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兒童樂園 » 自閉症兒童識物理解名稱如何訓練
擴展閱讀
哪個稱霸王歌詞 2024-09-21 21:56:05

自閉症兒童識物理解名稱如何訓練

發布時間: 2022-10-01 03:27:04

『壹』 怎樣訓練自閉症兒童認知能力各位朋友給點建議.

訓練內容由少到多,由易到難。及時強化。

認知訓練是有一定層次的,從認識有無到認識屬性(大小、多少、長短、輕重等)。認識內容也是有層次的:認識顏色——認識形狀和五官——認識家人——認識男女——認識各種實用物品圖片。
認知訓練主要包括視覺、聽覺、味覺、嗅覺和觸覺訓練等幾個方面。如視覺訓練時可以遵循以下的順序:看固體物品(如玩具、圖片、實物等)——看移動物品(如滾動的球、移動的燈光等)——看復雜的圖案(從圖中找出相同和不同之處)——目光對視(拿孩子喜歡的物品讓他看,馬上又把物品拿開吸引孩子目光的追蹤)。聽覺訓練則可以從讓孩子聽喜歡的歌曲與聲音,過渡到聽簡單的聲音與命令,再逐步讓他尋找移動的聲源,到後來鼓勵孩子模仿一些簡單的聲音。其他感知的訓練也要遵循孩子的心理興趣,根據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

