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兒童樂園 » 如何做好留守兒童工作
擴展閱讀
怎麼防止同學叫外號 2024-11-15 21:38:19
中公和天路教育哪個靠譜 2024-11-15 21:37:14

如何做好留守兒童工作

發布時間: 2022-04-14 03:38:10

① 如何加強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和管理

加強留守兒童的教育和管理,應該從以下幾點抓起:
一、發揮學校的主導作用,探索教育新路。把握和突出「以人為本」的教育重心,實現全體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宗旨。首先應平等對待留守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給他們更多的關愛。其次應針對留守學生的特點,堅持啟發、引導的原則,強化行為規范的養成訓練,組織班隊活動,讓留守學生學會自我生活、自我管理、自我保護。此外,要開設心理教育課,對留守孩子進行心理疏導。
二、善於與留守兒童交朋友,給他們親情般的溫暖。留守兒童大都缺少父愛母愛,缺乏自信心,認為自己家庭生活不完美,老師和同學們都瞧不起自己,在班裡好像是多餘的,所以他們就我行我素、自暴自棄。如果老師主動與他們接觸,交流感情,發現他們的特長,並給他們發揮機會,他們會改變自己的不足。在教育教學中,注重個別差異,因材施教,多與孩子們交流,給他們母愛般的溫暖,能增強孩子們的自信。解決留守兒童問題的根本在於引導他們建立健康、樂觀的心理狀態,鍛煉獨立、自主的生活能力,從而促進他們自然、順利成長。使他們能正確看待自己的處境,認為父母不在身邊,我們更應理解父母的難處,更應減少父母的擔心,於是覺得,在家裡累點苦點也很自然。讓他們在老師、學校的引導下自己管理自己。這樣,既可增加心理傾訴,增進夥伴之間的友情,又可找到「家」的感覺。
三、強化政府統籌,構建社會監護體系。政府及有關方面要高度重視留守兒童教育問題,想方設法解決外出務工人員在子女教育方面的困難,為他們離鄉就業解除後顧之憂。要加強農村基層未成年人教育工作,由村支部負責,統籌鄉村學校的老師、村婦代會主任、退休老同志、共青團員等各方面力量,給予留守兒童「一對一」的特別關懷,開展有益的集體活動,逐步建立起社會監護體系。
四、採取多種形式,加強對臨時監護人的培訓,提高監護水平。針對留守學生臨時監護人監護責任不明確,教育能力不足的問題,應採取開設系列家教講座,家長學校培訓等多種形式加強對臨時監護人的培訓,更新他們的監護觀念,提高他們的文化素質,從而提高他們的監護水平。
五、強化監護意識,確保家長履行家庭教育職責。如果父母雙雙外出打工,對子女影響最大,單親外出打工,則影響相對就要小些。因此,父母外出務工時,如果沒有可靠監護人,最好留一個在家,保持家庭教育的存在甚至完整。如果父母都外出,則要改變親子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方式,要拿出更多的時間與孩子聯系,創造更多的時間和機會與孩子談話溝通,對孩子的道德發展和精神需求給予更多關注。在溝通內容上,注意全面性;在溝通方式上,注意多樣性。另外還要與孩子的班主任、臨時監護人保持經常性的聯系,共同商討教育的策略與辦法,做到掙錢與教育子女兩不誤。總之,農村留守兒童已成為當今教育面臨的新問題,新難題。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責無旁貸,都應作為工作的重點之一去研究去解決。也應作為學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更應該引起社會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視。讓我們共同努力吧!

