進行操作活動。
師:我們一起收集了很多不同的紙,現在先來認識一下都有些什麼紙呢?
教師介紹各種各樣的紙。
師:剛才我們小朋友也說了很多節約用紙的方法,那請你們利用這些紙來玩一玩、做一做吧!
六.點評。
有的小朋友用廢紙折出了許多漂亮的東西,裝飾了我們的活動室。 有的小朋友用剪刀將廢紙剪出了美麗的花,將廢紙變廢為寶。希望小朋友在以後的生活中,都要節約珍惜每一份資源。
活動反思: 紙是小朋友最常見的學慣用具,也是最不起眼、最容易浪費的。為了讓孩子們珍惜和愛護紙,這次活動的作用相當的大,孩子們在活動中觀看了有關浪費的資料和數據,在他們心裡有了一定的准備,然後發散他們的思維:「怎樣珍惜我們的紙?」孩子們的答案固然千奇百怪,但是他們都動了腦筋,投入了其中,想了不少的辦法,當然也有不少的好點了,再讓他們把點子運用實際,動手操作,作品不一,也十分的有新意,看著孩子的「精心設計」,老師笑了,孩子們也笑了.
幼兒科學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感知自由下落物體速度的快慢,對探索科學奧秘產生興趣。
2.發現不同物體的自由下落現象。
3.學慣用統計表記錄兩種不同物體下落速度的快慢。
活動准備:
1.輕重對比明顯的兩種物品(人手以份)。如,沙包和泡沫板、羽毛和橡皮泥、塑料袋和鐵板、布塊和積塑玩具等
2.大小相同的紙每人兩張
3.質量相同、形狀相同,但大小不同的物品若干。如,大小相同的三角鐵、牛奶瓶、飲料瓶、薯片盒等
4.大統計表三張,分別代表三種物品下落現象。幼兒統計表每人一張。
活動過程:
(一)、探索兩種輕重不同的物體下落現象。
1.出示沙包和泡沫
請幼兒猜一猜:「如果這兩種物品往下落,會有什麼現象發生?」
2.實驗沙包與泡沫下落現象
提問:「這兩種物品下落時,你發現了什麽現象?為什麼?」(輕的快,重的慢)
3.幼兒自由探索兩種輕重不同的物品
要求:(1)兩樣物品放在同樣的高度上。
(2)跟朋友交換兩種物品玩
4.歸納結論並統計(小結,重的物品落得快輕的物品落得慢)
教師拿出大統計表幫助幼兒理解怎麼記錄
5.幼兒自己統計結論,並小結統計情況、展示統計表。
(二)、探索質量相同、大小相同但外形不同的物品下落現象。
1.出示兩張質量相同、大小相同的兩張紙,把其中一張揉成一團
請幼兒猜一猜:誰落得快?
2.幼兒動手試一試
3.小結,外形小的落得快。並記錄在大統計表上
(三)、探索質量相同、形狀相同但大小不同的物品下落現象。
1.出示大小不同的三角鐵。
(1)請幼兒說說它們的相同點(質量、形狀)與不同點(大小)
(2)猜一猜:它們誰會先落地?還是有別的情況出現?
2.實驗。結論是:同時落地。
3.驗證,出示大小不同的牛奶瓶、薯片盒等
4.將結論記錄在大統計表上
5.說一說,在我們生活中還有那些東西像這樣同時落地的?
幼兒科學活動教案 篇5
想要保持孩子們的好奇心,就得給孩子們做一些科學實驗,讓孩子們在好奇的心態下表現出強烈的未知欲。
今天小魚哥哥和大家分享幼兒小班觀察課程:鹽怎麼消失了。
課程目標:
1,讓小朋友發現鹽能溶解到水中的現象,同時掌握溶解的速度與其他因素的有關系。
2,讓小朋友理解,並不是所有的東西都能溶解在水裡。
3,培養小朋友的觀察力,增進小朋友的好奇心,讓小朋友對科學產生濃厚的興趣。
課程工具:
1,准備足夠的小杯子。
2,准備足夠的小盤子。
3,准備足夠的筷子。
4,准備一袋鹽,一袋細沙,溫水一大杯。
課程過程:
1,講故事。給孩子們講一個能把鹽溶解於水插入到的'故事,建議老師可以把小馬過河改一下。
故事大概:小馬幫媽媽去買鹽,要過一條河。回來的時候,小馬依然快快樂樂地趟水過來了。可是當他上岸後卻發現,袋子里的鹽沒了。這可把小馬嚇壞了。他趕緊跑回家告訴媽媽說,河裡有妖怪把它的鹽搶走了。媽媽聽後,哈哈大笑。那麼小朋友們知道,為什麼鹽沒了呢?