『貳』 誰知道自閉症孩子怎麼進行認知訓練

智障兒童的認知訓練,和正常兒童的認知發育一樣,是有規律可循的。遵循這個規律,孩子就算學得慢,總是在沿著上坡走,科學研究表明,除了深重度的智力障礙是無法接受訓練的,中重度、中度和輕度的智障兒童都可以在科學連貫的訓練中得到進步,並把自身的潛力挖掘出來。 從認知訓練角度來說,孩子學習任何一個課題(項目),都要走「感知——理解——表達——泛化(擴展)」這條線路,以學顏色為例,孩子把紅色做為顏色學習的第一步,要先「感知」紅色是咋回事、再「理解」什麼是紅色、再用語言或非語言溝通方式「表達」紅色,再把紅色「泛化」到生活中,比如過馬路時見到紅燈知道停下來。如果不了解這個學習規律,要教顏色時,拿出一堆五顏六色的氣球,一個個教給孩子「這是紅氣球」、「這是綠氣球」、「這是藍氣球」、「這是黃氣球」,這種教法如果遇上一個連視知覺都有問題(無法分辨紅色與其它顏色的不同,就是說,他連紅色物體與紅色物體的配對這一關都過不了),孩子只會被一堆氣球搞興奮或搞迷糊。 說到這,必須要提ABA教學法了。我得承認,以前對ABA有點誤會,認為它是一種刻板地教孩子做這做那的訓練自閉症孩子的方法,大概就是指令發出了、孩子去執行。後來現ABA是個適合所有智障兒童的訓練方法,甚至在與正常孩子的溝通中,都可以運用ABA。上周末我去朋友家玩,與她四歲的聰明兒子玩了整整三個小時,全程使用ABA的教學課題,包括記憶搭積木、動物表演、講故事、木頭人游戲、視覺訓練之找不同,孩子大人都非常開心。舉一個例子,在玩「記憶搭積木」游戲時,我認為孩子很聰明,直接上六塊積木,中間一張白紙一擋,我搭好六塊積木後,打開白紙,讓孩子記憶十個數,再擋上白紙,發指令「跟我搭一樣的」,孩子的表現讓我知道這個課題設置難了,馬上後退,撤掉兩塊積木,變成四塊搭,明顯這個設置符合孩子的能力,他在記憶模型時說「太簡單了」,但真正搭時又忘掉了某個細節,我馬上給予輔助,再給他快速看一眼,他搭完後我把兩堆積木擺在一起,讓孩子自己去總結「哇,一樣的」,然後我們快樂地擊掌歡呼。等孩子稍微熟悉這個游戲規則後,我讓他也當當老師,他擺積木造型,我去記憶搭,而全程是由媽媽當裁判幫我們數數。這種快樂的三人合作游戲,真的再讓我們玩幾個小時都不會覺得厭煩。 那ABA到底是何方神聖?我大概描述一下,ABA是應用行為分析法的英文縮寫,通過一個個回合式教學來進行,精髓是分解課題、給予輔助、及時強化。 一、分解課題 課題是指孩子應該學會的一個能力,這樣說來,我們的孩子需要學習的課題成百上千,ABA強調把每個能力分成最小、最簡單的單元進行教學,這個過程就是「分解課題」。比如教認識顏色,從紅色開始教(先不教其它顏色),第一步應該是配對分類,讓孩子「把一樣顏色的放一起」,這就是剛才我說的學習規律的「感知」階段。說到這,可能有許多人要問「為什麼教顏色時不直接告訴孩子顏色的名稱,比如拿著紅氣球、紅杯子等教『紅色』,而是先讓孩子去配對去分類呢?」因為在認知發展規律中,知覺算是最基礎的能力,如果人在視覺上都無法分辨並理解一個物體與其它物體的不同,又怎能理解更復雜的物體命名和功用呢? 接著討論「分解課題」之學習顏色的例子,第一步是配對分類,如果孩子能在有干擾物的情況下把紅色與紅色物體快速正確地放在一起,說明孩子已經感知到了紅色,注意:隨著教學的深入,老師的指令語已經從最初的「一樣顏色的放一起」變成了「紅色的放一起」,在孩子具備這個能力後,進行第二步訓練——理解,就是讓孩子「拿紅色給老師」,如果孩子能在有多個其它顏色物體的干擾物中間快速正確地拿一個至多個紅色物體出來,說明孩子已經具備了理解紅色的能力,就進行第三步的訓練,讓孩子表達紅色,比如老師問「它是什麼顏色的?」孩子回答「紅色」。 ABA強調無論教孩子什麼能力,比如物品認知、形狀、數學、說話、畫畫等,都要遵循這個分解課題、循序漸進的原理。也許有人會認為這種教學方法很刻板,但教學的執行者是誰?是老師。試問:你手上有一個孩子,你設計好了課題、把一步步課題分解得很細,進入教學後你發現孩子對這塊的能力超乎你的預期,他學得很快、掌握得很透徹,那你還會按照寫好的教案去一步一步細細教嗎?——肯定不會,水漲船高嘛。 二、給予輔助 智障兒童之所以學東西很慢,是因為大腦發育的問題,讓他們無法象正常兒童那樣順利地接受外界信息並輸出這些信息,他們很難通過觀察而自然地學習。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孩子一個新的課題時給予輔助,剛開始時可能是手把手的完全輔助,隨著孩子能力的不斷提高,逐漸減少輔助。這是ABA的一個主題原則。比如教孩子畫一個蘋果,一開始需要老師手把手地教他畫,然後不再手把手教、而是給他一個視覺提示,即蘋果圖片讓他照著畫。再是老師先示範畫一個蘋果,收走,讓孩子自己去畫。最後是直接讓孩子畫一個蘋果。細想一下,其實我們正常人從小到大的成長過程,也經歷過無數別人的「給予輔助」,包括父母、老師、同伴,記得我小時候學包餃子,是媽媽手把手教並示範了許多回,我才學會。 做一個合格的特教老師,一定要掌握輔助的方法和技巧,不會輔助得太慢太晚而讓孩子失去學習的信心,也不會過多給予輔助而讓孩子產生了依賴心理。 三、及時強化 在課堂上聽的最多的幾句話,就是「耶」、「太棒了」、「你好聰明」,這就是強化。強化的意思就是在孩子做出一個正確反應後,老師給予的反饋。在孩子反應後,及時給予強化會讓孩子願意配合,更願意繼續學習那些新的、好的行為和能力。 其實「強化」這個概念對我來說並不陌生,在我生孩子之前、在學校當老師時,系統學習過《教育心理學》,裡面就有一章專門講「強化」,在正常兒童的教育中,強化同樣是非常重要的。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我們小時候愛學哪門功課,主要是因為喜歡教那門課的老師,而為什麼喜歡那個老師,當然是那個老師對自己好總表揚自己了。 特殊孩子雖然在認知發育上存在多多少少的障礙,但愛聽表揚是全人類的共性。試想,如果一個孩子對你的要求有了正確反應,而你不強化他,他怎麼知道他的反應是正確不正確?如果他不確定這點,那為什麼還願意繼續跟隨你的教學呢? 分解課題、給予輔助和及時強化是ABA教學的內涵,了解這幾個基本概念後,我們來探討一下智障兒童認知訓練中有哪些課題可以去做呢? 按照兒童認知發育的規律,我把訓練步驟大概理一理—— 1、模仿:動作模仿、仿說、使用物件模仿,隨後進行聽指令的教學 2、視知覺:從配對和分類開始 3、搭積木(也可以和配對、分類同時進行):搭積木屬於使用物件的模仿,練習孩子的視覺空間、順序等。如果孩子搭積木不行,就要退回到動作模仿。 4、自己的認識(五官、名字等)、日常用品認知、水果蔬菜動物卡片認知、人物認知 5、功能性配對:比如了解牙刷和牙膏都是刷牙用的。 6、分類:先把與生活緊密聯系的吃的、喝的、穿的、用的、玩的給歸歸類,再進行類別教學。 7、形狀(如果孩子對顏色敏感,也可以先教顏色) 8、顏色 9、對比性認知:大小、長短、粗細、高矮、厚薄等 10、方位詞:上下、里外、前後、左右、中間、旁邊 11、肯定與否定的教學 12、數的概念:唱數、任意起止數、點數報總數、按數取物、認識自然數、序數、量的多少、數的大小、數的分解與合成、加減運算、應用題 13、時間教學:鍾表、一天的時間、星期幾、年月 14、所有課題的結合(泛化),提升孩子的綜合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這些課題只是特教專家和老師們根據多年實戰經驗總結出來的一個大致套路,並不表示孩子非要學會前一項、才能進行後一項的學習,有許多課題是可以穿插著同時進行的。而且孩子能學的課題絕不僅僅為上述十幾項,課題是無窮無盡的,只要老師和家長肯用心,就能從基本課題上演化出許多子課題,即縱向上可以不斷延伸。 認知訓練是一項浩大的工程,除了用慈繩愛索牽引孩子外,家長和老師還需要掌握更多科學嚴謹的教學方法,這樣才能更加有效地幫助到我們的孩子。給愛注入智慧,這份愛會更加有意義。 除了對認知訓練的步驟和課題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之外,最大的收獲就是明確了我家孩子下一步的路該怎麼走,再也不會盲目地跟隨別人的腳步。棟棟屬於復雜的腦損傷,醫學上診斷為「腦癱加自閉」,腦癱是主、自閉是輔,這就要求我這個當媽媽的,既要了解腦癱康復的知識,又要了解自閉康復的知識,這雙重的任務要求我除了對生活對生命繼續保持陽光樂觀的心態之外,還要更加努力上進,我學得越多,對棟棟的病情就會了解得越多,那對他的康復就會幫助得越多。 現在,我明確了目前棟棟要做的主要康復項目,包括運動訓練(PT)、感統訓練、中醫按摩以及DOMAN訓練(給予五大感官大量的持續的信息輸入)。 在跟一些病友交流中,有遇到和棟棟一樣情況的孩子,即基礎能力比較弱,連最簡單的「拍手」這樣的模仿都不會做、腦子里沒有相同物體的配對意識、「拿」和「放」這樣的指令都聽不懂,這樣的孩子要從哪些方面找到認知的切入點?我想從一些理論知識方面分析一下。 認知是一個大腦神經活動的過程,這個過程包括了感覺、注意、記憶(經驗)、知覺、分析推理、策略生成、預估與調整、表達等。從這個定義不難看出,「感覺的訓練」 即感官通路的訓練是認知訓練的基礎,這包括了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本體覺和前庭覺的訓練,其實這些就是改善腦功能的訓練。借用一個好友對認知訓練的觀點「要想富、先修路」,這個路就是感官通路,關於感官通路方面的訓練,DOMAN方法值得大家去借鑒。 在認知的訓練上,注意力的集中是繼基礎感官能力訓練之後的又一個重要基礎,這些注意力的訓練包括視覺和聽覺方面的。 記憶是建立在不斷積累的感覺經驗上的,這些感覺經驗包括視覺的、聽覺的、觸覺的、嗅覺的和味覺的,大腦接收到新的感覺信息,透過對感覺記憶的解讀,從而形成了知覺,在知覺的基礎上,我們的大腦才有了形狀、顏色、方位、時間、大小、量度、質地等概念,到了這個階段,我們才可以說具備了一定的認知基礎。 因此,想要給孩子進行認知訓練,先要對孩子的情況進行客觀地分析,說句大實話,以棟棟目前的能力,即使他會走路,那些課程對他來說都是有難度的,這個難度是指他跳起來都很難夠到。既然如此,還是讓棟棟老老實實地先打好認知基礎吧,這個認知基礎就是修好感官通路。 還有一些病友總問我「我的孩子認知很差,怎麼辦呀?從哪方面入手教啊?」其實想給孩子進行認知訓練,最基本的前提是你已經清楚分析並了解了你家孩子的情況,就象我在文章開頭說的,如果你的孩子連顏色形狀這些概念都沒有搞明白時,學習數學是不現實的。因此,建議家長們多了解一些認知訓練方面的知識,知道學習一個課題(能力)的前提條件,這樣才能更有效地幫助到你的孩子。舉幾個例子—— 模仿訓練的前提是孩子具有一定的視覺專注與視覺記憶、基本的互動意識、基礎的本體感意識、基本的慾望表達與動作能力。 配對訓練的前提是孩子具備拿和放的能力,並具備基礎的模仿和聽指令能力。 物品認知訓練的前提是孩子具備基本的配對和分類能力。 學習形狀和顏色的前提是孩子有一定的配合能力和模仿能力、分類及配對能力、一定的認知能力。 學習方位詞的前提是孩子有一定的語言理解能力、一定的認知能力、具備空間的概念、具備一定的身體形象感。 學習數概念的前提是孩子具備配對分類能力、具備顏色形狀大小長短等認知能力。 知道了每一個課題學習的前提條件,其實就是知道了認知發育的規律。按照孩子具備的基礎能力給他設計課題,讓他跳起來就夠得著,是比較科學並明智的。

