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欣賞兒童繪畫作品
一、兒童喜歡畫畫,這是出自兒童自身生理需要而產生的一種心理需要。我們從事兒童美術教育,必須研究兒童繪畫的心理與特點,否則,就不能正確地評價兒童畫,也就難以輔導兒童繪畫。小學階段應按兒童的年齡分為三個時期來研究:圖式期6-8歲、寫實傾向期9-11歲、寫實期12歲以後(相對而言,有的會提前或退後)。美術教師應根據兒童不同時期繪畫的心理與特點,培養他們的興趣,才能提高他們的繪畫水平。
二、6、7歲兒童處於幼兒期向兒童期轉變的階段,大腦的發育已達成年人的90%,但在心理方面卻仍保留著幼兒期的狀態,想像力十分發達。他們把畫畫看成是一種游戲常把有生命的和無生命的東西混淆在一起。一過7歲,幼兒的這種特徵就逐漸減少或削弱,漸漸能客觀地、實事求是地認識客觀世界,在想像的同時,能按照自己所熟悉的那樣去畫。隨著他們參加社會活動增多和知識面的不斷擴大,繪畫創作達到高潮,進入兒童繪畫創作的黃金時代。他們依靠直覺,加上自己對事物的認識和想像,根據頭腦中對物象特徵形成的概念,憑自己的記憶表達心緒和意象,造型的模式是這一階段兒童畫的一般特徵,故稱之為圖式期。這個時期,特別要求教師和家長千萬不能以成人的眼光來評價兒童畫作品,也不能讓兒童一味地去模仿成人的作品或技法,要順其自然充分給孩子自由,讓兒童用自己喜歡的表現方式畫自己喜歡畫的內容,這樣才不會把兒童喜歡畫畫的天性給扼殺了。
可以參考參考,現在好像是可以免費試上M/http://www.dfq.com/hualang/
三、由於兒童年齡的增長,生理的變化,觀察能力的提高,判斷能力的增強,思維能力的發展不同於前一個階段,他們開始以客觀的態度去觀察現實生活中的環境並進行探索,對幼兒時期深信不疑的童話、夢幻開始發生懷疑。對以前自己常採用「古怪」的、「不合邏輯」的表達方式持否定態度,對過去畫的那些不合比例、不真實的畫表示否定。他們對兒童畫表現的天真、幼稚並不喜歡,更羨慕比自己大的孩子以及成人的繪畫,對繪畫的空間知覺有了較大進步,開始由平面的空間思維向立體的空間思維過渡,故稱為寫實傾向期。由於這一階段的兒童畫開始追求真實,致使他們那些感人的童趣創作逐漸消失,對繪畫的興趣趨於淡漠,個別甚至視畫畫為額外負擔。這個時期要使兒童的繪畫興趣如同圖式期時那樣濃郁,這就需要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提高他們的繪畫能力和審美意識,選擇適合他們的教學方法和模式,使他們畫出的作品能抒情達意,這樣學生對美術的興趣才會有增無減。
//////////////////////////////////////////////////////////////...
㈡ 如何培養幼兒對兒童文學作品的興趣
幼兒文學是專為3—6歲幼兒創作並適合他們閱讀的,具有獨特藝術性和豐富價值的各類文學作品的總稱。它是語言藝術的構成,既帶有口頭語言的特點,又是藝術語言的集合體,無論從字、詞、句、段,還是整個篇章都具有優美動聽的效果,而且蘊含著一定寓意。幼兒園有計劃、有目的地讓幼兒欣賞文學作品,不僅有助於提高幼兒的語言素質和語言能力,而且對培養幼兒的想像力,發展幼兒的審美感受力,陶冶幼兒的情操都具有很大的幫助。同時,它能給孩子永久的慰藉,給予人純凈的心態,對人和自然的信心,對生活的達觀態度。
但是在現實的教學中,我們不難發現,孩子們對於文學作品的興趣遠遠低於動畫片、游戲中。那麼,該如何激發幼兒對文學欣賞的興趣,經過一個學期的嘗試實踐,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實施。
一、創設濃厚的文學氛圍,激發幼兒的興趣。
環境是影響幼兒身心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俗語中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之說法,古代有「孟母三遷」之美談,這些都說明了環境氛圍的重要作用,把孩子放在文學的「大染缸」里,不怕染不出一個帶點「文學氣」的孩子來。從教育的角度來說,創設環境氛圍作為一種隱性課程,有其不可估量的功效。
1、創造豐富的物質環境。
(1)幼兒化的物質環境。
幼兒化的環境的創設,要充分體現幼兒特點,色彩鮮艷,形象生動,富有童趣,又充滿濃郁的幼兒生活氣息,才能引起幼兒的注意,產生共鳴,感到趣味。