② 怎樣做好農村留守兒童少年的教育工作

越來越多的農民工父母為了謀生外出打工,但卻把他們的子女留在了農村家裡,由老人或親戚照看,造成「單親教育」、「隔代教育」、「寄養教育」的現象,使學生成為留守兒童。如何做好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下面本人就留守兒童教育存在的問題和學校如何做好留守兒童的教育做出以下幾點意見。
一、留守兒童存在哪些問題
第一,安全問題。留守兒童雖然有監護人,如長輩家屬、親戚以及代理家長等,由於年齡、經濟、生活等等各方面的原因,無法對孩子進行有效的監管。因此在課余和節假日等老師無法監管的情況下,留守孩子則成了絕對自由的人,兒童的安全問題成為很大的隱患。
第二,心理人格問題。據由於留守孩子缺乏與父母溝通交流的機會,存在嚴重的「親情飢渴」,而其他監護人替代不了父母應該要履行的完整的監護職責。尤其當他們遭遇挫折時,他們不願意與監護人交流,在心理、性格上很容易走上極端。
第三,道德品行問題。留守兒童一般為學齡前兒童、小學生、初中生,正處於心理成長的關鍵時刻。如果是有祖父母來隔代撫養教育,往往意味著由較低文化家庭成員來撫養孩子;留守孩子由於長期處於這種狀況中,在行為習慣上容易發生消極變化,且難以及時得到糾正,有的甚至出現了較為嚴重的違法亂紀的現象,嚴重影響了他們的健康成長。
第四,學習問題。隔代撫養的孩子,無法在學習上得到家長的幫助和指導。而雙親有一方在家的孩子同樣很難得到父母在學習上的輔導。因為留在家的父親或母親一個人承擔了全部的家務和田間工作,沒有時間去關注孩子的學習。
二、學校如何做好留守兒童的教育
1、加強家長與留守兒童的聯系。
學校和老師應當為他們搭建溝通的橋梁,起到積極的作用,我們需要注意的是,這種家長與子女間的聯系是雙向的,如果與家長聯系困難,那至少學生一方的資源是可把控的,父母和子女,不管是哪一方的主動溝通多了,親情也就溫暖直達了。
2、營造適合孩子健康成長的學習環境。
學校通過校內廣播、刊物、宣傳欄、集體活動等形式,積極傳播良好的學習方法。學校周邊的環境,如網吧、游戲室、錄像廳等青少年不宜涉足的營業性場所應教育學生遠離。
3、鼓勵學生住校,專設教輔老師。
學校應鼓勵留守兒童住校,採取集中管理老師有更多機會與學生溝通,學生節省大量上學時間。針對寄宿學生,專設教輔老師,由班主任或班級科任老師擔任,其主要職責是關懷學生放學後的生活情況,並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變化和學習態度,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課後學習方法。
4、積極推行家訪制度。
制訂「分工家訪,共享信息」的家訪制度,班主任和科任老師分頭對每個學生進行家訪,了解班上每個學生的大致家庭背景,比如父母親在哪裡打工,從事什麼工作,平時跟孩子採取什麼樣的聯系方式,孩子的代理監護人是誰,對孩子的日常教育又主要採用什麼方法等。家訪後收集到的信息,由班級老師開會共享,針對其中的難題,大家一起商討。
5、提升教師自身修養。
老師們做什麼,學生們學什麼。老師的一言一行,都可能被學生模仿。因此除學校一直強調的專業水平提升外,不僅是班主任,而且各科老師都必須普遍重視提升自身道德品行和個人修養。這種修養的提升,雖非一日之功,但如果從學校、從教師個人,都可能普遍引起高度重視,是能夠在短期內起到相當明顯的變化,從長期的潛移默化看,效果更是驚人。
總之,為留守兒童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是學校、家庭、社會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應提高認識,協調一致,為此做出積極努力,使留守兒童和所有孩子一樣享有同一片藍天,受到同樣的關愛,把素質教育落實到每一個孩子身上。