『叄』 怎麼增強自閉症孩子的認知能力

2.對動詞的理解:如「拍拍牆,拍桌子,捶捶背,拉衣服,捏鼻子,踩卡片,站起來,坐下」等,通過這些練習,讓孩子明白簡單的動詞,在生活中能很好的去執行,同時也鍛煉了孩子的反應能力。同時可以讓孩子來表達,鍛煉孩子的手眼口統和能力。
3.對情景的理解:生活化情景有很多,我們可以藉助每天的例行活動,讓孩子玩,玩的過程中增加孩子的生活經驗,如「喝水,背書包,敲鼓,盪鞦韆,照鏡子,梳頭發,刷牙,洗手「等,每天都在做,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慢慢你會發現當你讓孩子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孩子能夠很快的去執行。特別是孩子比較感興趣的事情,每次都會很積極。
4.對物品功能的理解:理解物品功能,也是在孩子認識物品後的一些拓展練習,在做這項內容的時候句型不要太固定化,要靈活多變,例「喝水用的是杯子,杯子能喝水,用杯子喝水,杯子是喝水用的等等,特別是孤獨症孩子一定要注意,因為他們通常會以記句型的方式來回答你的問題,沒有在思考。
5.理解簡單的游戲規則:搬椅子,搶食物,跑步,蘿卜蹲。。。這些都是我們經常做的游戲,但是很多孩子脫離輔助還是完成不了,孩子的軟性能力還是比較欠缺的,通過讓孩子參與到集體中,持續性的給孩子做,效果還是比較明顯的,孩子的等待意識,競爭意識,緊迫感也會慢慢的提高上來,孩子也慢慢理解了游戲的規則。
這些都是最基礎的的東西,但對於孩子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經過這些練習,再往後面過渡其他內容的時候也會快一些,在提高孩子語言理解能力的同時,孩子的思維理解能力也會有所提高。要把訓練內容先固定再變化,由簡到繁,提問的方式由模仿到獨立,思維層層深入,實際的動作與語言的配合緊密結合起來,幫助自閉症兒童了解語言的實質意義。