(2)藝術化的物質環境。
陳鶴琴先生曾說:環境藝術化,是教育的一種手段。愛美是兒童的天性,當幼兒置身於優美的環境中,周圍的一切就會給幼兒一種強烈的美的刺激和藝術的陶冶。如讓幼兒欣賞散文詩《圓圓的春天》,在語言區中設置情景:圓圓的池塘中漂浮著碧綠的荷葉,一隻可愛的青蛙蹲在上面,活潑的魚兒跳出水面,把春天美麗的景色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向幼兒展現美,讓幼兒獲得美的享受,從而培養美感和審美能力,喚起幼兒美感的動人的藝術形象,激起幼兒強烈的欣賞慾望。
(3)教育化的物質環境。
純粹的裝飾性布置確實曾經風光過一段時間,但其淺薄的內涵根本經不起時間的考驗。但如果我們把教育性擺在第一位,有意滲透文學性的特徵,選擇一些經典的故事、詩歌內容為主題進行布置,則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會動的房子》這個童話故事,我們呈現在牆面上的是:一座紅牆綠瓦的房子建在一隻大烏龜的背上,房子里住著一隻可愛的小松鼠,周圍是藍天碧海,遼闊的草原,雄偉的大山,……這樣的布置,孩子們很喜歡,常常指著畫面講給小朋友聽,說到高興處,還「哈哈」大笑起來,自得其樂;有的孩子還會改編故事情節,不經意間,他們想像的翅膀已經飛起來了。可見,孩子身處這樣的環境氛圍中,已經聞到一點文學的氣息了。
2.設置圖書角
設置圖書角的目的,並不是要求孩子從書上學到多少知識,也不曾想讓孩子個個成為「小書蟲」,我們真正的用意是:讓孩子喜歡書、喜歡看書。《娃娃畫報》、《閱讀識字》等這些書上都有很好的文學作品,如詩歌、故事、謎語,並且圖文並茂。每天給他們一些看書的時間,比如晨間、飯前飯後、放學前。時間久了,他們自然就喜歡看書,喜歡學習書上的作品了。
二、精心選擇各種良好的文學作品,促進幼兒欣賞的興趣。
據研究表明,給幼兒提供良好的文學作品能促進幼兒各方面的整體發展,能提高幼兒審美請局和文學素養,能疏通情緒,促進認知,能促進幼兒的語言和社會交往能力,促進思維想像創造性等方面的發展,但是幼兒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佔有的資源相對缺乏,提供給幼兒的文學作品比較有限,許多文學作品中承載的社會功能較多,大都注重認知、道德教化、行為規范,而相對地忽視文學美、語言美和意識美,因此導致幼兒興趣低迷,那麼如何選擇良好的文學作品,就成為教師頭痛的問題。
1、文學作品語言應是兒童化的語言。
幼兒文學作品中所運用的語言應是兒童語言,它應是在兒童口語的基礎上加工提煉出來的文學語言。它的特點是口語化,句式簡短,通俗易懂,生動形象,充滿真實感和情趣,富於想像和誇張。如詩歌《我想……》,「看見小象,我想有一條長鼻子,和小象用長鼻子握握手……」,和動物們有一樣的特點是幼兒最為開心、快樂的事情,詩歌以「我」為第一人稱進行想像,從孩子的視角看待,同時語言淺顯明了,幼兒欣賞閱讀時興趣亦會高漲,效果也就顯著。由此可知,兒童語言若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也易於為幼兒所理解和接受。同時,在兒童文學作品的教學中,教師首先要以兒童的身份認真體會兒童語言的特點,並運用兒童語言進行教學,才能夠把課講得生動有趣,進一步培養幼兒的興趣。
2、為幼兒選擇的文學作品應貼近幼兒的心理。
兒童的閱讀心理和閱讀興趣同成人不同。不論是理論研究還是親身實踐,我們都能感受到兒童思維方式和成人不同。在閱讀方面,兒童更注重形象是否活潑生動,故事是否有趣,情節發展是否符合邏輯。他們在閱讀目的上,更強調休閑而不是獲取知識(當然很多知識也同樣蘊涵在兒童文學中),孩子從文學書中獲得的啟迪是多方面,所以成人不要把它們看成是「閑書」禁止孩子閱讀,不愛閱讀往往是不愛學習的主要表現。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家都意識到,為兒童寫作並不是把成人的思想、信條強加給兒童,作品的內容和結構都應該符合並激發兒童的興趣。「沒有興趣就沒有一切」,創作兒童文學作品時,要盡可能貼近兒童的生活和心理,反映兒童的現實世界和想像世界,表達兒童的情感和願望。同時選擇教材時遵守了教育性、適宜性、形象性、經典性、貼近幼兒生活、寓意深刻、語詞優美、形象易懂等原則,盡量做到觸及各方面的內容。