③ 淺談農村班主任怎樣做好「留守兒童」的教育工作

隨著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村剩餘勞動力離開家鄉湧向城市,他們無暇顧及子女的成長和教育。這些孩子由於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和溫暖,缺乏監護人細心的學習引導和管理,使他們在學習、心理、身體上存在著很多問題。許多孩子出現了內向、孤僻、自卑、不合群、焦慮緊張、缺乏安全感、人際交往能力較差、頑皮任性、沖動易怒、神經過敏、逆反心理強等問題;大多數孩子在學習上缺乏主動性、自覺性,心不在焉,應付了事;部分孩子紀律散漫,不遵守規章制度,遲到、曠課、逃學、迷戀「網吧」等。這些不良習氣的存在給下一代的健康成長造成極大危害,也給班級教育帶來了極大的阻礙。為了關愛留守孩子,保障下一代的健康成長,班主任應盡力地擔負起留守兒童教育這一任務。那麼,班主任應如何做好留守兒童的教育呢?
一、建立健全機制,發揮班主任的主角作用
首先,班主任要制定具體詳細的留守兒童教育工作計劃和工作方案。配合學校大力營造關愛留守兒童教育的氛圍,積極參與,把留守兒童教育問題排上日程、擺上桌面,認真貫徹落實,真正使班級成為留守兒童學文化、學做人的臨時家園,發揮主角作用。班級里建立「留守學生」專項檔案、開通親情電話,加強學生、家長、教師三者之間的聯系與交流。除此,班主任還可以利用春節、假期孩子父母返鄉的時機,召開留守兒童家長會,與家長充分交流,要求家長採取多種方式與兒童交流、溝通,多關心兒童的身心健康,讓兒童體會到父愛母愛,形成合力效應。
二、班主任要加強留守兒童心理方面知識的教育(1)班主任要建立「留守學生」專項檔案,記載好留守學生父母打工的地址、聯系電話、家庭情況、學生監護人姓名、聯系方式等。充分關注到留守兒童的個性心理和個性需求,把留守兒童的基本情況以及各階段變化情況記錄下來,且有針對性地對這些留守兒童進行個別教育、進行補償教育,並主動與學生監護人聯系。(2)班主任要配合心理老師,要適時開展心理輔導,以這樣的方式知道學生在想什麼,這樣一方面可以彌補留守兒童的感情缺失,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加強學生教育。但是一定要注意保護好他們的隱私,不能對學生造成傷害。老師也要站在留守兒童的角度上去看問題、做工作,不然這個工作很難取得成效。
三、轉變觀念,用真正的師愛守護留守兒童失落的心靈1、關愛留守兒童,用溫暖去撫慰他們失落的心靈
首先,班主任要關愛學生,更加關愛留守學生。更應該多的關心留守學生的學習、生活、和思想變化,增加感情投入,用心去愛他們,用情去感化他們,千方百計從感情上彌補他們在家庭中的缺失。再者,班主任要經常家訪,了解留守學生的家庭環境和生活狀況,管理、指導他們的吃、穿、住、行、睡等問題,幫他們解決困難,用真正的師愛撫慰留守兒童的心,使其對父母的依賴轉到對老師的依賴,從而達到「親其師而信其道」的目的。最後,開展以「留守學生」為主題的結隊幫扶活動,要求每位教師幫助一、二名貧困留守學生,樹立留守學生自立自強勤學守紀的榜樣,以帶動全體學生共同進步。在班集體為留守學生集體過生日、唱生日歌、送小禮物、送祝福等。2、視留守兒童為親人,貼近孩子的心靈
班主任要轉變自身的觀念,不僅要做好學生知識的傳授者,更要扮演好學生心靈的撫慰者的角色。
班主任應俯下身子,走進留守兒童的思想深處。留守兒童因與父母長期分離,內心真實的快樂、煩惱、孤獨、痛苦無法得到及時的宣洩。有的孩子選擇了上網和不健康的書籍作為情感的替代品,這樣的現象會引發孩子的心理健康大問題。此時,班主任應俯下身子,走進留守兒童的思想深處,了解孩子的所想所需,有針對性地與他交流,讓一句句真誠的話語打開他的心扉,讓學生覺得你值得信任才會跟你說實話,才會接受你的道理。他就能認識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改掉身上不良的行為。