『肆』 如何讓自閉症兒童認識事物

四個原則糾正自閉症兒童行為
第一,在同一個既不能說話,又不能懂得很多的孩子打交道時,至關重要的是選擇時機,使你能立即做出反應去獎勵或阻止。
最好是採取行動來防止不良行為,或者,如果辦不到時,則在這種行為一開始時,立即採取行動,這比聽任孩子做某種調皮或危險的事,而事後去懲罰他們,可能更行得通。看來,要是他已經有了去做被禁止的事情的樂趣,懲罰就沒有什麼意義了。
第二、要設法去理解為什麼孩子行為特別。
孤獨症兒童的行為,雖然常常看上去稀奇古怪異乎尋常,但它的背後總有一種具體的、合乎邏輯的原因,記住這一點是很有幫助的。意思是說,這只不過是一個殘疾兒童面臨著他無法懂得的復雜情況所做出的簡單反應。
第三,你的反應應該保持一致
要是你有時候去阻止一種問題行為,而另一些時間則放任寬容,這樣的效果似乎比根本不採取行動還要糟些。人們普遍發現,前後不一致的方法比過分嚴格或過分寬容所產生的困難更多。可是始終一致是難以辦到的。最好是決心就最重大的行為問題採取堅定的立場,而不去管那些並不特別不方便的行為問題。這種妥協會產生適當鬆弛的氣憤,也能讓孩子認識到,存在著種種限度,他不能超過這些限度。
第四,你做出反應的方式,應當容易為孩子所理解。
用談話的方法去防止一個孤獨症小孩打破玻璃窗,是根本無效的。對著他大聲喊叫,也許最初會使他分心,但過了一段時間之後,他就會習慣於此。如果窗戶打破後你生氣了,而且非常明顯地表露出來,這樣做可能會產生與你原來的意圖背道而馳的效果。一個並不懂得狂怒含義的孤獨症小孩也許會認為,憤怒的父母是一件有趣而令人興奮的事,因而他受到的是鼓勵而不是阻攔。要是在他安安靜靜時,把他一個人留在那裡;而當他出了亂子時,就成了大家注意的中心,這時這種情況尤其可能發生。更有效的辦法是在窗戶打破之前,就採取行動,抱住他,把他弄開去。這樣做有其優點,可以就勢變成擁抱,或者撓癢癢的游戲,或者去做無論什麼你知道孩子喜歡做的事。
某些行為是無法預期或防止的。毫無理由地突然發出一陣尖叫,就是很好的例子。這時,最好的辦法是不去理睬他。只是在他停止做你希望防止的事情時,才去照顧他。在這種情況下,你是通過你的興趣和注意去獎勵他。而這種獎勵只有當他不再沉湎於令人不快的行為時,他才能得到。
重要的原則是,如果你要改進孩子的一般行為,你應當幫助他找到積極的、建設性的事情去做。
四.孤獨症早期家庭訓練指導方法
每一個項目都可以參照下面的幾個例子去教:
項目一:摹仿大肌肉群運動:
1 和孩子面對面坐按椅子上。盡量使他注意你(確定他注意了你,2 就可以開始了)。
2一邊做一個動作,一邊同時說「這樣做。」動作可以是:
拍桌子,拍手,揮手(象打招呼似的),握雙手 ,拍腿
搖頭 ,點頭,轉身, 用手把臉捂起來,拍肩膀 ,抱臂, 拍肚子,伸手,敲椅子 ,插腰,拍頭 ,摩擦手掌等
3每個動作都要提示孩子,幫助他成功,然後給於強化。
4 逐漸地減少實踐的提示,
5 改變強化方式。減少提示,
6 加強表揚獲獎勵。最後孩子能夠按照指令反應正確時才給他強化。
項目二:摹仿口形的運動:
1和孩子對面坐好。確定他是否注意。
2 邊示範邊說:「這樣做。」
口型動作包括:張嘴, 伸舌頭,噘嘴 ,磕牙齒,吹的動作 ,笑,吻, 舌頭抵上下牙齒等
注意:你的目的是什麼?如果是要求語音模仿,那麼一邊做動作,一邊要發出聲響。如果孩子不能夠摹仿你,你們可以坐在鏡子面前操作。從鏡子里學習模仿動作。
3 跟別的其它項目一樣,4 只要做對了就要給他強化。先給幫助提示,5逐漸減少到孩子聽到了口頭指令就能夠正確反應。
項目三:相配、區別物體
A.相配(一雙、一對物體)
1 和孩子對面坐好,使他主義力集中。
2 把一件物品(比如∶杯子、扣子---)放在桌子上面。
3把另外一個一模一樣的物品給孩子,同時叫他相配, 「把一樣的東西放在一起」。
3提示他做出正確的反應(把東西放在了第一個物品的旁邊--較近),給以強化。
B.相配(兩雙、兩對物體)
1 和孩子對面坐好,使他注意義力集中。
2 把兩個不同的東西放在桌子上(比如:一個杯子, 一個勺子,這兩件東西要從形狀上不容易混淆)。兩件東西要擺放的距離孩子一樣遠。
3拿另外的一件東西(和上面的一件東西相同)給孩子,要求他「把一樣的東西擺到一起」。
4 如果他擺得不對,馬上把東西放還給他,讓他重新來一次。對他說∶「不對」並且重復說:「把一樣的東西擺到一起」。用手把手地提示讓他正確擺放。
5對他正確的操作給以強化。和以上操作一樣逐漸地減少幫助和強化。
6在孩子學會了將以上兩件物品相配以後,再練習隨意地相配(比如:一次用杯子,兩次用勺子)。也要使用提示和強化的手段。
C.相配(兩對物品位置變換不定)
1 和孩子對面坐好,使他注意義力集中。
2和B項操作一樣,只是要隨時把桌子上的東西位置變動。為的是不要使孩子只是記住固定的擺放位置(比如∶杯子在左邊;勺子在右邊的放法)。
注意:在做好了A.B.C.三項操作練習以後,可以練慣用三、四對物品相配,教他區別更多的東西。
項目四:圖片(領悟和表達)
A.領悟:認出圖片里的物品
① 把圖片放在孩子的面前的桌子上,確定他已注意。
② 說:「指出(圖片上的)……」。
③ 用現實提示幫助他正確指出,並予以強化。
④ 強化和提示逐漸減少(如以上項目)。
B.表達:能夠說出圖片里的物品名稱
① 和孩子對面坐好,確定他已注意。
② 拿起一張圖片給他看,問:「這是什麼?」
提示孩子正確說出物品的名稱, 給予強化。強化和提示和以上項目一樣,逐漸減少。
項目五:所屬關系(領悟和表達)
A.領悟
① 在孩子的附近有熟悉的人(他能夠見到),要求孩子:「去摸摸……(比如: 去摸摸華華的手)」。
② 提示他正確的反應(去摸華華的手),給以強化。
③ 和以上的操作過程一樣,逐漸地減少幫助和對他的強化。
B.表達
① 你指著一個孩子認識的人的衣服或身體的部位說:「誰的衣服(或身體某部位)」?
② 提示他作出回答(比如:「這是毛毛的衣服……。」),並給以強化。
3 和以上的操作過程一樣,4 逐漸地減少幫助和對他的強化。
項目六:要、不要(比較喜歡,比較不喜歡)
A. 不喜歡的東西
① 和孩子對面坐著。
② 把一件孩子不想要的(不感興趣)東西拿給孩子,問他:「你要不要……(某物品)?」
③ 提示孩子搖頭或講出「不要」。
④ 孩子做到時,就立刻將東西拿開(最好是再看不到了),給孩子強化。
⑤ 和以上的操作過程一樣,逐漸地減少幫助和對他的強化。