2,引起小朋友的關注後,老師開始給孩子們做鹽溶解於水的示範。
實驗過程:
1,老師在小杯里倒入適量的水,然後用小勺把鹽倒入,讓孩子們觀察鹽在水裡的狀態。誘導孩子們講出,鹽跑哪裡去了,讓他們回答。
2,老師主要是要讓孩子們觀察倒入水裡的鹽的狀態,顏色,以及多少。
3,老師再換小杯,同樣的方法把細沙倒入,讓孩子們再觀察,並讓孩子們說出兩個實驗的不同點。
4,老師把小朋友兩兩分組,然後讓他們自己操作,並認真觀察鹽的溶解過程。
5,老師把水換成涼水,再讓小朋友們觀察一次,讓他們明白水的溫度是可以影響鹽的溶解速度的。
課程總結:
這個課程的操作性強,需要投入的觀察力也十足,其實是非常適合當成親子游戲的。如果家長朋友們覺得好玩,可以在家裡和孩子們一起玩這個游戲。當然,你也可以完全地發散你的想像力,更換或者是改變整個實驗的過程。
幼兒科學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了解企鵝的主要特徵和生活習性。
2、初步了解企鵝不怕冷的原因,激發幼兒熱愛、保護它的情感。
活動重點:
讓幼兒了解企鵝的主要特徵和生活習性。活動難點:讓幼兒了解企鵝不怕冷的原因。
活動准備:
企鵝圖片、企鵝玩具、企鵝視頻
活動過程:
一、教師用企鵝玩具進行情景表演,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
1、教師:今天我們班上來了一位小客人,你們看看是誰來了?
(教師出示企鵝)
可是剛剛小企鵝告訴我它來到這里有些不習慣,你們知道為什麼嗎?
(幼兒回答)
2、引導幼兒說出企鵝的生活習性。
教師:小企鵝生活在哪裡?你是怎麼知道的?
(幼兒回答)
二、引導幼兒觀察企鵝外形特徵。
1、出示圖片,引導幼兒有順序地觀察,鼓勵幼兒大膽表述出來。
教師提問:小企鵝長得什麼樣子?
他們的羽毛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它身上哪裡的羽毛是白色的,哪裡是黑色的?
它的羽毛有什麼作用?
企鵝有翅膀,但是他會飛嗎?為什麼?
(幼兒回答)
三、幼兒觀看企鵝的視頻,了解企鵝為什麼不怕寒冷的原因。
1、教師:你們知道企鵝為什麼不怕冷嗎?鼓勵幼兒帶著問題去看視頻。
2、幼兒觀看視頻,鼓勵幼兒看完後大膽的發言。
3、教師總結。
教師:企鵝身上有厚厚的脂肪,它的羽毛多而且密,這樣可以幫助它調節身體溫度,抵擋寒冷。企鵝常常是一群群的生活在一起,如果冷的時候就由一些企鵝把另一些企鵝圍起來取暖,然後再交換。
1、激發幼兒熱愛、保護企鵝的情感。
教師:企鵝可愛嗎?為什麼?如果他的生活環境變了,企鵝會怎麼樣
呢?我們應該怎麼樣保護它們?
(幼兒回答)
四、活動結束。教師小結。
幼兒科學活動教案 篇7
目標:
觀察,記錄泡泡表面的七彩顏色
產生探尋五彩繽紛世界的興趣
准備
肥皂水、吹泡泡的工具、CD盤、鉛畫紙、油畫棒等
過程
肥皂泡表面「彩虹」
引導:提問幼兒相關顏色的問題,引發幼兒對色彩的興趣,討論自己所喜歡的顏色
引出主題「彩虹」
發現:老師變魔術,吹出一個泡泡,讓幼兒觀察泡泡表面。老師把彩虹變到泡泡上去了。
討論:為幼兒提供足夠的肥皂水以及吹泡泡的工具,讓他們盡情地吹泡泡,觀察泡泡呈現出的色彩,引導幼兒變換角度看泡泡,說說它的顏色又什麼變化,你看到了哪些顏色?