班主任應放下架子,走進留守兒童的真實生活。爺爺奶奶的照顧很多時候僅僅是滿足留守兒童的吃和穿,在孩子的學習和成長方面顧及很少。此時,班主任應放下架子,走進留守兒童的真實生活,了解他的家庭情況,與其監護人溝通的同時,主動地承擔一部分照顧他們生活的責任,哪怕是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會心的微笑,孩子都會很高興,他會從心裡覺得你是個可親的老師、朋友,也會回報你優異的表現;班主任應以美麗的言行滋潤留守兒童。對本已缺乏親情的留守兒童,班主任的教育更應是「和風細雨」式的,用親切的話語去打動他,以誠摯的情感去感染他。班主任切不可施行體罰、諷刺、挖苦以及家長式作風。這樣學生會越發感到自己不被尊重、理解、信任和寬容,越發產生羞愧、自卑、不思進取、逆反等心理,和你的距離只能越來越遙遠。3、以博大的胸懷看待留守兒童身上的問題
影響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因素很多,因而班主任應有博大的胸襟來對待留守兒童身上所存在的問題。那些已形成的不良行為習慣的孩子出現反復現象是難免的。班主任應冷靜對待,認真幫助孩子分析原因,及時啟發誘導他改正錯誤,切忌急躁而前功盡棄。
四、發揮班集體在留守兒童教育上的特殊作用1、針對班級中關注「共性」多,而忽視留守兒童特殊群體或個體的情況,我們要充分發揮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功能。班主任要給這些留守兒童以特殊的關愛,關心他們的家庭、生活、學習和困惑,多走進他們,多接納他們,並利用班集體的力量形成一個溫暖、寬松的成長學習環境,讓留守兒童切實感受到班集體的溫暖,從而彌補了由於留守而缺失的親情。2、開展各種有意義的班集體活動,鼓勵留守兒童和其他學生一起參加,一起合作,是留守兒童感受到自己也是班集體的一員,從而使他們在心理上有歸屬感。通過活動增強與同學相處的感情,體驗到生活的快樂,體會到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的友愛,培養他們的團隊精神,體會助人為樂的幸福,同時在活動中培養他們各方面的能力,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收獲了成就感,讓多彩的活動成為留守兒童成長的樂園。3、成立留守兒童「愛心小組」,以班幹部和優秀學生為成員,他們每個人與一至二名留守學生結成對子,在生活、學習上給予留守兒童幫助,讓他們互相鼓勵、互相關心、互相幫助。
五、加強與社會聯系,共同關注留守兒童
僅憑班主任教育,留守兒童問題得不到根本的解決,我們在做好校內工作的同時應積極爭取校外教育資源。如爭取校外教育力量實施教育,比如聘請校外輔導員、發揮留守孩子身邊的老黨員、老教師等的作用,請他們幫助管理照看等。還要全社會的積極配合,共同關注,建立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和監護體系,調動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資源,關愛留守兒童。努力形成了政府、村委、學校、家庭四級聯動的教育網路,營造出濃厚關愛氛圍和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的良好社會環境。
總之,留守兒童教育問題是一個越來越突出的社會問題,更是我們從事教育工作所面臨的一個新課題。我們要本著對每一個孩子負責的態度,把更多的關愛和呵護給這些心靈最脆弱的孩子們。