B. 喜愛的東西
① 和孩子對面坐好。
② 拿給孩子看他喜愛的東西(玩具、食物等),問他:「你要不要……(物品的名稱)?」
③ 提示孩子點頭或者講「要」。
④ 孩子表示後馬上把東西給孩子
⑤ 和以上的操作過程一樣,逐漸地減少幫助和對他的強化。
C. 要、不要的區別
① 和孩子對面坐好。
②隨意交替地將孩子有興趣及沒有興趣的東西拿給他,3 詢問他:「你要不要……(東西的名稱)?」
③ 提示孩子正確表達,並給以強化。
④和以上的操作過程一樣,5 逐漸地減少幫助和對他的強化。
項目七:社交問題
① 和孩子對面坐好,讓他注意你。
② 問他一個社交性問題,幫助孩子講出正確的回答。
③ 給他強化。並逐漸地減少提示與強化。
可以問的問題包括:
? 你叫什麼名字?? 你幾歲了?? 你(今天)好嗎(高興嗎)?? 你住在哪裡?? 你的(兄、弟、姐、妹)是誰?? 你喜歡玩什麼?? 你的爸爸、媽媽叫什麼?? 你喜歡吃什麼?? 你在哪裡上幼兒園(上學)?? 誰是你的朋友?? 你喜歡看什麼電視節目?? 你家住在哪裡?? 你家的電話號碼是多少?? 什麼是你最喜歡的玩具?? 你的生日是哪一天?? 你的老師叫甚麼?
項目八:描簡單的畫
①.把紙和筆放在面前的桌子上。
②.在紙上畫一個東西(作示範),同時要求孩子同樣地畫一個。
③.提示孩子拿筆畫出這件東西,並給予強化。
④.和以上項目一樣,逐漸減少提示和強化。
所畫的東西可以包括:
豎線, 橫線, +字 ,圓圈,斜杠 ,數字 ,各種形狀, 笑臉,
花 ,車, 房子, 人,彩虹 ……
項目九:孩子給你兩件東西
① 把幾個物體放在孩子面前的桌子上。
② 要求孩子:「把------和---------給我。」
③ 提示孩子把那兩件東西拿給你,並予以強化。
④ 和以往練習相同,逐漸地減少提示和強化。
注意:你提示孩子最好是同時拿起兩件東西(一手拿一件)。如果他的理解能力比較困難,可以將你的用語簡單化。比如只說:「球、小車」。而不用:「把球和汽車給我」的表達方式。也要在日常的環境中很自然地要求他拿兩件東西,(比如可以是:「去拿襪子和鞋子」之類的。)
項目十:分類(相配,認出,說出名字)
A.相配
1把幾組(不同種類)物體的卡片放在孩子面前的桌子上。
2拿出另外(卡片上面的東西和以上卡片中的一組是一類的)一張卡片,讓相配(放入相同種類的一組中)。
3提示他把卡片放在適合的一組中(比如:桌子上有白菜、汽車、椅子…等卡片,提示他將拿到的火車的卡片放在汽車上面──同屬於交通工具一類)。並給予強化。
4和以上的練習相同,逐漸地減少給孩子的提示和強化。
B.認出分類
① 在一堆卡片中將相同種類的卡片歸為一組。
② 要求孩子:指出……(比如:食品/交通工具/……)的卡片組。
③ 提示孩子指出你要他指的卡片(分類)組,並給予強化。
④ 和以上的練習相同,逐漸地減少給孩子的提示和強化。
C.講出分類的名稱
① 把卡片按不同分類組,分別放在孩子面前的桌子上。
② 你指著其中的一組卡片問他:「這些是甚麼?」
③ 提示孩子講出那組分類的名稱,並給予強化。
④ 和以上的練習相同,逐漸地減少給孩子的提示和強化。
注意:如果你的孩子對相配(圖片分類)有困難,可以使用實物來操作練習。
項目十一:想出(猜出)/講出你描寫的物體(看得見或看不見)。
A看不見
① 把幾件東西(蘋果、香蕉)放在孩子面前的桌子上。使他注意。
② 說:「我在想吃一個長在樹上的、紅紅的、可以吃的東西」。
③ 提示他指出蘋果,並講出它的名稱,給他蘋果以強化。
④ 和以上一樣逐漸減少幫助和強化。
B看不見
① 和孩子對面坐好,讓他注意看著你。
② 說:「我希望有個(描述)園園的,可以踢的東西」。
③ 提示他(猜出你所描述的)說出東西(球),並給以強化。
④ 和以上一樣逐漸減少幫助和強化。
注意:開始時,放的東西不要太多(2、3件),東西相互之間的特徵要有顯著的不同(顏色、形狀、功能…)。以後逐漸選擇比較有相近特徵的東西。可以提示孩子按照地方、場所區別。
項目十二:回答關於物體和圖片中的問題
A.物體
① 和孩子對面坐好。
② 給他看一個物品,問他一個問題(見提示內容)。
③ 提示孩子正確回答,並給以強化。
④ 和以上的練習相同,逐漸地減少給孩子的提示和強化。
B.圖片、照片
① 和孩子對面坐好。
② 給孩子看照片(比如爸爸在廚房裡炒菜,…)詢問他問題。
③ 提示他正確地講出,並給他以強化。
④ 和以上的練習相同,逐漸地減少給孩子的提示和強化。
詢問和回答的範例:
A.關於物體:
Ⅰ.① 這是什麼? 是香蕉② 這是什麼顏色? 黃色
③ 你拿香蕉幹甚麼? 我吃香蕉④ 香蕉是甚麼? 水果
Ⅱ.① 這是什麼? 是冰棍/棒棒糖② 這是什麼顏色? 紅顏色③ 你用他可以幹甚麼? 我舔他④ 你在哪裡買冰棍兒? 在商店裡
B.關於照片:
Ⅰ.① 這是誰? 媽媽② 她在做甚麼? 她在笑
③ 她在什麼地方? 她在客廳④ 她怎麼樣? 她很高興
注意:開始時只要求他回答兩個問題,然後再逐漸地教他更多的內容。如果你的孩子學習這個項目很困難,可以先按照一個固定的順序問問題,然後逐漸改變成不同的形式。
項目十三:簡單句式
A.它是……
① 和孩子對面坐好。
② 出示給他一件物品並問:「這是甚麼?」
③ 提示他講出:「這是球……書等。」並給以強化。
④ 和以上的練習相同,逐漸地減少給孩子的提示和強化。
B.我看……
① 和孩子對面坐好。
② 給他一張圖片,並問他:「你看什麼?」
③ 提示他回答:「我在看(圖片中的物品)」。給以強化。
④ 和以上的練習相同,逐漸地減少給孩子的提示和強化。
C.我有……
① 和孩子對面坐好。
② 給他一件物品,並問他:「你有什麼」?
③ 提示他回答出:「我有一個(手中的物品名稱)」。並給以強化。
④ 和以上的練習相同,逐漸地減少給孩子的提示和強化。
注意:學會了B的項目以後,可以教他說出圖片中的幾樣東西(如:我看到了一個房子,一棵樹,一部汽車……等)。使用兒童畫冊的內容來泛化這項技能。
項目十四:簡單地相互交流
A.我有……(物品)
① 和孩子對面坐好。把一件東西交給他,你自己手中拿著另一樣東西。
② 舉起你的東西說:「我有一個……(你的東西的名稱)」。強調東西的名稱,講得慢些。
③ 提示(示範)孩子也說:「我有一個××(他的東西)」。他能夠正確表示時就給以強化。
④幾次練習後可以更換物體再練習。然後可以讓他自己從盒子里挑選物體,練習句式。
