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兒童樂園 » 留守兒童有哪些弊端

留守兒童有哪些弊端

發布時間: 2022-10-03 08:53:51

Ⅰ 長大後的留守兒童的苦惱和心理缺陷有哪些

自我封閉性格孤僻

這些孩子在年幼時便與父母長期分開,家庭環境的不穩定使他們缺乏安全感和歸屬感,從而帶來較強的孤獨感。他們由於缺乏感情依靠,性格內向,遇到一些麻煩事會顯得柔弱無助,久而久之變得不願與人交流。長期的寡言、沉默、焦慮和緊張,極易使這些孩子形成孤僻、自卑、封閉的心理。這樣的兒童在人際溝通和自信心方面自然比其他的孩子要弱。

情緒失控容易沖動

留守兒童一般年齡在16周歲以下,正處於身心發育時期,情緒欠穩定,再加上意志薄弱,容易造成情緒失控和沖動。他們還容易對周圍人產生戒備和敵對心理。這種敵對心理的一個重要表現就是攻擊行為。有些兒童總感到別人在欺負他,一點小事就斤斤計較,對教師、監護人、親友的管教和批評也易於產生較強的逆反心理,嚴重者往往還有暴力傾向。

認知偏差內心迷茫

少數留守兒童認為家裡窮,爸媽沒能耐,才會出去打工掙錢,由此產生怨恨情緒和偏激想法。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後疏遠他們,導致情感隔膜。他們難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對未來感到茫然。多數兒童進取心不強,紀律渙散,再加上家裡無人輔導,學習成績普遍較差,逐漸逃學、輟學,以致過早地流向了社會。

Ⅱ 缺乏家庭教育的留守兒童,容易形成哪些性格缺陷

缺乏家庭教育的留守兒童,容易形成哪些性格缺陷?性格內向;留守孩子容易發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便是性格內向,由於長久的離開父母,會使她們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慢慢的小孩便會越來越少言、沉默無言和焦慮不安,長時間下來非常容易產生內向、不自信、封閉式的心理狀態

Ⅲ 我國留守兒童的危害有哪些

如今的80後、90後大部分都面臨著上有老,下有小的境況,為了擔負起身上的重擔,為了讓父母老有所依,為了讓孩子的教育費,生活費有保障,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外出打工,把子女留在家裡,讓自己的父母照顧,於是,大部分的孩子都成了留守兒童。留守兒童的危害有哪些呢,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

由於大部分的留守兒童得不到父母的愛,他們心理上會變得脆弱,缺乏安全感,性格內向、敏感,孤僻,有的還學會了撒謊。大部分的父母在外打工,跟家裡的聯系少了,跟孩子的溝通也少了,孩子就會感受不到父母的愛,他們會猜測是不是父母不愛自己啦,是不是自己做錯了什麼事讓父母生氣啦,跟別人發生矛盾受到別人欺負時,他們有時都不敢吭聲,而是選擇默默忍受,因為他們知道父母沒法幫助他們的,久而久之,他們就不喜歡跟別人相處了,更喜歡一個人玩耍,感覺這樣就不會再受到傷害啦。