④ 對做好留守兒童關心關愛工作的建議與思考

延邊作為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由於所處的特殊地理位置以及特有的人文環境,近年來,隨著我州勞務經濟的迅速發展,留守兒童隊伍也在不斷壯大,(留守兒童是指父母雙方外出務工或一方外出務工另一方無監護能力、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留守兒童的關愛、教育問題成為我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課題。做好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關繫到兒童健康成長,關繫到家庭幸福和社會和諧,關繫到我州經濟社會誠信發展和延邊振興發展大局。加強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是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的重要職責,也是家庭和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據州婦聯數據統計,截至2019年底,全州共有兒童226546人,其中留守兒童5113人。由於受多種因素影響,我州留守兒童的成長面臨幾點問題:一是家庭教育和親情缺失。留守兒童多數為老人隔代撫養,年齡較大,文化程度有限,主要側重於照顧留守兒童的日常生活,難以承擔對孩子的行為養成、品德修養、學習輔導等任務,使家庭道德教育往往處於真空狀態。二是心理健康易出現問題。留守兒童長期與父母分離,缺乏父母的關愛,親情失落,產生孤獨感,導致心理失衡,在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現偏差,甚至還有一部分孩子由於對不良社會行為和生活方式缺乏認知能力,缺乏自控能力甚至成為「問題孩子」。三是留守兒童安全存在隱患。留守兒童由於年齡不大,抵抗力弱,監護人多是老人,不能有效地對監護對象實施保護,人身安全很容易受到侵害。四是社會對留守兒童的監管和關心不夠。

各級政府要充分認識加強留守兒童關愛和保護工作的緊迫性,增強創新意識和問題導向,採取有力措施,引領全社會關注兒童成長,努力創新留守兒童關愛服務實踐,扎扎實實把關愛留守兒童的政策落實好、執行好。為推動我州留守兒童關愛工作,結合我州實際,建議:

1、明確責任,加大關愛留守兒童的工作力度。建議相關行業部門做好牽頭抓總工作,以村、社區為單位,對全州留守兒童情況進行全面普查深入調研,每年開展留守兒童信息統計報送,定期更新,動態管理,做到數據實、信息准、情況明,實現鄉村有冊、州縣市有資料庫。尤其對每個縣(市)的不同情況特點掌握透、分析准,制定符合州情、簡潔有效的關愛留守兒童的政策措施,並提供及時有效的生活保障和救助。教育部門充分發揮學校的主渠道作用,通過家校聯系、心理撫慰、關心幫扶、學習輔導等方式對留守兒童給予更多關愛。同時積極研究和探索留守兒童課後在校學習和安

⑤ 如何做好農村留守兒童的安全工作

留守兒童,是年輕爸爸媽媽不得已而為之的舉措,若有能力,怎麼可能願意把孩子留在家裡。留守兒童的安全工作必須要足夠重視,才可以協助政府做好這部分工作,才能讓在外打工的父母放心。作為村幹部,要監察農村道路,車輛,各種設施,活動場所;對於村子裡存在河溝的村子,一定要要走好防護欄,明顯的警告標識語,防止無人看管的留守兒童近處玩耍,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第二,農村「熒幕電影」用以活躍農村文化時,一定要注意不要設置在十字路口,盡量將電影器材,放置在巷子內,防止孩子在車輛較多的十字路口周邊玩耍打鬧,將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第三:家長接學生,採用「憑牌」的形式,不認大人,只認牌。防止拐賣留守兒童的情況發生。第四:做好宣傳工作:採用村廣播站經常廣播,強調留守兒童監護人的看管工作必須要做到位,三到「眼到,手到,心到」。相信隨著群眾普遍針對留守兒童安全意識的增強,工作一定會出成績。祝好!

⑥ 如何做好農村留守兒童工作

(1)危害:
①對孩子本身,由於長期被托養或寄養,缺少父母之愛容易導致心理缺陷,由於老人溺愛或親友疏於管教而缺少正確的價值引導;
②導致文化的斷層和全民素質的下降;
③導致的經濟建設生產力的低素質;
④導致的城鄉貧富差距繼續變大和社會的不穩定,如我國的青少年犯罪率明顯提高,並呈逐步上升態勢。
(2)對策:
①需要政府部門的大量投入,比如在農村投資建廠,教授農民科學耕種,大力發展科技農業,倘若農村經濟好轉,農民賺錢不那麼困難,將會大大減少「留守兒童」的數量;
②政府部門需加大力度宣傳「留守」的危害性,以多種方式讓農村父母認識到「留守」對孩子的不利影響,父母盡可能不讓孩子「留守」,也將減少「留守兒童」的數量;
③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比如社會團體和經濟發達城市可對口支援鄉村,用全社會的愛心讓「留守兒童」得到更健康的成長。