⑤ 在他學會了表達「有什麼」之後,教他其它表示(形容)物體的句式。
⑥ 和以上的練習相同,逐漸地減少給孩子的提示和強化。
B.我看……(圖片或書上的東西)
① 把兩張圖片放在孩子面前的桌子上。
② 你指著一張說:「我看……(圖片上的東西)」。
③ 提示孩子指著另一張,說:「我看……(他指的東西)。並給以強化。
④ 練習幾次後更換圖片。
⑤ 和以上的練習相同,逐漸地減少給孩子的提示和強化。
實際例子: 物體
① 我有一隻鴨子。 我有一隻牛。
② 我的鴨子是黃色的。 我的牛是黑色的。
圖片/書
① 我看球。 我看花。
④ 我看男孩在走路。 我看女孩在作游戲。
⑤ 我看汽車里的女孩。 我看滑梯上的男孩子。
項目十五:詢問「……在哪裡?」的練習
A.請孩子找回不見的東西
① 把5個孩子認識(能夠叫出名稱)的東西放在他的身後(不能直接看見),讓他看到物品在哪裡(讓他轉身,並同時對他說:「看有球、汽車、書、鉛筆和帽子」。)
② 讓他再次將身體轉過去(又不能直接看見哪些東西了)。
③ 你說:「去拿來(上述物品中的一個)」。
④ 提示他找回那樣東西,並給予強化。
⑤ 讓三次找到了東西後,把其它的東西(比如鉛筆)藏起來。
⑥ 要求孩子說:「去把……(比如說:鉛筆)找出來」。
⑦ 孩子一到背後去找(鉛筆)就提示他問:「鉛筆在哪裡?」
⑧ 馬上說:「……(鉛筆)在這兒」。邦孩子拿出鉛筆。並給孩子強化。
⑨ 和以上的練習相同,逐漸地減少給孩子的提示和強化。
B.在活動中
① 設置一項要求孩子完成的活動項目(或程序),比如拼圖或畫畫。
② 讓孩子開始操作前,先把一件必須的東西(比如:拼圖中的一塊或者蠟筆)藏起來。
③ 開始讓孩子操作這項活動。當他發現缺失的東西時(比如:拼圖中的一塊或者蠟筆)立刻提示他問:「……(拼圖或者蠟筆)在哪兒」?
④ 馬上回答說:「……(拼圖或蠟筆)在這兒」。把東西給他,並且也給他強化。
⑤ 和以上的練習相同,逐漸地減少給孩子的提示和強化。
減少提示的方法:在第一次他一找東西時,馬上給口頭提示。以後逐漸延長(在他發現缺失東西到你給他提示之間的)時間,每次可延長1秒鍾左右。以致他能夠自己主動地問「……在哪兒?」
項目十六:回答常識問題
① 和孩子對面坐好,讓他注意你。
② 問他一個常識性的問題。
③ 提示他正確地回答,給予強化。
④ 和以上的練習相同,逐漸地減少給孩子的提示和強化。
常識性的問題可以包括:
動物題目:
① 狗是怎麼叫的?
② 什麼動物「汪、汪」叫?
顏色題目:
① 太陽是甚麼顏色的?
② 什麼東西是黃/紅/綠/蘭色的?
社會職業題目:
① (救火員/醫生/司機…)是做甚麼的?
② 誰給我們看病?
注意:開始最好有圖片或可能觀看的圖片,照片作教具。
項目十七:回答關於故事的問題。
A.用圖片
① 和孩子對面坐好。
② 給他出示一個人在做動作(在某種場所從事某種活動)的圖片/或照片(比如,一個小朋友在海灘游泳)。
③ 講述圖片中的故事〖有一天,阿毛去海邊游泳〗。
4 詢問孩子關於故事中的問題(阿毛到那裡去了?誰到海邊去了?阿毛到海邊幹甚麼?)
⑤ 提示他(口頭)正確回答。並給以強化。
⑥ 和以上的練習一樣,逐漸地減少提示和幫助,逐漸地減少強化。
B.簡單地講故事
① 和孩子對面坐好。
② 給他講一個簡單的故事(如:有一天,媽媽去商店買冰淇淋)。
③ 詢問他關於故事中的問題。(如:誰去了商店?媽媽到那裡去了?媽媽在商店裡買了什麼?……)
④ 提示他正確回答出,並給以強化。
⑤ 和以上的練習一樣,逐漸地減少提示和幫助,逐漸地減少強化。
C.簡單兒童故事(書)
① 和孩子對面坐好。
② 給他念兒童故事書中的一頁(一、二句話)。
③ 詢問他關於聽到的故事內容的問題(不是要求他復述,而是回答詢問)。
④ 提示孩子正確地回答,並給以強化。
⑤ 和以上的練習一樣,逐漸地減少提示和幫助,逐漸地減少強化。
D.講比較難的故事
① 和孩子對面坐好。
② 給他講一個四句話的故事(比如:「有一天,一個叫毛毛的小朋友到公園玩,他發現了一個紅色的球。他把球帶回家給了媽媽,晚飯後他玩了會兒球,就睡了。)
③ 詢問孩子有關故事中的內容。
④ 提示他正確地回答的答案,並給以強化。
⑤ 和以上的練習一樣,逐漸地減少提示和幫助,逐漸地減少強化。
注意:如果你的孩子有困難,可以從更簡單的故事開始。(如:「媽媽去了商店」。「誰去了商店?」)
項目十八:聽從「問」和「告訴」的指令
A.問
① 在遇見一個小朋友時,讓孩子去「問…… ……」(問「毛毛」他「多大」了)!
② 用實踐提示讓孩子走到那個小朋友身邊,示範他詢問「毛毛,你多大?」
③ 那個小朋友回答後,你馬上給孩子一個強化。
④ 和以上的練習一樣,逐漸地減少提示和幫助,逐漸地減少強化。
B.告訴
① 在「遇到」一個小朋友時,讓孩子去「告訴…… ………」(去告訴「毛毛」你多大了)!
② 用實踐提示和口頭示範讓孩子走到那個小朋友身旁,並且說出(要求說的話):「毛毛,我六歲了」。
③孩子說完馬上給以強化。和以上的練習一樣,4 逐漸地減少提示和幫助,5逐漸地減少強化。
C.問、告訴隨意練習
① 給孩子A項或B項的(第一)指令。
② 提示孩子孩子做出正確反應,並給以其強化。
③ 和以上的練習一樣,逐漸地減少提示和幫助,逐漸地減少強化。
注意:可以利用小朋友進行這個項目的練習,教孩子在玩的過程之中怎麼問和回答問題。
項目十九:回答「為什麼……?」和「如果……?」的問題
A.「為什麼」
1 和孩子對面坐著,2 讓他注意你。
3 問一個「為什麼……」的問題(比如:「你為什麼要吃飯?」)。
4 提示他作出正確回答(「又為我餓了」)。給他強化。
5 和以上操作一樣,6 逐漸地減少對他的提示和強化。
B.「如果」
1 和孩子對面坐著,2 讓他注意你。
3 王一個「如果」的問題(比如「你如果覺得餓了,4 你會作什麼?」)。
5 提示他正確回答(我會吃飯或吃東西),6 給以強化。
7 和以上操作一樣,8 逐漸地減少對他的提示和強化。
詢問的內容可以包括:
1 吃飯/餓了2 喝水/渴了3 睡覺/困了
4 哭/難過5 笑/高興6 看病/不7 舒服8
9 洗澡/臟了10 穿大衣/冷了11 打傘/下雨
注意:用日常生活的情況,比如孩子要喝水(或飲料)時,問他為什麼要喝水?同時幫助他回答「因為我渴了」。也要教他從圖片上回答問題的方式(比如出示一張圖片,上面是一個孩子從自行車上摔下來,哭了。問「他為什麼哭」,提示他說,「因為他從自行車摔下來」)。