Ⅳ 留守兒童在成長中面臨哪些問題

因為我國特有的農民工進城務工現象,導致在鄉村留下了大批的留守兒童,他們長期與父母分離,缺少父母的關愛。
正是因為如此,這些孩子身上很容易發生問題,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留守兒童現象所產生的問題,這將影響到孩子健康成長和後續融入社會學習工作生活的幸福指數。
1.花錢大手大腳
由於一直沒有在孩子身邊,留守兒童爸爸媽媽就想著回去的時候多給孩子一些錢,給孩子買好吃的,好穿的,讓孩子過著較好的物質生活。
其實爸爸媽媽這樣的做法是不對的,在孩子沒有人管的情況下,給孩子過多的錢會讓孩子養成亂花錢的壞習慣,不懂得爸爸媽媽的錢來之不易,不懂得感恩,只會追求物質生活,造成孩子的畸形心理,對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
2.影響學習
由於經常不和爸爸媽媽在一起,就無法得到爸爸媽媽的約束和關愛,所以親子之間的感情會比較淡漠,家裡的老人學習程度不高,無法指導孩子學習,往往讓孩子吃飽穿暖就很不錯了。
因此,孩子的學習態度也不認真,覺得讀書不是為自己讀書,這樣成績肯定很不好。而且現實情況是,大部分的留守兒童往往只讀了一個初中就開始工作了,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就是缺少家庭溫暖和關愛。
3.性格不好
由於一直沒有受到爸爸媽媽的鼓勵肯定,所以孩子的性格會慢慢變得倔強、任性。他們覺得沒有人管自己,所以會變得很任性,想到什麼就去做,沖動的性格令他們脾氣也很大,只要有一點不順心的就會對著家裡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發脾氣。
老人年紀大了,沒有辦法管孩子,所以就順其自然了。同時這樣的孩子也是自卑的,他們生怕被人瞧不起,生怕有人說他們沒父母,尤其是在家長會等需要父母出席的場合之下,孩子的內心很難受。
4.沒有紀律性
因為爸爸媽媽不經常回來,家裡老人又管不住自己。於是留守兒童的組織紀律性是很差的,隨意遲到、無故曠課時有發生。
因為爸爸媽媽在很遠的地方工作,就算孩子表現不好,也沒有辦法請家長,爺爺奶奶對於教育又不是很懂。所以老師拿他們沒有辦法,時間一長孩子就變成了一個目無組織性紀律性的孩子,這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不愛學習的孩子會在很早的時候就離開學校在社會上混,結交一些不良小混混,這是非常危險的。
所以各位在外面工作的爸爸媽媽,一定要多關心家裡的孩子,如果可以的話,可以把孩子帶在身邊,平時多回去看孩子,多跟孩子交流。

Ⅳ 留守兒童普遍存在哪些問題

在現實的生活中,有這樣一群孩子,他們的生活缺少陽光、雨露,伴隨他們的只有孤獨與寂寞,他們就是「留守兒童」。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以父母一方或雙方不在身邊,他們的學習、生活、安全、健康等方面受到嚴峻地挑戰。 一、留守兒童普遍存在著這樣的問題: 1、家庭對留守兒童的教育意識淡薄。 父母是兒童成長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教育是伴隨孩子的終身教育。因此,家庭教育對孩子行為、心理健康、道德觀念與智力發展將起著決定的因素。但在調查中發現,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尤為淡薄。一是監護人和代養人大多數是老年人,文化程度不高,有的是文盲和半文盲,家庭教育意識模糊,大多偏於溺愛,以生活照顧為主,且知識、能力上難以承擔對孩子的道德培養和學習輔導的任務。二是父母與留守子女溝通少,缺乏親情上的交流,對孩子的成長漠不關心,放任自流,順其自然發展。三是父母對留守兒童只是給予物質上的滿足,孩子吃得飽、穿得暖就行了,缺乏對留守兒童精神上的鼓勵、鞭策與開導。四是對留守兒童的教育方法不對,父母認為教育是學校的事、老師的事,孩子能否健康成長直接取決於學校和老師,事實上成為孩子學習、身心發展的旁觀者。 2、學校對留守兒童的教育措施不力. 近年來,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探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能適應新時期學校教育的方法和措施。但在調查中發現,對留守兒童的教育方面還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是外出打工人員對孩子的教育過於依賴學校教育,但學校教育由於學生多,教學任務重,教師沒有精力,心有餘而力不足,對留守兒童的心理關愛難以顧及。二是留守兒童的父母長期在外,學校教師與家長的溝通難度真大,有時半年甚至一年難見留守兒童父母一面,很難反映孩子在學校的真實表現和存在的問題,難以實現家庭和學校共同教育的目的。三是學校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和管理缺乏有效的措施,很難在學習上、生活上給留守兒童更多的關心和愛護,並針對性給留守兒童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教育環境。 3、社會對留守兒童的教育關注不夠。 近年來,社會上的一些不良風氣現象嚴重,對缺乏父母關愛,並在成長中留守兒童的思想上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心理、生理受到不同程度的扭曲。一是農村社會教育薄弱,教育資源缺乏,教育觀念陳舊,不能有效地彌補缺乏父母關愛的留守兒童的不足;二是一些娛樂場所缺乏有效管理,在互聯網、電視、書刊等文化傳播媒體中,庸俗、低劣、暴力、色情等腐蝕內容屢禁不止,對缺乏父母關愛、親情關愛的留守兒童具有腐蝕性和誘惑力 二、對策及建議 1、政府要建立關愛留守兒童的長效機制。建議設立關愛留守兒童基金,政府每年安排一定資金用於關愛留守兒童工作,切實解決留守兒童教育成長中的實際問題。並要經常性組織有關單位深入學校開展關愛活動。同時,村及社區黨組織要積極主動參與到關愛留守兒童工作中來,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 2、學校要積極落實教育監管、心理疏通等措施。目前,留守兒童教育問題在大多數學校沒有引起重視,沒有具體的措施。建議在學校建立留守兒童管理檔案,對留守兒童的學習情況、身心健康狀況、家庭情況、流動情況等進行動態收集記錄。教師要根據這些情況因材施教。並建立「代理家長」隊伍。學校對留守兒童中的「問題兒童」,重點教育監管,讓有條件的教師充當代理家長,落實責任,針對學生的品德行為偏差和心理障礙問題,經常性開展心理咨詢活動,進行心理矯正工作,幫助留守兒童疏通心理障礙,解決心理問題,彌補家庭親情缺失,給問題兒童營造家的氛圍,讓問題兒童也能享受「家」的溫暖與幸福。 3、家長要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使孩子能夠充分感受到父母的愛;要正確處理生產、創收與子女教育的關系,不能以犧牲孩子的成長和未來為代價來換取眼前暫時的利益;要與學校和老師保持經常性聯系,隨時了解子女學習和發展情況,並對他們進行及時的引導教育。臨時監護人要真正負起教養孩子的責任和義務,努力為他們營造近似完整結構家庭的心理氛圍和教育環境。 每一個留守學生的情況都不一樣,還有的需要進行安全方面、生活方面的、行為養成方面的教育。我希望我們的社會、學校、家庭多給留守兒童一些特別的關愛,特別是留守兒童中的後進生,思想工作不容忽視。讓我們引導他們自主、自強、勤奮學習,讓他們與同齡人一同感受陽光下的溫暖,健康成長,和諧發展。