⑦ 怎樣才能搞好留守兒童工作

教師要多多關心留守兒童學習、生活,社會要為留守兒童提供必要的撫慰場所,父母要加強與孩子的溝通

⑧ 如何做好農村小學留守兒童管理工作

一、關愛留守兒童

農村留守兒童一般都是由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看管,但也有的寄居在親戚好友家裡,有的則是自己照顧自己,獨立面對生活。由於隔代教養、親朋搭幫教養使留守兒童缺少應有的親情關愛和家庭教育,他們的健康成長尤其是品德、心理等身心發展方面存在問題日漸凸現。為防止問題的進一步惡化、發展,學校需要給外出的家長加強聯系溝通,使家長做到創業、育兒雙豐收。另外,學校可以開設熱線電話,方便留守兒童給外出的父母打電話,溝通情感;班主任、少先隊要經常組織留守兒童進行專門的教育和課外活動,豐富他們的業餘生活,要發現他們的閃光點,經常表揚和表彰表現良好的自強自立的好學生,使他們覺得老師時刻是和他們在一起的,生活並不孤單。

二、朋友互助

留守兒童往往因為沒有父母的約束而性格失常和行為失范,主要表現在脾氣暴躁、任性、打架斗毆、打罵同學,甚至是長輩,學習成績也差。所以很多表現良好的學生看不起他們,不願意和他們一起玩耍,更不願和他們交朋友,老師、家長也不很重視,使得這些孩子比較孤立,破罐子破摔,更加難以教育。所以,班主任、科任教師、班幹部、少先隊幹部等必須改變觀念,率先與學習上有困難、思想行為上存在一些不良習慣的「留守」兒童談心,交朋友,結對子,相互幫助,共同進步,逐步改變他們「差生」「後進生」的面貌,從而帶動全班同學,團結友愛,共同協助,維護班規、校紀,充分學好科學文化知識。

三、更新監護人的教育觀念

絕大部分代監護人注重關注「留守」兒童的吃、住、安全,忽視情感交流溝通,使留守兒童缺乏良好的行為習慣,出現學習不認真,做作業粗心,玩就隨心所欲學習思想隨波逐流,跟好的同學就學好,跟不好的同學就學壞等問題。對此,學校應充分發揮教育優勢,特別注意與家長的聯系溝通,提高他們對教育的認識。學校要通過一些活動有針對性的轉變監護人家教理念和方法,幫助監護人更新教育觀念和方法,提高代監護人的素質,增強代監護人的責任感和緊迫感,使其明了家庭也要重視「留守」孩子的情商教育,非智力因素的教育,注重全面的教育培養,養成良好的習慣、性格、品質,積極配合學校做好教育孩子的工作。對於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學生,;也可以邀請有外出打工經歷的父母參與班會,通過他們打工經歷的講述,和打工者與學生間的直接交流,使留守兒童理解父母,尊重父母,形成正確的生活觀。如及時召開家長會,及時做好留守兒童的家訪工作,開展親子活動等。