記住:語言溝通,生活關照,行動感化. 用真心去交流

『伍』 自閉症兒童如何訓練認知能力

無論是人或物,先拉著孩子的手,告訴他「這是媽媽」,「這是爸爸」,「這是衣服」,「這是蘋果」,等利用生活中孩子經常接觸的人、物去引導他,直到孩子聽到有反應,再進行下一步,讓孩子眼睛看,如果不排斥,讓他去摸一摸。從看到可以追視再到能區分,慢慢來,切勿逼迫孩子。學習步驟,先示範,孩子做,再示範孩子做,重復到孩子學會。

『陸』 9個訓練方法,提升孤獨症譜系障礙兒童的認知理解能力

不少家長有這樣的疑問:我家孩子孤獨症譜系障礙,認知理解能力太差了,我們該怎樣鍛煉來提升孩子的認知理解能力呢?

有些家長從孩子一出生,就給孩子做閃卡訓練,來提升孩子的認知。這樣訓練,對於普通孩子和孤獨症譜系障礙孩子同樣適用。但是,兒童的認知能力發展其實是可以從身邊熟悉的事物開始。

人的認知發展絕對不是孤立的,而認知發展又具有明顯的階段性、漸進性。因此,我們不能單獨訓練孩子的認知能力,認知能力的發展和其他能力是相輔相成的。

在孤獨症譜系障礙兒童的認知發展過程中,家長既要把握與之心理發展階段相適應的教育教學內容的安排,更要注意引導孩子向更高層次發展。

孩子對於黃-紅-綠-藍-紫-橙,混合色一定要給予明確命名。

在家庭訓練中,家長拿出一個顏色的積木,教孩子認識這個顏色,並說出這個顏色的名稱,以此類推。

正確認識顏色的指標有三個:顏色配對--顏色指認--顏色名稱。

在家庭訓練中,先訓練孩子認識事物的個別部分,然後訓練孩子認識事物的整體部分,最後訓練孩子既能認識事物的個別部分又認識事物的整體。

比如,以玩具小熊為例,作為一個整體,它是一個小熊;但是作為部分認知,我們可以教會知認識小熊的肢體、五官。

在家庭訓練中,先訓練孩子認識圓形、方形、三角形,然後訓練孩子把兩個三角形拼成一個更大的三角形,把兩個半圓拼成一個圓形。

接著訓練孩子認識橢圓形、菱形、五角形、六角形、圓柱形,在訓練孩子把長方形紙片折成正方形,把正方形紙片折成三角形,最後訓練形狀對應的隊字的認識。

訓練孩子准確判斷大圓小圓、大三角形小三角形等物體。

配對訓練可以在孩子掌握一定的形狀、顏色或者數量等概念之後進行。

在家庭訓練中,可以首先教孩子實物與實物配對,再過渡到實物和卡片配對,最後孩子卡片和卡片的配對就能順利地完成。

按照一般兒童的認知發展規律,在家庭訓練中,可以先訓練孩子辨別上下,再訓練孩子辨別前後,最後訓練孩子辨別自己身體部位的左右。

據研究,短時記憶的容量是5-9個項目,為了增強短時記憶的容量,可採用組塊的方法。即將小的記憶單位組合成大的記憶單位。

如,將單個的漢字變成片語來記憶,記憶的容量便擴大了一倍。

然後把短時記憶的信息經過復述,轉入長時記憶系統。訓練要把熟識的內容和生疏的內容混在一起,並且要重復。每次訓練前都要把先前的內容重溫一遍,直到轉入長時記憶系統為止。

卡片、事物記憶訓練和生活事間記憶訓練都是一樣的道理。

先訓練孩子回憶幾小時前的事情,在訓練孩子回憶昨天發生的事情,接著再訓練孩子回憶前幾天發生的事情。

首先訓練直覺行動思維,接著訓練具體形象思維,最後訓練抽象概念思維。

思維訓練包括概念、判斷、推理、理解、分類等。

很多訓練具體形象思維和抽象概念思維是聯系在一起的,訓練是要按部就班地進行。

如,概念中的數字首先訓練能說出10以內的數次,能點數5以下的實物,但說不出實物的總和;再訓練點數後能說出總數;

能進行少量實物加減運算;能按數取物(5-15個);能認識第幾和前後順序;藉助實物進行簡單的加減運算;

最後訓練20以內的加減法。直覺行動思維和對物體的感知,與孩子自身的行動是分不開的。

思維在動作中進行,只能在動作中思考感受自己所接觸的事物,只是一種行動的思維。

在家庭訓練中,熟練操作上述9個訓練方法,可有效提升孩子的認知理解能力。

除了生活中操作簡單易見的訓練方法外,家長也可以採用給孩子講解動畫片、講故事繪本、看卡片等方式,來提高孩子的認知理解能力。

而所有的訓練方法,都離不開家長在家庭訓練中堅持不懈地引導和幫助,離不開孩子在家庭訓練中刻苦地練習和學習。

關注「扶星助童」,

專注探討兒童發育遲緩、

孤獨症譜系障礙和家庭康復訓練,

傾聽您的困與惑,解除您的 育兒 焦慮,

私信「大賽爸爸說」,

為您答疑解惑。

『柒』 如何提高自閉症兒童的認知能力

「孩子的認知能力那麼重要,我們應該從哪方面開始鍛煉呢?」我們經常會收到來自家長們關於培養孩子認知理解力的問題。

大部分的家長們應該都知道我們常用到的閃卡教具可以用來訓練孩子認知,但是同正常兒童一樣,自閉症兒童的認知發展其實也是從認識身邊的事物開始的。


人的認知發展絕不是孤立的,而人的發展又具有明顯的階段性、漸進性。所以我們不能單獨鍛煉孩子的認知能力,它的發展和其他能力是相輔相成的。

所以在自閉症兒童的認知發展過程中,我們既要把握與之心理發展階段相適應的教育教學內容的安排,更要注意引導他們向更高層次發展。

核心缺失針對訓練

大多數孤獨症兒童都存在著認知障礙,但不是所有的孤獨症兒童的症狀都相同。

有些孩子平衡能力差、有的感知覺能力差、有的聽力有障礙等等,所以對於不同的孩子的認知理解我們不能千篇一律的採用同一種訓練方法。

例如孩子的注意聽的能力很差,那麼也就無法適應課堂教學,就應在注意聽、聽的記憶、聽的敏銳度等方面進行針對性訓練。

關於日常的認知能力培養,我們可以從教他們洗臉、刷牙、穿衣等基本的獨立生活能力著手。

或者教他們認識自己及身邊的人和事物,包括知道自己姓名、性別、身體各部位的名稱、家庭住址、家人的姓名及工作單位等等。


以上這些都屬於基礎認知能力訓練,家長無論是在家裡,或者是和陪孩子出去玩的時候都可以走到哪,教到哪。

接下來就是比較針對性的培養。比如,針對辨識能力、注意力、記憶力、理解能力進行重點培養。

我們可以帶孩子到動物園、植物園去玩,讓孩子辨別花、草、樹,說出動物名字。也可以是給孩子看水果圖片,辨別水果、認識顏色。

認知理解的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是具體的、客觀的內容,可以分解成動詞、名詞、形容詞、狀語、定語,這是聽懂指令、執行指令、對付日常生活的必需。

第二層次是邏輯思維能力,最主要的是因果關系,「今天為什麼不能出去玩了?因為外面下大雨了。」

第三層次是情感方面的,從易到難,是高興、生氣、難過、傷心、惱怒、後悔、尷尬、害羞等等。

所以在培養自閉症孩子認知理解能力之前,我們需要先判斷孩子目前的認知理解水平,有目的性地進行訓練。

訓練太簡單、太難了都會影響訓練的效率,不利於孩子認知理解的培養,還有可能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

下面給家長們提供一些具體的認知訓練方法:

1、顏色視覺訓練

孩子對於黃—紅—綠—藍—紫—橙,混合色一定要給予明確命名。正確認識顏色的指標有三個:配對—指認—命名。

2、整體知覺和部分知覺訓練

先訓練孩子認識事物的個別部分,然後訓練認識事物的整體部分,最後訓練既認識事物的個別部分又認識事物的整體。

3、形狀和知覺訓練

先訓練孩子認識圓形、方形、三角形,然後訓練把兩個三角形拼成一個三角形,把兩個半圓拼成一個圓形。


接著訓練認識橢圓形、菱形、五角形、六角形、圓柱形,再訓練把長方形紙片折成正方形,把正方形紙片折成三角形,最後訓練對字的認識。

4、大小知覺訓練

訓練孩子准確判斷大圓小圓、大三角形小三角形等物體。

5、配對訓練

配對訓練可以在孩子掌握一定的形狀、顏色又或者數量概念之後進行。我們可以首先教孩子實物與實物配對、再過渡到實物能與卡片配對、最後孩子卡片與卡片的配對也能完成。



顏色認知與配對訓練——彩色棉簽

杜佳楣講孤獨症的視頻

【干貨|視頻】3個階段9個方法,有效促進自閉症兒童的認知理解

·31播放


(視頻:水果對對碰)

6、方位知覺訓練

按照一般兒童的認知發展規律,我們可以先訓練孩子辨別上下,再訓練辨別前後,最後訓練辨別自己身體部位的左右。

7、記憶訓練

短時記憶的容量是5~9個項目,為了增強短時記憶的容量,可採用組塊的方法,即將小的記憶單位組合為大的記憶單位(如將單個的漢字變成雙字的詞來記,記憶的容量便擴大了一倍)。