三、教師有目的地進行指導,進一步加深興趣的寬度。
文學欣賞是一種凈化心靈的高雅的審美活動,能提高孩子的審美感受力,正如高爾基所說的「讀好書,鍛煉美的感覺」。孩子並非不喜歡文學作品,而是由於不懂得如何欣賞,受年齡特點所限制,其文學欣賞水平還比較低級,具有偏重直觀感受、易於感情投入、善於模糊解讀、拙於鑒別評判的特點,所以他們的興趣比較低下,因此,教師的正確引導顯得舉足輕重。
文學作品欣賞課不同於其它課,指導方法上也不盡相同。
其一,文學作品欣賞活動不是通過孩子自己的操作、探索來達成目標的,而是通過教師的引導,孩子的配合來完成的,強調師生互動。比如散文詩《睡覺》,我主要通過背景音樂的烘托、直觀圖片的結合、配樂詩歌的朗誦、形象動作的表現等方法來開展。這個活動主要是讓幼兒感受到詩歌寧靜優美的意境,在活動中,我主要通過了物質環境的創設如輕柔的音樂、柔美的夜色背景等讓幼兒感受到安靜的氛圍。同時由於幼兒的思維具有具體形象及無意識性,所以在活動過程中,我通過了直觀圖片的結合、配樂詩歌的朗誦等進一步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了解詩歌內容。在活動的過程中,我還通過表演的環節,讓幼兒通過形象的肢體動作的表現進一步感受詩歌的內涵,體驗作品的情緒情感。
其二,文學欣賞課運用錄象、VCD、錄音機等電化教具,讓作品中的形象生動起來,會收到非同一般的效果。比如詩歌《被窩里的游戲》中,我們用了VCD,當躺在床上的小熊、縮在窩裡面的小鳥,躲在繭殼里的小蟲出現在熒屏上時,孩子們歡呼雀躍,深深地被片中的形象吸引住了,對詩歌的理解也非常容易了。這堂課的效果可想而知,這非傳統的看圖片、情景表演之類的方法可以比擬的。
㈢ 如何給幼兒選擇合適的文學作品簡答題
優秀的幼兒文學作品是伴隨幼兒健康成長的精神食糧,本文淺析了為幼兒選擇文學作品時應堅持的原則:堅持兒童本位,選擇有幼兒情趣的作品;考慮幼兒年齡,選擇語言淺顯,通俗,簡單,富有音樂感的作品;注意題材,體裁多樣;促進幼兒情感的健康發展.
㈣ 家長怎樣開發孩子的繪畫能力,才能使孩子更有想像力和創造力
鏈接:https://pan..com/s/14LRT80Fg1rAyU_oWLneN2g
創造力可以發現新的真理。
想像力可以「全面」去認識這種真理
㈤ 學前兒童成長檔案袋中對學前兒童作品收集內容包括
原始作品呈現、照片記錄、錄音錄像。兒童成長檔案袋評價是對兒童成長過程的檔案式記錄,通過學前兒童作品及相關資料的收集、整理,包括原始作品呈現、照片記錄、錄音錄像等內容,記錄兒童在各類活動中體現出的個性、興趣、態度、能力等表現。
㈥ 請推薦優秀兒童文學作品
曹文軒的作品《草房子》,《青銅葵花》《根鳥》《細米》《紅瓦黑瓦》《天瓢》《山羊不吃天堂草》等等!!!很不錯的!艾米的也不錯!!!
㈦ 怎樣給兒童文學投稿
《兒童文學》投稿同時支持紙質稿和電子稿投稿方式。
投稿時,請在開頭註明欄目以及字數。在結尾處註明筆名、真實姓名、QQ、E-mail、地址、身份證、銀行賬號(註明開戶行)等聯系方式。
紙質稿請寄:北京市朝陽區建國門外大街丙12號寶鋼大廈《兒童文學》(時尚版)編輯部 收 郵編:100022
紙質稿不退,請自留底稿。
電子稿請寄:
小說:范燕妮:[email protected] 潘夢陽:[email protected]
童話:余晉:[email protected] 劉霽爽:[email protected]
散文:余晉:[email protected]
詩歌:范燕妮:[email protected]
信封按照標准寄信格式書寫即可。
(7)如何收集優秀的兒童作品擴展閱讀:
《兒童文學》(月刊)創刊於1963年,是在老一輩著名作家的關懷和參與下,由共青團中央與中國作家協會聯合創辦的。40多年來,《兒童文學》發表了大量優秀作品,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作家,哺育了幾代少年兒童健康成長。
改革開放以來,在主編徐德霞的努力和帶動下,《兒童文學》銳意進取,不斷創新,走上了一條跨越式的、可持續發展之路。以1996年出版社實行目標管理責任制計,當時該刊月發行量6萬多冊,2009年月發行量107萬冊。
成為我國純文學兒童雜志中質量最好,影響最大,發行量最高的刊物,是中國兒童文學的一面旗幟,與世界兒童文學對話的一個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