Ⅵ 留守兒童有哪些利弊

留守兒童相對於來說要比沒有留守的兒童要懂事,勤快一點。但大部分留守兒童,童年都是不完美的,因為沒有爸媽的參與。

Ⅶ 留守農村的孩子以後會有心理缺陷嗎會存在哪些心裡缺陷

缺乏安全感,不與人相處,培養性格內向。考慮到長期性和父母分離出來,和爺奶又存在著隔閡,長期性過去,留守兒童就會沒有安全感,都不愛和他人溝通交流,非常容易產生不自信、不自信的性情。這對人生道路發展是極其不好的,長大以後也難以融入社會。家庭教育的缺少,非常容易產生扭曲的價值觀念。家庭教育是孩子的成長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因為爺奶大部分文化知識不太高,留守兒童在家裡面就只能自由發展。

會出現缺點也不是一定的,關見是父母的守候,教育會缺少多,假如老人歲數大,沒有多少眼界,就會以老意識文化教育孩子了。對小孩智力開發設計缺少正確引導了。對父母真情意就陌生了。有時候看到會產生懷疑了。別人的父母常守候,如同自身好孤單。就會有沒有安全感,也會很內向。兒童階段沒有好去正確引導,年老老人又教不太好。慣養的方式一造成,知道以後不太好更改。老人本來是好意,缺少父母的關注。盡可能達到孩子們的心,最其碼不可以不許孩子開心。