其他物體上的「彩虹」
引導幼兒會議
生活
經驗,說說哪些東西上也能看到「彩虹」
提供CD盤,引導幼兒設法看到「彩虹」。如調整CD盤得角度,可以看到多變的「彩虹」
結束
帶領幼兒盡情地吹泡泡,並且欣賞泡泡上的美麗「彩虹」。小朋友可以把泡泡上發現的彩虹畫在自己的圖畫本上。
補充:泡泡在陽光下顏色呈現得更為強烈,如果室外有太陽,最後結束的環節可以帶領幼兒去室外在玩耍中結束。
幼兒科學活動教案 篇8
一、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對色彩的興趣,充分展示幼兒對色彩的感受。
2、培養幼兒對色彩的觀察能力。
二、教案准備
1、環境布置:用色彩鮮艷的氣球將活動室裝扮起來,在活動室中間用彩紙懸掛許多幼兒能接觸到的各色氣球。
2、在活動室的空地上鋪上大白紙,周圍擺放色彩豐富的水彩顏料和各種繪畫工具(噴壺、毛筆、紙團、刷子等)。
三、教案過程
一、開始部分:玩氣球,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現在,我們一起去小一班玩一玩,咱們看看小一班的活動室和我們的是不是一樣?這么多的氣球你們喜不喜歡?你們去玩玩吧。"(幼兒自由、興奮的玩氣球,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四、基本部分:
1、幼兒找喜歡的氣球,引起幼兒對色彩的注意。
教師:"這么多大大小小、花花綠綠的氣球,你們喜不喜歡?現在你們找一個自己喜歡的氣球給小夥伴說一說,給老師說一說。"(幼兒自由找氣球,自由講述,其間教師個別提問:"你找的是什麼氣球?為什麼喜歡這個氣球?)
2、集體"氣球跳跳跳",引發幼兒感受色彩的美。
教師:"咱們一起玩《氣球跳跳跳》我們邊念邊圍繞氣球跑,當念完後拍你喜歡的氣球,看誰的氣球跳的高。"
幼兒念:"大氣球,真正好,拍一拍,跳一跳,我的氣球跳得高"。念完後幼兒去拍氣球。教師提問:"剛才,你拍的是哪個氣球?"幼兒反復玩2-3遍。
教師提問:"這么多花花綠綠的氣球飛起來你看著像什麼?"
3、玩顏色,讓幼兒充分展示對色彩的感受。
教師:"花花綠綠的氣球這么美,誰能想辦法把它們畫在這張白紙上?
幼兒自由選擇繪畫工具和自己喜愛的顏色在白紙上玩色。教師對個別幼兒提供幫助。
五、結束部分: 幼兒互相欣賞作品。
幼兒科學活動教案 篇9
一、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了解及動手操作,使幼兒掌握理解海綿的性能,知道海綿的用途。
2、學習詞語:軟軟的、輕輕的、吸水、彈性等。
3、激發幼兒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二、活動准備
1、人手一塊海綿和2—3根細橡皮筋
2、海綿變化圖示兩張
3、彩色顏料水每組一盤
三、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海綿,幼兒交流經驗
1、你們是怎麼玩海綿的?幼兒相互交談議論。
2、請幼兒講講:玩起來與別的積木有什麼不同?
3、請位幼兒說一說見聞:你在哪些地方見過海綿。
(二)操作游戲,感受海綿的特性
1、海綿寶寶變成小青蟲游戲
教師出示毛毛蟲圖示和細橡皮筋,引導孩子用橡皮筋把海綿分若干節,並與原形比較。請幼兒思考:可以讓海綿變回原來的樣子嗎?幼兒再動手做一做。
小結:我們能把海綿變成各種形狀(引導孩子捏成一團),
馬上松開,它又能恢復原樣,說明海綿有彈性。 2、海綿寶寶喝水游戲 1)教師提供顏料水分組活動,提示幼兒思考:海綿寶寶能幹什麼? 2)待幼兒活動幾分鍾後,請幼兒說一說你是怎麼玩的,發現了什麼?如:「我把海綿放在顏色碗里,碗里的顏色水少了,而海綿變顏色了」。教師肯定幼兒的做法和語言表述,表揚做的好的幼兒。 教師小結:海綿能把顏料水變少,說明海綿能吸水,具有吸水的功能。 三、聯系生活,整理活動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海綿的用途也很廣,如我們做操用的體操墊、睡覺時鋪的海綿墊等。引導幼兒把吸水的海綿拿到陽光下曬一曬,整理桌面的操作材料。 四、活動延伸 1、讓幼兒仔細觀察社會上、家庭里還有什麼東西是用海綿做的。
2、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去收海綿,進一步觀察其用途。
Ⅳ 小學科技課都有哪些內容
1、觀察星空
星空是漢語詞語,拼音是xīng kōng,指有星光的天空。
2、觀察航天器
航天器(spacecraft):又稱空間飛行器、太空飛行器。按照天體力學的規律在太空運行,執行探索、開發、利用太空和天體等特定任務的各類飛行器。
航天器的出現使人類的活動范圍從地球大氣層擴大到廣闊無垠的宇宙空間,引起了人類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能力的飛躍,對社會經濟和社會生活產生了重大影響。
3、觀察生物
生物是具有動能的生命體,也是一個物體的集合,而個體生物指的是生物體,與非生物相對。