然後把短時記憶的信息經過復述,轉入長時記憶系統。訓練要把熟識的內容和生疏的內容混在一起,並且要重復(每次訓練開始都要把先前的內容重溫一遍),直到轉入長時記憶系統。


卡片(事物)記憶訓練和生活事件記憶訓練都是一樣。

8、生活記憶訓練

先訓練孩子回憶幾小時前的事,再訓練孩子回憶昨天的事,接著訓練回憶起前幾天的事。

9、思維訓練

首先訓練直覺行動思維,接著訓練具體形象思維,最後訓練抽象概念思維。思維訓練包括概念、判斷、推理、理解、分類等。


很多訓練具體形象思維和抽象概念思維是聯系在一起的,訓練時要按部就班進行。
如概念中的數字首先訓練能說出10以下的數詞,能點數5以下的實物,但說不出實物的總數;再訓練點數後能說出總數;


能進行少量實物加減運算;能按數取物(5~15個)能認識第幾和前後順序;藉助實物進行簡單的加減運算;


最後訓練20以內的加減法(直覺行動思維:是與對物體的感知,跟孩子自身的行動分不開。
思維在動作中進行,只能在動作中思考感受自己所接觸的事物,只是一種行動的思維。

寫在最後

家長們除了生活中貫徹隨時教的原則之外,講解動畫片、講故事繪本、看卡片等等,都是提高認知理解的辦法。

通過以上干預方法和策略的實施,能夠較為有效地提高自閉症孩子的認知能力。這都離不開家長在家庭中堅持不懈的引導和幫助。

希望家長們都要保持信心,堅持的訓練一定能夠有效改變孩子目前的能力水平哦。

『捌』 如何有效的提升自閉症兒童的理解能力

寶寶理解能力差,理解能力差在哪裡?要針對他現在不足的一些技能都要重點的去提升。他可能先要去理解動作詞,他要懂得去聽從指令,他要去指正名詞項目。

這些是最基礎的一些理解能力,就像如果孩子連最簡單的指令都聽不懂,一些物品的辨識都不會的話呢,那後面談,讓他去理解,不準、不可以,理解「不」的意思,對他來說是有點難度的。

理解不準、不可以,可以分兩個點,有的孩子呢,他是不理解「不」的意思,還有的孩子呢,他是不聽從你的指令,你說不可以,他根本就不懂得要去聽從你。

所以呢,要想提升孩子的理解能力,首先要建立孩子聽指令的能力和意識,他能懂得聽從指令以後,你讓他去理解名詞項目。

如果他名詞項目和聽指令的意思都建立起來了以後呢,我們再針對這個不可以、不準的這個具體的做練習。

那假如說桌子上放一塊餅干,然後我說:不可以吃,他就不能動,要提前做好輔助,當他沒有動就立馬強化的說,好棒,媽媽說不可以吃你就不吃,要針對他,具體的這個行為我們也得去塑造。

那要想訓練這樣一個目標,他前提是能夠去聽懂一些指令。

中間一句話呢,就說孩子要在有強化物的情況下才肯仿說。我前面有說到要想加強孩子的仿說能力,首先他要具備的模仿意識,他模仿意識上來了以後,他的仿說意識才能夠建立。

仿說能力的建立,它包含了兩個部分:第一,要有模仿的意識,第二,仿說的能力,有的孩子,他雖然會模仿,但是他很多音發不出來,所以,要針對孩子不足的那個點去練習。

如果孩子的模仿意識是可以的,他也能跟著你說,只是說不清楚,那你可能加強一些口部動作的練習。

如果他是每次都要有強化物才肯仿說的話,其實他的仿說意識還不是很強,那所以呢,需要通過一些模仿的一些訓練來提升這種仿說意識,但是在家庭裡面,家長一定要注意,我們強化物的給予,是在孩子表現好,做的哪個行為的時候,強化孩子當下的行為,不是說拿著餅干放到他的前面,說你跟媽媽說一樣的,跟媽媽說餅干,然後把餅干給你。不是在跟他談條件,一定要注意這一點。

『玖』 自閉症孩子不會辨別物品怎麼辦

生活中的物品根本不需要父母去教。孩子通過平時的生活,慢慢就學會了。但是對於自閉症孩子來說,這都是需要父母一一去教的。那麼到底怎樣教自閉症孩子認識物品,他才能掌握的更快更好呢?請看以下4個小技巧:

1、從身邊常見的物品開始教

對於自閉症孩子來說,學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在教孩子什麼東西這個問題上,家長需要多花些心思。

可以先從孩子身邊的,與孩子密切相關的物品開始。如果你實在還是不知道該教些什麼,那麼你就去找出孩子自己的東西。比如孩子的衣服、鞋子;孩子吃飯用的碗、勺子、杯子;孩子最喜歡的玩具、零食。這些東西都跟孩子密切相關,而且還是每天見到的東西,教起來孩子更容易理解而且更實用。

2、從形象物品開始教

對於自閉症的孩子老說,他們的理解能力有限,因此在教認知的過程中,要先從形象物品開始教。上面剛剛提到的那些衣服、鞋子之類的東西,它們都是實實在在的物品,都是肉眼非常容易辨別的,而且是一個物品和一個名稱相對應的,不需要理解能力,只要記住就好了。

對於自閉症孩子來說,一開始的學習就是記憶和模仿,當積累到一定階段了才會去理解。這其實是和我們普通人的學習模式是一樣的,學習先是模仿,然後才能夠舉一反三,理解更多的東西。

3、一次不能教太多

大部分中、第功能的自閉症的孩子學東西都比較慢,因此需要家長有足夠的耐心去教導。在認識物品的學習過程中,一次只教一兩種物品就可以了,而且這兩種物品的差別還要大一點,否則孩子很容易混淆。

例如教孩子同時認識鞋子跟襪子,那麼孩子就很難掌握了。因為二者都是穿在腳上的,而且穿完襪子就穿鞋子,太相近,孩子容易混淆。但是如果同時教衣服和鞋子,這樣就好多了。家長在教的過程中,也要考慮多方面的問題,不能光教就行了,而不想怎樣教孩子才掌握的更快。

4、多泛化

自閉症孩子很容易刻板,因此教完一種物品一定要泛化,不然就白教了。以蘋果為例,當你教孩子的時候用的是一個紅紅的大蘋果,孩子就記住了這個紅紅的東西叫蘋果。那麼你換一個青蘋果孩子還能不能認識呢?

同理,教的時候是一個完整的蘋果,你把蘋果皮削掉孩子還能不能認識它是蘋果呢?你把蘋果切成小條、小塊,孩子還能認識嗎?你蒙上孩子的眼睛,黑孩子吃一口,那他還能知道自己吃的是蘋果嗎?所有的這些問題都是為了泛化這個知識點,讓孩子能夠真正掌握這項技能。

只要記住以上4點,教自閉症孩子認識物品不在那麼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