Ⅷ 留守兒童存在哪些問題

1、留守兒童在生活上缺乏良好的照應
根據調查,「父母都外出打工」的佔81.25%,有70.35%的留守兒童由祖父或外祖父母照管,和兄弟姐妹生活或獨立生活的佔22.22%,而父母半年回家一次的佔25.93%,一年回來一次的也是25.93%。祖父母、外祖父母很多都是年老、體弱多病,本身都需要別人的照顧,而現在他們又要擔負照管孩子的重任,很難滿足留守兒童的衣食住行各方面的需要。36.67%的留守兒童都表示自己「經常吃不飽、睡不好」。留守兒童正處生長發育的重要時期,充足豐富的營養對他們來說非常重要,然而我們在走訪中發現許多留守兒童都是身材矮小、面黃肌瘦的,營養不良的現象很普遍。大部分的外出務工的父母都能夠給家裡寄生活費,但是並不是數量、時間固定。然而少數的父母並不能體諒臨時監護人的艱辛,很少或者只寄回極少的生活費,甚至有些父母幾乎是一走了之,從未給家裡寄過生活費。我們在訪談中發現一種奇怪的現象:一些父母為了建房子或者償還建房的貸款,竟然不給家裡寄回任何的生活費,而讓年邁的臨時監護人自己解決生活費的問題。與非留守兒童相比,留守兒童特別是自己生活或與兄弟姐妹生活的留守兒童的自理能力很強,但是生活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很不容易的,更何況對於年幼的留守兒童呢?
2、留守兒童的學習情況整體不太理想
學習是學生的主要任務,對一個人的成長、成才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43.33%的留守兒童認為自己的學習成績一般,而認為不好的佔20%。很多留守兒童對學習持無所謂的態度,上進心、動力也較為缺乏。36.6%的留守兒童表示自己上課不積極回答問題,只有部分留守兒童看過課外書,喜歡看課外書的就更少了。100%的留守兒童都喜歡來上學,但被問到原因時,絕大部分的回答是「好玩」。
3、留守兒童在心理、性格、思想品德等方面上也存在一些問題
未成年人的心靈相當脆弱,容易受外界各種不良因素的影響。調查中發現:一些留守兒童感動孤單無助,敏感多疑,自信心不足,膽怯害羞。我們在訪談過程中也發現了一個現象:調查人員送給留守兒童糖果、筆等禮物時,很少有人能夠雙手接物並表示感謝。當我們直接詢問留守兒童的理想時,幾乎沒有一個能馬上回答出來,在我們再三引導之後才能含含糊糊地回答。但是由於受父母外出務工的影響,少部分留守兒童長大後想打工賺錢。這樣的回答很令人擔心,因為如果缺乏正確的教導,那麼留守兒童也把打工看作自己惟一的謀生之路,那將會難以形成正確的人生目標和崇高理想,對社會來說這是不幸的,對他們的前途未來也很不利。

Ⅸ 當前我國留守兒童,都存在哪些問題

現在許多父母外出打工,將孩子留在老家,讓親人照看,這部分兒童在成長過程中其實面臨很多問題。

Ⅹ 留守兒童長大後的性格缺陷有哪些

1、性格柔弱內向

留守兒童年齡幼小就離開父母,父母關愛嚴重缺失,盡管有些是爺爺奶奶或親朋監管,但畢竟與父母親疏不同,一遇到麻煩就會感覺柔弱無助,久而久之變得不願與人交流,性格內向。

在情感上缺少健全的關愛和溝通,容易產生心理障礙,長期與父母分離,導致留守兒童在日常生活中享受不到父母的關懷,遇到困難不能從父母那裡找到感情的支持,在學習、生活過程中出現一些差錯得不到及時的引導、糾正,久而久之,便形成一些明顯的心理行為問題。如感情脆弱,自暴自棄,焦慮自閉,缺乏自信,悲觀消極。

2、自卑心理障礙

兒童大都具有攀比心理,具有強烈的自豪感,而父母不在身邊,他們就像失去了堅強的依靠和保護,因此和有些父母在身邊的孩子相比容易產生自卑的心理障礙,有的甚至自暴自棄,喪失信心,學習不求上進。

3、孤獨無靠、親情飢渴心理

父母外出使孩子在家裡感到空落感到孤獨,近而產生心裡騷動和抑鬱等問題,親情的撫慰與關懷對孩子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由於留守兒童的父母常年在外務工,有的半年,一年甚至多年都難以給孩子打一個電話,寫一封信,見一次面,以此維系親情很難溝通思想,傾聽煩惱,給孩子予以足夠的關懷,有的父母與孩子多年不曾見面,致使孩子遺忘了父母的面貌,更談不上有何親情。



4、怨恨父母的心理

少數孩子不理解父母,認為家裡窮,父母沒有能耐,才外出打工,由此產生怨恨心理,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後說疏遠父母,和父母產生情感隔膜,甚至怨恨父母無情。

5、留守兒童容易不守紀律,因為長期與父母分離,沒有牢固的親子關系作為基礎,父母不聽子女的管教,老人管不好,甚至溺愛子女,造成子女長大以後形成專橫而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