四、及時幫助留守兒童

教育好孩子,首先必須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長處,並盡可能的積極引導。班主任、任課教師和少先隊輔導員等,要通過談心、單獨輔導、做孩子的朋友等方式,幫助孩子解決問題,也可以聯系家長,讓家長及時和孩子進行電話談心,全面了解其心理、身體、學習等方面的綜合情況,使孩子感受到父母的親情,及時幫助孩子解決生活和心理上的一些問題,並且抓住時機,及時告訴孩子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使留守兒童在教師的引導下,在父母的關心幫助下,健康成長。同時,要引導留守兒童通過書信、日記來抒發和宣洩內心感受,促進孩子的情感健康發展。另外還要求與孩子的班主任、代監護人保持經常性的聯系,共同商討教育的策略與辦法,做到掙錢與關心子女教育兩不誤,使孩子從小就能在良好的心理環境和社會環境中健康成長。老師也要通過電話、信件等形式,向家長匯報孩子的學習、生活和思想情況,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疏導。

⑨ 教師如何對留守兒童進行關愛

1、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制訂具體工作計劃並實施,總結經驗,樹立典型,推動「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和經常化。使班級真正成為學生學知識、學文化、不斷提高思想覺悟的主陣地、主渠道。

2、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和聯系卡制度,認真調查研究,摸清留守兒童的底數,建立每個留守兒童的專門檔案和聯系卡。

3、真情關愛,「三個優先」

(1)學習上優先輔導。班級要從學習方面對留守兒童逐一進行分類、分組,落實到每一位任課教師。由任課教師具體分析學生的學業情況,制定學習幫扶計劃,明確幫扶時間、內容和階段性效果。

(2)生活上優先照顧。對留守兒童要多看一眼,多問一聲,多幫一把,使學生開心、家長放心。留守兒童患病時,要及時診治,悉心照料。要指導學生學會生活自理,養成文明健康的生活習慣。

(3)活動上優先安排。高度重視並認真組織留守兒童參加集體活動,或根據其特點單獨開展一些活動,既使其愉悅身心,又培養獨立生活能力。

4、建立留守兒童的談心制度

每月與「留守兒童」談心一次,詳細填好記錄卡,對少數學習嚴重滑坡、人格發展不健全、道德發展失范、涉嫌違法的「留守兒童」要制定個別教育管理方案,著重進行矯治和幫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5、開展人文關愛活動。

定期舉行主題班會、團隊活動,舉辦書畫展、演講比賽、文藝演出等各種活動,組織留守學生積極參與,使他們生活在歡樂、和睦的氛圍中,找到回家的感覺,增強學習、生活的信心,體會到學習、成長的快樂。