其元素包括:在自然條件下,通過化學反應生成的具有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的有生命的物體以及由它(或它們)通過繁殖產生的有生命的後代,能對外界的刺激做出相應反應,能與外界的環境相互依賴、相互促進。並且,能夠排出體內無用的物質,具有遺傳與變異的特性。
4、觀察植物
植物是生命的主要形態之一,包含了如樹木、灌木、藤類、青草、蕨類、及綠藻、地衣等熟悉的生物。種子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和擬蕨類等植物中,據估計現存大約有 350 000個物種。
5、製作小機器人
機器人(Robot)是自動執行工作的機器裝置。它既可以接受人類指揮,又可以運行預先編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據以人工智慧技術制定的原則綱領行動。它的任務是協助或取代人類工作的工作,例如生產業、建築業,或是危險的工作。
Ⅵ 幼兒的科學教育有哪些內容
《綱要》中對「科學」教育提出了以下目標:
1. 幼兒應做到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
2. 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3. 愛護動植物,關心周圍環境,親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資源,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應做到以下幾點:
1.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象的特點、變化規律一般都有興趣和探究的慾望,教師要做的是合理引導幼兒;
2.教師要為幼兒的探究活動創造寬松的環境,鼓勵他們大膽提出問題,發表不同意見,但是與此同時,也要學會尊重別人的觀點和經驗;
3.幼兒園為孩子們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通過引導幼兒積極參加小組討論、探索等方式,培養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4.引導幼兒對周圍環境中的數、量、形、時間和空間等現象產生興趣,建構初步的數概念,並學慣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游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
5.從生活或媒體中幼兒熟悉的科技成果入手,引導幼兒感受科學技術對生活的影響,培養他們對科學的興趣和對科學家的崇敬;教師要在教學中幫助幼兒了解自然、環境與人類生活的關系。從身邊的小事入手,培養初步的環境意識和行為。
Ⅶ 小學科學課有哪些內容
小象科學一二年級上同步科學課網路網盤資源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N0Qxc7LFBZTYVvHv6ZOO7Q
小學科學課變化:
小學從一年級開始開設科學課,保障一二年級學生每周至少一課時,三至六年級的科學課學時保持不變。這不僅對於從小激發和保護兒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也與國際上K-12(從幼兒園到高中畢業)科學教育的主流一致。許多發達國家早在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就從小學一年級開始開設科學課。
也就是說,從2017年秋季學期開始,我國一年級的小朋友們每周都將上至少一節科學課。同時,小學階段科學課時總量的增加也意味著課程內容的擴充,具體變化和效果還有待新版課程標准深入實施後一探究竟。
《通知》中指出要合理配置科學教師,對於加強小學科學教育師資具有重要的指導性意義,也是新的課程標准順利推進實施的重要保障。這意味著,今後越來越多的孩子有專業的科學教師,而加大經費投入將能夠保證滿足孩子們開展科學實驗的需要。
應該說,《通知》對小學科學課程設置、內容、教學實施及師資環境都做了明確的要求,必將引發小學科學教育的一系列變化。我們拭目以待,小學科學教育開啟新時代
Ⅷ 幼兒科學領域包括有
幼兒科學領域包括有科學探究和數學認知。
科學探究:親近自然,喜歡探究。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在探究中認識周圍事物和現象。
數學認知。初步感知生活中數學的有用和有趣。感知和理解數、量及數量關系。感知形狀與空間關系。
兒童是天生的探索者;他們學習、思考著周圍的世界,不斷構建著周圍世界的內在模型。科學是對兒童系統地探索物質世界所具有的天然的好奇心的延伸,是對大量知識和實踐的發展。
科學能夠構建引發幼兒的好奇心,科學可以啟發孩子的智慧,實驗可以帶來身心愉悅,從小培養孩子善於觀察的習慣,讓孩子從小具有動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