⑩ 如何做好留守兒童的教育工作

一、充分認識留守兒童,關注留守兒童
目前農村留守兒童的監護嚴重不足,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臨時監護人責任不明確。監護人不管是祖輩,還是其他親朋好友,都將其臨時監護責任理解為讓孩子們吃飽穿暖,不出事。重養輕教,重身體、輕心理,忽視孩子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二是臨時監護人教育精力不夠。大多數留守兒童由其祖父母、外祖父母代為監護,監護職責淺層化。三是臨時監護人教育能力不足。特別是祖輩教育孩子由於觀念和方法滯後,存在明顯嬌生慣養、放任自流的隔代教育傾向。同時,這些祖輩多是文化素質較低的老年人,他們當中大部分是文盲,基本沒有能力輔導孩子學習和對孩子進行法制、安全、衛生教育,嚴重影響留守兒童的受教育狀況。四是單親教育對孩子成長不利。父母一方外出打工造成「父親教育缺失」或「母親教育缺失」。如父親外出的孩子表現出膽怯、不像正常家庭孩子那樣自信刻苦;母親外出的孩子表現出不細心、不像正常家庭孩子那樣善良、有愛心,有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五是精神關愛明顯缺乏。由於父母外出,有的幾年不歸,留守孩子從小缺少父母的關愛,他們成了某種意義上的孤兒或單親孩子,不少人被親情的渴望長期困擾。這種情感欠缺嚴重影響了孩子與他人的社會交往,導致孩子缺乏對外界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容易出現性格缺陷。
「留守兒童群體所存在的問題如學習表現不佳、性格和行為等明顯偏差等不能完全歸咎於有關兒童群體的留守狀態,非留守兒童群體也存在著類似的問題」,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的陸士楨分析說。但他認為,父母外出務工所形成的子女留守狀態催化或加重了有關兒童群體原先處於萌芽階段的各種問題。面對流動人口非常流動時期,學校應及時轉移德育工作重點,把德育工作重點放在留守兒童的管理和教育上,同時帶動起非留守兒童的教育。
二、建立健全制度,提供保障機制
1、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備查制度。學校要對在校留守兒童進行全面登記,了解和掌握本校留守兒童基本情況,以利於對留守兒童開展有針對性的管理和教育。
2、建立留守兒童監護人聯系制度。學校(年級)應每季度召開(聯系)一次留守兒童臨時監護人會議,通報留守兒童在校學習、生活、品德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情況,提出留守兒童管理教育的針對性建議。班主任每學期要對全班每位留守兒童進行一次以上家訪,了解指導監護人開展正確的家庭教育。學校要開通「幫扶熱線」,暢通家校聯系渠道。
3、建立留守兒童成長記錄制度。班主任及科任教師每學期要向學校報告留守兒童基本情況、成長狀況。對帶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問題要及時研究討論,尋求對策。
4、建立留守兒童結對幫扶制度。要通過師生之間一對一、學生之間一對一等多種形式,與留守兒童結成學習、生活幫扶對子,使留守兒童得到學習、生活、心理健康、情感交流和思想上的關懷和幫助。
5、建立留守兒童溝通交流制度。要將德育工作放在首位,通過組織開展多種學生喜聞樂見又積極參與的少先隊活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文體活動等,為留守兒童增進與同齡人的交流溝通、師生間的關愛互動、社會環境人際交往等搭建健康和諧的情感交流平台。
三、納入寄宿制管理,加設一層保護
一些調查結果表明,農村留守兒童這個群體其實更加弱勢——對父母有天生依賴的孩子們缺少關愛,缺乏交流,不論從生活狀態還是從心理狀態看,他們都經歷著一種雙重的沖突。因此,我們要提高認識,落實專人負責,落實保障措施,切實關心農村留守兒童,把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工作列入學校常規,選拔富有愛心和耐心的教師負責寄宿生管理工作。除了建設好寄宿制學校,還應為留守兒童創建活動中心,給他們以「家」的溫暖。把留守兒童動員到活動中心來,學校盡可能開展豐富的課外活動,淡化留守兒童的孤獨情緒。在專門的活動中心裡,配備電腦室、棋藝室、圖書室等設施,利用周末等空閑時間,安排專門教師扮成「臨時父親」或「臨時母親」,營造家庭氛圍。
四、建設小班化教育,強化班主任工作
在義務教育階段,父母和教師是兒童社會化過程中的兩個「重要社會化他人」。在通常情況下,在這兩個人中,誰跟他關系密切、誰更使他信賴,誰的影響就大。當父母與兒童之間產生隔閡或較為疏遠時,教師的影響相對來說就大。同時,對於小學生來說,依戀性情感還是他們基本的需要之一。他們早期的親子依戀、師生依戀等會影響其以後的人際關系。父母長期外出,父母對孩子成長的重要作用、父母的權威性基本上失去了其本原性意義,從而外在地加強了教師這一影響權威對孩子的影響。所以,留守兒童對教師親密程度較高,在很大程度上是孩子把對父母的情感依賴與需求、對權威的認同向教師轉移,並且重疊於教師,特別是向班主任轉移。而有的學校五六十人,多至七八十人的大班額教育,教師在教學上的事務都忙不過來,哪還顧得上學生的思想品德上的事呢?大多是出了事才解決。建設小班化教育,教師能勻出精力進行個別教育、班集體建設、情感交流等人文管理。學校應選派管理能力強、責任心強的教師擔任班主任,班主任工作應計入教師工作量,並在教師績效上、評優、評先、評職稱上予以傾斜照顧,激發班主任工作熱情。